首页 > 文章中心 >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范文第1篇

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垄,这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缺苗较多,可用浸种催芽的种子予以坐水补种;如缺苗较少,则可移苗补栽。移栽要在阴雨天或睛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保证成活,达到苗全。

2适时间苗、定苗

早间苗、匀留苗、适时合理定苗是实现合理密植的关键措施。据有关农业科研部门试验,夏玉米在五至九叶期定苗比三至四叶期定苗减产14%~27%。因此间苗、定苗工作应及早进行。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即幼苗3~4片叶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如间苗过晚,植株拥挤,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当幼苗长到4~5片叶时,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间、定苗可结合铲地进行。

3蹲苗促壮

蹲苗促壮能使玉米根系向纵深伸长,扩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围,并使幼苗墩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为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蹲苗时间一般从出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当玉米长出4~5片叶时,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3cm左右,使地下茎外露,晒根7~15d,晒后结合追肥封土,这样可提高地温1℃左右。扒土晒根时,严禁伤根。一般苗壮、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用蹲苗。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有利于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间杂草。一般应进行3次,第1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叶时进行,深度3.0~4.5cm;第2次在定苗后,幼苗33cm高时进行;第3次在拔节前进行,深9~12cm。铲地要净,特别要铲尽“护脖草”。蹚地要注意深度和培土量,头遍地要拿住犁底,达到最深。为了蹚深,又不压苗、伤苗,可用小犁,应遵循“头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起大垄”的原则,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5适量追肥

要根据苗情,有针对性地补肥追肥。对底肥不足的应及时追肥以满足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做到以肥调水,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如苗期出现“花白苗”,可用0.2%的硫酸锌叶面喷洒,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锌,每株0.5g,一般15.0~22.5kg/hm2。若苗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矮瘦,呈淡黄绿色,则是缺氧的症状,可用0.2%~0.3%尿素叶面喷施。

6排灌结合,防止芽涝

玉米苗期显著特点是耐旱怕涝,只要不严重干旱,一般不需浇水,但遇涝要及时排水。大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热雨伤害茎叶及根系,引起死苗,特别是洼地及整地质量差的地块,更应及时排水,并做到散墒通气,防止芽涝。

7搞好病虫害药剂防治

苗期主要虫害有二代粘虫、玉米螟、红蜘蛛、蓟马、稀点雪灯娥、玉米耕葵粉蚧等。

7.1玉米螟

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而利用天敌控制。当益害比失调时,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3.75kg/hm2或Bt乳剂1500~2250mL/hm2加细砂75kg/hm2施于心叶内,前者可兼治玉米蓟马。

7.2二代粘虫和玉米蓟马

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玉米蚜和稀点雪灯娥。

7.3玉米耕葵粉蚧

可用50%钾磷铵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等内吸性杀虫剂500~1000倍液稀释后喷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也可用6%林丹粉22.5kg/hm2加细潮土450kg/hm2拌匀,每株根部堆放5~6g,然后浇水防治。

参考文献

田间管理范文第2篇

一、加强清沟理水

受去年冬季温暖、少雨天气影响,全县多数小麦和油菜田的“三沟”尚未进行认真清理,有的甚至还未进行“三沟”配套。各地要立即开展“三沟”开挖配套和清沟理水工作。圩区雨后要及时排涝,达到“雨停沟干”的要求,防止造成渍涝为害。

二、加强施肥管理

油菜:一要普施、重施苔肥。在油菜苔高6-10厘米(2-4寸)时,未施腊肥或腊肥施用不足的田块,每亩施尿素10-13公斤、氯化钾6-7公斤;已重施腊肥和目前长势较旺的田块,每亩施尿素8-9公斤、氯化钾5-6公斤。二要酌情补施花角肥。基、腊肥中未用硼肥或硼肥用量不足的田块,在蕾苔期每亩用速溶高效硼肥75克或硼砂150克(温水溶化后)对水30公斤叶面喷施1-2次。终花至结夹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300克、氮肥不足的田块再加尿素400-500克对水80-100公斤喷施,可显著增产。

小麦:一要看苗早施返青肥。2月下旬,对于迟播苗情长势差、目前亩总茎蘖苗少于30万的三类苗田,每亩施尿素4-5公斤、氯化钾3-4公斤;其它麦田不施返青肥。二要早施、普施拔节肥。在3月中下旬,小麦基部第一节间定长时追施拔节肥,一般趁雨每亩追施三元复20公斤加尿素5公斤宜。追施返青肥的三类苗田块应减少拔节肥的追施数量,并且适当推迟追肥时间。

三、加强小麦、油菜田间病虫草害防除

重点做好春季小麦、油菜田杂草的防除,做到看草、看苗、看天气情况,适时开展化除工作。防除指标:禾本科杂草每平方米50株以上,阔叶杂草每平方米10株以上。防治时期:3月上旬以前,杂草2-5叶期,日平均气温稳定在8℃以上时。防除方法:

油菜田:①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毫升;②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选用50%草除灵悬浮剂30毫升;③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块,每亩可选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毫升+50%草除灵悬浮剂50毫升。

小麦田:①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可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浓乳剂60-100毫升或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30-40克;②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每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③禾本科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块,每亩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浓乳剂100毫升或15%炔草酸可湿性粉剂30-40克+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毫升。

以上防治药剂均每亩对水50公斤均匀喷雾,要重视科学安全使用除草剂,在小麦拔节、油菜抽薹后要慎重用药,以防止出现药害,草害较重的田块可进行人工除草;不要随意扩大施药剂量;使用炔草酸(麦极)时,禁止与2甲4氯、2,4-D等激素型除草剂混用;目前早晚气温仍然较低,应掌握在中午前后施药。在做好油、麦田春季草害防除的同时,还要注意小麦和油菜蚜虫的达标防治。

另外,要根据植保部门的病虫情报,及时做好小麦纹枯病和油菜菌核病等预防。

四、加强蔬菜春季管理

春季气温变化大、雨水多、光照弱,蔬菜春管应抓好以下要点:

(一)大棚蔬菜管理

一是注意防寒防冻。早春气温低大棚蔬菜要做到多层覆盖,即大棚+小拱棚(草帘)+地膜等。晴天要加强通风透光,增加光合作用,通风先开避风处,随着气温不断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阴雨天气要扣严棚膜,注意保温增光,棚内可采用人工增温和补光。二是加强光照管理。晴天小拱棚上的覆盖物在上午9:00前可揭掉,下午4:00盖好,做到早揭晚盖;阴雨天尽量在中午揭开覆盖物,增加棚内光照,长时间不能揭掉覆盖物,要在棚内进行人工升温、补光。三是水肥促控。早春大棚为了保温,棚内蔬菜要控制浇水,确需浇水也只能小水补充,另外、所用之水要事先预置在棚内,减少温差过大对蔬菜秧苗的损害;结合浇水施入肥料,降低湿度、科学追肥。四是采用适宜方法育苗。对育苗大棚增加覆盖层,棚内加小拱棚,苗床撒施草木灰增肥保温。棚内可用地热线、煤炉或灯泡加温、补光。五是注意提高地温。早熟栽培在定植前15天扣好棚膜、提高地温,有利蔬菜苗的活棵生长;大棚四周要开好排水沟,做到雨止水干。六是加强病虫害防治。尽量采用烟剂或粉尘剂防治病虫害;施药后为防止苗床湿度过大,可撒草木灰或细干土或生石灰吸湿。

田间管理范文第3篇

一、田间管理目标

田间管理要达到“墒高、墒平、饱满、田间顶无烟花,腰无烟杈、墒无杂草、沟无积水、病虫害轻,烤完一棵桩。”通过栽前、栽后的田间管理,使烟株生长发育健壮、整齐、清秀无病,群体与个体协调一致,产量、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二、烤烟大田移栽管理要求

(一)、预整地理墒

预整地理墒是烤烟规范栽培的基础,必须要保证较高的质量,做到先预整地理墒,合格验收后再栽烟,改变过去边整地理墒边栽烟的习惯。

1、深耕细耙:烤烟根系发达入土较深,根系又多密集在30—40厘米的土层内。因此深耕细耙有利于根系生长,扩大养份和水分的吸收范围,对地上茎叶的旺盛生长有利,深耕以25—30厘米之间为宜,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机耕。平整土地必须做到田平、土细、均匀一致。

2、开挖排水沟:在理墒前必须先在四周开挖边沟,较大田块中部还要开挖腰沟,沟深45厘米以上。

3、理墒规格:烟田平整好后开始理墒,理墒要求规范化,实行宽行窄株模式,连片烟田要统一墒向,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理墒时要求按1.2米的行距拉线起墒,先理10厘米高的毛墒,然后把中层肥15公斤,分两行施在毛墒上,行间距20公分;最后再从两边拢好墒。拢墒后要求田烟墒高35厘米,地烟和地势较高、坡度大、保水肥性差的沙质土,墒高要求30厘米以上,烟墒墒面宽50厘米以上,无论是田烟或是地烟都要求做到墒与墒之间宽度一致,深浅一致,墒平、沟直、土细,排水通畅。地膜覆盖的地方,理好墒后视土壤墒情及时盖好薄膜。

(二)施肥技术

1、纯氮指标:根据我县土壤肥力水平,品种需肥特性,在栽烟当季不施用农家肥的基础上,全县亩施纯氮4.1—6.65公斤,全面施用氮钾肥作追肥,禁止使用尿素、碳铵、硝铵和磷铵。

2、施肥方法:施肥方法采取30%的复合肥作中层肥,20%的复合肥移栽时作带水施用,50%的复合肥和全部氮钾肥(硝酸钾)作追肥施用。

(三)、规范移栽

1、移栽时间: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及主栽品种的特性,应适当提早移栽节令,在4月15日开始移栽到5月5日基本移栽结束。各地移栽期必须相对集中,100—200亩的连片地块2—3天内移栽结束;500亩左右连片地块3—5天内移栽结束;1000亩以上连片移栽时间不超过7天。

2、移栽密度:全部实行宽行窄株模式,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根据品种特性,我县采取两个规格。即:红大种植项目行距110cm×株距50cm,亩栽烟1200—1230株,其它品种行距120cm×株距50cm,亩栽烟1100—1150株。

3、移栽方法:全部采用“移栽器”实行“带水带肥定位移栽”。即:在整地达到田平土细的基础上,先按预定的向致拉线起毛墒高约10—15cm,在毛墒中心线两侧约10cm,把计划施用的底肥做中层肥双行条施,施肥后又拉中心线进行第二次拢墒至要求的墒高(25cm以上),然后拉线用移栽器按株距规范移栽,移栽后每亩用10公斤复合肥兑成1%的浓度的肥液,每株浇1公斤左右肥液,每株再浇2公斤左右的清水后在烟根周围覆盖干地以利于烟苗保水成活,移栽后下午喷施功夫防治地下害虫。

4、移栽质量:要求烟苗栽后生长点露出表土即可,其余茎杆全部埋入土中,适当深栽有利于烟苗侧根多生快发,提高烟苗成活率,切忌移栽太浅,烟苗茎杆露出土表或露出土表过高,形成“高脚苗”,易造成铁杆早花、蹲塘不长等,不利于烟苗的早生快发。

(四)、大田期管理技术

1、科学浇水:烤烟大田期的需水规律是:还苗期需要足量的水,此时期烟株小,耗水量少,适当干旱能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后期营养物质的吸收,土址相对湿度50—60%较为理想;进入旺长期后烟株生长旺盛,耗水量增大,土壤相对湿度75—80%左右对烤烟生长,干物质积累最为有利;成熟期需要适量的水,土壤相对湿度60%左右有利于优质烟的形成,利于成熟采收。椐我县实际,移栽至团棵期适当补水,团棵期揭膜培土充分利用6—7月降水供给烟株大量需水,确保烟株健壮生长。

2、及时施用提苗肥和追肥:提苗肥的主要作用是烟株还苗后能及时补充水肥,保证烟株早生快发。第一次在栽后7—10天内,每亩用5—7.5公斤氮钾肥兑成1%浓度的肥液距烟株3—5cm处打洞浇施,施后盖土;第二次追肥在栽后15—20天内,每亩用5—7.5公斤氮钾肥兑成1%浓度的肥液距烟株10cm处打洞深施,施后盖土,严禁栽后21天后再追施氮钾肥;第三次追肥在移栽后30—35天,结合中耕除草,揭膜培土进行浇施或干施,保证烟株后期养分供应,确保烟叶得以留养成熟。

3、加强对早花烟株的管理:由于烟株个体间差异、育苗环节和气候情况等的影响,少数烟株会有早花现象,对早花的处理要抓住时机适时处理。即在早花烟株的第一朵中心花开放时,选好花下倒3叶或4叶的侧芽,选好侧芽后把芽上叶片及早花打除,打除部位尽量做到与侧芽平齐,以保证侧芽健壮生长。

4、适时揭膜培土、中耕除草

(1)、揭膜培土的作用:揭膜培土有利于促进烟株根系生长;有利于雨水进入墒体,保证烟株旺长期耗水耗肥量大的需要;有利于土址与外界的空气交换,促使根系和土址微生物的活跃;确保烟株早生快发;有利于彻底清除地膜,保证土址肥力的延续性;有利于降低地温,控制根茎病害及烟株后期早衰;有利于烟株下、中、上部位叶片协调生长,避免下部叶片薄,颜色淡;上部叶开片差、叶片厚、杂色重的现象。

(2)、揭膜培土时间:通过几年的实践,揭膜时间以栽后30—35天,不能超过35天,烟株生长到摆盘后期和团棵前期为最佳,该时期揭膜培土有利于烟株早生快发,根、茎、叶协调发展。

(3)、揭膜培土的技术要求:提沟培土时要把烟苗培成“喇叭口”型,培土后保证墒高达30cm以上,并呈“筒瓦”墒型,保证烟根的生长空间,杜绝培成“鱼脊型”,不利烟根的生长;培土时不能打除底脚叶,确保有效叶片数,烟株下、中、上部叶片协调生长,提高烟叶质量。

5、及时施用“宝成”除草剂:培土后10天左右及时施用“宝成”对烟田、烟地进行除草,确保后期墒无杂草。

6、适时封顶打杈,积极使用药物抑芽

(1)、封顶打杈的作用:去除顶端优势,促使烟株体内养分重新分配;利于中上部叶片的充分发育和成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根系发育;利于减少病虫害;协调各部位烟叶生长,提高烟叶成熟度的留养。

田间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棉花;田间管理;蕾期;苗期;花铃期;吐絮期

1苗期管理技术

1.1主攻目标

改善生育条件,在早苗、全苗的基础上,促进壮苗早发,为夺高产打基础。

1.2管理要点

1.2.1 间苗、定苗、补苗。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补种或移栽,齐苗后间苗,三片真叶前后定苗,间定苗时,应做到留壮苗健苗,去弱苗病苗[1]。

1.2.2中耕、松土、除草。苗期加强中耕松土,是促进壮苗早发的关键措施。要早中耕、勤中耕,近苗横竖中耕,使棉田保持土松草净。

1.2.3早施轻施苗肥。苗期虽然吸肥量不大,但对肥料比较敏感。因此,必须早施、轻施提苗肥,以利于培育壮苗,增强棉花抗逆能力。如果苗期施氮肥过多,就会使茎叶生长过旺,造成棉苗旺长,影响果枝花芽分化,延迟现蕾,所以苗肥要轻施,可追施标准氮肥100~150 kg/hm2或尿素50~60 kg/hm2。缺磷的棉田宜在定苗后4片真叶时施用磷肥,以促进根系生长。

1.2.4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褐斑病等。主要虫害有地老虎、棉蚜、蓟马、红蜘蛛等。应认真观察,及时用药防治。

2 蕾期管理技术

2.1主攻目标

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蕾期要求以发为主,发中求稳,实现发棵稳长。“发”是为了发挥个体生产力,搭好丰产架子,是高产的基础。“稳”是运用促控技术协调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减少花蕾脱落,是高产的保证[2]。

2.2管理要点

2.2.1及时整枝。叶枝由顶芽生长而成,生长势强,有抑制果枝生长的作用,影响通风透光,整枝主要是去叶枝和抹赘芽。现蕾时应立即将果枝下部的叶枝除掉,及时抹去赘芽,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蕾铃发育。要做到去早、去小、去了,以“芽不过指,枝不过寸”为宜。

2.2.2加强中耕、培土、灭草。棉花蕾期根系生长过快,需在行间深中耕,拉断表土层的侧根,促进根系下扎,实现发棵稳长。高肥水棉田长势过旺,则要采取一侧近苗中耕,切断部分根系,控制旺长,以利稳长,中耕结合培土,以利雨季排水和遇旱灌溉,既可灭草,又能增强棉株抗倒伏能力。

2.2.3稳施巧施蕾肥。棉株现蕾后,既要满足根茎叶生长对氮素的营养需要,又要使棉株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贮藏在茎内,以满足开花结铃时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因此,氮素肥料的供应要适量。若供应过多,营养生长过旺,群体过大,棉田郁蔽,不能满足开花结铃期所需要的养分,会引起蕾铃严重脱落;若氮肥不足,发棵差,合成的碳水化合物不能满足果枝和花蕾生长的需要。因此,蕾期施肥必须掌握稳施、巧施的原则,控制氮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培育壮株足蕾,有利于棉花的高产。肥料施用种类和用量视棉苗而定,旺苗少施,弱苗多施,以蕾施花用为目的。最好深施在10~13 cm土层以下,距苗10~12 cm左右,切忌浅施,以免中耕时,把肥料翻上来。

2.2.4适时浇水。棉花进入蕾期,气温逐渐升高,棉株生长较快,耗水量增加。而此时一般雨水偏少,土壤水分常常在适宜范围以下,如不及时浇水,则会直接影响到棉花生长发育。所以要适时适量浇水,做到头水隔沟小浇,浇后松土保墒,切忌大水漫灌。

2.2.5防治病虫害。蕾期防治的病害以黄枯萎病为主。虫害有棉蚜、棉铃虫、盲蝽象、金刚钻、红蜘蛛等,应注意用药及时防治。

3花铃期管理技术

3.1主攻目标

应在前期早发、稳长的基础上,实现早坐桃,多结桃,结大桃,增加铃重,使花铃后期早熟不早衰或不贪青晚熟。

3.2管理要点

3.2.1重施花铃肥。施肥的时间和数量要根据棉株的长势情况和土壤肥力来决定。土壤肥力高、长势好的棉田适当晚施,长势偏弱的棉田要早施、重施[3]。一般掌握在棉株下部已坐住1~2个大桃时施用。一般高产田块需施标准氮肥150 kg/hm2左右,最好离棉株基部15~20 cm处深施。

3.2.2补施桃肥(又称盖顶肥)。打顶后,顶部果枝仍在现蕾开花结铃,中下部棉铃正在发育生长,为了防止棉株早衰,争取多结桃,增加铃重,还可根据后期长势,酌情根外喷施盖顶肥。花铃期施肥量大,植株长势偏旺的可少施或不施,以防棉花贪青晚熟,降低品质,一般在立秋后施标准氮肥75 kg/hm2,最迟不得晚于8月10日。棉株后期根系吸收能力减弱,对早衰棉田可喷施1%~2%的尿素溶液。

3.2.3整枝与化调。①打顶心。棉花主茎具有顶端生长优势,适时打顶,可以打破棉花顶端生长优势,控制棉株纵向生长,调节棉株体内养分向蕾铃输送,减少蕾铃脱落,控制株高,减少上部无效果枝。“时到不等枝、枝够不等时”的中等密度与肥力的田块,可在7月下旬打顶,肥力条件较好,长势偏旺的可在立秋前后打顶。打顶的方法,以打去一顶一叶为宜。②打边心。主要是控制棉株横向的生长,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使养分集中供应蕾铃,有利于多结桃,结大桃,促进早熟,增加铃重,减少烂铃和病虫害。一般棉株下部的果枝可留2~3个果节,中部可留3~4个果节,对于棉株长势旺,果枝伸展长的可从下向上分批打边心。③摘除无效花蕾。棉株8月10—15日以后长出的幼蕾,多在9月10—15日以后开花,常年霜前来不及吐絮,所以在8月中旬以后应摘除无效蕾,以减少养分的消耗。④抹赘芽。花铃期生长旺盛,要随整枝随时抹掉赘芽。⑤化学调控。初花期用缩节胺(DPC)30 g/hm2加水450 kg/hm2喷施棉苗顶部;盛花期用缩节胺(DPC)45 g/hm2加水600 kg/hm2喷施棉苗顶部;打顶后7~10 d用缩节胺(DPC)60 g/hm2加水600 kg/hm2喷施果枝顶端。宜在下午喷施以塑造合理的高产株型。

3.2.4抗旱排涝。花铃期棉株生长旺盛,气温高,蒸发快,土壤易缺水,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要注意及时灌溉,一般以傍晚或清晨为宜,不能在中午高温条件下灌水。暴雨过后,要及时清沟排涝,以减少烂铃发生。

3.2.5防治病虫害。虫害主要是棉蚜、棉铃虫、红蜘蛛、红铃虫等,病害主要是红叶茎枯病,需及时用药防治[4]。

4吐絮期管理技术

4.1主攻目标

促进棉花早熟,保根保叶,防止棉花早衰,减少烂铃,增加铃重,达到棉花早熟高产优质和丰产丰收的目的。

4.2管理技术

4.2.1防涝抗旱。认真做好防涝抗旱工作,调节土壤湿度,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养根防早衰。

4.2.2根外追肥。棉株吐絮后,棉叶中含氮量减少,叶色变淡,叶片功能减弱,需及时进行根外追肥,延长叶片功能期,有利于合成较多的有机养料以供棉铃发育和充实增重,可用2%尿素、0.1%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

4.2.3喷洒催熟剂。由于后期低温,使一些棉铃不能正常吐絮,为加速棉叶中养分向棉铃的输送,促进棉铃加速成熟,喷洒催熟剂乙烯利,喷后可加速棉铃的脱水开裂吐絮,促进成熟。可与严霜前15~20 d,用0.1%乙烯剂750~900 kg/hm2喷施,要求每个青铃都着药,以提高催熟效果。

4.2.4适时收花。棉铃吐絮后必须适时采收。一般棉铃开裂后5~7 d采收最好。做到晴天快拾,雨前抢拾,阴雨天不收,露水不干不收。收花时要坚持好次分开,做到精收细拾,不漏棵,不漏朵,不留瓣,不带碎叶杂质,以利于提高纤维质量和品级。

5参考文献

[1] 王秀萍,张国新,鲁雪林.冀东滨海盐咸地区水改旱棉花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26-5727

[2] 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等.芦笋田杂草及地膜覆盖除草作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4):126-128.

田间管理范文第5篇

1.1 巧施稳施拔节肥

夏玉米播种后20~30天,植株有8~9叶时施拔节肥,施碳酸氢铵12.5~15 kg/667m2或尿素5~6 kg/667m2。

1.2 重施穗肥

播后35天左右,植株基部2-3个节间已定长,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时,重施穗肥,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40%,一般施碳酸氢铵60 kg/667m2或尿素20 kg/667m2。

1.3 补施粒肥

粒肥应提早在果穗吐丝时施,特别是在“穗三叶”明显褪淡、穗位以下黄叶明显多的情况下,必须补施粒肥,施碳酸氢铵15 kg667m2或尿素5 kg/667m2,还可以结合防治病虫害混喷叶面肥防早衰。

1.4 矮化处理

适时化控,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不仅能提高玉米抗病能力,而且增产效果明显。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玉米健壮素或维灵2号1支加水30 kg,对玉米上部叶片喷洒,不要与其他农药、化肥混喷,以免降低效果。

2 抗旱排涝

田间开好“三沟”,确保旱能灌、涝能排。玉米孕穗开花期需水量大。缺水会造成玉米穗小、粒少,严重减产。玉米拔节至孕穗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5%,孕穗后低于70%,尤其是晴天中午出现卷叶现象时,必须立即灌水抗旱。遇涝应即时排出田间积水,避免涝害。

3 穗后管理

3.1 割除“空秆”

人们常把没有长出雌穗和虽有雌穗但到秋天只是个青棒或瞎棒的玉米植株,统称为空秆。空秆对产量影响很大,严重影响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与正常植株争水争肥,因此必须及早彻底割除。在玉米雄穗刚抽出还未散粉时去雄,隔1行去1行或隔1株去1株,边行和地头不去雄。去雄宜在10:00或15:00进行。旺长田或群体密度大的田块,及时铲除空秆株,除去无效分蘖、双穗株,根据长势掰除弱小穗。

3.2 防止倒伏

结合中耕培土壅根。大风过后,及时扶起倒伏植株,但不能扶得过直,以茎秆与地面成30~50°为宜。根部用土培好,并追施适量速效肥料,茎倒植株,可将其与健壮株绑在一起。

3.3 去除病株和玉米无效果穗

玉米病株既不能构成产量,又空耗养分、传播病害,必须除去。玉米植株上,除去上部果穗外,其第二果穗、第三果穗发育迟缓,吐丝较晚,除特殊品种外,一般情况下小穗是不能成棒结实的,群众叫“瞎棒”。抽出后必须逐个去除,减少养分无效消耗,促使主穗充实,棒大粒多饱满,增加产量。

3.4 打底叶

玉米生育后期底部叶片老化、枯黄或感病,已失去功能作用,必须及时去除干净,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减轻病害侵染。

3.5 放秋垄

放秋垄在玉米灌浆后期进行。秋后田间杂草旺盛,正值产籽期,放秋垄要割除田间杂草,不仅对当年玉米有利,而且对减轻下年草害十分重要。采用人工拔除大草、“犁趟”等方法消灭杂草。放秋垄要浅锄,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消灭杂草,促进早熟,对增加产量效果十分显著。放秋垄时,注意防止伤根过多和折断叶片。

4 病虫防治

4.1 玉米大小斑病

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或9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防治1次。

4.2 黑穗病、黑粉病、青枯病

以预防为主,若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带出田外集中深埋或烧毁,并对发病穴土壤撒石灰消毒,周围植株用50%多菌灵喷雾杀菌。

玉米“乌米”即玉米丝黑穗病,为害玉米穗不能结实,而成为“灰色”。在田间要全面检查,如发现乌米在破钯前必须连同玉米植株清除田间,妥善处理,不能作饲料或沤肥,防止病害再度传染。

4.3 玉米叶螨

7月中下旬,高温干旱十分有利于玉米叶螨即红蜘蛛的发生或爆发。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做好预防,早期及时铲除田边地埂杂草;选用专性杀螨剂如克螨特、爱呋叮2000倍液或石硫合剂等药剂,对玉米田块四周杂草进行药剂封闭,及时切断玉米叶螨来源。在中后期一旦发生玉米叶螨危害,可将下部受害的老叶打掉,集中拿出地外掩埋,并随即浇水,保持田间湿润,降低其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