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 教学改革 三学期制

在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和规模急速扩大的今天,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目前,国内各高等学校纷纷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实施改革。其中,学期制的变更是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部分高校勇于探索,突破中国传统的二学期制模式,推行新的学期制。三学期制是高校普遍采取的学期制改革模式。

一、何为“三学期制”

三学期制是指把一学年分成“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在保持原有的教学周数和假期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压缩原来的两个长学期的教学周数,并将其压缩的长学期周数进行整合,组成一个短学期,形成两个长学期一个短学期的学期模式[1]。在推行三学期制的高校中,两个长学期一般安排理论课程教学,短学期主要进行实践性环节的训练,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当前,主要有两种模式:两长一短的学期制和两学期+暑期学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学校主要采取第二种模式。我校选择的是第一种模式,即两长一短的学期制度。就是把一学年分做“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并在保持总教学周数和假期周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原有二学期的基础上从每学年的上、下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小学期。

二、实施“三学期制”的预期目标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

推行三学期制,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范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短学期”的教学安排,能更好地处理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系,更有利于集中实习和实践环节的进行。学生不仅可以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和选修类课程,还可以安排更多的社会实践,参加更多的讲座和比赛等。

2.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加强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短学期的设置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参与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研讨,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将新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当中,产生教研反哺教学的良好状态。短学期小学分课程的开设也可以促进教授更多地给本科生授课。

3.促进学校优化课程结构,实现教学体系的改革。

现有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学分数偏多且内容陈旧。通过短学期的设置可以缩短课时数,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利用短学期开设更多的课程,增加学生选课机会,有利于推进学分制教学改革。

三、预期目标和实施效果的落差

三学期制在我校实施三年来,效果非常明显,但在某些问题上主观愿望和现实状况还存在差距。从三学期制主要的优点上来看,主要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学生,选择与自主;教师,提高与交流;资源,提高利用率。下面通过对近三年来我校三学期制实施的跟踪调查来探究三学期制的实施效应和预期目标的差距。

1.学生,选择与自主。

虽然三学期制的初衷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课程和课外实践,主动充实自己的小学期生活。有将近16%的学生小学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上网娱乐。可见,对于这部分没有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来说,小学期无疑是一种假期的延长,时间的浪费。由于三学期制的实施,学校并没有完善的、相应的保障体制,小学期内并没有设置充足的讲座、科技活动和竞赛供学生参加。光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达到三学期制的预期目标。

2.教师,提高与交流。

三学期制实施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解决教学和科研的矛盾。教师可以相对灵活选择教学时间,这样有了更充分、整段的时间从事教学研究和科研,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原有课程的课程缩减以后,将会减少不必要的课程冗余,也给教师提供更为集中的教学时间。但是,调查发现,有18.2%的教师在小学期期间主要照顾家庭和放松休闲。还有1.2%的教师工作太忙而无暇顾及其他事情。可见,部分老师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好小学期的空暇时间,甚至对于某些专业的老师小学期反倒更加繁忙。

3.资源,提高利用率。

理论上,对于传统的两学期制,三学期制可以提高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使用效率,缓解教学资源的紧张问题。在实际实施中,在人力资源的使用上,改革后并没有明显的提升。在小学期,课程资源、学术报告和专题讲座等非常有限。小学期开设的课程类别也不够丰富,小学期是以选修课为主的,并没有明显起到缓解资源压力的作用。预期中期待小学期可以邀请更多的校外、国外专家做讲座,实际上现在的讲座数量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再加上课程课时被压缩,但仍旧采取原来的教学大纲,教师也没有及时修改教案,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导致学生难以很好地消化知识。对于某些较为基础的课程来说,课时的压缩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对知识进行理解和思考,考试周的缩短让学生们的考试压力加大了。

四、“三学期制”实施的实际效果

我校实施“三学期制”已经有三年的时间,由于新的一项改革需要多方面长时间的协调来推进,一开始的实施效果和预期总会有一定的差距。在实施初期,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等对于学期改革都有较强的排斥心理,对于假期缩短,暑假开学较早,短学期各个学院学习量松紧不一,学生难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部分课程因学时减少带来知识不能很好消化等问题难以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小学期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接纳。

从三年跟踪调查的数据来看,短学期学生对时间的安排更加趋向于合理,短学期主要时间用于上网休闲所占的比例有所减少;各学院在短学期安排了更多的讲座,短学期有更多的学生将时间用于参加讲座或科技创新类活动,由2010年的8.83%增加到2011年的14.5%。学生对短学期学习量的满意度和对实验/实习环节的满意度也在逐年提高,由2009年的86.06%增加到2010年的89.18%。各学院在短学期安排课程更加丰富,更加适合学生。

对于教师来说,三年跟踪调查的数据显示,虽然短学期期间不同学院教师的工作量有较大差别,但用于科研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数量在逐年增加。可见,教师也在适应三学期改革带来的改变。

学校在小学期的配套在逐年完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分配上更加科学、合理。在2011年所调查的学生中,有77.71%的被调查者可以接受课程现有的学时数,可以较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在2009年调查中有83.7%的教师感觉学校配套较好,在2011年有89.7%的被调查教师感觉学校配套较好。

可见,虽然实施效果和预期目标存在多方面的差距,但是从我们跟踪调查的数据来看,学校在逐渐适应三学期制改革,并且已经有了相当的效果。

五、对于“三学期制”改革继续推进的建议

针对现在出现的问题,为获得更加好的实施效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三学期制的宣传力度,加快增强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现有学期制度的适应性。

任何一项改革的初期,大多数人都会不适应。现在我校仍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对实施三学期制没有清晰的认识,学校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教师和学生对于三学期制实施的原因更加清楚,变被动为主动,不要一味抱怨三学期制带来的变化,而是要根据三学期制的特点,积极适应变化,并且及时调整自身教学和学习的方式、方法。

2.切实有效地推进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课时的压缩,必然需要改填鸭式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院根据三学期制的特点调整教学计划,教师也应该相应地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重视实践教学,更新实践教学理念。

继续加大力度邀请企业的或者有工程背景的专家、工程师或者领导来学校教学、开讲座,让学生接触到更多实际的知识,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到企业实习,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学以致用,给学生提供更早融入社会的机会。

4.明确预期目标,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理论课老师主要负责长学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课老师主要负责短学期的实训,引导学生在实际的项目中学习和巩固知识。对老师的绩效要有合理的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合理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5.学校继续完善三学期的保障制度。

保障制度不仅仅是后勤方面的保证,还有教学硬件、软件方面的保障,学生学业指导方面的保障,等等。各个学院根据自身的状况,尽量多邀请国内外著名教授来学校做讲座,充实短学期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鼓励本学校的教授在短学期给学生开设课程。也要加强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保证学生实习的效果。只有在多面共同的配合下,才能够实现三学期制的预期目标。

六、结语

三学期制是一项全新的教学改革内容,可以给高校注入更多的活力因素。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进行建设和完善。学校不仅要从顶层设计上进行配套三学期制,还要督促学院抱着积极的态度适应三学期制的各项变化,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适合本学院的各项制度,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涯的专门指导,以便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三学期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三学期制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普及化,其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质量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国内各高校纷纷围绕人才培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三学期制变革作为教学管理改革的一部分,在一些高校悄然兴起,比如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都先后实行了三学期制改革。相对于两学期制,三学期制不仅是教学时间上的改变,更是教学制度、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它与学分制、选课制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作为一所独立学院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对一年级新生也试行了三学期制,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现以我院为例对三学期制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解析。

1 “三学期制”的含义及教学时间安排

(1)“三学期制”的含义。所谓“三学期制”,就是在保持总教学周数和假期周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在原有两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小学期,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

(2)教学时间安排。“三学期制”教学模式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即秋季学期(19周)+寒假(约5周)+春季学期(18周)+夏季学期(3周)+暑假(约7周),总教学周数维持40周不变,寒、暑假放假时间有所调整,春、秋季学期实行17周授课,1周-2周期末考试的教学安排,短学期实行3周授课与结课考核。春季和夏季学期不间断,连续进行。

2 “三学期制”条件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这就要求高校通过改革构建开放型、合作型教育,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既懂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1 培养目标

对于三本招生的独立学院,由于其生源构成、师资力量、办学机制、办学模式的特殊性,其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合理的“三学期制”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

2.2 专业设置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符合地方经济规划。专业设置要求有一定的预见性,避免开设专业的盲目性和无计划性。以我院为例,目前共开设40余个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管理、人文、信息、国际交流等5大领域。同时在学生选择专业上,我院实施了转专业制度和按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人才培养制度,使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3 “三学期制”条件下的课程设置

根据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一些课程及内容进行相应地精简、合并与更新,以体现课程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在不增加课时负担的情况下,拓宽学生知识面,给予学生多元的选择机会。在课程设置中,优化组织各类课程,使之互相补充,不能片面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而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整体功能。

(1)优化必修课程,夯实专业基础。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知识严重脱节现象,即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与企业中现有的技术、设备、水平严重脱节,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仍需对其进行重新培训,增加了企业运行成本,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三学期制”条件下,对必修课程进行优(下转第35页)(上接第31页)化整合、提炼更新,及时删除那些陈旧过时的事例和理论,汲取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同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推陈出新,增加所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坚持与时俱进,选择紧跟时代的教科书,使学生接受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2)增加选修课程,扩大学生视野。在课程改革中,高校要充实课程资源,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提高学生选课的自由度,突破专业选修课的范围,开设跨学科、跨年级、跨系列的选修课程,既有扩大知识面的普通课程,又有向纵深发展的提高课。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和内容,灵活安排其教学周数,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视野。

(3)拓展实践课程,培养创新能力。针对实践课程的改革,充分利用夏季的短学期,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大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三本院校,其目标侧重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参观、实习,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2.4 课程编排的指导原则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编排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指令性与指导性相补充,校内与校外相联系,多样性与灵活性相协调的基本原则。秋季和春季是两个长学期,主要安排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科专业类必修课、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的理论教学。夏季短学期原则上以专家讲座、学术报告、实验、实践教学为主。

2.5 人才培养途径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的人文性和实用性的结合。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引导、启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教与学的互动,把学生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在课堂外,要使高校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高校为企业服务,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场所,学生通过参观工厂、企业,增加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2)聘请知名专家,扩大学术交流。在“三学期制”条件下,充分利用夏季的短学期,聘请本校的名师、教授或企事业单位的业务骨干,开设公共选修课,把自己在教学、科研上积累的丰富知识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之中。扩大学术交流,加强与国内、外大学的联系,实现学历、学分的相互认可,促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到国外高校进修学习。

坚持教育创新,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学期制”背景下三本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明华.我国高校三学期制变革的特征及其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8.

三学期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三学期制;社会实践;长效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但由于时展飞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途径、效果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实践模式的弊端日趋突出,如实践活动不系统、实践参与面不广、实践成效难考评、实践资源较少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是一项重大课题。

一、“三学期制”概述

“三学期制”是将高校传统的“两学期制”调整为“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即将以前的春、秋两学期变为秋、春、夏三学期,适当缩短原秋、春学期的周数,增设5周左右的夏学期。新增较短的第三学期作为社会实践学期,集中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三学期制”有利于总体规划实践活动、扩大实践活动参与面、考评实践成效、整合实践资源等,对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三学期制”的重要作用

(一)总体规划,确保社会实践系统性

新增较短的第三学期――社会实践学期有利于合理规划、集中组织大学生开展带薪实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实践活动系统化、科学化。首先,第三学期设置在每年暑假中,五周左右,期间可采取点面结合、集中和分散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参加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连续性;其次,以三学期制为契机,按照“大一体验性实践、大二认知性实践、大三专业性实践、大四就业见习实践”的思路,分层次、分类别、分年级、分专业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有针对性地规划实践内容。例如:大一深入农村,安排“学农”;大二深入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大三深入企业,安排“学工”;大四开展带薪实习,进行“预就业”。还可在主体实践项目中穿插“三下乡”等活动,做到实践内容丰富化和实践形式的多样化,尽量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实践愿望和实践需求。

(二)完善制度,促进社会实践全员化

三学期的设立有利于社会实践相关制度的实施,从而促进社会实践全员化。首先,社会实践已纳入学分制,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了时间和任务的具体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加明白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其次,三学期制明确了教师责任。由于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则各社会实践环节应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进入教学计划,任课教师必须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一定课时的课外实践,同时在三学期中,由于处于暑假中,任课教师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实践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作为考评教师的重要依据。这些配套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社会实践活动全员化。

(三)科学考评,推动社会实践有成效

实行三学期制后,由于实践活动在集中时段集中开展,有利于三学期教育内容――社会实践成效能得到科学考评、建立激励引导机制,从而推动实践出成效。对于社会实践的负责领导,可对其统筹领导社会实践工作的情况进行考评,并将其考评成绩作为其晋升的政绩;考评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对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效果、参与积极性,将教师是否参与指导实践、实际成效如何作为其职称(务)、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考评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情况,可要求学生如实记录社会实践活动各项资料,对活动全程进行追踪了解和指导,实践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实践时间、内容、实践单位对学生表现的评价、指导教师意见、学生的实践心得或总结报告等,综合考评得出成绩,最终形成学分;对实践的组织者,也可按教学、实习计算工作量,发实习补助,其科研成按教师科研项目对待;对实践的组织单位,也可与其工作考评相结合。在三学期结束后,还可对活动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推动社会实践有成效。

(四)资源整合,争取社会实践社会化

三学期制的设立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并对其整合利用,促进社会实践社会化。具体体现在:首先,教师能更加合理安排教学、科研和实践指导的时间,能集中精力参与三学期的实践全程指导工作;其次,在社会实践学期中,各院系能充分发挥院系特点,可牵头组织某项实践活动,其他院系也有时间和机会参与此项活动,进而形成实践活动特色鲜明、院系联系紧密的氛围,三学期制为院系间社会实践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第三,三学期的设立,迫使各高校走出校园、积极主动寻找实践单位,确保三学期的顺利开展,同时由于学生能在较长时间里参与实践锻炼,这为企业接受学生在企业内部实习实践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加就业机率,另一方面企业也可发现优秀学生,为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人选。校企之间的合作,可增加彼此的了解,为学校构建稳固的实践基地创造了重要条件;第四,三学期的设立地方政府支持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契机,地方政府可建立社会实践联席会议,给予接纳社会实践的企业税收优惠,规范社会实践的安全保障和合同管理,形成关心、支持社会实践的良好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周彩姣,林寒.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与完善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12(09).

[2] 李维意,徐兰英.大学生社会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三学期制范文第4篇

学术期刊体制改革出版产业出版事业政府财政补贴

张治国,西安财经学院《统计与信息论坛》编辑部,编审。

“千呼万唤终出台”!这是笔者对2012年7月30日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出台后的第一直觉反应。2011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经过一年的运作,各地各部门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作为非时政类报刊中的“特例”,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通常称为“社科期刊”,自然科学与工程领域通常称为“科技期刊”,下文统称为“学术期刊”)因面广点多,情况十分复杂,故而在上述文件中被列入“特例”暂缓实施。经过一年时间的反复调研,多方听取意见,这个“特例”被纳入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一起经受改制洗礼。本实施办法从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实施办法、政策保障、组织领导几个方面对报刊编辑部(重点是学术期刊编辑部)的改制进行了宏观部署。从实施办法出台一段时间的社会反响来看,有总体肯定具体否定的、有提出各种疑问的等等,总之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笔者长期从事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深感此次改制“兹事体大”,不可不谨慎而行。学术期刊相关管理部门,切忌为改革而改革,切忌图省事实行一刀切办法,要牢记“欲速则不达”古训,具体实施中应因地制宜、因刊制宜、因学科制宜、因单位制宜,要目标明确而措施、办法多样化。

实施办法出台后,学术界、期刊界的讨论异常热烈。宋彦霞着重围绕转企改制后的期刊经营问题进行了探讨。[1]刘辉对学术期刊的公共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2]王兴全对学术期刊的主力军高校学报的改革问题展开了更为深入的讨论。[3]笔者也对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难点及出路设计进行了论证。[4]此类文献很多,这里不再详述。为了稳妥推进此次改制工作,防止走错路走弯路,在学界对此问题讨论的基础上,从以下从3个侧面来探讨学术期刊改制问题,希望与同仁切磋。

一、对出版产业与出版事业关系的再认识

出版是人类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同时它又大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人类文明的加速器。按照《中国出版通史・先秦两汉卷・前言》中的说法,出版“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著作物制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5]我国是世界出版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墨子》中所说的“镂于金石,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即可看做早期的出版活动。通过俯瞰几千年的人类出版史,我们发现,出版既有产业属性,又有事业属性。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产业”的含义之一是“构成国民经济的行业和部门”。从古至今,人们从事某一产业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利”,像农民种地是为了获得农产品,工人制造产品是为了挣工资,商人经商是为了挣“差价”。说出版有产业属性,是说从事出版活动的人,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出产品(出版物),将出版物发行销售以获得劳动报酬。这在我国古代的出版活动中即可得到印证,如古代的“官刻”“私刻”和“坊刻”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出版的产业属性。出版活动的产业属性也大约等同于今天我们所说的经济效益。“事业”的含义有二:一是“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二是“特指没有生产收入,由国家经费开支,不进行经济核算的事业(区别于‘企业’)”。本文所说的“出版事业”,更主要侧重于后一释义。在这一意义上,出版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传播科学文化信息,进行思想交流,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发展强盛而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事业属性在我国古代出版活动中也显而易见,像“官刻”活动,统治者为了传播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积累文化成果,常常不计成本,刻印发行许多大部头的出版物,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出版活动的事业属性约略可以看成今天所谓出版的社会效益。

出版的产业属性与事业属性,或者说出版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今天的出版活动中也明显存在着,只不过在各种出版活动及其成果――出版物中的表现不同而已。大部分的出版物两种属性都有,其中极少部分的出版物处于极端偏产业或极端偏事业的状态。比如,一般的大众读物,产业与事业属性都有,但更偏向产业一端;学术著作、学术期刊两种属性也都具备,但更偏向事业属性一端。在已往的文献中,对出版业属性的认识,有的人认为出版业是一种产业,有的人认为出版是一种事业。[6-7]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没有看到问题的全貌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打个比方,米饭和稀饭都是由大米和水做成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大米和水的比例不同。但不管二者比例如何,大米和水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就做不了米饭或稀饭。出版的产业属性与事业属性亦然。

弄清楚了出版物的两种属性及其在各种出版物中的不同体现,下面我们就来讨论在此次改制过程中如何稳妥处理好学术期刊的产业与事业属性问题。按照实施办法,此次改制的目的,主要是“调整报刊业结构,转变报刊业发展方式,实现报刊业集约化经营,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推动传统报刊业向数字化网络化和现代传媒业转型”。改制的办法措施本着“突出重点、打造品牌、整合资源、加强保障”的原则,向集约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化、数字化方向迈进。坦率地说,这个大目标大方向没有错,而且也恰恰击中了目前我国学术期刊散、小、弱的软肋。但我们不得不看到,形成我国目前学术期刊办刊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现在要在短期内改变它,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有一个接受消化吸收的过程。因此,改制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为改革而改革。现在改制最大的困难,是学术期刊的事业属性更强、更明显,由于读者面窄发行量小,长期缺乏经营理念,各家画地为牢,自留地耕作模式显著,因此“自己养活自己”短时间内还难以实现。这样就形成了明显的对立态势,上面政策制定者描写的蓝图很宏伟,但下面具体操作却老虎吃天不知如何下爪。实施办法中许多措施方法是可行的,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可以因地制宜、因刊制宜、因学科制宜、因单位制宜,不必强求一刀切齐步走。另外,实施办法中虽然画出了路线图(目标),但没有列出时间表,这很务实,不图虚名,不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和所谓的政绩,而是给办刊单位和办刊人消化理解的时间,有益于其各自结合自身情况施展拳脚。国家和地方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应在大原则不变的前提下,鼓励期刊编辑部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各种编辑出版学会协会应尽量为基层提供更多的信息,以自身独有的平台召开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座谈会,相互借鉴启发,推动学术期刊改制积极稳妥进行。

二、学术期刊办刊经费由一元的政府财政负担变为多元筹措

从学术期刊出版较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历史来看,学术期刊办刊向集约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化、数字化、市场化的大方向走是没有错的,但我国现实的情况是理想目标与现实环境差距太大。为了稳步推进我国学术期刊发展,必须在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改革,切忌式的突飞猛进,或所谓的“跨越式发展”。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要注重过程,只有过程每一步都踩在实处,才会离目标越来越近。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学术期刊改制与政府财政补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几乎全由国家财政负担,在改制过程中,这种单一经费来源将变为多元经费来源。学术期刊的事业属性决定了国家必须花一定费用来“养”它,在改制初期,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由一元变为多元还有一个过程。现在的问题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养”勤汉不“养”懒汉,要“养”出更多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唯有靠改革现行办刊体制机制。现行办刊体制造成了国家花了大量的人、财、物,收获的却是小、散、弱,这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现实,也是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同仁不愿看到的现实,这也正是改革的根本原因。按照实施办法规划的目标,在一步一步向集约化、专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化、数字化、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中,国家花同样多的人、财、物,收获的社会效益肯定会比现行办刊体制大得多。这正是诸多学术期刊编辑同仁多年呼吁,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9]

在确定了国家财政补贴的大前提下,留给实践操作层面的问题是,补贴多少?怎样补贴?按照笔者的设想,只要按照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化等大方向办刊的,可以按刊号给予财政补贴,由国家财政拨款。具体实施细则概要如下:国家先宏观测算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办刊成本,求得一个平均数,再宏观测算各省份的办刊成本,按这个平均数给予每种学术期刊一个基本的财政补贴;第二,宏观测量时细化到刊期、印张、纸质发行量、广告收益等多项因素,取上限给予补贴,这样有利于提高办刊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第三,因学术期刊按内容再细分很复杂,各类期刊的办刊经济收益差别很大,故此可将学术期刊分成医学类、工程技术类、纯学术理论类等3种,经宏观测量后分别设置一个系数,经过核算,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的期刊多补贴,经济效益好的少补贴;第四,设置一个评估时段,每个时段对学术期刊的办刊效益进行评估,淘汰一批效益差的。这样新的期刊不断产生,效益差的淘汰、停办,学术期刊的自然生态就会逐渐形成。这样,办刊人员会集中精力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力,同时又能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学术期刊改革转制的目的是促使办刊单位和编辑人员创造更高的社会效益、更大的经济效益,打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从体制和政策层面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期刊提高竞争意识,融入国内国际的大市场,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这是改制的出发点,也是改制的目标,改制不能偏离这个主线,否则就很难成功。

三、稳定的、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是学术期刊发展壮大的关键

实施办法并没有涉及办刊经费问题,给人的感觉(或许是错觉)是政府通过改制完全将学术期刊推向市场,让其像其他企业一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而恰恰是这种感觉造成了学术期刊编辑队伍的人心不稳,且有抵触情绪。因此,稳定现有的编辑队伍对学术期刊的发展壮大意义重大。事情是要靠人干的,队伍人心不稳,再宏伟的目标、再壮丽的蓝图也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写在规划里、挂在墙上而已。

虽然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我国现有的办刊体制不顺,造成了学术期刊小、弱、散的局面,但我们必须看到,经过30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培养锻炼,我国学术期刊的编辑队伍数量不断增大,质量也越来越高。按照笔者的看法,这支队伍不是没能力,而是办刊体制束缚了大家的手脚。这就像改革开放前后的农村,改革前吃不饱肚子或吃不好,改革后吃饱了吃好了。改革前后几年,同样的生产资源,同样的气候条件,结果却截然相反。现在来看,就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脱节,换言之,体制有问题。体制变了,一切都顺了,按经济规律办事才能好心办好事。学术期刊的出版也有其自身的规律,这就是出版体制必须适应学术工作和学术出版的发展,随着出版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现在来看,我们现在的出版体制很大程度上还遗留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比如,学术期刊不是谁想办就能办的,刊号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门槛。有人说刊号也是一种办刊资源,放在现行体制下此话没错,但换种思维看,此话令人啼笑皆非。此次学术期刊改制,就是要调整出版业生产关系,使之与学术活动相适应,从而促进学术工作、服务学术工作。按照实施办法,这次改制是6000余种学术期刊的一次大洗牌,刊号、刊名、期刊种类会有很大变化。改制过程中,应以更灵活的机制体制留住人才,激发编辑出版人员的创造性、自主性、积极性。

我们必须看到,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不是谁想干就能干的,除了道德修养之外,学术工作的创新性、前沿性、高端性,决定了这项工作对人的理论水平、学识修养、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多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就全国或全世界的出版工作而言,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应当说是总体学识修养、专业理论水平、学历层次最高的,因为这项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编辑队伍人员的综合素质。既然30多年的不断积累造就了这支难得的队伍,在此次改制中就要珍惜它、保护它,不仅要通过政策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还要在福利待遇上不要让他们吃亏。这是改制工作实施中必须谨慎对待的大问题。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现行办刊体制比较僵化,办刊能人缺乏施展本领平台,庸人懒人又很难淘汰。改制之后这种情况将难以为继。改革总要有成本,改革设计与政策制定者必须从大处着眼、从长远考虑,要认识到改制是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绝非一纸令下就能天翻地覆,要通过政府买单承担大部分改革成本,才能逐步达到实施办法中所要达到的目标。

以上从3个角度探讨了学术期刊改制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当然需要关注的问题远非这些,例如,学术活动与学术期刊的关系、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关系、期刊群与单个期刊的关系等等,限于篇幅,此处不赘。

“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笔者对实施办法出台后的另一直觉感受。将学术期刊逐步推向市场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改制不可能短时期内完成,过程很重要。改革设计应对过程有较多的预判,应在改制时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将最为关键的问题,如改制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和合理配置出版资源,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改制初期国家会支付绝大部分改革成本,这样才能稳定军心。当下在我国办学术期刊不是赚钱的买卖,自己能够养活自己已经很不错了。学术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有时必须有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果敢和勇气,追求富贵与学术、学术期刊风马牛不相及。对不是学术圈内的人来说,学术可能是无用,因为它不会带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但它的大用却是一般人很难理解通透的。王国维说过,“学术无新旧之分,无中外之分,无有用无用之分”“学术是目的,不是手段”。汤因比也说:“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如将其自身作为目的来追求,而不带任何功利企图,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种种新发现。”梁思成就自己和弟弟梁思永所学的建筑史学和考古人类学专业,询问父亲梁启超这些专业对国家民族进步到底有用还是无用,梁启超回答:“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唐开元天宝年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会减色多少呢?”犹太民族在近现代世界史上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产生了一大批影响世界的科学泰斗,根本原因就如一条犹太人格言所说:“为使女儿嫁给学者,或为娶学者的女儿为妻,纵然付出所有的财产也在所不惜。”我们这里无需再举例和引文,一部人类文明史已经证明,学术不能急功近利,学问切忌浮躁,学术不是今天养鸡明天就能下蛋!同样的道理,学术期刊改制亦当三思而后行,这对政策制定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宋彦霞. 浅谈期刊转企改制后的经营之路[J]. 编辑之友,2012(5).

[2] 刘辉. 学术期刊的公共品性分析[J]. 编辑之友,2012(6).

[3] 王兴全. 转企还是改制――高校学报改革之路的再思考[J]. 编辑之友,2012(8).

[4] 张治国. 论学术期刊转企改制的难点与出路设计[J]. 出版发行研究,2011(11).

[5] 肖东发. 中国出版通史・先秦两汉卷[M].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7.

[6] 赵苗. 出版业的本质属性是产业[N].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05-26(4).

[7] 尹玉吉. 学术期刊不是商品[J]. 新闻记者,2005(4).

三学期制范文第5篇

学校:

班级:

姓名:

分数: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共50个小题。

15×2=

30×7=

49×4=

5×33=

21×4=

24×3=

39×5=

27×6=

96×4=

22×3=

35×7=

88×2=

64×3=

63×4=

60×5=

52×2=

93×2=

47×3=

7×12=

19×6=

5×42=

47×2=

9×17=

8×35=

47×5=

7×23=

14×8=

9×87=

64×3=

6×13=

70×7=

8×43=

36×5=

65×7=

4×58=

24×9=

59×4=

5×13=

38×3=

89×6=

25×5=

47×8=

9×37=

54×3=

6×23=

4×46=

29×7=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