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塑料回收现状

塑料回收现状

塑料回收现状

塑料回收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复合再生;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一、引言

一般来说,废塑料可来源于①塑料制品的使用以及消费过程;②下脚料、试验料、混合料、废品、残次品、边角料等一些塑料制品成型加工厂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件。目前,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第一个来源主要是有三个大的领域:用于农业方面的塑料、包装使用的塑料与日常生活用品。塑料的难降解性,导致其废弃物的长期存在下去。而大量的塑料制品特别是其中的包装物使用周期非常短,大约6~12个月时间便废弃,很快以各种途径进入环境中,引起江河流域、交通干线、城乡结合部、旅游景区、农田的“白色污染”。废旧塑料成为垃圾,一方面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严重污染环境,并破坏生态平衡。据报导,全世界每年向海洋和江河倾倒大量塑料垃圾,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另外,大量塑料垃圾分散于土壤中,影响土壤的透气性,不利于作物生长。纪录片《塑料王国》向我们展示了沿海各省的大型废塑料产区,他们回收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塑料垃圾,其中含有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在国外被弃之不用的废旧塑料,进入中国后被以粗放的方式回收处理,引发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并最终损害公众的健康。

2014年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 6部委近日《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了废塑料循环利用工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开发废塑料改性等高值化利用技术、废塑料回收利用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及专用设备,研发阻燃塑料、纸塑、铝塑、钢塑复合材料等分离技术,推广废旧塑料破碎分选改性造粒生产线、废塑料自动识别及分选技术,重点研发PET瓶、PS泡沫塑料、农地膜等废塑料的分拣加工技术。迫于当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废旧塑料的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成为了各高校、团体和机构研究的热点问题。废旧塑料回收与再利用拥有的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将推动废塑料行业企业的迅猛发展。

二、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现状

(一)国外

美国是世界塑料生产大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开展对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的广泛研究。1976年,美国颁布了《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法》,简称(RCRA),并授权联邦环保局制定具体的法规和实施纲要。2011年,美国消费类废塑料瓶的回收量达到118万t,比2010年增加1.7%,塑料瓶的回收率已达28.9%。 废PET瓶在2011年的回收利用量为72.8万t,回收率达29.3%。再生利用的废PET瓶,38.3%用于生产化纤,19.4%用于包装膜,11.5用于打包带,23.3%用于食品用瓶,5.5%用于非食品用瓶[3]。

日本是塑料生产第二大国。20世纪80年代,其年均废旧塑料排放量占生产量的46%。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回收利用废旧塑料率为7%,燃烧利用热能率为35%。2007年,日本废旧塑料的总排出量约为994万吨。其中,用作发电的有289万吨,用作发热的有132万吨。通过三种循环再造法再造的有效利用率为73%,2008年有效利用率达到了76%。 据日本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协会统计,2011年,日本全国共产生废塑料952万t, 有744万t得到有效利用,占全部废塑料的78%。大部分是新能源转化,作为塑料材料得到回收再生利用的仅占22%。

近年来,加拿大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三分之二的废塑料得到回收再利用。2011年,约268.8万t塑料废弃物得到回收。消费类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同比提高24%,其中以非瓶类硬质包装物的回收再利用率同比跃升明显,高达70%;塑料瓶的回收率增加19%;而塑料袋的回收率亦有%的提高。目前,每年仍有大量无法回收的废塑料被地下填埋。加拿大塑料工业协会下属机构的最新研究表明,如将这些废塑料用于炼油,可生产出燃料900万桶,足够60万辆汽车行驶一年;如作为燃料供给电厂发电,则可供50万户居民全年之用。

(二)我国

2003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塑料制品产量达到1700万t,如果算上小型企业,保守估计产量达2500万t。若按塑料制品中有20%为可回收塑料计算,则我国可回收塑料废弃物每年约有400万~500万t,而这不包括企业生产中产生的边脚料和没使用过的残次塑料制品回收。然而,2003年我国回收废旧塑料却只有200多万t。2012年国内相对实际的塑料消费量大约为5500万t,塑料制品的废弃率高达45%~55%,废旧塑料回收率仅为29.3%。2013年国内相对实际的塑料消费量大约为5900万t,废塑料产生量为3300万t,再生利用量为2150万t,废旧塑料回收率仅为23%。我国在 2007 年开始先后出台了《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农村生活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三、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技术

(一)废塑料的单纯再生利用

废塑料的简单再生利用主要用于回收塑料生产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脚料、下脚料等,也用于回收那些易清洗和挑选的一次性废弃品。该方法国内已经比较成熟,如利用废农膜压制花盆、盘、垃圾桶;利用废PP生产编织袋、打包带、捆扎绳、仪表盘、保险杆;利用废聚氯乙烯生产管材等。由于简单再生利用的制品性能欠佳,一般只能用于档次较低的塑料制品。

(二)废塑料的复合再生利用

复合再生是指对已无使用价值的塑料种类分选、前处理配合、熔融、混炼、成型等工序处理,生产出再生的塑料制品。该工艺是以混合废塑料为原料,再参与其它配料的利用方式。

1、废旧塑料制再生粒子

2000年4月,新日铁化学公司以所拥有高市场占有率的阻燃性聚苯乙烯(PS)为中心,使用配料调配技术将废塑料的物性恢复到原来状态,再生做成塑料颗粒。废旧塑料再生粒子在国内需求量很大,如一家中型农膜厂,年需用再生粒子1000吨以上,一家中型鞋厂年需用再生粒子2000吨以上,小型私营塑料企业,年需用再生颗粒也在几百吨以上。但供给方面,以苏州为例,据权威人士估计,苏州市全年的废旧塑料总量在350吨左右,可制造塑料粒子300吨左右。而实际上,苏州一个公司一年的需求量就在3000吨左右,供给根本满足不了需求。目前,全国各地塑料市场高压聚乙烯原料的平均价格为7000元/吨,而再生颗粒平均价格为3800元/吨,每吨相差3200元,因此,许多塑料加工制品厂都选用再生粒子作为原料。

2、废旧塑料制包装材料

2004年4月,武汉现代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人员,采用PE、PP、PVC废旧塑料和农作物秸秆及木质纤维等材料再生为新型环保工业用包装托盘的生产技术开发成功。应用该技术不但可以生产包装用托盘,并且可生产多种工业用包装材料,如包装箱、支撑架、防潮垫仓板、建筑用模板等制品。该产品除具有硬度高、装饰性好、防潮防腐、无蛀虫、抗静电、阻燃等优点外,其使用寿命比一般木质包装材料长达5倍以上,与新塑料制成的包装材料使用寿命一样,而成本可降低50%以上。

3、废旧塑料制建筑材料

生产建筑材料是废塑料资源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已成为国内应用较广泛且技术比较成熟的再利用方式。废塑料制备具有防水、保温等功能的建筑材料,有望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武健[8]指出利用废泡沫塑料可用于制备防水涂料和保温材料,制备出的防水涂料可以常温速干且耐水时间长,可以替代防潮油用于瓦楞纸箱和纤维板的防水。用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的铝塑板比泡沫混凝土、沥青玻璃棉毡等建材的保温性高,且经冬天实际检测不会出现反霜、结露现象;此外,将废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铝塑板的工程造价低,操作简便,损耗量小,尤其在北方采暖地区具有广泛的用途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还可向废塑料中加入粉煤灰、碳酸钙、石墨等填充物制备建筑瓦料,可以降低瓦料的生产成本、提高瓦料的硬度、增强瓦料的耐热性和稳定性。是一种所产价值极高的废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方法。龙斌等[9]选用废弃聚乙烯(PE)、PP来改性防水材料10沥青,发现最好的配比条件是沥青(36g)、相溶剂EVA(1.5g)、PE、PP(7.5g)。改性沥青与未改性的沥青相比,高温稳定性及抗冲击性能更高,低温抗裂性更好。吴彦[10]用焦化厂的废液、水泥厂的窑灰、垃圾堆的废塑料,与煤焦油,聚氯乙烯共混、热塑、交联、混炼而制备的新型防水材料,具有低温柔韧性好,冷作业施工,单层防水,一次性完成防水作业等特点。王秀岩[11]发明的由废聚苯乙烯为基料制得的一种耐水性、耐寒性突出的建筑装饰粘合剂,适于在卫生间、地下室、鱼缸、水池、游泳池、桥梁破损修补等防水、防潮性要求高的场所使用,成本较低。蒋正武等[12]发明的一种由水泥、聚合物乳胶粉、废弃PP纤维、膨润土、水性硅烷 硅氧烷乳液、石英砂和水按适当配比和一定的工艺制备的建筑内外墙用的环保型防水保温砂浆,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以及良好的耐水、防水、抗渗性能。

四、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后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随着废塑料回收及再生利用技术的不断开发,回收料及改性再生塑料应用领域得到不断扩展,含废旧塑料的再生制品由于其绿色低碳而获得相关环保认证并得到推广使用,成为塑料原料重要补充。2012年数据显示,我国回收再生利用废塑料总量约占到塑料消费总量8400万吨的29.6%,与当年合成树脂消费总量7063.3万吨的1/3相当,等于节约使用2486万吨原料,或等于节约5000~7000万吨原油及大量减少炼制乙烯生成的CO2、SO2排放以及减少生产垃圾填埋1600万吨,并节省70%的工业能耗[5]。可见,合理的对废弃塑料改性不仅能够提升废塑料使用性能,还能够显著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技术和市场双赢效果。在“十二五”号召下,世界电子电器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IT行业、电视机行业、成像设备行业和小家电等行业中使用回收塑料,其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

五、结论

目前,我国陆续开展了废旧塑料回收利用技术的科研开发工作,在回收废旧塑料制取油品,利用废旧塑料制备建筑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2015年新环保法的颁布和执行,对废塑料行业企业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和考验。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资和扶植力度,加强设备和工艺的升级,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步伐,努力打造一条由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高速路,不断开发出不同类型的具有较高使用价值的产品,扩大废弃塑料的再生利用领域,早日赶超世界上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起步较早的国家,为我国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郜娅,魏春雪. 浅析我国塑料回收利用技术[J]. 化工管理,2014:105

[2]关于印发《重要资源循环利用工程(技术推广及装备产业化)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改环资[2014]3052号

塑料回收现状范文第2篇

1869年,美国印刷工人赫特兄弟发现,把樟脑的酒精溶液当做增塑剂,将樟脑加到硝酸纤维素中,硝化纤维竟变成了―种柔韧性相当好、硬而不脆的材料,在热压下这种材料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的制品,这种材料被称作“赛璐珞”,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由化学改性而来的天然塑料。赫特兄弟这一次发现的动力,是因为南北战争后台球运动在美国的上层社会越来越流行,但台球厂的老板却苦于做台球的原料象牙越来越难得,便以1万美元做奖励,寻找象牙的替代材料。

赛璐珞真的可以做成台球,但据说赫特兄弟并没有得到1万美元,他们自己建立了工厂,除了生产台球外,还用来做马车和汽车的风挡及电影胶片。塑料会“模仿”象牙,会“模仿”金属,会“模仿”木头,它什么都是,所以它什么都不是。上层社会的台球因为塑料变成普罗大众的游戏,塑料将曾经的奢侈品变成大众肖费品。人们依赖塑料的便宜、便利,同时厌恶它廉价、低劣,毫无美学价值。

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更让塑料无处容身,它不可降解,从不消失。废弃塑料难以自然分解,地球上的固体废物不断增加;海洋中漂浮的塑料,如果被海洋生物误食,很可能窒息、中毒等,影响海羊生态;焚烧废弃塑料又可能带来空气污染……谁还会想到,塑料的涎生从某种意义上延缓了非洲象灭绝的脚步。

人们扔什么就把什么给禁了吗?

6月底,记者就塑料的是非问题采访了国内某行业专家,

“我只是希望能够为你们提供更多的材料和数据,又不是追求这个名誉,就以行业专家的身份来写就行了。”采访结束时,对方一再要求不用透露身份,他说自己很多时候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就是怕报道会断章取义,“我并不只是说塑料怎么怎么好,我也有说它的缺点。”

Q=《旅伴》

A=不愿透露姓名的塑料行业专家

Q:塑料行业的规模有多大?

A:从世界范围来讲,如果讲体积的话,塑料远远超过钢铁的用量,钢铁―年要用14多亿吨,用掉的塑料是20多亿吨钢铁的体积;在我们国家,按体积算,每年用掉的塑料跟钢铁是基本相当的,你看到多少钢铁,就能看到多少塑料。

Q:塑料带来的环境问题核心是因为它不可降解吗?

A:塑料最主要的性能正是因为它的耐久性,它在常温常态下耐久性长,这是它的优势,但是使用价值没有了,把它扔了不易腐烂,这又变成它的劣势了。塑料还有一个特性,它是石油副产品,能燃烧,着起来很厉害。现在使用的塑料产品都是按照国家标准生产的,所有对塑料的负面评价要一分为二看。现在有人在炒作,有人在诋毁塑料,因为塑料的竞争性无与伦比。但塑料使用不当,你扔了以后不回收、不合适处理就是对环境的危害,这不是塑料本身的问题。

Q:那中国回收塑料的状况如何呢?

A:在中国大陆,每年要回收1200万吨废塑料,加上进口800万吨废塑料,一年回收废塑料2000万吨的量应该是存在的。而我国2010年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为6365万吨,其中进口量为2390多万吨。这6365万吨是纯原料,加上之前提到的2000J5-~屯废塑料,还有再加上相关助剂约300万

塑料

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缩合反应聚合而成的材料,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的。塑料制造成本低,耐用、防水、质轻,容易被塑制成不同形状,但同时,塑料在自然界无法降解,废弃后如不回I恢处理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限塑令”

中国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执行“限塑令”,与普通消费者直接相关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二是“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必须对塑料购物袋明码标价,并在商品价外收取塑料购物袋价款,不得无偿提供或将塑料购物袋价款隐含在商品总价内合并收取。”吨,总体塑料消费量达到8665万吨,按此计算,我们国家人均消费塑料就达到了64公斤,远超过世界人均水平,但是比发达国家还很低,比利时最高达到200公斤,美国约170公斤,日本约120公斤。

所以,一个是我们每年进口的塑料原料就是合成树脂量很大,一个是我们人均水平低,意味着发展潜力很大。塑料在我国方兴未艾,只要回收再利用工作做好,就是利国利民的战略型、资源型、环保型的新兴产业。

Q:也就是说每年有很大部分塑料没有进入回收环节?

A:没进入回收环节的很多了,因为很多种塑料还没有到报废期,仍在使用和发挥作用。不同种塑料一定要分类分开回收,这个是有难度的。我们把垃圾叫城市矿藏,塑料肯定是其中一种,除了超薄的塑料袋有不大的回收价值或者回收难度比较大,其余成为废塑料的产品基本上可以得到回收。我们任何一个不与食品接触的塑料制品,加10%的废塑料可以满足产品标准要求的,有的产品加到30%还是不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我们提倡回收利用废塑料。这是目前人类先进程度的表现,也是人类开始意识到环境责任采取的节约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也是国家政策提倡和鼓励的。

Q:单就塑料袋而言,它是没有什么回收价值的?

A:人们用完塑料袋,又把它装垃圾扔掉,我们国家又以填埋为主,一场大风刮得漫山遍野都是,造成视觉污染,它的回收价值不大,没人捡,所以薄的塑料袋就限制使用。但是你不用塑料袋你用什么袋子,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袋子它的环保性、节能性,它的绿色、低碳比得上塑料袋,从它的原料到使用寿命结束,塑料袋是最环保的,只不过收集不起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的陆晓中老师把垃圾里的塑料袋压出托盘来,相当受欢迎,这是一个解决方案。至于怎样才能大规模做就是国家的问题,从我的角度讲,没有技术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Q:你如何观察“限塑令”颁布三年来的效果?

A:对于超薄袋的禁止,我是直接的参与者。“限塑令”出来两三个月,我们国家塑料袋厂就大规模倒闭或转产,超市里塑料袋用量减少了四分之三。但是现在塑料袋禁了,垃圾袋销量上升了,所以我们垃圾袋用降解材料做,大家扔就好了,但也需要堆肥才能降解。我们提倡塑料是种有限的、珍贵的资源,应该重复使用,减少使用,不要浪费、奢侈地去用,任何一种资源都要把它效能发挥最大。如果说塑料袋确实不如其他袋子,那人们就用其他去了,这是市场的选

择,它的性能非常之好,其实无纺布还是变相的塑料袋,人们说无纺布是环保袋,我们一听就笑了。

Q:需要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还是让市场做选择?

A:我再表个态,市场上任何一种塑料制品都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现代化的一种需求。塑料以前是满足吃、穿、用等普通的消费,现在我们的材料升级了,工艺升级了,正在向建筑、交通运输、信息产业等高层次领域扩展,它是整个社会绿色发展的手段。塑料袋,我认为不仅是市场的选择,也是老百姓和社会的选择,任何一种材料都应该放到同一个起跑线、同一个政策环境下去评价,比一比谁是绿色的、谁是环保的,不能因噎废食,难道人们扔什么就把什么给禁了吗?你不能说这个餐盒不好回收就不用它,你得从它的生命周期和本身性能的评价、社会使用的评价、老百姓的评价、再看看国际的反应,综合各方面去评价才是最客观的。比如我们的食品没有塑料的包装,近期做的食品不久就会变质,塑料材料为食品保质保鲜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又是节约节能的概念。用塑料袋应该收环境税

2008年3月初,中国限塑政策行将施行之际,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毛达和其他几位来自民间组织和高校的环保人士共同组建了“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为政府建言献策,为公众提供信息支持。“很多环境政策都有问题,问题不是出在环境本身,而是出在制定这些政策的过程之中。我们希望借助‘限塑令’这样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政策,从自己的实践来找这个过程中和政府出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影响。我们不是随便说说,我们希望是有道理、有调查的。”

“民间限塑政策研究小组”准备在今年暑假再次对北京“限塑令”执行情况展开调查。在最近一期《2010年商品零售场所“限塑令”执行情况调研报告》涉及杭州、哈尔滨和郑州三个城市。

调研报告显示,三个城市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连锁超市的比例为63.0%,三城市中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连锁超市的比例较2009年有所下降。在连锁超市以外的零售场所,对塑料购物袋收费的商家比例仅占26.3%。在连锁超市中,43.7%的消费者没有自带购物袋而全部购买或索取新的塑料购物袋,43.7%的消费者会在自带购物袋不足的情况下购买或索取新购物袋,全部使用自带购物袋的消费者占2.2%,另有2.2%的消费者会滥用手撕袋等政策豁免的购物袋。而在超市以外的零售场所,以上四种情况所占比例分别为41.2%、36.4%、4.4%和9.9%

调研报告认为“限塑令”的效力正在下滑,消费者的购物袋使用行为却比“限塑令”前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塑料回收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快递包装;回收;绿色发展

一、我国快递包装的发展现状

在快递业高度繁荣之际,日渐增长的快递包装出现了绿色环保危机,与恶性市场竞争一起不断侵蚀着这个新生行业的光环。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预计2016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75亿件,同比增长34%。通常消费者收到快递之后,各种快递包装便被丢弃在垃圾桶里。于是这275亿件快递包裹,变成了275亿个包装物垃圾。这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与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实现快递包装的有效回收成为快递行业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中存在的问题

1.快递包装回收意识淡薄

由于快递包装的再利用价值低,消费者收到快递后,很少考虑到包装物的回收利用。只有少数消费者会将结实些的纸箱留作收纳箱,大多消费者将快递包装毫不犹豫地送进垃圾桶。目前快递行业使用的包装材料主要包括纸箱、胶带、塑料袋和塑料泡沫等,而保洁员、回收员往往只青睐于纸箱。随着包装越来越严密,五花大绑后的纸箱拆解困难,也就不与回收。

快递包装的回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拣需要人员,堆放回收的快递包装需要很大的场地,所以大多数快递公司都没有回收业务,只有少数电商尝试了纸箱的回收利用,但对于庞大的快递包装家族而言,这些远远不够。

2.包装材料不够绿色

目前快递行业所使用的塑料包装材料,以塑料胶带和塑料袋为例,其主要成分为聚氯乙烯,填埋在土壤中需要近百年才能降解,严重污染环境。另外使用后的胶带,破损的塑料袋等都不能循环使用,甚至部分包装材料还有一定毒性,危害人体健康,这些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价值堪忧。

3.消费者隐私的泄露

现行的快递单都是直接贴在包裹上,由于快递单的一次性使用特性,很难直接从快递包裹上去除。而快递单上的信息通常包括消费者的姓名、电话、地址等私人信息,对于注重隐私的现代人来说,个人信息不愿意外泄,加之考虑到隐私的泄露带来的恶劣后果,消费者大多不愿意将快递包装交给回收人员。

4.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

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早就制定了包装回收的政策法规,高度重视和支持包装废弃物的回收,而我国在包装回收方面零散的标准与规范已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另外我国政府对垃圾发电、污泥处理等环保项目都有补贴,但却没有覆盖到快递包装回收。

三、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构建

根据目前快递包装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可以明显看出大多数的快递包装依然未能得到充分再利用,回收比较困难。为此,建立一个完整的快递包装回收体系成为快递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1.核心思想

快递包装的回收对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意义深远,不仅仅是快递行业,在这条产业链上政府、包装企业、快递企业、消费者都应积极参与,共建快递包装的回收体系。所以,“绿色发展,多方参与”是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核心思想。

2.运作流程

(1)建回收站、设回收箱。在快递收发件服务中心建立包装物回收站,配备1-2名回收员。在回收站设置不同的存储空间,根据回收包装的损坏程度可以按等级设置一二级存储区,损坏程度最低的包装放置到一级储存区,损坏程度较高的回收包装放置到二级存储区。再根据包装材料的分类,在各等级存储区中划分ABC类存储区,纸箱纸盒类包装设为A区,塑料袋类包装设为B区,塑料泡沫等填充物类包装设为C区。另外在小区门口、学校宿舍楼下等地设立回收箱。

(2)收集快递包装。快递包装收集以资源再利用的价值为标准,可采用积分制、赠送小礼品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将包装送回附近的回收站。根据回收包装的损坏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累积的积分可以用于寄件时运费的抵扣。回收站建在收发件中心,部分消费者拿到快递后会立即拆解,回收站可以提供桌子,小刀等方便消费者拆解,同时安排回收人员宣传积分或小礼品的回收活动,然后鼓励消费者拆件后顺便将包装兑换给回收站。也有部分消费者取件后拿回去拆解,对此鼓励消费者将快递包装送到住宅附近的回收箱,回收站再定期安排回收员去取。

(3)进行包装分类。回收员将收集到的包装需进行分类,存放在不同的存储区。将质量较好、外观完好的纸箱、塑料袋、塑料泡沫等放在一级存储区对应的ABC区;将有些许破损的纸箱纸盒和塑料泡沫等存放在二级存储区的对应位置。

(4)处理快递包装。快递包装回收的价值在于它的处理,将存放在一级存储区的包装物进行简单加工后直接用作寄件包装,循环利用快递包装降低快递企业的包装成本;将存放在二级存储区的包装物既可以出售给废品回收站,获取一定的运营资金,也可以回售给包装生产商,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根据目前快递业的运营现状,收发件快递服务中心的业务严重失衡,末端消费者的收件量远高于寄件量。快递车总是满车送件到快递中心,回程时只有少量的快递。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消耗很大的成本。快递包装的回收业务可以根据最优路线的原则,将一二级存储区的包装物随送件车配送到相应的包装物处理的地方,降低车辆空载率,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塑料回收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限塑令;实施效果;武汉市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35—03



“限塑令”在武汉市实施已三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的环境保护理念,但广大消费者在“花小钱,得便利”的心理作用下,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并未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因此,“限塑令”在武汉市的实施仍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为此我们进行了深入地实地调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一、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重点人物访谈等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另考虑到学生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将问卷调查分为校园内和校园外两部分。其中校园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校外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1份。其中受访者性别比例基本持平。

调查地点涉及汉口的武汉广场、中山公园、江汉路步行街、汉口江滩、汉正街;武昌的司门口、得胜桥、亚贸广场、中南路广场、徐东商圈;汉阳的钟家村等地区,基本涵盖了武汉市的主要商业区。

二、结果分析

(一)“限塑令”执行效果在不同消费场所差异较大

我们走访的各种消费地点根据“限塑令”执行情况基本可分为大型商场、大型超市、中小型超市、农贸市场、流动摊贩五类。大型商场可以说是“限塑令”实施效果最好的地方。大型商场中各类品牌基本已经使用纸袋替换塑料袋。由于商场购物袋直接和品牌形象挂钩,所以提供的都是较厚的纸质购物袋,这样的袋子重复使用率高,有很好的环保效果。

大型超市同样是“限塑令”执行到位的典型,由表1可知,我们所统计的6家超市中不同时段的总计759位消费者中,39.3%的顾客使用了塑料袋进行购物,60.9%的顾客则选择使用无纺布袋、重复使用塑料袋或直接用手拿(购物超过3件)的方式来携带商品,这表明“限塑令”实施三年来在大型超市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在采访中,武汉市某大型超市收银员也告诉我们,限塑令实施以后,他们一个收银台的塑料袋使用量就从300个/天降至100个/天。而在调查中,更能引起我们关注的是,麦德隆超市早已经实现了塑料购物袋的零提供,可谓是“限塑令”的实施标兵。大型超市客流量比较多,经济条件较好,有公信力,企业要做大做强,势必要承担社会责任,对国家法令的实施较为及时到位。

表1武汉市大型超市塑料袋使用情况

武昌量贩(亚贸)华联超市家乐福(汉口)中百仓储(司门口)家乐福(汉阳)沃尔玛(徐东)合计

购买环保塑料袋433038716651299

环保塑料袋与代替品8490823814323460

环保塑料袋使用比例72.4%75.0%68.3%34.9%68.4%31.1%60.6%

但是大型超市在限塑方面也有一些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超市连卷袋(保鲜膜)的问题,连卷袋一般用于装蔬菜、禽蛋、熟食类商品,尚未被国家纳入到“限塑令”政策范围,超市都是免费提供,“限塑令”实施以后,超市连卷袋的使用量大幅增加,某大型超市负责人表示,“限塑令”实施以后,消费者都会顺手多拿几个连卷袋带走,因为连卷袋是免费提供,超市也不好制止。因而此类连卷袋一天要用掉20多卷,达四五万个,比之前每天两三万个的消耗量明显增加。而在另外几家被调查的超市中,“连卷袋”使用数量都有明显增长。

中小型超市(包括个体商户、非连锁性的中小超市、小型副食商店)也是塑料袋提供的重要场所。在我们的调查中,个体商户主要包括那些非连锁的中小型超市、商店。我们对得胜桥、胭脂路、民主路、解放路、武珞路、石牌岭路、利济北路、钟家村等十余个场所共71家此类商户进行了数据统计。统计发现,这71家个体商户中实行塑料袋收费的商户只有2家。其他一些商家提供的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环保塑料袋。

农贸市场是“限塑令”实施的”重灾区”。根据表2我们不难发现,消费人群中只有12.41%的人是使用环保塑料袋或代替品的。另农贸市场商家提供的塑料袋均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环保塑料袋,在每家农贸市场的近百个摊点中,几乎完全没有实行塑料袋有偿制度,说明农贸市场“限塑令”的执行情况非常糟糕,令人堪忧。

(二)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环境理念之间的关系

但在实际执行上,其执行效果却和年龄成正比(表4)。通过在武汉市各大卖场的实际记录与统计,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虽然在环保态度上年纪较轻的人群支持率高,但是在实际执行力上却不经如人意。在阻碍他们执行“限塑令”的原因的调查中,77.5%的被调查者表示“随时携带环保袋,很不方便”成为阻碍他们执行“限塑令”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老一辈的人在思想中普遍接受了过去勤俭节约的思想,同时,年龄越大对收入分配计划也就越精细,所以他们对于塑料袋收费就存在更多的抵触情绪,而年轻人大多对于几毛钱的塑料袋费用不甚在乎,所以他们对“限塑令”的反对程度相对较低。

表4年龄和限塑令之间的关系

年龄

选项18岁以下18—28岁28—45岁45—60岁60岁以上

A 经常使用环保塑料袋及其替代品21.4%18.6%28.8%35.7%58.8%

B偶尔会使用环保塑料袋及其替代品53.6%61.4%57.6%53.6%26.5%

C完全未使用过环保塑料袋及其替代品25.0%19.9%13.6%10.7%14.70%

(三)塑料袋的生产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为了解武汉市塑料袋生产销售情况,我们深入到武汉市硚口区汉正街地一大道塑料包装袋批发零售中心进行走访调查。这里聚集了几十家塑料包装袋批发零售店,既有流动销售点,也有正规营业场所。根据调查发现,这里所销售的塑料袋,无论是流动摊点还是固定营业点,80%以上的都是超薄、非环保的塑料袋,特别是流动摊点,基本上没有见到有印有环保标志和循环使用标志的环保塑料袋,而在固定营业点中硕果仅存的一些环保塑料袋中,许多环保袋上的标致都显得不甚清晰,有的还出现了印刷错误,当被询问这些塑料袋是否为环保袋时,店主的回答是:“比一般的袋子要厚一些。”也并未提及是否可降解等环保标准。从价格上来说,这些真假尚难以确定的“环保塑料袋”同那些非环保塑料袋也相差甚远,一打大号的环保型塑料袋的价格为10块钱50个(0.2元/个),而一打同等型号的非环保塑料袋的价格为10块钱100个(0.1元/个),距离相差整整一倍之多;而一打农贸市场常见的小号有色塑料袋的价格更是低至1.5元60个,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个塑料袋的价钱只需要2.5分钱。在交流中,店主告诉我们,这些非环保塑料袋特别是那些价格低廉的有色塑料袋销量很好,而那些价格相对较高的环保型塑料袋则鲜有人问津。

(四)宣传乏力,塑料袋使用回潮现象严重

在我们的调查中,有87%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了解“限塑令”。但在调查交流的过程中,多数人对于“限塑令”的了解程度是“知道”或者“听说过”,很多人甚至连“限塑令”是从哪一年开始实施的都不清楚,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人将“限塑令”简单地理解为“超市的袋子收钱了”,而在许多对“限塑令”提出反对声音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由于对于“限塑令”缺乏了解而导致的。而在大学的200份问卷调查中仍然还有高达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了解”限塑令,这明显的反映出宣传对于“限塑令”实施的重要作用和现在“限塑令”宣传工作缺乏的现状。

除此之外,国家关于“限塑令”的宣传呈现出虎头蛇尾的迹象,在“限塑令”实施4到18个月内很多人不要塑料袋或自带购物袋,购买塑料袋的人数一度下降了10%左右,然而随着宣传效应的减弱,民众又回到选最便利的方式。在“限塑令”实施18个月后购买塑料袋的人数明显增多。这直接导致了民众使用塑料袋回潮的现象。这种现象被学者称为“限塑令”边际效应递减4 。

三、对策与建议

(一)改变政府角色,实现“自上而下”到“上下互动”的模式转变

政策的出台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地采取诸如民意调查、征询意见、举行听证会等方式,了解社会不同阶层民众的心理需求和政策偏好,使出他的政策尽可能体现民意,尽可能公平合理,力求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度5 。而在政策实施后,政策目标群体对于政策的回应依然重要。以英国为例,英国禁用塑料袋首先是由英国广播公司的摄影记者奥斯金在英国德文郡小镇莫德博里发起的。在政府尚未出台相关法规之前,莫德博里的43家商店,从2007年5月开始自行停止向顾客提供免费塑料袋,改为出售环保购物袋。当地居民也开始自觉抵制塑料袋,使用纸袋或棉麻袋。随后,英国其他一些地方也纷纷效仿。英国虽然在限制使用塑料购物袋方面没有出台全国性的规定,但目前英国已经或即将禁用塑料袋的城镇已有约80个。“限塑令”既然是为了人民生存的百年大计所考虑,就应该“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民间团队的隐形宣传价值远比主流媒体的传播更有效果,它不仅可以达到一传百、百传千的广度,而且更具信任度,同时民间团体在自发进行宣传的时候也加深了自身对于环保观念的认识,以民间之力而用之于民,不仅方式上更温和,而且效果上更良好。政府可以发动各类志愿者组织、高校组织、环境保护联盟,通过宣传、环保活动等一系列方式,将环保观念融入到人民之中。同时,政府、商家、民间团体合力,举办各类环保活动,让民众参与其中,在参与无形地提升自我的环保意识。因此转变当前政策实施中政府全盘主导的角色定位,加强政策核心理念宣传,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充分调动民众积极性,实现“限塑令”“自上而下”到“上下互动”的模式转变至关重要。

(二)完善监管体制,加强监管力度

由于“限塑令”涉及多个执法主体及管理部门,需要多个部门一环扣一环的链条式管理,其中每一环都很重要。然而,根据调查,我国“限塑令”实施中存在严重行政问责制度缺失现象。问责制度是民主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绩效政府与责任政府的一个重要途径。问责的前提是在不同的部门、不同官职之间有严格的职责划分,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以一定程序判定官员失责并启动问责6 。例如,在宣传方面,虽然国家颁布“限塑令”人尽皆知,但是许多了解者对于“限塑令”的了解程度就大多局限于“塑料袋要收钱”这样一种状态。目前监管的重点主要体现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对于大型商场、超市、塑料制品企业监管比较到位,而对于农贸市场、流动商贩、不法作坊等非正规渠道监管力度就大打折扣。政策死角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限塑令”的有效性,还使得公众好不容易建立的环保意识受到负面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要根据“限塑令”的实际执行情况,完善落实监管体制,加强监管执行力度。全面切实地贯彻“限塑令”的实施。

(三)借鉴国外限塑经验优化限塑政策

塑料袋屡禁不止的经济学原因,是因为塑料袋太便宜,这直接促使了商家特别是农贸市场、流动摊贩和购物者的滥用。在德国的大多数商店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是使用塑料袋还是帆布或棉布购物袋。塑料袋根据大小来收费,从0.05欧元到0.5欧元不等。帆布袋或棉布袋售价不到1欧元。而不管顾客是否使用塑料袋,所有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店都要缴纳回收费。在英国在使用塑料购物袋方面没有出台全国性的规定,英国一些大型超市和零售连锁店会向重复使用旧购物袋的顾客提供奖励。在美国许多地方自带购物袋可以抵税。这些方法是在流动环节减少塑料袋使用量,还要通过对生产源头进行限制。抬高塑料袋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塑料袋使用价格。鼓励生产无毒害、可降解环保塑料袋的生产,给予其产业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环保塑料袋的市场占有率。

(四)运用经济杠杆调控

国家可以针对塑料行业征收环境保护税等方法,再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征收适量环境保护税。目前商家在“限塑令”下的塑料袋收费其实是一种二次收费,这样一种多余的利润本应该反馈给社会,但现在却落入了商家的腰包,国家应当将这一部分多出来的利润进行二次分配,将其与塑料行业收取的部分税款投入到环保产业的技术研发之中,促进环保型塑料袋的研发和生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目前我国的“限塑令”实施还停留强制阶段,商家和个人都缺乏实施的动力。如果能够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结合强制的法规手段,软硬结合实施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加大对可替代品及环保产业的投入,积极回收再利用

“限制”同“疏导”结合治理塑料袋使用问题中,寻找到一种更好的塑料袋替代品是最重要的一环。当前欧美许多国家大多使用厚度大于0.04毫米以上的可降解塑料袋,不同于当前主要利用石油生成的聚乙烯,可降解塑料袋主要以高粱杆、小麦杆、玉米衣等生物材料作为生成塑料的主要原料,这种原料生产的塑料袋深埋地底八到十年就会自动分解。但是在我国还没大批量的生产使用。国家应加大对可替代品的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科研力度。但是由于目前替代品还不足以完全替代塑料袋,一味反对塑料袋使用并不可取,提高塑料袋使用后的回收利用率和和循环再生才是符合国情的解决途径。国际上许多国家采取立法的手段,建立健全了一套完善严密的回收管理制度,消除了“白色污染”。美国出台的《资源保护与回收法》。日本是资源匮乏之国,1991年就颁布了《再生塑料利用法规》鼓励企业积极从事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研究。德国在回收利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白色污染不污染”,《包装条例》把回收、利用、处置废弃和废旧包装材料的责任与生产、销售、消费商品的权利挂钩,并且以法令的形式颁布执行,塑料袋的回收和再利用几近100%。将稀缺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也是建设节约型国家一个方向,应大力提倡7 。可对回收企业采取政策、税收、行政等手段,像税收减免、政策倾斜、财政专项资金补亏、最好由国家投资创办为非赢利性的公益性企业,采取多管齐下的手段,从根本上解决污染、保护环境这一世界性难题。

四、结论

限塑是好事情,“限塑令”制度的良苦用心也是显而易见的。但限塑令不是一项简单的禁令,还需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不断反思,使人们真正意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性,转变环境保护理念。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Z].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07.

[2]Van Liere K D,Dunla R E.The social bas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A review of hypotheses,explan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80,4(2):181—197.

[3]Samdahl D M,Robertson R.Social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Specification and test of the model.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89,21(1):57—81.

[4]蒋文能,刘典文.管理、治理与公众参与—“限塑令”实施一周年案例分析[J].学术论坛,2010,(6):78—83.

[5]皮正茂.关于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力的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报,2005,(2):4—6.

塑料回收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田间试验;定量;抗张强度;温度;湿度

1 塑料地膜的使用情况

农用地膜覆盖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由于地膜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保温、保湿、保土、保肥、防虫、防寒等显著优点,加上我国处于季风地带,80%以上的耕地存在干旱、低洼或盐碱等障碍因素,使得地膜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使用量一直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农田中应用最广泛的地膜多数为超薄型塑料地膜,超薄型塑料地膜在使用周期过后会形成大量的地膜碎片,使土壤清理变得十分困难,加之塑料是单体聚乙烯或其他合成聚合物,本身具有分子量大、性能稳定、在土壤中难以分解的特性,这样年复一年地使用,塑料地膜的残留将严重降低土壤的通透性、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运移,对农作物根系的生长有很大影响,给耕作、播种和作物的生长带来困难,将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对农业的影响之外,土壤中裹含着大量的塑料残膜也会对环境、水土造成危害,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也就是我们所说是“白色污染”。

2 植物纤维全降解纸地膜使用的意义

解决塑料地膜残膜造成的“白色污染”成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解决办法总结起来有2条:一是把地里的塑料膜都拣出来,将其进行回收;二是使用无污染可降解的地膜,让它源于自然再回归自然。事实证明,被广泛使用的超薄型塑料地膜在回收时很容易被扯破,进而碎成指甲盖大小,很难捡拾。即使是使用厚一些的便于捡拾回收的塑料地膜,但我国这么大的使用量,不仅单位成本较高、回收工作强度极大,而且做起来也很不容易。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是以二次植物纤维作为原料,采用多元结合的制浆、造纸工艺加工生产的农用纸地膜,所用的原料是天然纤维素材料,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基构成的链状化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无毒且易于生物降解,可通过自然界微生物、酶降解,最终形成CO2和H2O回归自然,因此属绿色环保产品,采用二次植物纤维为原料能有效地降低纸地膜的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

3 实验材料

3.1 实验所用的材料

(1)本色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定量40g/m2,厚度0.05mm,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生产。

(2)黑色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定量40g/m2 ,厚度0.05mm,辽宁省轻工科学研究院生产。

(3)塑料地膜:定量25g/m2,厚度0.008mm,吉林省白山市喜丰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3.2 实验地点

辽宁省阜新县中科院生态研究所863节水实验基地中心实验田。

3.3 实验条件

4月中下旬开始,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仿效实际地膜铺设和播种深度。

4 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和塑料地膜表征指标的数据分析

4.1 定量的变化

4.2 抗张强度的变化

4.3 温湿度的变化

温湿度是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气候条件,适宜的温度、湿度能使酶的活性和催化能力达到最强,这就是种子萌发的最理想条件,能改变植物根系的生长、呼吸作用与养分的吸收。在自然环境不具备这一温湿度条件时,地膜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实验方法:在地表面覆膜,测定膜下20cm处的温湿度,采用日本ISUZU温湿度记录仪,测定图表如图1、图2(图1、图2为随机的同一天24h的温湿度走向)。

5 结论

综上所述,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在铺设、作物出苗过程中,无论是在温湿度的保持,还是在铺设工作上,都同塑料地膜有着同样的作用;而在降解方面,植物纤维全降解地膜在地下70d内能全部降解结束,回归自然,这无论是对环境还是人类生存安全都有深远的意义,将会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有利于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推进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等.我国可降解地膜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科技,2010,23.

[2]贾珊珊等.植物纤维地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山东纺织科技,2011,5.

[3]中央电视台《农田里的“白色污染”》《焦点访谈》2013年5月8日.

作者简介:

宇春玲(1966-05-04),女,本科(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纸及纸制品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轻工产品检测及方法研究;轻工产品检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