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塑料回收方案

塑料回收方案

塑料回收方案

塑料回收方案范文第1篇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抓好我市塑料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塑料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发改环资〔2020〕80号,以下简称《意见》)和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办法》(浙发改环资〔2020〕30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垃圾革命”试点及“无废城市”创建,聚焦塑料制品“流通、消费、回收、处置”等重点环节,突出依法治理,强化源头管控、落实减量治污、规范提升发展,有力有序有效抓实塑料污染治理,为建设高质量美丽金华和浙中大花园提供坚实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到2020年底,率先在县(市、区)建成区、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全市塑料垃圾实现“ 零填埋”“零增长”。

2.到2021年底,50%以上县(市、区)完成“无废城市”建设,全市建成“无废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基本实现全程管控,基本完成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处置等环节的制度建立,相关塑料替代产品开发应用水平有明显提升。

3.到2022年底,全域建成“无废城市”和“垃圾革命”示范市,全面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化妆品,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量明显减少,全面推广塑料替代产品,在塑料污染问题突出领域和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塑料减量和绿色物流模式。

4.到2023年底,全面巩固提升塑料污染治理常态长效机制,城乡一体的多元共治体系基本形成,塑料污染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打造塑料污染综合治理金华样本。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源头管控治理

1.抓实禁止生产销售塑料内容实施。强化执法监督,落实“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全面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禁止审批、核准、备案上述禁限范围内的塑料制品项目(含新建、改、扩建)(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金华海关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2.推进不可降解塑料袋禁限使用。加强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使用监管,开展不可降解塑料袋禁限使用专项整治行动。到2020年底,建制镇建成区及参照管理区域所有商场、超市、书店、药店等重点场所以及餐饮外卖打包服务和组织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1年底,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城乡,全域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3.组织一次性塑料制(用)品专项整治。加强餐饮、酒店等重点领域一次性塑料用品使用监管,全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率先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杯)具。到2020年底,全市建制镇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在全市星级宾馆、酒店先行推广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并逐步延伸至其他宾馆、酒店、民宿。到2021年底,全市城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吸管等制品,所有宾馆、酒店、民宿等场所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通过设置自助购买机、提供续充型洗洁剂等方式提供相关服务。(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4.推动“绿色快递”转型升级。以“绿色、减量、可循环”为目标,开展快递业过度包装专项整治,制定并实施减量实施方案。2021年6月前,使用“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对于已经完成包装的电商快件快递企业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达到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0%,全市50%的快递营业网点设置快递绿色包装回收装置,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0%,一联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30%。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优先采购经过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产品,推广使用环保胶带、包装物和填充物等,逐步减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胶带和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的使用。到2022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降低不可降解塑料胶带使用量。到2023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建设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5.深化“绿色亚运”行动联动。按照“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根据2022年亚运城市行动计划,普及绿色亚运知识、宣传绿色亚运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制定并全面实施绿色亚运行动方案,设计并推广绿色亚运产品识别标志,推出系列绿色产品。在场馆、亚运村、酒店等领域,全面推广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布袋、纸袋等替代产品,不主动提供一次性塑料制品,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建立健全大型赛事活动产废回收处置体系。(市体育局、市文旅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婺城区、开发区人民政府)

6.创新模式优化新业态治理。加强对电商、外卖等新兴业态塑料制品使用监管,开展过度包装专项治理,制定并实施一次性塑料制品减量方案,明确新业态企业绿色管理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运营全链条绿色管理。以连锁商超、大型集贸市场、物流仓储、电商快递为重点,推动企业通过设备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积极推广可循环、可折叠包装产品和物流配送器具。鼓励企业采用股权合作、共同注资等方式,建设可循环包装跨平台运营体系。推动餐饮外卖平台落实入驻商户一次性餐具减量替代主体责任,增设消费者自选餐具数量等选项优化条件。鼓励电商与快递物流企业创新包装设计,推广可重复性使用的包装新产品。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回收体系。(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7.大力推动替代产品推广普及。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国有企业等单位带头采购使用各类塑料替代产品。结合专项整治,在集贸市场、商场、超市、书店、药店等场所宣传倡导“母亲布袋子(菜篮子)”行动,鼓励采取自助扫码取袋、免租金、低押金等方式推广可循环使用的“信义共享购物袋(篮)”。建立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度。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通过“优惠券、积分奖励、折扣”等方式引导消费者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鼓励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强化耐候等新型地膜产品。鼓励农膜覆盖替代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示范推广,提高农膜科学使用水平。(市商务局、市农村农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局、市机关事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8.大力推进农膜减量行动。抓好省农业农村厅等4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处理工作意见实施,制定并实施淘汰与国标不符超薄地膜减量方案,引进示范推广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膜试验以及“一膜多用”“行间覆盖”等农膜减量替代技术,适时研究出台可降解地膜使用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使用植物纤维素等可再生资源制成的可降解农膜,持续开展农田地膜残留监测,依法推动建立农膜使用、回收记录台账。到2021年底,每个县(市、区)建成3个降解地膜集成示范点。(市分类办、市农村农业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9.引导增加绿色产品供给。立足“电商之都”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推动塑料制品生产企业推行绿色设计,采用新型绿色环保功能材料,依法落实标准化生产,增加使用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管制要求的再生塑料,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可回收利用性能。引导企业主动调整结构、加快转型升级,加强可循环、易回收、可降解替代材料和产品研发,降低应用成本,有效增加绿色产品供给。加强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引导鼓励可降解塑料生产企业扩大规模,培育2-3家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生产骨干企业。(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规范回收利用处置

10.提升塑料废弃物分类收集质量。结合垃圾革命及无废城市创建,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大塑料废弃物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和处理力度,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逐步减少垃圾分类配套居民和单位可降解塑料袋发放。在大型商超楼宇、机场、车站等塑料废弃物产生量大的场所增加可回收物容器设施数量,提高收运频次。加强农村塑料废弃物分类收运体系建设,实现全覆盖,偏远地块或农膜集中使用区域,配备必要设施设备,使用者先行定点堆放,再统一清运至生活垃圾回收点。到2020年底,全市实现塑料废弃物分类收运全覆盖、零填埋,废旧农膜回收处理率达到90%以上。(市分类办、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1.探索推动回收模式创新。整合提升“两网”融合,推动社区(农村)、物业、回收企业协同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税收优惠等方式,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清洁化管理,打造再生资源全闭环产业链。到2020年底,全市培育有实力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x家以上。大力推进“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模式,引导支持供销系统企业对低值可回收塑料废弃物实行兜底回收。鼓励企业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信息化平台,推进线上线下分类回收融合发展。大力推进两网融合回收体系,到2020年底,全市塑料废弃物回收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到2021年底,实现城乡全域覆盖。(市分类办、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2.引导产废者履行主体责任。引导包装生产企业、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主动与回收利用企业合作,建立“互联网+”平台与线下物流相结合的机制,采用押金、以旧换新、设置自动回收设施、网购送货回收包装物等方式,推动塑料废弃物回收途径多元化。鼓励企业使用商品和物流一体化包装,建立可循环物流配送器具收回体系。推动快递、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推动快递等企业建立包装容器逆向物流体系,通过积分、返现、抵现等形式,在校园、社区、商圈、园区等设置快递包装物回收点和外卖餐盒回收设施,到2022年底,全市建成一批快递包装物回收点。指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开展进商超、进社区、进机关、进市场、进宾馆、进餐饮,签订塑料废弃物定点回收协议。(市经信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3.健全农药废弃包装物、农膜和渔网渔具回收机制。落实废弃包装物常态化、长效化回收处理机制,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处置率分别达80%、90%。探索农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试点,依托废旧农膜再利用企业,布局废旧农膜回收网点,建立农膜厂家、经销商、使用者、农膜回收再利用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农膜全流程监管回收体系,制定“以旧换新”激励机制,实现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对于无利用价值的废旧农膜,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规范废旧渔网渔具回收处置,在专门网具生产厂家设置回收点,负责回收处理。(市分类办、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4.合力推进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以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体系、国家和省级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为依托,聚力推动塑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金华市第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东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磐安生活垃圾焚烧厂等项目建设,实现要素集聚、设施共享、污染可控的处置优势,对分拣成本高、不宜回收利用的塑料废弃物进行能源化处置,打造“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提高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水平。(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社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推进塑料垃圾清理整治

15.开展塑料垃圾清理行动。以“五水共治”、美丽金华和无废城市创建为抓手,每年市县联动开展塑料垃圾专项清理联合行动,加强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倾倒点排查整治,突出城乡结合部、环境敏感区、道路和江河沿线、坑塘沟渠等区域塑料污染问题,明确责任,限期清理。发挥各级河湖长作用,定期开展江河湖泊、港湾塑料垃圾清理。加强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环节的污染防治。落实农田残留地膜监测分析,逐步降低农田残留地膜量,推进“肥药两制”改革,抓实农药化肥塑料包装废弃物清理整治。(市治水办、市美丽办、市分类办、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市行政执法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6.强化联合执法监督。全面启动商场超市、集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禁限塑推进情况专项执法检查,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小于0.025毫米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聚乙烯农用地膜等违法行为,按照国家明确禁限时限,开展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和含塑料微珠日化产品联合执法行动。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严格查处虚标、伪标等行为。开展塑料污染综合执法,加强对废塑料回收、利用、处置等环节的环境监管,严格依法查处塑料污染环境问题。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监督执法,及时依法依规查处塑料生产处置污染和破坏生态行为,并通过曝光、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警示震慑违法者。(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利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7.创新数字监管和信用治理相结合。依托全市现有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信息化监管平台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结合“两网”融合,建立健全覆盖塑料污染源产生、运输、处置全过程信息化监测网络,探索塑料污染数字化智能监管,实现全过程动态跟踪监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信息网络建设,深化再生资源回收品种、数量等信息收集和统计分析。结合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绿色信用建设,探索推进塑料污染治理信用建设,组织部分电商、外卖和商超企业进行信用建设试点,探索建立对选择绿色包装材料、开展包装物回收利用、使用非一次性购物袋等绿色行为的商家和消费者给予绿色积分奖励办法举措,并纳入统一信用体系评价,拓展信用体系覆盖范围和应用领域,将失信行为纳入信用“黑名单”。(市发改委、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营造全民共治良好氛围

18.大力组织专题宣传。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利用地球日、低碳日、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契机开展专题宣传,注重引导城乡居民消费习惯,鼓励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全民塑料治污认识和重视程度。充分发挥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手机客户端、网络直播等新兴网络平台,在学校、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大型社区和车站、机场、地铁、旅游景点等人员集聚、大流量场所,通过户外显示屏、移动电视、墙体标语、灯箱展板、短视频、动漫、长图、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塑料污染治理专题宣传,全面介绍禁塑治污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总结推广典型做法。(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分类办、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农村农业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19.加强全民参与教育引导。结合垃圾革命试点暨无废城市创建活动,采用专题教育、主题讲座、专项实践等多种活动方式,将塑料污染治理内容纳入机关事位、企业、学校日常宣传教育和社区共建、社会实践当中,引导公众树立生态责任意识,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塑料治污,主动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杜绝过度包装。组织塑料污染治理科普宣传,将塑料污染治理宣传作为我市垃圾革命的重要内容,强化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先行示范作用,引导行业协会、商业团体开展专业研讨,规范行业建设,推动公益组织开展塑料垃圾治污专项志愿活动,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涵。(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市科协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联席会商制度。按照上级要求和工作实际,各市级有关单位按照职能建立健全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估体系,市发改委和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级有关单位建立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联席会商制度。创新监管方式,完善日常监测和工作考核,探索建立塑料污染治理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统筹协调推进全市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及时总结分析工作进展,重大情况和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各县(市、区)参照建立相应工作机制。要其他市级相关部门按分工负责。(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加快涉塑法规立制。抓紧推进《金华市城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立法相关工作,将塑料污染防治相关内容、标准及惩治措施纳入条例,为全面推进塑料污染治理提供法律保障。严格执行国家塑料制品禁限目录和绿色设计导则,明确再生塑料质量控制标准和用途。探索建立塑料原材料与制成品的生产、销售信息披露制度。指导推进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标识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制定电商、快递、外卖等新兴领域绿色管理和评价标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地方标准制定。探索实施企业信用管理,推行法人守信承诺和失信惩戒制,将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塑料制品等行为列入企业失信记录。(市分类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建设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村农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加大政策支撑力度。及时国家和省市政策资金重点支持方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金支持,加大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绿色包装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专业化智能投放运营项目支持,推进可循环、可降解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优先支持可降解材料和产品生产骨干企业扩能项目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和省重大产业项目。向上争取更多资源要素,深化市“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和部级(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建设,鼓励争创快递包装回收示范城市、新型绿色供应链建设、新产品新模式推广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部级示范试点,支持可循环回收专业设施投放运营。将一次性塑料制品管控要求纳入旅游景区和星级宾馆、酒店评定评级标准。各级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将绿色包装标准纳入政府招投标、采购强制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绿色包装商品和物流服务。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是塑料污染治理责任主体,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细化落实政策措施。(市分类办、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强化任务督查考核。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按照职能细化工作计划方案,抓好分解落实。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专项行动,协同推进塑料污染治理落实督导检查,相关督查事项纳入美丽金华、垃圾革命和无废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文明社区、绿色饭店等各类考核评定活动。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日常监管中发现有关塑料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应依法立案查处。对实施不力的责任主体,依法依规予以查处,并通过曝光、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对落实不力、进度滞后相关县(市、区)政府和单位,按照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相关规定对相关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市治水办、市美丽办、市分类办、市创建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建设局、市文旅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和县(市、区)人民政府)

 

 

 

金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年9月18日

塑料回收方案范文第2篇

执笔/王潇 田刚 王政

自国务院办公厅2008年1月8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以来,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在大声为中国政府在环保方面的决心和举措叫好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为这一举措能否顺利推行表示担忧。通知指出,鉴于购物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并将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袋令”“限制”了谁?

解决塑料袋难题,实际上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法令、科技的投入和配套的政策等来支撑。目前,超市和农贸市场是塑料袋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而在北京已经有些大型超市先行一步了。据悉,京客隆、物美等超市已经开始准备环保布袋。

笔者就“限袋令”的利弊问题电话采访了北京美廉美超市的有关负责人,他们认为,超市对塑料袋收费应该响应国家的有关政策,塑料袋本身由聚乙烯等制成,原料大都是石油,那么全国仅塑料袋消耗的石油就十分可观。如果超市不用或少用塑料袋,将大大减少“白色污染”的程度和节约宝贵的石油。

对于消费者为什么在“废止白色污染”行动开展如此之久还对塑料袋情有独钟,该超市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塑料袋本身的独特魅力就是在于方便,超市是“一次购足”消费方式的产物,有的人还是下班后直奔超市,这样比起挎着篮子拎着步袋,使用起塑料袋来就十分方便。另外塑料袋的成本也非常少,对于不用支付任何成本的消费主体来说,购物者当然对此青睐有加。作为一个超市工作人员同时又是一个普通消费者,该负责人还衷心表达了自己对白色走向绿色的期望,即国家有关环保专家是否能研制出一种产品,既能和塑料袋使用起来一样方便,又能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笔者相信,这种愿望可以说代表了所有消费者的心声。

易初莲花超市采购部经理于凯辉认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倡导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和社会公德。塑料本身并没有错,它给人类带来生活的方便和丰富不言而喻,真正错的是消费者的不良习惯,缺乏社会公德的人使用完塑料袋随便丢弃,当然会造成“白色沙漠”,如果人们都自觉地将用完的塑料袋收集起来,再加上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分类和回收利用,那么起码现在的白色污染状况会大有改善。

多家超市的负责人表达了共同的心声:他们未来要实行此计划会参考以下几点,首先是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严格按照科学方法来行动;另外,还要借鉴其他同类商家的优秀做法;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满足消费者的既科学又方便的消费需求。

方便不方便 消费者说了算

根据“新华网”2008年第一季度对9000名网友的最新调查显示:有82.83%的人赞成禁用免费塑料购物袋,但有86.88%的人认为推行起来有难度。调查中,有68.66%的网民认为替代品不足、配套措施不到位是禁用免费塑料袋实行难的主要原因,还有57.22%的人认为政府补贴、在商场超市以及一些公共场所免费发放环保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

“我早就开始自带购物袋去超市购物了。”白领苗小姐在超市发门口对记者说,因为有着留学澳大利亚的经历,苗小姐深深感受到了国外“购物袋文化”的好处,因此在回国后还坚持使用从澳大利亚带来的购物袋。“你看这个购物袋,不仅可以循环使用,而且还很结实。”苗小姐说,在澳大利亚四大超市购物,门口都有价格为1澳元的环保购物袋,超市对于购物袋虽然收费,但也只是象征性的收取工本费,而且鼓励广大居民自带购物袋。

不少市民在采访中表示,他们十分关心在禁止使用免费塑料袋之后,如何解决购物的便利性问题。而家住海淀区的周阿姨也表示:“不让用塑料袋了,以后自己得向超市购买塑料袋,这就增加了支出,我退休了,一个月就不到2000块钱,每次要是买塑料袋就还得多支付三五块钱,这一个月下来,就相当于多支出二三十块钱,我经济上承受不了。希望政府和商场能够多考虑一下咱们普通百姓的实际情况。”看来,在大多数民众支持的前提下,有许多具体问题尚待有关部门协调解决。

在易初莲花超市购物的消费者告诉笔者:“塑料袋收费虽然有利于环保,但是也会产生很多的不便,比如在超市买些散装的食品,该怎么带回家啊?和以前相比,没有塑料袋确实有些不方便,最好有新的替代品。”

家住海淀区的王大爷也表示:“以后自己得向超市购买塑料袋,这就增加了支出,我听说有人建议用纸袋子,我这么大岁数让我抱着纸袋子来回跑吗?”他指着自己刚买的一堆东西说。他认为,自己平时坐公交,抱纸袋上车也不方便,“只能花钱买塑料袋了”。

也有很多市民表示,塑料袋的费用已经包含在商品中,“既然没有免费塑料袋了,商品就应该降价,或者提供其他替代品。”一位先生说,否则“不划算”的是老百姓。

免费塑料购物袋之所以被广泛接受,主要在于便民。可以肯定的是,禁止免费提供之后,会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不方便。所以,要想让居民接受,还应解决拿什么来替代塑料袋的问题。

有学者提出三个解决方案,以飨读者:一是把菜篮子请回来。过去家庭主妇逛菜场,都要拎一只菜篮子,虽说稍微麻烦一点,但装菜方便,可以N次重复使用。现在限制使用塑料袋,就应该鼓励生产和使用这样的菜篮子,在市场周围都能以低廉的价格买到,并鼓励向消费者赠送。

二是让布袋子发挥作用。这几年每到“环境日”,总有环保部门向市民免费发放环保型的纯棉布袋子。可是过了这一天,就难觅布袋子踪影。那些领了布袋子的市民也没有多少养成习惯的,大都因嫌麻烦而将其扔在一旁,重新用起商家免费提供的塑料袋。当下要鼓励生产多种规格的布袋,不仅家门口的小卖店就能买得到,而且鼓励商家免费赠送。

三是疏通回收重复使用的渠道。为了防止由商家免费赠送带来的浪费和二次污染,应鼓励回收菜篮子和布袋子,对于完好无损的,经洗净消毒后仍可回到市场使用。

对于鲜活的生鱼、肉类产品,可以采用“油布纸”包装,或者采用可降解的环保纸袋进行包装,在国外的许多超市,都使用经过防油防水等特殊处理过的包装纸对鱼、肉等容易产生油污的生鲜食品进行包装。

种种利民、便民的举措可以让广大居民尽快适应“后塑料袋” 时期,一方面有利于国家的政策贯彻执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从白色走向绿色,企业如是说

企业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在环保行动中义不容辞地走在了前列。目前,国内许多企业纷纷采取行动抵制白色污染,生产环保袋。笔者为此调查了两家做出实际行动的企业。

北京美格纺织制品厂生产了各种款式的环保袋以支持绿色环保行动。总经理刘先生详尽地阐述了企业在环保行动中的责任。

他说,企业的目的是赢利,作为加工企业,生产环保布袋和其他企业生产塑料袋一样,都是有利润的,只不过不是暴利,行业内也有很激烈竞争,仅仅平均利润而已。环保布袋取代塑料袋是个大趋势,全球都是这种趋势,所以要坚持做。

其次,普通塑料袋被称作“白色污染”,一次性使用后就扔掉,它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造成环境污染;而其他类型环保袋可以重复使用,同时在室外自然条件下可以完全降解,有利于保护环境。国外发达国家在两三年前即已开始大量使用环保购物布袋,而且在中国的定单生产量一直很大。作为国内的普通的消费者,由于长期接受商场超市免费的塑料袋,突然面对变成收费的塑料袋或环保布袋,可能一时还难以割舍免费的塑料袋。尤其是环保布袋,由于原料成本比塑料袋大很多,所以价格更高些,消费者要有个适应过程,这在全球都是一样的。

再次,保护地球环境是全世界共同的呼声,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保护环境有时会付出一些代价。倡导使用环保购物袋,欧美发达国家走在了前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这次也走在了前头。但倡导环保理念,全民人人参与环境保护,不是一个禁令就能在短期完成的,它需要一段时间的宣传和长期的坚持努力,让普通百姓有一个适应过程,我们坚信逐步会有更多的人接受环保布袋的。

新浪作为中国目前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也积极用行动向社会呼吁环保意识。他们生产了大批环保型布袋,其在环保布袋子专题网页中也颇具特色的宣传了此项活动。其网页板块有:1.绿色环保总动员。向整个社会征集环保图案、款式。2.白色污染威胁人类家园。警示人类白色污染的危害。3.人人环保,绿色生活。4.媒体调查以显示民意等。可以看出,新浪公司的此类活动为“白色走向绿色”行动在整个社会展开划上了漂亮的一笔。

当然,还有众多企业为消除白色污染做出了贡献,虽然“白色走向绿色”行动任重而道远,但是相信在整个社会的努力下,未来呈现给我们的将会是一片绿色世界。

相关链接:国外“限袋”的措施和成效

据《纽约时报》报道,纽约市议会在2008年以压倒性的多数,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各大商场和零售连锁店回收和循环使用它们向购物者提供的塑料袋。纽约是目前美国颁布如此普遍性的措施以控制塑料袋对环境影响的最大城市。估计美国每年总共使用860亿个塑料袋。

加拿大马尼托巴省的利夫拉皮兹,是北美首个通过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城镇。这个人口不到550人的小镇规定,消费者购物需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所有购物场所不得向顾客提供塑料购物袋,违反规定者将被处以最高达1000加元的罚款。

旧金山市议会在2007年3月通过法案,要求大型超市等零售场所禁用传统的塑料购物袋,这使得旧金山成为美国首个对塑料袋下禁令的城市。法案生效后,商店还可以使用能进行生物降解和还原处理的塑料袋,如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塑料袋。

非洲肯尼亚、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地区都出台了禁用塑料购物袋的规定。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很多独立超市现在对塑料购物袋收费,同时还规定消费满一定金额可以免费获得可重复使用的购物篮。

德国的大多数商店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是使用塑料袋还是使用帆布或棉布购物袋--当然这是要花钱的。塑料袋根据大小来收费,从0.05欧元到0.5欧元不等。帆布袋或棉布袋售价不到1欧元。而不管顾客是否使用塑料袋,所有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店都要缴纳回收费。

塑料回收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人文教育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助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它改变了传统数学学习重结果轻过程的学习方法,而要求数学学习要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收集和处理信息,在收集和处理信息时,不但能学到数学知识,还会引起反思,受到启发,激发学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等人文教育。

如《收集数据》教学片段:

师:昨天同学们回家统计了每个家庭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个数,现在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家一天丢2个。

生:我们家一天丢4或5个。

生:我们家一天丢3或4个。

生:我们家一天丢4或5个。

生:我们家一天丢5或6个。

师:好,现在取最小的数,统计一下丢弃2个,3个,4个,5个,6个塑料袋的家庭数字。

生:丢弃2个是10个家庭,丢弃3个是15个家庭,丢弃4个是9个家庭,丢弃5个是12个家庭,丢弃6个是5个家庭,

师:估算一下一个月每个家庭丢弃的数字,再估算一下全班同学所有家庭一个月丢弃的数字,一年丢弃的数字。

生:一个月每个家庭丢弃有60个、90个、120个、150个、180个不等,全班同学所有家庭一个月丢弃约5730个,一年所有家庭丢弃约68760个。

师:看到以上数据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觉得环境污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全国所有家庭丢弃的塑料袋而言,其数量是一个相当大的结果。

生:我觉得保护环境应该从现在做起,我回家跟妈妈讲,让她尽量不使用塑料袋。

生:我想到怎样把废弃的塑料袋利用起来变废为宝。

师:说得好。变废为宝,我很赞同,大家好好学,好好动脑,争取将来能攻克这个难题。

本案例学生在亲身经历了收集、处理数据的同时,通过估算全班同学所有家庭一个月,一年丢弃的废弃的塑料袋数量,联想到全国所有家庭一年所丢弃的塑料袋所造成的污染就不敢想象了。让学生一下子认识到:“我觉得环境污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觉得保护环境应该从现在做起,我回家跟妈妈讲,让她尽量不使用塑料袋”,“我想到怎样把废弃的塑料袋利用起来变废为宝”等等,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进行了爱护家园,爱护环境的教育,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再如案例《百分数的意义》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拿出回家收集的百分数先读一读,再说说各百分数的含义。

生:中国在占世界总量7%的耕地上,生产了占世界总量17%的谷物,解决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的吃饭问题。

生:中国人均水资源2200多立方米,大约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的25%。

师:透过这一组百分数,你们想到了什么?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再回答。

生:我国虽国土辽阔,但耕地面积并不多。

生:我国用占世界总量7%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总量17%的谷物,说明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高。

生:中国人凭很少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多的人口,太了不起了。

生:我国的水资源相当缺乏,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

生:不光水资源相当缺乏,很多资源都很紧缺,我们要节约能源。

塑料回收方案范文第4篇

物流业的发展解决了无数人的就业问题,还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一系列的隐忧正在暗里滋长。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总量达206亿件,共消耗了编织袋29.6条、塑料袋82.6亿个、包装箱99亿个、胶带169.5亿米,其中胶带的长度可绕地球赤道425圈。如果按照每个包装箱0.2公斤估算,这些快递就会产生400多万吨包装垃圾。

今年6月,在阿里巴巴公司旗下菜鸟网络主办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有与会代表预言:“当2020年全国快递量达到500亿时,将意味着有200亿个塑料袋和70亿个气泡缓冲袋要被消耗。”

那么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又该如何控制这些包装带来的污染呢?

让顾客无奈的过度包装

南京的张小姐近日从网上购买了一条水晶项链,她说:“夏天快到了,我想买个项链来搭配衣服,就在网店看了一条项链。本来以为会是个小包裹,没想到收到的快递有鞋盒那么大,项链放个盒子,清洗保养项链的用品又是一个盒子,还有一个小赠品,都分别用那种气泡塑料裹得严严实实的,这些塑料都是一次性的,肯定会污染环境,我觉得卖家真的有点小题大作了。”

而吴先生则在深圳某数码广场经营着一家手机配件店,发快递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吴先生发货时,会首先把电子产品用半米多长的气泡纸包上几层,然后放进包装纸盒,在盒子里还要垫上一些报纸和泡沫,最后,用胶带将纸盒反复几次360度封口后,这件电子产品的快递包装才算完成。

吴先生说,他们之所以这样“里三层、外三层”的包装也是无奈之举。一方面,消费者都是希望易碎品的包装能够结实一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快递公司的“暴力”分拣。一旦包装不严导致商品损坏,就会招来买家的差评或者退货,造成的损失很多时候就得自己承担。

但是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很多商家或者快递员出于习惯,对不是易碎品的商品也反复包装很多次,或者干脆用大盒子装小物品,中间用大量废报纸、填充袋填充。一位顾客向我们展示了她收到的物品,原本只是买的一双鞋子,但是光包鞋盒的胶带就用到了一米多。

所以在现实中,买家、卖家和快递公司三者之间已经无形中达成了一种默契,――就是“宁可过度,不可不够!”“费时费力费材料,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也是造成快递过度包装乱象的主要原因。

回收利用率很低的多种包装

通常,快递行业使用的包装物料分为运单、封套、纸箱、塑料袋、编织袋、胶带和缓冲物七大类,而这其中胶带、塑料袋、缓冲物等都不能循环使用。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例,纸箱使用量占到快递总业务量50%左右、塑料袋占40%左右。在透明胶带方面,我国平均每件快递的用量是0.8米,透明胶带不仅本身为不可降解材料,还在客观上造成了纸箱与塑料难以分离,提高了回收成本。

而且由于价格竞争十分激烈,许多小型快递包装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大量使用从化工垃圾、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中回收的再生料制造快递包装。比如塑料袋的成分往往就比较复杂,可能残留了大量的塑化剂、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不能重新加工也不能降解,大多数只能填埋或焚烧,对人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而纸包装中,则往往使用过量的填充物以提高纸张克重,使用劣质油墨进行印刷,这导致纸包装上残留的有害有机物超标。

有资料表明,如果把这些快递垃圾严格地分类,真正要被焚烧或掩埋的垃圾只会占到10%左右。如果能做到回收利用1吨的废纸回炉化浆能产生0.8吨的再生纸,节约17棵树,产生1.2吨的标准煤,产生600千瓦时的电能。可见,快递废弃物中蕴含的可再生资源数量十分可观。

但是据北京印刷学院青岛研究院副院长朱磊介绍:“目前我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实际回收率不到10%,这些包装大多被直接送进垃圾场填埋,给城市环境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我国包装物的总体回收率不到20%。在一些发达国家,纸板类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达45%左右,塑料类包装物回收率则在25%左右。”

国家出台方案倡导绿色包装

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针对此前的状况,曾建议说:“从国家的层面上来讲,一定要有一个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之后,才会有后续的相关标准,企业进行跟进等等。”

国家对于快递包装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予以了重视。日前国家邮政局出台了《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十三五”期间,快递业电子运单使用率年均提高5%,预计到2020年,主要快递企业品牌协议客户电子运单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实施方案》明确,要在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十三五”期间,力争在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快递业包装绿色发展上取得突破。到2020年,基本淘汰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物料,基本建成社会化的快件包装物回收体系。

《实施方案》要求,在“十三五”期间基本建立快递业包装治理体系,并将其细化为强化快递业包装日常监管、制定修订快递业包装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12项具体任务。

针对快递用户反映较多的“过度包装”问题,该方案提出,鼓励企业探索简约包装,减少二次包装。在邮政企业和快递企业开展简约包装试点,鼓励试点企业在条件成熟时制订简约包装的企业标准并在业内推广。充分发挥大数据作用,推动企业发展包装定制化、仓配一体化、运输标准化服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幅度减少不必要的二次包装。

对于快递包装回收,方案强调将推动快件包装物纳入资源回收政策支持范畴,开展快件包装分类回收利用试点,鼓励企业重复利用塑料箱、纸箱和编织袋等封装容器,提升包装物品再利用率。

企业自发行动改良包装

而令人欣喜的是,一些企业也自发地开始重视快递污染,倡导绿色包装。如前文提到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当天,菜鸟网络宣布联合国内外32家合作伙伴企业启动菜鸟绿色联盟――“绿动计划”,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同时争取达成行业总体碳排放减少362万吨。

要想真正在物流领域实现绿色发展,可能需要的是一场系统性的革命,这场革命不是某个单体能够完成的,因此行业的联盟显得至关重要。菜鸟网络牵头的“绿动计划”是绿色物流业的一个开端,由此,更多的新型包装材料也将进入市场。

在峰会上,马云说:“绿色环保已经成为物流业要面对的最大挑战。我们不能一方面让生产制造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制造大量的物流和快递垃圾。这些垃圾不仅破坏了环境,更破坏了生态资源。大家要一同来研究,用绿色快递、绿色物流,让中国的环境更好。”

而申通快递副总裁熊大海坦言:“快递公司用的最多的是胶带、塑料袋,再是纸箱,荷包袋,填充物,无论怎么减量这几个东西都少不了。随着客户要求越来越高,签收时外包装的盒子稍微有一点点被压扁,或者里面有一点变异,客户就会拒收,因此新型的环保材料是他们最急需的。”

在峰会现场,“无需胶带,一撕就开”的一撕得纸箱引来一片围观者,“一撕得”创始人邢凯说:“没有胶带缠绕,无需任何工具,轻轻一撕就能开箱。目前,‘一撕得’纸箱已经实现了99%的材料为环保材料,剩下的1%在于封口的那一条双面胶。”他同时说,明年上线的第六代纸箱有望攻克这最后的1%,从而成为完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塑料回收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白色污染;限塑令;塑料袋;环保

收稿日期:2009-03-03

作者简介:孙爱华(1977―),男,江苏省泰州人,助教,主要从事环境治理专业的教学工作及废水处理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X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3-0031-02

1 “白色污染”的危害

对于塑料袋这样的白色垃圾,人们早已司空见惯,尤其在城郊地带的垃圾储存点和旅游景点,白色垃圾更是随处可见。

由于回收价值低,塑料袋目前大多未回收,其对环境主要有2种危害: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塑料袋分解困难,其彻底分解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处理困难,掩埋不仅占用土地,影响农作物的吸收,还会污染地下水,如果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损害人体健康,且易携带细菌、传播疾病等。

2 政策导向

无论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美洲、欧洲,还是处于发展中的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出台各种政策法规,限制使用塑料袋,以减少“白色污染”、减轻环境压力。

德国大多数商店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是使用塑料袋还是帆布或棉布购物袋。塑料袋根据大小来收费,从0.05欧元到0.5欧元不等;帆布袋或棉布袋售价不到1欧元。此外,所有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店都要缴纳回收费。

2007年3月,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了禁止超市、药店等零售商使用化工塑料袋法案,从而成

为通过此类环境法案的第一个美国城市。法案规定,当地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生物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类塑料袋的使用量惊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李静表示,中国超市、百货商店、菜场等零售场所每天使用大量的塑料购物袋,而生产这些塑料袋至少需要13 000多吨石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超市节能情况报告稿,每年中国超市塑料袋用量达40万吨。中国塑料加工协会对超市以外的百货商店、菜场、水果摊的统计也显示,这些销售场所塑料袋用量大概是超市的3倍。所以解决“白色污染”已成为中国保护环境的重点任务。

为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杜绝白色污染,国务院有关部门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通知》决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时禁止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零售场所免费提供塑料袋。

《通知》希望通过有偿使用,提高广大市民百姓环保意识,让广大市民树立“减少或不用”塑料购物袋的观念,引导广大市民改变购物习惯,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减少塑料购物袋使用总量,遏制“白色污染”,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3 “限塑令”带来的影响

3.1 “限塑令”对包装物生产厂家的影响

(1)部分生产厂家清理仓库、寻求转型。“限塑令”对小型塑料生产厂家的影响是最大的,绝大部分小型生产厂家生产的塑料袋都不符合要求,只能清仓和转型。如沈阳部分厂家利用厂房空地做废物回收买卖等。

(2)加速塑料袋行业洗牌。在原料成本高和市场萎缩的双重压力下,估计有一半左右的塑料生产企业面临转产和倒闭。如全国最大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河南遂平华强宣布停产,这是“限塑令”的下达让非环保塑料袋丢掉市场的一个典型事例。

(3)加剧部分替代品行业的竞争。“限塑令”为环保塑料袋、无纺布袋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环保塑料袋、无纺布袋生产成本较高,随着塑料生产企业向这些行业的转移,会加剧行业竞争,使企业面临较大竞争风险。

3.2 “限塑令”对商家的影响

(1)影响收银速度。许多商家称,实施“限塑令”后,卖场的收银通道要比过去增加一道程序――询问顾客是否购买塑料袋。为了不影响收银速度,商家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沃尔玛开辟了“无塑料袋快速通道”,顾客分流后加快流通速度;一些超市建议消费者事先打开自带的购物袋,加快收银速度;一些超市提供租用购物篮服务,方便购物后带回;一些超市采取换购、免费赠送购物袋,方便消费者等。笔者通过半年来对常州大润发、乐购、苏果、好又多、易买得等超市观察发现,由于无免费塑料袋的提供,收银员一般在打条形码过程中询问顾客是否需要购买塑料袋,大部分顾客不需要购买,收银员减少了装袋的过程,一般将货物放在旁边的购物篮中,反而可以节省收银时间。

(2)成本减轻。超市每年购买塑料袋需要花费很多费用,这些成本是打入超市成本内的,现在禁止免费提供塑料袋后,可以节省该部分费用。因此有人认为是否将所得用于支持环保相关公益活动。

(3)找零烦恼。有商场认为现在市场上零钱流通已经大大减少,今后如果消费者花几毛钱买塑料袋,会使找零问题变得严重。

3.3 “限塑令”对消费者的影响

(1)不方便。这是百姓对“限塑令”实施的最大感触。塑料袋已经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现在突然让生活离开塑料袋,很多人感到很不方便。如一些市民平时下班后到菜场买菜,回家都会提着好几个塑料袋,如果现在塑料袋收费,他们一般不会支付这部分费用,但要是上班的时候带着一些购物袋或其它的替代品,又会觉得很别扭。

(2)部分场合难找替代品。很多市民家庭使用的垃圾袋主要是购物所得,现在少了这个来源,如果以后垃圾袋也被放在禁止之列,那么很多垃圾就只能直接丢在垃圾桶内,需要每天清洗,增加水资源消耗和产生废水。

(3)消费习惯出现分类。有人2008年底在济南做过调查,发现中老年人渐渐习惯购物带购物袋,而年轻人也习惯了花钱买塑料袋。

4 “限塑令”的盲区

4.1 餐饮行业的外拎塑料袋

目前“限塑令”未将餐饮行业外拎塑料袋纳入有偿使用的范围,但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餐饮行业产生的外拎塑料袋也会越来越多,从节能环保的角度来看,这类塑料袋也将逐步有偿使用。

4.2 散装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

根据商务部、发改委、工商总局颁发的《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塑料购物袋不包括用于盛装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包等商品的塑料预包装袋。只要生鲜产品的包装不是便携式、拎袋式的,就不一定要收费。这类塑料袋的使用量也较大,它们对于“白色污染”的产生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4.3 农贸市场使用的塑料袋

农贸市场也是塑料袋使用大户。由于市场人员流动大,交易金额低等原因,执行“限塑令”有困难。主要有:

(1)不清楚。部分农贸市场管理不严,摊主流动性很大,有些临时摊主还不清楚“限塑令”之事,认为给顾客提供塑料袋很正常。

(2)难执行。有摊主认为,顾客买菜时三五毛都不愿给了,现在还跟他们收一两毛的袋子钱,肯定不会给;也有摊主认为,顾客就来买几毛钱的食品,现在再收几毛钱的袋子钱,肯定食品要留给自己吃了;也有摊主说,因为塑料袋收费,失去了好几笔生意,因为顾客说马路边的菜摊不收钱。

(3)操作难。农贸市场不可能像超市明码标价对塑料袋收费,物价监管部门也不可能站在每个摊点查看。

(4)无力免费提供替代品等。摊主无力像超市一样免费提供能重复使用的购物袋,即使能提供,摊主认为消费者也会像塑料袋一样,只会被使用一次,用过后就被扔掉,不大可能会重复使用。

5 塑料袋替代品

(1)环保塑料袋。该类塑料袋主要由玉米淀粉、可降解助剂等制成,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且3、4个月就能完全降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其成本较高,这是限制该产品推广的一个原因。

(2)无纺布袋。该产品工艺流程短、产量高、品种变化快、原料来源广泛、使用寿命长,具备自动降解等特点,被认作塑料袋的最佳替代品。目前市场比较常见。

(3)纸袋。一般人认为纸相对比较卫生,纸袋用来装东西比较好。但纸袋容易破损,特别是装湿的物品,其强度也不高。其实纸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不是一个好的替代品。

(4)布袋。该产品使用寿命长,强度高,可以装很多重物。但是布的价格相对也高,且易脏,特别是装农贸市场的农产品等,需要常清洗,产生大量废水。

(5)尼龙袋。该产品也有类似布袋的一些特点。

(6)菜篮。这是很早人们买东西时的工具,后因免费塑料袋的方便而退居二线,现在有机会重新登场。但其携带不方便,特别是对于广大上班族。

(7)其它替代品。如草绳和尼龙绳等是以前买东西时常见的捆绑物,但草绳强度小,粗的草绳占的重量较大,消费者比较反感;消费者自带尼龙绳也不现实,且很多物品捆绑也不方便。很多食品用绳子捆绑也易脏和污损消费者衣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