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范文第1篇

1.部门人员主动工作意识不强

岗位职责不清晰,自我要求不够严格,敢于担责的意识不强,在专业技术领域“话语权”不够,对运行、维护的指导不够。

2.工作没有形成闭环,工作计划、执行、监督、考核、整改等五个方面执行不到位。

具体表现在维护部、发电部定期工作没有核查到位,重复缺陷抓的不严,煤场掺配掺烧缺乏有效监管等方面。返工工作较多。

3.部门人员普遍缺乏经营意识。

专业专工对电力市场形势缺乏认识,对检修技改等工作安排缺乏统筹,项目投入、产出、费用出处等不够关心。工作瞻前顾后,不敢拍板,往往造成进度缓慢,更加起不到参谋和助手作用。

二、整改措施

以节能降耗为中心,以耗差分析为抓手,以安全指标为约束,始终把降低机组能耗、提升机组效率作为关键所在,在日常管理上狠抓闭环,在运行管理上精益求精,在技术管理上精雕细刻,指标包干到人,严格绩效考核,全力完成各项责任制目标。具体工作包含安全管理、设备管理、运行管理、技术监督、可靠性管理:

1.加强安全管理

随着脱硝项目的投产临近,对BOT项目的管理任务将更加严峻,我们将按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对他们的技术管理和减排核查,确保生产安全和形象安全。同时,我们还将从员工安全素质培养和配合做好安全监察工作两方面着手,将安全管理知识入脑、入心、入行、入管理。

2.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设备管理是保障企业稳产创效的先决条件,将从制度、责任、维护、效能四个方面入手。借鉴邹县电厂“实事求是、尊重技术、责任心强、雷厉风行”的十六字方针,树立设备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建立精细化设备管理与考评体系;强化技术监督,将技术监督相关工作及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各个岗位,依靠绩效激励机制,使设备运行状况真正成为员工关心、上心的事儿;细化设备保养,加强巡检频次,丰富监测手段,切实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将其纳入生产一线班组建设和业绩考核;建立设备运行状况评价机制,重点加强重复缺陷统计、考核、治理,不断减轻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重复工作量,解放劳动力。在做好收益预测的前提下,组织规模性技术公关和改造,提升其设备运行效能。抓实技能培训工作。目前维护部大部分正式员工实操能力欠缺,大部分忙碌于办票、领料等事务性工作,检修工作主要依赖于外聘检修工。一来造成了企业开支增大,二是由于外聘人员的不稳定性,对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利。针对这种局面,一是对全厂设备主人进行全面梳理,要求以我厂正式员工为主,提高责任意识。二是会同安监、物料等部门加强监管,要求物资库房领料以外聘员工为主,现场消缺时设备主人必须在场,并亲自干活。三是加强培训,充分发挥外聘高级工的特长,通过言传身教、现场讲课等形式提高维护人员的技能。

3.加强运行管理

不断提高运行管理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充分调动和发挥运行人员的积极性。我部门打算通过到邹县电厂调研学习,通过接班、巡检、监盘、操作、交班五个工作模块和缺陷管理、工作票、操作票、异常处理、值班记录五个后台模块的完善建设,力争通过数据共享,实施监督,做好“引导、纠偏、评价”工作。加强运行对标管理,以集团公司标杆为目标,科学下达月度经济运行指标,通过小指标的精益管理,精心操作调整,来促进大指标的不断优化。加强运行班组长管理,长期以来,运行值长定位过低,在完成当值调度工作之余,很少参与班组建设管理,部门管理,对运行方式和缺陷处理也缺乏关注和意见建议。今后,我部将指导发电部加强对运行值长的考察考核力度,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共同做好运行方式管理、指标管理及缺陷管理等迫在眉睫的工作。

4.抓好技术监督管理

技术监督贯穿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设计所有的技术专业,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厂的技术监督工作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对生产管理的指导性不强,前一阶段发生的尾部烟道飞灰可燃物超标就是很好的证明。今后,我们将务实做好技术监督的组织工作,严格制度,落实相关人员的技术责任,不断提高技术监督工作的质量:一是把技术监督项目、指标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作为监督管理的最基础工作,杜绝因为个人经济利益而掩盖问题,不报告或晚报告设备存在的问题。亡羊补牢未为晚,提倡和鼓励生产技术人员自行“揭短”,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抓好技术监督分析,找出设备状态变化规律,找出薄弱环节,想办法解决或重点监控,要未雨绸缪而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三是加强专业协调配合,由于涉及专业较多,设备、系统也不同,这就要求各专业加强协调配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抓住技术监督的主要环节,抓住影响安全和指标的主要环节,提高设备经济健康水平。四是注重学习和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当然前提是做好收益测算。

5.加强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管理不仅仅是安全监察部的工作,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一来只有我们才掌握准确、适时的可靠性支持信息,特别是设备、系统的故障原因。二来可靠性信息汇总后将更加科学地指导生产部门的工作。两方面都要促进。做好可靠性管理工作,需要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管理,对机组检修中的重大非标项目、检修施工的组织管理,大小修前的招投标、备品、材料和劳力调配准备,较大技改项目的质量、进度控制等关键环节要从优化检修计划安排和改革工艺工序入手,以减少不可用小时,提高可用率;对“四管”泄露应当作为重点项目中的重点来控制,以减少非计划停运次数和停运小时数;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如加强上煤机械维保、加强捞渣机养护、加强掺配掺烧同样可以避免设备因为“吃不饱”或“拉不出”而导致的停运事件。

三、结语

运行管理范文第2篇

如何做好运行技术管理工作,是线路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一个企业安全运行工作的好与坏,与运行技术管理工作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可见运行技术管理工作的如何重要的,下面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经验,分几个方面浅谈运行技术管理与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

一、计划管理是运行技术管理的基础工作

电力线路运行单位的运行维护工作很多,怎样才能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作为运行技术管理人员,必须要有一个详尽的运行、维护工作计划。明确年度的各项工作。为了能使年度各项工作能够有效落实,我与线路工区有关人员一起,对管辖的设备运行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证、总结、分析。并结合规程有关规定,有针对性制定出年度运行工作计划。例如:设备的预防性检查试验,“安措”、“反措”、大修、更改,工器具的试验、业务培训事故抢修方案等等。

年度运行计划落实后,在同志们的努力下,结合春检、秋检,并根据每条线路的实际情况,结合天气、季节变化,和不同工作的特点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等等,制定出了季度工作计划、月计划,细化各项工作的落实执行时间、进度,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严肃工作的计划性,有利于防止随意作业、无序作业,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准备更充分,有利于工作中的安全,有利于各项工作质量的提高。在我们的企业步入市场经济后的今天,以及电力生产发、供、用同时进行的特点,有计划的合理安排线路的停电检修、设备大修改造等工作,不仅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按计划落实工作,这样才能保证人身设备的安全,检修质量的提高,供电可靠性、售电量等各项指标的完成。所以用计划指导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缺陷管理,消灭事故隐患,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

我们知道,线路缺陷管理是运行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缺陷管理必须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在严格履行缺陷管理制度的同时,根据运行人员业务素质差异,作为运行技术管理人员,在接到巡线员上报的缺陷后,在分类登记的同时,还必须要明确上报的缺陷是否详细准确。如对上报的缺陷有疑问时,必须马上与巡线员进行核对,杜绝因缺陷上报不清、处理不及时而造成线路带病运行,甚至造成线路事故。

在对重大及紧急缺陷处理时,我作为技术管理人员在接到缺陷后,按规程规定的要求并结合运行经验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立即制定出处理意见并上报有关人员,做到处理及时不留后患。对于一般缺陷,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下,还要考虑供电的可靠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尽可能与春检、秋检和大修、更改工作结合起来。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次数或重复停电。

为了严肃运行、检修纪律,我们还经常深入现场参入线路巡视工作,同时对巡线员上报的缺陷进行核实确认,通过人为设置缺陷、检查巡线员的巡线手册,来了解巡线员的巡视到位情况和巡视质量。并督促检查缺陷的处理,对缺陷的消除率进行核实,防止缺陷漏报、错报和缺陷处理的不及时不彻底。在工作中我们还把缺陷管理与安全性评价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缺陷管理工作更完善更科学。

三、及时掌握线路健康状况,定期对设备进行运行分析

为了及时掌握线路健康状况,我们坚持定期召开线路运行分析会,必须作为线路运行的例行工作。运行分析是对线路健康状况进行定期的诊断,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作为运行技术管理人员,我们每次在认真听取运行检修人员,对设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汇报后,在了解设备的运行环境、运行状况的同时,还要对各方面的数据进行记录统计,积累详细的运行资料,研究缺陷发生、发展的规律。在了解线路运行状况后,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设备状况等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根据掌握的线路运行状况,布置设备的巡视重点,让巡线员了解掌握线路的特殊地段,从而有针对性的加强巡视。例如:线路周围有无开矿放炮,有无新增加的污染企业,防洪设施是否良好雷害区接地设施是否完整等等。

定期的运行分析,可以是针对线路的实际存在的问题,也可一是预想线路可能发生的事故以便加以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了解掌握设备变动情况,及时修改图纸、资料,确保与现场运行设备一致。

运行单位的各种图纸记录资料管理,和设备的缺陷管理一样,也是运行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如果因运行图纸资料没有跟上,而设备变动有没及时更改,往往会造成线路误停、错停,甚至造成检修人员误登带电设备,造成人身伤害事故的情况时有发生。让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例如:2004年的沈阳局的7.3事故。由此可见图纸资料管理与人身、设备安全息息相关。给我们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图纸资料管理的好与坏,其实与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有很大的关系。当发生设备变动时,作为线路运行单位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对变动设备与设计图纸资料进行核对,然后及时修改相关的图纸资料记录等,并填写设备变动通知单(必要时附简图),送报供电局相关领导、专工及相关专业班组。同时要通知线路运行单位的所有人员,使大家都清楚设备的现场实际运行状况。

在农网、城网及县城电网改造中,由于设备变动非常大,为了防止由于设备变动,造成人身及设备事故,我们在详细查阅设计图纸资料的同时,积极的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电力调度等相关单位及时沟通,了解施工进度,设计变更、设备的运行方式等,时时掌握设备的变动情况,对所有的设备在改造期间的运行资料、图纸、记录随时进行修改,自始至终保证了图纸资料和相关记录与现场运行设备一致。在设备改造全部竣工后,我们在收集整理所有施工图纸、资料、记录的同时,对设备再次进行全面的验收和详细的核对,做到图纸、记录等技术资料与现场实际相符准确无误。最后将完整的设备变动通知单,上报供电局领导专工及电力调度等相关单位。同时让线路工区的所有人员了解、掌握线路的运行方式及变动情况,并将所有的图纸资料整理归档。

五、做好全员业务、安全培训,全面提升职工的业务水平。

安全是我们供电企业的基础,科学技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源泉。在我们企业步入市场经济的今天,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只有企业所有员工的素质全面提高,我们的安全才有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才会增强。

我们针对线路工作人员素质的差异,我们采取了务实的态度,作了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安全培训与业务培训结合起来同步进行,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职工,我们主要在实际操作技能上加以培训,对知识水平较高的职工,我们在注重实际操作的同时与业务理论结合起来,让所有职工在工作中知道怎么干,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干,能说出这样作的技术道理,而不是简单形式上的照葫芦画瓢,形成了老师父为新工人传授实际工作经验,新职工为老工人讲述技术理论,一种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学习热情使业务、安全培训工作更具有实效性。

运行管理范文第3篇

第一条为加强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管理,维护公路完好,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围公路法》及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路上进行超限运输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承运人”),均应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超限运输车辆是指在公路上行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运输车辆:

(一)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米以上(集装箱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4.2米以上);

(二)车货总长18米以上;

(三)车货总宽度2.5米以上;

(四)单车、半挂列车、全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0000)千克以上;集装箱半挂列车车货总质量46000千克以上;

(五)车辆轴载质量在下列规定值以上:

单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6000千克;

单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0000千克;

双联轴(每侧单轮胎)载质量10000千克;

双联轴(每侧各一单轮胎、双轮胎)载质量14000千克;

双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1800O千克;

三联轴(每侧单轮胎)裁质量12000千克;

三联轴(每侧双轮胎)载质量22000千克;

第四条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管理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方便运输、保障畅通”的原则。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管理工作。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具体行政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

第五条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的轴载质量应当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但对有限定荷载要求的公路和桥梁,超限运输车辆不得行驶。

第二章申请与审批

第六条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前,其承运人应按下列规定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

(一)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进行超限运输的,由途经公路沿线省级公路管理机构分别负责审批,必要时可转报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统一进行协调。

(二)跨地(市)行政区域进行超限运输的,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审批。

(三)在本地(市)行政区域内进行超限运输的,由地(市)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审批。

第七条承运人向公路管理机构申请超跟运输车辆行驶公路时,除提交书面申请外,还应提供下列资料和证件:

(一)货物名称、重量、外廓尺寸及必要的总体轮廓图;

(二)运输车辆的厂牌型号、自载质量、轴载质量、轴距、轮数、轮胎单位压力、载货时总的外廓尺寸等有关资料;

(三)货物运输的起讫点、拟经过的路线和运输时间;

(四)车辆行驶证。

第八条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前,其承运人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依照下列规定的期限提出申请:

(一)对于车货总质量在40000)千克以下,但其车货总高度、长度及宽度超过第三条第(一)、(二)、(三)项规定的超限运输,承运人应在起运前15日提出书面申请;

(二)对于车货总质量在40000千克以上(不含40000千克)、集装箱车货总质量在46000千克以上(含46000千克),100000千克以下的超限运输,承运人应在起运前1个月提出书面申请;

(三)对于车货总重在100000千克(不含100000千克)以上的超限运输,承运人应在起运前3个月提出书面申请。

第九条公路管理机构在接到承运人的书面申请后,应在15日内进行审查并提出书面答复意见。

公路管理机构在审批超限运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需经路线进行勘测,选定运输路线,计算公路、桥梁承载能力,制定通行与加固方案,并与承运人签订有关协议。

第十条公路管理机构应根据制定的通行与加固方案以及签订的有关协议,对运输路线、桥涵等进行加固和改建,保障超限运输车辆安全行驶公路。第十一条公路管理机构进行的勘测、方案论证、加固、改造、护送等措施及修复损坏部分所需的费用,由承运人承担。

第十二条公路管理机构对批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应签发《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

《通行证》式样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省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统一印制和管理。

第三章通行管理

第十三条超限运输车辆未经公路管理机构批准,不得在公路上行驶。

第十四条承运人必须持有效《通行证》,并悬挂明显标志,按公路管理机构核定的时间、路线和时速行驶公路。

第十五条承运人不得涂改、伪造、租借、转让《通行证》。

第十六条超限运输车辆的型号及运载的物品必须与签发的《通行证》所要求的规格保持一致。

第十七条超限运输车辆通过桥梁时,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且应匀速居中行驶,严禁在桥上制动或变速。

第十八条四级公路、等外公路和技术状况低于三类的桥梁,不得进行超限运输。

第十九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在公路桥梁、隧道及渡口设置限载、限宽、限高标志。

第二十条公路管理机构可根据需要在公路上设置运输车辆轴载质量及车货总质量的检测装置,对超限运输车辆进行检测。对超过本规定第三条第(四)、(五)项限值标准且未办理超限运输手续的超限运输车辆,应责令承运人自行卸去超限的部分物品,并补办有关手续。

第二十一条公路管理机构应加强对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现场管理,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派员护送。

第二十二条在公路上进行超限运输的承运人,应当接受公路管理人员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并为其提供方便。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运输的,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承运人停止违法行为,接受调查、处理,并可处以30000元以下的罚款。

对公路造成损害的,还应按公路赔(补)偿标准给予赔(补)偿。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规定的,按擅自超限行驶公路论,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责令承运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

运行管理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电能质量朝向更安全、更稳定的配电方向发展,这就给配电线路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加强管理办法,提高配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电力企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力应用如此普及的今天。配电网络已经是一个相对成熟与稳定的系统。然而,作为组成电力网的关键结构——配电线路,一直受到长距离传输中不可控外界因素的影响。为了降低线路损耗,提高供电可靠性,要对配电网络实施科学管理办法,制定完善的线路管理制度,并从设备、人员管理等方面对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实施,执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线路维护手段,做到定期巡视,及时检修,尽量减少输配电线路的事故隐患。

一、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要在制度上制定对配电系统运行进行巡视、维护、施工、检修等方面的条例,使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有章可循。运行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为供电质量服务,通过对线路运行流程的正规性进行监督,检测作业质量优劣,使配电网络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完善过程控制系统。制度的设置要从事前预防、严控规范、合理检验、事后处理等方面来考虑,做到细节把握,万无一失。

运行单位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和配电网覆盖面的范围,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包括如巡视制度、线路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运行计划管理、施工及质量管理以及设备检修等制度,要结合运行单位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规范文本,将规定的岗位职责、权力分配、绩效考核、奖惩办法等一一加以详述,为运行单位管理者对于员工操作和设备运行的控制提供可以参照的法规依据。

在对工程实施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的原则,以目标为指导,以制度为规范,严格控制配电线路的运行状况。

二、制定管理办法

1.运行维护管理

按照电力行业标准中的规定,配电线路运行的维护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对线路做好巡视检修工作。根据线路覆盖地区分布,分区组建巡视队伍,分别对线路和沿线环境进行监督。加强员工对电力网络运转流程的熟悉程度,对配电线路的每段细节进行定期抽检,及时发现故障,尽早排除。要明确各区管片对所使用线路的维护职责,并划分管理界限,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由专人负责各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实现线路持续地安全运行和电力的稳定输出。

为了使线路和设备维持长期的稳定运行,除了在运行时注意正规负载,更要增设定期循环式的维护保养,如果线路周边环境存在重度污染、雷雨天气频繁、冰雪或洪水等自然灾害、恶劣的地质条件等,要根据地形条件来合理分配巡视人员,对于与安全息息相关的细节,更要保证时时掌握动态,及时排除线路隐患。

2.运行计划管理

对于线路和设备的长期巡视监测结果,要作为线路维护方案的参考数据,以季度为一周期。根据本周期内线路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分析下一年度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并提出预计需要检修的项目计划。

3.施工及质量管理

在线路检修过程中,维护单位要在检修前编制检修计划,对安全责任、操作技能、人员管理等基础工作进行整合,划分工作区域界限,并分别确定每个区域的检修班组,编制质量计划和检修组织设计文件,为检修阶段的监督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在检修过程中认真检查落实工作质量和进度,及时处理检修现场发生的问题,坚持做好检修日记,能够切实把握各个环节的施工细节。达到准时完成检修进度计划的要求。

要对维护单位的安全管理机构进行评审,确保安全管理条例的设置完善,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检修期间要在现场进行跟踪指导,严禁违章作业,合理安排检修程序,杜绝安全风险的产生。根据检修现场环境配合安全防护措施,将可能需要的安全手段全面落实,排除一切安全隐患。

4.运行检修管理

电力系统设备一般为大型设备,回收成本较高,应当在日常使用时尽量提高运行效率,延长使用年限,减少故障爆发率。对线路和设备要认真执行检修制度,加强运行管理,严格控制检修操作的过程。

对于线路和设备的检修操作,依然要坚持“以检为主,以修为辅,事前预防,事后处理”的指导方针,在运行维护的过程中有效降低线路设备大修次数,以保证供电稳定。在检修时,要结合断电与带电模式分别进行,尽量提高电网工作效率。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维修设备和科学工艺办法,保证检修工作质量,延长线路使用寿命。

三、运行过程管理

对线路运行管理的过程是日常维护中对人员和设备的有效管理。要加强灌输线路运行管理人员的安全和风险意识,使其认识到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加大贯彻落实制度的投入力量。组织员工经常接受安全知识培训,培养日常工作中对突发事故前兆的敏感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做到未雨绸缪。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将事故责任落实到个人。

要制定员工考核办法。将绩效机制与规章执行进行挂钩,通过对巡视、设备、检修等各个环节的量化,通过考核确定绩效,既明确职责,又强调义务。这样,制度的管理作用便从约束延伸到了激励,使员工形成良好意识,真正将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决策贯彻落实。

综上所述。制度与管理分别是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硬件支持和软件服务,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配电网络的使用效率,提高供电稳定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熟悉正规作业,培养良好习惯,树立岗位职责,将线路稳定运行视为工作第一要义,保证配电网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李建忠,如何做好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工作[J],电力安全技术,2007(5).

[2]沈义福,输配电线路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运行[J],农村电气化,2008(4).

运行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水利工程

 

1 引言

泵站是以提水作业为农业灌排、航运、乡镇工业用水、给排水等各部门服务的一项社会性事业,在水资源的合理调度和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已拥有大、中、小型固定灌排泵站50余万座,这些泵站在长期的运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给各个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了不可低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运行时间长,许多泵站工程日趋老化,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的泵站以低效率、高能耗的形式运行,效率低于50%的泵站占到全国泵站总数的一半以上。当然,泵站效率低、能源消耗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规划设计及施工建设问题、设备制造及安装检修问题、泵站运行管理的问题等。众所所周知,水利工程“三分建七分管”, 建是基础,管是关键,因此,做好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下面,本文在阐述我国泵站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做好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做深入探讨。

2 当前我国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已经对泵站工程的经济运行优化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作,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一部分泵站进行了优化调度和微机控制方面的有益尝试。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老化失修严重

一些六七十年代兴建的泵站,至今已运行了三十几年,主机组严重老化,电气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安全可靠性明显降低。许多淘汰过时的设备,给泵站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带来巨大威胁。建筑物工程年久失修,碳化、裂缝、沉陷、破损严重,故障频繁发生,维修周期越来越短;闸阀、压力管道锈蚀、腐蚀严重,造成爆裂隐患,严重影响了泵站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致使泵站效率不断下降,成本不断上升,管理费用不断增长,不少泵站已到了难以为继的状况,有些泵站的机组已多年不能正常运行。

2.2 技术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

泵站普遍缺少自动化监控设施和基本的信息化手段,泵站机组不匹配,不能实现优化运行,优化调度。泵站管理技术落后,加上后期管理设施改造经费不足,投资匮乏,淘汰的管理设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从整体而言,泵站相对我国水电、电力等行业,泵站管理手段更为落后和滞后,西部地区与我国东南部省份的泵站相比,甚至在东南一些省的不同地区,管理手段差距明显,与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

2.3 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

水利工程长期存在“重建轻管” 现象,特别是运行不频繁、作用不很重要的泵站。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小型泵站的容量不是很大,对这些泵站采用优化运行的方法很难收到很大的节能效果。另外,多数泵站管理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加之管理经费有限,难以吸引高学历的技术精英加人,造成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为:多数泵站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是内容过于笼统,不够细化,可操作性不强, 或是岗位责任制不明确或缺失,无必须的泵站运行操作规程,造成运行管理无章可循。论文写作,水利工程。虽然部分泵站规章制度已公布上墙或装订成册,且详细全面,但执行不力, 存在虎头蛇尾现象,致使运行管理混乱,无法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2.4 能源消耗超标

我国机电灌排年均耗电160亿kW.h,年均耗油200万t。论文写作,水利工程。我国大中型泵站平均装置效率仅40%-50%,能源单耗高达6-7kW.h/(kt.m),距部颁标准电力泵站每台机组要求能源单耗≤5kW.h/(kt.m)相差甚远。

2.5效益衰减,抗灾能力减弱

由于设备损坏严重,泵站的设备完好率和运行可靠性大大降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大减弱。在应对特大洪涝灾害面前重大事故频发,不少泵站面对滔滔洪水不能开机运行。江湖演变、泥沙淤积,加之水情和雨情恶化,汛期长江洪水顶托,使外河水位不断抬高,泵站提排扬程增加。论文写作,水利工程。据统计,湖区汛期外河水位普遍提高1.0-2.0m,造成泵站扬程加大,机组超负荷运行,产生剧烈震动,排水流量减少,效率急剧下降,有的泵站在高洪水位时被迫停机。

2.6 站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长期以来泵站更新改造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维修资金缺乏,运行费用无保障泵站生产生活设施落后,周围荒山坡地,水质污染,站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很多泵站没有与外界相连的站区标准道路,交通不便;基层站效益差,职工生活困难,住房简陋,无法满足工程正常运转的需求。

2.7 资金渠道不畅

为了实现泵站的经济运行,以达到节约能源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既需要改造老旧设备,又需要增加一定的新设备,这些都需要增加投资。但目前许多泵站缺乏资金来源,致使老旧设备无法改造,新设备无法添置,难以经济运行。

3 泵站优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综上所述的种种问题表明,切实加强泵站科学、规范的管理,确保泵站持续、健康、稳定运行,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对此,笔者思路如下:

3.1强化组织管理

3.1.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泵站管理单位要有精明强干的领导班子,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锐意改革,善于经营、管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业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服务。泵站管理人员和运行人员必须精通业务和熟悉机、电、水及管理各方面的知识,具有处理各种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3.1.2精简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政治和业务素质。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1.3 积极参与泵站管理体制的改革, 勇于创新,勇于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建立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走企业化管理的路子。

3.1.4 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定级和晋级,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3.2 强化经营管理

3.2.1泵站应严格经济核算,加强资金管理。管好、用好上级专用拨款和维修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并加强财务审计监督力度。

3.2.2 加强泵站排、灌运行的成本管理和核算,水费成本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中的有关规定逐步过渡到按动力费、工资及附加工资、固定资产折旧、大修理费、 维修费、其他直接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的总和来计算,并按照供水对象和有关规定来核定供排水水费标准。

3.2.3加强水费征收工作,实行有偿服务,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要扩大和增强自身的经济效益,泵站管理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用水单位(包括工业、 农业、航运和其他用户)收取水费。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2.4 不断改善泵站经济状况。

3.3 强化技术管理

3.3.1贯彻国家和市有关技术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制定泵站的运行、维护、检修、事故处理和安全等技术规程和规章制度。论文写作,水利工程。

3.3.2 按照泵站技术经济指标要求,实行目标管理,考核泵站管理工作。保证泵站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如工程与设备完好率、能源单耗与泵站效率、供排水成本、 单位功率效益和安全运行率等指标达到规定的标准。

3.3.3搞好泵站的机电设备、辅助设备、监测控制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管理;搞好与各泵站配套的水工建筑物及河道、堤防等为主的工程设施管理;搞好以供水、 排水作业为主的供排水管理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对泵站实现优化调度和经济运行。

3.3.4充分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开展泵站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积极应用和推广新成果,特别是那些经实践考验、效果显著且投资不多的科技成果。

3.3.5认真处理和分析机电设备和水工建筑物的故障和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 必须认真对待,建立相应的事故档案。对各种事故要及时处理,分析原因,并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3.6 按照每年不同时期的灌排任务和检修任务,编制管理计划、运行计划和维修计划。整编各种设备的技术资料和技术文件,机组运行、观测和检修资料,泵房和水工建筑物观测资料等;并通过对各种资料的逐年积累和分析,掌握泵站的各种设备和工程的使用和发展规律,进一步改进泵站的经济运行方式和提高安全运行的能力,不断提高和改进泵站管理水平。

4 结语

水利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区域性的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的重任,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探寻先进的泵站管理模式,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着力提升泵站管理水平,保证泵站运行能力,改善泵站内外环境,为地方防汛安全、水环境改造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乔守江晋心乐.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

【2】杨建军.泵站经济运行管理问题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3)

【3】李少化.泵站管理技术【M】.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