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负债筹资的优缺点

负债筹资的优缺点

负债筹资的优缺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筹资方式;筹资成本;筹资组合;筹资风险

一、筹资方式

(一)7种传统筹资方式的内容

一般而言,企业的筹资方式有以下7种:投入资本筹资、发行股票筹资、发行债券筹资、发行商业本票筹资、银行借款筹资、商业信用筹资、租赁筹资。

(二)各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1、投入资本筹资的优点: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可以直接获取投资者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尽快开拓市场;可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财务风险较小。投入资本筹资缺点:资金成本较高;企业控制权容易分散。

2、发行普通股的优点:无固定利息负担,无固定到期日,无到期偿付的风险;能增加总价值提高公司的信誉;筹资限制较少。缺点:筹资成本较高;分配的股利无法抵扣税额;发行费用也比较高。

3、债券筹资的优点:债券成本较低;可利用财务杠杆;保障股东控制权;便于调整资本结构。缺点:财务风险较高;限制条件较多;筹资数量有限。

4、长期借款的优点:筹资速度快;资金筹资成本较低;借款弹性好,如有正当理由,还可延期归还;可利用财务杠杆,与债券筹资相同。长期借款的缺点:必须定期付息,财务风险大;限制条款多;筹资数量有限。

5、商业信用筹资具有及时、便利、外在风险较小的好处,但受外部影响较大,稳定性较差,即使不考虑成本,也不能无限利用。

6、租赁筹资的优缺点:迅速获得所需资金,筹资速度快;租赁筹资限制较少;可适当降低不能偿付的危险;承租企业能享受税上利益。缺点:资金成本较高;可能加重资金负担;若不能享有设备残值,会带来机会损失。

二、最优的筹资组合方式

(一)企业筹资环境

企业筹资环境是企业进行筹资活动时首先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对企业筹资活动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为企业筹资提供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对企业筹资进行制约、干预甚至胁迫。金融环境是企业筹资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对企业筹资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了解金融市场,熟悉金融机构,掌握金融政策。经济环境因素是企业筹资活动所处的大环境,一般有宏观经济政策,物价变动和周期变化,对整个社会资本的流动和企业的筹资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企业筹资的法律环境是指规范和制约企业筹资行为的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的筹资行为应在这些法规的规范和制约下进行。

(二)筹资数量的预测

筹资数量预测的基本依据:企业筹资预测的基本依据主要有以下方面:法律依据,主要是指注册资本限额的规定和企业负债限额的规定;企业经营规模依据,一般而言,公司规模越大,所需资本就越多,反之则越少;其他因素,包括利率的高低、对外投资的多少、企业的信用状况等。可按照筹资数量预测的因素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及线性回归法预测筹资数量。

(三)测算资本成本率,分析筹资风险,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组合

1、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取得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指发行债券、股票的费用,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借款的手续费用等;使用资本所付出的代价,主要由货币时间价值构成,如股利、利息等。分别通过测算借款资本成本率、债券资本成本率、普通股资本成本率、优先股资本成本率、留存收益资本成本率来分析哪种筹资方式比较合理。而要达到最优的筹资方式的组合应该考虑的是几种筹资方式所组成的资本结构下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一般情况下,企业应该选择综合资本成本率最低的筹资方式的组合,但是这也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来看,不能盲目地选择而错过的发展的机会。

2、筹资的风险。筹资的风险也是企业筹资决策时应充分考虑的内容,它主要指假使企业违约是否可能导致债券人或投资人采取法律措施以及是否可以引起企业破产等潜在风险。通常,发行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而长短期借款和发行债券则风险较大。

3、总结。企业选择筹资方式应考虑的顺序:一是企业有留存资金时,优先考虑采用留存收益筹资不采用发行股票形式筹资。二是企业采用负债筹资的,先计算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并考虑企业现有的财务风险水平。如果负债水平较低且预期投资收益率较高,可采用负债筹资方式。企业在财务风险控制内,负债筹资越多越好。三是充分利用筹资资本低的短期负债筹资方式,如短期债券、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和其他应交款等等。四是企业为更好地利用自有资金筹资,应该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的常管理工作,诸如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降低营运资金成本,以配合企业对外投资的筹资需要。通过这样的考虑顺序,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筹资方式并进行最优筹资方式组合。

三、企业现有筹资组合方式的不足与对策

(一)企业现有筹资组合方式的不足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证券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现代企业筹资渠道日益拓宽,除了财政拨款、银行借款以外,还可以通过股票、债券、租赁等多种方式筹资。企业如何根据公司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成本的大小,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并以各种可能的渠道筹措企业生产经营的活动所需要的资本,是企业经营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否实现。就目前阶段而言,企业的许多行业还受到本身机制方面的制约,尚不能从股东利益出发完全做出经营决策。在企业经营机智的转变过程中,尽管一些企业在形式上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特征,但是企业领导仍受到原来计划经济模式下企业经营方式的束缚。大多数企业没有从长期的发展战略意义上来重视筹资决策,重视资本结构优化问题。没有意识到,不同筹资决策对企业经营风险、经营收益以及企业价值的重大影响。更没有意识到,制定一个稳定合理的资本结构,实行多元筹资,以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需要的重要性。

(二)企业选择最优筹资组合方式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筹资方式选择观念。筹资方式组合的选择就是为了实现资本结构的优化,从而为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服务。企业应慎重地选择筹资方式,不应为筹资而筹资还应在筹资之前考虑资金的用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要求筹资的效益应大于筹资的成本,以实现盈利的目标。

2、优化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企业可接受的最大筹资风险以内总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一个企业只有权益资本而没有债务资本,虽然没有筹资风险,但总资本成本较高,收益不能最大化;但如果债务资本过多,则企业的总资本成本虽然降低,收益可以提高,但筹资风险却加大了。因此,企业应确定一个最优资本结构,在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只有恰当的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

3、保持和提高资产流动性。企业的偿债能力直接取决于其债务总额及资产的流动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需要和生产特点来决定流动资产规模,合理安排流动资产结构,确定理想的现金余额,同时要提高资产质量。通过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债务)、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量/债务总额)、及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等)等比率来分析、研究筹资方案,这些比率越高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4、合理安排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企业在安排筹资方式的比例时,必须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按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是规避风险的对策之一。既要避免冒险型政策下的高风险压力,又要避免稳健型政策下的资金闲置和浪费。

5、先内后外的筹资策略。内源筹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的资金来源和产生留存收益而增加的资金来源。自有资本充足与否体现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和获取现金能力的高低。当企业面临较好的投资机会而外部筹资的约束条件又比较苛刻时,若有充足的自有资本就不会因此而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6、关注利率、汇率走势,合理安排筹资。研究利率、汇率的变化,高利率时,应尽量少筹资,低利率时,筹资较为有利,但应避免筹资过度。同时,因经济全球化,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日益增多,汇率变动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从事进出口贸易的企业,应根据汇率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筹资方式的组合方案。

参考文献:

1、王浩.筹资与投资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9.

2、李昕欣.制定最佳筹资决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3).

负债筹资的优缺点范文第2篇

所谓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指在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的息税前利润,它表明筹资企业的一种特定经营状态或盈利水平。每股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息税前利润-负债利息)×(1-所得税率)

每股利润=

普通股股数

当企业处于无差别点状态时,无论是采用权益筹资还是负债筹资方式,股东的每股利润都相等,权益筹资方式和负债筹资方式没有差别;当息税前利润大于无差别点时,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大于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企业应当优先选择负债筹资;当息税前利润小于无差别点时,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大于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权益筹资。现举例说明如下:

例1:设某企业原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普通股50万股,每股权益10元,负债500万元,利率10%。现因生产发展需增加资本1000万元,可采用权益筹资方式增发普通股100万股,每股价格10元,也可采用负债筹资方式,负债利率为10%。当息税前利润分别为230万元,200万元,185万元时,可作筹资决策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 单位:万元

息税前利润 230 200 185

筹资方式 权益 负债 权益 负债 权益 负债

负债资本 500 1500 500 1500 500 1500

权益资本 1500 500 1500 500 1500 500

资本总额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息税前利润 230 230 200 200 185 185

利 息 50 150 50 150 50 150

税前利润 180 80 150 50 135 35

每股税前利润(元) 1.20 1.60 1.00 1.00 0.90 0.70

注:为简化分析过程,本文采用税前利润进行无差别点分析,下同。

从表1可知,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为息税前利润200万元,此时,权益筹资方式下和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都是1元,两种筹资方式对企业的收益来说没有差别;当息税前利润为230万元时,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为1.60元,大于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利润1.20元,企业应当优先选择负债筹资方式;当息税前利润为185万元时,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利润为0.90元,大于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税前收益0.70元,企业应当优先选择权益筹资方式。

笔者认为,以每股利润指标作为筹资结构决策时无差别点的判断依据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1)采用每股利润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计算分析过程反映不出有关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2)每股利润不能反映企业的权益资本收益水平。当新老股东每股成本不等时,有可能在不同筹资方式下,每股利润相等,但企业的权益资本利润率并不相等。筹资者进行筹资决策时,不仅要看每股利润的高低,更要看权益资本利润率的高低,如果仅根据每股利润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就会作出错误决策。假设例1中的企业增发新股的价格为每股20元,息税前利润分别为250万元和230万元,筹资决策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 单位:万元

息税前利润 250 230

筹资方式 权益 负债 权益 负债

负债筹资 500 1500 500 1500

权益筹资 1500 500 1500 500

资本总额 2000 2000 2000 2000

普通股股数(万股) 100 50 100 50

每股权益(元) 15 10 15 10

息税前利润 250 250 230 230

利 息 50 150 50 150

税前利润 200 100 180 80

每股税前利润(元) 2.00 2.00 1.80 1.60

息税前利润率 12.5% 12.5% 11.5% 11.5%

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 13.33% 20% 12% 16%

从表2可知,随新股发行价格的不同,每股利润无差别点是在变化的。当新股价格高于原每股权益时,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上移,权益筹资区间扩大,负债筹资区间缩小;当新股价格低于原每股权益时,每股利润无差别点下移,负债筹资区间扩大,权益筹资区间缩小。当新股价格从原每股权益10元提高到20元时,增发新股股数由100万股减至50万股(1000万元/20元=50万股),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由200万元上移至250万元,权益筹资区间由小于200万元扩大至小于250万元,负债筹资区间由大于200万元缩小至大于250万元,即当息税前利润在200万元至250万元区间时,企业的优选筹资方式由负债筹资方式变为权益筹资方式。如果企业仍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筹资决策,这种改变将会导致企业筹资决策失误。

如当息税前利润为230万元时,权益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80元,高于负债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60元。按照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分析法,企业应优先选择权益筹资方式,但显然这种决策是错误的。虽然负债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60元,低于权益筹资的每股税前利润1.80元,但负债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平均成本为10元,权益资本利润率为16%,而权益筹资方式下的每股平均成本为15元,权益资本利润率为12%,所以应优先选择负债筹资。

同理,当新股价格降至5元时,增发新股股数由100万股增至200万股(1000万元/5元=200万股),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由200万元下移至175万元,200万元至175万元的区间由权益筹资区间转变为负债筹资区间。如果企业仍根据每股利润无差别点进行筹资决策,这种改变同样会导致决策失误,本文就不再详细举例。

笔者认为,采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权益资本利润率是净利润与权益资本相比较后得到的一个相对数指标,不受每股价格的影响,便于筹资者进行筹资决策。其次,采用权益资本利润率指标进行无差别点分析,能够反映权益资本利润率与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资本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联系。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

税前权益 息税前资 负债 息税前资 负债

= + ×( — )

资本利润率 金利润率 权益 金利润率 利率

从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当新增负债利率等于原负债利率时,(1)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增资后资本总额×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如例1,负债利率=10%,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10%,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2000万元×10%=200万元。(2)权益资本利润率的高低受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资本结构(负债与权益的比例)三个因素的影响,而与股票价格无关。(3)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负债的杠杆作用失效,无论是采用权益筹资还是负债筹资,权益资本利润率不变,且等于息税前资本利润率。

负债

(4)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时, ×(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 权益

为正值,即财务杠杆发生正向作用,负债比例越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就越高,故应优先选择负债筹资。

负债

(5)当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小于负债利率时, ×(息税前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 权益

为负值,财务杠杆发生反向作用,负债比例越高,权益资本利润率就越低,故应优先选择权益筹资。

当新增负债利率不等于原负债利率时,无差别点息税前资本利润率并不等于新旧负债的加权平均利率。本文对此作如下进一步分析:

假设y为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x为息税前资本利润率,a为原有负债,b为原有权益资本,c为增资额i1为原有负债利率,i2为新增负债利率,

ai1+ci2

i3为负债增资后加权平均利率,即i3=

a+c

则权益筹资的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为:

a

y1=x+ (x-i1) (1)

b+c

则负债筹资的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为:

a+c

y2=x+ (x-i3) (2)

b

令y1=y2,则有

a a+c

(x-i1)= (x-i3)

b+c b

整理得出权益资本利润率无差别点为:

ai1 + (b+c)i2

x = (3)

a+b+c

根据以上公式(1)、(2)、(3)可作分析如下:

1、当i1=i2=i时,

ai+(b+c)i

x= =i

a+b+c

a

y=i+ (i-i)=i

b+c

如例1,i=10%,x=10%,y=10%

2、当i2≠i1时

ai1+(b+c)i2

x=

a+b+c

y=i2

如设i1=10%,i2=13%,则

500×10%+(500+1000)×13%

x= =12.25%

500+500+1000

y=i2=13%

表3 权益资本利润率无差别点筹资决策分析表 单位:万元

i1=i2=10% i1=10% i2=13%

筹资方式 权益 负债 权益 负债

负债 原有负债(a) 500 500 500 500

新增负债(c) 1000 1000

负债总额(a+c) 500 1500 500 1500

权益 原有权益(b) 500 500 500 500

新增权益(c) 1000 1000

权益总额(b+c) 1500 500 1500 500

资本总额(a+b+c) 2000 2000 2000 2000

原有负债利率(i1) 10% 10% 10% 10%

新增负债利率(i2) 10% 13%

负债利息 (ai1+ci2) 50 150 50 180

无差别点息税前

资本利润率(x) 10% 10% 12.25% 12.25%

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 200 200 245 245

税 前 利 润 150 50 195 65

税前权益资本利润率 10% 10% 13% 13%

筹资

决策

分析 x>10%,负债筹资 x>12.25%,负债筹资

负债筹资的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私有制工业企业;商业信用负债筹资;民营企业

一、商业信用负债筹资概述

企业的原始资本是股东等筹资起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光靠原始资本是远远不够。企业往往在股票上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和债券)、短期负债等方式筹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股票上市、向金融机构借款、发行债券,都是相当困难,短期负债中的商业信用筹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相当适用。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形成的企业间借贷关系,商业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中,是所谓的“自发式筹资”,它运用广泛,在短期负债筹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

二、商业信用负债筹资的特点

(1)筹资速度快、容易取得、非常便利。利用商业信用筹集资金非常方便,商业信用与商品买卖同时进行,属于一种自然性融资,不用做非常正规的安排,也无需另外办理正式筹资手续,商业信用负债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归还,故债权人的顾虑较少,容易获得。(2)筹资富有弹性、限制条件少。长期借款,债权人或有关方面的经常会面债权人提出限制性条件或管理规定,商业信用负债的限制相对宽松,使筹资企业的资金使用较为灵活,富有弹性,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商业信用筹资限制条件较少,选择余地较大,条件比较优越。(3)筹资成本低。如果没有现金折扣,或者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应付票据和采用预收货款,则企业采用商业信用筹资没有实际成本,一般地讲,商业信用负债的利率低于长期负债,商业信用负债筹资的成本也就低。(4)缺点。一是筹资风险高;二是筹资数额较小;三是有时成本较高。

三、商业信用融资操作方法

(1)应付账款融资。应付账款是指企业购买货物未付款而形成的对供货方的欠账,即卖方允许买方在购货后的一定时间内支付货款的一种商品交易形式。在规范的商业信用行为中,债权人(供货商)为了控制应付账款期限和额度,往往向债务人(购货商)提出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期限和给买方的购货折扣与折扣期。应付账款融资最大的特点在于易于取得,无需办理筹资手续和支付筹资费用,而且它在一些情况下是不承担资金成本。缺点在于期限较短,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很高。(2)商业票据融资。商业票据是指由金融公司或某些企业签发,无条件约定自己或要求他人支付一定金额,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持有人具有一定权力的凭证,如汇票、本票、支票等。

四、在商业信用负债筹资中如何降低成本

商业信用负债筹资中的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筹资企业较好掌握,主要注意应付账款的处理,这也是商业信用筹资的主要渠道。应付账款有付款期、折扣等信用条件。应付账款可以分为免费信用,即买方企业在规定的折扣期内享受折扣而获得的信用;有代价信用,即买方企业放弃折扣付出而获得的信用;展期信用;即买方企业超过规定的信用期推迟付款而强制获得的信用。企业采取哪种信用方式,要根据企业的周转资金情况,并考虑应付账款的成本和企业的信用,应付账款的成本可以从以下公式算出:

放弃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

上式中折扣百分比是卖方规定在多少天内付款享受的折扣百分比,信用期内是最迟不超过多少天付款、折扣期是卖方规定享受的期限。

负债筹资的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资本结构 结构优化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当然权益资本内部构成比例也是资本结构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所说的资本结构是指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例。

一、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过高,股权结构和所有权不合理,非市场化选择,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总体表现为高投资低收益,具体表现为“三高”和“三低”,即外源性融资比例高,内源性比例低;间接融资比例高,直接融资比例低;债务性融资比例高,资本性融资比例低。而在较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筹资中有50%以上是来自于证券市场,而在我国国企业中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仅有1%,这种情况既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也恶化了企业的经营条件,致使资产经营和生产经营运行质量不高,甚至造成亏损。另外,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现有的金融机制不足以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资金来源,这就有必要让我们分析一下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对现有资本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使其逐步达到合理,取得最佳结构效益。

二、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追其原因主要有:

(一)在现有的企业经营机制下,企业尚未真正树立市场竞争的意识,技术更新和产品创新不力,产品质量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致使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资金不能及时回收,由此加重了负债经营的恶性循环。

(二)企业的资金来源只有少量是借入资金。企业自身的积累机制严重弱化,不可能通过其自身积累机制或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筹集到可用于企业持续发展和进行新的投资项目的资金。另外,沉重的债务包袱形成的巨大债务使企业经理人员疲于应付各式债务,使得“投资不足”,从而致使企业资金来源极为紧张。

(三)政府行政干预在经济生活中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造成国有企业经营者在投资筹资决策过程中总有依赖银行贷款的思想。

(四)目前我国各专业银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同属于国家所有,缺乏债务约束力,造成严重的债务拖欠。同时银行利率单一,不能随企业财务状况和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使企业意识不到企业所应承担的债务风险。另外,各银行从自身利益出发对一些资不抵债的企业,宁可挂帐和拖欠,也不愿让企业破产,甚至于为了让这些企业维持下去,继续追加贷款,使企业不良债务不断上升,资本结构严重恶化。

三、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一)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

1.优化的目标: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是找出一个既能发挥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利益,又能避免过度负债造成的额外财务风险增加的适度负债区间,以满足企业价值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目标,即找出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最优资本结构指企业在一定时期最适宜的条件下,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即能达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既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目标是确定“适度负债区间”。

2.“适度负债区间”的确定: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所谓综合资本成本是指企业负债成本和权益成本的加权平均数,用公式表示为:

Ka――综合资本成本;Wt――各种资本来源所占比重;Kt――各种资本来源的个别成本;D/V――资产负债率;S/V――资产权益率;Kd――企业负债的利息率;Ks――股本成本或企业普通股的要求收益率;T――所得税率。

要估算出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可用下面的模型来分析:

V=D+S (1)

其中V为企业市场价值,S为普通股股票市价,D为债务价值。

Ks=KRF+β(Km-KRF) (2)

其中KRF为无风险利率,β为权益乘数,Km为息税前收益率。

根据以上模型,就能计算出在不同资本结构下企业的综合资本结构,其中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小时的资本结构为最优资本结构。

(二)资本结构优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其重点应放在帮助企业分析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和确定最佳资本结构的判断标准上。通常优化企业筹资结构时可根据个人经验并结合以下几个因素来判断:

1.销售额及其增长速度和稳定程度

式中,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销售的增长意味着企业税息前收益的增长,从而使息税前收益率大于借款利率。此时,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可以高些,而销售收入增长速度慢的企业,只有在销售好时才能相应调整资本结构,否则企业将承担过高的财务风险。销售收入的稳定程度对于资本结构的调整也有重要影响,如果企业收入稳定,现金流量及增长易于预测,即使企业负债比重较高,也不会遇到过高的财务风险。相反,若企业收入不稳定,其经营风险也较高,现金流量不稳定,负债在企业资本结构中的比例就应低些。

2.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分析

通过对企业原有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比率等比率指标的分析,来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为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供流动性方面的基础资料。

3.行业竞争程度

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的高低与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紧密相关。若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程度较弱,从而销售呈增长趋势,则表明企业风险较小,可扩大举债。因而在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可以较高。但当市场机制作用加强,行业内竞争加剧,企业利润趋于被分解或降低势态时,则应考虑增加股本资金以避免风险。

4.通过计算筹资无差别点,确定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的方式

筹资无差别点,是指两个不同筹资方案每股收益相同的息税前利润,即在这一息税前利润水平上,不管采取债务性筹资还是权益性筹资都会得到相同的每股收益额。如果企业实际的息税前利润超过了筹资无差别点,就可以加大负债比重,以便获得更高的每股收益,反之,当实际的息税前利润低于这一点时,采用发行普通股融资,降低负债比率,可减少固定的利息支出,增加每股净收益。

5.其它因素

在优化资本结构过程中我们除了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考虑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如:贷款人和信用等级评定机构的态度、所有者及经营者所持的态度、企业控制权、资产结构、税收等。

(三)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在分析了优化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目标及其因素后,我们就可以看出国有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历史原因造咸负债比例很高,因此对于其资本结构优化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国有企业债券的融资比例

我国企业债券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政府重视国债与股票发行,轻视了企业债券的发行,对企业债券实行额度控制,债券发行规模受到严格限制。目前债券市场的落后已影响到企业的资本结构,政府要淡化或者逐步取消计划规模管理,尽快推行企业债券发行核准制。同时,在企业债券利率方面应给予较大的灵活性,让企业债券利率尽快市场化。

2.加快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完善银行的信用制度

银行债务的软约束关键在于银行自身未解决治理结构问题,所有者缺位使银行经理获得了较强的内部控制权,而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的鉴别困难又进一步加大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所以在保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应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分散国有股权以让其他股东得以行使监督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所有者缺位的困境。另外银行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套信用制度,指引贷款方向,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市场导向决定是否放贷。

3.完善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加速证券市场的市场化改革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对公司控制权的合理配置,使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制衡的机制,以产生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这个机制的形成。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企业未来的治理结构中,是商业银行还是资本市场的各行为主体更适合充当企业主要的外部出资人?应当建立一套怎样的机制,才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或资本市场有动力和压力来有效选择和监控企业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资本市场的主体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应以投资基金、金融中介还是工业企业为主体?

4.让国有股逐渐流通,逐渐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机制

国有股流通是将市场收购兼并,也就是将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发挥出来,这样市场有了淘汰机制,形成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外部约束力,经营管理者就不敢一味以圈钱为目的送股、配股与增发新股,而得更多地考虑如何提高企业绩效,让广大股东满意。

5.努力提高企业的内部积累能力,以开拓企业内部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只有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组建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使企业通过自身积累机制或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改善企业资本结构,才能根本上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

6.提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做到两点:第一,从思想上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二,注重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工作在许多国有企业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阻碍了财务管理职能的发挥。所以,国有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人才缺乏也是国有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既懂财务管理,又有丰富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为此,国有企业应该重视本公司的人才培养,对其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其理论水平,使其适应新时期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詹森,麦克林.管理行为、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企业理论;见: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76.1~67

2.周双喜.公司治理―国企改革的关键.经济师,2003;(12)

3.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4.张志宏.现代企业资本结构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5.刘玉平,高英俊.国有资产管理,2001;(8)

6.伍中信.现代财务经济导论.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负债筹资的优缺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筹资方式 股权融资 负债筹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一、上市公司筹资方式概述

(一)内部筹资。

企业内部筹资渠道是指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从企业内部开辟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企业自由资金、企业应付税利和利息、企业未使用或未分配的专项基金。一般在企业购并中,企业都尽可能选择这一渠道,因为这种方式保密性好,企业不必向外支付借款成本,因而风险很小。

(二)外部筹资。

外部筹资渠道是指企业从外部所开辟的资金来源,其主要包括:专业银行信贷资金、非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从企业外部筹资具有速度快、弹性大、资金量大的优点,因此,在购并过程中一般是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但其缺点是保密性差,企业需要负担高额成本,因此产生较高的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

二、上市公司主要筹资方式的分析

(一)从市场环境分析。

一方面,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迅速发展和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功能尚未完善,而长期贷款的风险又较大,使得融资并不偏好长期贷款。

造成中国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还在于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尚未成熟,没有形成半强式以上的资本市场和“用脚投票”的市场淘汰机制,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机制都不完善,资本市场进出不自由,缺乏强有力的退市机制,导致资本成本难以形成硬约束。

(二)从公司角度分析。

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

第一,一股独大现象严重。国有股的非流动性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首先,限制了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控股市的能力。另外,使股市很难发挥资源重组和再分配的功能。再者,容易造成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大量的关联交易,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等行为。

第二,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由于流通股的股东大多是小股东,很难参加股东大会。而国家股作为大股东,理论上应在股东大会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国有股产权主体缺位,股东大会实际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使上市公司应当建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互相制衡的机制受到破坏。

第三,经理人的约束机制软弱。首先,由于国家股有效持股主体缺位的问题,国家股的所有者往往分解到不同的行政机关主体手中,这会导致政府在对企业的控制上同时表现出行政上的“超强控制”和产权上的“超弱控制”。经理人和政府博弈的结果是一部分经理人利用政府的“超弱控制”,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状况,追求个人高收入、高在职消费、侵蚀股东利益。其次,在中国目前特殊的股权结构下,公司董事会实际上很大程度被掌握在内部人手中,难以对经理的经营业绩进行公正评价、恰当奖惩,对经理人员的聘聘免监督职能同样被严重弱化.

2、大股东的利益驱动。

由于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中国股票发行采用额度控制,使得“上市”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导致了大股东有着利用上市公司壳资源谋利的强烈愿望。近年来大部分的上市公司是通过拆分上市的,即将优质资产拿出股份公司并上市融资,而将质差资产留在原企业形成母公司,这样能够使公司的控股股东通过设法占有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改善自身经营状况,而不考虑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大股东想从上市公司“圈钱”,必要的前提是公司要有钱,上市公司的钱从哪里来呢?这就涉及上市公司融资问题。如果采用债务融资,借款金额可能受较大限制,而借款还有一定的期限,若到期无法偿还,可能使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这对大的股东是不利的。对大股东而言,上市公司采用股权融资的方法是最优办法。

(三)从成本角度分析。

1、从成本、破产成本方面看。从成本的角度看,经理人出于公司形象考虑不会过多选择债权融资方式,另一方面企业发行股票会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或政策优惠,并向市场、公众传递好的信息,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价值。因此公司发行新股成本相当低,而债权的成本则相对较高。从破产成本方面看,由于中国上市公司破产约束弱化,退市机制有待完善。公司即使经营出现问题也可转为ST,再转为PT,实在不行还可以兼并、重组再者公司的大股东多是国有股,因此市场各参与方,包括监管方和政府都会给予一定的保护。所以上市公司破产风险很小,破产的成本也不多。

2、股权融资的资金成本相对较低。资本结构理论表明,在负债没有超过一定比例时,负债企业可获得所得税的抵减和杠杆利益,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应多举债以降低加权平均成本,提高每股收益。而股权融资不能抵减所得税,而是对净收益的分配,增加普通股会稀释每股收益,正常情况下,股权融资是一种高融资途径。

三、影响上市公司筹资方式的因素

现代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比较标准,必然作出不同的评价。而且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其特点各不相同,因而企业在选择某种筹资方式时,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来合理地进行选择,在选择时应结合下列因素:

(一)筹资数量。

筹资数量是指企业筹集资金的多少,它与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成正比。企业必须根据资金的需求量来合理的确定筹资数量。

(二)筹资成本。

在筹资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必须进一步的去考虑筹资成本的问题。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构成了筹资成本。在有多种方式可以选择的情况之下,我们要分析各种筹资发生的资金成本并加以比较,从而找出差异,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筹资方式。

(三)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经营的风险;二是资金市场上存在的固有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公司未来经营收益、支付息税前利润本身所固有的不确定性风险。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很多,如产品需求、价格变动、经营杠杆效应等。但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

财务风险是由财务举债经营引起的。它是企业承担的超过股票风险的额外风险。财务举债经营会使企业税后利润大幅度变动,并增加了企业破产的概率。但是企业可以获得财务杠杆效应所带来的资金收益率上的加速上升。

(四)筹资收益。

企业在评价比较各种不同的筹资方式时,同样要考虑到所投入项目收益的大小。只有企业筹资项目的预计收益大于筹资的总代价时,这个方案才是可行的。在上述诸多因素之外,企业筹资还将受到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如:企业规模、企业资信等级、社会关系等因素。

四、我国上市公司筹资建议

(一)大力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

由于利息支出具有抵税作用和杠杆效应,盈利能力稳定,风险小的企业应充分发挥负债筹资的这一优势,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优化资本结构。政府应该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大力培养中介机构,鼓励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独立的评级结果,完善交易结算系统,减免利息收入税,建立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如公司债信托制度、债权人会议等。

(二)充分发挥衍生金融工具的筹资优势。

1、发行可转债风险防范策略。

对可转债条款的设计要符合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转股期先要考虑企业资金的项目用途,与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相匹配。我国“深保安”可转债失败,主要原因是转股期设计为3年,但实际资金却用于3年以上的中长期项目,到期债券为实现转股,项目的资金投资尚无回报,此时现金流不足,面临巨大的还本压力。可转债的发行时机直接影响公司现有股东、投资者的利益分配。一般而言,如果股市处于牛市,股价不断攀升,发行股票筹资更为直接;如果股价下跌,转股价定得过高,导致转股失败,将会加大公司的还债压力。如果股市处于熊市,转股价可能会向下调整,转股会稀释公司的业绩。转股价的设计应符合各方利益,市场可接受的最佳发行时机最好是从熊市向牛市开始转变的时候。

2、权证。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引入权证的意义在于,由于认股权证具有看涨的特性及认股权证的下跌保护特性,附带认股权证的流通股东会对上升更为敏感,而附带了认股权证的流通股东降低了对股价下跌的敏感度,从而有效地保护流通股东的利益,也为非流通股东的对价支付方式增加灵活性。同时,权证的推出对于今后我国证券市场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创新工具。权证的交易,一方面将增加市场的活跃性,另外一方面,也将更加考验投资人的长远眼光。

3、资产支持证券。

为推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建议通过资产证券化专项立法的途径,修订有关法规,完善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法律制度环境。确立以公告或登记方法通知债务人的法律有效性,以便利证券化中成千上万债权转让的操作。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规范资产销售的会计处理,对“真实销售”作出明确的界定,保证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让和风险隔离的实施。明确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证券”性质。完善有关证券私募的规定。完善有关税收制度。

4、优先股。

优先股是国际通行的股份种类,兼有普通股和债券的特点,但更倾向于股权。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既能达到筹资目的,又可以减轻因股价下跌而带来的压力。优先股一般不进入二级市场流通。因此,持有人不会就二级市场股价的下跌向上市公司施加压力。对监管部门而言,倡导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也能缓解二级市场的扩容压力。因此,发行优先股是克服上市公司再融资与市场承受能力矛盾的办法之一。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邱志珊.我国上市公司筹资方式选择与结构优化的分析.内蒙古统计.2010(03).

[2]兰玉琳,姚冬梅.我国中小企业筹资问题的研究.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03).

[3]张悦,张艳芳.浅析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及建议.统计与管理.2011(03).

[4]曹树芬,朱特红.浅析企业筹资方式.市场论坛.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