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藏族的文学艺术

藏族的文学艺术

藏族的文学艺术

藏族的文学艺术范文第1篇

一、现行美术教育中“惯性表述”所带来的困惑与迷茫

美术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艺术现象,总是要同一定的社会、民族、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协调,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效。而作为具有传播文化、以美术为载体的学校美术教育,无疑应该体现和遵循这一基本美术规律,使之能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需要相适应。客观上讲,我国的学校美术教育尚处在探索阶段,近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仅有近百年历史,且更多的是通过掺杂和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并未在真正意义上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美术教育理论体系。有鉴于此,更需要以一种多元的、宽容的、多视点的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其与当今世界现代教育所倡导的“多元文化教育由初始的美国民族教育模式,逐步演化为欧洲大陆国家民族教育的价值取向,最终成为世界民族教育发展的一种理念”[1](P51)相吻合。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总是热衷于对中西方主流美术理论及其技法的“惯性表述”,而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美术教育的关注和研究表现得极为淡漠;没有处理和把握好教育须与一定的社会、民族、经济、文化等因素相谐调相适应的规律,缺乏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往往持一种“文化普世主义”、“东部地区中心主义”的主流文化视点;[2]以所谓“科学的”、“现代的”、“先进的”美术教育观念、内容和方法去试图改造和取代少数民族美术文化,教材中也无一例外地充满了大量对汉文化艺术传统、都市文化和西方美术文化语境的“惯性表述”。即使有一些民间美术的内容,也多是流连于汉文化背景下的民间文化艺术,至于有关少数民族美术的内容则是匆匆带过,犹如走马观花。这显然是与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精神及现代教育理念不相融合的。美国已故教育家杜威先生曾这样说道:“教材须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有联系,才是人类化的教材。”[3](P25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内容的“繁、难、偏、旧”的现状,强调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也强调:“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可操作性。应考虑不同地域学生的基础、人文自然资源和文化特色,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易教、好学的教材。应使教材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同时还谈到:“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笔者通过对我国西部藏区中小学校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我们正规的美术教科书提供给藏族学生的知识内容大多是远离他们的生活体验,与他们的文化艺术传统和生活情景不甚相关甚至是毫无关系的。多数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基本上仍是参照和沿袭内地城市的教学模式,而对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触及甚少。有的地区也开展了一些诸如“唐卡”技法一类的教学,但提供的教材五花八门,大都是些市面出售的带有晦涩艰深宗教表述、以《画经》理论技法为指导的成人类读物,根本不能提供系统的教学大纲、教学章节、教学重难点分析等教科书本应具备的内容。在这样的“教材”面前,学生们所表现的只能是不知所措。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藏区学校师生对现行美术课程的漠然、困惑和迷茫,甚至产生心理排斥,反映在学校美育教学成效上,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由此,笔者以为,要搞好藏区学校美术教育,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编写和出版适合藏族地区美术教学的教材和相关辅助读物,使藏族学生有机会对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有所了解、认识,并从美术的角度去理解、去消化、去掌握。从而在根本上体现学校教育的美育目标,有效地激发民族文化艺术自豪感,以此促进藏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大发展。

二、发现和了解藏民族文化艺术审美内涵是藏区美术教育的重点藏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许多适应自己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文化艺术样式,这些都渗透着他们的文化艺术审美内涵。如何去了解、去发现,是藏区美术教育的重点。身为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提供标准答案的机器,以及充当手工作坊的师傅,而是应该扮演启迪思想、促进理解、激励创新的引导者角色。要帮助学生明辨和讨论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作为教师理所当然也需要具备一种开放的心态。要针对本民族审美内涵、审美精神等方面的讨论,形成一种开放的课堂讨论气氛,这是搞好美术教学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在对藏民族艺术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时,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作品表象传达民族审美意识,反映民族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述自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教师还要有打破一些旧传统禁忌的勇气来支持讨论。在多年的藏区美术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自己虽是藏族,但对藏民族的文化艺术也是懵懂少识的。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美术教育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使他们能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历史传统、审美内涵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其美术作品中体现出来。实践证明,学生如果放弃自己熟悉的本民族题材而去追求所谓的现代表现,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反过来,在他们选择了自己熟知的民族题材去进行表现时,表现起来就很顺手,脑子里就有很多想法,在作品中也就有很多“话”要说,再结合一些必要的技法支撑,他们最后完成的画面效果,不仅自己满意,而且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此,作为教师应联系学生们在美术创作中出现的问题,组织讨论,有针对性地研究藏民族艺术的文化传统审美内涵,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加以利用。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的习惯,指导学生对藏民族生活地区进行一些基本的调查研究和采风写生活动,从而促进对藏民族文化艺术的了解,以及对其所蕴含的审美内涵的发现。

三、藏区学校学科建设中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资源的优势在当代背景下开掘与利用民族、地域文化资源,确有大量新的课题可做,在这一方面,藏区地方民族院校有其自身的优势:

一是身处民族地区,有了解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方面的优势,包括对藏区习俗上的感受、融通和言语沟通上的便捷。

二是高校特有的学术研究氛围以及必要的研究人才方面的优势,除了院校自身的专业人员外,从民间到其他文化艺术实践与研究机构,均可以作为学科建设可以整合的重要人才资源加以提取。

三是学术科研成果便于检验与回馈。目前,在藏区的学校教育中,除大学最早开设了藏族美术专业课程外,一些地方性大学也相继开办关于藏民族美术方面的专业,并不断加大对藏族美术学科建设上的科研投入。不同院校、不同学科对于学科建设中民族性、地域性文化资源的开掘与利用的表述,往往见仁见智,但其中一个关键性的指向应该是明晰的,那就是努力探寻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的机缘,并不断获得新的艺术突破。这是民族、地域文化在当代背景下实现有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当代背景下对于民族、地域文化身份的确认。对民族、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新的诠释,关乎本地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科学传承,并使之焕发出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新人文品质的魅力,为推动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艺术事业提供学术上的支持与服务。

藏族的文学艺术范文第2篇

在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藏族格外引人注目,这与其特殊的地理条件、独特的民族个性及文化形态密切相关。西藏及甘、青、川、滇藏区是我国藏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各藏区的美术创作既具有自身的地域特点,又呈现出共同的民族特色,其中以西藏地区的美术创作最具代表性。藏族美术是藏族文化重要的物质载体和传播媒介,在以往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主要是通过藏族服饰、唐卡、金属工艺品等获得对藏族美术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后,藏族美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艺术,使自身面貌更加丰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藏族美术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藏族美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国内、国际上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藏族美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 进人21世纪后,西藏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讯的不断改善,使相对封闭的雪域高原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更为便捷,西藏本土艺术家及留居西藏的内地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相互借鉴,共同为西藏美术创作的繁荣做出贡献。一部分本土画家坚持继承传统,采用藏族本土绘画的材料、表现技法等,创作了一批反映新时代藏族人民生活并具有较强装饰风格的作品。如计美赤烈的《高原魂》、巴玛扎西的具有浓厚藏文化色彩的《燃灯节》、《藏历年》,以及拉巴次仁、格桑等创作的新唐卡 《盛世和光》、《珠峰神韵》等;十世班禅画师尼玛泽仁则在吸收中原绘画和西方艺术技巧的基础上,将藏传佛教绘画推向新境界,形成独具特色的新藏画,如《元蕃瑞和图》、《格萨尔王》等。

油画在西藏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不少藏族画家从事油画创作,曾在中央美院接受过系统训练的次仁多吉,运用西方现代油画材料、技法表达表达藏族人民的审美诉求,创作出一系列表现主义油画。而另一部分以韩书力、余友心、叶星生等为代表的由内地赴藏并长期留居西藏的画家,则借鉴藏族传统绘画形式,将他们在内地掌握的水墨画、工笔重彩画、油画、水粉画的技法运用到藏族题材绘画的创作中,创作出形式新颖又不失高原特色的作品。需要指出的是,西藏及其他藏区的美术教育也在新时期得到较快发展,在本土艺术家的培养及藏族传统美术的传承和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藏区高等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相继开设了美术专业,有关藏族美术的科目也不断增多,使得藏族传统美术成为高校教学与研究的重要部分,为系统持久地继承与发展藏族美术提供了保障。

以上提到的当代藏族美术,主要是围绕着主流艺术。在社会上层活跃着主要来自藏区政府主管下的各文化机构及高等院校美术工作者,他们的美术创作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体现了精英艺术追求高格调、创新性、个性化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与内地主流艺术存在相通之处。尽管不同艺术形式的美术创作者都在努力在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衔接点,但在追求创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消解、弱化了藏族传统美术的特色。值得重视的是当代藏区还活跃着另一支美术创作队伍,就是民间画师和手工艺人,尽管他们的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不及前一类艺术家,但他们更了解藏区普遍民众的艺术需求,其作品直接面向大众,特别是基层藏族同胞。其中有部分画师及手工艺人服务于藏传佛教寺院,他们的创作活动更多受到来自宗教及民间本土艺术模式的制约,较之上层艺术家,这部分民间美术工作者更加重视延续藏族美术的传统。许多手工艺人还是藏区各藏传佛教寺院的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师的直接传人或再传弟子。

藏族的文学艺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藏族手工艺;分类;发展;保护

一、引言

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族手工艺,源于藏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并与他们的密不可分。高超的手工技艺以及精美的手工艺品不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也体现出藏民特有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是藏族优秀历史文化的结晶。藏族手工艺不仅在青藏地区,更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保护藏族手工艺,将这些优秀的技艺传承下去,对于维护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藏族手工艺的分类

藏族手工艺是产生、流传于民间,且能反映民间生活、体现藏民审美习惯的工艺、美术制作技术。根据藏族手工艺的性质、制作方式及用途,可将其分为"精神文化类和生产生活类"。[1]

1、精神文化类

涵括壁画、唐卡、佛塔、坛城、雕塑、印版、乐器、面具、铸造工艺、錾打工艺等。

2、生产生活类

涵括建筑交通、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武器、饰品等。其中,建筑交通,主要有佛塔、宫殿、民居、碉楼、桥梁道路和车船等;生产工具,主要包括农具、牧具、猎具、磨具和其它工具;生活用品,主要包括家具、炊具、皮具、马具、文具、陶器、编织品、纺织品、裁缝、颜料、藏香等。

三、藏族手工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工业化浪潮对藏族手工艺的冲击影响日益显著,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传承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众所周知,机器生产成本相对于手工生产成本来讲是低廉的,而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同样能够满足人们需求且物美价廉的工业产品大量涌进青藏地区,自然而然地挤占了传统手工艺品所拥有的市场,这对于藏族手工艺的发展是致命的。"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传统手工艺市场的冲击呈加快之势,导致传统手工艺只能在尴尬中求生存。"[2]

固守传统、缺乏创新,制约着藏族手工艺的发展。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社会背景下,许多行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然而,藏族手工艺却发展的较为缓慢。除了传承人相对较少,使得一些手工技艺得不到传播与深层次发展外,政府对藏族手工艺研究与发展的资金投入也不大,并且整体缺少对技艺以及市场有着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

原材料的短缺,影响到了藏族手工艺品的制作。一些藏族手工艺品,尤其像壁画、佛像、唐卡这类,制作时就需要一些贵重的金属材料以及稀有的宝石玉珠,但资源的开采是有限度的,市场上流通的材料质量也是良莠不齐,这难免会影响到手工艺品的制作与创新。因此,有些藏族手工技艺虽然一直流传至今,但由于缺少原材料,使得制作的手工艺品难以保留原来的真面目。

另外,市场上流通的精品很少,仿冒以及粗制滥造的相对较多。有些地方,为了发展自身区域的旅游经济,不考虑其手工技艺自身的价值,而是肆意制造、仿造藏族手工艺品,这使得其商品的竞争力大大减弱,不仅没有使其浓郁的地方文化得以传播,还导致了手工技艺的水平下降,扰乱了正常的手工艺品市场交易,使得原本精美实用的藏族手工艺变得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四、藏族手工艺的发展与保护策略

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付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3]虽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手工技术被大机器生产体系所代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但是,从《公约》中,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族手工艺,理应得以保护,而要保护,就要使其得以传承,薪火相传、经久不衰,因为这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对它的研究和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1、持续稳定地资金投入,是藏族手工艺开发与保护的重要保障

地方政府应尝试与周边高校合作成立手工艺科研所,负责调研本地区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状况,从技术上指导和扶持相关产业的生产与销售;成立相关的行政科室,负责协调行政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在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同时,也说服地方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赞助。另外,地方政府也可尝试与外省大型企业开展合作项目,力争实现产业共赢互利,以引入更多的资金来有效地开展手工艺传承、发展与保护工作。

2、建立藏族手工艺培训机构,引进与培养人才

藏族手工艺要得以传承、得到发展,重点在于人才的引进与培养。让更多的传承人与手工艺者走到教育培训机构、走进人民群众中,让更多对其感兴趣、有心去学习技艺的人们深入地了解藏族手工艺的理论及工艺方法。当前,一些民族类院校成立了综合型的研究机构,并已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例如大学艺术学院成立的艺术研究所、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和民族艺术研究所;一些大中专院校还开设了藏族手工艺课程,这使得藏族手工艺开始向专业学科的方向迈进,例如大学开设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藏族音乐/美术)、四川省藏文学校开设了藏族工艺美术专业、青海职业学校开设了藏绣工艺、湟中职业技术学校开办了工艺美术专业等等。一些院校,甚至把该课程作为主课和专业技能课,学教相辅、产研结合,例如拉萨彩泉福利特殊学校,开设了藏香、藏纸、民族服饰制作课程。

3、建立手工艺园区,宣传推广藏族手工艺

依靠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文化的保护政策与投入资金,有选择地在藏族手工艺特色鲜明的民族地区建立手工艺园区,将其建设为集保护、传承、研发与生产为一体的藏族手工艺园区。有条件的地区,也可通过与当地博物馆、生产研究基地以及研究培训中心进行试点合作,展示当地的手工技艺以及优秀的手工艺作品,以宣传推广藏族手工艺。

4、扩宽藏族手工艺品的市场销路,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促进产业发展

任何事物,止步不前是得不到进步的,只注重传承与保护,难以促进藏族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播,而市场经济可以更好地、更快地激发藏族手工艺的创造潜力。需求带动发展,创新促进发展,要推广和传播藏族手工艺,就应当科学地统筹市场经济,了解市场的需求,肃清市场中仿制、烂制的不良现象,并通过一定的市场宣传,广开销路,将更加精美实用的手工艺品推广到大陆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藏族文化、喜爱藏族手工艺品。

五、结语

藏族的文学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身农奴把歌唱》;藏族舞蹈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7-0162-01

一、世界的地位

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存在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同时随着学术研究的与时俱进和舞蹈文艺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获得新的成功,不但在世界文艺理论界有广阔的学术影响,而且世界社会主义文艺活动、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文艺建设中,无论对党的文艺政策,还是对艺术家的艺术实践,都发挥着领导作用。

二、分析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的艺术设计

我国的舞蹈艺术设计由马克思主义所引领,并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渐渐走向成熟。

(一)艺术设计的“史学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类社会的历史,实际上就是每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在具体的自然关系中、在具体的人际社会关系中、在各具特色的文化传承关系中的活动,因此作为人类精神现象的艺术设计作品,都必须放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来考察分析。就拿新中国的艺术设计作品而言,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中国印,是将传统的印章与奥运五环以及中国字结合起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从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中就可以看出,踏歌的舞蹈形式是踏地为节。联系中国的历史,若不是在盛世汉唐,人们哪有闲情逸致出去踏足歌舞,欢歌笑语。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舞蹈是一种形象、优雅地记录了历史文化的美妙艺术,舞蹈就是灵魂的真谛,而且有着强烈的时代烙印。

面对艺术设计作品,总是与它所处的具体时代、具体关系、具体的实践活动相联系的,这样的基础事实对艺术设计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的促进和指引。

(二)艺术设计的“美学的观点”。藏族弦子舞《翻身农奴把歌唱》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发展都密切相关。过去由于长期受奴隶制度的统治和压迫,原来的藏族舞蹈情绪萎靡,动作幅度小,都以卑躬屈膝的状态呈现。自从藏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到现在藏族舞蹈无论是在表现手法或是在表现形式上都有了很大突破和发展。藏族舞蹈的动作和藏族人民所处的地理环境、穿着打扮有着密切的关系。背水习惯形成了藏族人塌腰前倾的舞蹈体态,在劳动时为了减轻膝盖的负担从而形成了松弛、屈膝微颤的舞蹈动律,由于藏族人生活中需要穿厚实的长靴和宽大的袍子,这样厚重的衣物防碍了小腿以下关节的灵活运动,对比而言,膝关节得以相对的自由,形成了藏族舞蹈特有的屈伸动律。

(三)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看舞蹈艺术的“文化的观点”。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看待舞蹈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的观点”,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思想体系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而更加中肯而准确地对艺术设计作品作出评价。

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总是要被镶嵌在一种文化传统之中。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人不仅受制于文化,还创造文化。中国艺术设计的未来趋势,是建立在文化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替的,其具有审美性的设计理念在里面。拿艺术设计的分支环境艺术设计舞蹈作品来说,环境艺术设计的核心本质是“人诗意地栖息”,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本土,回到人们日常的需要,回到文化的根。

在课堂上,老师介绍我们观赏了藏族舞蹈《翻身农奴把歌唱》,这个作品用藏族舞蹈的弦子、热巴等传统的舞蹈动作语汇,让我们着实体会了藏族的悠久文化底蕴、历史变迁及原生态民族风情。从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舞蹈开始之时,演员大多都是弯腰进行表演,似乎预示着被吃人的制度压弯了腰。具有藏族服饰特色的藏袍有两只较长的袖子,长袖在摆动时特别具有美感,似乎寓意着藏族人民在重重压迫之下仍然追求向往着美好的新生活。

三、结论

舞蹈艺术的美感使我们的感官、心理及思维产生共鸣,形成我们对物质世界的主观理解。我们一定要通过将舞蹈作品的表现内容和作品形式放到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及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对其进行研究,来把握舞蹈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原则。

参考文献:

[1]畅广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02).

[2]张玉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美学特征[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藏族的文学艺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青海黄南藏戏;审美性黄南藏戏(亦称隆务寺藏戏或热贡藏戏)是青海安多藏戏的一个重要流派。安多藏戏大约形成于两百多年前,诞生在信仰藏传佛教的寺院中。17世纪五世达赖时,赴拉萨各地学习的寺院喇嘛将拉萨地区盛行的藏戏艺术带到安多地区,并结合当地藏族文化和藏族舞蹈、音乐、说唱等艺术,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安多藏戏,而黄南藏戏对于安多藏戏的形成发展贡献最大。

黄南藏戏在继承藏戏传统藏戏的基础上,经过发展,一方面继承了藏戏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受安多地区地域人文环境的影响,在吸收当地民间歌舞、说唱形式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和音乐唱腔体系,具有独特的审美性。

一、黄南藏戏的戏剧性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总是与某种情感互相联系的,音乐审美能够激发人的情感。戏曲音乐,无论是它的声乐或器乐,都是作为戏剧性的表现手段而出现的。”

黄南藏戏是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它和话剧很不一样,既不是直接用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神情动作来表演,而是用歌唱和舞蹈来表演。像生活中一样的口语道白在藏戏中运用得极少,只有喜剧角色用,用时也较夸张诙谐,并辅以歌唱韵律和简单的舞蹈化动作。①”

黄南藏戏在吸收民间歌舞和说唱的基础初上,更加注重用传统的歌唱、舞蹈的手段来塑造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注重民歌舞蹈与剧情的结合。创造了抒情舞蹈表演、描写性舞蹈表演及各类舞蹈音乐,适应各类戏剧场子的需要,或抒情、或叙事,将想象的对象具体形象化。在创作戏剧场面中,穿插使用藏族民间杂技百艺表演,在即除用歌舞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戏剧性情感波澜外,还灵活穿插杂技百艺的表演,也往往更有效的展现隐伏在故事中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他还将说唱与戏剧的表演艺术结合行演,不仅保持了说讲唱文的艺术风格,也使其戏艺构织愈加递增了戏剧性。创作的黄南藏戏中的说唱表演,是以念诵调解说剧情,并且边舞边弹唱,说唱者身份由最初的运用音乐和语言模拟多种人物来叙述故事的形式,即第三人称的叙述,转入脱胎出来介入戏剧之中,说唱一会是解说,一会是歌颂,一会有承担戏中的角色。

因此藏戏的戏剧性通过同样强烈的歌舞性和说唱性的结合,非但没被淡,从某种角度看,还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黄南藏戏音乐唱腔的审美性

黄南藏戏的音乐唱腔根据黄南藏戏唱腔音乐曲调丰富多彩,在唱腔音乐创作上,融合宗教音乐、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曲艺等元素,提炼成黄南藏戏特有的音乐唱腔,具有浓郁的审美性。

1、唱腔的民族性。

“藏戏是中华戏曲大体系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戏剧系统,它处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与中华文明各民族文化艺术有着广泛密切的交流联系,因此,藏戏在总体风格、形态、特征和韵致上与中华民族戏曲有共同之处。但与其母体藏民族一样,藏戏生存在藏民族社会本土文化中,特别是以原始巫文化和苯教文化为根基,藏戏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在藏地出生和成长的藏族艺术家,首先,他们具有藏民族的典型个性特征,具有藏族传统文化的血脉,通过他们的创作,这些藏族的精神元素自然融入藏戏作品中,固尔作品呈现一种民族性。其次,黄南藏戏吸收藏民族的艺术文化养分,如黄南热工艺术、黄南寺院宗教舞蹈和壁画、民间舞蹈及藏族生活素材等,具有浓厚的民族性。

黄南藏戏最早在寺院及民间演出时,唱腔单一,同一个唱腔反复被不同的角色使用,缺乏戏剧和情感的表现。针对这一缺陷,在唱腔音乐创作上,在保留宗教音乐元素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安多地区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音乐、民间说唱曲艺等元素,经过提炼,逐渐形成黄南藏戏现在所有的丰富的唱腔,形成的唱腔可以说是博取众长,兼容并蓄,体现出一种民族性的美感。

2、唱腔的地域性。

不同的地域造成不同的地域文化,同一文化现象在不同地域有地域性差异。在藏区藏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基础上产生了藏戏,在藏戏系统里,有许多不同地方的藏戏剧种,最早诞生的是的白面具藏戏,后来发展形成了大小不等的12个藏区戏剧剧种,虽然他们的形成都受藏戏的影响,但因各自生长发展的地域差异,又都具有各自的地域特点。

黄南藏戏的唱腔,吸收黄南民间音乐素材,并为不同角色设计唱腔,形成黄南藏戏特有的声腔体系,主要声腔有道歌调、喜庆调、悲歌调、嘛呢调、诵经调、格萨尔调、吉祥调,这些都是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创作产生的,和其他的藏戏剧种流派的唱腔是不同的。

“一切文化艺术都要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断繁荣。”黄南藏戏音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安多藏族民间歌舞曲和说唱曲艺,并提炼融合到藏戏音乐唱腔中。黄南藏戏艺术家们根据戏剧中人物性格差异和剧情需要创新唱腔的使用,采用各种作曲手法对音乐唱腔进行处理,改革后唱腔的结构规整、调式丰富,音乐性和戏剧性被强化。在唱腔演唱上创新的运用合唱、伴唱等表现手法。在乐器采用上,除运用民族乐器(包括藏族特色乐器)外,还创新的增加了西洋管弦乐的使用。第三,在音乐结构创作上进行创新,主要是借鉴了汉族戏曲音乐的结构形式,在藏戏音乐创作上运用联曲体(或称曲牌联缀),创作的戏剧音乐,尤其是器乐音乐,有多个独立的曲牌。经过改革创新的藏戏音乐及唱腔,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具有新的审美感受。

三、黄南藏戏的宗教性美

“藏戏艺术是在传统的藏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又与藏传佛教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戏曲系统。在藏戏的形成发展中,虽然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从本质上说,确实是在传统的藏族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藏族传统文化与藏传佛教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虽然藏戏在发展中形成了众多剧种,并有它们有各自的发展道路和特色,但藏传佛教文化对它们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入”③。

藏族是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 “由于藏传佛教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藏族传统思维的主要特征,藏戏也必然要受到这种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按一定的格式、规则和价值观念来考察和领悟人生,形成藏戏相对稳定的整体构思和表现手法,而一般的接受者也形成相应的欣赏心理和审美接受习惯”④。

1、在表演形式上具有宗教意味

黄南藏戏在表演形式上运用了“温巴顿”。“温巴顿”也称甲鲁温巴,为一种仪式歌舞性表演的开场戏,是传统藏戏演出前为交代剧情、介绍人物必须有的表演。“温巴顿”是藏戏的第一部分,它是藏戏演出时的开场白,出场人物有三种:“甲鲁”、“温巴”、“拉姆”多人,由他们组成一个歌舞队,边唱边舞,也有韵白,内容是酬神、祈祷、祝福⑤,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多杰太继承了这一演出形态,并融入黄南地区的民间歌舞杂技百戏和宗教祭祀仪式,在藏戏中继续使用“温巴顿”作开场戏,并将其运用在戏剧中的每一场开场。

2、藏戏音乐融入宗教元素

黄南藏戏音乐融入了寺院的宗教音乐元素。“诵经调”是典型的宗教音乐,是寺院喇嘛诵经时唱的曲调。音乐旋律平缓,以递进式上下起伏。“嘛呢调”是一般在民间进行佛教祭祀活动时诵唱的一种曲调,其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情绪深沉、气氛虔诚、节奏缓慢⑥。融合了宗教音乐的唱腔,旋律更加典雅、婉转悦耳、朗朗上口。在乐器上,使用藏传佛教特有的乐器配乐。

3、剧本内容的宗教色彩

在曹娅丽教授著的《青海黄南藏戏》一书中,指出,黄南藏戏题材内容宗教色彩浓郁,既保留了传统藏戏剧目的内容、结构,又具有中华民族汉族戏曲的“大团圆”美学特征,她认为:“藏民族的含蓄精神和宗教思想,在藏戏剧目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主张“温柔敦厚”“谦和礼让”“虔诚信仰”的道德标准,在戏剧作品中固然不是表现大喜大悲的内容,若要表现悲剧的结局,也要在处理上费一番苦心,做些调和,以适应藏民族道德审美的要求。因此无论多么悲惨的题材,都要尽量缓解冲突,消解矛盾,以一个团圆或亮色的结局,追求一种余韵的美,即团圆之美⑦。”

黄南藏戏戏剧的题材内容,结构继承融汇了汉族戏剧的特质,剧情“大团圆”的结局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体现宗教的因果报应观。

四、结束语

青海黄南藏戏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戏艺术在青藏高原传播、变迁的体现,是青海黄南地区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呈现。探讨黄南藏戏的审美特征,是继承和保护优秀的藏戏艺术、发展符合藏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藏族文化的需要。(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曹娅丽,青海黄南藏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刘志群,中国藏戏史,人民出版社,2009

[3]曹娅丽,藏地诗颂:青藏高原藏戏遗产保护与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刘志群,中国藏戏艺术,京华出版社,1999

[5]王文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学苑出版社,2009

[6]祝肇年,中国戏曲,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7]张庚,中国戏曲志,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8

注解

①祝肇年:《中国戏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

②王文章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③刘志群:《中国藏戏史》,拉萨,人民出版社,2009.

④曹娅丽:《藏地诗颂:青藏高原藏戏遗产保护与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⑤刘志群:《中国藏戏艺术》,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相关期刊更多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广播歌选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西藏艺术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