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专职消防工作总结

专职消防工作总结

专职消防工作总结

专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专职消防队;发展;多种形式

【中图分类号】TU998.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34-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火灾起数和火灾损失逐年增长,现役消防警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迫在眉睫,它是弥补消防力量不足的有效途径,是完善中国特色消防力量体系的创新举措。全国各地以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社会、服务农村小康建设为目标,按照“政府负责、形式多样、管理规范、一专多能、协调发展”的原则,着力构建覆盖广的多种形式消防力量体系,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以及人们对这一队伍的认知度不够,此项工作虽有在逐步开展但成效甚微,那应该如何建立一支规范的、有战斗力的专职消防队?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抓好专职消防队伍工作的合力

国家七部委下发了《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省政府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意见》、《“十二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和《“十二五”期间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实施意见》。这些文件的出台为我们做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尤其是专职消防队建设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我们应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把组建专职消防队伍作为心系民生的一件大事来抓,及时成立专职消防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强化沟通联系,积极请示汇报,寻找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瓶颈,并形成联络员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2、强化保障,提高待遇,确立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

由于专职消防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萌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他们到消防部队工作有的是为了就业,既然是就业,就涉及到工资、待遇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GDP大幅上涨,人均购买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专职消防员的工资水平赶不上物价上涨的力度,入不敷出成为这一行业的尴尬所在。再加上现在的专职消防员与现役消防员混编,他们每天生活在一起会进行比较,收入差距太大一方面会让他们产生自卑感,另一方面也会让他们觉得我拿的少我就应该干的少,这样会严重削弱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队伍的战斗力。

3、划分等级,强化激励,切实提升专职消防队伍的战斗力

3.1 加大工资的梯次差别

影响专职消防队伍发展的另一个问题是工资梯次差别不明显,有的老队员与刚入队几天的队员工资待遇相差无几,有的是增长幅度不明显,对于消防这种高危工种来说,经验和实战能力在灾害事故现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工资待遇上的“一锅端”直接影响了队伍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

3.2 实行工龄等级制度

在专职消防队伍的管理上我们可以引入士官的等级制度,专职消防员等级划分为三等六级,由低到高依次为:初级合同制消防员(一级、二级,占总人数的50%)、中级合同制消防员(三、四级,占总人数的35%)、高级合同制消防员(五、六级,占总人数的15%),并且采取晋级考核制度,达到一定年限并经过考核合格的可以晋级下一等级,在不同等级的人员之间在工资上要体现出差距,并且越高级的人员工资增加的幅度越大。通过这样的等级制度老同志不仅收入更高了,并且也会有一种荣誉感,可以促使他们长时间服役。

3.3 提高专职消防队员的政治待遇

注重优秀人才的“推公推优”,广泛营造政治氛围,逐步提高他们享受的权利,对于愿意在消防部队长期干下去,且在灭火救援等勤务工作中表现优秀的队员,可以落实其入党、培驾、学厨、消防职业资格认证等,亦或是提请公安消防部门报请地方政府参与地方性的评先评优活动,以提高其政治荣誉感,增强社会公众认可程度,身份被明确后,工作积极性也渐而水涨船高,增强他们长期服役的信心。

4、拓宽渠道,严格训练,严把专职消防队伍的选聘关

4.1 统一招收,广泛宣传

以往很多单位在专职消防员的招收上采用的是各地自主招收,招收数量少,形不成规模,我们应该改变这样的招收模式,改由上级统一招收,而后进行统一的培训,经培训合格的分配到各地执勤。在招收的方法上,应该拓宽招聘渠道,争取有关单位的配合,例如可以在各个人才网站和人才市场做宣传,参加人才招聘会;可以与各地的劳动局合作委托他们帮忙寻找合适的人员;还可以争取媒体的支持,在电视、报纸等传媒上进行大力宣传造势。

4.2 集中培训,竞争上岗

专职消防员上岗前组织集中培训,培训方式可以参照新兵入伍培训模式。参照公安消防部队执勤业务训练统编教材《新兵训练》和《消防技能训练规则》集中进行,时问不得少于3个月。主要学习条令条例、法律法规、劳动法、规章制度和常用的防火、灭火常识,进行军事队列、体能和消防专业技能的训练。考核成绩合格者,统一安排上岗,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训、补考,仍不合格的退回劳务派遣公司。

5、统一标准,联勤联训,铸就专职消防队伍的铁血本色

现行专职消防队伍在管理上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是专职队员自律意识、服务意识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特别是不愿接受部队条令条例、一日生活制度的约束;专职队员经常请假、不按时作息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到对现役队员的管理。二是现役、专职不团结各成一派。虽然现役、专职队员同住一个屋檐下,一同工作、一同学习、一同生活、一同训练,但不同的待遇,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想法,使现役、专职队员自然形成了两大派别。

如何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呢?关键在于严明的组织纪律。首先要选拔政治素质好、身体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成性高的同志担任中队长和指导员。混编中队要向队员明确,参照现役中队管理模式实行严格军事化管理的总体方针,可以制定一整套完善的规则制度,用制度和纪律规范约束消防队员的举止,做到管理有规章、训练有依据、奖惩有制度、奋斗有目标。

专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二)部门横向监管的标准化。严格推行《市消防安全责任制管理规定》,镇各职能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切实肩负对本单位消防工作的领导责任,推动本单位有效履行对主管行业的监管责任。2010年内,采取由镇公安消防大队提供技术指导,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方式,在七个主要行业推行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活动;2010年5月份前,分别由镇公安分局和镇公安消防大队完成宾馆酒店、镇工商分局完成商场、镇安监分局完成劳动密集型工厂、镇卫生部门完成医院、镇文教办完成学校、镇文广中心完成卡拉OK(夜总会)、镇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和镇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办完成“三小”场所和出租屋的标准化试点样板建立工作;2010年8月份前,完成了试点样板建立的职能部门应确定标准化管理达标创建单位名单,并对创建单位进行培训,做到培训一个,推广一个,推广一个、达标一个,达标一个、保持一个,确保质量;2010年12月,其他职能部门应参照先行部门的做法,督促主管行业中60%以上的单位建立标准化管理制度;2011年12月份,实现90%以上的人员密集场所及所有的“三小”场所、出租屋落实标准化管理制度。各职能部门在对行业单位例行监管的同时,应将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当作一项常态工作来抓,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确保每年对本系统主管社会单位推行标准化管理情况至少开展一次检查督导,重点解决消防责任不落实、隐患整改不及时、违章行为不禁止的问题。

(三)单位日常管理的标准化。各社会单位尤其是人员密集场所要根据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推进要求,按照《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规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明确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以及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部门消防责任人、专(兼)职消防队、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保安人员、一般员工、电焊工等不同类别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并以内部管理制度形式确定,定岗定责,确保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建立完善本单位消防安全例会、防火巡查检查、消防宣传培训、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燃气和电气设备检查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管理、专(兼)职消防队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及演练、消防工作考评和奖惩等消防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各岗位职责,形成网格化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工作不留空白。“三小”场所、出租屋要坚决执行监管长效机制,要推广省、市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加强对该类场所的管理。各社会单位在工作中要对标准化的执行情况开展定期自评,行业协会组织不定期互评,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综合考评,并公布考评成绩,建立奖惩机制。

四、消防宣传培训长效化

继续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大宣传大培训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宣传培训工作的新方法、新渠道,创新思路,逐步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强化类型化人群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市民的消防安全习惯养成水平。

(一)巩固拓展消防宣传三大阵地。坚持广度和深度并举,巩固媒体宣传阵地,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和3G网络的平台作用,通过开设专栏、推出专题节目、组织深入报道、发送互动公益短信等形式,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五进”。突出消防公益广告的制作和播放,由镇消防安全委员会根据不同阶段的工作需要,委托广告公司制作消防公益广告,2010年制作志愿者、亚运消防保卫、居家防火、消防处罚四个主题的FLASH公益广告,同原有的广告以每天不少于3条次的频率在镇电视台滚动播放;开展户外广告宣传,在镇中心区域地标位置,设立大型消防户外宣传广告位,开展《消防法》宣传和消防部门形象宣传,委托广告公司,利用公共空间的灯箱广告、宣传栏,加强对消防法律法规、违法后果、消防安全常识的宣传。拓展流动宣传阵地,与专业机构合作,策划并承办送法下乡消防主题文艺演出、有奖知识问答、消防安全演练、消防公益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宣传活动,利用消防宣传大蓬车,组织送戏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活动,在全镇2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17个村(社区)和大型工厂企业组织消防主题电影播映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壮大志愿者宣传阵地,团委、妇联、工会、文教办和新莞人服务管理中心等部门,应在干部、教师、学生、离退休人员、新莞人等群体中大力发展消防志愿者,并统一在镇消防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志愿者组织架构,完善工作制度,发挥志愿者分布层次广、年龄跨度大、服务形式灵活的特点,广泛开展消防宣传。

2、打造“123”消防培训品牌。着眼加大培训力度和覆盖面,引入专业培训机构,提高培训质量,开展“一责二化三落实”消防安全培训,在形成具有桥头特色的消防安全培训工作品牌的同时,培育品牌化的专业培训机构,实现双赢。“一责”即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我有责”主题教育。针对现阶段部分单位和广大群众消防安全意识相对淡漠的实际,突出政府、职能部门、村(居)、社会单位的消防安全培训组织责任和广大市民群众的参与责任,将消防培训纳入政府政策保障体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从多个角度入手,加强对多元主体的消防责任意识教育。“二化”即突出消防培训的专业化和市场化。由法定的专业培训机构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等对象进行培训,并不断提升培训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对社会群众,突出财政的指引作用,引入市场机制,由具有资质的专业培训机构,通过优胜劣汰,开展培训。“三落实”是由不同的责任主体完成对不同类别群体的培训:第一个落实是由法定培训机构落实对持证上岗人员的专业培训,即所有需经消防培训后持证上岗的人员,必须以年度为单位参加由法定机构开展的培训,及时学习消防新技术、新知识和消防安全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确保自身掌握的消防安全知识和具备的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符合工作岗位的需要。培训机构应根据培训情况定期整理档案。第二个落实是由职能部门落实对重点人群的岗位培训:宣传办、文教办、公安分局、安监分局、文广中心等机构和职能部门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原有培训体系,充分利用自身培训平台,在各类的进修、入职培训、岗位轮训中综合消防安全内容,对政府公职人员进行培训。人员密集场所的一般工作人员,以每年参训人员不少于50%的比例,由行业主管部门在每年年初制定培训方案并核定培训人员名单,采取主管部门组织,场所自行出资,专业机构培训的方式,参加岗位应知应会培训,培训情况由各主管部门在每年的6月和12月报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火灾事故中自我防范能力偏弱的在校学生、独居老人和妇女儿童,采取在校学生以学期为周期,由学校统一安排授课并组织疏散演练的方式接受培训;独居老人和妇女儿童则以村(社区)集体经济集中支付的方式,引入专业机构开展培训。第三个落实是落实全员常识培训,尤其是对“三小”场所、出租屋人员,村(居)统计本辖区人员总数,以每年参训人员不少于辖区人口总数20%的比例,制定分批培训计划,采取镇财政和村(社区)集体经济共同出资的方式,采购中介机构的培训服务,通过滚动的形式开展人员轮训。

五、灭火救援力量精锐化

坚持战斗力标准,加强镇公安消防大队、镇专职队、社区兼职队的软硬件建设,提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灭火救援能力;不断整合发展全镇消防力量,加强对专职队、兼职队的业务指导,形成以镇公安消防大队为指挥核心,镇专职队为主战力量,社区兼职队为补充力量的灭火和应急救援体系,切实提高全镇消防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打造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英勇顽强的精锐之师。

(一)推动公安现役队伍专业化。镇公安消防大队将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核心,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以预防和减少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为目标,以消防工作社会化和消防监督信息化、执法规范化、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着力点,全力提升保障民生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为我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推动镇专职队伍正规化。镇政府需参照国家《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中一级普通消防站的标准重新选址建设桥头镇专职消防队,并作为桥头消防训练培训基地使用。现有的消防队,可按照二级普通消防站的标准作为一支分队继续保留。镇专职消防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化其开展消防宣传培训和消防安全巡查的职能。到2010年,镇专职消防队应至少完成火场搜救攻坚组的组建;到2011年,镇专职队营房装备达到一普通级消防站标准,队员不少于40人,年龄在35岁以下。到2011年,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专职消防队较远的大型企业应当依法建立企业专职队。企业专职队建设标准按《广东省专职消防站建设标准》执行。相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市专职消防队建设管理规定》和《桥头镇专职消防队规范化管理汇编》,落实专职消防队的经费,落实队员的工资、福利待遇、保险、医疗和抚恤,切实提高专职队的管理保障水平和实战能力。

(三)推动社区兼职队伍规范化。2009年,桥头镇各村(社区)参照大朗镇村级消防队伍建设模式和标准,全面建立社区兼职消防队。社区兼职消防队编制6-13人,建立办公室、值班休息室和车库、器材库,配备不少于1台的执勤车辆,并参照大朗镇大井头村消防队的标准配备随车器材。到2011年,社区兼职消防员全部参加由镇公安消防大队组织的轮训,具备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实现“小火不出村”的目标。各村(社区)要加强对兼职队伍的管理训练,拓展功能,形成符合村(社区)实际需要的工作模式。兼职消防员享受工资、补贴、年终安全奖等待遇,经费由各村或社区统筹。

(四)充实其他灭火救援力量。2010年,全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建立保安消防员队伍,平均每个单位不少于10人,并经消防培训持证上岗。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防火自救能力,充实基层灭火力量,镇政府还应倡导建立民间志愿消防队。

六、消防装备配置科学化

按照“结构优化、功能多样、先进实用、节能高效”的原则,实现全镇消防装备配置科学化。到2011年,全面满足灭火救援任务的需要。

(一)坚持科学配置消防车辆。按照《城镇消防站建设标准》中的一级普通消防站的要求,并根据我镇的经济、产业结构和建筑物特点,桥头镇专职消防队在三年内完成各种消防车辆的配备,2010年购置一辆城市多功能主战消防车,加大消防车辆退役和更新力度,对服役期超过10年的消防车辆实行强制性检测,不合格的作退役报废处理。

(二)坚持科学配置消防器材。镇公安消防大队结合专职消防队现有车辆和器材装备配置情况,对照国家《普通消防站抢险救援器材配备标准》等相关规定,制定了《桥头消防大队三年装备规划》,在三年时间里通过逐年对装备建设经费的投入,使器材装备得到更新换代和改良革新,更适应于现代灭火救援的需要,并根据本辖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增配特种防护、侦检、堵漏、救生等装备,加大消防器材更新力度,个人防护装备、常规消防器材每年更新率不低于35%,特勤器材每年更新率不低于25%。

(三)完善消防装备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装备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有关消防技术装备管理规定,建立完善各种技术装备采购、管理和考评制度。2010年起桥头镇专职消防队的消防装备采购工作,参照广东省财政厅和省消防总队联合下发的《关于全省消防装备实行系统集中采购的通知》(粤财采购[2006]5号)的要求执行。2011年全面完成全镇消防装备力量的整合,将镇专职消防队的装备统一纳入市公安消防局装备管理系统进行日常管理,建立装备巡检制度,每季度由市公安消防局组织人员对各单位进行巡检,对装备建设不达标、管理不到位的单位进行通报。

七、保障措施

要充分认识推进桥头镇消防基层工作创新发展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落实督导考评、经费供给,保障本规划纲要顺利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镇消防安全委员会负责统筹本方案的贯彻实施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责任,编制重点工作的专项规划、方案,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最重大的问题入手,并按照方案要求推进实施。

(二)落实工作责任。镇消防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保障方案按时按计划实施。要依据本方案的要求,制定行业的具体实施措施,在有关规划编制、组织实施、工程推进、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有效解决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专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一、工作目标

根据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县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政办[2013]119号)要求,通过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推行实施,依靠镇政府和社会组织,坚持消防工作与村(居)警务工作相结合,坚持消防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相结合,以乡镇为单元,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逐级细化网格到单位场所,庭院楼栋,将辖区所有单位、场所和居民区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建立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消防管理网络,把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基层、最末端,筑牢基层一线火灾防控网。推动所有村(居)达到消防组织机构健全、消防专职人员明确、消防工作人员业务熟练、多种形式消防力量完善、消防档案资料齐全、消防巡查检查制度落实、消防宣传培训氛围浓厚的工作目标。全面提升基层火灾防控能力,坚决预防和遏制较大以上亡人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方法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5月25日)

组织各村(居)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员召开会,迅速进行安排部署,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对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逐项明确工作措施、工作标准、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员。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26日至IO月20日)

各村(居)要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和村(居)负责人组成的防火安全委员会,依托安全监管站、综治维稳工作站设立消防办公室。逐一明确三级网格消防工作人员,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实行半年督导,年度考评。督促指导村(居)设立消防工作办公室、配齐消防办公设施、消防装备器材,建立完善消防档案资料。组织村(居)消防工作负责人、专职消防人员、多种形式消防队员、巡防保安队员分批分类开展消防业务培训,确保所有人员熟练掌握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内容和消防业务基本知识。督促指导三级网格对辖区(责任片区),社会单位进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巡查检查,对社会单位从业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培训,组织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在辖区广泛设置消防宣传标牌、标语。对消防检查、宣传的情况要及时登记造册,归入档案。

(三)检查验收阶段(10月21日至10月31日)

镇政府成立专门的检查验收小组,对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验收,认真总结经验做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保逐个过关。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决战决胜“清剿火患”战役、持续深化基础防控的有力抓手,是全面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重要举措。各村(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各村(居)负责人必须负总责,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制定对策,亲自抓好落实。

(二)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村(居)要按照方案确定的工作计划、任务和目标,确定专职消防管理人员,村(居)要明确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同时要明确方法、明确进度、明确时限,抓好落实,切实做到人人有担子,个个有压力。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消防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专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连云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云港农村火灾多发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深入分析连云港农村火灾形势与消防安全现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于加快连云港新农村发展,具有紧迫而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连云港农村消防工作现状

1.1连云港市行政区划及消防工作概况

连云港市地处我国沿海中部、江苏省东北部,是农业大市,农村面积5 497 km2,乡村人口403万人,下辖83个乡镇、214个居委会、1 436个村委会。连云港市在新农村建设中高度重视农村消防工作,每个乡镇基本都编制了消防规划,依托公安派出所建立了消防警务室和保安联防消防队,配备了消防摩托车,初步实现了“小火不出村,大火控得住”。

1.2连云港市农村火灾形势总体平稳,但不容乐观

2000—2008年,连云港市农村火灾4项指标呈上升趋势。2000年,农村火灾死亡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分别占当年火灾死亡人数的23.60%、直接财产损失总数的9.13%,2008年则分别上升为66.60%、11.71%。村民住宅是农村火灾发生最为集中的场所,2000—2008年,全市村民住宅共发生火灾1 187户,占农村火灾总数的50%,因住宅火灾死亡的人数占农村火灾死亡总人数的71.60%。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平均每户3.4人计算,在火灾中受灾的农民至少4 036人以上,相当于1个行政村的人口。也就是说,每年全市有约132户家庭、448位农民因火灾致贫、返贫。

1.3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消防工作。同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不断改善城乡防火安全条件”。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并在《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中对如何加强新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耐火等级低

连云港市农村房屋大部分为砖木结构,建造时使用大量可燃建筑材料,耐火等级非常低,大多数属于二、四级。同时,村民住宅往往同厨房、储物间、牲畜棚等连为一体,厨房内经常堆满柴草作为做饭燃料,火灾载荷非常大。农村各户之间基本上是联片建造,没有留出足够的防火间距。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火灾隐患十分突出。2003—2008年,用火不慎和稻草火引发农村火灾分别占总数的24.5%和23.7%。

2.2农村消防水源紧缺,公共消防设施滞后

连云港市4个县为江苏省扶贫县,乡镇财政紧张,农村消防公共设施建设十分滞后,大部分农村没有自来水供水管网、消火栓、消防水池,乡镇消防站处于零状态。另外,连云港市近年降雨量较少,天然池塘、湖泊和沟渠等蓄水不足,河水流量日渐下降,消防水源紧缺。发生火灾时,县城消防队到达偏远地区至少需要40 min以上,加上消防水源不足,火灾扑救不理想,特别是面对麦田火灾时,只能“望火兴叹”[1]。

2.3消防安全意识差,用火用电管理不善

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传统习惯影响,连云港市大部分家庭还在使用木柴与柴草做饭和取暖,明火的大量使用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火灾。近几年,连云港市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又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农村家庭各类电器数量增多,但是大部分村民缺乏安全用电常识,购置劣质电源开关、插座,电线乱拉乱接、接线头松动、线路陈旧老化,滋生大量火灾隐患,电器火灾逐年增多。2003—2008年,用电不慎引发的火灾占火灾总数的36.1%。

2.4消防宣传不到位,群众消防自救能力差

近年来,连云港市农村消防宣传有所加强,但是大部分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还很淡薄,防火、灭火常识匮乏,甚至有不少群众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不懂得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2]。有些群众甚至认为消防队救火要收费,即使有火灾也不敢报警,从而造成火灾蔓延和扩大。还有些群众不知道放火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

2.5农村结构发生变化,非传统火灾隐患突出

过去农村传统火灾隐患主要是建筑耐火等级低、没有防火间距、缺乏水源等。但是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在城市出现的火灾隐患,农村也大量出现,比如安装防盗窗、伴随个体私营经济出现的“三合一”等。1990年以前,农村发生火灾,基本上靠左邻右舍自发进行扑救。随着社会发展,农村大部分青壮年进城打工,农村出现“空巢”和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现象,当发生火灾时,由于缺少青壮年劳力,靠邻里自救火灾的传统将不复存在[3]。

2.6消防监管难度大,火灾隐患难根除

由于公安现役消防监督警力有限,主要精力集中在城区重点单位,过去一段时期,农村消防工作几乎处于失控漏管状态。2009年5月1日修订实施的《消防法》明确将农村消防监管工作赋予公安派出所,从法律层面上解决了农村消防监管工作主体问题。但是由于派出所警力紧张,工作量杂而繁多,主要精力集中在乡镇社会面单位,很少过问村组消防工作。个别村委会虽然不定期组织防火检查,但由于专业知识不多,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火灾隐患,即使发现隐患,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火灾隐患变成难以根治的顽疾[4]。

2.7消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消防组织难以为继

近年来,连云港市新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较快,但是农村消防公共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镇建设的发展速度。农村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得到一定的发展,但由于缺乏整体规划,没能形成群防群治的网络,且各地发展不平衡,总体自防自救能力差[5]。同时,一些地方伴随乡镇机构改革和结构调整等因素,使得原有的专职或义务消防队被取消,有些乡镇虽然还保存着原有的消防队伍,但也因经费和队员待遇等因素而名存实亡,发生火灾后也形成不了有效战斗力。

3对策

3.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网络

以新农村消防安全防控责任制为核心,积极建立“党委政府主要负责、部门各负其责、乡镇重点防控,村委会组织管理、村民义务参与”的农村消防工作责任制度[6]。要建立和健全考评机制,凡发生重大特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实行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一票否决”。分层次组建乡镇专职消防队、乡镇企业义务消防队和农村义务联防队,探索建立连云港新农村消防工作信息沟通和消防执法联动机制,逐步完善县、乡、村委会三级组织网络,把一般化的消防工作拓展到乡镇、农村、家家户户,从而形成“县、乡镇人民政府领导,村民委员会具体负责,村办企业、个体商户、村民代表齐参与、共同管理”的三级消防工作社会化格局。

3.2编制消防工作规划,科学安排农村消防布局

采取政府规划、政策支持、主动引导和财政扶助的方法,将村民住宅和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布局、消防水源建设、消防通道纳入到乡镇总体规划与村庄建设规划中,做到同时立项、同步设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结合新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改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安全平面布局;结合农民房屋改造,提高乡村建筑的耐火等级,并请专门的评定企业定期评测;结合各地乡村道路的改建,合理地规划建设消防车道;结合人畜饮水与农田浇灌工程,加强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水源、消火栓等消防基础设施的建设;结合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着重在新农村建设“一室一队一车”(1个面积不小于20 m2的供学习与培训的消防室;1个由村领导与基层民兵组成的义务消防队;1台配备手抬消防泵、火钩、灭火器、个人防护装备等灭火设备与消防宣传设施的简易消防车),从根本上改善当地农村防火条件。

3.3加大消防经费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农村消防公共设施

以财政投入为主渠道,把消防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力争逐年增长比例不低于当地GDP增长速度。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征收消防公共设施建设配套经费,改善消防队伍装备和消防公共设施。探索连云港新农村多元化消防投入机制,建立农村消防基金,鼓励社会各界资助消防事业。

3.4发挥派出所监管主体作用,及时整治火灾隐患

把消防监督管理纳入到派出所的日常工作,把消防监督管理的责任分解到各镇、乡、村的民警身上,明确各自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形成“所领导负责、专(兼)职消防民警具体指导、管区民警抓落实”的公安消防监督管理模式。消防部门要建立与派出所、安监所定期互动工作机制,通报阶段性的消防形势与防范重点,交流消防监管工作经验,提升派出所民警专业能力。要充分发挥派出所消防警务室职能作用,配备2~4名消防监督员,定期到所在乡镇的各村进行监督,从而使乡镇、村消防安全工作基本落实。要把消防工作纳入到公安工作总体目标,在工作考评和奖惩方面,与其他公安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考评和同奖惩,激发派出所消防民警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5加强消防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消防安全意识

新形势下,农村消防安全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保护手段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二者要紧密结合,融会贯通,形成浓厚的符合各地特色的消防宣传氛围[7]。要讲究防火宣传策略与方式,在冬春火灾多发季节、春耕垦荒烧荒期、清明扫墓期间、秋收季节等火灾多发时期,可以采取通告、宣传车走村串户的巡回宣传等方式或者利用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播放和刊登消防知识与消息等手段,广泛地开展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知识,把消防法律法规与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纳入到新农村的普法教育中。通过乡镇派出所民警加强对各地农村治保人员、治安协调员、供电所电工等相关人员的消防培训,再通过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把消防知识灌输到农村基层。此外,要把中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活动拓展到农村学校,做到真正把消防常识与消防法律法规纳入到中小学生的教育上来。

3.6发展多形式消防队伍,建立适合农村的灭火救援体系

在公安现役警力编制紧张的情况,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建立健全适合农村特点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人口超过5万人或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的镇,要率先建立专职消防队,其他乡、镇、村则要因地制宜地依托民兵、治安联防等组织建立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伍。依法建立乡镇企业专职消防队,发展政企联建消防队及志愿者义务消防队。建立村民联户联防组织,制定执勤制度,定期组织灭火演练,掌握初起火灾的扑救技能,开展防火安全检查和巡查。争取用3年时间在农村逐步建立以镇专职或兼职消防队为主体、群众消防队或志愿者消防队为补充的消防队伍,逐步提高群众抵御火灾的能力。

4参考文献

[1] 王生春.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消防月刊,2003(5):6-8.

[2] 胡子荣.当前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4-35.

[3] 萧岩.浅析农村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理论界,2005(7):106-107.

[4] 杜峻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浅谈[J].山东消防,2003(11):49.

[5] 王宏斌.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的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04(5):21-22.

专职消防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费保障;自身建设;转岗机制

政府专职消防队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一种,是乡镇、农村火灾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各地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成为制约专职消防队发展的瓶颈。

1、政府专职消防队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机制未统一。因镇街消防专职队是一项新事物,管理部门、工作制度规范、业务指导责任、人员经费保障等机制未建立健全,部级、省级统一的管理机制未出台,各地区管理模式、规定仍处于试行阶段,且都不相同,有的由乡镇人民政府领导,业务工作由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和公安派出所负责指导;有的由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并由镇(街道)政法副书记或副镇长直接分管消防工作;有的均交由派出所管理;有的则为全民事业单位,隶属县级消防大队领导。

1.2队伍建设不稳定。集中表现在消防队员招不来、留不住。消防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专职消防队队员必须年轻化、军事化。而目前,大多数月薪只有2000元左右,这与执勤备战强度、行业高危性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平均消费水平相比,工资待遇明显偏低,将很难满足这个年龄段的男性要求,并将会导致队员流动性加大,很大程度上影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调查发现,专职消防队员更换频率非常高,有时队员人数像坐过山车,刚刚招满员的队伍,队员说走就走,一下子就剩下不到一半了。

1.3管理教育难度大。目前,所聘用的合同制队员文化差异较大,素质参差不齐,有初中、高中,也有大专,因为没有专门针对专职队伍的管理规范,各单位只能参考现役中队的各种办法来实施管理。但是,由于这些队员并不是军人,个人心理上很难认同,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战士那样的新兵训练,毫无基础可言,大部分队员有厌倦甚至抵触政治教育的现象,认为大道理离自己太远,对自身的要求很低,遇事总是讲歪理,强调客观理由,喜欢拿别人的短处和自己的长处比,管理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2、影响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质量的原因分析

2.1队员思想上的困惑。政府专职消防队队员普遍存在身份困惑、待遇困惑和前途困惑。他们很难说清楚自己到底是干什么的,身在部队又非军人,除了身份证没有其它的工作证件。尽管各地财政不断加大对专职消防员的支持保障力度,但不同地区经济待遇差异较大,同属一个市不同县区的经济待遇也不同,全天候的工作模式所享受的待遇与地方相比没有任何优势,与现役士官相比差距更大。由于专职消防员同现役官兵一样工作,平时训练多,参加执勤备战任务时风险大,年龄大了就无法胜任,不大可能一直干到退休,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离开工作岗位,在没有任何政策保障和经济补偿的情况下,面临重新择业,这也是造成专职消防员工作不安心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三个困惑始终存在,大部分队员认为自己是临时打工人员,对已而言没有荣誉感,对消防队而言没有归属感,身在心不在,他们只是把消防队作为避风的场所,把从事消防职业当成权宜之计,一旦有其它机会就毫不犹豫地一走了之,队伍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2.2队员保障上的局限性。目前,政府专职消防队体制编制不明确、建设规范不具体、物资经费不充足。队伍没有编制,人员更是如此,没有编制的单位和人员,在开展工作上多是通过协调解决问题,消耗了大队干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际情况是在现有编制下,哪个单位合同制队建的越多,人员问题越突出。关于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一直没有具体规范,各级对政府专职消防队的要求的期望值都很高,基本上是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基层干部对队伍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心中没有底数,工作开展起来存在盲目性。目前地方政府仅仅是按照人员总数每月核拨经费,经费主要是工资、伙食费、服装费等,队员在签订劳务合同和缴纳的“五金”时,按照企业类别执行,一方面经费有限,一方面缴费金额又高于事业编制人员,队员能够拿到手上的工资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由于队员流动性过高,造成单位缴纳的“五金一险”大量搁置沉淀在社保机构成为无头帐,造成巨大浪费。

3、推进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对策

3.1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渠道是根本。专职消防队能否正常运行的最大困难就是经费保障问题,器材装备购置与维护、日常执勤备战消耗、队员工资福利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离开了资金支持,专职消防队的建设就会是“空中楼阁”。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长效保障机制是解决合同制队伍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要借助国家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协调人事、劳动、财政、工会等相关部门,将专职消防队伍建设作为消防工作一项长期发展计划纳入地方发展规划范围,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请政府制定出台有具体的实质性内容、可操作性强的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的规范性、政策性、法规性文件,作为队伍建设和工作开展的依据。明确队伍性质、队伍管理规定、队伍建设标准、队员工资待遇、人员招录程序、管理体制、政治保障、经费来源标准和抚恤优待标准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结合现行士官制度,实行专职消防员分级晋升和等级工资制度,实行班长骨干、驾驶员、特种器材操作员等特殊岗位补贴制度,在保证绝对工资相应水平的基础上,拉开工资差距,充分调动队员工作积极性。

3.2加强专职消防队自身建设是重点。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的自身建设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坚持质量建队,提高队伍的影响力、生命力和灭火实战能力。坚持走一队多能的路子,积极向多功能方向发展,除承担灭火、消防保卫任务外,适当承担防火宣传以及其它社会救援任务,努力把专职消防队建设成为灭火战斗队、防火宣传队、灾害救援队。二是建立队史文化,加强职业荣誉感教育,强化队员献身消防安保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三是强化队伍管理,用规章制度加强队员的约束感。四是争取奖励基金,加大典型人物奖、宣传力度,造就队员的成就感。五是创造激励政策,鼓励队员学习多种业务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推进专职消防队员参与消防职业技能鉴定,对专职人才广开出路。

3.3解决队员后顾之忧是关键。政府专职队之所以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很大程度是现有模式下消防部门无法有效解决队员今后的出路问题,专职队员担忧今后的前途。年限干满后就面临着离队、转岗和二次就业。因此,政府和消防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府专职队员工作转岗制度》,当队员工作超过15年、年龄达到40岁后,由政府牵头,联合消防、劳动、人事、财政、工会等单位对专职队员进行任期考核,考核合格后应按照事业编制,采取自主选择和定向分配的方式为队员解决二次就业问题。对于一些不愿离开消防队伍的,大队可视情将其转到防火岗位,从事社会消防宣传和火灾防控工作。若建立健全工作转岗制度,解决队员今后的出路问题,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队员们就会安心工作,队伍也能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