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第1篇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摘要:讨论了苏中地区各高职院校专业按大类和专业点布局的总体情况,分析了苏中3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数与三大产业的适应状况。指出苏中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虽然总体呈现适应的态势,但还应科学把握二者的适应关系,着力培植优势特色专业,尽快解决部分院校专业重复设置现象突出、与区域产业结构需求脱节等问题。

关键词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区域产业;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05-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笔者以苏中地区11所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情况和专业布局为分析对象,探讨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

苏中地区高职教育概况及院校专业设置总体情况分析

江苏共有13个省辖市,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苏南地区含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共5市;苏中地区则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市;苏北地区为徐州、淮安、盐城、连云港和宿迁等5市。苏中地区共有20个县(市、区),扬州市下辖广陵等3区1县2个县级市;泰州下辖海陵等3区及3个县级市;南通下辖崇川区等3区2县3个县级市。苏中地区总面积约2.0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636万人,分别占江苏省面积和人口比例的20%和21%。苏中3市中,扬州、南通有扬州大学和南通大学2所综合性大学。泰州市在2012年以前普通本科院校尚为空白,去年已取得突破,2013年4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同意在泰州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本科层次的普通高校“泰州学院”。苏中地区高职教育与苏南地区尤其是南京、苏州、无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但优于苏北地区。苏中地区高职院校共11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14.6%。

教育部2004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我国高职院校招生专业类别由19个专业大类、78个二级专业类和532种专业组成。2012年,苏中地区11所高职高专院校共设置17个专业大类、54个二级专业类,水利大类和公安大类专业为空白,覆盖率分别为全国目录的89.5%和69.2%(见下页表1)。11所高职院校共设置专业点数为446个,平均每个高校设置专业40.5个。专业设置数超过40个的院校有4所,最多的设置70个专业,是扬州职业大学;专业设置数最少的是扬州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共设置28个专业。2012年苏中地区11所院校招生计划共37 919人,平均每所院校招生数为3 447人,最多的院校为5 600人,最少的为2350人。

17个专业大类中,财经、制造、土建、电子信息、文化教育5大类专业布点数最多,均在42个以上, 5个大类专业布点数为264个,占总数的59.2%。招生数较少的专业大类为资源测绘、材料能源、医药卫生、公共事业、法律,专业布点数均小于10,该5大类专业布点数共29个,占总数的6.5%。

苏中3市高职专业设置与产业适应性状况分析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以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区域产业结构分布进行设计。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可以通过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程度来评价。苏中3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人数按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见表2。

第一产业的专业适应性分析 由表2可知,苏中地区高职院校第一产业专业设置和毕业生人数比例分别为6.05%和6.96%,产值比例为7.01%,总体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但从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设置第一产业专业的院校共3所,苏中3市各有1所,其中又以位于泰州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主体,设置专业数占苏中一产专业总数的70.4%,毕业生人数占苏中总数的84.7%。

第二产业的专业适应性分析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土建、材料与能源、生化与药品等大类。这部分大类专业的特点是:对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投入的要求较高,对区域支柱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关系最为密切。由表2可知,苏中地区第二产业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比例分别为38.34%和38.8%,产值比例为53.02%,专业设置比例和毕业生比例与产值比例具有一定差异。苏中3市中又以南通市第二产业的专业设置比例与产值比例的差异较小。第二产业中,制造大类专业点数虽然达到64个,但基本集中于少数专业,专业重复设置情况较突出。如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数控技术3个专业中,机电一体化专业重复率达100%(开设院校11所),电气自动化专业重复率为91%(开设院校10所),数控技术专业重复率为82%(开设院校9所)。这一现象既造成教育资源严重浪费,又加剧了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第三产业的专业适应性分析 苏中地区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比例分别为55.61%和54.24%,产值比例为39.97%,总体上专业设置和毕业生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三产产值比例。在区域内进行比较分析,3市中南通市专业设置比例(52.11%)和泰州市毕业生比例(47.49%)与产值比例较为接近。从具体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进行分析,师范类院校,如泰州师范专科学校专业设置以文化教育、财经大类专业为主,三产专业设置率达到92%;综合类高职院校,如扬州职业大学,虽然并入了扬州环境资源学院,三产专业设置率仍然达到63%;某些民办高职院校,如扬州江海学院,更钟情于办学成本较低的三产专业,三产专业设置率达到75%。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高职院校,三产专业设置比例则可能较低,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三产专业比例仅为31%,南通纺织职业学院三产专业比例为35%。从专业分布情况来看,各高职院校三产专业设置仍然偏重于少数热门专业,如财经大类专业布点数达65个,占三产专业布点总数的26.2%,财经大类专业中,又以财务会计类、经济贸易类、市场营销类等二级专业为主,11所高职院校共设置该二级专业点数共43个,占三产专业布点总数的17.3%。专业设置重复情况仍较严重。

关于苏中地区高职教育专业设置适应性的思考

苏中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呈总体适应态势 江苏省201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6.3∶50.2∶43.5,苏中地区当年三产增加值比例为7.01∶53.02∶39.97。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三次产业专业设置比例为6.05∶38.34∶55.61。各院校多年来为区域经济输送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应用型、高技能型人才。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一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南通、泰州市各设有1所以一产专业为主要特色的农业类高职院校;苏中地区3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院校,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以动物医学、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兽药生产等省级品牌专业为特色;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纺织品设计等品牌专业为特色;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以航海技术、轮机工程、船舶工程技术、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等品牌专业为特色,形成了独特的、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业优势较为突出的专业群。

苏中地区高职院校对区域主导或支柱产业的发展已做出一定贡献,但仍亟待加强 高职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形式,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扬州职业大学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扬州市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已拥有机械和化工类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但目前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仍存在下列主要问题:(1)专业同质化和专业重复设置问题较突出。如前所述,各院校制造类专业设置主要集中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和数控技术等少数热门专业,三产专业设置则集中在财务会计类、经济贸易类、市场营销类等专业,专业重复设置现象仍较严重。(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所在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存在脱节。如扬州高职院校对本地区四大支柱产业中的汽车和船舶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不足。据统计,2011年汽车类专业毕业生仅303人,占扬州当年高职毕业生总数的2.47%,船舶技术类毕业生尚没有;2012年汽车类专业招生人数为410人,船舶技术类专业仅江海学院开设,招生人数为45人,分别仅占当年招生人数的3.46%和0.38%。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亟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与预测机制,制定出与地方经济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专业发展规划,使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的人才需求达到有效平衡。

科学把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适应关系 高职教育既然服务于区域经济,但是否要求各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完全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应?完全对应的要求既不符合现实,也不科学。根据专业化理论,每个高职院校只有集中力量办好优势特色专业,才能提高办学效益和培养质量。从苏中地区3所国家示范(骨干)校的发展和专业布局可以看出,这3所学院均已形成自己在行业内的专业优势,建立起一批优于同类学校的品牌特色专业群。但苏中地区其他部分高职院校仍然存在专业设置较分散、专业特色不够鲜明的问题。我院经过多年努力,已经形成以化工和建筑工程为主线的“两纵三横”专业群。2012年招生的41个专业涵盖了高职专业目录中的10个大类,涉及工、理、文、经、艺术等各个方面。专业覆盖面过广,增加了师资培养、教学设备投入方面的难度,难以形成适当的办学规模效益。因此,坚持错位发展,依托自身传统专业优势,努力加强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才是地方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力俊,曹晔.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1(36):32-37.

[2]傅琼.高职高专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探析[J].职教通讯,2012(6):71-75.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第2篇

作为全国就业和创业型示范城市,苏州是着力优化就业创业体制,有效促进了就业创业和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落实。为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人文宜居的创新名城,苏州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无污染、高科技的企业类型,要创最有环境,聚最优人才。据统计,苏州市内的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吴江区等,达20000余家。其中,欧美外资企业占55%,日韩外资企业占18%,其余为国内企业。作为全国市级GDP排名第2的苏州正处在深化改革、转型创新的关键时期,苏州政府已经认识到这一切的关键还在人才、关键还在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为引进人才施展才华拓展更广阔的天地是苏州就业的总体形势。

考察期间,我们代表学校招生就业处重点走访苏州地区企业上级主管部门(苏州工业园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苏州科技城管委会和吴江区人才服务中心)等3个单位并考察了其相应的人才市场,和共计7家具体用人单位(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科玮隽(苏州)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住友电工(苏州)光电子器件有限公司、明治乳业公司、万都海拉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为开拓就业市场,我们又去杭州拜访了LG电子(杭州)有限公司)等共。我们此行受到了苏州各用人单位的热烈欢迎,并把各单位的基本情况与我们进行了沟通,提高了我们对苏州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认识,双方将交流了合作的共同点,并明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我校在该地区就业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在三星电子电脑(苏州)有限公司和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我们和延大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座谈,并做了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对母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以及其他工作的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了解毕业生参与麦可思调查情况。

二、意见和建议

1、学校应长期与相关企业上级领导部门建立互联互通关系。

相关报告显示,苏州就业市场总体供求情况需求比较大,该地区人才市场每周周一至周六组织相应的供求双方的招聘会,场景非常壮观。同时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苏州地区将为外地务工人员(大学生)提供廉租房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并有明确的政策支持,对985、211大学毕业生来苏州工作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助,解决就业人员的后顾之忧。如果学校能够与其保持长期沟通,将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信息和岗位,为我校就业工作提升新的层次。目前在当地延边大学知名度不高,我们联系和走访了3个人才服务中心和31个企业,知道延边大学的占35%,了解延边大学的占15%。我们此次来苏州就业市场考察,对我校毕业生来苏州地区工作大有益处。

而且,我们在与上级人事主管部门了解到,他们每年都与招聘企业一起到高校组织企业招聘宣讲会,广录人才。并表示愿意组织相关用人单位来我校招聘大学生来苏州工作(当地人事管理部门与高校建立互联互通关系、合作伙伴关系和全面合作关系三个层次共有216所,其中没有延边大学)。这是机会也是机遇,希望校招生就业处与之积极沟通联系,把他们请进延边大学,形成双赢的局面。延边大学与当地距离过远,难以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学校教师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转化基地,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毕业生就业渠道。

2、加强具有语言优势专业人才的培养。

我校地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着得天独厚的朝鲜语(韩国语)和日语的语言优势。但现在从就业市场实际来看,纯语言类的毕业生崔在就业类型相对单一的情况,已经不再容易满足企业的需要。据了解,在苏州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语言专业(韩语、日语)。(2012年苏州工业园区到黑龙江大学招聘朝鲜语专业毕业生)用人企业大可不必舍近求远来到我校招聘语言类从业人员。

同时,从苏州市企业构成来看,多为外资或合资企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公司高层领导皆具备较高的汉语能力水平,不再需要太多的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员。外资企业高层和中层领导国语水平提高,中层领导本地化达到70%左右,单纯语言类专业毕业生丧失优势。所以,既会语言又具备专业技能的学生成为了苏州就业市场新宠儿。我校应继续继承和发扬传统优势,与时俱进,培养适合就业市场的综合性人才,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3、加强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

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对专业技能的要求之外更注重的就是学生道德和择业观的衡量。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员工每天能够工作热情高涨,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热爱自己的集体,热爱自己的团队。但现实情况反映,一些学生总是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没有形成成熟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导致企业与学生双方收到损失。

在调查和与毕业生座谈中,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价总体还是满意的,但也不乏一些意见值得思考。我们了解到学校实践性教学过少,毕业生明明掌握了理论,实际工作中做不来。课程设置偏重于基本理论,专业课和选修课关联性不强,参加工作后适应期比较长。比如朝鲜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正统朝鲜语,工作中更多使用商务性朝鲜语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工作之前准备太少,工作中往往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职业认知、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要加强,比如销售岗位和技术岗位有差别,从事技术岗位要有时间的沉淀;跳槽要知道提出辞职,要有工作交接等。改变就业观念,培养艰苦创业精神。毕业生入职一年内,因为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频繁跳槽现象比较严重。加强学习能力培养,毕业生学习经历丰富,学习能力缺乏。

在外语学习方面,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英语口语的锻炼,因外在外企工作英语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但是读写和语言表述是有差别的,我校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相对薄弱。在外企工作,韩国语、日语学生在口语方面要求熟练,而我校存在朝鲜族学生说韩语、日语,不是精通或费力,这种情况对其就业会带来困难,希望学校有关部门能组织相应的培训,以利于学生的就业。

4、加强校友沟通,建立校友网络。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第3篇

Abstrac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s highly opening up in the economic field. The obvious advantages is the quality of the labor force and a good basis to undertake international service industry. However,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and the global capital flowing back to the U.S. and European markets, the service outsourcing industry of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hould emphasis on domestic demand "business service outsourcing market."

关键词: 苏州工业园区;外包服务;欧债危机;内需型

Key words: Suzhou Industrial Park;outsourcing services;debt crisis;domestic demand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129-02

0 引言

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生产和服务活动深入参与国际分工的产物,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苏州市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及有地方特色的外向输出型城市,在近年来参与全球分工,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苏州已形成以苏州软件园为载体,嵌入式软件为主打的软件外包基地,同时在动漫外包、研发外包、物流外包、金融后台外包和人力资源外包等业务流程外包领域也有了强劲发展势头。本文简要对苏州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及特色进行剖析,并提出在欧债危机加剧及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形势下,苏州市服务外包发展的方向及对策。

1 苏州服务外包发展的现状

苏州服务外包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21世纪,苏州服务外包产业驶入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轨道。服务外包企业数从2007年底的412家增加至2011年底的1600余家,接包合同额和离岸执行额从3亿美元和1亿美元分别增加至35.7亿美元和20.1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5.73%和111.82%。目前,全市共有CMM/CMMI3级以上认证企业86家,其中6家已通过CMMI5级认证;ISO27001国际认证企业102家,认定技术先进性企业110家,位居全省第一;服务外包从业人数逾16万人,已与8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服务外包业务往来。目前,苏州服务外包离岸业务总量占江苏省的29%、中国大陆的8.5%,已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2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苏州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大陆服务外包发展的高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有着适合该产业孕育生长的各方面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专业的规划发展理念 苏州发展服务外包,坚持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注重与行业的国际顶尖水平接轨。广泛汲取麦肯锡、毕博、凯捷、日本野村、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等国际一流服务外包咨询机构的规划理念,全力打造多元化的服务外包特色品牌,形成了苏州工业园区——“中国模式服务外包产业第一园”、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金融BPO示范区”、苏州高新区——“华东地区软件服务外包中心”、太仓市——“中国创意工厂”、吴中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研发高地”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与此同时,先后建设了国科数据中心、江苏动物实验开放服务中心、苏州软件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加快产业集聚创造了条件。

2.2 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人文法治环境 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作为中国最活跃的两条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京沪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苏南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能力扩大到1000万人次,外加上海后花园的地缘特点,苏州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区位优势明显。

同时苏州又是中国大陆率先建立独立知识产权保护局的城市,有国内最为严格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是中国部级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这些均为服务外包产业及创意发展产业保驾护航。

2.3 丰富的人力智力资源 苏州教育、科研事业发达,全市共有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普通高校20余所,同时与英国利物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3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另外苏州在2010年还设立了国内第一家以服务外包冠名的职业学院,拥有苏州软件(微软技术)实训基地、印度NIIT苏州软件外包实训基地等一批专业性培训机构,每年可培训2万余名服务外包职业人才。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第4篇

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会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包括人才、资源和能力的外溢,这将对地区产业调整和升级产生深远的影响。1.技术创新对阀门龙头企业与相关产业培育的影响———以中核科技为例中核科技(原中核苏阀)从20世纪50年代成立以来,就对自主创新高度重视,曾填补多项国家空白。自上市以来,公司研发和技术创新系统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自主研发了核电站关键阀门、加氢阀门、真空阀门和核化工阀门等高端阀门产品。多年来,中核科技掌握了一系列阀门设计制造的先进技术,形成了企业独有的知识产权体系,技术水平在国内领先,部分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公司阀门技术研发中心每年为企业开发、设计、改进新产品提供高达一千多个品种规格,为企业销售、承接订单和工厂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第一,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当前阀门供给行业已处于充分竞争市场,行业盈利水平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中核科技营业收入仍保持较高增长率。即使在金融危机造成外需缩减和福岛核泄露造成国内外核电发展放缓的不利环境下,其增速也实现了快速恢复。作为传统行业,中核科技保持了增量增利的良好发展态势(见表3)。2012年,公司毛利税率达27.91%③,居企业历史和行业领先水平。第二,技术外溢带动苏州阀门行业整体发展。中核科技培养了一批优秀专业人才,产生了较强的外溢效应,带动了苏州市阀门行业集聚发展。一方面,纽威阀门、道森阀门、苏思达德阀门、德兰能源科技公司、福润机械制造公司、莱特阀门公司、悦达阀门公司等苏州地区阀门骨干企业的创始人或高管都曾在中核科技任职。另一方面,凯孚阀门、威兰阀门、福斯流体、意阀公司、奥村阀门、富山阀门等国际知名企业看中苏州阀门资源的优势,在苏州开办外商独资企业,进一步提升了苏州在这一领域的地位,这些企业的技术管理高层也多数与原中核苏阀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部分企业和原中核苏阀合资,追求技术互补。在中核科技的领军和溢出效应下,苏州市目前已形成产业链集中、规模优势强、龙头企业云集的阀门业重要品牌基地,培育了强大的产业优势。2.技术创新对电梯龙头企业与相关产业培育的影响———以康力电梯为例1997年11月,康力电梯成立之初,注册资本仅为128万元人民币,员工仅30人。康力电梯坚持自主创新,先后成功研发了ECO节能系统、“CANEN赛能”能量再生回馈技术、一体化电梯控制系统、超高速电梯等。凭借技术研发实力,2011年11月,康力电梯技术中心被国家五部委共同审定评为部级企业技术中心,成为首个拥有部级技术中心的内资电梯品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进一步加速。近年来,凭借技术研发创新实力,康力电梯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保持持续增长。2012年营业收入达18.2亿元,是2007年的5.29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均居企业历史和行业较高水平。在康力电梯及其他龙头企业的示范和溢出效应带动下,吴江汾湖开发区的电梯产业集聚度和规模快速形成,区内已集聚了10家整机电梯企业和80多家电梯配件企业。2012年,汾湖电梯产业实现产值达78.6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3%;实现销售70.6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4%,占全国销售量的10%,电梯产业的集聚程度居全国首位。类似中核科技和康力电梯,苏州市有一批大型企业,其技术创新能力保持持续提升,为企业和整个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例如,亨通集团投资逾8亿元,成立七大技术分中心,创新产品应用于天宫一号、“神九”、“神十”飞天工程。苏净集团仅2012年就投入研发资金1亿元以上,用于技术升级开发新品,在空气净化、气体纯化、节能环保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平台。此外,近年来,苏州市雅本化学、德威新材、天顺风能和苏大维格等一批高科技中小企业和自主创新型企业快速崛起,在新兴产业领域竞争力不断提升,成为细分行业的领袖。

二、苏州市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还较薄弱尽管,苏州市千人、双创等高端人才总量居全省前列,但科技研发人才绝对量和相对量仍相对匮乏。例如,2012年苏州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为133.65万人,名列全省第二。而按国民经济19个行业分类来看,苏州市城镇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人数仅为0.85万人,全省排名第四,仅占从业人员总量的0.64%,省内排名第11(见表4)。苏州市城镇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人数总量、占比均同其经济总量、从业人员总量不相称,有待加强。

(二)企业研发投入尚需提升从研发活动企业占比来看,苏州市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仍相对较低。2011年,苏州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约42.41%开展科技研发活动,而占苏州市企业总量最大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仍低于50%。其中,外资企业比例最低,为37.07%,私营企业为46.78%。从行业来看,包括计算机、通讯设备在内的电子设备行业仅38.72%开展了研发活动,比例偏低。2012年,苏州全市有59.96%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了科技研发活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5.58%和53.50%,虽然有了较大的提升,但和苏州经济总量及地位相比仍处于偏低位置。从研发活动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来看,企业研发活动支出占比也尚需提升。2012年末,苏州上市公司研究开发费用为37.73亿元,增幅为19.9%,占营业收入的2.415%。当年,苏州市年末资产总计和年营业收入均超过5亿元的85家企业集团投入研究开发费用97.62亿元,增长26.1%,占营业收入的1.348%。而2012年,深圳市仅华为1家的研发费用支出就达300.9亿元,远远超过了苏州80家上市公司和85家重点调查监控企业的总量。这表明苏州企业在研发活动上的投入还远远不够。从研发经费的来源看,企业还存在对政府补贴、项目资助的高度依赖性。[1]虽然从宏观统计数据看,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政府资金占比不足1%。但从微观个案来看,情况却并非如此。以中核科技为例,该公司2010年度收到“核电关键阀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相关的产业引导资金1444.9926万元、政府补助300万元;2011年收到政府补助150万元;2012年收到政府补助300万元。2011年获得“百成千瓦级核电站用关键阀门产业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补助资金共计4500万元,其中,2011年拨付2000万元、2012年拨付1500万元、2013年拨付1000万元。2011年,控股子公司苏阀横店公司收到“高温高压加氢装置阀门产业化”项目补助780万元。在这些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下,中核科技研究开发支出由9.58万元跳跃式增长到23.40万元(见表5)。随着项目支持额度的下降,中核科技研究支持活动总额和占营业收入比重均出现下滑。(本文来自于《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简介详见)

(三)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还需提升第一,专利质量有待提升。近年来,为了相关考核指标达标,苏州市科技部门对专利申报奖励达到空前的力度,专利申报和授权量均出现了跨越式增长。但是,发明专利比重仍旧偏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二者合计占比出现了大幅下降(见表2)。专利申报奖励加大虽然能够激励企业对研发创新的重视,但是,对专利的奖励和考核超出其合理的边界时,一定程度上会引发中介机构、企业和政府以专利数量和增量为最终目标的错误行为,忽视了专利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真实意义,扭曲了社会资源的配置。第二,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增速和竞争力相对较弱。从纵向比较看,2006年以来,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速明显低于江苏省平均增速,苏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江苏省的比重持续下滑,从2006年的37.18%下降到2012年的26.40%(见表6)。从横向比较看,2011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年产值75.47万元(见表7),不及规上企业整体的九成,并不具有产出效率优势。其销售利税率①和利润率仅为规上企业整体水平的91.20%和93.05%,也不具有经济效率优势,2012年亦是如此。就一定意义而言,盈利能力是竞争能力的直接反映。综合两方面可以大致判断,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并不突出。以上市公司为例,苏州市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优势也不突出。2012年,苏州80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1562.57亿元,同比仅增长0.6%。苏州市上市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06%,低于深圳(7.89%)、广州(7.85%)等城市。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盈利能力来看,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率和利润率均处于全省的最后。这一结果意味着:随着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科技产品占比的提升以及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张,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能力并没有取得相应优势。

三、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模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过程中有关技术的产生、选择、组织、应用与扩散方式的总和。技术创新要素组合、配置方式及其结构上的差异构成了技术创新的不同模式。根据创新来源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模式。实践经验表明,一个企业的创新模式应与其创新能力、创新发展阶段相匹配。以中核科技为例,该企业综合采用了自主研发、国内研究院所合作、产业链联盟合作和中外合资合作等多种模式。在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市场机遇不同时期,中核科技创新模式侧重不同,对保持企业综合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苏州市主要科技政策对技术产生和数量过度偏好,而对其他环节关注相对不够;对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创新和技术驱动创新过度偏好,而对企业联盟或并购、市场驱动创新重视相对不足。这种不平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州市技术产业化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发展,并不能完全适应企业创新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相关制度当前,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多限于“供给式”的补贴、优惠,而需求引导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质量相对薄弱。“供给式”的补贴、优惠操作相对简便,也容易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但是,“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和“积极做事”重要。例如,新民科技和电科院同样是投入大量资金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但是,因为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把握不同,结果却截然不同(见表8)。此外,政府过度的资金激励和供给制度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不当。目前,苏州市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存在投机行为,部分企业以争取政府补贴和优惠为主要目的,设置了专门的业务部门通过多种途径谋求补贴收益;甚至还有部分企业仅仅是为了迎合政府对科技数量考核指标追求的需要开展项目和专利申报,而对技术产业化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重视不够。日本将科学学会的科研路线图、文部省的技术预见、产业界的路线图等科研技术规划作为公共产品,提供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中的技术动向和市场动态,甚至具体到技术参数,对产业技术创新进行支持和引导。当前,苏州市有关部门对研发和技术创新方向引导不足,相关成果前瞻性、动态性和指导性不足。未来,苏州市可借鉴日本的思路与理念,统筹协调包括有关产业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与规划,使技术研发到产业化更具系统性和延续性,并构建成数据库向社会公布。

苏州大学优势专业范文第5篇

“科”字当头,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实体经济“知识化”发展特征明显

创建于1992年的苏州高新区,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专业人才、形成管理队伍,滚动发展了工业实体经济。截至目前,该区已累计集聚了1.7万家民营企业和2000多家外资企业和一批国有企业,累计引进和认定各类研发机构300多家,获批科技项目超过1500项,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放大。

但不容忽视的是,数十年的改革开放,许多地方在加速追赶,在激烈的竞争中,高新区曾经的优势在弱化。

“转型是被逼出来的。以前是以制造业企业为主,虽然产品是高科技产品,但时间一长,一些产品也逐渐失去了竞争力。其他地方赶上来了,你就被淹没了,不转型就要走下坡路。于是,高新区盯上了大院大所。”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李艰说。“大院大所”,有人才、科研的集聚,一方面,这些单位也有扩张市场求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苏州地区产学研规划布局好、产业基础厚实、产业链完备,有一定的人才基础,加上政府的扶持和优惠政策等服务环境,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近年来高新区吸引了中科院苏州医工所、中科院苏州地理所、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中移动研发中心、中国兵器集团214所等70多家“大院大所”进驻。

背靠这些“大院大所”,苏州高新区开始加速新一轮“知识化”集聚发展。如,背靠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已有138家医疗器械在高新区集聚,医疗器械产业保持了20%以上的年增长。目前,高新区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超过了54%。

产业“轻”化,构建后工业时展新载体,现代服务经济集群显山露水

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到来》一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划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认为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为基础的社会,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信息是主导后工业时展的“动力源”。

苏州已经进入后工业发展时期。转型,大势所趋。但是,土地、环境等资源承载就那么多,区域经济进一步转型、集聚产业的“落子”是什么?后发优势的潜在空间在哪里?高新区在积极探索。

在科技城五龙山下有个占地1.5平方公里的“智慧谷”,2011年10月落户高新区的国家专利审查江苏中心就坐落其中。这里,环境宁静优雅,没有工厂车间,没有机器运转的嘈杂声。这里,集聚着1500余名专利审查员,90%以上是硕士毕业生。目前,在这个中心周围已集聚起专利中介等服务企业50多家,2014年实现营收5000多万元,预计今年营收将翻番。

“苏州慧谷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是该中心成立的直属公司,做的就是“大数据”的生意。2013年8月落户以来,已经做了40多份分析报告,如汽车、纺织、激光等产业,为政府的招商引资、产业布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为专利质押评估、司法鉴定、贯标等提供技术数据、信息参考。该中心对外发展部经理鞠得全说,如果专利是粒种子,这粒种子的含金量是多少,可以参考我们提供的技术数据,进而为专利质押融资提供依据,帮助种子找到成长所需的资金等。去年,他们开展苏州电梯行业和光电缆行业的分析项目,给本地产业布局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指引,还联合苏州市知识产权局启动了“重大创新发明专利推荐”活动,面向企业、行业协会和投资方,给发展创新型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撑。

数字,也许不起眼,但其蕴含的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意义非同寻常。高新区依托知识产权,依托信息、大数据的溢出效应,加速发展现代服务经济,推动了产业的“轻”化发展。

事实上,这样的产业转型,在高新区已经显山露水。

以“人力资源产业园”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不仅为当地发展吸纳各种人才,自身也在服务发展中成为现代服务产业。一幢25层的大楼,2012年开园,2014年实现营19.38亿元,服务企业6万多家、近百万人次。目前,整个园区已集聚近19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其中主导区人才广场51家,形成了包括招聘、人力资源外包、测评、人力资源信息软件等综合产业链,吸引从业人员1200多人。2014年初,还获批国字号的“中国苏州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产业园工作的樊文说,如今,这些入驻的服务企业中,已有三成多提出了增资扩容的要求。“今年,重点是为新一代电子信息、医疗器械、新能源、轨道交通四大新兴产业提供人才服务,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方面。”

在高新区的发展蓝图中,这个产业园将聚焦工程,并建设国内首个符合现代服务业标准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区;打造国内首个B2B人力资源交易综合服务平台;筹建国内首个部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研究院等。在未来几年内,集聚3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力争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在浙大苏研院,“轻”生产特征也很明显,在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的研发总部,集结了800多名科技人员,38家企业在高新区没有一家生产基地。去年6月,浙大苏研院提出,未来将把这里建设成长三角新型研发机构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从抓企业,到抓持续创新发展所需的能量源头。高新区的转型“落子”,或许可以从太湖之畔的“智慧谷”一见端倪。人才、信息、专利、创新成果在这里实现着“原始”的集合,服务、孵化、产业对接从这里闪烁着现代服务经济能级的“裂变”。

生态做“厚”,优化城市品质,进一步放大智慧发展竞争力

区域产业经济转型提升,不仅仅是一两个行业或产业的发展,更是区域整体产业布局的优化和产业环境的生态化、“轻”化发展。

苏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工委书记浦荣皋说,生态环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最大的资源优势,只有做好资源、产业、布局等城市发展整体生态环境和产业环境,才能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打下最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优化城市品质,才能进一步在知识型产业构架的经济基础上,支撑、放大智慧发展的竞争力。

在高新区,生态优势得天独厚――49座山体,25公里太湖岸线,丰富的山水资源形成了不可多得的环境优势。以苏州西部生态城为核心,高新区拿出了1/5的区域,规划面积达42平方公里,建设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集聚区,以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为主体,“软性”发展,不承担经济考核刚性指标。

根据发展规划,到2020年,高新区将总计投入329亿元建设40项生态工程,以凸显优美山水风光为突破点,打造一个集“科技高新、生态高新、人文高新”于一体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去年初,高新区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张建群告诉记者,高新区在整体布局上凸显现代服务经济发展,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提出了打造“狮山商务商贸集聚区、金融保险服务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集聚区、现代物流及国际贸易服务集聚区、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七大集聚区的战略目标。“目的是,通过这些集聚区的建设发展,让高新区的产业构成更轻、更软、更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