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经济发展战略

论经济发展战略

论经济发展战略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发展;人才发展战略;复合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172-02

1 引言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实施煤炭企业的人才战略为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创造人才源泉和动力。但是,在人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面临着人才的国际化竞争和人才的流失困境。

2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含义和要求

2.1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含义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是煤炭企业对于其人才发展全局性的长远目标的规划。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内容包括人才管理制度的改革、人才建设的投入、人才素质的培养和人才资源的优化整合。

2.2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要求

煤炭人才发展战略的人才开发能够为我国的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这是最为重要的潜在资源。培养和选拔适应煤炭企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建设具有国际化、掌握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才能、具有责任感和政治觉悟的人才队伍。我国开展了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为我国的各行业培养高素质的优秀领导人才,他们能够清晰认清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市场经济中稳住阵脚。在新兴行业如电子、信息、材料领域里塑造成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中就是提高人才技术标准和人才应用效率。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强调建设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为人才的快速在岗位上发挥作用进行人才制度的创新。煤炭企业应为人才建设更好的创业环境和发展环境,努力吸引人才,在与优越地区和公司的人才竞争中,提高竞争优势,留住人才,防止人才外流现象。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才,调动海外留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自身的专业优势,进行合理的人才配置。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分配制度保障,建立奖励制度,提高人才的福利待遇,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物质条件,关心人才的生活,为人才创造事业做好保障,做好人才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中存在的困难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是应对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竞争环境的反应,也是我国煤炭企业为了实现利润增长的必然选择。然而,在实施人才发展战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

3.1 煤炭企业人才结构配置不合理

我国煤炭企业长期以来缺乏煤炭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科技创新人才更为匮乏。面临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应具备的煤焦化、电力、洗选加工等人才不足,一些经济管理、法律人才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不足,忽视了对人才开发培训工作,人才培训体系也不健全,与其他行业相比,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因此,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较低、采掘工艺落户和劳动生产率较低,难以与国外先进煤炭企业相竞争。

3.2 煤炭企业人才的国际化竞争

煤炭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面临着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需要与国际的人才配置接轨,这样的环境下,煤炭专业人才更具流动性,更受人力资源市场的调控。因此,煤炭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必须处理好与国际化人才市场的关系。然而,我国很多地区的煤炭企业没有把人才放在重要的地位,还没有人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的观念。我国煤炭企业目前的人才整体素质还很低,缺乏创新型的高级人才;煤炭企业一些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级人才还很少,而人才成长的环境还不能吸引到国外人才,人才引进还很困难。因此,我国煤炭企业人才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优化人才结构,使人才结构成为国际化、复合化、综合化、创新性的人才组织,为我国煤炭企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当前,我国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总体上面临着人才资源总量偏低,各类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平衡,专业急需的创新性、复合性人才缺乏,高素质人才流失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煤炭企业的人才安全。在人才管理上存在着管理落后,用人机制不健全,对人才培养的投资少,不能够调动人才积极性。

3.3 煤炭企业人才的流失困境

在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人才流失现象。人才的流失是人才战略急需解决的难题,关键在于我国一些地方的煤炭企业没有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人才发展战略要培养人才总量,提高人才素质,而人才的流失使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人才发展战略要强调人才保持的重要性。煤炭企业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在这些煤炭企业工作的员工得不到应用的居住环境、医疗环境、教育环境,这既不利于留住人才,也难以吸引人才。因此,煤炭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应重视知识型的高层人才的生存环境建设。

4 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的实施措施

4.1 科学制定人才战略

煤炭企业人才组织战略就是其为自己所确定的长远性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以及行动路线与方法。当前,煤炭企业必须制定科学的人才发展战略。人才战略具有投入大、风险性、收效大的特征。煤炭企业要建设成为煤、电气、化综合发展的企业集团,就必须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发展战略。煤炭企业应重视人才的选聘、培养和储备,并积极与人才市场合作,为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实现煤炭企业的发展目标。

4.2 构建合理人力资源结构

煤炭企业应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其内容应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能力结构及分配结构等。煤炭企业应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而对于煤炭企业内部的低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应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成为煤炭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煤炭企业应建设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员工,增强员工的持续学习能力,不断为煤炭企业培养专业型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培养员工的开拓、进取、创新精神,以此调整和优化煤炭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

4.3 实施人才的联合培养

煤炭企业应开拓渠道,与各个机构组织联合培养人才。煤炭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培养多层次的人才,如培养定向本、专科毕业生或中专毕业生。煤炭企业与高校合作,联合举办煤炭企业急需、紧缺专业的短训班。根据各个煤炭企业的经济实力,选择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大力支持成人教育,解决一些偏远煤炭企业引进人才的困难,解决人才需求的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能留在煤炭企业,对煤炭企业的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煤炭企业还可以邀请培训教师到企业现场服务授课,解决员工无法脱产学习的现实情况,使培训人员边工作边学习,工作学习都可兼顾,这样就很好解决了在岗职工的工学矛盾,又降低了培训成本。

4.4 建设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煤炭企业应为员工建设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对煤炭企业的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营造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增强员工在此生活和工作的信心和稳定人才,获得人才来源的条件。煤炭企业应积极加强自身环境建设,改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环境的美誉度。煤炭企业应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企业生产应采取机械化方式,提高安全性和保护环境,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煤炭企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氛围。

4.5 实施有利的德育教育措施

4.5.1 德育教育的含义和效果

煤炭企业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德育教育能够促进企业的稳定,正视人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结合,协同发展。当前的德育教育,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才的价值和尊严,鼓励人才的自我实现。在单位和企业的德育教育中,使人们理解人才,信任人才,为人才的发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确立尊重人才的理念,并且能够促进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德育教育可以解决人才自身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发展的不和谐,提高人才的道德水平,增进人才的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组织的关怀,因此,德育教育就是强调团队成员的亲密配合。德育教育从宏观整体上和微观个体上对人才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人才的发展战略是促进企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推动力,德育教育就是这种推动力的有效的精神支持。德育教育能够使从单位企业、个体人才之间形成稳定秩序、和谐关系、良好的人才环境,这些能够满足个体人才的发展需要。创造一个适合高素质人才生存和发展的文化舆论、思想氛围,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德育教育提高了人才的思想政治觉悟,道德水平,为人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国煤炭企业发展人才战略的同时,要使人才能够提升政治思想教育的各种理论、补充道德法律知识。

4.5.2 德育教育促进个体人才与煤炭企业人才组织在价值观的统一

德育教育能够确保个体人才与组织的价值观一致。德育教育有效地帮助了高素质人才融入组织团队,保证团队中的人才沟通顺畅,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增强人才对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以及忠诚度,这是人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

德育教育还能够帮助人才清晰认识自身的价值,为组织配置人才提供宣传作用。经过组织的职位整合,为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奠定了事业基础。德育教育增进了人才的企业历史使命感,开拓了人才的视野和创业激情。

4.5.3 德育教育更新人们对人才的观念

开展德育教育就是为了保证人们思想的与时俱进,促使人们对于人才观念的革新,做好人才管理工作,符合人才发展规律,积极完善人才发展的机制,建设好人才队伍,重视人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认识到煤炭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意义。德育教育让人们认识到人才外流的严重性,只有做好人才引进和人才开发才能使我国的煤炭企业经济建设良好发展,才能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资源和能源短缺问题。德育教育的实施能够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使煤炭行业各级单位为选拔人才和合理使用人才营造环境,发挥出高级人才的潜力,构建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正确引导人才流动。

5 结语

我国煤炭企业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就是为了培养和使用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这些复合型的人才是我国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开展德育教育是人才战略的思想理论保障,为人才的培养开拓渠道,尊重人才、鼓励人才的创新、实现人才的自身价值的良好社会氛围。因此,煤炭企业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有效解决人才流失的人才安全问题。同时,煤炭企业应加强现有员工的专业技能的开发,激发员工的潜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实施煤炭企业人才发展战略,促进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保障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段莉.我国人才战略研究综述[J].理论与改革,2007,(5):41-44.

[2]刘文菁,王明舜.浅析实施人才发展战略的内涵与意义[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111-114.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梯度理论;发展战略;三阶段

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学界已多有研究,但至今尚未见对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进行探讨。梯度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领域,强调经济社会发展呈梯度性、多层次、渐变与突变相交织、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发展形态。研究这个领域,有助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一全景式观照,并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阶段的特征和规律。

一、梯度发展理论研究的使命与价值

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一般来说,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完善程度的表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变动着的经济社会实态。所谓经济社会发展,通常是指后工业化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人文环境等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运动,它具有梯度性的特征和发展规律,研究这个特征,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个规律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研究经济社会梯度发展是时代的选择

研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特征,首先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研究当代我国发展观念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更要研究不同发展阶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考察当前经济社会整体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在更高的理论层面解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社会主义更高阶段梯度发展的必然规律。

科学发展的梯度理论认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任何经济社会发展都有其内在客观自然的历史过程,这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的经济发展背景下,有不同的特征表现。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特点是过多的人为因素阻碍了社会发展内在规律的自然展现,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在低水平发展的基础上展示相对平等的社会图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被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我国经济社会从发展基础极度薄弱的情况下快速成长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2008年有望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梯度性特征,总体表现是:时间跨度短,发展步伐快。但与此同时,转轨期尚未结束,经济和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难度非常大。第一二三产业几乎同步发展,其中农业、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没有较大的时间顺次发展差距;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几乎同时打开,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面临同样的市场,改革和开放并举;传统观念与现代经济社会的新思想相互碰撞和融合,传统道德和新的价值取向相互冲突、磨合及调适,要求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声日益强烈;社会阶层出现显著变化,个体的外在社会生产能力发生扩延,内在心灵和精神成长逐步适应经济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这些现象表明,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日益成为常态,整个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各个阶段中,暴露出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困扰着当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加快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形成了阻力。这些阻力不仅与整个改革开放相始终,而且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因此,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研究就显得尤为紧迫。

此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研究,不能只是立足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或某一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进行周期性研究,因为单纯的经济研究并不能完全覆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因此,坚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个性化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影响,来揭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梯度性规律,是时代的选择。

2.在新的实践逻辑起点上解读发展梯度

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梯度性的相关研究,历史上、国内外都有学者进行过探讨,并提出各自的理论,但他们大多是从阶段论的角度展开。如美国经济学家胡佛-费雪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约翰·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成长阶段理论、日本学者井村干男的关于工业化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划分理论等。我国也有学者对经济发展阶段作过一些理论上的探索,但他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析,一是偏重于经济增长维度,二是分析的时间跨度短,有的仅到20世纪90年代为止,三是有的甚至连分析的依据和产生的结果都存在争议。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都没能从理论上对特定国家的具体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进行考察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出现这种情况,在国外,主要是其研究背景基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呈现顺次发展和渐次进入高度化的特征,城市化依次出现分散—集聚—分散的趋势。在国内,虽然这些国外理论对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有较大启发,但由于其研究背景与我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不同,因此,很难照搬和模仿。首先,我国尚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无论在思想上还是体制上的转轨难度都极大;其次,我国的国情有其特殊性,人口多,底子薄,资源不丰富,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影响深远,在这样的情形下,难以完全复制国外的发展模式和成熟经验。正如2007年7月9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在我国国家统计局举行的学术报告会上所说,中国是一个开创性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上没有什么模式可以模仿,其间克服了很多困难,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同时,中国经济改革的某些经验对西方经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它能够丰富其制度经济学的思想。虽然诺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有了较深刻的洞察,但同样没有提出关于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梯度的新见解。

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研究,关键在于从发展梯度的角度阐述科学发展观,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研究科学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的问题,关注科学发展的中间过程状态,论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必然逻辑,追求科学发展过程的创造性和谐,为科学发展的未来阶段提供理论支持。

1.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理论意义在于它能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首先,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坚持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对以往只注重发展结果、忽视发展过程,或只注重发展过程、忽视发展结果的发展理论都提出了挑战,主张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相统一的发展理论,是对以往发展理论的突破。

其次,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吸纳了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内核,如后现代主义的全球意识、强调事物的共生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重视对自然物理的认识传统、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人际关系与代际关系的和谐,扬弃了后现代主义的极端的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乌托邦色彩等消极理念,否定了它的宗教神学色彩和唯心主义,追求一种真正能够为全人类提供参考价值的科学发展观。

再次,科学发展梯度理论本身也是一个发展过程理论,这个理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百废待兴,到改革开放中期因经济快速发展,忽略道德建设带来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和改革成本的畸高,再到改革开放鼎盛时期的现阶段提出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无不表现出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2.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意义在于它也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方法论

首先,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价值在于它从发展阶段的视阈理解“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于以理论自觉的态度去坚持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科学发展梯度理论首次提出了在经济增长方式上的时间历程和哲学意义上的动态共生。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和发展也是个持续过程,不可能以单一突变的方式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个规律。第二,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开拓了我国科学发展的实践新领域,率先把发展梯度理论引入从自然、社会到精神的一切领域,把发展过程与解决矛盾的实践联系在一起,在时间上相始终,在方法上循序渐进。第三,科学发展梯度理论指明了我国科学发展的实践新途径,提出了发展是发展过程和发展结果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是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统一,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其次,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内涵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它能有效解决我国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与人民生活水平低层次小康的矛盾。传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使人们往往缺乏对发展梯度和层次的认识。科学发展梯度理论主张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让人们同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同时让人们认识到,发展是渐进的、有先后的,不可能所有的人同时进入小康。二是它能有效解决我国改革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的矛盾。科学发展梯度理论认为,只有让全体人民深刻理解发展的梯度性,通过对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兼顾、尊重、保护不同群体的利益,通过制度安排把不同群体利益的矛盾冲突降到最低限度,实行体制机制的渐进式完善和突变式改革的统一。单纯的渐进式完善,容易导致改革战机的贻误;而盲目追求突变式改革,则容易在未被大多数人理解的时候失去群众基础。三是它能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与利益格局深刻变化的矛盾。在转型期,不同利益主体对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以及对发展成果的急切占有都明显增强,形成一些反体制力量,使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要有效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分步骤、渐进式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开发党的政治权威合法性的新的政治资源和力量,及时地将现代化产生的新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成功地吸纳到政治系统中来,达到利益的动态共生。

再次,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实践方法主要表现在:第一,重视对发展的宏观政策的指导。宏观政策的制定、形成和执行也是一个过程,也呈现出梯度性特征。如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到80年代末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再到90年代的“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党和政府求真务实的高度责任感,每一步也都体现了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对发展的宏观政策的指导。第二,重视对发展的微观过程的指导。经济发展肯定需要速度,但更需要发展速度和质量的统一。速度是优化结构的重要手段,优化结构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真正高速度。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在每个微观领域,都要计算发展的成本,还要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三,重视对发展的具体方法的指导。主要指重视发展的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静态方法包括社会实践一般思维方法和一般操作方法两种。动态方法包括决策计划方法、组织指挥方法、操作技术技巧、信息方法、沟通协调方法、监督控制方法、评价总结方法等。无论静态方法还是动态方法,都是在过程中梯度性形成的,在梯度中发展,在梯度中起作用。离开发展梯度,它们毫无意义。这是科学发展梯度理论的又一重要价值所在。

二、梯度发展的战略决策与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梯度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多阶段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这些理论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实践提供了依据。任何实践都需要理论为先导,而“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社会主义是多阶段发展的。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并分析了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提出无产阶级革命后,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理论是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言,对后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梯度提供了理论指导,特别是社会阶段划分必须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出发点的思想,对于后人科学认识社会发展梯度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列宁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经历了社会主义的最初实践,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后社会发展的三阶段思想,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概念,并认为社会主义需要经过若干个发展阶段,才能到达共产主义。并提出采用迂回的方法,来完成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阶段的过渡,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阶段思想大大向前发展了。正如列宁在《论粮食税》所说的“所以为了使‘我们’能顺利地完成我们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就必须懂得,需要经过那些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辅助办法,才能使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从中国国情出发,进一步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在1959年12月到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更长。并对两个阶段各自的特征以及相互关系做了简要的论述。而邓小平更是以“台阶式”发展理论继承了马列主义和的社会发展思想,以“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这些都为把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与“台阶式”的发展理论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多阶段思想,有两点理论创新。一是根据中国国情把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准确定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是多阶段发展的,并明确把初级阶段分为三个阶段,集中反映在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上。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明确了邓小平“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个任务也基本完成。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这个“三步走”战略对我国的整个改革开放起了纲领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进一步提出“几年上一个台阶”的发展思想,被我国理论界冠以“台阶式发展论”。我国经济要“几年上一个台阶”,这是邓小平多次阐述的论断。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邓小平认为,在这个时候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对加快经济发展很有必要。1991年,他在《总结经验,使用人才》的谈话中,初步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的思想,并指出:“可能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而且他认为,这也是“国际经验”。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又指出:“从我们自己这些年的经验来看,经济发展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能够办得到的。”之后,他列举了1984年至1988年我国经济发展较快时期和调整时期经济呈台阶式发展的事实,并以日本、南朝鲜、东南亚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台阶式发展”作为例证。邓小平的“台阶式发展”论断,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上总结出来的,是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总结,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事物发展普遍规律。

正是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与“台阶式”发展理论,为我们坚持科学发展的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辩证统一的关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

2.非线性过程理论是划分阶段的方法论指导

纵观国内外关于发展理论的研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际,科学发展梯度理论除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理论,还借鉴和具象了公共政策非线性过程理论和经济发展短周期理论。

在公共政策理论研究领域,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公共政策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对传统的“阶段启发法”理论和分析工具提出各种批评的同时,发展出某些适合解释和说明复杂的政策过程的分析理论和模型。这些重视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的理论和模型,从多元视角深入透视了复杂的公共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间断性与连续性、人的行为与规则改变、基于利益而形成的组织间的互动、创新行为的学习和传播等因素,形成了一些与“阶段启发法”相区别,并更有说服力和解释力的非线性的政策过程分析工具,主要包括美国公共政策学者约翰·金通的基于政策源流汇合的触发机制理论、保罗·萨巴蒂尔的支持联盟理论、鲍姆加特纳和琼斯设计的政策运行中的间断-平衡模型等。

其中,鲍姆加特纳和琼斯的间断-平衡模型更能体现公共政策的非线性过程特征,这个模型意指公共政策的选择、变更和深化可从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政策群落的组合规则及政策运行中的间断和平衡等方面来理解:一个重要的宏观政策被提出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它会产生一些可能是政策设计初期难以预料的消极后果,需要设计新政策来纠正,只有经过这种对旧政策的突破,克服原先运行中出现的消极惯性,宏观政策才会继续向正确的方向实施下去。从运行过程来考察,它表现为一种间断和不稳定,呈现梯度状态。

这个诠释特殊情形的政策过程的间断—平衡模型,是值得高度关注的。在今天看来,这些理论对于处在转型中的、“非常态的”或“超常规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战略选择有着重要意义。分析我国30年经济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改革过程中的发展战略、政策选择和变动,可以发现,几乎每个阶段都有“非常态的”或“超常规的”各种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出现,适应并引导各个阶段的良性发展。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看,党和政府每次及时提出发展的重大社会发展政策,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指导思想,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些政策无不在解决旧有尖锐矛盾的基础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因此,借鉴非线性政策过程理论,研究每个阶段“非常态的”或“超常规的”各种政策及其成因,并以此作为划分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方法,是一种方法论的新尝试。

3.经济发展短周期是划分阶段的量化参照

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也最简明的GDP经济指标的变化是反映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信号。观察GDP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短周期的状况。通过1978到2007年的GDP变化,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的经济发展短周期:

第一个短周期是1978—1990年的发展期,我国经济开始起步,经1982—1985年的年均12.2%的快速发展后,逐步回落并伴随宽幅震荡,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开始全面整顿。到1990年GDP增长率跌至谷底的3.8%,完成经济增长的第一个短周期。这一阶段的宏观政策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这也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的从1981年到20世纪末20年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

第二个短周期是1990—2001年的发展期,经济从1991年开始迅速回升,1991—1994年年均GDP达到12.6%,之后开始比较平缓的逐步回落,出现通货紧缩,到1999年GDP增长率落至最低的7.6%,但比1990年的低谷仍高3.8个百分点。2000年GDP略有反弹,到2001年又回落至8.3%,完成经济增长的第二个短周期。这个阶段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同步的宏观调控政策,如1993年的“16条措施”完成了从经济过热到“软着陆”的调控;针对亚洲金融危机提出国民经济GDP“保8”的目标等。

第三个短周期是从2001年至今的发展期,经济呈稳步上扬的良好态势,GDP年均增长9%以上,经济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同时各项社会指标稳步好转。这一阶段的宏观政策主要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淡出,转变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以这三个经济发展短周期为基础,依据科学发展梯度理论,借鉴公共政策非线性过程学说,结合我国经济社会运行状况的主要变化和矛盾,可以将我国从1978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划分为三个阶段。

三、合规律的梯度发展三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期间三个阶段的发展既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征。

第一阶段:以“反贫困”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初级阶段。

这个阶段(1978—1990年)的主要特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为战略目标,从农村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反贫困”是当时的主流思想和战略方针。这个战略方针的顺利贯彻,使温饱工程基本完成,城乡人民生活得到普遍改善,极大地赢得了国际社会舆论的赞许与国内人民期望值的提升。

但由于改革初期缺乏系统有效的(政策上、制度上和法律上)调节途径和监督机制,各种非法或不合法的收入渠道,从未真正被杜绝过,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成为某些群体致富的捷径,使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良好政策愿望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

任何改革都有成本和代价。在这个阶段,改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是相关制度缺位,如市场制度发育不成熟、法律制度不完善、产权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到位、政府管理制度改革滞后等;二是环境污染严重,如城乡的“三废”、噪声和光污染等;三是由于国门初开,意识形态逐渐趋于宽松,价值观念多元,如社会道德结构的无序、外在道德约束的弱化、内在道德修养的贫乏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第二阶段:以“重效益”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跨越阶段。

这个阶段(1990—2001年)的主要特征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旗帜下,经济改革进入超常发展阶段,同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被异化为“重效益、轻公平”。这个阶段的发展思路,一是思想解放,为经济发展助跑;二是加快市场化进程;三是促进重大经济结构优化。在这一阶段,从“计划”走向“市场”的历史性选择,使得我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被普遍接受,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成为判断改革成败的三条标准。

在这一阶段,(1)生产力发展水平虽然还只是处在相对高点,但全社会的效益崇拜已到了非理性的边缘,表现为:利益追求的竭泽而渔、财富期望的短视浮躁、欲望导致的行为目标迷失、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制度空洞的“合法利用”,从而导致全社会付出高昂的发展代价。(2)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瓶颈、区域发展差距成为经济发展的三大难题。此时,战略调控的利益抉择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严峻。宏观调控政策中的制度弱化与执行弹性、区间矛盾与周期忽视、行政干扰与利益平衡等,使得诸多措施不得不选择策略性的让步。(3)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的惯性,使正在制定和完善的各种相关制度未曾出台就已落后,而各种利用制度真空侵吞国有资产、巧取豪夺公共资源、占有改革开放巨大成果的腐败行为,成为部分权力拥有者的特权。在此前提下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则被忽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转型最终带来了社会转型,此时的特点表现为人们对不健全的体制、机制、法制的零容忍,“人民”意识空前高涨,其外在表现便是加快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成为国人的目标。

第三阶段:以“讲和谐”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完善阶段。

这个阶段(2001年—迄今)最初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唯GDP论,在考量各领域的发展状况时往往以单一GDP指标为依据。但很快人们就发现唯GDP无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如无法有效衡量社会成本、反映社会贫富差距的社会矛盾、甚至引发道德异化、出现数据失真等问题。当人们意识到GDP的这些缺陷时,从GDP图腾走向社会多元和谐就成为全社会的理性选择。

这一阶段,由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多种矛盾的缠绕,以及矛盾之间的共振性关联,使得建立健全社会福利指标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刚性需求,如就业问题与解决途径;医疗、养老、教育等公共产品分配的社会公平与指标确立;改革时期社会贫困消除的量化与监测等。同时,由于传统的旧伦理观承载不了当代太多的使命,难以提供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更厚重的社会教化功能,因此,新伦理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毋庸置疑,在一个多元价值体系的时代,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前提,道德教养的完善是和谐社会的理想境界,科学素养的培育是和谐社会的精神提升,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而社会责任的提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在转型时期,新伦理建设主要涵盖三方面的内容:(1)新经济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它要求遵循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求利”与“取义”相协调原则、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并重原则。(2)新政治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其核心内容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和总体目标,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体系。(3)新生态伦理建设是和谐社会的文明追求。新生态伦理观包括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生态与“人态”的和谐共生;二是设定生态“必要伤害”的底线;三是倡导新生态理念的价值判断。

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个阶段的划分,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提供了实践佐证。三个发展阶段,虽然各具个性,都有诸多曲折和亟待消除的不和谐因素,但其发展都展现了梯度的规律,都富有中国特色,其共性都是对科学、民主、自由、人权等这些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的肯定和高扬,其梯度发展的实践理念是对实践本质的思考,其梯度发展的系统理论是对发展逻辑的尊重,其梯度发展的创新理念是对世界潮流的响应。

参考文献:

[1][美]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美]保罗·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8-18.

[3]鲍宗豪,严黎昀,等.科学发展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56-212.

[4]刘金全.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和“全面小康增长”的实现途径[J].社会科学战线,2003,(2).

[5]刘世锦.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性质、特征和政策取向[J].调查研究报告,2003,(3).

[6]刘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2006,(1).

[7]朱传耿.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6-145.

[8]郑长德.世界不发达地区开发史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30-34.

[9]王永志.诺奖得主诺斯:中国经济改革经验挑战经济学理论[].中国新闻网,2007-07-09.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11]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09.

[12]中共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1987-10-25.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8.

[14]叶秀峰.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浅析邓小平“台阶式发展论”[J].思想研究,2006,(4).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多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3(a)-0000-00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要想正确措置自己的市场位置,以适应变动不拘的市场环境而立于不败,就非得站在市场之上的高度纵览整个经济发展趋势,了解市场的发展规律,深挖适合本企业顺势发展的脉络,探寻企业顺利发展的保障。而多品牌战略,正是依据市场经济下企业的发展特点,所建立起的宜于企业良性发展又极具生命力的战略规划。

1 多品牌战略的内涵

所谓多品牌战略是相对单一品牌而言的,是指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利用自己创建起来的一个知名品牌延伸开发发展出多个知名品牌的战略计划,并且多个品牌相互独立,同时又存在一定的关联,不是毫不相干相互脱离的。多品牌战略又可分为个别品牌策略、分类品牌策略、公司名称加个别品牌策略。

经营多品牌的企业要有相应的实力。品牌的延伸绝非朝夕之功,从初创品牌前的市场调查,到新品牌问世及其后的推广和宣传,每一项都需耗费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用多品牌战略以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主业须处于稳固地位

同时企业还须有足够的资金和人才储备进行新品牌的塑造和延伸。否则,当企业不具备足够的客观优势的情况下,盲目进行新品牌的延伸,非但会存在使新品牌夭折的风险,甚至还会使主业的地位下降。盲目多元化的恶果不仅会造成主业集中度的分散,同时还会损害品牌的形象。

(2)须有行业领先品牌

多品牌战略主要是借助已有品牌的声誉和影响来扩展市场,其前提是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尽管该类品牌没有强大到足以垄断市场的地步,但相对于竞争品牌,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市场份额,都有领先优势。由于行业性质所限,它们的成长速度越来越慢,成长空间越来越小。然而由于它们在成本、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使得它们可以实现推行多品牌策略。如果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不高并面临众多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威胁,多品牌战略就会有很大的风险。

2 多品牌战略的优势

(1)多品牌可以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市场也已经演变成为典型的买方市场,顾客满意度成为企业在市场上立足和生存的重要核心。不同的消费者存在着较大差异的不同需求,然而,当一个品牌的定位明确之后,它的客户群体也是明确的。谁也不能指望一个品牌就能够把所有的消费者囊括在自己的品牌实力范围之内。为了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就有必要采取多品牌战略。比如,宝洁公司仅通过飘柔、潘婷、海飞丝和沙宣四个品牌,就使自己在这个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53.2%;仅碧浪和太子两个洗衣粉品牌就占领中国30%的市场份额。实施多品牌战略所达到的高市场占有率,是实施单一品牌战略难以达到的。

(2)多品牌战略可以避免品牌过于集中的风险

在不同的市场上,推出不同的品牌。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还能够避免品牌过于集中的风险。多品牌能够适应不同需求层次、不同的群体、不同的文化对品牌的认同,避免消费者因文化层次的不同,对品牌产品销售产生的不良影响。多品牌意味着消费者可根据其具体需求选择不同产品,众多品牌中,总有一款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又如,丰田每年800万辆的规模自已让全世界都知道丰田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但丰田毕竟出身寒微,总是给人平民化的感觉,很多成功人士无法拥有丰田仅仅是因为它是丰田。为了改变这一形象,丰田公司推出了“雷克萨斯”。这样一个“L”型的标志力图重新塑造一个豪华尊贵的汽车品牌,经过多年努力,这一多品牌战略也基本上取得了成功。

(3)多品牌可以帮助实现公司的战略转移

企业在随着市场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影响因素的出现,旗下有些业务单位的市场在扩大,而有些则开始萎缩。对于开始萎缩的单位而言,实行多品牌战略无疑是回避风险、实现企业战略转移的最好途径。通过多品牌的经营,重新打造一个更为适应市场竞争的企业形象,同时还可兼顾有所萎缩的行业,实现多品牌共同发展。合理规避风险,赢得更大的商机。

(4)多品牌可以实现国际化跨越

如同一个人出生便有国家、民族、家庭一样,一个品牌也具有自身所属的民族和行业特征,有其内在所固有的文化基因。随着企业经营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可以通过所具特征的品牌进行收购、兼并等,实施跨国界跨文化扩张,进而拥有更多的企业帮助占领市场,但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却绝大多数是原有公司的品牌。这就帮助企业实现了国际化的跨越。

3 多品牌战略发展的策略

(1)多种经营方式并举

在企业自身资金状况尚未达到时,对于品牌市场占有率的进一步发展,特许加盟连锁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方法。企业可以从这方面入手,逐步实现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

加盟可降低风险,降低失败率,经营权集中于总部,可快速实现跨区域覆盖,增加市场占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采取特许加盟的方式,可以使企业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覆盖率、知名度得到综合提升。

但是,在推进特许加盟方式时,要时刻注意防范那些容易造成企业损失的萌芽,关注每一个环节的布局,既放眼长远又能兼顾现实,始终做到瞻前顾后,步步为营,必要时可以增加相关方面的人才储备和方案储备,让企业的发展能够厚积薄发,以此实现企业品牌提升及跨区域发展的长久目标。

(2)科学设计影响寿命周期的品牌内涵

1)科学设计服务产品

服务产品的设计开发要结合实际情况可持续发展,立足于长久,重视服务产品内在质量及外在形象的共同提升,使服务产品不仅在外在方面赏心悦目,内在方面更为广大消费人群所接受,从而延长服务产品的寿命周期。

2)合理定位服务的文化含量

文化的形成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旦形成也就有一定的生命力,高品位的文化元素能提升为理念,进而形成人们对该品牌源自精神层面的享受。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含量越丰富,产品的市场寿命也就越长。此外,现实也表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今天,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的产品市场寿命也就有可能延长。

(3)对各品牌进行合理定位及适时调整

1)明确品牌定位的理论基础

人们只接受他们喜欢的事物,对于不喜欢的东西看的越多越厌恶,而一个定位准确的品牌能引导人们往好的方面去体会。反之,一个无名品牌,人们往往觉得它有很多不如其他商品的特点。广告之所以是促销的有力武器,就在于他不断向潜在顾客传达其所希望的奇迹和感觉。

消费者在长期的购买、消费行为中往往形成了特定的习惯,此类习惯具有惯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努力,正确的品牌定位有利于培养消费习惯,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如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超量的时代,产品种类多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然而人们的记忆是有限的,一旦超过临界点,人的大脑将呈现一片空白。因此,很少有人能准确的列出同类商品七个以上的品牌。

2)正确认识品牌定位的内涵

品牌定位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找到一个位置,最好达到品牌的名字成为一种品类的代号。品牌定位是品牌经营的首要任务,是品牌建设的基础,是品牌经营成功的前提,也是市场营销发展的必然产物。

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密切相关,品牌定位是市场定位的核心,是市场定位的扩展的延伸,是实现市场定位的手段。因此品牌定位的过程也就是市场定位的过程,其核心是市场细分。并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对细分出来的市场进行评估以确定品牌应定位的目标市场。

3)明确定位

一个品牌的定位应从功效、品质、价位、档次、情感、企业理念、企业文化、高级群体、生活情调、类别、消费群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定位,不能片面的只看重某一点,否则将导致定位模糊、路线不清晰等后果,将直接影响到品牌的发展。此外,品牌必须将自己定位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立场上,最终借助传播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获得一个有利的位置。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品牌都不可能为全体顾客服务,细分市场并正确定位,是品牌赢得竞争的必然选择。只有品牌定位明确,个性鲜明,才会有明确的目标消费层。

(4) 品牌权益及知识产权的维护

1)品牌维护的理论基础

品牌权益是指只有品牌才能产生的市场效益,或者说是产品在有品牌和无品牌时的市场效益之差。其特点是以品牌名字为核心的、无形的、依附于消费者、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行为的。因为市场是由消费者构成的,所以品牌权益实质上是一种来源或基于消费者的资产。所以品牌权益之所以有价值且能为企业创造巨大利润,是因为它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了广泛而高度的知名度、良好且与预期一致的产品直觉质量、强有力且正面的品牌联想、稳定的忠诚消费者这四个核心特性。

一个品牌的品牌权益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则可能导致最终被市场所淘汰,而知识产权如没有得到正式的保护,则可能导致企业自身的努力付之东流,胜利果实被他人所利用或窃取。

在一个企业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品牌的逐步壮大。正所谓“树大招风”,越是有生命力的品牌,就越是有可能被心怀不轨之人所利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品牌权益和知识产权的维护至关重要。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展循环经济战略意义自我调适持续经营能力持续盈利能力绿色贸易壁垒

Abstract:Enterprises not only take part in socio?economic activities,but also damage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so companies have to bear the necessary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transferred external internalizing,but should adopt the circular economic production.In this paper,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are strategic initiatives of self?adjustment for enterprises,to adapt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are sustained viability of the strategic selection,sustained profitability and enhance their own competitive strategic initiatives,it is  a strategic choice across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and so on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reference.

Keywords:DevelopmentCircular economyStrategic significanceSelf?adjustmentSustained viabilitySustained profitabilityThe green trade barriers

        企业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时也是环境质量的损害者,因此企业除承担起经济角色外还必须负担必要的环境责任。企业的环境责任不应仅仅是将其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更应该构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的兴起,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球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日益加深的结果。然而,企业并未普遍、充分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循环经济至今还没有成为企业行为的自觉选择。企业循环经济行为要由被迫走向自觉,有赖于企业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的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举措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现代企业是人类社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的结果,而这些变化也与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适者生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三重责任。按照传统的生产过程末端治理范式,企业几乎只有经济责任,而且主要是为产权所有者谋取利益。但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只有同时承担起这三方面责任的企业,才算得上是优秀企业。

        不同产业虽然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差别很大,但毫无例外都要承担环境责任。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都从末端治理逐渐向天人循环范式转变。现在的环保工作,已经从一般性管理工作,变为企业核心业务和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我国采取“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措施,实行了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损失赔偿制度。企业在强大的环保约束面前,大都采取末端治理方式处理三废问题,虽然取得一定的环保效果,但也产生以下问题:一是环境监管部门监督成本过高;二是环保设施初始投资大,治理成本高;三是治理技术难度大,“偷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的产生,是企业自我调适,适应环境变化的治本措施。

        2.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经营能力的战略选择

        企业是产品和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又是污染物的直接排放者。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和加深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威胁着企业自身的生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树立循环经济观念,进行制度和技术创新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缓解上述矛盾,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三个基本层次;一是企业内部循环。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延长产业链条,减少物料使用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价值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藕合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三是企业与社会之间循环。通过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这三个层次的典型代表分别是美国杜邦化学公司、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和德国的双轨制回收系统。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三个层次的物质循环,可以达到既降低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凸显成本领先优势,使企业在取得巨大社会环境综合效益的同时,获得持续经营能力。

        3.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战略举措

        企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视为生产函数,企业必须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原材料和能源是企业投入的主要构成部分。在生产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仅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而且取决于投入要素的价格。随着资源尤其是非再生资源日益短缺,资源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受制于资源投入产出率。

        我国经济虽然保持了多年持续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我国自然资源支持体系也已经无法持续地发挥有效作用。

        近几年,南方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石油、铜等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进口大幅度增长,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迅速膨胀的资源需求,拉动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国自03年起经历了粮食、煤炭等的涨价,使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加,企业盈利空间日益缩小。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不得不增加其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若不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经济模式,就会逐渐失去持续盈利能力并逐渐丧失自身的竞争优势。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源约束面前,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非仅有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无经济效益,并非仅有成本支出而无利润贡献。据统计,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企业获得持续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论经济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跨越式;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014-02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和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及消费(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区别于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工业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型经济形态,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和深刻的。

知识经济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以高科技产业为第一支柱,具有高收益性。根据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有关调查,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OECD国家在工商业的应用科技研究和开发方面有将近2/3的费用直接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投入和研究,其投入的收益渐显端倪,并且这种投入后的收益已经开始按指数级增长。受利益的驱使,越来越多的工商业者先后增加对新技术产业的投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增长,而生产力增长所带来的丰厚收益又将进一步支持对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入,于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资产投入无形化,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元素。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作为依托,知识经济就不可能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知识经济的实现使得所有的经济部门都以知识为基础,且以知识为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于是那些拥有先进技术和最新知识的劳动力群体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生产要素。美国许多跨国企业的无形资产投入已经超过了总资产的60%,无形资产的升值也将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培养高科技人才、争夺高科技人才已成为世界潮流。全球不断加剧的高科技人才竞争态势正是对这一特点的最好证明。

3.全球性和不均衡性知识经济在本质上是国际性的,遍布全球的计算机网络使得跨越国界的投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劳动、技术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也越来越明显。世界经济一体化或者说经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另一必然结果。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已初见端倪。高技术产业较之以前钢铁、机械和纺织等产业不同,产业技术领域十分广阔,而且更加便于国际化分工。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优势而“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世界一体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利于落后国家的追赶,参与国际分工,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倾向正在实质性地改变着发达国家本身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但是他们对发展中国家包括对中国的影响也许更为深远。

社会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进程,但不排除某个历史时期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跨越式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是指落后国家或落后地区,为了缩小与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直接吸收人类先进文明成果,主要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先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率先突破,并带动和促进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和其他地区快速跟进,最终实现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和国家发展水平整体跃升的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形成和发展了社会主义“跨越论”的思想。1881年2月,马克思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明确指出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俄国“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大峡谷,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也是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应有之义。邓小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就指出:“我们国内条件具备,国际环境有利,再加上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办大事的优势,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也明确指出:“进入新世纪,发展要有新思路,发展是硬道理,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仍有很大空间。”跨越式发展主要是就经济而不是就社会而言的,经济又主要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提出主要是依据戴维・罗默1986年提出的“新经济增长”模型理论和受到世界银行总结的韩国快速追赶发达国家的模式,以及OECD的麦迪森等人的启发提出来的,认为落后国家有可能追赶发达国家,当时用了英文“leapfrog”一词,即“跳跃”或“蛙跳”的意思。

黑龙江省要充分利用知识经济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1.要革新观念,采取切实措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创造环境,加强导向,创造一个提倡革新的文化环境。大力资助研究人员从事科技发明,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科技人员自由流动,使现有省内广大科技人员的能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黑龙江省应该抓住机遇,面向省内加速人才培养,提高技术工人层次;面向省外和国外加速人才引进,积极培养和形成人才的合理流动机制。对尖端科技人才要加大扶持奖励力度,为其提供优良的创新发展环境,有条件的企业更应抓住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机遇,积极吸纳和储备人才,支持科技人才的创新工作。

2.必须特别重视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克服制度劣势

黑龙江省首先必须发挥制度创新的优势,深化改革,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在价值判断体系、组织化程度、财富观念、行为习惯和能力、心理意识等诸多方面的落后和差距,这样才能真正推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缩小体制、制度方面的差距,创新和积累制度资本,完善制度环境,学会运用市场机制求生存谋发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介”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协调作用,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部门、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知识创新体系,合作研发解决黑龙江省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存在的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瓶颈问题。消除各种体制机制,打破行业和市场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3.加大知识投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加强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交叉融合

增加对高科技的投资,加快黑龙江省优势项目的研究和产业化发展的步伐,培育强大的知识经济产业支柱。要结合东北振兴,依据转制后黑龙江省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和推行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风险投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完善支撑条件,强化科技与经济结合的纽带,全力支持与知识经济相关产业的快速成长。注重开展原创性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大力进行技术创新,形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技术优势。知识密集产业既要重视技术创新,也要加强技术和服务集成创新以及制造和营销服务集成创新,高技术产业侧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而知识密集产业强调服务、技术、创意、文化、制造等的交叉融合和集成来创造价值。加强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促使企业成为产品和技术开发的主体。

4.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相关产业发展,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

以“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为契机,突出哈尔滨的电子信息软件、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产业优势,以及大庆油气化工、精细化工与新材料,齐齐哈尔的装备制造、重型机械,绥化的农副产品精深化工、现代农业等产业优势及特色,规划建设相应领域的实际研究平台,进而带动牡丹江、佳木斯和四大煤城等东部6座城市的新材料、煤化工等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黑河、大兴安岭、伊春等北部3个城市现代农业与生态林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集中力量实施“黑龙江省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六大科技专项”,包括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农产品优质高产与精深加工、生物技术与医药、环境保护与公共安全技术6个专项。进一步增强全省特色及支柱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M].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M].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6.

[4] 陈明,王欢.东北振兴途径探讨[J].渤海大学学报,2006(7).

相关期刊更多

产经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暨南大学

经济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经济论坛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