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范文第1篇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为使公司各部门在地震突发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做好本公司人员的抢救、次生灾害源的控制、基本生活用品供给、灾后安全保障等。

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X县应急管理局关于《x年防震减灾宣传周宣传活动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公司防震减灾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各部门,在县政府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或发生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后的应急阶段。有感地震、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立即按照本预案采取紧急措施。

二、地震应急分类。

地震分为有感地震、一般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三类。

x、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指震中区人走动不稳,家具翻倒,大多数房屋破坏,道路损坏,通讯电力设施遭破坏,地震震级在x.x以上,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的地震。

x、一般破坏性地震是指受当地地震的影响,震区人群惊慌,大多农舍损坏,部分破坏,地震震级在x.x-x.x级,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或少量伤亡的地震。

x、有感地震是指受当地地震影响,人们普遍有震感,震中区室内物品震落、农舍掉瓦、墙壁有微裂缝,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或有轻微经济损失的地震。

三、地震应急工作机构。

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包括平时应急准备、临震应急和震后应急三个阶段。为及时、有序地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成立XX有限责任公司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当遭受破坏性地震袭击时,该领导小组即自动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长即为总指挥,当情况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时,由副组长出任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公司防震减灾领导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公司各部门防震减灾工作,研究部署各项防震减灾和应急准备工作措施,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研究决定重大问题。

(一)、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

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如领导组成员因工作调动不担任原职务时,则由接替人员替补。

(二)、防震减灾领导组的主要职责:

x、震前应急时期的主要职责

负责制定x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对防震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部署的协调,检查督促各项震前准备工作及应急措施的落实。

x、震后抢险时期的主要职责

(x)及时了解、收集、汇总公司各部门震情、灾情以及应急工作情况。并负责与上级有关应急机构之间的联系。

(x)调查、了解、评估、汇总公司各部门应急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上报公司领导及上级政府等应急机构。

(x)收集、汇总、上报有关抗震救灾相关信息、新闻等。

(x)负责小组日常事物。

(三)、防震应急机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x、防震减灾领导组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办公室主任:x(工程与环保部)

组成部门:工程与环保部、餐饮部、温泉部;

主要职责:在公司防震减灾领导组领导下实施本预案。负责与上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州地震部门和有关部门保持有效的联系,保障通讯畅通。收集汇总报告震情、灾情及救灾情况,及时传达领导组的各项指令,确保迅速实施。

x、抢险救援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组长:x(公司总经理)

组成部门:公司各部门

主要职责:在公司防震减灾领导组领导下实施本预案。按应急预案,有秩序的组织全公司人员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抢救和安置伤员,对本公司的易于发生次生灾害源的控制、排险工作和治安保卫工作。

x.条件保障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组长:x(工会主席)

组成部门:工程与环保部、财务部、后勤部;

主要职责:在公司防震减灾领导组领导下实施本预案。负责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物、重要设施、重要设备的加固维修。震后的物资供应、震害鉴定、修复和重建方案,组织临时性避震棚的搭建工作。

四、临震应急反应。

州、县人民政府或地震预报部门地震临震预报后,即宣布进入临震应急期。公司应根据预报地震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启动应急预案。

(一)、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全体成员进入临震应急工作状态。

及时召开会议,安排布置应急准备工作。

(二)、实施应急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有关部门的震情变化信息,随时了解、掌握震情变化。

(三)、根据震情发展和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情况,避震通知,必要时组织避震疏散。

要利用景区绿地、广场、停车场和其它空地设立应急避难场所。

(四)、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物资、运输工具等)。

(五)、加强与上级防震减灾指挥部的信息联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平息地震误传或谣传,保持公司稳定,保证抗震减灾工作有序进行。

五、一般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

一般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司防震减灾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统一领导和协调地震应急工作。

x、迅速了解汇总震情、灾情,及时向上级防震减灾指挥部门报告。

x、及时了解、收集宏观异常,捕捉更多的地震前兆信息。

x、采取措施做好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加强控制,防止灾害扩散,减轻或清除污染危害,确保公司职工生命财产安全。

x、迅速组织公司各部门人员进行人员、物资的抢救和抢险工作。

六、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

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公司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应根据地震应急预案,立即将震情、灾情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并成立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在上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x、及时收集震感范围、影响程度等震情、灾情,并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防震减灾机构。

x、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震情、灾情,并根据灾情提出进行紧急支援的请求和应急工作建议。

x、公司领导迅速召集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紧急会议,通报震情、灾情;决定启动公司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的工作,并先期做出以下反应:

A、人员抢救。在组织公司人员进行人员抢救的同时迅速与上级防震减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并争取武警部队的支援,抢救被压埋人员。

B、物资供应保障。明确可满足本部门职工总人数x/x的人员三天内的食品和生活简易品等的来源渠道与管理方式等。

C、医疗救护保障。组织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D、治安保障。组织有关人员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E、应急资金保障。财务部门筹备、组织应急资金。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范文第2篇

近年,我省自然灾害频繁,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抗灾救灾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地方和部门防灾抗灾意识薄弱,“等、靠、要”思想较严重,上下级政府和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等,影响了抗灾救灾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进行。为进一步加强抗灾救灾管理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坚持防御为主、救助为辅、自力更生、生产自救、重建家园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要增强防灾抗灾意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灾后不等不靠,动员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二、明确抗灾救灾工作的职责。抗灾救灾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明确承担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的机构,负责做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工作,加强抗灾救灾的综合管理。省政府委托省三防总指挥部负责综合协调抗灾救灾工作,并根据灾害等级划分标准(由省三防办商有关部门另行制定),负责调查审核灾情、判断灾害的等级类别和提出救灾工作意见、建议。省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抗灾救灾工作,指导、检查本系统的抗灾救灾工作。

特大灾害由省组织救灾,大灾害和中等灾害由市为主组织救灾,小灾害由县(市、区)组织救灾。

三、坚持以地方自救为主、省补助为辅的原则。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主动做好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准备工作,根据当地历年的灾害损失情况,在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抗灾救灾资金,并根据本级政府财力增长情况逐年有所增加。

遭受严重灾害(大灾害以上)的地区,可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具文统一向省政府申请补助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请示内容主要包括:本次(阶段)灾害发生范围及损失情况,地方投入抗灾救灾的资金、物资情况,请求省补助的资金、物资的数量、用途等(请示件要同时抄送省直有关部门)。中、小灾害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由市、县自行解决。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一般不要派人到省里汇报灾情,如遇特大灾害,确需派人到省里汇报的,先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向省政府报告,经批准后,由省政府主管领导或委托省三防办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听取汇报。其他部门原则上不再重复听取汇报。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不要越级到省汇报。

四、省的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分配,由省三防办负责组织协调,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统筹安排。特大灾害的救灾支援事项,由省政府主管领导召集有关部门协调决定。省直有关部门按省三防领导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抗灾救灾工作,并落实所承担的各项抗灾救灾资金、物资。中央有关部门下拨的抗灾救灾经费和物资,由对口厅局负责分配和管理。省直有关部门要及时向省三防总指挥部通报抗灾救灾工作和资金、物资分配使用情况。

五、加强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要做到专款专用,确保重点,不得挪用、截留。各市在接到省下拨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后一个月内,要将分配使用情况报省三防总指挥部并抄送省直有关部门。省三防办定期汇总有关情况并向省政府报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分配使用情况实行监督、审计、检查。对虚报灾情及挪用、截留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地方和部门,要严肃查处并追究主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范文第3篇

近几年来,我市自然灾害频繁,因灾造成的损失很大,严重制约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抗灾救灾管理,对于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管理,根据《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抗灾救灾工作实际,制定了《天水市抗灾救灾应急预案》,已经天水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3年4月下发各县区试行,各县区也根据本地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救灾应急预案。救灾应急预案的出台对我市抗灾救灾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进一步明确了抗灾救灾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一)坚持防御为主、救助为辅、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方针。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灾后要不等不靠,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重建家园。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援灾区。

(二)坚持地方自救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各地确立了自救为主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做好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准备工作。根据历年的灾型损失情况,在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抗灾救灾资金,并根据本级财力逐年有所增加。今后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中央和省给予适当补助;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原则上由市、县政府负责解决;发生一般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立足依靠当地集体和群众自行解决。

(三)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中央和省用于特大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补助资金、物资,市上能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在逐级核实灾情、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救济方案。

二、进一步规范了抗灾救灾工作行为

(一)明确了报灾程序。各地灾情统计口径必须一致,不得任意夸大或缩小,上报灾情必须实事求是,统一由各级政府核实后,以文电的形式逐级向上级政府或政府救灾办公室报告,并分别抄送上级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报灾文电,必须由政府领导签发,严禁越级上报。建立了灾情调查审核制度,对于虚报灾情的进行严肃查处。

(三)确定了灾损补偿办法。当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本市、县上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比例或农作物绝收面积(指减产八成以上)、倒塌房屋间数、死亡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市上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救灾能力,先由民政部门提出具体意见,再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报市政府领导同意后,确定给予适当的资金、物资补助。

(四)归口救灾募捐工作管理。各县区因救灾须在当地开展救灾募捐工作,必须报请同级政府同意。所有募捐款应归口民政部门统一接收、分配,实行专户储存管理。

(五)增强了抗灾的科学决策能力。各地配置了必要的设施设备,逐步建立灾情信息网络,完善了灾情管理制度,提高了灾情测报和灾情信息处理的能力。气象、水文、水利、农业、电力、地震等部门加强灾情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地为当地政府指挥抗灾救灾提供依据。加强灾情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健全了灾情档案制度,研究和探索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总结抗灾救灾经验。

三、健全了抗灾救灾监督管理机制

(一)加强对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办法,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拨付,重点使用,坚决杜绝平均分配或挪用、截留。各县区健全了科学的救灾款物分配制度,建立了严格的五保户、特困户台帐。救灾款必须用于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和因灾引起的伤病治疗困难以及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在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适当扶持灾民开展生产自救。

(二)确保了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到位。各县区政府在接到下拨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文件后,在20天内将分配使用情况报市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并抄送市直有关部门。市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要定期汇总有关情况并向市政府报告。各县区对抗灾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情况及时检查、全面监督,确保抗灾救灾款物按时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

(三)建立了救灾款物监督处罚机制。各级监察、审计部门加大对本级安排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使用情况的监察、审计执法力度,每年须向同级政府报告监察、审计结果,并予以通报。对于挪用、截留抗灾救灾款物的地方和部门进行严厉处罚;对直接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其领导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归口管理抗灾救灾宣传报道和灾情信息传递。突出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对救灾工作的支持,报道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人民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广大民兵奋力抗灾、生产自救和各级各部门互相支援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团结抗灾。公开报道灾情不道听途说,实事求是,掌握分寸,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抗灾救灾工作,防止产生消极影响。重大灾情在国内报道,由省新闻中心或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核实后方可发稿;局部灾害一般只在当地报道;灾情在境外报道,一律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审稿。各地灾情信息传递,必须严格经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核后方可逐级上报,不越级滥报。

四、加强了对抗灾救灾工作的领导

抗灾救灾工作时效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县区政府统一部署,加强综合协调。

(一)成立了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民政局办公)。有关具体工作以市民政局为主,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市直各有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抗灾救灾工作,分配和管理各项抗灾救灾资金、物资,指导、检查本系统的抗灾救灾工作,积极主动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对我市的支持。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范文第4篇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八个“防灾减灾日”。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减灾委通知精神,切实做好我区5.12“防灾减灾日”活动各项工作,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市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今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目的是进一步科学分析和研究防灾减灾重点工作任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集成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大防灾减灾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提升综合减灾能力。同时,要健全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坚持依法行政,普及防灾减灾法律知识。要通过开展一系列防灾减灾活动,将科学思维和法制理念贯穿防灾减灾救灾的全过程,促进国家综合防灾减灾“xx”规划任务的全面落实,有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科学化和法制化水平。

   二、活动时间

   5月12日是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5月11日至17日是全市防灾减灾宣传周,各街道办事处要以“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为主题,全面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宣传周期间,各街道办事处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能特点,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活动,重点以《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防洪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及应急避险知识宣传为主。同时,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支撑作用,做好气象水文灾害、地质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知识、防范应对措施的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5月12日当天,区宣传活动主会场设在时光公园,各街道办事处也可设立分会场。

   (二)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要尊重科学,依靠法制,组织各社区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针对辖区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涝、地震等频发易发灾害威胁,重点排查社区各类建筑和民房、学校、医院、生产经营场所、火车站、大型商场、影剧院、城市地下管网等人员密集场所和重要设施,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进行集中整治,进一步促进我区综合防灾减灾“xx”规划的全面落实。

   (三)修订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各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尊重科学,依靠法制,进一步修订完善各类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并要结合预案要求分层次、分灾种、因地制宜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综合演练,进一步提高本级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四)做好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宣传报道

   各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以及防灾减灾经验做法等进行宣传报道,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具体要求

   各街道办事处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筹划,并根据职责分工和业务特点,制定工作方案,逐项抓好落实。全市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结束后,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总结活动情况和经验做法并形成书面报告,于5月25日前报至区民政局办公室。区民政局全面负责做好相关联络沟通和综合协调工作。

2021年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周年的日子,是国家法定的“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增强全民应对地震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全民在发生特大地震灾害时从容应对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确保安全。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经研究决定,于“5。12”防灾减灾日期间组织一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活动。现将活动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单位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准备和落实。

   一、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2日(星期二)上午9:20开始,演练时间约30分钟。

   二、演练地点:

   阊江小学。

   三、演练内容:

   1、突发地震灾害时应急避险。

   2、地震过后人员安全疏散。

   四、参加人员:

   阊江小学所有在校师生。

   五、演练目的:

   通过此次演练,使在校师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并按照正确的疏散线路安全快速的撤离,最大限度地保护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宣传防震减灾及应急自救知识,切实提高全民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

   六、演练组织机构设置

   (一)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冯飘时

   副组长: 胡育林、方芳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在地震和其他灾害发生时,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全校开展防震救灾应急工作;

   2、指导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演练准备工作。在演练时,负责各预定区域的疏散指挥工作;

   3、负责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及应对措施。

   (二)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指挥部

   总 指 挥:陶丽娟

   副总指挥:陈刘杰(政府办)

   指挥部主要职责:

   1、对学校防震减灾应急演练实行具体的统一指挥领导;

   2、负责及时修订演练预案,收集和分析相应的演练准备情况,提出演练的指导意见和具体保障措施,协调参演各部门工作;

   3、检查、指导演练工作小组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并对演习情况进行讲评;

   4、演练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物资充裕、信息畅通,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紧急情况处置方案,保证顺利完成演练任务。

   七、 演练流程

   (一)9点20分,演练总指挥下达演练开始的命令。工作人员将放置在各区域的防灾警报器、扬声器鸣响,发出警报信号(防灾信号为鸣60秒,停30秒,反复两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同时,设置在各建筑物内的电铃、消防警报也同时响起。校园广播也发出警报信号,并同时播放语音信息,内容为“全体师生员工请注意,学校发生紧急情况,请大家不要慌乱,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撤离各建筑物,到预定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中!”;

   (二)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每个教室的老师要指导学生用书包护住头部迅速躲在课桌下面,抱头,闭眼,掩护好身体。”

   (三)当险情结束后,各建筑物内的疏散引导组迅速开启全部疏散通道,并通过喊话、广播等方式稳定人员情绪,消除恐慌心理,防止拥堵踩踏,积极引导师生员工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通过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向安全地点疏散。

   (四)全体师生员工在撤离各大楼后,全部在指定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合;

   (五)所有参演人员在各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集中完毕后,各避难集结地域(安全区域)负责人逐级向上汇报情况,情况汇总后由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向120、119请求支援,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此次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后续搜救受伤埋压师生工作等方面情况。最后,总指挥宣布“险情排除,本次防震紧急疏散演练圆满结束”。

   演练结束后,总指挥现场对此次演练进行简要讲评,各参演单位分别进行总结。

   八、演练注意事项

   1、演练开始后,师生员工要认真按照规定的疏散路线进行有序疏散,不得在建筑物内滞留。演练指挥部将派出督查组对各楼进行专项检查,并将各楼滞留人员的'多少作为演练考评的重要指标;

   2、演练时,楼层长(或学院指定负责人)要恪尽职守,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迅速撤离;

   3、学生在撤离过程中,要听从各楼层负责人的指挥,特别在楼梯口,不准推、拉、挤,动作要迅速而又不慌不乱,排成两列纵队,有秩序地前进,不能争先恐后、慌乱奔跑。下楼梯时必须走,在平地上可以有秩序地小跑,迅速转移到指定位置。如果有同学跌倒,要尽快扶起来,迅速撤离,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踩踏的事故。各楼层负责人要在学生撤离后1分钟内检查校舍,确保无学生后撤离;

   4、疏散引导人员要沉着冷静、反应灵敏,在疏散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指挥部。

   2021年防灾减灾活动方案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一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做好今年的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切实提高全校广大师生防范各类自然灾害的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活动主题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

   三、活动时间

   2019年5月6日至12日(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

   四、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马金龙 副组长:何常青 刘海邦

   成员:全校教师及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内容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主题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对学校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摆在学校议事日程上,作为学校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2.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

   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措施、方法等。

   3.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国旗下讲话。

   (2)以班级为单位举办一次“防灾减灾教育”主题教育班会。

   (3)各班班主任通过班级微信群发放《业土小学全国防灾减灾日倡议书》。

   (4)围绕“提高灾害防治能力,构筑生命安全防线”为主题,办一次安全手抄报,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有关知识。

   (5)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由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的教室、宿舍以及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6)开展一次防地震疏散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活动要求

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范文第5篇

一、年地质灾害发生概况

年全市年均降水量678.8毫米,较常年偏少1.1毫米,较上年偏少397.8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的7-9月份,常以大到暴雨形式出现,为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年,全市未发生地质灾害。

二、年全市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区域。根据我市地质环境特点和以往发生地质灾害的历史记录,地质灾害以汛期发生的崩塌、泥石流、滑坡、采空塌陷、地裂缝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

1.山等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易发区

(1)山山脉位于市西北部,境内面积约14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22.8米。区域内汇水面积较大,山高坡陡,部分地段植被覆盖率较低,曾发生过多起泥石流灾害,规模不大。其地表风化层及人为采石废弃物等是产生泥石流的物质诱因,存在泥石流灾害隐患。

(2)山脉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1公里,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85米。区域内山高坡陡,部分区域地表风化层及人为堆积物等是产生泥石流的物质诱因。目前,由于采石和建设等人为活动,区域内形成了大量不稳定边坡,崩塌隐患相对突出;部分地区沟谷上游开山采石形成大量渣石,局部地段民房位于山区泄洪影响范围内,存在泥石流灾害隐患。

2.露天采场崩塌、滑坡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市镇、镇、大水泊镇和镇一带建筑石材(料)开采区。由于开采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影响重视不够,遗留下大量坡度陡、稳定性差、危岩体多的边坡,崩塌、滑坡隐患较大。

3.废弃矿山采空塌陷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市镇、镇、港和镇,易发区均存在采空区埋深较浅、分布情况复杂等问题,部分位于主要公路、村庄周边和重要设施附近的采空区危险性较大。

(二)重点防范期。根据我市地质构造特征和气候特点,年我市汛期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确定为7-9月份。

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根据地质灾害调查情况,下列9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列为年我市地质灾害防范重点:

1.市镇家上口矿区崩塌;

2.市镇口崩塌、渣石流;

3.市镇矿区崩塌、渣石流;

4.市镇寺-沟谷泥石流;

5.市看守所潜在滑坡;

6.市镇扶顶金矿采空塌陷;

7.市镇金矿采空塌陷;

8.市港上冷家金矿采空塌陷;

9.市镇大时家银金矿采空塌陷;

四、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隐患防治措施

(一)对镇口、镇、镇寺—3处崩塌、泥(渣)石流隐患,要建立群防网络定期巡查制度,暴雨期间加大巡查力度,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并迅速上报;要于汛期前,疏通加固流域内的泄洪渠道,以确保汛期快速泄洪。

(二)对市看守所西墙外不稳定边坡发育地段,要对危险较大陡坡进行削坡处理,重新修建护坡;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处理危坡,并制定相应避让措施;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坚持汛期值班、灾情速报制度。

(三)对镇家上口石材集中开采区内的大量采场不稳定边坡,要安排地质灾害监测人员对边坡进行监测,及时处理各种灾害隐患。部分石材(料)开采区汇水区内形成大量渣石,要于汛期前进行加固,并在汛期加强渣石堆稳定性监测。

(四)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不稳定边坡,建设或管理单位要设立警示标志,并对不稳定岩体进行清理。

(五)对镇扶顶金矿、港上冷家金矿、镇金矿、镇大时家银金矿4处存在未充填采空区的地下开采矿山,要划定危险范围并进行隔离,设立危险警示标志,加强日常观测,汛期对建筑物开裂、地面裂缝等险情加密观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精心组织,明确责任,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质灾害险情的动态监测,存在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的镇办要加强群测群防工作。要加强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地质灾害能力。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处理和隐患点治理。因自然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其防治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因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由责任单位负责治理。要结合实际引入保险机制,充分发挥其防损减灾、经济补偿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弥补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二)认真做好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编制实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国土资源部门要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对在调查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点(区),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并建立起群测群防网络。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镇办要按照有关规定,认真编制实施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责任明确的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