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分子生物学发展

分子生物学发展

分子生物学发展

分子生物学发展范文第1篇

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眼内恶性肿瘤, 不仅严重影响患儿的视力,更危及生命。随着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RB的生物学研究已取得一些突破,探讨RB的发病机制对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突变;p53;鼠双微粒体2;Rb蛋白

Abstract Retinoblastoma is a common pediatric eye malignant tumor, it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s childrens eyesight, but also endangers their live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technology, some breakthroughs have been made in retinoblastoma biological research. It has an important clin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retinoblastoma in order to inhibit tumor growth and metastasis an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children. Now the pathogenesis of retinoblastoma research is summarized.

KEYWORDS: retinoblastoma; mutation; p53; MDM2; pRb

0 引言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发生于婴幼儿时期最为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1],出现首个体征的平均年龄为生后7mo(双侧发病病例)和24mo(单侧发病病例)[2],严重危害着患儿的视力和生命,已经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我国每年新病例约有1000人,占全世界每年新病例的20%。其中30%~40%的病例属于遗传型,符合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外显率约90%;60%~70%的病例属于非遗传型。遗传型是由生殖细胞突变引起,变异存在于每一个体细胞中;非遗传型,基因突变仅发生在视网膜细胞。因此,遗传型RB通常为双侧、或单眼多发性;非遗传型则以单侧、散发型多见。

RB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视网膜肿瘤,对其成因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假说:1971年,Knudson[3]的二次突变假说认为RB需要经历某个基因的两次突变才能发生;Benedict等[4]在1983年提出类似Knudson的假说;同年Cavenee证实了两个等位基因的失活致RB发生,该基因位于13q14位点,编码pRb蛋白,靠近脂酶D的编码区,命名为Rb1基因。pRb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重要作用,决定细胞是否进入S期[5]。Rb1基因启动子包含多个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RBF1, Sp1, ATF和E2F)[6],遗传型Rb在这些位点上发生突变,造成转录调节因子无法结合,降低了转录活性[7],导致细胞内pRb功能低下或缺失,细胞的正常周期被打破,表现出细胞快速生长形成肿瘤。

1 RB基因突变

1970年代,Knudson[3]首次提出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二次突变学说”,即一个正常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变成肿瘤细胞需发生2次突变。随机发生的2次突变可使RB基因中正常的等位基因失活。当两个等位基因均发生突变,由体细胞的杂合子型变成了纯合子状态,细胞将失去正常RB蛋白功能,细胞分化失去控制,从而形成肿瘤。1980年代,对RB基因的位置和作用方式有了基本了解。多位学者对RB肿瘤细胞内RB基因及产物进行详细分析[8,9]:(1)在DNA分子水平,大约15%~30%的RB肿瘤显示RB基因结构异常,主要限于显示大的缺失、易位、重组以及影响限制性酶切位点的点突变;(2)在mDNA表达水平,更多的RB肿瘤表现出低于正常胎儿视网膜或分子量大小异常。RB的mDNA异常被认为是由于不同的RB基因点突变对mDNA稳定性转录及剪接影响所致;(3)在蛋白质水平,绝大多数RB或缺失RB蛋白或仅表达少量的或分子量异常的RB蛋白。RB基因突变的类型:(1)大片段缺失[811]:即大片段(全部或部分)RB基因缺失,缺失断裂点可出现于整个RB基因范围内(外显子13~17区域内);(2)在基因编码序列中缺失或插入几个碱基,引起阅读框架移位[1214]。(3)点突变:按其性质可分为2类:错义突变和无能突变。据文献统计,遗传型患者中,仅25%有阳性家族史,多数RB患者为新发生的生殖细胞突变。这说明RB发病过程除了基因突变外可能有其他机制的参与。

2 癌基因、抑癌基因论

近年来,对RB中一些癌基因和抗癌基因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多个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异常改变,其中MDM2基因的扩增或过表达及p53基因突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着重对P53及与其可能相关的癌基因MDM2做一综述。p53为一公认的抗癌基因,50%以上的肿瘤组织中可检测到它的突变。肿瘤抑制基因p53位于人类17号染色体短臂17P13.1上,其编码产物位于细胞核,是一种分子量约为53KD的含磷蛋白,可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正常细胞所产生的P53蛋白(野生型)很少,而且在细胞中易水解,半衰期为20min左右,用常规免疫组化方法难以检出[15]。突变型p53基因由野生型突变产生,失去抑癌基因活性,可导致正常细胞恶性转化、肿瘤发生[1618]。因其多积聚在细胞核内,稳定性增加,半衰期延长,故可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17]。在正常细胞中,p53信号通路主要调节细胞损伤后反应(修复或凋亡)[19]。研究发现[2023],RB组织中有高水平的突变型p53基因蛋白表达,提示p53基因突变与RB发生关系密切。p53基因突变与P53蛋白过度表达间的高度一致性己经被证实[24]。

MDM2是一种癌基因,其主要的功能是与野生型或突变型P53蛋白的相互作用[25]。野生型p53基因诱导MDM2转录增强,致使MDM2蛋白水平升高;反过来,MDM2蛋白与P53结合形成复合物,促使P53蛋白降解,抑制其功能的发挥,二者构成了负反馈调节环。通过这种调节,二者在细胞内能处于平衡状态,这即利于DNA损伤后的修复,同时又防止修复后细胞生长受阻[26]。研究表明:MDM2P53负反馈调节环异常可导致细胞中抑癌基因p53功能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7] 。MDM2(鼠双微粒体2)癌基因定位于12q13 14,多项实验证实了该基因能使体外细胞发生转化并具有动物成瘤性[28,29]。

MDM2还可通过P53非依赖性方式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最近新的研究表明MDM2和P53的调节通路有新的酶化途径参与[30],这表明两者之间的作用不是单一途径。

3 其他观点

Rb基因编码的Rb蛋白(pRb)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意义的转录调节因子,为具有DNA结合能力的核磷酸化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对细胞生长起负调控作用,它是调节细胞增殖信号通路的中心成分。近期研究认为,pRb与RB的发生密切相关。

pRb作用于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通过两种机制:(1)细胞周期调控作用,pRb及其相关蛋白是决定细胞分裂增殖还是休止、分化的重要分子[31]。pRb的功能受磷酸化状态影响,pRb以非磷酸化的活性形式与转录因子E2F结合而抑制其活性,阻止细胞从G1期进入S期[32],抑制细胞增殖,而pRb的磷酸化可使其失活。(2)诱导细胞凋亡,通过p53依赖和p53非依赖的细胞凋亡途径,诱导细胞凋亡[33]。有研究表明[3436]:pRb功能异常导致中心体和非整倍体的扩增。这就意味着pRb与中心体扩增和染色体稳定性有关。最近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开始于干细胞的表观遗传变异,这就意味着基因表达的后天性缺失(非突变性的)比突变更常见。所以就有人提出质疑“二次基因突变论”的合理性。

4 展望

众所周知,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癌基因的激活、抗癌基因的失活、凋亡机制的异常及其他因子的改变。肿瘤细胞既是分化紊乱的产物又是增殖失控的产物。视网膜母细胞瘤亦是如此。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对RB的发病机制做出较权威的结论,但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我们了解到RB的发生不仅是基因突变那么简单,可能有抑癌基因、癌基因、抗凋亡因子的参与,我们已了解了相当一部分,以后要继续完善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及相互影响,找出RB发病的主要机制。从分子水平重新认识RB的发生、发展规律,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与广泛的应用前景,能为以后基因治疗RB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Poplack D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Oncology.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1997:699715

2 Balmer A, Zografos L, Munier F. Diagnosis and current management of retinoblastoma. Oncogene 2006;25(38):53415349

3 Knudson AG Jr. Mutation and cancer:statistical study of retinoblastom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1;68(4):820823

4 Benedict WF, Murphree AL, Banerjee A, et al. Patient with 13 chromosome deletion: evidence that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is a recessive cancer genes. Science 1983;219(4587):973975

5 Mittnacht S. The retinoblastoma proteinfrom bench to bedside. Eur J Cell Biol 2005;84(23):97107

6 Lohmann DR, Gallie BL. Retinoblastoma: revisiting the model prototype of inherited cancer. Am J Med Genet C Semin Med Genet 2004;129(1):2328

7 Sakai T, Ohtani N, McGee TL, et al. Oncongenic germline mutations in Sp1 and ATF sites in the human retinoblastoma gene. Nature 1991;353:8386

8 Lee EY, Chang CY, Hu N, et al. Mice deficient for RB are nonviable ahd show defects in neurogenesis and haematopoiesis. Nature 1992;359:288294

9 Lee WH, Bookstein R, Hong F, et al. Human retinoblastoma susceptibility gene: clon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e. Science 1987;235(4794):13941399

10 Friend SH, Bernards R, Rogelj S, et al. A human DNA segment with properties of the gene that predisposes to retinoblastoma and osteosarcoma. Nature 1986;323(6089):643646

11 Fung YK, Murphree AL, Tang A, et al. Structural evidence for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human retinoblastoma gene. Science 1987;236(4809):16571661

12 Mori N, Yokota J, Akiyama T, et al. Varible mutations of the RB gene in 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Oncogene 1990;5(11):17131717

13 Dunn JM, Phillips RA, Zhu X, et al. Mutations in the RB1 gene and their effects on transcription. Mol Cell Biol 1989;9(11):45944602

14 Dunn JM, Phillips RA, Becker A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ermline and somatic mutations affecting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Science 1988;241(4874):17971800

15童坦君.遗传不稳定性与人类肿瘤.生命的化学 1993;13:7

16 Oki E, Tokunaga E, Nakamura T, et al. Genetic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TEN and p53 in gastric cancer. Cancer Lett 2005;227(1):3338

17 Chen Z, Trotman LC, Shaffer D, et al. Crucial role of p53dependent cellular senescence in suppression of PTENdeficient turmorigenesis. Nature 2005;436(7051):725730

18 Wang J, Ouyang W, Li J, et al. Loss of tumor suppressor p53 decreases PTEN expression and enhances signaling pathways leading to activation of activator protein 1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B induced by UV radiation. Cancer Res 2005;65(15):6601661

19 Sherr CJ, McCormick F. The RB and p53 pathways in cancer. Cancer Cell 2002;2(2):103112

20 Yule K, Nakajima M, Uemura Y, et al. Imnunohist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humor retina andl retinoblastom. Virchows Arch 1995;426(6):571575

21 郭浩轶,宋绣雯.视网膜母细胞瘤中p53 bcl2和cmyc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河南医学研究 2002;11(3):206208

22 申煌煊,张清炯,肖学珊,等. p53和MDM2在3种RP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眼科新进展 2002;22(5):301304

23 张杰,孟瑞华,徐建森,等. PTEN和p5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眼科新进展 2008;28(10):754757

24 Rodrigues NR, Rowan A, Smith ME, et al. p53 mut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0;87(19):75557559

25 Chi SW, Lee SH, Kim DH, et al. Structural details on MDM2P53 interaction. Biol Chem 2005;280(46):3879538802

26 雷晓华,朱润庆,胡学斌.视网膜母细胞瘤中MDM2、P16和P53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9(6):1618

27 Momand J, Wu HH, Dasgupta G, et al. MDM2master regulator of the p53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Gene 2000;242(12):1529

28 Alkhalaf M, Ganguli G, Messaddeq N, et al. MDM2 overexpression fenerates a skin phenotype in both wild type and P53 null mice. Oncogene 1999;18(7):14191434

29 Zhanig Y, Xiong Y. Mutations in human ARF exon 2 disrupt its nucleolar localization and impair its ability to block nuclear export of MDM2 and P53. Mol Cell1999;3(5):579591

30 Zhang Z, Wang H, Li M, et al. Novel MDM2 P53independent functions identified through RNA silencing technologies. Ann N Y Acad Sci 2005;1058:205214

31 Kather A, Ferrara A, Nonn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aturally processed HLAA 0201 HPV 18E7 T cell epitope by tumor cell mediated in vitro vaccination. Int J Cancer 2003;10(4):345353

32 Classon M, Dyson N. p107 and p130: Versatile proteins with interesting pockets. Exp Cell Res 2001;264(1):135138

33 DAdda di Fagagna F, Reaper PM, ClayFarrace L, et al. A DNA damage checkpoint response in telomere initiated senescence. Nature 2003;426(6963):194198

34 Lentini L, Pipitone L, Di Leonardo A. Functional inactivation of pRB results in aneuploid mammalian cells after release from a mitotic block. Neoplasia 2002;4(5):380387

35 Duensing S, Lee LY, Duensing A, et al.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 E6 and E7 oncoproteins cooperate to induce mitotic defects and genomic instability by uncoupling centrosome duplication from the cell pision cycl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0;97(18):1000210007

36 Lentini L, Iovino F, Amato A, et al. Centrosome amplification induced by hydroxyurea leads to aneuploidy in pRB deficient human and mouse fibroblasts. Cancer Letters 2006;238(1):153160

参考文献

1 Poplack DG.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Pediatric Oncology.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1997:699715

2 Balmer A, Zografos L, Munier F. Diagnosis and current management of retinoblastoma. Oncogene 2006;25(38):53415349

3 Knudson AG Jr. Mutation and cancer:statistical study of retinoblastoma.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1;68(4):820823

4 Benedict WF, Murphree AL, Banerjee A, et al. Patient with 13 chromosome deletion: evidence that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is a recessive cancer genes. Science 1983;219(4587):973975

5 Mittnacht S. The retinoblastoma proteinfrom bench to bedside. Eur J Cell Biol 2005;84(23):97107

6 Lohmann DR, Gallie BL. Retinoblastoma: revisiting the model prototype of inherited cancer. Am J Med Genet C Semin Med Genet 2004;129(1):2328

7 Sakai T, Ohtani N, McGee TL, et al. Oncongenic germline mutations in Sp1 and ATF sites in the human retinoblastoma gene. Nature 1991;353:8386

8 Lee EY, Chang CY, Hu N, et al. Mice deficient for RB are nonviable ahd show defects in neurogenesis and haematopoiesis. Nature 1992;359:288294

9 Lee WH, Bookstein R, Hong F, et al. Human retinoblastoma susceptibility gene: clon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quence. Science 1987;235(4794):13941399

10 Friend SH, Bernards R, Rogelj S, et al. A human DNA segment with properties of the gene that predisposes to retinoblastoma and osteosarcoma. Nature 1986;323(6089):643646

11 Fung YK, Murphree AL, Tang A, et al. Structural evidence for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human retinoblastoma gene. Science 1987;236(4809):16571661

12 Mori N, Yokota J, Akiyama T, et al. Varible mutations of the RB gene in smallcell lung carcinoma. Oncogene 1990;5(11):17131717

13 Dunn JM, Phillips RA, Zhu X, et al. Mutations in the RB1 gene and their effects on transcription. Mol Cell Biol 1989;9(11):45944602

14 Dunn JM, Phillips RA, Becker AJ,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germline and somatic mutations affecting the retinoblastoma gene. Science 1988;241(4874):17971800

15童坦君.遗传不稳定性与人类肿瘤.生命的化学 1993;13:7

16 Oki E, Tokunaga E, Nakamura T, et al. Genetic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TEN and p53 in gastric cancer. Cancer Lett 2005;227(1):3338

17 Chen Z, Trotman LC, Shaffer D, et al. Crucial role of p53dependent cellular senescence in suppression of PTENdeficient turmorigenesis. Nature 2005;436(7051):725730

18 Wang J, Ouyang W, Li J, et al. Loss of tumor suppressor p53 decreases PTEN expression and enhances signaling pathways leading to activation of activator protein 1 and nuclear factor kappaB induced by UV radiation. Cancer Res 2005;65(15):6601661

19 Sherr CJ, McCormick F. The RB and p53 pathways in cancer. Cancer Cell 2002;2(2):103112

20 Yule K, Nakajima M, Uemura Y, et al. Imnunohistochemical features of the humor retina andl retinoblastom. Virchows Arch 1995;426(6):571575

21 郭浩轶,宋绣雯.视网膜母细胞瘤中p53 bcl2和cmyc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河南医学研究 2002;11(3):206208

22 申煌煊,张清炯,肖学珊,等. p53和MDM2在3种RP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眼科新进展 2002;22(5):301304

23 张杰,孟瑞华,徐建森,等. PTEN和p53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眼科新进展 2008;28(10):754757

24 Rodrigues NR, Rowan A, Smith ME, et al. p53 mut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0;87(19):75557559

25 Chi SW, Lee SH, Kim DH, et al. Structural details on MDM2P53 interaction. Biol Chem 2005;280(46):3879538802

26 雷晓华,朱润庆,胡学斌.视网膜母细胞瘤中MDM2、P16和P53的表达及其意义.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9(6):1618

27 Momand J, Wu HH, Dasgupta G, et al. MDM2master regulator of the p53 tumor suppressor protein. Gene 2000;242(12):1529

28 Alkhalaf M, Ganguli G, Messaddeq N, et al. MDM2 overexpression fenerates a skin phenotype in both wild type and P53 null mice. Oncogene 1999;18(7):14191434

29 Zhanig Y, Xiong Y. Mutations in human ARF exon 2 disrupt its nucleolar localization and impair its ability to block nuclear export of MDM2 and P53. Mol Cell1999;3(5):579591

30 Zhang Z, Wang H, Li M, et al. Novel MDM2 P53independent functions identified through RNA silencing technologies. Ann N Y Acad Sci 2005;1058:205214

31 Kather A, Ferrara A, Nonn M,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aturally processed HLAA 0201 HPV 18E7 T cell epitope by tumor cell mediated in vitro vaccination. Int J Cancer 2003;10(4):345353

32 Classon M, Dyson N. p107 and p130: Versatile proteins with interesting pockets. Exp Cell Res 2001;264(1):135138

33 DAdda di Fagagna F, Reaper PM, ClayFarrace L, et al. A DNA damage checkpoint response in telomere initiated senescence. Nature 2003;426(6963):194198

34 Lentini L, Pipitone L, Di Leonardo A. Functional inactivation of pRB results in aneuploid mammalian cells after release from a mitotic block. Neoplasia 2002;4(5):380387

分子生物学发展范文第2篇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发展现状

虽然教育部门在各个高校开设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但是从发展实际上看,当前的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发展水平高低不一,总体表现为,沿海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开展水平和开展效果良好,与之相对的西部地区则是发展较为落后。在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发展中,人们加强了对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软件的应用,调动各种力量对教学环境进行了改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来加强物流实验教师的建设,为学生的电子商务物流学习提供了设施的支持。但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实际训练发展仍停留在应用简单的物流模拟操作软件来完成训练,所应用的设施和实际教学需要不相匹配,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高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学模式安排及发展实际和社会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不适应。

电子商务物流教学管理和社会对电子商务管理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原因

有关领导在思想上不重视

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教学开设的课程众多,但是课程的开设不具有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导致学生在学习完之后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应用到实践中。比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是电子商务物流教学的核心课程,理论性很强,但也需要能够被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将实践和理论充分结合,但是实际教学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认识不够,使得课程开展的实际意义不大,在理论学习枯燥的情况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教学设备应用不完善

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开设了与之相关的物流管理课程,但是这门课程的实践性不够,在具体的实践设备安排上甚至还不如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要求,在设备不完善的情况下相关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很难有效开展。

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高职院校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在教学管理中予以重视,但是实际教学和教学目标之间存在巨大的落差,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够,难以保证学生能够胜任未来的工作。

教学内容设计不规范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课程目标设置的不明确由此导致电子商务物流教学中经常更换教师,对教学内容 侧重点的设置带来了麻烦,出现了内容五花八门的现象,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且教学内容侧重点会跟着教师的变化发生变化,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

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渠道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一门融合了理论和实践的课程,因此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技能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实践的引导。但是现阶段的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模式中忽视了对实践的重视,导致教学和实践的脱离,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

加强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目标的明确

学校在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时候,要设定好明确的人才培养发展目标,在目标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岗位需求之前的关系。教学目标的设置不能脱离实际的发展需要,并要以电子商务物流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采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来对人才进行培养。

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加深了重视,同时,在物流业的渗透发展下,有关人员深刻认识到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对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意义。高校也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加强对物流学信息化、物流供应链发展管理、物流仓储配送的重视,在教学内容中加强这些课程的比例,并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电子信息技术知识,从而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创新化、科技化发展。

选择和教学目标相符合的具有针对性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材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教学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因而在教材选择上也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材内容要尽可能多地涉及到物流的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以及装卸搬运等知识,并要求教材的选择要具有指导实践的针对性意义。

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构建一种校企合作的实践型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需要具备物流管理知识技能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是一种精通管理和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有关教育人员需要在研究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企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质的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实际演练能力,帮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技能,充分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使得自己的能力发展和企业对自己的需求相适应。

加强对国外物流管理课程教学管理经验的借鉴

分子生物学发展范文第3篇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传递规律及调控方式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的一门学科,涉及到动植物功能基因的挖掘、基因调控、基因工程、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与生物治疗等生物相关领域。它使人类从分子水平上真正揭开了生物世界的奥秘,由被动转向主动地改造生物世界迈出了一大步。分子生物学同时也是生命科学领域产生的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1]。现今分子生物学的成就说明了生命活动的根本规律在各种各样的生物体中都是统一的。例如,在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体中,都是由同样的氨基酸和核苷酸分别组成其蛋白质和核酸。同时,除某些病毒外,各种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均为DNA,并且在所有的细胞中都以同样的机制进行复制。分子遗传学的中心法则和遗传密码,除少数例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也都是通用的。

二、实验教学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新理论、新技术也层出不穷。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的建立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是一门实验性非常强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教学如果不做实验,只学习理论,往往会事倍功半。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亦成为高素质生物类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2]。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开设是让学生从课堂单纯的学习理论转换到实践操作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举措,不仅培养学生真正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科学作风,对建立用科学的方法研究问题及唤起学生们的求知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对培养高素质生物类专业人才非常重要。而基于现实条件,多数高校在现有的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1.试剂的浪费和仪器的损耗:生物实验多综合性实验,由于这类实验是开放性的,实验开展过程中经常存在试剂浪费、仪器损耗大等问题;同时分子生物学实验所用的一些仪器与材料往往是精细的、昂贵的,对实验条件、操作技能的要求非常高[3]。而学生们在做实验时,往往会忽略这些细节,造成试剂浪费或仪器损坏等问题。

2.实验室的环境卫生的保持:保持良好的实验环境对于实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实验期间,由于学生多,极易造成仪器、设备、试剂等摆放不合理,环境条件差的情况。因此,要对实验合理安排,及时清理,同事提高同学们的实验意识。

三、改革措施

1.建设综合的评价体系。实验课程评价体系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构建科学的实验考核体系,可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对实验课的关注度与兴趣度。比如按照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实验报告、课堂态度、操作规范程度等)占60%、操作考试占20%、理论考试占20%等划分。

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分子生物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微观性,学生对这些知识几乎没有任何感性认识。但同时,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一门对操作要求极为严格的实验,而多媒体设备具有非常丰富的表现力,不仅能够对微观过程进行形象模拟,还可以对抽象事物进行直接的表现,对复杂过程进行精简和重现,这一点恰恰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对于实验的进行有极大的帮助。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们对实验又最直观的认识,还可以给同学们示范规范操作;网络技术可以让学生们了解更多资讯及科研的前言进展,对激发同学们的兴趣有极大帮助。随着IT行业的发展,生物学软件的出现极大的便利了同学们的独立学习。

3.开展双语教学。随着全球化发展,许多生物院校都非常重视双语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不仅会帮助学生学习专业英语,而且可以很好使科学研究和国际接轨,了解更为前沿的学科发展,掌握最新的文献资料等。在日常学习中,鼓励学生多阅读英文文献、做英文报告对双语教学的开展大有裨益。

4.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意识。创新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源泉,工程类人才更要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宽广的知识面。这就更加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工程创新意识来源于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学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宽知识面。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留意分子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并将其与当时的科学发展背景和重大发现经历等加以介绍。同时将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有机结合,并纳入到研究性教学方案中,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相关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

四、结语

分子生物学发展范文第4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渗入到整个生物学领域,其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推动学科建设的必要手段[1]。特别是在中药学相关学科的应用,正在不断地帮助加快中药现代化的进程[2]。早在1995年黄璐琦院士就在《中国中药杂志》上发表《展望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中提出了“分子生药学”的概念。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生药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0年黄璐琦等主编的《分子生药学》第一版在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标志着一门崭新的中药学分支学科在国内诞生。2017年,凝聚27家高等教育机构汗水的“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分子生药学》及研究生规划教材《分子生药学专论》的出版,标志着分子生药学教育体系已逐步建成。在研究内容上,因其融合了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克服了传统中药在鉴定和机理方面的不足,并为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应用方面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如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起草的蛇类饮片特异性PCR鉴别方法被《中国药典》2010版收载,成为首个被世界药典收载的天然药、中药分子鉴别方法。随着分子生药学优势和潜力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各高校对加强分子生药学课程的教学建设越来越重视。本文结合我院开展的分子生药学课程及本人在分子生药学方面的研究经验,简述了加强并提高分子生药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的方法。以期通过加强高校分子生药学课程建设,为培养分子生药学的后备力量做好前期的“铺垫”。

1理论教学

1.1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结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分子生药学是生药学与分子生物学交叉融合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中药的分子鉴定、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及药用植物的转基因与分子育种等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所涉及的理论知识[3]。分子生药学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传统生药学的有机融合,在进行分子生物学理论教学时会有较多重要的专业性概论,如果仅仅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书本为中心,单向灌输,是很难让学生有生动而深刻地理解。在多媒体已成为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配件设备和网络资源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相结合进行分子生药学理论教学,无疑可以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媒体不仅可以展示文字和图片等信息,更可以通过音频和视频等感官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如在介绍《分子生物学》中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石斛等一些药用植物的取样、保存及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的讲解视频和资料,例如2020年安徽省皖西学院主导完成了药食同用的植物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的全基因组测序,为明确霍山石斛的神奇功效、挖掘其功能基因提供有力基因序列支持,通过相关视频的介绍,可以向学生清晰生动的展示如何利用分子生药学技术解决在实际中解决问题。此外还可通过多媒体链接网络资源,可进一步向学生展示和推荐学习资源,如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nlm.nih.gov),药用植物组学数据库(herbalplant.ynau.edu.cn)和中草药数据库(pewiki.net/herbs-data)等网站和学台,使学生可以了解分子生药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拓展学生在该领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2引入类比,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类比法是比较研究对象的貌异质同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逻辑推理方法,由于分子生药学中的道地药材中存在着相似的规律和显著的差别。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进行讲解,通过引入类比,将道地药材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和分类,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介绍《分子生药学》中,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一章的内容时,在教学上可以引入类比,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如药材麻黄和桂皮功能上异同点是都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但二者不同的是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适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心悸脉结代等证[4-5]。通过引入类比,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此外,在分子生药学教学中可将复杂的药用植物合成途径与简单的模式植物的合成途径进行类比。由于模式植物研究的比较深入,相关的知识点和合成途径比较清楚,二者类比之下,可以形成先易后难得过渡,使比较复杂的,难理解的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探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1.3文献解读,扩大学生视野

书本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所包含的知识往往是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其中的经典理论和原理是在不同时期经过反复验证仍然成立的,具有较强的教学和教育性质。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技术是不断更新和进步的,仅依靠书本教材的讲授,有时候会忽略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发现。而在当今世界,很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原理,大多时候都会以论文形式发表于各类期刊,以此提高作者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度。所以,很多学术期刊、论文里包含的知识点、技术和方法等,较课本教材在时间上具有前瞻性。通过在课堂上适宜的引入文献解读,有助于扩大学生在该领域的视野。此外,把文献里作者的研究思路、设计以及运用的技术原理与课本教材上的进行对比,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实验教学

2.1设置课前思考题,“预热”实验内容

分子生药学的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坏节,它是把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和巩固,并结合课堂讲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实验中实物的观察、辨别和验证,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建立一个既与理论课有一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实验体系[6]。但是,实验教学又不同于理论课教学,它要求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仪器设备等实验装置都要有充分的认识。这些内容仅靠老师在实验课前的讲授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的。通过设置课前思考题,在实验课之前必须看完有关的实验讲义。在实验课之前,完成所设置的课前思考题,并按要求写出预习报告。课前思考题的完成,将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对将要进行的实验内容起到“预热”的效果。因此通过思考题和实验预习报告不仅能提高教师实验课的效率,还能加深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们做实验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2.2任务分解,激发学生的协作能力

实验教学中,往往需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这也是对学生相互协助能力的培养。但是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下,多名同学围绕一个实验内容展开,难以调动所有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往往并不是特别理想。但通过将实验内容进行分解,使之形成多个小的任务目标,将其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各成员之间围绕这任务目标存在紧密的联系。如在《分子生药学实验》中的分子鉴定实验部分,可将其拆分为三个小的实验任务:(1)药材DNA的提取,(2)DNA的验证和(3)PCR扩增等3个小任务。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小任务,这些任务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和先后顺序的关系。如DNA的验证需要在药材DNA的提取基础上,PCR扩增则需要在药材DNA的提取和DNA的验证的基础上。这样对实验任务进行分解不仅可以在实验教学中极大地调动学生完成实验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对实验内容的设计,形成任务驱动的模式,可以极大地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均衡的培养学动手能力和协助能力。

2.3结合认识实习,深化理论知识

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堂。因此通过合理安排学生参加认识实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将学校获得的知识在生产实践中进行验证,反向检测书本上理论的准确性。将在学校所获得的知识与生产实践融合,进而加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整体提高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激发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通常为了更好地突出教育教学的性质,学校开设的分子生药学实验课程,多数是属于验证性教学实验,实验结果属于已知状态。而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很多属于未知状态,通过合理安排实习,可以更好了解学校教学、社会生产和科学研究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为学生将来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和理性的认识。此外,认识实习也是培养学生了解和融入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通过结合认识实习,深化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相关领域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找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达到学有所用,回报社会的目的。

3结语

分子生药学作为新兴学科,是融合了分子生物学和生药学的交叉学科,随着分子生药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其研究方向、技术水平、理论思想和学术影响都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在生物合成途径解析以及合成生物学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著名的青蒿素、止痛的阿片类药物、紫杉醇等都离不开分子生药学理论和实验技术的支撑[7-9]。因其着眼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分子生药学科的发展具有强劲的动力和巨大的空间。但是,分子生药学尚处在发展阶段,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基础要求较高,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分子生药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强化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做到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深入浅出,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富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课堂教学效果,将是分子生药学教学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崔浩,霍峥屹,熊薇,等.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0(23):109-110.

[2]张丹,王颖莉,杜晨晖,等.生物学技术在药用植物鉴定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01):222-230.

[3]袁媛,黄璐琦.道地药材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J].科学通报,2020,65(12):44-53.

[4]刘志刚,柴程芝.分子生物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18):53-59.

[5]侯仙明,张凯,王亚利,等.肉桂镇咳祛痰及平喘作用的药效学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04):831-831.

[6]周荣荣,刘娟,袁媛,等.基于科研成果转化促进分子生药学实验课程教学水平[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7):148-151.

[7]王继刚,徐承超,王彦钧,等.青蒿素:一种从中药中发现的神奇药物[J].Engineering,2019,05(01):72-88.

分子生物学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SWOT;对策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全国高校近年来纷纷尝试新的办学思路和方法,双语教学由于其特殊的教学模式和与国际接轨的显著特点也成为近几年各高校纷纷设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许多学生和家长都被这个新名词所吸引,双语专业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追逐和向往的专业。同时双语教学的开展也是学生后续科研以及国际交流的必然手段之一。本文针对如上背景讨论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尝试,旨在分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未来教学设置的可持续发展。

2.分子生物学开展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

对比国内分子生物学汉语本科教学,从双语教学的内部及外部影响因素对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做如下分析:

2.1 优势 (Strength)

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通过中西教学理念的结合提高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教育。国内分子生物学基础教学对原理的讲解普遍较生硬,体现在教材上是教材表面上看涵盖很多知识点,但对分子生物学历史和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简单介绍之后,将侧重点放到分子生物学基本技术的传授方面,对分子生物学概念框架、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没有深入的讲解,也没有举例进行阐释;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也是如此,由于学时有限而需要介绍的内容偏多,因此对原理的讲解也较简单,这明显不利于培养初学者的分子生物学思维,也不利于提升初学者学习分子生物学的兴趣。

2.2劣势(Weakness)

双语教学缺乏成熟的教学模式。据调查目前双语教学主要采用的模式有英文课件、英文讲授,英文课件、英汉双语讲授,英文课件、汉语讲授,英汉双语课件、英汉双语讲授,英汉双语课件、汉语讲授等多种,并且有些学校对于双语讲授进行了规定,规定了英文讲授和汉语讲授的比例。针对教学模式的调查结果是,学生对已经开设的双语课程中,哪种模式最易于接受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英汉双语课件、英汉双语讲授的学生比例最高,占到33.83%。

2.3 机遇 ( Opportunity )

分子生物学的国际交流为双语教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具体的课程开展尤其是学生后期发展需求方面均离不开对本专业英语知识的学习,包括高等级文章的阅读、高等级会议交流需要等方面。因此,从客观教学需求以及主观学生知识体系完善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4 挑战 ( Threat )

施教者的综合素质不高制约着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一般说来,高校教师在学科安排上具有比较宽泛的专业自,教师的专业自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教师是否有能力。同时,受教者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着双语教学的开展。据调查,学生对双语教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就是全英教学,应该全部由外教来授课,全部运用国外教学方式方法;也有学生持不同看法,认为双语教学即将专业知识翻译成英文讲解等观点都存在。且双语授课班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对双语教学有抵触情绪,认为教学效果不理想,自己的英文基础和专业基础都较差,看不懂英文教材,听不懂英文讲解,一些学生还陷入了英语也没有理解,专业知识也没有掌握的窘境。

此外,缺少成熟的双语课程教材使双语教学缺少依据。双语分子生物学教学教材的缺乏也成为困扰其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教材市场中的分子生物学双语教材也有一些,但多数为影印教材,真正适用于双语教学的很少,教材的缺失不仅给教师教学带来困难,更给学生学习带来阻碍。

3.构建基于CACR模式下的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尝试

笔者通过几年的双语教学实践,摸索和实践了一些教学方法,认为双语教学需要做好几个结合,才能发挥优势、化解劣势,真正促进其改进和完善及持续发展。

3.1 双语教学应做好两种语言的充分结合(Combining the two languages)

双语教学中如何结合英汉两种语言使其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采用双语课件,双语讲授的方式,并且双语授课不应拘泥于授课语言的比例,授课语言的比例应根据课程特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来决定,如:对于一本班学生,如果学生语言基础扎实,可以在教学中加大英文运用的比重,多用英文讲授;但如果授课对象是项目班学生,一般应加大汉语授课比重。另外,对于那些用英语解释会更加清晰、准确,更利于学生理解的定义、概念、例题,就用英文讲解,而一些用中文讲解更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就用中文讲解,语言的比例应灵活掌握,语言的结合自然流畅。

3.2 双语教学应着重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Applying western theories to the China details)

教学内容的结合主要指教学应结合中外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的精华,求同存异,教材也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按照中西结合的思路编制特定的双语教材,以满足实际需要。

3.3中外教学理念和方法的恰当结合(China-foreign perspectives & methods)

(1)恰当地结合国外原理和我国技术教学方式。将我国侧重分子生物学思维教学的优势与我国侧重技术操作教学的特点有机结合,双语教学究其根源其实是为了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所以,双语教学应立足于国外的理论,在清晰介绍原理的基础上,展开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介绍,并辅之以大量的练习,使学生在确立分子生物学思维的基础上,练习分子生物学实务和操作。

3.4 与相关课程的巧妙结合(Related the accounting courses with pertaining courses)

双语课程的顺利开展和相关课程的设置也有密切的关系,合理设置分子生物学学双语课程的前置课程(prerequisites),在开设双语分子生物学课程之前,可以开设分子生物学史及分子生物学专业术语课程,讲授专业术语,为分子生物学课程做前期铺垫,使分子生物学原理变得更易于理解,便于课程的衔接,使分子生物学双语课程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4.总结

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的展开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无论是从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的平均水平、教材内容的设定、教学方法的规划等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通过相关配套课程的开展以及教学内容的革新来完善整体的双语教学体系,为今后双语教学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宪平. 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59.

[2]史锋. 双语教学在中国实行的逆向思考. 中国大学教学. [J]2011(8):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