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面观测;识别与记录;基础;要求

Abstract: The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nalysis, of which the artificial observation and other surveying project is a unifie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in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project al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ccurate visual for the weather and climate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on how to improve th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ground observation; recognition and recording; basic requirements;

中图分类号:P41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地面气象测报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气象观测是气象的基础, 它对一定范围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 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 为天气预报、气象情报、气候分析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地面气象观测及其发报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每个气象台站的根本任务之一, 要想做好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必须严肃、认真、负责。首先, 从主观上要树立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坚持实事求是, 严守工作岗位, 密切监视天气演变。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和岗位责任制, 严肃对待每项观测、每个数据、每份电报、每份报表。本文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观测员观测质量的要求,如何控制和降低测报错情率。

1.地面观测的基础。

作为一名合格的测报人员, 应掌握地面气观测、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电码、气象学、天气学等基础知识。

1.1地面气象观测

讲述了地面气象观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内容包括云、能、天、温、压、湿、风、日照等天气要素的观测原理, 各种观测仪器的使用和维修方法及概况等。

1.2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是气象台站从事地面气象现测工作的业务规范和技术规定, 对观测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严格的规范。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以保证获取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记录。它是一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规程, 对观测工作的任务、项目、程序、时制和日界、钟表对时、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都作了详尽的阐述, 并且对云、能、天、温、压、湿、风、日照、雪深、雪压、蒸发、地温、冻土、电线积冰等气象要素的观测以及记录报表的编制都作了规范性的叙述, 是我们进行观测工作的操作指南。

1.3气象电码

指的是基本天气报、补充天气报和航危报及旬月报的编码规则和具体说明,在观测的基础上, 认真填写电码, 及时准确的发报是提供真实可靠气象信息的保证。气象学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完整翔实的地球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这些现象演变规律的科学论述。

1.4天气学

天气学的知识可以研究大气中天气变化的规律, 并运用这些规律对未来天气进行预测。有什么样的天气预示征兆就有相应的云、能、天的变化, 以及气象要素的演变。我们根据实际的天气背景, 就更能准确地对观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进行观测, 提高气象记录的三性, 而且还可以为天气预报提供事实依据。

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平均分布情况, 即天气和各气象要素长期的变化规律就是气候学 研究的内容。在实际工作中, 周期性地重复劳 动是测报工作的一大特点。每天、每周、每月、每季甚至每年周而复始,在什么季节一般有什么样的气候, 出现什么天气是有周期性规律的。在各种时候具体的气象观测中, 云、能、天及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肯定是呈现出相应规律性的变化, 这对于我们充分把握实际观测中出现的问题, 就有一个明确的尺度。为达到获得气象记录的三性要求必然是相得益彰。

2.地面观测的识别与记录

2.1地面观测的识别

无论哪种天气现象均以某种特定的天气条件为前提,只有具备对应的天气条件,大气中才会出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在气象观测项目相关的操作规范中对观测项目均有相应的规定,其所对应的作用也是特定的,因此每个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天气现象的识别与记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其一,要准确、熟练的理解各种气现象的意义,即某种天气现象是基于何种条件生成的,其表现形式、特征等均要熟练掌握。比如霰,其产生于扰动强烈的云中,云层中的过冷却水滴与雪花或者冰晶共同合并而成,其形状为圆锥形或者球形,颜色为白色,是颗粒状固态物。直径大概在2mm~5mm,当气温环境为0℃左右时会降落,通常在下雪前或者伴随着阵雪、阵雨同时降落,在落地时会反跳,且有松脆易碎的特点。再比如霾,它属于空气普遍混浊时的一种现象,出现霾代表有大量的非常细微的干尘粒在空中均匀的浮游,使得空气的水平能见度低于10.0km。出现霾时,远处的光亮物体会稍带黄红色,而稍暗的物体则稍呈蓝色,通常出现霾里,空气的相对温度不会超过80%。

2.2地面观测的记录

在记录观测结果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关于夜间雨后露的记录,通常降雨会在植物的叶面上形成很多水珠,而不大可能只在单独的叶尖上形成水珠。如果前夜出现了微量降水后,一些观测站没有设置夜间班,则早晨在观测时发现植物的叶尖上有露珠生成,此种情况可以记录为露。如果观测站设有夜班,假如上半夜有少量的降雨现象,则要等到雨停转晴后,把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植物的水滴清理干净,如果在后半夜或者早上重新在植物叶片上观察到水珠,则可以记为露。此外还有结冰的记录问题,不能只以湿球纱布结冰当作标准,记录结冰时要以露天水面出现结冰现象为准。

3.对做好地面测的要求。

3.1 提高思想认识。

首先从观测员思想抓起,重新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精神;其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责任心,培养认真细致、耐心负责的工作态度,明确工作职责,加深对涂改为造等行为的危害性和恶劣性的认识。

3.2 提高对各项规章制度重要性的理解和认识

组织业务学习和讨论, 加深对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值班制度、交接班制度重要性的理解,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注意调节人际关系,加强团结协作,增强集体凝聚力。

3.3 注意技术现代化。

加强文化教育,提高文化层次,多进行技术交流,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对规范规定和技术规定的正确理解;同时提高计算机水平,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相结合,努力适应现代化设备的要求,积极由单纯测报员角色向综合的、多种角色发展。

3.4 加强心理素质。

新观测员应努力克服心理紧张的问题, 同时老观测员应该发挥“扶上马送一程”的精神,对新观测员多提醒点,实行“一帮一”的方式,帮助新观测员度过“紧张期”;而对老观测员,当仪器设备或业务运行方法发生变换时,一方面观测站应该学习、观测,比较差别;另一方面,老观测员应调整心理状态,打破惯性思维,克服依赖以适应。

新情况的变化。

3.5 保持最佳精神状态

观测员应注意班前休息,适时调整自已的生物钟以适应观测工作的要求,在观测前,勤动手勤动脑让思维活跃起来,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

4.结论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地面气象测报;提升工作质量;关键点

中图分类号:S165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步提高,对于地面气象测报的准确性也随之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在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仍然存在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合理解决存在的问题,掌握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关键点,成了各级气象局需要讨论的重要课题之一。

1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记录被简化

目前在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各类复杂的记录往往被刻意简化,比如对于云的记录就明显偏少,在观测薄中,往往看不到云的全部29种种类,当出现多个雷暴系统时,只记录其中一个,大多数天气现象的记录甚至是以“不出现前后矛盾”为前提来制作与记录的。

1.2台站学习氛围不足

自从我国对《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进行改版后,各级气象站台并没有组织员工及时、认真、深入地学习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更谈不上以新版为指导开展观测工作,从而导致气象记录存在漏记、误记的问题。

1.3未按规定对自动观测站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

当气象记录超出误差范围时,并不能被及时发现并进行原因分析,进而使记录的准确性受到较大影响。

1.4由于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属于气象站台基础工作的范畴,因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地面气象测报日常工作中,只是将其当成应付检查的、可有可无的工作,从而造成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问题的频发。

1.5未及时处理夏季滞后降水记录量,也会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受到直接影响。

2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关键点掌握

2.1增强观测员工作责任感,调动积极性

观测员的积极性如果被充分调动起来,对于地面气象测报提高工作质量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应在日常工作中,灌输安心测报、热爱本职工作的理念给观测员,使观测员能够自觉遵守地面气象台的各类规章制度,并培养出观测员的工作责任感与优良的职业道德。

2.2各项规章制度要遵照执行

纵观地面气象站台的测报工作质量情况,存在的重大差错往往是由于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而导致的。大部分差错虽然看似是由于粗心形成的,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其实就是违背了规章制度。比如所安装的日照计角度与纬度产生偏离,但未被及时发现;由于地温场地土壤板结导致的记录存在失真的问题;没有在正点前对主机以及采集器的运行情况进行巡视,造成无法正常传输自动站的数据等等,上述这些问题都是执行制度不严导致的。

2.3做好气象仪器的维护与使用工作

所观测到的气象记录是否具备比较性、准确性与代表性,与气象仪器的使用与日常维护有着密切联系。比如在湿度计、温度计的感应部分如果有灰尘,就会使其感应准确度遭到破坏,导致记录失真;气压表的水银面如果产生严重氧化,则会造成水银面的调整不准确;地温场地如果存在土壤板结或是安装不规范,同样也会使记录出现偏差。在实际测报工作中,由于气象仪器的维护与使用不到位,而造成记录问题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我们更应加强系统性的业务培训与学习,对新仪器的维护与使用应熟练掌握,从而使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保证。

2.4提高测报技术,加强业务学习

当前气象测报工作中的另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测报员并不能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而是过于依赖技术骨干,如果单独遇到气象仪器、计算机出现问题就无所适从。因此,观测员应从加强自身业务水平着手,着力于提高自身基本功,使测报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2.5总结经验,防止重复出错

(1)在出现重大差错后,应严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出现伪造、涂改等问题,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同时保证交接班制度的严格执行,尤其是针对易漏发的解除报、危险天气报以及重要天气报。测报工作人员间应营造出团结协作的氛围,对天气变化应加以注意,并及时提醒值班员。(2)报表差错,作为地面气象观测的主要任务之一,制作报表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做好预审工作。负责预审的工作人员必须对气象站台所在地气候特点、气象要素变化的规律以及相关技术规定、规范熟练掌握,尤其是处理不完整记录等。为使报表质量得到保证,应在2~3天内开展一次预审,从而便于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处理。(3)观测差错,出现在观测时的差错,一般是能够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来避免其发生。目测观测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意天气现象、能见度与云之间的配合,不能单纯地为了发报简单的需要而简化复杂云天,进而导致记录出现失真,器测读数则应准、快,加强前后比较,防止读数读错,注意地温变化的递增或递减的规律,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检查是否有误读问题的存在。检查自记仪器时,不光要观察其中断情况,还应观测笔尖在时间线上的走运情况。另外,还要实时地比较实测与自记记录的差别,如误差过大,则应及时对其进行调整。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就要从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加强地面气象测报站台的工作规章制度、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工作态度、正确使用气象仪器等各方面工作,同时,对于已经出现过的测报差错,还应组织学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这些工作的加强,都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使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从而为我国的气象预报工作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面气象预报;质量;探索

1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地面气象测报人员的工作态度问题

地面气象测报人员负责着气象数据的收集工作,测报人员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质量,由于工作马虎出现数据不准确,会对地面气象测报工作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着地面气象测报的准确性。地面气象测报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大脑高度的清醒,工作时注意力要集中,端正工作态度。目前,地面气象测报人员的配备不完善,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不过关,未接受专业、全面培训的工作人员占大多数,专业知识的储备不够,无法很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工作时间开小差的现象普遍存在。

1.2 地面气象测报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地面气象站的操作工作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健全,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的记录工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详细的登记,各种复杂的气象变化只是简单地进行记录。例如,雷暴的记录方式应该按照八方位记载,而有的工作人员因为风向的干扰采用十六方位进行记载,导致收集的气象数据不能及时、准确地存盘;气象资料中把云的种类划分为29种,可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的观测记录中仅记载着云量较少,关于云的类别并没有详细的记录。对于改版后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气象站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认真的学习,不了解规范中的内容,更加没有以此规范自己的观测工作,导致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错记、误记、漏记现象严重。

1.3 地面气象测报的工作责任不明确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没有将责任明确到人,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懒散、责任心不强;一人多职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要负责排班、值班,还要负责地面气象测报的日常工作,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负责的所有事情都做到认真,因为粗心导致工作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地面气象观测员在值班的过程中,若受到外界的干扰注意力就无法集中,气象测报的记录工作就会出现差错。气象测报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当自己观测记录的误差超出规定的范围时,没有及时地上报,也未分析出现误差过大的原因,致使地面气象的测报不准确。地面气象测报的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地进行检查,导致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不高。

2 提高地面气象测报质量的措施

2.1 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我国地面观测站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地面气象测报的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过硬,测报工作的开展全都借助于计算机和测报仪器,工作人员不注重自身工作经验的积累,也不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出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解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组织工作人员定期的进行培训,学习新的气象预测知识,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减少漏测、误测现象的发生。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单位要聘请专业的地面气象测报人员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扩充工作人员关于气象测报知识的储备量。各地面气象测报单位之间也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学习彼此处理气象测报工作中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经验,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2 完善地面气象测报工作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

气象测报单位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地面气象工作人员上班前不允许饮酒,上班期间不允许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工作时大脑要保持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杜绝私自代班、换班、私自离岗的现象。交接班时要将现有的机器设备、测量工具等交接清楚,交接工作的内容要书写详细、规范,工作任务要交接清楚。接班人员需要巡视检查仪器设备的工作情况,了解上个班次出现的问题,检查上个班次的工作,做好本班次的记录工作。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出现的问题表面上是工作粗心造成的,实际上是工作人员的操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气象单位要制定奖惩制度,因导致测报信息不准确的人员进行处罚,对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工作人员对气象监测内容的记载一定要符合要求,做到详细、准确,不允许使用简化的语言。

2.3 加强地面气象报表的预审工作

地面气象报表的预审一定要细致,不允许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原始数据的预审要严格,若发现问题及时的进行修改。及时的更新审核规则库中的信息,使审核规则库中储存的数据资料符合天气的实际变化情况。每天都要将实际的天气情况和记录中云层的变化进行比对,检查是否一致;每个气象要素的数值和相应的极端值也需要进行对比,查看是否矛盾,若矛盾,则参考原始记录的数值进行修改。

3 结语

提高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和天气预报的准确度,需要解决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端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健全地面气象检测站的规章制度,培养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正确的使用气象测报的仪器设备。地面气象测报的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提高地面气象测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杜长峰.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措施[J].农技服务,201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云能天;地面测报;集体观测

云能天集体观测是测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集体观测的质量是有效提高台站测报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测报业务中目测是薄弱环节。由于测报管理措施不当,使观测员工作态度认真度下降,审核员在原始资料和报表互审中明显感觉到各地云的观测越来越趋于简单化,有些观测员为了避嫌记录矛盾,没有如实记录当时云天状况,而将“复杂天气简单化,一般天气模式化,记录以不出错为目的”,因而,指示性云、地方性云的记录几乎消失,云码和云高长期以来习惯于某一云码和云高的记录,而忽略了其云码和云高的真正含义。而且有些观测员所具备的理论知识较浅薄,加上自身经验不足,在复杂天气下,分析判断能力较差,目测项目误差较大,直接影响了测报工作,而集体观测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未将集体观测直接考核到个人,集体观测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被忽视或形式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加强集体观测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各台站应加强集体观测的管理力度,明确集体观测的时间次数和质量,并作为目标化管理考核的内容,建立责任人制度,做到每个观测员人手都有观测簿,由台内统一保管。云状较复杂或天气条件恶劣时由测报科长或当天值班员召集观测。观测员必须正确对待集体观测,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并将其当作班内的事情去完成,逐步提高目测质量,从而保证观测质量。

1集体观测内容

集体观测很重要,观测员要充分利用集体观测的机会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断加强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目测水平。另外,集体观测时应该每个人都说出观测的观点和理由,大家结合现状和《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进行讨论后最终确定。

1.1云的集体观测

云的观测是集体观测的主要内容。云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很难用定性定量的东西去规定它,云的观测是目测中受人为因素影响最大的项目,因此要求观测员全面掌握云的观测。云的观测一般包括云状、云量、云高[1]。因云量的估计不是问题,这里主要就云高和云状的观测谈点体会。云高是云观测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在天气报特别是航危报中非常重要。对云高的观测大多数台站都是目测,这就要求观测员掌握高、中、低云的理论高度范围,也要找出由于地形等因素影响造成的当地各类云高的一般范围。例如:五华气象站地处五华县城,海拔高度低,云底高度普遍较低。另外,云高还与天气系统、风向、湿度、季节等都有关系[2]。云状观测在集体观测中是个重要项目,云状判断正确与否,对天气预报有很大影响。要想正确判断云状,一要从天气图上分析影响该站的天气系统,二要注意云的连续演变,然后再根据当时云的具体特征来判断云状。观测云时要站在能观测到全天云的地方进行。夜间观测云一定要站在暗处停留一段时间,便于眼睛适应;然后结合星光的疏密清晰程度,以及伴见的天气现象判别云状,估计云高和云量等。此外对云的夜间观测还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根据气象要素的变化来判别云的演变,如夜间的气温变化,对云的生消变化就有比较好的指示意义。一般情况下,当百叶箱温度比前期增高,且人在室外感觉比前期暖和,同时云的颜色发白,此时天空中一定有较厚的中低云,云量也较多。如温度上升不明显,且云的颜色灰黑,多为高云。二是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设备的作用,利用卫星云图指导夜间云的观测。观测人员要学习和掌握卫星云图上识别云的基本知识,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般地,遇到指示性云的出现要进行集体观测,比如絮状云、堡状云、系统云,及其混乱天空下的云系,同时要注意云的方位、视角、高度、形成特征[3]。在汛期雷雨天气时,云系相对比较复杂,是进行集体观测的好机会。

1.2天气现象的观测

根据特征确定天气现象,对于特征相似、容易混淆、难以区别的现象(如烟幕和轻雾、浮尘和霾、米雪和冰粒等)要详细指出区别的依据。了解各天气现象的成因、所降自的降水云层等。复杂天气现象的集体观测要随时进行,观测时要注意天气现象的演变,对某一现象演变的全过程进行观测记录并注明。在集体观测中对某种天气现象特征并不典型或某些现象之间形态有相似之处、形成条件亦有共同点且容

易混淆的要认真对照规范加以分析、讨论,统一判别标准。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都代表了大气不同的物理变化过程,要想观测好天气现象就要了解各种天气现象的成因,只有了解其成因,才能更好的观测判断各种天气现象。同时,要掌握复杂天气和云的配合特点及几种容易混淆的天气现象的区别方法。

2集体观测的注意事项

云与天气现象的观测是集体观测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3]。

复杂天气现象的集体观测和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观测同样重要。有些台站的集体观测过于简单,云能天集体观测只是简单观测一下云能天而已。而复杂天气现象的集体观测对提高观测员的业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复杂天气现象的集体观测要随时进行,观测时要注意天气现象的演变,对某一现象演变的全过程进行观测记录并注明[4]。在集体观测中对某种天气现象特征并不典型或某些现象之间形态有相似之处、形成条件有共同点且容易混淆的,要认真对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加以分析、讨论,统一判别标准。另外,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体观测,气象台站大多地处城市边缘,随着城市的不断外扩,许多台站的观测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能见度的观测,使原来的目标物根本看不到,这时就应该通过集体观测及早发现问题,重新确定新的观测目标,做到站内统一,这样才能尽量保证观测资料的正确性。而当受周围环境影响而有疑误的记录出现时,应及时进行集体观测,查找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

将观测情况详细记入《集体观测簿》,从而把集体观测工作做细、做实,使之不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观测员的观测水平,促进测报业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3小结

加强管理、保证集体观测正确进行,要将集体观测纳入地面测报工作的一部分,落实考核,使之规范化、制度化。要坚持定期进行集体观测,在复杂天气出现时还要临时召集观测员进行集体观测。为避免在集体观测过程中出现盲从和抄袭现象,集体观测时应首先由观测员各自独立进行,然后各自公布自己的观测结果和观测依据,再进行集中讨论,交换意见,找出理论依据,得出正确的观测结果,使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并将各自的观测成绩纳入观测员的业务考核。这样,就能够促使观测员自觉钻研业务知识,避免工作中的习惯性错误,不断提高目测水平。

4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 彭安仁.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

[3] 国家气象局.中国云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范文第5篇

观测资料;管理;应用

在文章《关于中国气象业务服务工作领域的扩展的思考》中,指出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目标,其中一条是:建设一流的装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台站,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于气象业务系统,探测是基础,网络是纽带,预测是中心,服务是目的,资料是这四大功能块的工作对象。现在我们的设备更新了,预报使用手段、技术层面和产品表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气象观测资料(在《民用航空气象资料管理办法》[1](2007年版)中,将地面观测资料分成六部分:地面例行观测簿、地面特殊观测簿、地面事故观测簿、地面观测档案簿、地面气象观测月总簿、地面气象观测年总簿。)的管理与应用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在制作过程中人工输入、校对易出现错、漏,观测资料制作软件没有进行升级改造,纠错不够完善,不能方便使用者使用,随着气象观测设备的更新,观测资料记录的增加,资料的制作项目并没有相应增多等等。另外,由于探测设备的更替、探测技术的变化以及观测台站的变迁等因素,资料长序列的不均匀性常常超过了自然气候的变化,甚至误导出虚假的结论。本文从加强资料的管理和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两个方面,阐述目前观测业务中还需进一步完善提高的部分,气象观测业务能够与气象科研有机结合,以期在将来的业务建设中有的放矢,使气象业务工作运转更加流畅有效,让观测资料在实际工作和其它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

1.观测资料的管理

人类对大气的认识是从观测大气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因此,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工作的基础。完善相关的质量管理和审核工作制度,形成统一管理的体制。使气象观测资料从采集、传输、质量检测处理、归档形成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体制和相应的管理机制。本着对科学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完善观测资料的管理工作要做到以下五点:

按照《民用航空气象观测规范》[2](2006年版,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簿。《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档案簿》(以下简称《地面观测档案簿》)是机场气象观测站的历史沿革档案资料。记载了一个台站观测方式的改变、记录形式的变化、技术革新的成果、观测场地的变迁等信息,它的存在具有历史意义和应用价值。比如:桃仙机场于1989年建站史:人工观测向自动观测的转化;长春自动观测系统及芬兰MIDAS600的使用年限;应急观测设备的便携式气象仪的使用;还有就是天气现象符号改为英文简字;数据采集时间的由采集50分的数据改为整点,等等。很多将来在使用历史资料需要明了的东西都没有相应的纪录,我们应该在这些资料还能够查找到的时候尽快把它补充完整。《地面观测档案簿》是要求永久保存的资料,在《地面观测手册》(2006版)中对记录的内容、格式有着较详细的要求。不能因为的疏忽,使得地面观测资料的不完整,《地面观测档案簿》是应该尽快弥补的一项重要资料。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事故观测簿》是一直都没有记录保存的资料。《规范》中要求:得知发生飞行事故或意外事件后,应当立即按规定项目进行事故观测,观测结果应当立即封存(第三十一条四款)。事故和意外的观测非常稀少,多年没有发生过,不发生的年份需在《地面观测档案簿》注明,多年后使用或查阅时不会误认为缺失。

A.强化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对气象预报及气象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使用者需要得到用公认标准获得的数据。对此世界气象组织制定了气象观测工作的质量管理标准及其程序,确保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是地面气象资料管理重要内容。如今气象观测数据采集及处理都广泛应用计算机,给气象资料质量管理,尤其是审核工作带来了新问题[3],观测资料原始数据的审核是资料质量控制的关键。针对不同类型的观测资料,检查的方法不尽相同,要做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民航地面例行观测簿》只能采用人工检查的方法。根据《民航地面例行观测簿》编制而成的《月总簿》、《年总簿》,可采用人工检查、计算机程序自动检查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并且不同的要素采用的方法和检查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根据国际惯例[4]大至可分为五种:①极值检查:将检查值限制在一定范围;②时变检查:限制某要素在观测时段内的可能变化值,如限制气温在3h内可改变多少;③缺测检查;④格式检查:检查文件格式错误或代码错误;⑤一致性检查:指要素间的逻辑一致性检查,如天气现象和气温、天空状况等之间一致。还有就是人才是关键,质量监控检验需要有专业人员掌握,各级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加强培训和指导,充实关键岗位上的所需人才。

B.严肃观测资料的交接和借阅

《民航地面气象观测簿》是气象观测的原始资料,再现当时天气系统的演变,是当时天气实况的真实记录,也是编制月总簿,年总簿的基本数据。交接、借阅出现漏洞极易造成资料的缺失和损坏。在《民航气象资料管理办法》中关于资料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纸制资料应当限于在资料保存场所使用。有相同载体备份的资料,原件不得提供使用。

C.保持各种资料名称的一致性

《规范》要求不再使用“航气簿”这一名称,由于《月总簿》制作软件未能及时升级,在封面仍保留着“航气簿—5”,而同时期其他资料已经根据规定进行了变更。这样不符合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也为将来资料的查阅带来困扰。

D.根据观测手段的变化增加相关资料的制作

MOR与RVR观测数值的获取,为飞行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气象保障,但是在观测资料的制作上多年来并没有太多的改进,现在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已经在通过各种渠道获取RVR的统计值,我们也应该从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完善资料的完整性方面对月总簿、年总簿增加相应的自动探测项目的统计。

2.观测资料的应用

气象观测资料的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是对大气现状及变化的客观事实记录,其系统的、连续的积累,是预报员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依据。观测的任务如果只停留在数据的记录上,那么就看低了观测的责任。其实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完全可以更有效地发挥观测资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