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粉末冶金发展史

粉末冶金发展史

粉末冶金发展史

粉末冶金发展史范文第1篇

反应合成的TiC对铜基摩擦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陈百明 刘晓斌 王珺 尹新权 张振宇 (248)

氢气含量对电弧等离子法制备纳米Ni粉影响的研究侯聪花 鲁玉玲 张景林 王晶禹 (253)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W粉数值模拟陈小安 尚福军 宋顺成 (256)

超细硬质合金棒料挤压成形剂预脱除工艺研究孙丹 李广生 林春芳 杜玉国 孙卫权 (262)

材料·制品·应用

制备工艺对粉末高钒高速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王浩强 燕青芝 旷峰华 葛昌纯 (266)

电弧离子镀ZrN/TiN涂层对烧结NdFeB的耐腐蚀及磨损性能的影响杜军 张平 蔡志海 赵军军 (269)

热处理对钢结硬质合金TLMW50覆层抗磨性的影响赵一生 高志国 魏世忠 (273)

喷雾干燥-直接碳化法制备WC-Co复合粉末汤昌仁 易茂中 谭兴龙 (279)

工艺与设备

流动温压制备不锈钢十字件的试验研究胡昌旭 倪东惠 谭文昌 杨义 肖志瑜 李元元 (284)

M42高速钢粉末球磨工艺优化及其SPS烧结文小浩 丁小芹 韩小云 张学彬 徐金富 (288)

喷雾热分解法合成BaTiO_3超细粉末及其形貌控制李启厚 高宇波 刘志宏 刘智勇 李玉虎 (292)

一种新型难熔金属异型件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闵小兵 王跃明 夏光明 严淑群 卢静 (297)

表面活性剂PEG对制备Co_3O_4前驱体的影响曹钦存 赵跃智 张战营 (302)

文献综述

WC-Co功能梯度硬质合金研究进展史留勇 张守全 黄继华 (305)

四海文苑

为新发动机新气门可变动作角与升程(VVEL)机构开发的新粉末冶金零件藤木章 山田雄一 鹤田诚次 阿部微雄 川濑欣也 韩凤麟(译) (313)

粉末冶金产业动态

1998~2009年美国MPIF获奖粉末冶金汽车零件介绍(连载)——粉末冶金发动机零件 (316)

PLZT压电陶瓷准同晶相界处显微组织与性能的研究魏伟 姚萍屏 罗丰华 (163)

镁在热压过程中的氧化行为研究魏琴琴 罗国强 李君 沈强 张联盟 (167)

Si3N4(p)/SiC(w)强韧化MoSi2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周宏明 易丹青 李丹 肖来荣 柳公器 (172)

燃烧合成MgSiN2粉末反应过程研究彭桂花 卢锋奇 梁振华 刘茜 李文兰 (178)

材料·制品·应用

不同制备工艺对Mo-Mo3Si-Mo5SiB2(T2)三相合金组织的影响刘应超 刘志国 林晨光 (183)

粉末制粒工艺在金刚石工具制造中的应用研究孟凡爱 刘英凯 王建强 (188)

原位反应制备Mo2FeB2基金属陶瓷烧结过程热力学分析李文虎 刘福田 (192)

喷射成形镍基高温合金过喷粉末特征分析康福伟 孙剑飞 唐增武 (196)

特殊形貌微米铜粉的水热制备陈庆春 (200)

工艺与设备

M3与T15高速钢的SPS烧结与热处理胡宓宓 贾成厂 曲选辉 胡学晟 (204)

SPS法制备铜-2%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吴清英 刘向兵 褚克 贾成厂 陈晓华 盖国胜 郭宏 (210)

新型富铈镍基合金粉末及工艺性能研究苏义祥 丁丁 门志慧 张绍斌 (215)

真空微波烧结制备TiCN基金属陶瓷唐思文 张厚安 颜建辉 严迪科 (220)

文献综述

钴粉生产技术研究进展徐斌 王成均 吕小刚 (224)

四海文苑

模具技术的定量评价和新剂开发 藤木 章 前川 幸広 安達 恭史 曹刚(译) (230)

粉末冶金产业动态

1998~2009年美国MPIF获奖粉末冶金汽车零件介绍(连载)——粉末冶金发动机零件朔风 (235)

WD-40在粉末冶金行业的广泛应用刘颖 (238)

喷雾干燥W—Cu前驱体粉末煅烧和还原中的物相变化特征刘涛 范景莲 田家敏 成会朝 (83)

粉末冶金法制备Mo-30Cu合金微观组织研究韩胜利 蔡一湘 宋月清 崔舜 (87)

环路热管蒸发器的制作与性能测试陈懿 柏立战 林贵平 余培良 (92)

脉冲电磁场对草酸钴形貌的影响杜慧玲 王建中 陈丹凤 苍大强 (96)

Ti3AlC2自蔓延高温合成中组织分析陈秀娟 吴明亮 张全文 马淑芬 王思谦 (101)

材料·制品·应用

新型铝青铜合金粉体材料涂层耐腐蚀性能研究路阳 张巧 李文生 李亚斐 马保荣 冯力 李振 (105)

新型铁基固体自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的研究丁光玉 贾成厂 苗晓丽 柳学全 (110)

表面组装用Sn—Ag—Cu无铅焊锡粉末的制备许天旱 王党会 姚婷珍 (115)

工艺与设备

射频等离子体球化钛粉的工艺研究古忠涛 叶高英 刘川东 童洪辉 (120)

制备复相结构陶瓷坯件的自反应喷射成形工艺研究王建江 刘宏伟 姚文谨 胡文斌 (125)

共沉淀-共还原法制备金刚石工具用超细预合金粉末的研究赵文东 徐骏 宋月清 罗骥 郭志猛 (130)

细晶Mo-18Cu合金烧结工艺的研究陈玉柏 范景莲 田家敏 刘涛 成会朝 (136)

UO2粉末表面活化壳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高家诚 吴曙芳 杨晓东 李锐 王勇 (140)

粉末冶金产业动态

会议简讯 (139)

1998~2009年美国MPIF获奖粉末冶金汽车零件介绍(连载)——粉末冶金发动机零件朔风 (155)

文献综述

通过改善界面状态提高金刚石-Cu复合材料导热性的研究陈惠 贾成厂 褚克 梁雪冰 刘兆方 郭宏 (143)

四海文苑

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烧结程度的判定Thomas F. Murphy 韩凤麟(译) (150)

WD-40在粉末冶金行业的广泛应用刘颖 (157)

低温烧结制备超细晶FeAl合金及性能的研究詹肇麟 郭丽娜 李莉 刘安强 (3)

粉末冶金NiFe19 Al25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袁勇 卢静 崔建民 张皓 罗丰华 (7)

气体雾化Al-Zn-Mg-Cu铝合金粉末的形貌及组织性能研究王少卿 于化顺 王海涛 张振亚 闵光辉 (12)

金刚石复合片(PDC)表面残余应力的XRD研究徐国平 尹志民 陈启武 徐根 (16)

超音速气雾化喷嘴中抽吸压力变化规律的研究赵新明 徐骏 朱学新 张少明 (21)

材料·制品·应用

W粉粒度对Ti-20%W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王庆相 梁淑华 杨怡 范志康 (26)

硼含量对Ni—Cr—Mo合金热腐蚀性能的影响李文虎 (31)

热压反应合成Al2O3-Ho2O3/TiAl复合材料王芬 许红娅 朱建锋 王少龙 解宇星 (34)

SPS烧结M42粉末冶金高速钢的显微组织与性能文小浩 陈胜 丁小芹 韩小云 张学彬 徐金富 (39)

工艺与设备

碳热还原氮化制备氮化硅粉体反应条件研究陈宏 穆柏春 李辉 郭学本 (43)

粉末电磁压制电压对TiO2陶瓷密度的影响孟正华 黄尚宇 周静 孙伟 (48)

非规则管坯喷射沉积成形工艺优化及试验验证徐玉冰 马万太 张豪 张捷 (53)

烧结温度对碳化硅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吴澜尔 江涌 乔发鹏 (58)

文献综述

MoSi2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席俊杰 (61)

人工神经网络在金属注射成形技术中的应用韩勇 何新波 曲选辉 周瑜 许均力 (66)

粉末冶金产业动态

会议简讯 (7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粉末冶金分会换届消息张彤 (77)

1998~2009年美国MPIF获奖粉末冶金汽车零件介绍(连载)——(一)粉末冶金发动机零件朔风 (77)

WD-40在粉末冶金行业的广泛应用刘颖 (78)

四海文苑

用一次压制—一次烧结达到高密度Francis Hanejko (73)

微量合金元素Zr对Mo合金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成会朝 卢明园 范景莲 田家敏 黄伯云 李勇明 (3)

喷射沉积Zn-38Al-2Cu合金微观形貌和摩擦磨损性能研究杨诚笑 陈兴 严彪 王军 唐人剑 (6)

添加镍包覆石墨对铁基固体自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丁光玉 冯辉霞 任卫 柳学全 李红印 (11)

球磨过程中水性咪唑啉类缓蚀剂对铝粉性能的影响唐新德 叶红齐 王敏 刘辉 (15)

材料·制品·应用

一种新型半金属刹车片材料的研究尹国洪 董元源 (20)

机械合金化制备Ag-Cu28合金过程的研究李良锋 丘泰 杨建 李晓云 (24)

基于激光重熔的纳米陶瓷颗粒改性喷涂层的耐磨性研究沈理达 田宗军 黄因慧 刘志东 花国然 (29)

原位合成NiAl(FeAl)/TiB2+Al2O3复合材料崔洪芝 黑鸿君 谢艳春 曹丽丽 (33)

工艺与设备

稀土含量和还原温度对制备超细(W,Ni,Fe)复合粉末的影响彭石高 范景莲 刘涛 祁美贵 丁飞 田家敏 (36)

非水基凝胶注模成形高氮无镍不锈钢粉末的研究韩跃朋 徐自伟 况春江 贾成厂 张秀丽 胡学晟 刘卫华 (40)

钨铜热变形致密化工艺及组织性能研究于洋 李达人 王尔德 刘祖岩 李子睿 (45)

烧结温度对Mo2FeB2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李文虎 刘福田 冯小明 (48)

文献综述

W和W/Ti合金靶材的应用及其制备技术王庆相 范志康 (52)

氮化钒制备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孙涛 刘建雄 谢杰 李松 柏万春 (58)

低温烧结氮化铝陶瓷烧结助剂的研究进展王超 彭超群 王日初 余琨 王小锋 李超 (62)

四海文苑

螺旋齿轮与正齿轮的表面致密化 Sven Bengtsson Linnéa Fordén (67)

粉末冶金产业动态

“2009年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74)

全球领先的粉末冶金汽车配件供应商PMG落户奉贤朔风 (74)

“粉末冶金网上展”正式推出曾杰供 (75)

Q235钢表面氩弧熔覆MoNiSi/Ni3Si金属硅化物复合涂层组织与性能研究王永东 王振廷 陈丽丽 刘瑞堂 (83)

SiC粉末表面溶胶-凝胶法涂覆草酸锌研究崔升 沈晓冬 肖苏 高志强 林本兰 (86)

W-40%Cu合金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与描述苏新艳 刘祖岩 李达人 王尔德 (91)

机械合金化合成Ti3SiC2导电陶瓷的形貌特征研究段连峰 金松哲 贾树胜 杨晨 (95)

压制烧结法制备钼铜合金中的缺陷分析韩胜利 宋月清 崔舜 (99)

材料·制品·应用

氢化燃烧合成与机械合金化复合制备LaMg11.5Ni0.5储氢材料顾昊 朱云峰 李李泉 (104)

粉末冶金Ti6Al4V合金的研究赵瑶 贺跃辉 江垚 徐南平 黄伯云 (108)

溶胶凝胶-碳热还原法制备Si3N4纳米粉末陈宏 穆柏春 赵连俊 (114)

Al/Tb0.30Dy0.70Fe1.95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江民红 顾正飞 刘心宇 (119)

工艺与设备

熔融盐法制备ZrO2纳米粉末的研究郭贵宝 刘铭 安胜利 (123)

无压烧结制备透辉石增韧补强氧化铝基结构陶瓷材料刘长霞 孙军龙 张希华 (127)

粉末涂敷法制备CuInSe2薄膜的硒化烧结过程研究聂洪波 王延来 王义民 果世驹 (132)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工艺对La0.7Fe3CoSb10材料相对密度的影响肖代红 喻盈捷 (138)

文献综述

纳米镍粉制备技术研究进展李新春 成会朝 范景莲 (142)

四海文苑

现行烧结-硬化工艺回顾 Michael L. Marucci George Fil (148)

粉末冶金产业动态

粉末冶金发展史范文第2篇

着重论述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探讨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发展趋势。

关键词: 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制备方法

中图分类号:TB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0210146-02

所谓钨铜复合材料,是指以高熔点与高硬度的钨,结合以高塑性、高导电导热性的铜粉作为原料,运用粉末冶金技术而制备出来的一种复合型材料。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导热性,良好的耐电弧侵蚀性与抗熔焊性,较高的强度与硬度等众多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开关电器、电加工电极、电子封装及高密度合金等产品之中。由于钨铜复合材料的运用范围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这在客观上对于钨铜复合材料之设计与制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 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

鉴于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对于钨铜复合材料所具有的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致密度和散热率要高,导电导热要好等等。但是,传统粉末冶金与熔渗法所制备的钨铜复合材料已无法满足以上要求。纳米钨铜复合材料因为具有众多传统钨铜复合材料所难以比拟的性能。比如,可以提高钨铜复合材料的固溶度,极大地提高烧结的活性,并且降低烧结的温度,提升烧结的致密度,以上这些均将提高钨铜复合材料的性能。因为纳米技术在快速发展,所以在纳米钨铜复合材料在制备方法上出现了新的突破,比如,功能梯度、剧烈塑性变形等被运用在钨铜复合材料制备上,使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有新的发展。

2 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1 普通烧结法

这种方法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粉末冶金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一是要把钨粉与铜粉进行称量与混合,随后再压制成形与烧结。普通烧结法的工艺较为简单,成本偏低,然而这一烧结方式因为温度较高,所以容易出现钨晶粒较为粗大之问题,因而难以获得成分均匀的那种合金。通过实施机械合金化,能够让粉末在压制与烧结之前得到原子级标准上的均匀与混合。这种在钨粉中有铜粉存在的一种复合粉,在稍微高于铜熔点之上的温度在短时间内烧结,就能得到94%以上致密度的钨铜复合材料,特别是适合低铜含量的钨铜材料之制备。因为超细粉末的表面活性较高,能够在较低的烧结温度上与较短的烧结时间条件内来得到致密化。把钨铜粉末的原料在高温之下进行氧化以后,通过三至六个小时的高能球磨,再在630℃的条件下还原以得到0.5μm之下均匀分散的一种钨铜复合粉。把这种复合粉在1200℃的高温烧结60分钟之后得到钨铜合金,致密度达到了99.5%。因为普通烧结设备的要求并不够高,而且工艺相对较为简单。因此,这一方法所制备的钨铜材料只能运用于对于材料性能要求并不高的一些地方。

2.2 熔渗法

这一方法的制备步骤如下:先那钨粉或者添加混有少量引导铜粉的钨粉制作成为压坯,随后在还原气氛或者真空当中,在900℃至950℃的条件之下进行预烧结,从而得到相当强度的多孔钨骨架。把块状铜金属或者压制好的铜坯放在多孔钨骨架之上或者之下,在高于铜熔点之上的温度实施的烧结被称之为熔渗,而把多孔钨骨架全部浸没于熔点比较低的铜熔液之中所得到的致密产品办法就是熔浸。铜熔液在多孔钨骨架毛细管的作用用,通过渗入钨骨架中的孔隙当中,从而形成了铜的网络分布。熔渗密度一般的理论密度为97%至98%,由于烧结骨架当中总是会存在着非常少的封闭孔隙无法为熔渗金属所填充,而在熔渗之后还可通过冷加工与热加工进一步地提高材料的密度。当前,这一种工艺方法已经被一些大、中型高压断路器与真空开关钨基触头生产当中得到运用。但是,熔浸法的工艺技术难度相对较高,所得到的触头材料成分较为均匀,而且性能也比较好。

2.3 热压烧结法

热压烧结法又被之称为加压烧结法,也就是将粉末装到模腔之中,并在加压同时让粉末能够加热到正常的烧结温度或者更低一些的温度。在通过比较短时间的烧结之后,能够得到致密而且均匀的制成品。热压烧结法是把压制与烧结这两道工序在同时加以完成,并能在比较低的压力之下快速得到冷压烧结状态之下所难以得到的密度。然而,热压烧结工艺对于模具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耗费比较大,而单件生产的效率又相对较低,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并不是经常用到的。比如,在1800℃下的炉膛压力是18N/mm3,在2h的条件之下获得的材料理论密度达到了94.6%,而富铜端的铜含量最高值是22.55vo1%。对于钨铜复合材料来说,热压烧结法还需要得到氢气保护或者真空烧结,因此生产的成本比较高。

2.4 活化烧结法

一般来说,为了加快钨铜复合材料在烧结当中的致密化进程,完全可通过添加其他类别的合金元素这种方法来加以实现。比如,Co与Fe的活化烧结效果是最好的。究其原因就在于Co与Fe 在铜当中的溶解度是有限的,可以和钨在烧结时形成较为稳定的中间相,并且形成大量具有高扩散性的界面层,并且促进固相钨颗粒之烧结。对于W-10Cu材料来说,Fe或者Co含量在0.35%至0.5%之时,它的密度、强度与硬度出现了最佳结果。同时,加入到活化剂之中的方式具有多样性。把钨粉直接加入到含有活化剂离子的盐溶液当中,随后在低温之下进行烘干,从而能够得到表面较为均匀的活化剂所覆盖的钨颗粒。其后,再对已经经过化学涂层处理的粉末压坯加以烧结,从而得到了致密度达到97%的复合材料。然而,活化剂之加入也就相当于引入了杂质元素,从而导致材料在导电与导热之时的电子散射作用有所增加,而且明显地使钨铜复合材料所具有的热导性与电导性有所下降。有鉴于此,采取活化烧结法制备的钨铜复合材料所具有的最大不足就是降低了钨铜材料所具有的导电性与导热性。然而,因为这一方法较为简单,而且生产成本偏低,对于一些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钨铜产品依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

2.5 注射成形法

通过注射成形法所生产出来的钨铜复合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运用钨铜混合粉加以注射成形,其后再进行直接烧结。比如,在对纳米钨铜复合粉实施注射成形所得到的W-30Cu的主要参数所进行的研究。通过开展实验,就能得到粉末填充量是体积分数为45%至50%的注射成形坯,而且直接烧结之后的成品密度要高于96%。其二是首先注射成形钨坯,随后再通过熔渗进行烧结,比如,在对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20%的钨铜材料实施注射成形,粉末填充量的体积分数达到了52%,在经过了两步脱脂之后,在1150℃的高温下预烧结钨坯30分钟,最后再在1150℃的高温下熔渗5分钟,其中,W-15Cu在熔渗之后的致密度就达到了99%。对于钨铜复合材料而言,通过注射成形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大批量地生产小型而复杂的零件或者细长的棒材。

2.6 功能梯度法

对于钨铜功能梯度材料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来自于传统均质材料所难以满足的高功率等条件。钨铜功能梯度材料的一端可以是高熔点与高硬度的钨或者高钨含量的钨铜复合材料,而另一端则是高导电性、导热性、可塑性的铜或者较低钨含量的钨铜复合材料,而中间则是成分进行连续变化的一个过渡层。这样一来就能较好地缓和因为钨和铜的热性能不相匹配而导致的热应力,这在整体上具有比较好的力学性质与抗烧蚀性、抗热震性等各种性能。据报道,可以运用热等静压扩散连接等方法,把不同组织的钨铜复合材料结合成为功能梯度材料。同时,一部分特殊成形工艺也能实现的成分梯度进行分布。比如,进行等离子喷涂,开展激光熔覆,实施电泳沉积与离心铸造等等。功能梯度之中心在于材料所具有的功能梯度设计进行优化,因而可以借助于数学计算方法与计算机分析软件进行辅助实施。

2.7 剧烈塑性变形法

这种方法完全是近年来逐步地发展起来的,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运用超微粒子,即纳米晶、亚微晶等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所制备出来的工艺。它在材料当中处在相对比较低的温度环境之中,一般是低于0.4Tm。在比较大的外部压力作用之下,可以发生较为严重的塑性变形,从而实现材料晶粒尺寸的细化至亚微米级或者纳米量级,这一方法具备十分强烈的细化晶粒之能力,甚至还能把晶体加工成为非晶体。当前,学术界研究比较多的剧烈塑性变形法主要有以下方法,比如,累计轧合的方法、等通道角挤压的方法、高压扭转的方法。其中,高压扭转法的重要装置由模具与压头组合而成,其一端是固定的,而另一端则是运动的,试样会被放置在模具当中,其后再靠近压头与模具,在数个GPa压力之下进行扭转变形。试样在压头旋转所产生的剪切力的影响之下,材料沿着半径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晶粒细化的速率是不一致的,材料边缘部分的晶粒细化速率是最快的,在达到了一定的尺寸之后就不再细化,材料组织主要是沿着半径朝中心方向不断细化,一直到样品组织更加地均匀。尽管材料中的心位置理论应变量还是零,但是因为受到了四周材料之带动,其上、下部分也出现了旋转剪切的变形,所以,中心位置晶粒同样也被细化了。通过实验研究,对于原始钨晶粒的尺寸是2至10μm,而且晶粒的分布不均匀的W-25%Cu,运用高压扭转的方法。W-25%Cu的试样直径达到了8mm,其厚度则是0.8mm,所施加的压力是8GPa。总而言之,当应变比较小,即小于等于64之时,温度之变化对于显微结构之影响并不是十分明显的。一旦应变比较大,也就是大于64时。温度对于显微结构之影响也就比较大了。在室温情况下,当应变比较小时,也就是小于等于4时,只有很少量的钨晶粒出现了断裂,并且形成了少量塑性的变形带。但是,随着应力的不断增加,这种塑性变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局部塑性变形带与钨颗粒的断裂也在增加。一旦当应变增加到64之时,钨晶粒就会被拉长,而且和剪切面形成了一定角度,即0°至20°。虽然复合材料中显微组织的均匀性能十分差,然而当应变增大到了256之时,所观察到的晶粒度则是从10 nm至20nm呈现均匀分布状况的一种钨铜复合材料,这时的晶粒度已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饱和,也就是说,即使应变还会继续进一步地增加,晶粒也不会再持续地细化下去。

3 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发展趋势

笔者认为,新型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肯定会朝着更高性能的趋势发展下去。虽然一些新技术因为设备与成本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还处在实验室研究状态之中,尚未真正达到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的状态,但是这一技术的发展前景是可靠的。一是粉末制备技术。比如,热气流雾化与热化学法等先进的制粉技术有希望在制备纳米钨铜复合材料中得到新的突破。前者能够增长金属液滴在液相之中的时间,导致粉末能够经过二次雾化而极大地提升雾化效率,从而容易得到更加细密的粉末粒度,而后者的优势主要是易于实现混合粉所具有的高分散性以及超细化。二是粉末压制技术。随着近年来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已经制成了流动温压技术。这一技术在传统冷压工艺的基础之上,以相当低的成本制成高密度、高性能的粉末冶金方法,然而,在关键技术与工艺上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粉末冶金复合材料,钨铜复合材料因其具备了很多优秀性能而倍受关注,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常规的熔渗与烧结条件之下,钨铜复合材料因为受到了两种金属之间互不溶性、低浸润性等影响,由此而导致其致密化的程度、组织结构的分布、成分、形状及尺寸控制等均无法实现理想化的状态。鉴于现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一些新型技术的引进,获得综合性能更好的高致密性钨铜复合材料已经具有现实可能性。笔者坚信,这肯定会进一步拓展钨铜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周武平、吕大铭,钨铜材料应用和生产的发展现状[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1).

[2]高娃、张存信,钨铜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J].新材料产业,2006(2).

[3]刘孙和、郑子樵,热化学方法制备钨铜合金及性能研究[J].硬质合金,2006(3).

[4]史晓亮,热压烧结制备高密度钨铜合金[J].机械工程材料,2007(3).

[5]王正云,高能球磨时间对钨铜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

[6]张喜庆,钨铜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进展[J].有色金属,2010(3).

粉末冶金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淄博;打铁花;齐国;周村;民俗事象

河南确山“打铁花”已于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不光是确山,打铁花活动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其传承的地域范围绝不仅仅局限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而应该是在更广的范围内普遍存在。我国的许多地方都能见到这门铁匠行业所衍生的独特技艺,而且各地的技艺传承不尽相同。我们将以山东省淄博市的“打铁花”为研究对象,对打铁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研究,结合民间传说深入挖掘确山铁花的文化底蕴,从而彰显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创造性和顽强不屈、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一、背景:悠久的冶铁历史

齐鲁大地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与丰厚的文化底蕴,淄博的冶铁工艺更是由来已久。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是春秋古齐国都城。经过考古工作者对齐国故城临淄的勘探,在故城范围内,已发现冶铁、冶钢和铸钱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多处。其中,以冶铁遗址发现最多,范围比较集中的有六处,小城内两处,大城内四处[1]。齐国故城的遗址勘探表明,先秦时期的淄博地区已出现了大规模的冶炼工场,可以说已经具备了冶铁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在目前掌握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下,当今学界可以确定淄博的临淄是我国最早掌握冶铁技术的城市之一,甚至可以说淄博铁山便是中国冶铁行业的发源地[2]。

据章鸿钊《石雅》篇记载:“齐桓,断山木,鼓山铁”,“藉盐铁之利以至富强”[3]。先秦时期的齐国是较早发明冶铁术并使用铁器的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先秦时期东方冶铁文化的中心。据史料记载,最早铸铁和使用铁器的是春秋时代的齐国。齐国的天然盐铁资源丰富,《国语・齐语》记载着管仲向齐桓公提出的以甲兵赎罪的建议[4]。这个建议施行后,得到了大批铜和铁。加上管仲颁布的盐铁专卖制度,齐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铸造使用铁器的过程。

《管子・小匡篇》记载了管仲的一句话:“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钽夷锯,试诸木土”[5]按照郭沫若先生的分析,当时称青铜为“美金”,称铁为“恶金”,文中的恶金指的便是铁[6]。《管子》一书中大量记载了有关齐地冶铁和使用的内容,如《管子・轻重乙》中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e、一椎、一,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G、一钻、一凿、一M、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_,然后成为女。”[7]文中提及工具大多为铁制,可见在春秋时期铁器在齐国临淄的应用之广泛。由于冶铁技术不发达,冶铸的铁难以达到铸造兵器的要求,因此大多被用于制造农具与手工业用具;这无疑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带来了齐国农业与手工业的飞跃,成为齐国称霸春秋的物质基础。

据地方史、志书记载,齐国最早开采铁矿的地方叫商山。临淄西南有座山,原名叫商山,后因山矿石含铁丰富,人们在此开矿炼铁,故改称铁山[8]。1957年4月,在金岭铁矿四平道发现了大约春秋时代开采的老洞.出纹阔器碎片、铁制开采工具等遗物。1958年,又在冶里庄发现捣矿粉的石臼等采矿、冶铁工具;无疑验证了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到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管子》记载,仅齐国一地便有“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9],齐国故城的勘探中就发现冶铁遗址六处,证明了战国时已能进行大规模冶铁生产。

二、表现:迸发的绚丽烟火

漫长的冶铁生产历史除了带给山东人民丰富的生产商业习俗之外,也造就了别样的民俗风情。如鲁中的临朐、周村及鲁南等地的“打铁花”就是其中的翘楚,而其中尤以淄川、周村为最旺。

据当地有关学者考证,“打铁花”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明清时期,淄川西关六龙桥手工业兴起,制铁打铁、土木、铸锅锔锅等诸业兴旺,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尤其是铁匠铺几乎达到了十步一家的地步。每逢岁末年初,铸锅匠和铁匠们便自发凑到一块玩耍。工匠们别出心裁,将冶炼剩下的白铁汁洒向空中,看铁花飞溅,以此取乐。后来,这种娱乐形式世代相传,并在反复的实践中逐步演变完善,最终成为一项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观赏性;活动时间也渐渐固定在元宵节前后[10]。

演出之前,先要准备五把长柄铁勺,五把长柄木板,三至五座风箱,三口黄粘土锅三至五座烧生铁用的小冶炉。所用的燃料是木炭,以将生铁屑熔化成为1500°C的铁汁,有的地方还需要铜屑和铝屑,以及锯末、谷糠。除此之外,还要制作坩埚和木板,坩埚也用耐火粉制作,因为化好的铁水能达到一千多度高温,普通的土遇到高温便会开裂,同时为了防止坩埚表面凹凸不平,还要在坩埚表面刷一层铅粉。“打铁花”艺人打出的铁花可达七八米高,十多米远,因此需要在空旷的打谷场或多水的河岸边表演,才不至于引发火灾。淄川人民选择在六龙桥附近的孝妇河畔打铁花,一直沿袭了近二百年。

演出当晚,十几个工匠一手拿坩埚,一手持木板,隔着龙门面向孝妇河站成一排,周围挤满了前来观看的观众。表演者手托特制木板,板上用谷糠锯末围一圆圈,站在炉旁,用坩锅勺舀入铁汁,面向河心水面方向。只听得领头人大喝一声,众人同时将坩埚舀出来的铁水轻轻抛起,不等落地,便用木板奋力一击。滚烫的铁水伴随着同时响起的鞭炮声窜入空中,弹丸大小的铁水在空中霎时间分散开来,万千燃烧着的铁屑犹如银珠飞溅,金丝飞驰。接连不断的金色铁花在空中绽放开来,犹如飞跃的金龙在空中飞舞,铁花的绚丽、灵动与背后幽深静谧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观众们也早已忘乎所以,或欢呼雀跃,或瞠目结舌,艺人们的每一次击打都会将现场引爆,人们放松身心沉浸其中,此起彼伏的惊呼叫好声让现场成为一片狂欢的海洋。这种打铁花活动,在生活水平十分低下、文化艺术生活极度贫乏的古代社会,给淄博人民带来了无限的欢乐,有“火树银花,春回大地”[11]之美誉。

周村的打铁花是在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上与周村花灯“闹玩意儿”一同举行的。周村商业发达,古有“旱码头”之称;是祥的发祥地。北京,山西,陕西江南等客商拥入周村,晋商徽商云集,每到春节周村各街各商号挂灯,都互相攀比,规模越来越大,南北派别的灯式风采各异,齐集周村。除花灯以外,各种社火“扮玩”也是五花八门,齐聚周村;如“踩芯子”“火流星”“耍狮子”等,“打铁花”也是其中之一。每当打铁花时,附近的龙灯会都组织龙灯赶来助兴。火花之中舞龙团队穿行其间,万点金光绕龙身上下翻飞,令人叹为观止,在铁花飞溅的花棚下穿梭,称为“龙穿花”。“龙穿花”是显示每个龙灯队阵容、意志、技巧的最佳场合。“穿花”穿得最好的龙灯队会受到同行和观众的好评及敬慕,也会受到打铁花组织者的奖励,日后便名声大振。

除两地外,淄博还有其他的铁花表现形式,如滕州的“花”、沂蒙山区的“放穷花”、临淄区大夫村的“抡铁花”等。其中临淄大夫村的“抡铁花”又称“打树花”“流星铁花”,已在2010年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传承:铁花的未来在何方

“打铁花”固然流光溢彩,精彩万分;但是对于艺人们来说,“打铁花”绝非一种能够身心放松的活动。“打铁花”所用的铁水最高能达到一千摄氏度的高温,艺人们必须要用尽全力击打,追求铁水的高和散,让铁水变成微小的铁屑在空中燃烧冷却,才不会造成烫伤。如河南确山打花师傅的防护措施是赤膊上阵,借助高强度动作分泌的汗液来冷却铁水;陕西米脂铁花师傅反穿老羊皮袄,山东淄博的打花师傅本来也是赤膊上阵,现在则配备有专门的防火服。玩者人数不限,或几人或数十人,打板的匠人则需要有很好的体力,因为在15分钟的表演里,打铁花匠人的胳膊需要不停地抡近300下。如果力度不大,或者打击的位置不准确,铁水没有完全散开,铁花飞跃的高度也会有限,打出的铁花不但不美观,还极易烫伤自己和他人。“打铁花”的危险性与艺人们表演的积极性的强烈对比彰显了劳动人民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的性格和善于苦中寻乐的积极生活态度。

遥想当年,淄川“打铁花”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可如今的“打铁花”则后继乏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打铁花虽然好看,但表演起来却惊心动魄,极具危险性。“打铁花”对艺人们身体条件和技术的要求极大,必须胆大心细,眼明手快,要有充足的体力和熟练的技术才行。所以一般都是年轻人表演。然而现如今已经没有人特别是年轻人再去下打铁花那份力了。要想不让这一绝技失传,只能从外地雇人来表演,但是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关地区“打铁花”文化失传的问题,再加上演出涉及安全问题,导致只能靠宗族、商会等民间组织组织参与。如2014年9月13日,高姓先祖、齐国上卿{莸暮笕似刖哿僮颓敬仲镇中华高菸幕园,举办“流星铁花”晚会,期盼高菥瞎尽瘁、勤勉为国的精神得以发扬光大。

为解决淄博“打铁花”的传承问题,宣传淄博“打铁花”的文化艺术,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对“打铁花”进行了改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凡参与“打铁花”的艺人都穿戴防火服和防火面具,而九十年代初期,更是发明了“机器抡铁花”来代替临淄大夫村的民间艺人。它是用木炭把生铁屑融化成铁水,再摇动轮轴使其加速转动甩出去,发出耀眼的光芒。但就算是老把式,表演的时候也都要全副武装。如今随着一代代手艺人的创新,原本需要四五个把式才能转起来的轮轴,也开始被更容易控制的电动机所替代。

除此之外,政府还利用影视媒体向外地宣传本地的元宵“打铁花”活动。

1986年元宵节,中央电视台《九州方圆》节目主持人沈力及著名播音员赵忠祥带领摄制组来淄川拍摄打铁花节目,并作为《九州方圆》节目片头播映。

1991年,第二届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开始,每届都邀请西关村赴淄博人民公园表演打铁花,令数万观众大饱眼福。

1992年元宵节,台湾影视界著名导演凌峰率领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一行5人,专程至西关村录制打铁花,并对这一艺术奇葩赞叹不已。

但我们仍应当看到,比起其他地区的“打铁花”民俗来说,本地的传承历史与宣传力度仍有不足;如确山“打铁花”历史可上溯至宋代,且与当地的道教传统信仰密切相关;而甘肃白银“打铁花”则凭借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名扬天下。因此想要让淄博“打铁花”真正名扬天下,当地政府除广泛利用新型的多媒体宣传手段之外,还需要将其与本地的传统文化紧密联合,综合各方面因素,真正打好手里的“文化牌”。

四、总结

“打铁花”诞生和传承的历史是一部以冶铁、锔锅为代表的冶铁行业的发展史。西关社区的“打铁花”表演活动有赖于当地明清时期冶铁业的发展和手工业市场的完善,蕴含了有关冶铁技艺的丰富知识,集中体现了宏大的社会文化背景;它诞生于铁匠和锔锅匠们的“突发奇想”,在传承中一步步发展,体现了一种创造精神;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年节中的大型表演活动,“打铁花”成为群众节日狂欢的触发者和情感宣泄的工具,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平台。观看铁花飞溅、龙腾虎跃之时,不禁令人联想起二百年前六龙桥地区鳞次栉比的铁匠铺和熙攘喧嚣的市场。与此同时,“打铁花”也蕴含着关于技艺、传统、民俗、艺术、传说等在内的一整套社区文化,是不可多得的传统奇迹。

[参考文献]

[1]于孔宝.齐国的冶铁业及铁器的使用.管子学刊.2010.

[2]张光明, 于孔宝, 陈旭.中国冶铁发源地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12.

[3]章鸿钊.石雅.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

[4]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6]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8]淄博市志编纂委员会.淄博市志.中华书局.1995.

[9]管仲.管子.北方文艺出版社.2013.

粉末冶金发展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冶金行业;节能技术;应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TF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268-01

冶金行业走节能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经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这发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冶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在过去传统的冶金技术中多以粗放型为主,造成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冶金节能技术的提高和冶金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冶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在企业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冶金节能技术的分析,探究节能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与管理,并对冶金节能技术的发展提出展望。

1 冶金节能技术的概况

冶金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随着我国钢铁企业的不断发展,装备配置和硬件设施几乎已经达到了世界很高的水平,但我国钢铁企业之所以还与世界发达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主要就体现在生产工序上存在较大差距,目前钢铁行业主要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工艺改进、设备改造等技术措施, 以及对原来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等措施,来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2. 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管理

2.1 焦化方面的节能技术

焦化方面的节能技术一直是冶金行业技术应用于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重点推进的冶金环保技术,比较典型的应用包括干熄焦技术、炼焦配煤优化系统、烧结烟气的综合利用和催化燃烧烧结助剂的应用等等。

2.1.1 干熄焦技术

干熄焦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主要是替代传统的湿熄焦技术,通过惰性气体冷却炽热焦炭,从焦炉中推出950~ 1050e的红焦,送往干熄焦容器内,在通过惰性气体进行冷热交换,其惰性气体在从干焦炉中出来后大约是850e,经过除尘进入余热锅炉换热, 从余热锅炉出来的惰性气体再由循环风机送入干熄焦容器内进行循环使用,其节能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红焦显然的回收利用,产生的蒸汽还可以用于发电等等,经干熄焦技术所产生的焦炭质量相对较高,在节能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都非常明显。

2.1.2 炼焦配煤

将单种煤料配合均匀而获得各种用途的焦炭为炼焦配煤,炼焦配煤的应用利用了煤的结焦性,不同类别的煤在配煤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达到了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节能环保的目的。

2.1.3应用催化燃烧烧结助剂

在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在烧结过程中加入催化燃烧烧结助剂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热能释放,在冶金过程中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特别是在提高烧结矿硬度和强度方面作用明显。

2.2 炼铁

2.2.1 助燃剂在高炉喷煤的应用

高炉在喷煤的关键所在在于煤粉在高炉中喷吹时的煤粉能否燃烧,在以往的检测中可以发现,除尘灰中高达50%~60%的碳粉,说明喷吹的煤粉在高炉中没有充分燃烧,因此利用助燃剂在高炉喷煤时保证煤粉的充分燃烧,是提高节能效率的手段之一。

2.2.2 高炉喷煤比的提高

想要优化炼铁工序中的燃料结构,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资源消耗的目的,就需要合理搭配煤种,煤焦置换达到1.0高炉喷吹煤粉,合理控制混合煤的成分,提高高炉喷煤比。

2.3 轧钢方面

在轧钢方面新技术与技术改造设备多以蓄热式加热炉为主,在我国目前已有多达270个蓄热式加热炉,高效蓄热式加热炉和煤气、空气预热技术在轧钢工序中的应用。高效蓄热式燃烧技术,可以降低加热炉能耗35%。

2.4 炼钢

回收并利用转炉煤气。转炉煤气来自炼钢过程中转炉内处的高温碳氧反应形成的CO气体。要做到炼钢高效节能,就必须回收并利用转炉煤气,并且还要保证转炉煤气回收利用的质量。转炉煤气的回收利用的技术实现体现在采用电除尘净化转炉运转时的热烟气,并回收煤气,收集的除尘灰,进行热压块后又回到转炉中,作为转炉的冷却剂。转炉煤气干法烟气除尘处理、煤气回收及可以部分或全部补偿转炉炼钢过程中的能耗。

3 冶金节能技术的应用管理趋势

3.1 大型化焦炉和非回收型炼焦技术

在上文已经提到焦化方面的节能技术,在未来冶金节能技术的发展中,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大型化焦炉的节能应用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通过干熄焦技术回收热能用于发电,装煤系统采用了负压抑尘无烟装煤等技术,实现焦化系统的节能减排等等,除此之外,回收型炼焦技术也是大力加强和发展的方面,回收并非是化工副产品而是燃烧时排放的热能等,对于节能环保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且生产质量并未降低反而有更高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3.2 氢冶金技术

随着煤炭资源紧张,资源日益短缺等问题的出现,在完善传统的冶金工艺同时也要加强新工艺的研究与推广,其中氢冶金技术在替代传统的碳还原剂炼铁工艺方面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在氢冶金技术应用的实践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得到丰富且廉价的氢气,在传统的钢铁冶金过程中会产生出大量的焦炉煤气,可以为氢冶金技术提高丰富的氢气资源,而通过氢冶金反应的化学式中也可以看出,氢作为还原剂所产出的是水,对于节能环保方面是最佳选择。

3.3 对于冶金渣的利用技术

所谓的冶金渣是钢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大量的副产物,冶金渣温的显然温度一般都会达到1400e以上,温度高,二次利用的价值非常大,但在冶金过程中,常常缺乏对这一部分能源的利用,造成能源浪费。一般来说,冶金渣可以用于水泥厂或建材厂作原料使用,或直接做成微晶玻璃或者矿渣棉等建筑装饰材料等。

4 总结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冶金节能技术在企业自身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中都有重要的作用,国家对于冶金生产也非常重视,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共性和关键作用的节能环保先进技术,支撑清洁生产,企业出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考虑,也加大了对于冶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各项冶金节能技术减少了资源消耗,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企业与国家的发展,而冶金节能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于对节能技术的重视和节能技术的创新,相信随着冶金节能技术的发展,冶金节能技术的应用与管理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王书桓,赵定国.高压冶金技术在高氮钢冶炼中的应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4,01:15-18+24.

[2] 江涛,吕巧飞,张维娜,李帅,鄢南平,刘乐. 粉末冶金技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的研究和讨论[J]. 人力资源管理,2014,04:182-183.

粉末冶金发展史范文第5篇

春暖花开的四月,笔者陪同人大家成副主任到XX参观学习。XX总人口为63万人,2005年GDP为54亿元,两项分别相当于我市的一半左右。然而,2005年X实现了挤入“全省经济十强县”行列,财政总收入是5.0009亿元,与我市财政2005年财政总收入5.16亿元相比,相差无几。

X的资源条件、区位优势与我市大体相当,何以它的工业经济有如此高的财政贡献率?X工业经济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发达的金银产业。参观回来,我心潮澎湃,感受颇深的有四点。

一、“爱家乡”传承了工业文明

X的再生冶炼金银工艺,始于明末,有300多年历史。由于战乱和其他种种原因,传统工艺几乎失传。改革开放后,侨居外地的X人回到祖籍,重操旧业,通过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姓,一姓带一村,一村带一镇,一镇带一县,进而形成规模大、协作好、分工细、效率高、竞争力强的金银产业。

二、“零资源”办成了大产业

X人在无任何金银矿产资源的情况下,以其历史上父传子承,师授徒继的独特再生冶炼金银工艺,从全国各地把含有金银的“三废”(废渣、废料、废液)原料如定影水、废胶片、废坩埚拉回本地,提炼回收金银后再出售,短短的几年时间,该产业遍布全县25个乡镇的14个乡镇,并由此形成了一批专业村、组。2005年,全县年产白银1890吨,黄金6.3吨,其他有色金属15万余吨,创产值56亿元,税收1.7亿元,出口创汇9527万美元,其中白银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强。2004年10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正式把“中国银都”的称号授予X。目前,X有各类金银企业191家,其中销售收入过500万元的金银企业113家,过5000万元的29家,过亿元的13家,年产白银10吨以上的78家,纳税过1000万元的8家,安置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企业下岗职工达20000余人。

三、“低投入”建成了大园区

X在财政投入少量启动资金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完善优惠政策,运用产业政策、工业用地、环境保护等相关措施,引导企业向园区和工业项目集群发展,促进了金银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兴工步伐全面加快,全县已建成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项目区)8个。2005年园区经济提供的产值和税收分别占其县工业产值、税收的68.5%和71.2%。

四、“求发展”增强了服务意识

早在80年代初,X积极主动向上级汇报请示,经当时中国人民银行湖南分行批准,成立了具有法人资格的“XX金银回收总公司”,从而使全县的金银冶炼产业取得合法经营资格。1998年,在国家调整金银收购政策致使X金银销售渠道不畅时,X通过驻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争取到了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允许“X自行销售回收冶炼的金银”的特殊政策,使X由此成为了当时全国2000多个县(市、区)中唯一拥有生产、销售金银权限的县。2002年,省国税局给予X一般纳税人回收冶炼企业抵扣10%的进项税额的政策。目前X的金银产品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国内市场的对接,主要销售网络涵盖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十余个省市。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得到四点启示:

一要立足于本地产业文化。历史渊源与资源禀赋结合的张飞湖酒、蔡伦造纸、小水粉皮、黄市大理石等既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名优产品,又是今后需努力的目标。要通过品牌招商,引进战略投资者,运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培育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我市的特色产业。

二要着眼于内涵式发展。产业发展一般分为“外延式”和“内涵式”。“外延式”是主要依靠外地资本投入的发展。“内涵式”指以依靠本地力量为主形成的发展,X就是依靠本地力量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市民间资本雄厚,但大量投向房地产、餐饮等行业,只有煤炭协会、金盾公司、金诚实业等少数有识之士投资兴办工厂。因此我市宜以发展产业集群为切入点,加强对内部力量的引导,走上一条内部力量为基础,外部力量为主导,内外融合,持续创新的产业之路。

三要着力于园区带动。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是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按照“功能齐全、服务最佳、进出便捷、环境优美、成本极低”的要求,搞好工业园区规划,整合园区资源,加快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发挥园区“洼地”效应,引导产业向园区集聚,全力扶持入园企业的发展壮大,培育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条,打造能源,冶金、建材、化工、制鞋、农产品六大产业集群,努力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市工业经济的增长极。

相关期刊更多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粉末冶金工业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