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第1篇

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在信息亿社会中,人类的传统认识问题得到了扩展,信息化带来了人类认识模式的改变。这主要表现为:认识主体由单一的人发展到“人——机联合体”;主体间关系复杂化、抽象化,构成了一种以平等合作为基础的共生关系;认识客体符号化,实践活动虚拟化。在信息化社会视野下,反思信息化给人类认识方式带来的改变,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突破主客二元对立的研究方法,已经构成哲学认识论的当展路向。

在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内,认识论研究基于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展开[f}l。这种把认识的主客关系作为重点的研究模式强调人作为认识主体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检验认识以及认识之于实践的意义。换言之,该模式只是抽象地建构认识论体系,却忽视了认识论与现代科学的系统结合。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人社会生活诸领域,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冲击并改变这种模式。对传统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表明,当代认识论发展的新路向渐成雏形。

一、信息化社会的创生

申农1948年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的《通讯的数学理论》奠定了信息论的基础,它与当时的系统论、控制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基石。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社会是什么?W.JMartin认为:信息化社会是一个生活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生活的标准、工作或休闲的方式,教育系统和市场都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进步所影响r}0

信息化社会是工业化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特形态。在这个以信息技术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社会生活各领域都信息化、符号化,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基于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信息经济活动蓬勃发展,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导。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信息经济同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成为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广泛应用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深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概言之,在信息化社会,信息是重要的资源,信息和知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们以“加速度”方式积累,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供多感官、多通道的信息。

二、信息化杜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

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是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现实的能动反映。在这里,认识内含三要素:作为主体的人脑、作为客体的外部现实和充当中介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研究中,实践中介论虽然频遭实践基础论和实践物质论的反对,但它一直以来还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勿庸讳言,实践中介论的表述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是合理的。但是,科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传统意义上的认识主体、认识客体和实践活动都发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就是信息化社会的挑战。

人类的大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繁多的信息包围着。信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信息化相伴而生,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已经超出了单一的时空,扩展到全球历史的范围。各认识主体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蝴蝶效应日益显著。具体而言,信息化社会对传统认识论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主体的改变

在信息化社会,认识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从单一的个体变成了由人和计算机构成的系统。人工智能的出现实现了人的部分智能的外化和虚拟化,扩展和增强了人的认识能力。众所周知,人类曾不断运用物质性工具来延伸和提高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如望远镜、显微镜等。但计算机的问世是对人的智能的扩展。这种扩展在有的部分已经超出了人脑,有些人工智能同人一样也充当着认识主体的角色。

当今时代只是信息爆炸的开端,人们却无时不在感受着信息爆炸所产生的威力。认识主体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信息化社会带来了自动化的工作和数字化的生活娱乐。人类不再需要像工业时代那样事必躬亲,而只要准备好大脑接受信息,信息爆炸产生的碎片俯拾皆是。有时候人们不得不被迫接受信息。人们在惊叹万维网信息海洋的绚烂多彩时,却又在迷失中乐此不疲。在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中,人类主体与人工智能的互动性关联已经造成了传统认识论认识主体的迅速改变。

2_主体间关系的改变

认识主体向人一机系统的拓展使主体认识能力增强,同时促使主体间关系发生擅变。主体间的交往最大限度地以信息交换的形式显现。在人一机一人的模式下,主体间关系进一步符号化、模式化与单一化,一种平等合作、共生共荣的关系是交往的现实注脚和诊释。个性在系统里被模糊处理,年龄、性别、身体状况之间的差异都被抹去。在0和1的交相映辉中,人们凭借信息能力攻城掠地。家庭、朋友、师长等传统人伦关系遭遇空前挑战。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变的交往主体,但交往都是在相同的信息规则下完成。个体的违规将会给自身和以自己相关主体带来连带影响。主体间关系的符号化无异于复杂现象中的分形,看似混沌无序,实则每一步都是同样规则的延伸和复制。相较于传统的主体间关系,信息化社会中的主体间关系更具广泛性,任何两个主体都能依信息技术手段发生联系。

3.认识客体的改变

传统认识论的认识客体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具体客体,信息化社会中的认识客体还包括信息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深化了人们对这三个世界的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客体被不断符号化,转化成信息化的客体。这种符号化的客体既非物质亦非精神,是超越于传统二元哲学思维之外的。换言之,这种符号化了的客体是信息化(数字化)了的虚拟客体,它是对真实客体的抽象与模拟,能较全面地反映真实客体的各类特征。在这种情况下,认识主体与客体不再是一对一的间断性反映,而变成了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连续性反映。客体的信息化使对客体的连续认识和认识成果的长久保存成为可能,但信息化的客体在人机系统中不断被创生、修改、变换、传输和删除,使得它的生成、运化和发展已非模型能精测实握,个体的认知难度由此增大。这种矛盾只能通过技术进步和主体间合作的加强来逐渐缓解。

信息化社会认识客体的能动性增强了,认识客体不再像过去那样羞答答地等待被主体认识,而是主动地大量涌现到主体面前。这导致主体信息量剧增、认识难度加大,同时促使客体社会化。客体的涌现倘若利于主体的认识,就能很快被主体发现并认识,反之便会阻碍主体的认识活动。虚拟客体的能动性是以主体的能动性为前提的,主体对物质和精神客体的信息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能动的改造过程,这一过程直接影响着虚拟客体的能动性。因此,在信息化社会中,客体的能动性归结于主体的能动性,并影响主体的认识。

4.人类实践方式的改变

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传统意义上,认识是观念性的活动,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在信息化社会中,认识主体和客体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必然带来实践活动的巨大变革。实践渐渐远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物质生产活动,而代之以复杂信息的处理过程。信息构成了人们实践的对象。

信息化社会中的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内涵和外延都已扩大。有人提出“虚拟实践”的概念,首先,引出了一个问题,即实践的客观性问题。传统的实践是主体有目的地改造外部世界的感性活动,外部世界是客观地呈现在主体面前等待改造的。信息化社会中的外部世界大部分被信息化处理,变成了高度符号化的信息,因此这种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对外部世界进行信息化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其次,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主体的囚素,诸如主体的道德因素和技术熟练程度等。虚拟空间的主体一切都符号化,个体实践是跨时空的。相较于现实世界更广阔的虚拟世界并不是虚假的,实践的客观性取决于认识主体的道德因素。幻化的主体缺少了他人的道德注视,容易为所欲为。道德的外在约束似乎鞭长莫及,主体自身的道德内在约束尤显重要。最后,虚拟实践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实践。

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新路向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VR系统;多维信息空间;模拟

虚拟现实技术综合了计算机图形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传感器技术、显示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它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能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具有与环境完善的交互作用能力。并有助于启发构思。为了建立起和谐的人机环境,需要采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构造虚拟环境的多维信息空间,确立在此空间中处理问题和提高认识的信息处理原则,人的感知系统、认知系统、人类以往的经验与知识以及虚拟现实系统就成为VE多维信息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

1多维信息空间

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地获取知识,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而通常在计算机中信息的处理只是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这就造成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所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产生了人们难以理解计算机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已有的感知经验或认知经验与处理结果发生直接联系。因此。需要突破计算机处理单维信息的限制,而把它扩展成具有处理多维信息的能力。

2基本构成

近年来,人们由于使用了计算机,大大加速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进程。但同时也开始对现有的、用计算机来表示和模拟物理世界的方法表示疑义。例如:当需要对一个较复杂的物理情景进行实时的模拟,并且还希望得到大量直观的模拟结果时,我们立即发现其计算量将大增,即使使用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也只能缩小被模拟的物理情景的规模或减低对直观性的要求。客观的需求迫使我们思考一些问题:“是否应当改变我们表示和模拟物理世界的方法?”“这种一切依靠单维的数字化的信息处理方法是合理的吗?”“怎样在人对物理世界已有的感知和认知的体验和经验上进行信息处理和加深认识?”事实上,由于人类是依靠自己的感知和认知能力全方位地获取知识的,是在多维化的信息空间中认识问题的,而现行的信息处理工具(尤其是数字计算机)只具有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产生了人类认识问题的认识空间与所用工具的处理问题的方法空间不一致的矛盾,也就产生了人类较难直接理解信息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更难以把自己已有的感知体验或认知经验与处理工具的处理结果发生直接联系。因此,人们迫切地希望突破现有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单维的、数字化信息的限制,而把它扩展成具有处理多维信息的能力。换言之,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人类希望自己在一个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中去处理问题和提高认识。我们把能在这种多维信息空间中进行信息处理的工具或环境称为VR系统。人的感知系统、认知系统、人类以往的经验与知识以及灵境系统都是构成多维信息空间的组成部分,为了说明多维信息空间的构成,不妨把它与传统的单维信息空间作一比较。在数字化的单维信息空间内,信息处理工具(或环境)是计算机,人与计算机是通过键盘、二维鼠标和显示屏幕等发生联系的,人类以往的经验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在数据库内的。在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内,信息处理工具(或环境)是VR系统,人与VR系统是通过各种先进的传感器和人机接口系统发生联系的,人类以往的经验与体验(全部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都是理解问题、寻求解答和提出新概念的基础。

人是通过传感器把自己的经验和体验传送给以计算机为核心的VR系统的,而VR系统通过作用器把处理结果输出给人:人基于过去已有的对该物理情景的经验、人在该物理环境中的现时体验以及VR系统的现时输出,在VR系统的帮助下,经过综合集成获得了对该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提高,VR系统对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的增长。

3发展前景

客观而论,目前VR技术所取得的成就,绝大部分还仅仅限于扩展了计算机的接口能力,仅仅是刚刚开始涉及到人的感知系统和肌内系统与计算机的交互作用问题,还根本未涉及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感觉信息是怎样在人的大脑中存储和加工处理成为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过程。只有当真正开始涉及并开始找到对这些问题的技术实现途径时,人和信息处理系统间的隔阂才有可能被彻底地克服了。只有到那时,信息处理系统就再也不只是一个只能处理数字化的计算装置或信息处理装置了。它将是一种具有对多维信息处理功能的机器,将是人进行思维和创造的助手,它将是人对他们已有的概念进行深化和获取新概念的有力工具。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使到那时,人仍将是这个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的主体。

VR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它包括信息技术、生理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多种学科。目前宣传媒介对这一领域大肆渲染,把它的功能描绘得天花乱坠,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这个领域的技术潜力是很大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广阔的,但目前尚处在它的婴儿时代,还存在着很多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尚未克服的技术障碍。

参考文献:

[1]姜学智、李忠华.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02)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信息系统;知识转移;技术接受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6—0134一0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全球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也在快速提升,这使许多信息技术应运而生,并带来了企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而信息系统的应用则是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对企业信息化进程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很多企业开发运行了相关的管理信息系统。尽管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其效果取决于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和使用情况,因为用户是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目前关于信息系统的接受研究有很多,提出了很多技术接受模型来提升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度,比较著名的有TAM、TRA等。但是这些模型并没有太多地考虑用户在接受信息系统过程中的知识转移问题。而用户在对信息系统接受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多方面的知识转移,其中一部分知识转移将有助于用户更有效地接受系统所提供的内容及服务。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知识转移角度分析其对用户接受信息系统的促进作用及用户信息系统接受过程中的知识转移过程。

二、相关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信息界曾有著名的“2/8”原理:80%的信息化项目都未能取得成功,即只有20%的信息化项目是成功的;在众多失败的信息化项目中,80%是由于非技术因素导致的。基于这样一个背景,很多学者纷纷对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展开了研究,以便为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Lyytinen K.&Hirschheim R.对之前学者针对信息系统实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归类和总结,共收集了247篇相关文献。王众托对系统开发与运用两个阶段信息系统实施失败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Jae—Nam Lee验证了知识转移、伙伴关系、组织能力对信息系统成功性的影响;秦黎教授等就知识共享在信息技术外包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左美云教授认为信息化不仅是产品转移和技术转移,更重要的是实施信息化的各主体问的知识转移;杜红等认为成功的知识转移是成功实施ERP的有效保障。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实施方与使用方之间实现“知识转移”的过程,有效克服知识转移障碍是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关键。目前许多企业仅仅关注信息化实施后所带来的效益提升,而忽略了实施过程中与实施方、使用方之间的相互沟通与配合,导致信息化实施成功率较低。由此可见,有效的知识转移是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必要对企业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的双方知识转移过程进行深入研究。

三、知识转移对用户接受信息系统的促进效用分析

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也是知识转移的过程,知识与用户之间的有效转移将促进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和使用。促进用户对信息系统接受的知识转移主要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用户对任务知识的掌握,即用户对任务的复杂度、明确性、需要解决问题实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用户只有充分理解了要完成的任务,才能更好地去应用信息系统。

第二层次:用户使用信息系统首先体验的是系统的功能及界面设计,第二层次的知识主要是系统布局、界面词语及功能操作知识,用户对这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用户能否很好地理解界面词语、熟练操作功能等。用户对本层次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易用性的感知程度。

第三层次:信息系统的使用必然会改变企业原先的业务流程,因此第三层次知识主要是企业优化后的流程知识,用户只有掌握了新的业务流程知识,才能更好地熟悉信息系统,如果用户对业务知识不熟悉,那么即使信息系统再好用,用户也无法提高其工作效率,反而增加用户系统使用难度。

用户只有有效地掌握了以上三个层次的知识,才能增加用户对信息系统易用性和有用性感知。因此有必要了解知识转移发生在用户使用信息系统的具体环节及其影响因素。

四、用户信息系统接受中的知识转移过程分析

知识转移对于用户有效使用系统至关重要,用户在使用信息系统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种知识转移:

1.系统开发人员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知识转移

很多企业的信息系统实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对信息系统的实施不重视,并不了解信息系统的实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工作,而是与用户、管理等其他因素密切相关。而系统开发人员参与过多次的信息系统实施项目,对信息系统实施是综合性工作比较了解,因此系统开发人员要向企业管理者传达一个理念,要让企业管理者明白企业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够更好地促进用户对信息系统的接受。

2.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之间的知识转移

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系统开发人员需要对用户进行培训,系统开发人员是知识源,用户是接受者。在信息系统的最初使用中,企业都会利用相关的培训让用户获得信息系统的操作基础知识,主要是关于信息系统具有哪些功能以及如何操作信息系统来完成一件任务。这些都可以在培训过程中和日常工作中从系统开发人员那里转移给用户。

另外在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用户会根据自己对信息系统的认识向系统开发人员提出自己的建议,把自己对系统使用的体验及建议知识转移给系统开发人员,从而便于系统开发人员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知识转移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既是知识源又是接受者。当用户面临着学习新信息系统任务时,除了培训项目外,在日常工作中,当用户遇到问题时,他们更倾向于向其他用户学习并获得相关知识。因此知识既可以通过正式的培训转移给用户,也可以通过非正式的渠道进行转移,如日常工作中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交流。而相关资料表明这种非正式的知识转移渠道对于用户接受信息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用户对信息系统平台认识,而且能够帮助用户理解如何操作信息系统。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效率

 

管理信息系统,对大多数非it行业的人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即使是业内人士,对其学科内涵,许多人恐怕也只是一知半解。可是,当您稍加留意,您就会发现,即使是在一些地方小报上也时常能见到推销信息系统的广告。足见其使用的广泛,竞争的激烈。确实,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然而,信息系统应用能否成功,关键并不是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而与企业的管理体制、领导的思想认识、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完善程度、技术人员和企业员工的认识和理解密切相关。换句话说。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所有人对信息系统的认识程度是信息系统项目开发成功的关键。由此。笔者认为:应广泛进行信息系统的思想理念和方法的教育,使信息系统的思想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与之相关的个体。这一点对中国企业十分重要,对于即将进行信息系统开发的企业尤其重要。

一、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依照教科书上的概念是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网络通讯设备及其它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发展、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通俗地说,信息系统是利用数学、管理、计算机技术,支持企业管理的管理软件。正因为是管理软件,加上管理工作的复杂,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成功的比率实在太低。时下,国内外各软件厂商推崇的erp项目的实施成功率即便在国际上也不到20%,可正是这不到20%的成功所带来的巨大效益令众多渴望得到进一步提升的企业趋之若鹜。电子商务的设想。跨国公司的需要……,所有这些从来就没有让erp沉寂过。更何况,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并不仅仅指erp这类大项目,其范围囊括所有辅助管理的管理软件。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均具重大意义

可以想象,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统带给企业的收获是巨大的。以山东东阿集团为例,九九年拥有全国四、五十个办事机构,互传信息极不方便,过去各地合同都是签好后邮寄回来,经很多手续才能到货,尽管大家十分尽力地提高效率,但销售商仍然意见很大。实施erp后,在网上签合同,一切处理迅速有效,减少了劳动量,提高了效率,也提升了企业的形象,除此以外,岗位工作量的精确测试,客户资源的共享,财务数据的方便核对,提高了工作3西啐,降低了成本。:睹住了漏洞,也提病了人员的整体素质。综观国内、国际统计数据。1990~1998年,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企业因普遍实施了maali和erp,使库存总额平均占销售总额的比例控制在1.3~1.5%,而我国同期仅产成品资金占销售总额的比率就高达8—10%。发达国家库存商品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不超过1%,中等发达国家不超过5%,而我国却高达37%以上。所有这些表明。由于管理上的落后,我国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源配置效率差,信息不畅使决策的有效性较低,而管理信息系统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案。当然,不是任何企业欲建立信息系统就立刻能建立的,在我国建立一套全面的信息系统往往需要结合企业管理脱胎换骨的改变。

三、中国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现状

中国企业在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经历了从知之甚少到逐步了解,直至今天许多企业渴望实施的过程。然而,许多企业对计算机在企业中的作用还只停留在文字处理为主的基础之上,大多数企业领导还没有认识到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这恐怕与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领导人对计算机能力了解偏少不无关系。而对于一些已有信息系统意识的企业来说,不少管理者仍然存在一个观念偏差,如有的以为信息系统的建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利,建立信息系统是在现有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化等等,对于正在实施或已经实施的信息系统项目来说,也存在着软件开发公司为迎合用户的当前需要,不对原企业流程作实质性改变,不对企业工作特点作详细调查分析,盲目推销定型产品,致使信息系统没有生命力,直至影响信息系统和软件开发商的信誉等问题,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都是开发与被开发双方缺少理智、清醒的认识造成的,如果大家都对信息系统有一较深刻了解,所有工作就会轻松愉快许多,这大概是目前软件咨询企业逐步繁盛的一个原因。

国家经贸委综合司副司长邓志雄曾著文指出,目前困扰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因素很多,但其中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1)基础管理不扎实。(2)战略管理不到位。(3)综合管理不系统。通过企业管理信息化再造企业的神经系统,就能改善企业的血液循环系统,优化企业的消化系统,强化企业的运动系统。

中国缺乏关于erp的知识,这个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的erp的知识教育和培训,而在这些方面教育和培训之前,突飞猛进的实施erp是十分危险的。这可能是sap在中国没有成为一个大公司的原因。德国著名软件公司sap公司全球执行懂事彼得博士如是说。

erp在中国的推广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些企业从中获得了荣耀和辉煌,而更多的企业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业界关于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有过很多的讨论,从分析和讨论的大量内容来看,我还是同意sap全球执行懂事彼得的说法:中国需要教育和培训,需要对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的普及,需要对信息系统思想理念的宣传。

四、对信息系统的明确认识是系统开发成功的关键

从中国的信息系统现状可以看到,信息系统在中国要得到普及,需要相关各方对其深刻理解,当然,不同层面应该理解的方向和深度亦有不同:

1、决策者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信息系统的建立,在管理上有时需要脱胎换骨的改变。信息系统经常涉及到一个革命性的观点bpr——企业工作过程再造工程,这个观点的基本内容就是对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邓志雄副司长所论的我国企业基础管理不扎实,战略管理不到位,综合管理不系统的问题就需要在此再思考和再设计中进行研究和解决,bpr实现的两个重要手段就是信息技术和组织改变,bpr是管理工作的彻底变革,更是大型管理信息系统实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知道,管理上的改变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局,更何况“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

bpr需要决策者的魄力、胆识和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刻认识。魄力是与生俱来和后天经验造就的,而认识却是需要学习的。本企业是否具有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基础?本企业是应该先理顺管理再上系统,还是应该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进行管理的调整?本企业是需要一次性实现erp辽是先实现其中最容易实现的部分?只有深刻理解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对本企业的情况又有深刻的了解,决策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这种判断所带来的效益或者损失常常是以千亿元来计算,因此,决策者最应该接受管理信息系统培训。

2、信息系统的成功要得到高层管理者的绝对支持,需要高层决策者的理解。高层管理者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就是决策者,是经理级的企业领袖,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得到这些具有人权、财权的高层管理者的直接支持,或者说:管理信息系统必须由这些高层管理者直接领导,在信息系统理论中,这一理念称为第一把手原则。

第一把手原则存在的理由很简单:第一、信息系统的实施常常需要企业组织机构的改变,这种机构改变往往伤及某些个人乃至中层领导的权力和利益,只有第一把手才有解决这种权力和利益再分配的能力。第二、信息系统的实施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没有第一把手这一经济后盾,信息系统的顺利完成是没有保障的。显然,这里的第一把手必须深刻理解信息系统,才会达到信息系统所要求的作用。理解的前提是了解,山东东阿集团采用erp之前事先对erp并不了解,是经过多次选择,被动的进行了学习,如果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解,企业所走的弯路可能就要少得多。

3、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理解和支持。信息化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数据出错会产生严重后果,数据是一个流程,由数据产生的结果最终影响决策。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建立在对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之上,需要从基础工作抓起,应使基础数据具有完全性、准确性、可靠性。没有全体职工的集体配合。这三性是很难做到的。

如前所述,信息系统的建立并不是将老系统中能用计算机实现的部分简单的用计算机进行代替,而需要涉及到许多管理的变革,涉及到人员的变动,当员工没有足够的认识时,这种变动的阻力异常大,而当员工理解了这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时,工作势必轻松许多。

在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大多为纯粹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他们对企业的实际工作状况并不十分了解。必须通过与企业各层人员的交流来实现对企业管理状况和管理需要的深刻理解,如果企业各级员工对开发过程、开发方法、开发目的等全然不知,开发人员与各级管理人员的交流势必十分艰难,这种状况将直接导致开发工作难度增加,时间延长,经费增长。

4、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开发者有一个长远的打算开发公司如果把眼前利益放在首位,则会迎合企业的需要,给企业一份目前满意的产品,而目前满意的产品常常是没有生命力的,一旦企业因故变动,信息产品就会失效,其结果是企业蒙受损失,开发公司乃至信息系统信誉受损。实际上,软件厂商销售的应是管理思想,而不是单纯的软件产品。目前信息系统先进的开发方法如uc矩阵则是管理思想与开发方法的结合,这些方法的使用正是从长远兼顾企业利益和公司信誉的保障,据了解,中国软件公司目前很少应用这类方法,原因是开发人员以纯技术人员居多,对此类方法理解不够深刻,同时,还有开发公司更注重眼前利益的原因,由此可见,开发人员仍需加强信息系统理念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