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

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

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

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第1篇

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校安全事关家庭幸福、学校稳定,社会和谐。为强化我校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我校以贯彻落实《成都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评定规范》为契机,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有力的保障了学校安全有序运行,现将我校相关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针对教育行业常规安全工作重点内容、相关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要求和安全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科学制定了年度总目标及工作计划,各业务部门根据学校总目标制定了本部门目标。目标内容包含:制定依据、部门、人员,伤亡、火灾、食品安全事故、传染病等事故控制,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签约率100%、在岗教职员工、学生安全教育率100%、定期检验率100%、事故隐患整改率100%。同时,根据本单位年度总目标,制订了年度安全管理、隐患排查与整改、安全教育活动、培训演练、预防事故等的技术措施针对性计划。在安全防范设备设施的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和劳动保护;安全评价评估、重要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排查、隐患评估和整改;应急救援器材、装备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安全标志及标识;其他与安全直接相关的人员、物品或活动等方面按相关要求对技术措施计划进行实施和考核,考核记录齐全。

二、完善组织机构,落实主体责任

根据规范要求,首先,我校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安全管理部门分管领导、各部门安全负责人、专职学校安全管理员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同时,建立了安全工作会议制度,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校级安全工作会议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部门安全工作会议至少每月召开一次,全体教职工安全工作会议至少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内容包含:上级安全文件会议精神传达落实、总结上一阶段安全工作、分析校园安全形势、研究并制定阶段性安全对策、协调解决安全问题、检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其次,根据《中小学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岗位安全责任制,明确主要责任人、分管负责人和各级具体管理人员,按年度层层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做到学校安全岗位责任内容涵盖学校业务工作的所有内容。

三、建立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安全工作专项经费,用于教育培训、应急演练、隐患排查整改、建筑物和教学设施设备安全运行保障等。制定年度安全经费使用计划,建立经费管理及使用台账。建立教职工工伤保险、校方安全责任保险和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等管理制度。足额缴纳工伤保险和校方安全责任险保险费。按照上级行政部门要求,积极宣传、鼓励学生购买校园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完善安全事故责任保障体系,并为保险购买、理赔等提供必要协助。

四、加大对学生和教职工的教育培训

按照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及成都市学校安全教育平台和《生命.生态.安全》教材,将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常规教学管理,做到有教材、有阵地、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案、有教研、有评价,有序开展各种形式、内容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完成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的安全宣传教育任务。建立教职工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培训计划。根据培训计划开展安全培训。

做好培训记录及效果评估。电工、保安等非教学岗位操作人员,培训每年不低于20学时,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培训不低于40小时、教学岗位每年不低于12学时。依法应当持证上岗的岗位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学校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加强学习本单位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管理能力。主要负责人每年培训不低于16学时;分管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每年培训学时不低于40学时。

五、加强教育过程中安全控制规范化建设

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第2篇

2012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团体会员单位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党委书记汤玉祥作为人大代表,再次出席会议。

温家宝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这让汤玉祥这些一直关注校车安全的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备受鼓舞。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汤玉祥首次提出大力推广使用专用校车的建议。2012年全国两会,汤玉祥再次将校车相关提案——《关于建立健全校车运营法律法规,加快校车融入学生生活的建议》带到了两会。

在建议中,汤玉祥指出,当下校车发展面临四个问题: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购买校车的资金筹措还没有具体政策指引;校车的运营组织还不够专业和科学;校车文化建设和公众意识还有待加强。

为促进校车全面进入学生生活,尽快扩大受益人群,汤玉祥建议从四个方面推动校车战略的实施:首先,国家应尽快出台购买校车资金筹措的相关政策,并适时对地方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其次,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国家层面的校车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明确,并建立相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另外,要继续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加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技术条件、安全标准出台,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校车优先路权、避让、通行规则等,应尽快落实到相关法律法规中去。最后,要加强推广宣传,普及校车文化,通过宣传及其他活动形式,加强全民的校车安全意识,着眼于建立长效安全教育机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校车的需求不断增强。使用专用校车来解决学生交通需求具有更多优势: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安全系数高、更有保障;集中接送学生的运营模式,有利于提高车辆和道路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减轻家长接送学生的负担;乘坐校车上、下学,可以从小培养平等观念,有助于社会和谐。

近年,特别是2011年以来,在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国校车事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标准法规不断完善,产品日趋成熟、丰富;最新的《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四项国家标准(草案)正在积极征求社会广大意见;国内校车的制造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线日益丰富,产品的性能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各级政府和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方针和社会呼吁,自2010年在德清等6个试点城市开始,校车的试点和应用在1年中迅速扩大至全国范围,后续需求将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可见校车的价值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校车事业作为一项新生的学生交通解决方式,参考国外发展经验,校车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其特征是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营运模式不确定,运行问题众多,安全问题频频发生。二是规范运行阶段。在这一阶段,涉及校车运行的法规逐步完善,营运趋向专业化,安全问题得到有效保障。三是成熟阶段。在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且城市交通系统趋于完备时,校车的发展将进入成熟期,届时城市内的学生交通问题将主要由公共交通系统解决,而专门的校车将主要应用于郊县和乡镇。

目前,这三个阶段的现象在我国的校车发展的现阶段并存,但整体处于起步阶段,值得社会各方关注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例如,一些实际运行的“校车”实际上仍不安全,有的只是改改颜色,在外观上“像”校车了,但实际的安全性能并未显著提高;地方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等需求方还处于观望态度,到底要不要上校车?如何筹措资金?以谁为主体购买并管理营运?都是困扰校车发展的紧迫问题。已购校车地方,也有不少问题,例如,部分校车买回去,却长时间无法启用,不能及时投入运营,学生仍然没享受到校车带来的好处;部分已投入使用的校车,因线路、路权管理无法可依,造成实际运营困难,甚至有停运风险。

这些现象集中反映了当前我国校车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一,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还不够完善。校车技术标准还没有最终出台。运行的车辆很多不符合安全标准,即便是现在销的校车产品,也不排除有一些实际上达不到基本要求,安全方面存在隐患。

校车的道路权利,应享有的特殊待遇,还没有从法律上进行明确规定。目前还主要依靠个人自觉,交通执法也没有依据。

第二,购买校车的资金筹措还没有具体政策指引。社会各方对于国家和各级政府的补贴、补助有很高期望,但具体的办法没有明确,反而导致了需求方的观望。

第三,校车的运营组织还不够专业和科学。谁购买、谁运营、谁管理、谁监督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协作机制,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缺乏政策依据和统筹规划,一定程度上存在“无人负责也无人管理”的问题,对校车事业的深入发展产生了阻碍。

运营主体多种并存,但这些经营组织大多不具备专业的交通运输管理经验,更不具有校车运营的专业经验,在线路设计、车辆维护、调度调配和司机培训管理方面缺乏必要的能力。

第四,校车文化建设和公众意识有待加强。保障学童安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辆“钢筋铁骨”的车辆,更需要与之适应的校车文化。一些人还存在“有校车就安全”的错误认识,实际上学童交通安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系统性的法律法规、车辆运维管理、司乘人员培训体系等,才能让校车安全的跑起来。

针对以上问题,为促进校车全面进入学生生活,尽快扩大受益人群,我们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推动校车战略的实施。

首先,国家尽快出台购买校车资金筹措的相关政策。总体思路上应贯彻落实温总理对校车购买资金的相关指示,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国家对校车的补贴政策和标准应尽快出台,并适时对地方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

其次,尽快细化校车管理、运营政策,指导各地建立校车的管理、运营模式。国家层面的校车行业主管部门尽快明确,并建立相关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监管。地方层面,可由各地方政府牵头确定主责管理部门及协同机制,进行多方协作、联合管理。

校车的营运模式上,应强化经营主体的专业能力,引入专业管理经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通过立法建立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再次,继续完善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加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国家技术条件、安全标准出台,引导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技术进步。

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多源流理论;校车制度;政策企业家

一 政策背景

2011年11月16日上午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发生幼儿园校车与货车迎面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21人死亡,44人受伤。此后,公众、媒体、政府纷纷对事件予以极大关注,要求制订基本校车制度的呼声高涨。国务院总理遂责成国务院法制办一个月内制订校车安全条例。12月11日,《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2012年4月5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正式出台,成为我国首部关于校车交通安全的国家立法。近年来,我国对规范校车管理开展了不少工作。2006年6月30日,教育部、公安部等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其中,第26条对校车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规范。2007年6月22日,我国首部有关校车的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04)第2号修改单,同年9月1日在全国开始强制实施。该标准首次对校车进行了界定并分类,规定了一些安全技术标准及安全保障措施。2010年7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和《校车标识》。2012年1月13日,《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专用校车座椅系统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两项国家强制性标准出台,标志着我国校车安全标准体系的基本建立。4月11日,《专用校车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并定于5月1日起实施。然而,目前与《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政策尚未完全出台,新政策的贯彻实施工作任重而道远。

二 金登多源流分析模型简介

多源流分析模型最早是政策学者约翰·W·金登于1995年提出的议程设定学说,此后成为公共政策过程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工具。所谓“政策议程”,金登将其定义为“政府官员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政府外人员正任何给定时间内对认真关注的问题进行的编目”。该学说解释了使决策者对某些问题关注而对另一些问题不予关注的原因,以及在随后的过程中问题又是如何被纳入政策议程的。金登认为,政策议程确定过程是由三种不同的源流组成;即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一般而言,这三个源流是相互独立的,但在某个关键时刻会相互汇集到一起,政策议题就很容易进入到政府的政策议程中,这个关键时刻被称为“政策之窗”。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取决于对问题、政策、政治流程联结时机的适当把握。多源流分析模型为政策研究者在“以阶段为中心”的政策研究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它的综合性及包容性使问题在动态环境中不断发展为政策议题成为可能。

三 校车制度生成的多源流分析

1.问题源流

问题流程是围绕引起决策者关注的问题而进行活动的过程。什么问题会被决策者关注,决策者又会关注哪些问题而忽视对另一些问题的关注?金登认为,必须依赖以下三种机制的作用:一是反映政策问题重要性及变化的数量指标机制;二是焦点事件或危机事件所引发的对公共问题的关注;三是现行政策的评估及反馈机制。

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针对校车安全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一系列工作。但是,直到目前,仍有大量不符合“校车标准”的车辆被作为校车使用。央视近日报道,教育部曾做过一个“中小学生上下学出行方式的调查”,该项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8亿人,接送中小学生上下学的车辆28.5万辆。其中,符合标准的校车2.9万辆,仅占10.32%。换句话说,平均6000多名中小学生才拥有一辆专业校车。有学者统计近五年媒体报道的74起校车安全事故数据后发现,在死亡人数中有74% 是农村学生;49% 的校车事故发生在义务教育阶段,50%在幼儿园。校车运营上安全措施差、超载现象严重,学生的交通安全存在巨大隐患。

2011年11月16日,甘肃省正宁县发生遇难21人的特大校车事故,一时间主流媒体对该事件的报道数量极速增长,地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网民纷纷对事故中校车管理中存在的严重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该事件不仅受到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而且也唤起了决策者对校车管理问题的关注,校车问题开始进入决策者的视野。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发生后表示,教育部已经在第一时间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排查校车情况,十多个部门也在参与制订校车制度,之后将形成国家标准。国务院总理责成国务院法制办一个月内制订校车安全条例。就此甘肃正宁校车事故成为推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形成的标志性事件,问题源流逐渐发展成熟。

2.政策源流

政策流主要是关注于备选方案或政策建议。问题引起重视后还需要能吸引人的备选方案和政策建议,但这些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提出方案、讨论、修改,再提出的反复过程。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就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自己的政策得到重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政策建议能够得到采纳,有些却会被抛弃。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在2010年召开的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实施全国校车安全工程的议案》,议案建议校车政策应明确责任主体,投入保障机制、司机资格、校车优先规则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发生后,周洪宇认为要推动国家层面出台校车安全的立法,先推动国务院或相关部委出台校车管理条例,待条件成熟后再由全国人大制定类似校车安全法是可行的办法。全国人大代表汤玉祥于2011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大力推广使用专用校车的建议》,建议加强“校车标准”的落实与监督,明确校车管理职责的归属,加快校车管理法律体系的搭建,加快专用校车的普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全国政协委员李蓝认为政府必须在资金、立法方面承担起主导责任,推动校车工程。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谭克俭建议,政府可以引入社会中介和资本购置校车,通过招标或是承包的方式,将经营社会化企业化,利用社会化资本解决校车购置资金短缺的问题。今年两会期间,校车安全问题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学术界对校车安全问题的讨论已经深入到根本的制度建设层面上,这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加快校车基本制度立法;二是确定可行的校车运营模式;三是明确校车行业的标准;四是加大财政的投入。同时,各地方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颁布了一些关于校车安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或其他管理措施。例如,深圳市政府于2006年4月13日颁布了《校车交通安全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对校车交通安全进行了地方性专门立法;《湖北省校车交通安全管理办法》建立了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管校车安全的体制;江苏常熟的“校车公交化”工程,建立了校车交给公交公司运营,政府补贴直接投向公交公司的运营模式,运营两年间200多条专线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3.政治源流

政治源流涉及政治因素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过程。它包括国民情绪、公众舆论、利益集团、政府更迭等方面的考虑。适合国民情绪、顺应公共舆论、符合政府一贯主张的潜在议程项目更容易被推上议程的显著位置。

金登认为国民情绪是“一个国家里有大批民众正沿着某些共同的路线思考,这种国民情绪以明显的方式经常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对政策议程和政策有重要影响。”可见国民情绪会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断变化。各地校车事故的频发及甘肃正宁校车事故中21个幼小生命的逝去,终于打破了大众的忍耐底线,人们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的同时,开始顾虑自己的孩子是否会成为下一个校车事故的牺牲品。正是因为校车是许多孩子每天上学往返的工具,人们才对校车事故悲剧的发生没有心理距离,才能借媒体之力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要求规范校车管理的舆论风暴。

公共政策学者托马斯·戴伊说过:“大众传媒在告诉受众应当如何思考方面未必总是成功的,但在引导人们思考什么方面却做得惊人的出色。”大多数民众总是相信主流媒体的报道,因而新闻媒体才能对社会问题起到宣传、放大和透视作用。媒体不仅可以促成国民情绪发生变化,而且可以引导民众思考和质问政府在校车管理上的漏洞,使民意诉求集中表达出来。甘肃正宁校车事故中的遇难学生为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弱势群体,事故发生要素与公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以致事故一经报道就在短时间内得到了众多人的关注与同情。同时在网络媒体的持续讨论与声援下,校车事故不断发酵,最终把公众的政策诉求摆到了决策者台前。

甘肃正宁校车事故的发生正逢本届国家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本届政府因创新、亲民、务实、廉洁的行政理念被民众称为平民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求政府在今后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加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和遵循依法治国的原则。总理在2012年2月中南海座谈会上强调,各项工作要善始善终,能做的事情绝不拖延,能解决的问题绝不推脱。其中,特别提到校车安全问题。《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是本届政府“以人为本”理念的又一政策化体现,它顺应了舆论要求,体现了亲民姿态,也将会给本届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画上完满的句号。

4.政策之窗开启

“政策之窗是政策建议的倡导者提出其最得意的解决办法的机会,或者是他们促使其特殊问题受到关注的机会。”当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汇合到一起,政策之窗就打开了。而当出现重大事件或产生强大政治流时,会加速政策之窗的开启。一般而言,政策之窗并不经常打开,并且打开的时间不长,只有获得了较好机会并及时抓住机会的问题才能最终进入议程。其中,政策企业家扮演了重要作用。金登认为“政策企业家是那些为了自己所偏好的未来政策而愿意投入自己资源的人。”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后,媒体和一些专家学者充当了政策企业家的角色。鉴于我国情况,中央或上级政府部门对问题的批示和关注程度往往对政策之窗的打开与否有重要影响。总理责成国务院法制办一个月内制订校车安全条例,是《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得以火速出台的关键,也是政策企业家及条例出台的主要因素。2012年4月10日,《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向社会公布并开始实施,此时距正宁校车事故的发生仅5个月。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金登的多源流分析模型对校车基本制度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次“《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出台可概述为:重大校车事故的发生——媒体深度的追踪报道——国家领导人的特别关注——公共舆论形成——政府在压力下开启政策之窗。由此得出结论:问题源流与政治源流是《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得以出台的两个最为重要的支流,政策企业家在政策之窗的打开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金登的多源流理论较合理地解释了我国政策议程设置实践中的问题,对公共政策制订的科学化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华蓉.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学生安全[N].中国教育报,2008.10.13

[3]王南.教育部:多部门参与制定校车制度[N].法制晚报,2011.11.21

[4]吴齐强等.校车安全发展,出路在哪里[N].人民日报,2011.11.21

[5]汤玉祥.专用校车让孩子们上下学走得更安全[N].中国经济导报,2011.3.8

[6]杨华云.人大代表拟提校车立法案[N].新京报,2011.11.25

[7]周倜.我市将积极推行校车公交化[N].苏州日报,2011.12.17

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第4篇

组织师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通过学习一系列安全文件,大家认识到“责任重于泰山”,认真做好“三个落实”:

1、组织落实:在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安全文明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了驾驭和控制校园治安局势能力。

2、制度落实:在原有安全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制度,制定了《*市轻工业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紧急情况疏散预案》、《*市轻工业学校内部保卫条例》、《*轻工中专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细则》、《学校安全检查要求及评分标准》、《校园治安管理及处罚条例》等类制度,《*市轻工业学校电教中心火灾安全及应急疏散预警方案》、《*市轻工业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创建平安校园计划》等各类计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与各科室签定安全责任状,做到层层落实。

3、措施落实:1)加强纠察队的管理,分日班和夜班值班,双休日、节假日白天除了门卫保安人员,还有护校值班人员,校领导每日轮流值班。每天夜间教学楼有专人值班,学生宿舍除了生活指导老师值班,行政人员轮流值班。2)消防防盗设施进一步完善,添置了防范设备,灭火器已达101只,专用教室每室*个,普通教室每个楼层*个以上。室内消防栓已达*个,水带水枪一应配齐。按安全规定要求各楼梯均挂安全出口标志,住宿区有内应急灯,通道畅通。建立起人防、制度防、设施防等有机结合的防范体系。3)安全教育经常化,利用晨会、班会进行安全教育,各学科注重课堂渗透、各班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团队活动,做到了安全教育经常化。4)我校还聘请*铁路公安处潘处长为法制副校长,邀请消防三中队乔指导员给全体教师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依靠社会社区力量完善安全法制各项措施。5)上半年根据家长意见和上级领导的指示,我校加强了校门口的安全措施:校门口竖立警示牌,放学时间由门卫保安和行政值班人员负责维护秩序。教师驾车进出校门区域按规定路线行进,汽车摩托车时速不超过5公里,不准鸣号,尽量提前到校,避开师生入校高峰。学校与驾车教工签订安全行车协议,按号停放指定地点。教工上班时,骑自行车者进校门下车推行,按指定地点停放,下班推车出校门,严禁在校园内骑车。

二、积极预防,加强领导,明确综治思路

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由调查处理矛盾纠纷及刑事案件向着力预防过度,体现了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动性,预事于前,制敌于先,避免工作被动,防止产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现象。

1、学校保卫科对各楼栋分别制定了防火预案,对火灾应急的指挥、预警、人群疏散、初始火灾的扑灭程序进行了周密安排,成立了消防、安全、联防等多个小组。

2、学校保卫科定期召开各班主任会议,随时准确地掌握学校治安动态和现状,及时了解学生及教职工的情绪和思想倾向,并建立健全跟踪记载档案和信息报送制度,发现不安定因素能及时上报。

3、组织领导到位,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纳入学校党总支、行政重要议事日程,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党总支会、行政例会的必备议题和议程,每次会议均由分管综合治理工作的副校长简要介绍近期治安状况,或由校书记介绍职工思想动态,或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介绍学生思想现状,对不良形象及时研究对策,坚决排除一切不安定因素,将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4、根据“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学校保卫科配合校团委、工会等群众组织,加强了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从源头上抓起,坚决杜绝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罢课等政治案件。对年度中的敏感期、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的维护稳定工作能及早部署、加强预防,通过形势多样的深入教育,引导教职工及学生遵纪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参与“”等组织活动。

5、做好各类矛盾与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对校园内发生的矛盾纠纷等偶发事件能及时、耐心、认真地调查,坚决、果断、妥善的处理,做到小事不出办公室,大事不出学校,内部矛盾内部解决,不上交矛盾,不扩大矛盾事态。

6、进一步加强“四防”的自查自究。本月重点进行了防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方面的隐患排查,针对自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三、以人为本,内外结合,加强人员的管理

近年来,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总原则,“治人”而不“人治”。学校常住学生和教职工*多人。本年度学校以常住人口管理为突破口,同时加强外来人员管理,防止校外人员入校破坏学校稳定。

1、上半年保卫科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宣讲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并有选择性的学习有关治安、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通报近期学校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广泛收集班主任反映的情况及有关意见和建议。

2、建立了学习档案,随时记载违纪违规情况,每季度一通报、每半年一小结、每年度一总结,既树正面典型,又树反面典型,同时将学生在综合治理规律中的表现列为考评项目,并将此作为“优秀班级”评选的重要条件。

3、实行学生与班主任综合治理考核连带责任制。学生违规违纪,班主任负连带责任,一并按有关条例严惩不贷,督促班主任严格管理学生。

4、加强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坚持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四、积极投入,广泛宣传,狠抓消防建设;1、新添置了近万元的消防设备,达到了消防部门的消防设备配置标准。加强消防器材的保管,做到了保管责任到人,并签定责任状。同时加强微机房等重要场所的消防管理。

2、增设两盏照明灯。一方面确保消防应急照明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校园内部可视度,有利于校园安全监管。定期检修楼道电灯、消防栓等设施。

3、学校将四月份定为宣传月,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包括《消防法》讲座,收看《消防法》辅导录像片。本月消防三中队在我校实地进行消防演练,并在学生中召开消防知识竞赛和班队会等。

五、依托活动、防微杜渐,深化法制教育

过去学校师生的安全法制教育以集中教育为主、日常教育为辅。近年来,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安全法制教育的重点由集中学生宣传日常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杜绝师生安全事故,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法制环境和治安环境。

1、续聘法制副校长,在法制副校长的指导下,规范学校的安全防卫措施,完善校园治安管理工作制度,开展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常识、安全防范、禁毒、防震、防灾减灾等知识讲座,或提供咨询,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2、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安全和法制教育的主题班团会,承办两期安全法制教育黑板报。

3、制订了安全法制教育详细方案,落实相关教育内容。根据学生情况和心理年龄特点,同时充分利用《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法律课》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法制知识的专题教育。

4、保卫科与教务科、学生科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向学生家长印发家校联系卡,对学生的日常文明行为、与行为习惯进行跟踪调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5、四月份利用“安全教育月”,重点对学生进行个人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教育,配合*交警三中队办安全教育展板,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六、联合整治,齐抓共管,净化育人环境。

根据*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我校近年来在抓校内整治的同时,狠抓周边环境的治理,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净化育人环境。

1、四月份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活动,了解学校周边娱乐场所(台球厅、游戏厅、网吧)及流动摊点的经营情况。

2、保卫科、值班领导和教师加强了校门周围流动摊点的监管,学生科成立了“纠察队”、“纪律监督员”,扩大监督范围。

3、与九原区城关派出所和城建部门成立学校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校内成立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在明确职能的基础上确定内外结合、合力整治、齐抓共管的总体思路,在今后整治过程中,要加强与工商局、文化局的联系并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将不属学校周边经营范围,或经营内容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和无证摊点坚决予以取缔。

sp;4、在校内加强学生饮食卫生教育和纪律教育,通过内部整顿配合外部治理。

七、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优化管理手段

为贯彻落实《*市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领导责任追究制的若干规定》,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将加强制度建设,另一方面着重落实责任追究制。

1、建立健全了学校综合治理的各项制度,包括门卫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重点部门“四防”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校园消防制度。

2、明确校长为学校第一综合治理责任人,分管综合治理的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建立校长——副校长——保卫科——具体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各班主任、门卫、宿舍部生活指导老师)的责任追究体系,层层签定责任状。

对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建议范文第5篇

一、加强责任意识,做到“三个落实”

组织师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规定,提高大家的思想认识。通过学习一系列安全文件,大家认识到“责任重于泰山”,认真做好“三个落实”:

1、组织落实:在学校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基础上,成立“安全文明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组织网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提高了驾驭和控制校园治安局势能力。

2、制度落实:在原有安全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制度,制定了《包头市轻工业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紧急情况疏散预案》、《包头市轻工业学校内部保卫条例》、《包头轻工中专安全保卫工作实施细则》、《学校安全检查要求及评分标准》、《校园治安管理及处罚条例》等类制度,《包头市轻工业学校电教中心火灾安全及应急疏散预警方案》、原创:《包头市轻工业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创建平安校园计划》等各类计划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与各科室签定安全责任状,做到层层落实。

3、措施落实:1)加强纠察队的管理,分日班和夜班值班,双休日、节假日白天除了门卫保安人员,还有护校值班人员,校领导每日轮流值班。每天夜间教学楼有专人值班,学生宿舍除了生活指导老师值班,行政人员轮流值班。2)消防防盗设施进一步完善,添置了防范设备,灭火器已达101只,专用教室每室2个,普通教室每个楼层4个以上。室内消防栓已达18个,水带水枪一应配齐。按安全规定要求各楼梯均挂安全出口标志,住宿区有内应急灯,通道畅通。建立起人防、制度防、设施防等有机结合的防范体系。3)安全教育经常化,利用晨会、班会进行安全教育,各学科注重课堂渗透、各班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团队活动,做到了安全教育经常化。4)我校还聘请包头铁路公安处潘处长为法制副校长,邀请消防三中队乔指导员给全体教师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依靠社会社区力量完善安全法制各项措施。5)上半年根据家长意见和上级领导的指示,我校加强了校门口的安全措施:校门口竖立警示牌,放学时间由门卫保安和行政值班人员负责维护秩序。教师驾车进出校门区域按规定路线行进,汽车摩托车时速不超过5公里,不准鸣号,尽量提前到校,避开师生入校高峰。学校与驾车教工签订安全行车协议,按号停放指定地点。教工上班时,骑自行车者进校门下车推行,按指定地点停放,下班推车出校门,严禁在校园内骑车。

二、积极预防,加强领导,明确综治思路

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由调查处理矛盾纠纷及刑事案件向着力预防过度,体现了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动性,预事于前,制敌于先,避免工作被动,防止产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恶性循环现象。

1、学校保卫科对各楼栋分别制定了防火预案,对火灾应急的指挥、预警、人群疏散、初始火灾的扑灭程序进行了周密安排,成立了消防、安全、联防等多个小组。

2、学校保卫科定期召开各班主任会议,随时准确地掌握学校治安动态和现状,及时了解学生及教职工的情绪和思想倾向,并建立健全跟踪记载档案和信息报送制度,发现不安定因素能及时上报。

3、组织领导到位,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度纳入学校党总支、行政重要议事日程,将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党总支会、行政例会的必备议题和议程,每次会议均由分管综合治理工作的副校长简要介绍近期治安状况,或由校书记介绍职工思想动态,或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介绍学生思想现状,对不良形象及时研究对策,坚决排除一切不安定因素,将各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4、根据“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学校保卫科配合校团委、工会等群众组织,加强了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从源头上抓起,坚决杜绝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上访、罢课等政治案件。对年度中的敏感期、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的维护稳定工作能及早部署、加强预防,通过形势多样的深入教育,引导教职工及学生遵纪守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参与“×××”等组织活动。

5、做好各类矛盾与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对校园内发生的矛盾纠纷等偶发事件能及时、耐心、认真地调查,坚决、果断、妥善的处理,做到小事不出办公室,大事不出学校,内部矛盾内部解决,不上交矛盾,不扩大矛盾事态。

6、进一步加强“四防”的自查自究。原创:本月重点进行了防火安全、饮食卫生安全方面的隐患排查,针对自查情况,制定整改方案,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三、以人为本,内外结合,加强人员的管理

近年来,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以人为本的总原则,“治人”而不“人治”。学校常住学生和教职工1000多人。本年度学校以常住人口管理为突破口,同时加强外来人员管理,防止校外人员入校破坏学校稳定。

1、上半年保卫科多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宣讲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并有选择性的学习有关治安、消防、安全的管理制度,通报近期学校综合治理的工作重点,广泛收集班主任反映的情况及有关意见和建议。

2、建立了学习档案,随时记载违纪违规情况,每季度一通报、每半年一小结、每年度一总结,既树正面典型,又树反面典型,同时将学生在综合治理规律中的表现列为考评项目,并将此作为“优秀班级”评选的重要条件。

3、实行学生与班主任综合治理考核连带责任制。学生违规违纪,班主任负连带责任,一并按有关条例严惩不贷,督促班主任严格管理学生。

4、加强外来人员登记管理,坚持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四、积极投入,广泛宣传,狠抓消防建设

1、新添置了近万元的消防设备,达到了消防部门的消防设备配置标准。加强消防器材的保管,做到了保管责任到人,并签定责任状。同时加强微机房等重要场所的消防管理。

2、增设两盏照明灯。一方面确保消防应急照明用,另一方面加强了校园内部可视度,有利于校园安全监管。定期检修楼道电灯、消防栓等设施。

3、学校将四月份定为宣传月,广泛开展消防知识宣传,包括《消防法》讲座,收看《消防法》辅导录像片。本月消防三中队在我校实地进行消防演练,并在学生中召开消防知识竞赛和班队会等。

五、依托活动、防微杜渐,深化法制教育

过去学校师生的安全法制教育以集中教育为主、日常教育为辅。近年来,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精神,安全法制教育的重点由集中学生宣传日常潜移默化的熏陶,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杜绝师生安全事故,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法制环境和治安环境。

1、续聘法制副校长,在法制副校长的指导下,规范学校的安全防卫措施,完善校园治安管理工作制度,开展法律、法规、交通安全常识、安全防范、禁毒、防震、防灾减灾等知识讲座,或提供咨询,提高师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2、每月定期召开一次安全和法制教育的主题班团会,承办两期安全法制教育黑板报。

3、制订了安全法制教育详细方案,落实相关教育内容。根据学生情况和心理年龄特点,同时充分利用《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课、《法律课》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和法制知识的专题教育。

4、保卫科与教务科、学生科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向学生家长印发家校联系卡,对学生的日常文明行为、与行为习惯进行跟踪调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5、四月份利用“安全教育月”,重点对学生进行个人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教育,配合郊区交警三中队办安全教育展板,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六、联合整治,齐抓共管,净化育人环境。

根据包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及其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我校近年来在抓校内整治的同时,狠抓周边环境的治理,维护学校及周边地区治安秩序,净化育人环境。

1、四月份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活动,了解学校周边娱乐场所(台球厅、游戏厅、网吧)及流动摊点的经营情况。

2、保卫科、值班领导和教师加强了校门周围流动摊点的监管,学生科成立了“纠察队”、“纪律监督员”,扩大监督范围。

3、与九原区城关派出所和城建部门成立学校周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校内成立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在明确职能的基础上确定内外结合、合力整治、齐抓共管的总体思路,在今后整治过程中,要加强与工商局、文化局的联系并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将不属学校周边经营范围,或经营内容不健康的娱乐场所和无证摊点坚决予以取缔。

4、在校内加强学生饮食卫生教育和纪律教育,通过内部整顿配合外部治理。

七、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优化管理手段

为贯彻落实《包头市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行领导责任追究制的若干规定》,近年来,学校一方面将加强制度建设,原创:另一方面着重落实责任追究制。

1、建立健全了学校综合治理的各项制度,包括门卫制度、节假日值班制度、重点部门“四防”制度,外来人员管理制度、校园消防制度。

2、明确校长为学校第一综合治理责任人,分管综合治理的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建立校长——副校长——保卫科——具体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各班主任、门卫、宿舍部生活指导老师)的责任追究体系,层层签定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