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验室废水处理方法

化验室废水处理方法

化验室废水处理方法

化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范文第1篇

1 高效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的重要性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校学生不断增多,高校化学实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化学实验室废水也在不断增多。高校化学实验室使用的试剂和药品种类非常多,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废水,这些废水含有大量的酸、碱、氰化物、酚等有害物质、重金属,如果实验室对这些废水不加处理就排放出去,就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做好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工作至关重要。高校实验室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操作标准来处理化学实验室废水,确保废水排放标准达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危害,保护环境质量。 

2 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策略 

2.1 提高认识 

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危害极大,不仅危害到环境,同时还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高校实验室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废水处理工作,要将实验室废水处理工作上升到战略高度,完善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和流程,在每一次化学实验过后,要对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收集,分类处理,经过科学的处理后方可排放。 

2.2 含磷废水的处理 

磷是引起水体富营养的根源,在高校化学实验中,含磷废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出,将会严重污染水环境。针对含磷废水的处理主要为钙法除磷,它是利用氯化钙或石灰作为药剂,采用机械混合反应,从而控制适量反应、混合强度、沉淀表面符合和反应PH值。在含磷废水中加入石灰,钙离子与磷酸根反应,生產沉降,其反应为: 

5Ca2++7OH-+3H2PO4-=Ca5(OH)(PO4)3+6H2O (1) 

副反应:Ca2++CO32-=CaCO3 

通过这种反应,计算出其平衡常数,当平衡常数达到最大时,意味着除磷效果最好。 

2.3 芳烃硝化废水的处理 

芳烃硝化废水主要来源于芳基硝化实验,这种实验一般采用的是混酸硝化方法,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硝基酚等污染物,这种污染物毒性大,处理难。针对芳烃硝化废水问题,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来处理。活性炭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的活性炭,使水中一种或多种物质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而去除的方法,去除对象包括溶解性的有机物质,合成洗涤剂、微生物、病毒和一定量的重金属,并能够脱色、除臭。 

2.4 含氰废水的处理 

氰是碳和氮两种元素的化学物,是一种有毒气体,针对含氰的废水,可含氰化物废液的稀溶液可加入氢氧化钠试液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几克KMnO4(以3%计)使氰离子氧化分解;如氰离子含量高可先以碱调至PH10以上,再加入过量次氯酸钠使氰离子氧化分解生成CO2和N2放置24小时排放。注意含氰废液不可与酸混合。 

2.5 含汞、铅、砷、锑、铋、镉、铬等离子的废水的处理 

在汞、铅、砷、锑、铋、镉、铬等离子的废水的处理中,关键在于控制酸度,使其转化成为硫化物沉淀。如:将含砷废液的PH调到10以上,加入过量硫化钠与砷生成难溶、低毒的硫化物沉淀排放;含汞试剂(HgCl2、HgBr2)的废液先用氢氧化钠试液调节PH8-10再加入过量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沉淀,再加入硫酸亚铁作为共淀剂。静置沉淀分离,清液排放,沉淀单独处理;含铬(Ⅵ)废液加入废碱液或石灰,使其转化为氢氧化铬沉淀后再处理。 

2.6 完善废水处理工艺 

在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中,废水处理效果的高低与废水处理工艺直接相关,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还不够科学、合理,许多环节还存在问题,如果高校实验室继续采用这种处理工艺的话,必然会废水处理不合格。因此,高校必须加快完善实验室废水处理工艺,要加大投入,配置先进的废水处理设备,要做好废除处理工艺设计,从而为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工作提供保障,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3 结语 

综上,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危害较大,不仅危害到环境,同时也会威胁到人体健康。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环保、绿色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处理工作刻不容缓。高效化学实验室废水含有大量害物质、重金属、化合物等,为了保证防止这些废水直接排放,高校实验室就必须根据废水中的物质,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保证废水中的各项物质量符合废水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芳蓉,张建民,刘凤霞,王英. 高校化学实验室废水污染防治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308-312. 

化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范文第2篇

Abstract: Due to the laborato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s and technology reasons, laboratory water pollution has become a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s need to be resolved. If the laboratory sewage i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the sewer without treatment, it would seriously endanger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laboratory water pollution problems from improving laboratory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skills.

关键词: 实验室;水污染

Key words: laboratory;water pollution

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322-02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其根本原因是环境污染治理的观念和技术的发展与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够协调。虽然现在环境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的环保技术和产业成果还不够成熟,缺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

实验室的水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随着实验的进行而产生,具有复杂的成分及较大的毒性,受到实验方式、原料及水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都含有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水污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及生物性污染。在治理污染时应根据污染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措施来进行系统的处理。但是由于实验室的不集中性以及人们环保观念的落后,单个实验室产生的污水及废液并没有引起实验室及相关部门的重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学校、工厂等各级实验室的废水及废弃液体大多数都是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其中包括一些重点学校及国家重点建设企业的实验室。在大多数学校实验室,学生做实验产生的废水废液一般由老师统一收集课后处理,但由于技术设备的缺乏,老师也无法对各种不同的废水废液进行专业的处理,只能一倒了之。这直接导致了学校及实验室环境的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随着实验课的增多及实验人次的增加,长此以往必将对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对人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由此可见,实验室的水污染治理尤为重要。

本文从改进试验方法、改善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等方面探讨实验室的水污染及应对措施:

1 改进试验方法

1.1 选择更加环保的试剂 进行实验时,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毒害低的试剂,不用或者少用高污染的试剂。如果实验必须用到污染性较高的试剂,一定要注意做好循环利用及回收措施。一般来说,部分实验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符合国标的操作方法,操作者可根据标准尽量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试剂,选取低毒害的操作方法,尽量避免污水及废液产生。

1.2 减少实验药品的使用量 在实验中很难做到完全避免污染的产生,那么在保证实验效果和准确度,符合正常操作流程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减小化学实验的规模,使实验微量化。包括:减小实验仪器的容量、减小药品的用量等。例如:使用环保型滴定管可以很好地控制滴定的容量,而且操作简单易控制,能有效地废液污染。假设我们需要在100ml溶液中放入10g试剂,我们将100ml溶液改为30ml溶液,将10g试剂改为3g试剂,也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目的。这样既节约了试剂及溶液,又很好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达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我国于1988年开始研究微型实验。微型实验突出的好处在于试剂使用量大规模减少,对于成本高、污染高、毒性高的实验来说,微型实验可以较大限度地避免这些问题。

1.3 虚拟实验 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法,污染几乎无法避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参与虚拟实验的研究与开发。虚拟实验取代了常规的人工实验,利用高新技术对各种实验进行模拟。虚拟实验的好处在于杜绝了污染及危险的产生,并且可以反复模拟实验操作。当然,由于虚拟实验的科研成果尚不成熟,与常规实验相比可能仍然存在一些偏差,尚未形成一定的使用规模,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

2 实验室污水处理

2.1 废液的收集 要有效处理实验室的水污染,必须先做好废液的收集工作。要根据废液的性质,将其收集在规定的容器中,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处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废液种类繁多,成分复杂,实验室的废液有可能发生二次反应,产生新的有害物质甚至发生实验事故,所以在做收集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容器。选择容器时应确保容器完好并不会被废液腐蚀,保持容器封闭,以防废液挥发。有些废液容易发生剧烈反应,应分开收集,例如:挥发性与不挥发性酸。收集完毕后应在容器上醒目位置贴上标签,标明废液的种类及应处理的时间。保存时应注意避光避热,为避免废液加速反应应定期进行处理。最后最好对废液的类别及时间等进行登记,建立系统的废液收集机制。

2.2 污水的处理 我们日常实验的废液可分为无机废液和有机废液,对于某些比较容易处理的无机废液,实验室可以自行处理。对于比较难处理的无机及有机废液,切不可随意排放,在经过环保部门的许可后,可以转交给专门的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实验室水污染主要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对于不同的废液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酸性废液经过搜集以后,可以与碱性废液混合,使其PH值达到中性后再进行排放,也可利用于其他废液的中和。将含有酸性污染物的水通过滤料发生中和反应使其净化或者降低酸性浓度。一般使用石灰石、大理石等作为滤料;碱性污水常常利用酸性废水进行中和,将中和剂投入碱性废水中使其发生中和反应。我们一般将硫酸用为中和剂。由于工业废气中一般含有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所以也可用压缩二氧化碳等来中和碱性废水;放射性原料及同位素的使用会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雾水根据放射性强弱的不同可分为三类: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放射性污水主要由实验容器及器皿及设备沾污清洗而产生的。对于放射性污水应根据其放射性浓度、半衰期长短等采取合适的方法。主要分为凝聚沉淀法、蒸发法、离子交换法等。凝聚沉淀法主要是将放射性物质从大体积污泥转移到小体积污泥,从而使大体积污水的放射性浓度降低的方法。随着离子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离子交换法已经广泛地使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它的效果取决于离子交换剂的类型及污水放射性浓度等,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蒸发法是通过整齐将污水加热至沸腾之后使其冷凝,污水便可成为较洁净的废水。对于有机废液可用活性炭吸附后进行焚烧处理。实验室也可用小型的污水处理装置对实验废水进行生化处理。

我们都知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而废水也可以被转化为有用的资源为我们所用。实验室排出的废液也不例外。如果废水污染浓度较小,经过简单净水处理之后就可以回收使用了,如果污染浓度相对较大,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浓集物中也可提取有用物质。污水从实验室排出,进入水体以后,通过自身反应,有机物逐渐减少,杂质沉入河底,污水被大量河水稀释。经过这些变化,污染程度降低,水体可以恢复到较洁净的状态。此方法成为水的自净,也可用于对实验室的污水进行处理。使用此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节约污水处理费用。

3 对实验室水污染的指导及监管

尽管水污染相关的法律已经日趋完善,实验守则也对水污染的防范制定了相关的措施。但根据调查表明,实际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收集及处理比较麻烦,对专业的处理部门了解不多,再一个就是费用问题,导致按照规定收集和处理实验废液的人和实验室较少,为了图简单省事,更多的人还是会将废液直接排入下水道。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环保意识较为薄弱,没能正确地认识到实验室废水对环境的巨大危害;尚未形成系统的实验室废液处理及监管机制。随着对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国家环保总局要求各级环保部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对环境保护的有效监管,对超标排污的单位进行法律约束,无法达标的单位或实验室将依法受到处罚。随着环保工作的深入开展,将逐渐形成系统的实验室废液排放机制,从根本上缓解实验室水污染问题。

3.1 倡导环保实验 倡导环保实验,首先要加强环保的宣传及教育。只有加强和环保的宣传教育,才能形成树立环保意识的过程。通过对实验人员的培训,使老师加深对废液中有毒及有害物质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学生做实验缺乏经验,这就需要指导老师加强对废液收集的管理,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学生首次进入实验室时,就应该通过悬挂实验室守则及向学生们讲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验操作规章制度,还应当经常开展倡导绿色环保实验的专题讲座及活动等使实验人员的操作规范及环保意识全面提升。

3.2 形成系统管理措施 要形成系统的管理,首先必须落实管理机构。实验废液的处理,是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形成的新的工作内容。但是当这些内容罗受到具体的机构及相关部门时,容易出现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具体的管理机构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及加强管理。定期组织废液回收,同时还可以与废液处理机构签订合同。

3.3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投入及引导 废液的处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环保措施的落实,尽管在虚拟实验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但就目前的实验发展状况来看,废液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目前相关环保部门的处理准入门槛还较高,处于垄断地位,导致了处理费用的不断上涨,这势必会对废液处理构成一些影响。这就需要企业将污染处理更加倾向于公益性发展,其次,政府应该给予资金方面的投入和资助,确保污水处理相关工作能落到实处。

4 结束语

实验室的废液处理给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还需要更多系统化的措施去解决,这种污染行为的产生,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还比较薄弱,要杜绝这种污染行为,首先要提升实验人员的环保意识,其次要采取简单易行的处理办法,而对于废液回收处理不便,还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实验室污染控制体系,将实验室废液处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伟军,刘海飞.实验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4):142-144.

化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验室废液;分类方法;收集;处理

1、实验室废液的特性

各种以科研、教学、检测功能为目的的实验室广泛分布于城市各处,由于产生源繁杂和实验室自身建设的原因,造成实验室废液具有以下特点:1)种类繁多、形态复杂。由于教学、科研、检测内容的需要,即便是一项试验中,通常也会用到多种化学试剂,往往一个试验就会产出含多种有害物的废液或多种废液。2)单一种类数量少、变化大。大多数情况下,科研类的实验室不会重复单一种类试验,大部分试验次数和试验量有限,教育、科研为目的的试验随着学校课业、科研课题的安排而变化。3)分散性、件数多。实验室废液大多是少量、间断性产生,废液被零散装在多个小型容器中。4)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等多种危害性。5)具有隐蔽性。实验室废液的产生、收集以及特性等情况都是由试验者本人所掌控,其他人很难及时了解详细信息。若试验人员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工作习惯不好,就会造成有意、无意的无组织排放或危害特性信息的缺失,导致监督和管理存在困难。

实验室废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其管理非常复杂,必须严格控制好收集和处理的各环节,才能避免潜在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2、废液处理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市面上有资质的废液处理企业数量少,处理费用较高,而实验室的废液量少、成分复杂,这使得不少检测机构对于废液外包处理却步。虽然一般检测机构都有废液的管理规程和相关收集场所,但检验检测机构废液在安全管理上缺少明确法律法规,对于废液的监管和排放等也缺少规范,因此实验室常为被动接受,实际执行效果往往不佳,不少环境检测机构实验室的废液都是简单地分类处理,甚至未处理或者稀释后直接排入市政管道。

3、实验室废液的绿色化管理

3.1做好实验室废液收集工作

实验室废液收集是处理的前提,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不同废液的类型,将其分别收集到相应的容器中,并定期做好处理。①分类收集。对于剧毒废液、金属废液以及有机溶剂废液和综合废液进行分门别类的做好收集,严禁将废液混合贮存。尤其是要注意做好有机溶剂的防挥发,将挥发性有机容器放入专门的密闭玻璃容器。②注明废液信息。要把各种废液收集到C诺闹存容器中,并在容器外表粘贴相应的标签,标签应注明废液和收集的时间和种类、收集人员。③完善废液收集贮存条件。实验室废液的收集往往不会马上就被送入到处理环节,还需要贮存一个时间段,这时就要做好废液的贮存,应远离热源,做好避光,对于含氯废液还应放置在pH>9的环境下贮存。

3.2做好实验室废液管理

做好实验室废液处理的关键还是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废液的产生,在分析方法的选择上,尽量选择那些低毒、污染较小的试剂,对于有毒有害的溶剂或监测方法尽量少用。在样品采集时,事先做好监测方案,在满足监测需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样品的采集,减少样品剩余量。例如,测定水质中的挥发酚,国标有2种方法:在水溶液中测定挥发酚和用氯仿萃取测定挥发酚,如果选择第一种方法,则避免了有毒试剂氯仿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也降低监测成本。做好试剂的回收利用,尤其是对分析过程中不需要直接参与化学反应的有机溶剂(如三氯甲烷、石油醚等),生物培养液也可循环使用,通过有效方法加以回收再利用实验试剂。环境监测部门要严格做好实验室、试验场以及化验室的污染监管,做到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建立严格规范的实验室废液管理、处理技术规范,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的管理。

3.3实验室废液处理

①有机废液处理。对于含甲醇、乙醇或醋酸类的可溶性有机溶剂处理,在实际中可以选择用水稀释后排放;对于氯仿或四氯化碳等,蒸馏并收集蒸馏液、密闭保存。烃类及其含氧衍生物,建议使用活性炭吸附法。总之,对于有机废液采用较多的防范是生物降解法和活性污泥法。②无机废液处理。酸碱废液在分类收集后,通过调整pH,剩余的可混合进行中和,当pH值达到6~9后排放;对于含氰废液,建议采取氯碱法氧化分解处理,具体方法就是:通过碱将废液的pH值调整到>10,加入液氯搅拌,再将pH值调整到8.5,进行二次加氯,待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处理。重金属废液处理(见表1),其中吸附剂和生物吸附剂的吸附法被认为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处理方法,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液效率较高,但成本也较高。在具体选择何种方法时,要重点参考废液中重金属的初始浓度、主要成分、经济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等等。总之,对于污染物种类复杂的实验室废液,在实际处理过程中有时还需要选择多种方法联合使用。

3.4注意事项

①熟练掌握处理方法。实验室废液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因废液的特性不同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处理废液之前要充分的了解具体的处理方法,切勿盲目尝试,防止发生意外。还要熟悉废液的性质,尤其是有毒有害等挥发性溶剂,要做到边观察边操作,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②做好防护工作。大部分的实验室废液直接接触皮肤会有轻微的不适,只有少部分腐蚀性较强的废液会伤害到皮肤,在搬运和处理这些剧毒废液时要做好自我防护工作,穿戴必备的口罩、手套、专用工作服等等。此外,还要做好通风及防爆炸等应急处置预案。

结束语

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处理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人员更要从自我做起,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实验室废液达标排放,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糜兰.绿色化视野下的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张婵娟.AMW公司微生物实验室现场管理优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

化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验室;废弃物;环境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各类实验室的需求越来越多,各学科的重点实验室、各学校、各系统内的重点实验室层出不穷。从实验室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学校(包括各高等院校和中学学校)、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和企业中的检验研究部门。企业实验室的污染问题可归纳为企业的环保问题,易于被各级部门重视,企业在处理自身的环保问题时,污染问题也得到相应的处理。而各类实验室多为相对独立的行政单位,区域分散,单个污染少,易于被忽视。

我国目前拥有各类高等院校1100所(1999年统计数字),普通高中1.5万所,初中6.3所。科研院所、质检、卫生防疫、环境监测、农林等各级检验机构近20000余个,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实验室实际上是一类典型的小型污染源,建设的越多,污染的越大。这些实验室,尤其是在城区和居民区的实验室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因为很多实验室的下水道与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过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其危害不可估量。科学工作者或者未来的科学工作者成了环境的污染者,令人十分遗憾。环境保护是事关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大战略。在环保面前人人平等,必须本着“谁污染环境,谁负责处理”的原则贯彻执行。实验室的成本核算和对外收费都应包括实验室的环保费用在内。

实验室的污染源种类复杂,品种多,毒害大,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制订处理方案。

1 实验室环境污染种类及危害[1]

1.1 按污染性质分

1.1.1化学污染

化学污染包括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有机试剂污染和有机样品污染。在大多数情况下,实验室中的有机试剂并不直接参与发生反应,仅仅起溶剂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机试剂以各种形式排放到周边的环境中,排放总量大致就相当于试剂的消耗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观。有机样品污染包括一些剧毒的有机样品,如农药、苯并(α)芘、黄曲霉毒素、亚硝胺等。无机物污染有强酸、强碱的污染,重金属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的毒性不仅强,且有在人体中有蓄积性。

1.1.2生物性污染

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废弃物污染和生物细菌毒素污染。生物废弃物有检验实验室的标本,如血液、尿、粪便、痰液和呕吐物等;检验用品,如实验器材、细菌培养基和细菌阳性标本等。开展生物性实验的实验室会产生大量高浓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养液、培养基,如未经适当的灭菌处理而直接外排,会造成严重后果。生物实验室的通风设备设计不完善或实验过程个人安全保护漏洞,会使生物细菌毒素扩散传播,带来污染,甚至带来严重不良后果。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许多生物实验室加强对sas病毒的研究,之后报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研究时被感染的。

1.1.3 放射性污染物

放射性物质废弃物有放射性标记物、放射性标准溶液等。

1.3 按污染物形态分

1.3.1 废水

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标准曲线及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几乎所有的常规分析项目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包括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1.3.2 废气

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包括试剂和样品的挥发物、分析过程中间产物、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固然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但也直接污染了环境空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

1.3.3 固体废物

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多余样品、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2  对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理办法

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

2.1 化学类废物

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2.1.1 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3: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①硫化物共沉淀法: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0.05mg/l以下。[2]

②还原法: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2.1.2  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2.1.3  含铅废液的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2.1.4  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2.1.5 含酚废液的处理

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如果是高浓度的含酚废液,可通过醋酸丁酯萃取,再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萃取,经调节ph值后进行蒸馏回收.处理后的废液排放。

2.1.6 综合废液处理 

用酸、碱调节废液ph为3-4、加入铁粉,搅拌30min,然后用碱调节p h为9左右,继续搅拌10min,加入硫酸铝或碱式氯化铝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上清液可直接排放,沉淀于废渣方式处理。

2.2 生物类废物

生物类废物应根据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地点,专人分类收集进行消毒、烧毁处理,日产日清。

液体废物一般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固体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处理、一律及时焚烧。固体非可燃性废物分类收集,可加漂白粉进行氯化消毒处理。满足消毒条件后作最终处置。

2.2.1 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内集中烧毁。

2.2.2 可重复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废弃。

2.2.3 盛标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涤剂及流水刷洗、沥干;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用压力蒸汽灭菌后使用。

2.2.4 微生物检验接种培养过的琼脂平板应压力灭菌30min,趁热将琼脂倒弃处理。

2.2.5 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样品,加漂白粉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粪池或厕所。或者进行焚烧处理。

2.3 放射性废弃物

一般实验室的放射性废弃物为中低水平放射性废弃物,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废物收集在专门的污物桶内,桶的外部标明醒目的标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分别采用贮存一定时间使其衰变和化学沉淀浓缩或焚烧后掩埋处理。

2.3.1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碘131、磷32等)的废弃物,用专门的容器密闭后,放置于专门的贮存室,放置十个半衰期后排放或者焚烧处理。

2.3.2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较长(如:铁59、钻60等)的废弃物,液体可用蒸发、离子交换、混凝剂共沉淀等方法浓缩,装入容器集中埋于放射性废物坑内。

3 解决实验室污染的措施

3.1 提高认识,制定技术规范

各级实验室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的认识,不能回避,听之任之,而是应该根据本实验室工作的特点、重点,积极探索,想方设法减少实验室污染。国家有关部门也应认真研究实验室的污染特点和防治途径,提出操作性强、简便实用的技术规范,并出台相应的考核要求及办法。最好是融入实验室的建设和验收中去,使之成为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从而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3.2 建立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3]

实验室在能力建设、质量管理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备的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全面考察实验分析的各个方面,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规范实验室环境行为,充分贯彻iso14001一贯强调的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基本要求,力争减小每一个过程的环境影响,从而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3.3 全面推行绿色化学、清洁实验

3.3.1 选择污染少的分析方法

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用无毒害、无污染或低毒害、低污染的试剂替代毒性较强的试剂,尽量用无毒、低毒试剂替代高毒试剂。在一些特定实验要用到高毒性药品时,一定要用封闭的收集桶收集废液。

学校在进行教育实验中,还要特别注意发挥教学多媒体的作用。教学多媒体是知识经济的产物,它是信息社会的标志之一,在实验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模拟化学实验(仿真实验)是一种化学试剂和仪器装置“零投入”和“废弃物零排放”的特殊实验方式,它非常适合于演示实验。因为演示实验主要是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于模仿而不是训练动手操作能力的。某些毒害较大的化学实验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从而可防止为了学习一点儿知识而付出高昂的环境代价的作法。[4]

3.3.2 改进实验条件,开展推广微型实验[5]

在实验中改善实验装置,是有效防止有毒气体逸散、有毒液体外溢的重要举措。一些商品化实验装置的产生可以大大减少实验中化学试剂的用量。

微型实验是指在微型化的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实验,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的数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因此,开设微型实验,是节约药品,减少开支,降低实验污染的简便方法。

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少试剂使用量。在农残检测中利用固相萃取取代传统的液液萃取,可以大大减少乙腈等有毒试剂的使用,减少污染。

3.3.3 成立试剂调度网络

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的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实验室可以合作成立区域性的试剂调度网,选择一部分危害大,用量少,易失效的试剂进入网络,实行实验室间资源共享,尽量避免大批化学试剂失效,也可节约实验成本。

3.3.4 加强地区中心实验室的功能

现行的管理体制使各级行政部门都拥有各自小而全的实验室,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不利于环境保护。应发挥地区中心实验室的作用,集中部分项目,对社会开发。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相对降低实验室污染物的排放,对污染相对大的实验室有利于集中治理。

3.3.5 一些行之有效的清洁实验行为的实例

•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适当降低采样量;

•不要购买暂时用不上的试剂;

•尽量利用可回收的试剂;

•应使用可降解的无磷洗涤剂;

•使用酒精温度计从而避免水银温度计可能带来的汞污染。

 4 国内外实验室污染治理的现状

在国外,有专门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站来集中收集处理。实验室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管理规范、严格,安全环境保护意识极强。专门地点集中、专门房间、专门容器存放,专门人员管理,严格分区、分类,集中送特殊废品处理场处理。各种废弃物由各实验室分类上交后,处理站要对交来废弃物称重后将信息存进计算机,再分类放到规定地方集中。例如,报废放射源、废机油、报废化学试剂、化学合成“三废物”、化学品废弃容器等都分类存放。[6]

废弃物集中处理站设计内容周密,设施完备先进,安全可靠。为防止集中后的地下渗漏二次污染,设计时将处理站地下全部用水泥整体浇注。危险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在专门房间,还有安全监控、排风系统。

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费用由政府每年的经费预算中列支。另一方面,可回收废品被收购后所得资金则用于废弃物集中处理站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我国对实验室的污染排放并没有专门的规定,一般参照企业的污染排放标准。实验室在建设或认可验收时会对实验室的废弃物排放提出要求。如气体实验在通风处做,废弃物由专门的环保公司回收等。由于实验室污染种类齐全,情况复杂,多数项目产生的污染量较小,缺乏相应资金,操作起来存在着相当难度,给污染治理带来一定困难。目前除少数一些环保意识强的实验室,没有直接排放废弃物外,多数实验室仅仅把环保放在口头上,废弃物回收协议签在纸上,大量的废弃物仍然直接排放。

由于实验室大多数项目只是零星开展,各项目之间的工作频次不均匀,废弃物排放物规律,污染分散,这些也给环保部门监控带来困难。一些环保措施的后处理没有完善,如残液缸满后如何处理,都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化验室废水处理方法范文第5篇

在日常生活中,化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帮助,如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化学工业的发展使社会生活的外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并为现代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在制造和使用化学产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毒、有害的物质。从当前情况来看,与化学研究有关的各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由于研究课题本身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所以在实验研究时所使用的化学试剂种类较多,会产生多种废液,尽管从数量上来看,并不会很大,但是实际工作中,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废液有较强的毒性,而且废液成分也错综复杂。实验室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液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界中,将会严重地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1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分类

按照污染物及其性质,废液有无机废液、有机废液两种。前者是指含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等成分较多的废液。后者主要是指含较多的有机溶剂的溶液。按照对环境污染程度来看,又分为高浓度和低浓度实验室废液,前者主要是指液态失效试剂、实验室废弃产物等废液;后者是指实验过程中排放的浓度与毒性较低的实验废液。

2废液产生的危害

2.1对人的危害

具有毒素的废液对人体危害极大,人体触摸到废液后一般都会有以下几种症状:引起皮肤刺激、皮肤过敏、缺氧、昏迷,甚至麻醉、中毒、引起癌细胞突变、导致人体某部位畸形、尘肺等。当人体皮肤直接触到一些有毒的废液时,皮肤会迅速出现脱皮、干燥、疼痛情况,处理不当后期还会引发炎症;当眼部不小心接触到了废液有可能会导致长期或者是永久的危害,主要看采取的救急措施是否及时。还有一些废液会让人体感到不适,甚至严重时会出现灼伤以及皮肤溃烂等情况。人体如吸入废液后,一般都会导致人体中毒,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人体内部溃烂,若长期处理不当会引发尿毒症甚至死亡。废液所附带的重金属元素如果通过食物不慎进入人体,可能短时间内并不会引发某些症状,但危害性却仍然潜伏在人体内。关于这一点,以前就出现过危害人的事件。当时有不少人出现头晕,甚至呕吐等现状,后来发现这是由于在一些区域旁边有大量的废水排放到江河,湖泊中,而附近的居民喝了大量的江水,才导致疾病发生后来,在我国的东北地区,也出现了局部地区的食物中毒事故,一些在喝了有毒的水或者是呼吸到了有毒有害气体以后,也产生了不良反应。到后来,根据我国卫生部和环保部的调查证实,大多数患者都是吸收了足够量的化学物质而导致的,这些都是废液危害的典型事例。

2.2对环境的危害

实验室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随意排放到外界,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些废液经土壤以后,直接进入地下水,使得有害废液中的有害成份在土壤中被吸收以后,导致土壤成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农业耕作受到了污染。含有氮和磷的废液在到达人体内部以后,封闭性湖泊、海湾形成富营养化,造成浮游藻类生物大量繁殖,水质有所恶化,并对生物带来危害。氰化物等有害物质可以对江河湖泊产生较为严重的污染,甚至还会使水质恶化。当水中氰化物浓度达到0.5mg/L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的鱼类死亡。据相关报道显示,1984年美国佛罗里达洲地下水层被二溴乙烷产生了严重污染;在印度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1984年,印度博帕一家农药厂由于化学物质使用不当导致厂房被污染,最终导致2000多名工作人员受到污染死亡;在1986年,瑞士也出现过一起化学工厂由于化学物质使用不当而导致爆炸的事故。根据一系列的事件我们可以意识到,如果化学物质使用不当,不但不能够为我们人类造福,反而是一个具有潜伏性的巨大危害。虽然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的化学物质并不像以上事件危害巨大,但是也不容小视,如果处理过程出现问题,或者排放不当,都会对人类以及所处的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实验室中的化学物质排污需要谨慎处理。

3废液的管理与处理

3.1实验室废液的管理

如今,环境监测实验室废液管理工作仍然在有些地方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导致实验室废液管理工作不科学,并污染了周边的环境。为此,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废液的监管工作,并且还需要在排污上提高监管力度,才能够让实验室的废液处理达到预期的效果。以管理为视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1制度管理

从全球不少发达国家的实践情况来看,针对实验室废弃物方面的监管都提出了严格的规定。我国环保部门推出《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的规定,具体要求实验室的污染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并且需要将排污的废液处理至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排放。作为环境监测部门,在实际的监督管理工作上更应该让制度体现出应有的效果,必须将废液严谨地处理排放,并且根据地方的不同制定出相应的规定,安排专门针对废液处理的人员进行排污的管理工作。

3.1.2人员管理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实验室废液的处理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废液需要进一步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切实实地将制度落实到实验室的排污处理上,严格对排污处理进行研究监督,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进一步降低废液对人体的危害以及环境的污染。除此之外,还要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并对不同的废液采用不同的处理办法,如氰废液,汞废液由于其性质不同,所以处理人员要先了解这些废液的具体性质,然后对症下药。

3.1.3技术管理

在进行研发实验时,要对废液加以控制,才可以减少废液的产生。对此,实验室进行实验研发过程中,应尽量对药品进行控制使用,达到物尽其用,以免造成浪费导致废液量的增加。同时需要进一步研发新技术、新工艺用来替代药品,尽量控制实验室的废液产生,并且定期开展废液清理活动,以更好地对废液进行处理。例如:进行微型化学实验,不仅仅能够达到节约实验成本、低消耗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减少废液的产生;由于设备的不断更新,当需要进行有毒有害药物的研发实验时,可以采取多媒体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实验。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某些试剂进行回收,并再次利用,这样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减少了监测部门的费用支出。对于实验过程中不直接进行化学反应的有机试剂,可以考虑回收,像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都是可以回收的。回收后的三氯甲烷作为水中阴离子洗涤剂的萃取剂,其工作效率与原物质相同。甚至连生物培养液也可以再次使用,许多使用过的废液,可以重新煮沸灭菌后再使用,同样也可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3.2废液的处理

在对废液进行处理时,由于现在科学技术手段的先进,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不同的废液,可以按照具体的条件,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保证废液可以得到妥善处理。具体地,主要有如下几种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焚烧法。以下将具体地阐述这几种方法:

3.2.1物理法

由于实验的目的不同,所做的实验以及试验中所产生的废液性质也会不同。对此,为了让废液能够得到处理,必须将产生的废液进行分类,并且需要用专门的密封收集装置进行收集,贴上标签放到专门的位置,方便以后进行处理。对于性质不明的废液应当与其他废液隔离开来,需要尽快处理不宜久置。对于处理微量溶解的有机物,可以采用活性炭吸附的方式;处理大量的废液,当中物质必须具有废液浓度高、废液量较少、废液呈酸性等特征才能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是先将废液进行简单的有机分离,然后再经过活性炭进行吸附,然后再进一步处理。

3.2.2化学法

根据国家的规定以及研究学者的经验,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可以采取分类收集、就地处理等多种方式进行处理,其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治理废液的成本以及减少废液的排量。在针对含有少许物质的高浓度废水时,可以将有用的物质进行回收,二次利用。这种方式主要针对含有六价铬或者是具有还原性特征的废液,如氰根离子还有就是含有金属有机物的废液等。一般的处理过程都是将废液进行氧还原处理。例如,将含六价铬废液进行还原实验,第一步需要将毒性较低的三价铬进行氧化还原,再用沉淀剂将沉淀物质以及其他金属物质进行处理。在以上反应中,一般都是将废液中的铁粉、二氧化硫等一些物质进行还原,这一项化学反应措施需要在PH值低于3的环境下进行,最终才能够顺利地将铬转变为难溶盐而去除。当废液中还带有氰根离子时,化学反应则需要在碱性条件下添加氧化剂才能产生化学反应,将原有的离子转化为氮气以及二氧化碳。进行废液的处理还有氯碱法、电解氧化法、普鲁士蓝法、臭氧氧化法以及铁屑内电解法等。

3.2.3焚烧法

对于实验室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溶剂。例如醇类、酯类、有机酸、酮及醚等有机溶剂,能够循环使用的应尽量采取回收处理的方式进行二次使用。当产生的废液浓度较低,并且不能溶于水时,就需要将废液进行分离萃取后采用焚烧方式进行处理。当废液属于乳浊状态时,可以直接采用焚烧方式进行废液处理,而相对于难于烧毁的废液,可以添加少许可燃物质混合处理后进行焚烧。焚烧时,需要采用合适的焚烧方法,要考虑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减少所需的处理费用。

3.2.4沉淀法

所谓沉淀法,就是指对于不同的废液,可以按照其性质的差异,把废液转化为沉淀的处理方法。如因氰废液毒性较强,所以在处理时要保持环境通风。具体地,可以采用如下处理方法:将10豫的硫酸亚铁溶液掺入到pH值为8-10的氰废液中,并对溶液进行搅拌,无毒铁氰络合物并沉淀。再又如酚废液通常会含有甲酚、苯酚等,酚在水中极易溶解,所以可以把酚氯化为邻苯二酚、邻苯二醌、顺丁烯二酸。在对废水进行处理时,可以把综合废水pH值调节3-4,掺入铁粉后搅拌半小时,应用碱将废液pH值调节到9,搅拌一段时间以后渗入混凝剂进行沉淀,沉淀物可以以废渣的形式处理出来。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