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棚黄瓜;病害;虫害;防治

在北方的黑龙江地区,日光温室以及塑料大棚的主要蔬菜作物就是黄瓜,全年可进行多茬的生产以及多次的采购,非常受农民朋友的欢迎,所以经常培育反季的大棚黄瓜来供市场所需,但是在种植黄瓜的过程中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本文将会简单的介绍黑龙江地区大棚黄瓜的常见病害以及防治措施。

一、北方大棚黄瓜的常见病害及识别

1.黄瓜戴帽现象

黄瓜的幼苗出土之后,种皮不脱落,夹住了黄瓜的一片或者两片叶,就是黄瓜的戴帽现象。主要原因是播种之前覆土过于浅,床面的湿度不够,种皮干燥或者种子的成书程度不足够,生存能力弱等。

2.黄瓜花打顶

早春的黄瓜移栽之后不发苗,植株的顶端新叶没有及时的抽出,花以及瓜全都集中在了顶部,一般的情况之下,根部发育不良。可能是由于在苗期喷洒的乙烯利的你呢高度过高造成的,也可能是定植时花苗上到根部,不能及时的缓苗等原因。

3.黄瓜地温障碍

低温之后,有的叶缘或者部分的叶片组织呈现黄色,有的严重的叶片会枯死。早春定植之后,遇到低温、持续的高湿便会发病,影响光合作用,会造成减产的后果。

4.黄瓜叶烧病

植株的中上部,叶片病部叶绿素会减少,形成白色或黄色的斑块。防风不及时或者放风量过小以及高温闷棚的操作的实践过长都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5.黄瓜生理萎蔫

整株的叶片都萎蔫,有的在早晚是可以恢复的,几天后死亡,在茎部并没有发现病变。可能是瓜田积水造成的在土壤中产生了有毒的气体,致使黄瓜的根系发育不良。

6.黄瓜焦边叶

大多是中部的叶片,叶缘组织变得枯黄,原因是积水过多或过急,土壤中盐分含量过高。

7.黄瓜畸形瓜

植株生长是正常的,但是瓜是畸形的,如大肚瓜、尖嘴瓜、细腰瓜等。原因为营养不良、授粉不够充分等。

二、北方大棚黄瓜病害的防治措施

1.覆土措施

在播种之前浇足底水,进行适当的覆土,1.5-2.0cm为宜,并且在播种覆土之后扣地膜进行保湿,床面干燥时应该适当的喷水。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黄瓜的戴帽现象。

2.药物喷施与耕作

首先应该摘除雌花,叶喷50000倍的倍液赤霉素,随后就要对症的采取耕作措施。对于烧根而引起的根系发育不良而造成的花打顶应该及时的灌水,对于沤根造成的花打顶应该及时的中耕,从而提高地温,降低土壤的湿度。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黄瓜花打顶现象。

3.抗寒措施

发芽的种子在零摄氏度的低温条件之下,锻炼24小时,增加黄瓜的抗寒能力,再根据大鹏的性能以及外界的气温,来确定合适的定植时期。在当地一般的棚内的气温大概是十摄氏度,低温天气就要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防治黄瓜的地温障碍。

4.大棚温度管理

应该加强对棚内温度的管理,及时进行通风,比较有经验的农户就会尽量的避免使用高温闷棚的方法进行防治黄瓜霜霉病,应该通过正确的科学的方法防治黄瓜的叶烧病。

5.清除积水

应该避免大棚内的田间有积水,应该使用大棚软管滴灌技术,加强中耕管理,在晴天高温的条件下,进行大通风,增加黄瓜的浇水量。以此来有效的防治黄瓜生理蔫萎。

6.防风措施

在棚内外的温差较大时,不能突然放风,同时使用农药一定要适度,过多过少都不宜。在盐碱地区,移栽之前应该进行洗盐,以此降低浓度,有效的防治黄瓜焦边叶。

7.畸形瓜理

对于畸形瓜应该及时的进行摘除处理,避免消耗过多的养分,严格的管理温度,增施钾肥,注意磷、氮以及钾的合理的配合使用。以此有效的科学的防治畸形瓜的现象。

三、结语

由于北方气候变化异常,尤其是早春的气温非常低,导致大棚内的蔬菜病害普遍的加重,尤其是黄瓜的病害,不能进行有效防治将会使种植者的经济遭受损失。上述内容已经阐述了北方地区大棚黄瓜的常见的病害以及防治的有效措施,应该因地制宜,合理的解决黄瓜的病害问题,以此增加黄瓜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范文第2篇

摘要介绍了2010年会昌县西瓜苗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总结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期为西瓜苗期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西瓜苗期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江西会昌;2010年

据田间调查,2010年会昌县西瓜长势总体较弱,生长发育较慢,主要是由于前期阴雨天气多,加上前期气温较低导致的,三类苗比例占到40%左右,为西瓜病虫害的发生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前西瓜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炭疽病、枯萎病、黄守瓜和蚜虫[1]。其中根腐病在积水田、土壤板结的田块发生较重,发病株率高的达到2.2%,一般为1.2%;炭疽病发生较为普遍,病叶率达到7.5%,一般为2.5%;枯萎病在早播早栽田发生较重,发病株率高的田块有0.8%,一般为0.4%;黄守瓜有虫株率高的达到1.3%,一般为0.7%;蚜虫有虫株率平均达到0.2%。现将西瓜苗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根腐病

该病主要危害瓜根和茎基部,很少危害茎蔓[2]。定植后即可开始发病,初呈水渍状,后呈浅褐至深褐色腐烂,病部不缢缩,其维管束变褐色,但不向上扩展,可与枯萎病相区别,后期病部往往变糟,组织破碎,仅留下丝状维管束。受害茎蔓初期蔓尖微卷上翘,生长缓慢,以后全株叶片中午萎蔫,早晚恢复,逐渐枯死。主要危害幼根和幼茎,造成萎蔫死苗。除应抓好田间开沟排水外,前期主要采取种子、土壤处理法加以预防。苗期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进行。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1 0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2炭疽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茎蔓、叶柄和果实。幼苗受害子叶边缘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常有黑褐色晕圈,其病斑上常散生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黏状物[3]。近地面茎部受害,其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且缢缩变细猝倒。瓜蔓或叶柄染病,初为水浸状黄褐色长圆形斑点,稍凹陷,后变黑褐色,病斑环绕茎一周后,全株枯死。叶片染病,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斑点,有时出现轮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稠物。果实染病初为水浸状凹陷形褐色圆斑或长圆形斑,常龟裂,湿度大时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状物。可选用80%代森锰锌1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10%世高4 000倍液喷雾防治。

3枯萎病

西瓜枯萎病发病初期,病株茎蔓上的叶片自基部向前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明显,最初1~2 d,早晚尚能恢复正常;数日后,植株萎蔫不再恢复,慢慢枯死,多数情况全株发病,也有的病株仅部分茎蔓发病,其余茎蔓正常。发病植株茎蔓基部稍缢缩,病部纵裂,有淡红色(琥珀色)胶状液溢出,根部腐烂变色,纵切根颈,其维管束部分变褐色。西瓜枯萎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做好轮作换茬、土壤消毒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嫁接育苗避害。当枯萎病发生初期,可选用40%瓜枯宁600倍液,或20%龙克菌500倍液,或75%治萎灵1 000倍液灌根,每株应灌药液500 mL,连续灌根2~3次[4]。

4黄守瓜

黄守瓜属金花虫科,鞘翅目。成虫体长7~8 mm。全体橙黄或橙红色,有时略带棕色。上唇栗黑色。复眼、后胸和腹部腹面均呈黑色。触角丝状,约为体长的1/2,触角间隆起似脊。前胸背板宽约为长的2倍,中央有一弯曲深横沟。鞘翅中部之后略膨阔,刻点细密,雌虫尾节臀板向后延伸,呈三角形突出,露在鞘翅外,尾节腹片末端呈角状凹缺;雄虫触角基节膨大如锥形,腹端较钝,尾节腹片中叶长方形,背面为一大深洼。可用2%甲维盐4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或48%乐斯本1 500倍液喷雾防治。

5蚜虫

蚜虫属半翅目,体长1.5~4.9 mm,多数约2 mm。有时被蜡粉,但缺蜡片。触角6节,少数5节,罕见4节,感觉圆圈形,罕见椭圆形,末节端部常长于基部。眼大,多小眼面,常有突出的3个小眼面眼瘤。喙末节短钝至长尖。腹部大于头部与胸部之和。前胸与腹部各节常有缘瘤。腹管通常管状,长常大于宽,基部粗,向端部渐细,中部或端部有时膨大,顶端常有缘突,表面光滑或有瓦纹或端部有网纹,罕见生有或少或多的毛,罕见腹管环状或缺。尾片圆椎形、指形、剑形、三角形、五角形、盔形至半月形。尾板末端圆。表皮光滑、有网纹或皱纹或由微刺或颗粒组成的斑纹。体毛尖锐或顶端膨大为头状或扇状。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第3或第3~4或第3~5节有次生感觉圈。前翅中脉通常分为3支,少数分为2支。后翅通常有肘脉2支,罕见后翅变小,翅脉退化。翅脉有时镶黑边。采用10%吡虫啉2 000倍液,或3%啶虫脒3 000倍液,或2.5%功夫4 000倍液喷雾防治。

6参考文献

[1] 贾崇敬.当前棚室西瓜病害的诊断与防治[J].现代农业,2009(6):38-39.

[2] 张振林.西瓜主要病害的防治[J].农村科学实验,2009(6):22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黄瓜;品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说到黄瓜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它的来历,其实黄瓜是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那时黄瓜被称为胡瓜,后改名为“黄瓜”。下面分别从黄瓜的植物形态、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叙述。

1黄瓜的植物形态

黄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缘草本,根部包括主根和侧根两部分,茎是蔓生茎。黄瓜最初为野生,顶花带刺,诱人入食,但最初的黄瓜味道并不像现在我们吃到的黄瓜那样可口,最开始它是不能食用的,后经长期栽培、改良,才成为脆甜可口的黄瓜。黄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所以也有青瓜之称。

黄瓜植株柔嫩,茎披毛并,花色为黄色,茎上生有分枝的卷须,需要缘架攀爬。黄瓜在中国各地得到普遍栽培,初春育苗后移栽,或春季、夏季直接播种,也可温室栽培。

2 黄瓜的品种选择

2.1早青二号

早青二号是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这种黄瓜瓜长在20cm左右,瓜皮颜色很深,生长势强,主蔓结瓜,雌花多。适合销往港澳地区,耐低温,抗病性比较强,宜春秋季栽培。

2.2欧盛2号油瓜

众所周知,我国的蔬菜之乡是寿光,欧盛2号油瓜大部分就种植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该品种综合效益较好,果肉很厚,质量较高,产量也不低。其特点是生长旺盛,适应能力较强,抗病性较好,且耐寒。该品种果皮深绿色,并且果皮光滑无刺,深受人们欢迎。其适合越冬、早春日光温室栽培。

2.3中农8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分枝较多,主侧蔓结瓜,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2.4几种盆栽品种

荷兰小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F1水果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5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抗病、抗热性好,产量高;翠玉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种子用温水浸种、催芽、冒嘴即种,摘掉侧蔓,早结瓜,从种植到收获约5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小可爱多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8cm,果有毛刺但不刺人,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喜凉爽通风良好的环境,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春秋黄瓜,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条淡绿白色,有光泽,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

3 病虫害防治

3.1白粉病

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棚室蔬菜上越冬。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温暖潮湿、阴雨天气及密植的环境易发病流行,大水漫灌,湿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后期衰弱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适当增施生物菌肥、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采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32.5%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2%加收米水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4000倍液喷雾。

3.2灰霉病

如果发现前期要控制浇水量,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药剂防冶:发病初期喷施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

3.3细菌性角斑病

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种子消毒: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90min,清水洗净后再按常规操作浸种催芽;药剂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进行药剂防治。

参考文献

[1] 郭红琴,郭勇,姚建斌,等.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9(04).

[2] 范福明.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04).

[3] 雷春军,孙卫中,魏玉强.大棚黄瓜病虫害主要发生种类及无害化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7(04).

[4] 李树田,邱英来,王万琪,等.温棚黄瓜育苗期间常见“五种异苗”的防治技术[J].种子世界,2008(08).

[5] 李洪山,申玉香,马旭东.棚栽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特点及其化学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07(09).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棚;黄瓜;病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10-1

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好坏,是关系到能不能取得全年经济效益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地区设施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病害也呈上升趋势,已对黄瓜的优质、高产产生很大影响,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成为当前最主要的问题。通过近几年的生产实践研究,我们总结除了一套我地区大棚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 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上常见多发病害,蔓延速度快,危害严重,直接危害叶片。是一种真菌病害,它通过气流进行传播,遇到气温17-23℃空气湿度80%以上的适宜条件时易发病。染病初期,在叶的背面形成水渍状浅绿色斑点,叶正面呈淡黄色斑点,因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斑块,棚内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外有成块黑毛出现。等病斑汇成一片,全叶干枯而死。

防冶要点:(1)实行湿差管理或上午温度到30-34℃夜间降到12-14℃。(2)药物防治,用霜霉净400倍液+990A400倍或西德进口普力克600倍喷雾。

2 白粉病

白粉病也是黄瓜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有时茎和叶柄也发病。发病初期,叶面和叶背面上出现白色小斑点,在叶正面逐步扩大成片,布满一层白色霉层。到晚期,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该病自下而上发病,最适宜温度是16-24℃。

防治方法:(1)加强防风降低湿度。(2)25%粉锈宁2000倍液喷雾,5天一次,连续2-3次。

3 枯萎病

枯萎病也叫蔓割病。是一种土传病害。黄瓜虽然通过嫁接,但是由于土埋住嫁接部位等原因,也可发病。黄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幼苗期染病,子叶萎蔫下垂,茎基部缢缩变褐,发生猝倒。成株染病,下部叶片先萎蔫,早晚恢复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缢缩,变褐色,表皮纵裂,伴有胶状物流出,潮湿时病部长出粉红色霉。该菌通过种子,土壤和病残体传播,发病适温为28℃。棚内温度大时,发病中。

防治方法:(1)搞好种子消毒。(2)每亩用4kg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3)发病初期用敌克松1000倍液、双效灵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灌根。

4 疫病

此病能侵害瓜茎、叶和果实,以蔓茎基部和嫩茎节部发病为多。靠近地面茎部染病,开始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部缢缩,叶片枯萎最后造成全株死亡,病叶往往仍为绿色,节部染病,病部缢缩扭折造成以上枝叶枯萎,叶片被害,开始产生绿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成近圆形大块病斑,湿度大时全叶腐烂。空气干燥时,病斑的边缘暗绿色,中部褐色,干枯易裂,瓜条受害,出现暗绿色凹陷水渍状病斑,病果软腐,表面长有灰白色的霉状物。此病为真菌侵染。借空气流动传播,发病适温25-30℃,积水的地方病重。

防治要点:每平方8g瑞毒霉土壤消毒,600倍液瑞毒霉灌根喷雾,或200倍乙磷铝灌根喷雾。

5 蔓枯病

此病是真菌病害,土壤、种子等均能带菌传播。叶片被害时,病斑近圆形有时呈“V”字形或半圆形大斑,黄褐色,病斑上有许多小黑点。瓜蔓受害时,病斑椭圆形或菱形,灰白色,上有大量小黑点,有时干缩纵裂流出琥珀胶状物,严重时烂蔓,湿度大时病加重。

防治要点:(1)加强放风,降低湿度。(2)以50%托布津或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喷雾,每5天一次。(3)用刀片把病斑切除,涂托布津。

6 灰霉病

此病是真菌病害。在气温20℃左右,高湿条件下易发病,气流、水田间操作均可传播。是黄瓜重要病害之一,病菌先侵染开败的花,长出灰褐色霉层再侵入黄瓜。由脐部逐渐向上腐烂,病部密生灰色霉层。病花掉浇在叶片上,叶片即出现大型枯斑,表面上有少量的灰色霉,病部被害引起局部腐烂,重时能使茎梗折断。

防治要点:(1)放风排湿。(2)50%万霉灵8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500倍液喷雾。

7 黑星病

此病是真菌病害,是近年来国内一些地区新出现的病害,对保护地黄瓜生产构成一定危害,目前已成为植物检疫对象。危害叶、茎和果实,叶片感病后先出现退绿的小病斑,渐渐变成圆形黄白色大病斑,干枯穿孔,边缘呈星状;茎上的病斑也是呈水浸状,颜色由浅变深绿或褐色,长形、凹形、龟裂,出现灰霉层,腐烂,致使植株萎蔫;瓜条感病后,病斑先呈凹陷,深绿色,疮痂壮,龟裂,并生有白色半透明胶状物,以后变成琥珀色,干则脱落。发病适温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90%以上。

防治要点:(1)定植前用硫磺熏蒸,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2.4g,和木屑一起点燃,密闭一夜。(2)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黑星丹等都可防治。

8 角斑病

角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近几年发生比较严重,叶片被害,先呈水渍状斑点,以后呈多角形褐色斑,湿度大时,溢出白色菌浓,干燥后出现一层白色膜状物,易穿孔,茎须被害时,初为水渍状斑点,后成短条形,干后成一层白色薄膜,果实被害,有圆形或不规则的病斑,呈灰白色。该病菌通过土壤、种子、风雨、昆虫传播。发病适温18-26℃,湿度75%以上。防治方法:农用链霉素3500倍或新植霉素250PPM喷雾,30%DT杀菌剂500倍液。

参考文献

[1] 袁素兰.无公害大棚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24).

[2] 孔凡玲,郭丽,刘富桐.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J].民营科技,2008,(07).

[3] 谷顼,段珍,左凌云.温室及大棚黄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业知识,2008,(31).

黄瓜常见病害及防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理性病害;产量和品质;防治措施;病因

在冬春茬黄瓜生产中,常见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害菜农容易掌握。但是,在实际生产当中,冬春茬黄瓜在温室内低温阶段和温室内高温阶段,生理性病害经常发生,菜农难以识别。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我们将近几年经常发生的几种生理性病害进行一下介绍。

一、黄瓜苗“戴帽”:在黄瓜育苗出土时,经常遇到有种皮夹在子叶上而不脱落的情况,俗称“戴帽”。发病时轻者造成幼苗生长不良而形成弱苗、小苗,重者子叶烂掉,幼苗因饥饿而死亡。

病因:一是种子质量不好,生活力弱,出土时无力脱壳。二是苗床底水不足,种皮干燥变硬,夹住子叶而不易脱落。三是种子竖直插入土中,上部接触的土壤面积减少,种子出土过程中吸水不均匀。四是幼苗刚一出土即撤掉塑料薄膜,种皮在脱落前变干,致使种皮不能顺利脱落。

防治措施:(1)精选种子,挑选粒大饱满无虫的种子。(2)播前浇足底墒水,播后用潮湿土覆盖。(3)育苗床加盖塑料薄膜或草帘进行保温,使种子发芽到出苗期间保持湿润状态。 (4)幼苗发生“戴帽”时,用喷壶先在幼苗上喷少许清水,在清晨种壳潮湿时人工辅助“摘帽”。

二、花打顶:在早春、秋延后或冬春茬栽培的黄瓜,苗期至结瓜初期常会出现植株顶端不形成心叶而是出现花抱头现象,植株停止生长,影响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病因:花打顶的成因大体有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定植时,定植穴或沟内有机粗肥施用过量,定植后浇水不及时,土壤溶液浓度高,根系吸收困难致植株顶端发生花打顶。二是棚室地温长期低于10℃,田间持水量又高于25%,使根系生长受到抑制形成沤根而出现花打顶。三是夜间温度偏低,白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同化物质在夜间转运缓慢,时间长久致使叶片变为深绿色,植株变得矮小出现营养障碍而形成花打顶。四是少量瓜苗在移栽时植株根系受到伤害,养分吸收受抑而出现花打顶。

防治措施:发生花打顶后,要针对各种成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1)烧根引起的花打顶,应及时浇水,浇水后及时中耕,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不久即可恢复正常。(2)沤根出现花打顶时要停止浇水,及时中耕,设法提高地温达到10℃以上。等逐渐恢复正常发育后再转为平常管理。(3)夜温过低时,要设法维持前半夜的室温在 15℃左右,下半夜室温降至10℃左右即可。(4)采取地膜覆盖,避免中耕的伤根。追肥采用冲施液肥,避免挖坑引起伤根。

三、高温障碍:又称黄瓜叶烧病。多发生在结瓜期的成株中上部叶片,开始出现1~2毫米近圆形的白色斑块,后斑块不断扩大,植株上部受害严重,甚至会停止生长。

病因:高温低湿是发病主要原因。棚室内温度超过40℃,相对湿度低于80%,在放风不及时的情况下,使叶片受到伤害。在强光照条件下更容易造成高温障碍。

防治措施:(一)及时通风降温。白天使棚室温度保持在30℃以下,地温保持在25℃以下。如遇到阳光照射强,棚室内外温差大不便放风时,采用盖苇席、遮阳网或采用反光幕;夜间温度在18℃左右,地温保持在15℃以上。这样调温还可以控制茎叶徒长。(二)棚室底部温度过高,湿度过低时应少量洒水或喷雾进行临时降温。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灌水降温过快而抑制根的活性。

四、低温生理病:又称黄瓜低温生理病。在黄瓜的每个生育期都有可能出现,并且很容易和其他病害症状混淆。播后遇到低温、地温过低,种子发芽和出苗延迟,苗黄苗弱,沤子或发生猝倒病、根腐病等;出土幼苗子叶边缘出观白边,叶片变黄,根系不烂也不长;幼苗期地温长时间低于12℃,会出现幼苗生长缓慢、退苗、叶色浅,叶缘枯黄,生长出现停滞,结瓜少且小;成株期受害较轻时,叶片组织退绿呈黄白色,长时间持续低温,植株往往不发根或不分化花芽;严重时部分叶肉组织坏死导致部分叶片枯死,诱发黑星病、灰霉病等病害。

病因: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低温造成植株的各种生理机能降低,如光合作用减弱、呼吸强度下降,根系对旷物质营养吸收能力降低,养分运转速度减慢,生理功能失调,生殖生长受抑制等。

防治措施:(一)选用耐低温品种。(二)科学安排播种期和定植期。(三)播种后种子萌动时,棚室应保持在25~30℃,出苗后白天保持25℃,夜间应高于15℃。(四)棚膜选用无滴膜,棚内地膜覆盖;寒流来临前,采用加盖纸被、草帘,室内生火加温等保温防冻措施。当气温过低已发生冻害时,要采用放风升温、灌水保温等缓慢升温措施。

五、苦味瓜:采摘的黄瓜在食用时有时出现苦味,影响品质和效益。

病因:这是由于苦味素在黄瓜中含量过高造成的。一般情况下,黄瓜对氮、磷、钾基本上按5∶2∶6的比吸收例,当氮肥施用过量,特别是一次性追施大量氮肥时,容易造成徒长,在弱枝上易出现苦味瓜。当棚室温度长期高于30℃时,由于同化能力降低,营养失调也容易出现苦味瓜。再有就是地温长期低于13℃时,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受抑制,也会出现苦味瓜。

防治措施:(1)对多年种植黄瓜的棚室,栽植前先对土壤进行养分测定,然后按氮、磷、钾三元素5∶2∶6的比例配方施肥。(2)苦味具有遗传性,叶色深绿的苦味瓜多,因此对品种要有所选择。(3)注意温度管理,当棚温高于30℃时要及时放风,使地温保持在13℃以上。(4)叶面经常喷洒磷酸二氢钾、绿风95等营养调节剂也以可减少苦味瓜的出现。

六、畸形瓜:保护地栽培的黄瓜经常会出现弯曲瓜、尖嘴瓜、细腰瓜、大肚瓜等畸形瓜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