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远程抄表 数据传输

一、概述

远程抄表系统是指由主站通过传输媒体对多个电能表记录的电能信息实现远程自动抄读的系统,也就是实现对电能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的系统。远程抄表系统主要由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数据传输通道、主站系统组成。常见的远程抄表技术主要分为有线抄表技术及无线抄表技术两大类,其中,有线抄表技术主要包括总线式抄表技术、电力线载波式抄表技术;无线抄表技术主要包括掌上抄表技术、基于无线网络的抄表技术。

二、远程抄表技术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析研究

2.1总体情况

截止本文的检索时间,在CNTXT数据库中以“远程抄表”为关键词对中国专利申请进行检索,从申请人类别看,企业仍是申请的主力,高校、个人也提出了一定数量的申请,还有部分申请由企业与高校联合提出;从申请人地域看,申请量在前5位的省份是广东、北京、江苏、山东、浙江,上述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对新兴技术的认知程度相对较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相对较强,促使了较高的申请量。从2002年起,远程抄表技术的中国专利申请量保持在每年30件以上,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09年起,申请量增长极为迅速,从2009年的111件,到2010年的174件,再到2011年起每年保持300件以上,这很大程度上与通信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有关,同时也表明我国对远程抄表技术的关注与发展正在持续升温。

2.2 技术热点

2.2.1 针对远程抄表系统的改进

在远程抄表技术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针对电能表、采集器、集中器、主站系统的改进。

发明专利申请CN201510782526涉及一种反遥控窃电的智能电表,该发明提出的反遥控窃电的智能电表,在现有远程抄表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反遥控窃电的功能,当窃电现象发生时,不但可以跳闸以保护电能,还能利用远程通信模块、载波模块向电力公司发出报警。

实用新型申请CN201220279934涉及一种自适应的电能表采集器,其具有自适应电能表的通信波特率的功能,能够自适应电能表通信规约,自适应各种通信模块,抗干扰能力强,不需另外布线,不需现场抄表,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专利申请CN201210350568涉及一种远程抄表系统中的集中器,其保证了集中器中提供的时间精准可靠,时间计时不会存在误差,为新型的分时计费等涉及到时间的电量统计和费用计算提供了保障。

发明专利申请CN201210070176涉及一种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监控主站,其能够实现不同电能计量自动化主站之间的电量信息共享,提高系统灵活性,为业务的开展提供指导。

2.2.2 针对数据传输方式的改进

在远程抄表技术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对电力载波线、总线、GSM、GPRS、蓝牙等数据传输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专利申请CN201410575920涉及一种电力线载波的低压智能抄表系统,其以电力线为通信介质,结合扩频技术的原理,具有成本低、电路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发明专利申请CN201410689808涉及一种基于RS485总线通信技术的小^智能电表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组网简易,避免了小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进行抄表,极大的降低了小区物业的工作量,并且实现了小区的智能化管理。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CN201220722646及一种基于GSM网络的自动抄表系统,该系统将直读式抄表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相结合,利用无线通讯网络传输仪表数据,实现远程无线自动抄表。

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004675涉及一种基于GPRS与物联网的远程智能抄表系统,该系统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和功耗,提高工作效率,避免有线抄表系统布线施工带来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发明专利申请CN201310082058涉及一种基于WiFi的远程抄表数据采集系统,由于WiFi网络传输质量高、覆盖面大、费用低,该发明具有抄表数据传输准确、速度快的优点,而且运行成本低。

三、结束语

本文在对中国专利申请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远程抄表技术的专利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远程抄表技术在中国专利申请中的技术热点进行了介绍,有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了解远程抄表技术。

参 考 文 献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MSTP技术;广电网络;应用

中图分类号:TN929.5

前言:MSTP技术是一种在市场驱动下产生的,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在提供TDM业务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以太网和ATM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是对传统SDH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传送技术发展和演进的重要阶段。MSTP技术可以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提供最佳的传送途径和策略,从而满足各类业务的不同需求,提高带宽的传输效率。MSTP技术的引入,还可以促进网络边缘业务与传送层的相互融合,进一步促进数据业务在城域网的发展和展开。因此,MSTP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广电网络业务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保证。

1 MSTP技术的特点

(1)具备较大的交叉连接容量,可以支持VC-4、VC-12等多种类型和等级的交叉连接,可以从容处理连续级联或虚级联的问题;

(2)可以利用传统的网络体系,提供多业务的物理接口,如PDH、SDH、ATM、图像业务等,也可以通过对接口模块的更换或增加,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变化;

(3)具备以太网和ATM业务的透明传输或者二层交换能力,可以对传输链路的带宽进行自主调节和配置;

(4)组网灵活,网络结构简单,并具备多种完善的保护机制,切实保证网络的使用安全;

(5)兼容性和可操作性良好,可以实现网络管理的统一化和智能化。

2 广电网络的现状及需求

从当前的形式看,广电网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推动下,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实现了从单纯的有线电视网络向多元化、综合化的网络的发展。就目前的发展而言,广电网络可以在坚持原有有线电视和新增的数字电视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对自身的业务进行扩展,利用广电网络的资源优势,建设IP宽带综合业务网络,扩大自身的覆盖范围。

在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网络用户迅速增加,对于网络的贷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个人用户的业务流量十分不稳定,对于现有承载专线的网络主体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和冲击,已经逐渐难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广电网络必须建设相应的光纤城域网,对带宽进行升级。广电网络IP宽带网的用户和业务量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和数量,但是由于其业务种类较少,无法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并且传统的SDH传输网络接口的兼容性较差,数据接入方式单一,只能提供2M或155M的接口,无法满足现在多数据专线用户10M点到点的专线带宽需求,导致用户的流失和业务量的减少。MSTP技术提供的多业务传送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对于不同业务的需求,提高数据的传输质量,促进新业务的发展。

3 MSTP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

3.1 优化网络结构

通过对MSTP技术以及广电网络各自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基于SDH的MSTP技术在广电网络的结构优化和功能改进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广电网络而言,MSTP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可以实现两个方面的功能:

首先,可以承载IP城域网和宽带接入网的部分负担,减轻网络压力,节省光纤资源,并对线路提供小于50ms的电信级保护,切实保障数据传输和安全和网络自身的稳定,减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坏或丢失现象,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高效的数据传输服务。同时,由于MSTP技术自身的特点,可以使得数据设备不需要设置长距离的光口,既简化了网络结构,减少了施工量和施工时间,也可以大量节约网络构建的成本,提高广电网络的效益和利润。

其次,可以直接面对用户,为用户提供数据专线和专网业务。可以改进广电网络的结构,建设以太网专线结构,利用以太网板卡,为需求量较大的用户提供高等级的数据专线服务。其业务安全性能好,对于用户资料和隐私的保密效果好,同时,用户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设置内部网络的VLAN,从而实现对不同业务和部门的区分和隔离。同时,可以提供同城互连VPN业务,有效解决传统以DDN、FR为主的基础数据网的不足和缺陷,运用以太网的处理功能,选择恰当灵活的组网方式,为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同城互连VPN业务。

3.2 主要业务类型

MSTP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应用,也带动了业务的扩展和开发,促进了业务种类的增加。从目前的发展形式,结合相应的数据,MSTP技术在广电网络中的主要业务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TDM业务

话音业务是现阶段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而MSTP技术则自带TDM业务功能,对语音业务有很好的承载能力。

(2)ATM专线业务

MSTP技术可以利用ATM接口盘提供ATM专线业务,与上文提到的以太网专线相似,但是ATM专线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实现一点到多点,以及环网的业务应用,并可以在SDH环路上形成ATM虚拟通道环,实现对网络系统的保护。

(3)以太网专线业务

以太网专线根据其自身运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点到点的专线业务和点到多点的专网业务,以及以太环网业务,可以进行分别分析:

首先,点到点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基于SDH的MSTP技术,其各个传送通道之间存在物理上的隔离,因此,可以通过提供可靠性较高的以太网专线业务,实现两个以太网络的专线连接。这种类型的以太专线业务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口盘来实现,并通过传送网络实现以太网接口盘的点对点互联。整个网络只提供数据传输业务,并不会进行数据的交换,而以太网接口盘则只提供透传功能,同样无视二层或三层的交换功能。这样,就相当于电路的专线互联系统,使得带宽得到了保证。同时,由于以太网接口之间的传送通道的物理隔离,也隔绝了外部侵袭的可能性,保证了网络数据的传输安全,也实现了两个局域网用户之间的直接对话。此类业务结构简单,建设方便快捷,在基于MSTP技术的城域传送网络建设的初期进行部署和规划。

其次,点到多点的以太网专网业务。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信息的技术性和准确性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企业内部的专网建设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以太网接口盘的交换功能,可以在企业内部建设企业专网,将地理位置相对分散的企业分支机构与企业总部进行广域互联,要求以太网接口盘具备二层交换功能。

最后,以太环网业务。要求多个业务节点之间通过环路进行以太网业务的传送,要求以太网接口盘不仅要具备二层交换功能,还必须具备环路控制功能。当环网中的节点较多时,还要采用内嵌RPR技术,保证以太网业务的公平性。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MSTP技术的引入对于广电网络的发展和改进可以发挥极其巨大的作用,其发展潜力也十分广阔。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加强对于MSTP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促进广电网络的持续健康发展,顺应时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韩斐.浅谈MSTP技术在上虞广电网络中的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12,(11):20-21,60.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3篇

(1)设立机电矿长和机电总工程师职位。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大力推进煤矿安全治本攻坚,建立健全煤矿安全长效机制,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务院办公厅以〔2013〕99号文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要求从事煤炭生产的企业必须有相关专业和实践经历的管理团队。煤矿必须配备矿长、和分管机电的副矿长,以及负责机电运输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矿长、分管机电的副矿长必须具有安全资格证,且严禁在其他煤矿兼职;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煤矿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且有3年以上井下工作经历。国务院对煤矿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非常明确和具体,按照规定配备和设置人员,建立健全以机电矿长为第一责任人、机电总工程师为技术责任人的矿级专业领导机构,是煤矿机电运输专业工作有序组织开展的基本保证。对大型的和装备水平高的现代化矿井,还应按照需要,或设置分管运输工作的矿长和总工程师。

(2)成立具有管理职能的机电运输部门。矿井机电运输管理部门是实施专业生产和安全管理的第一工作平台,是机电运输专业管理工作主要实施机构,应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设置,并赋予职能。部门应设置一名正职和若干副职的行政负责人员,能够有保证地承担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工作,按照矿井系统装备情况,配备充足分管技术工作的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按照业务需要,配备其它工作人员,完成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机电运输管理部门既要完成矿井主要机电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还要承担对矿井区队专业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是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3)建立专职的专业小组。一直以来,机电专业组是煤矿机电工作的重要基础,专业组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全矿井的机电运输工作水平,专业组应实行专职化,数量上应涵盖机电部门的主要业务,人员的技术素质达到〔2013〕99号文的要求。

2健全规章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煤矿要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规章制度既要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系统实际相对应,能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起到规范作用,又要与本单位的人员素质和传统习惯相适应,对安全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1)建立职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按照法律要求,从机电矿长、机电总工程师,到机电运输部门的负责人、技术主管以及其它工作岗位,都应按照工作要求,合理、科学地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明确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达到职责不重叠、无缝隙,整体工作全部覆盖。使全体从业人员都知道“谁应干什么”或“什么事应该由谁干”,避免应干的事没有人干,互相推诿,做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健全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专业管理制度。按照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和装备的实际情况,从保证系统、装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考虑,建立从系统设备采购、到货验收、安装、投运以及日常维护、检修等一系列管理要求,明确什么人(岗位)、做什么事、什么要求及相关责任等,每项工作都应该有流程,完成情况有记录,能够实现闭环管理。规章制度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对重要系统和装备的正常操作,要根据其性能和特点,制定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明确工作人员操作时应“怎样干”,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发生事故或发现不了潜在的隐患。矿井操作规程的目录应纳入制度管理范围,操作规程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批准,并对操作者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一旦制定,未经约定的工作程序审批,任何人不可擅自修改和变更操作,还应针对操作规程制定特别措施,应急处理操作失误引起的异常情况,操作规程应简练易记,便于操作者掌握,并设在现场操作方便看到的位置。

3配备完善管理手段

(1)搭建资料共享平台。机电运输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多,图纸、资料种类繁杂,有的资料使用期限长而且频繁,不易个人保管存放。对重要的资料进行科学管理,是机电运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运输管理部门内应建立档案室,设专人对共用资料、设备档案、相关报告和工作计划等进行规范管理,实现资料共享。

(2)建立学习交流通道。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政策、法规、标准不断更新,及时掌握和学习新技术、新规定和新要求,是任何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安全管理工作更需要如此。因此应建立一种学习机制,在机电运输管理团体内,定期进行学习、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多层面的信息动态,在内部及时最新的技术信息,使团队内的每位成员工作方法和思路都能与安全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3)配备检查试验仪器装备。设备系统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维修、保养、检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简单的工具和普通的仪器仪表难以满足管理工作需要。应不断更新、升级安全检测手段,对重要的系统和装备使用专用的仪器仪表进行检查、检测,准确采集数据,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作质量。

4用好外部资源

(1)认真接受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业务指导。政府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是违反了安全的基本要求,问题的存在对安全已经造成影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企业没有意识到的,自己发现不了的,是习惯性问题;有的问题是管理工作不到位,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因此,正确对待安全监察工作,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不断调整安全工作关注点和现场管理的切入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不断提升安全工作水平。

(2)积极配合安全中介机构的技术服务。安全中介机构按国家规定要求开展工作,所使用的仪器仪表比较先进,人员对系统熟悉,操作能力强,能够客观地对系统和装备进行检测和判定,通过配合安全中介的技术工作,可实现对本单位日常检查检测工作的比对,确认自身工作的准确性。另外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消除,以达到外委检测检验的目的。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4篇

三维技术下的输变电设计从现状看表现出独特的新优势,落实常规的输变电设计就要采纳配套的三维技术。相比于传统设计,数字化范围内的三维设计提升了总的输变电成效,传输也更为便捷。实际上,输变电设计关乎多样的复杂流程,应能注重于设计范围内的细节。数字化三维的输变电工程要吻合现今的输变电总体趋向,依照给定的规程妥善落实并且设计。

1 新式的设计技术

1.1 解析技术内涵

从现今状态看,输变电范围内可采纳的数字化新技术含有三维技术,新式技术设定了如下的内涵:针对于整合各时段勘测的信息,可选数据挖掘以此来融汇并且解析综合性的多源数据;采纳三维手段,构建起来的模型更精准,运用及设计也增添了原先的精准性;传递输变电信息、重组原有信息都借助于三维手段,多系统及多样专业即可顺畅互通实时的输变电信息。

由此可见,数字化输变电现存的设计依循了三维技术,贯穿并融合了关联的多专业。纽带为数字化,创设了更有实效且更优质的新颖技术路径。设置三维模型,针对于复杂架构下的输变厂房。这类工程交错并汇集着多方位的电气管路,注重于分配工程空间,在最大范围内杜绝了多专业表现出来的彼此碰撞。输变电工程中,设计的配套工程密切衔接于区域网络,拥有了可视性的更高智能水准。采纳并行处理,三维设计更契合了日常输变电的真实运用。

1.2 输变电采纳三维设计的价值

微机软件可辨析二维工程,这是常用方式。然而最近几年,城市化日渐拓展了覆盖的总面积,进程也正在加快。城区缺失了可调配的土地资源,变电站趋向于半地下或者地下的构建。线路通道紧张,这就增添了更精细的初期设计需要。从实效角度看,相比于旧式设计,三维设计可传递的根本宗旨将更为精准。多样专业应能密切协同,杜绝了遗漏及偏差。三维技术还可实时予以优化方案,精准解析了全面状态下的现存工程。采纳了数据库,从根本上提升了数字化,互通信息拥有了顺畅的路径。

2 设计勘测及配备的软件

设计输变电这类的区域工程先要慎重予以勘察,归纳得出必备的设计路径。在录入信息时,线路设计密切融汇于地学的各类信息,勘察信息覆盖了地质环境、水文等的数据。信息挖掘涉及地学较多的形态,数字化处理先要优选布置好的输电路径,同时也不可忽视后续赔偿拆迁。采纳三维技术,提升了土建可达的长效水准。从设计步骤看,交叉性的输变线路关乎多样的复杂专业。布置建筑性的平面及总体平面都很易表现出碰撞的多交叉专业,不可缺失紧密的彼此协助。数字及图像性的三维信息都应吻合彼此,数字化及三维性的日常设计拥有必要的价值。

输变电设计可选多样的配套软件,然而软件日渐在更新,涌现了新颖的多样技术。从设计角度看,要结合输变电真实状态选取最合适配备的某类软件。例如:在绘图及渲染时可选3DMAX,展示输变电的实效。绘制出来的图形含有漫游展示、清晰的效果图。

除此以外,输变电工程还设有根基性的数据库,集成系统涵盖了核心性的数据库。从现状来看,一体化特定的智能线路正被设计出来,归纳得出最适合选取的线路位置及排列的杆塔位置。目前三维性的配套平台也正被推广,输电建设常选这类的线路体系。

3 真实的工程应用

数字化三维应被融汇至细微的各环节设计。初期设计输变电各类的工程若能借助于三维技术,将会提升设计得出的总体工程质量。检测各类的软硬碰撞、构建实体模型,这些都不可脱离根本的三维技术。深化状态下的数字设计还增设了一致的接口用作处理信息,共享了软件可传递的一切信息。只要录入了信息,便可多次予以调用。促进持久的输变电进步,数字三维设计拥有不可替代的长效价值。录入信息可被反复予以调取,工程模拟及必备的评审步骤都增添了三维优势。输变电应用中,数字化运转的各区域电网都凭借于三维的技术根基。

3.1 整合各类的模型及平台

统计得出的实体模型变更了旧式路径下的二维设计,三维模型有序融汇了全方位的输变电金具、钢构架及衔接的导线。这样设置出来的实体模型摒除了常规统计依循的思路,提升设计效率。依照真实的需要,设计人员还可自主予以统计,摒除了僵化及单一的输变电。三维设计还整合了多样接口的配套软件,整合的部分含有运算短路电流、选取设备及导体的型号、计算力学性质。先要录入初期必备的设计信息,而后即可反复予以选用。

3.2 针对于碰撞检测

户内及地下配备的各类变电站含有交错形态的复杂电流,特高压这类设备密切关系到检测软硬碰撞。从输变电的建设看,这类检测针对于碰撞性的实体模型,更合适用作测定复杂及交错形态的多专业碰撞。针对于地下构建的某些变电站,新式检测汇聚了本区段配备的电缆沟道、风管及线缆桥架,因而获取了优良的总体实效。与之相对,检测得出的软碰撞针对于模型彼此必备的间隔,有待校核的间隔包含了防雷的变电站范围、电气的距离等。从现状看,设计换流站时可借助于校核的手段以便于测定复杂的各构件间隔。针对于跨越性的线路测定、跨建筑的测定,都可选取新式检测。

4 结语

不断发展着的三维设计推进了长久的输变电进步,数字化技术拥有不可忽视的本身价值。采纳数字化新颖的三维方式,这样设计出来的输电变电可录入模拟性的实时信息,有序融汇了信息传递、模拟性的施工、管理的可视化。从全程入手妥善调配了常态的输变电步骤,提供了电网调配及日常监管必备的根据。未来的实践中还应增设统一接口,促进输变电范围内的共享信息。

参考文献

输电专业技术总结范文第5篇

1.1熟悉输变电工程项目投资分布,有助于提高项目投资收益输变电工程项目投资主要是由设备购置费和建筑安装费等其他相关费用组成的,其中设备及材料购置费约占项目总投资的65%以上,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输变电工程设备及材料购置费的价值,是输变电工程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设计咨询单位长期从事输变电行业的设计咨询业务,熟悉各类设备技术参数及设备制造工艺发展前景和趋势。同时,对设备选型与工程造价的关联性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对于以设计咨询单位作为总承包商的输变电工程项目,设计咨询单位能够从最大程度地实现项目投资效益的角度出发,对输变电工程EPC项目的投资需求和效益进行分析,发挥设计咨询单位的设计资源和专业技术优势,根据建设单位的投融资能力提出适合建设单位业务发展的需求且经济实用的技术优选方案。

1.2熟悉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程序,有效控制EPC项目建设成本由设计咨询单位为总承包方的输变电EPC项目成本统计显示,输变电行业设计费用约占项目总投资额的3%~5%,而设计涉及的设备采购及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占整个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的比例高达约85%左右。由此可见,设计咨询费用虽然占比不高,但对项目总投资的影响却不容小觑。输变电设计咨询企业长期从事输变电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熟悉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和发展规律,掌握输变电工程项目的成本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因此,以设计咨询单位为总承包方的设计管理工作对整个EPC项目的成本控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项目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如图1所示。

1.3熟悉设计流程,可有效控制设计计划对项目进度控制的影响输变电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供电系统的各个环节,项目建设过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参建图1不同项目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程度示意图各方的协调配合。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实施,在受控于投资进度的同时,设计进度是否满足项目建设进度要求也至关重要。设计咨询单位熟悉输变电工程项目的特点,根据系统工程的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和项目建设先后顺序,针对重点环节开展专题研究和优先设计,制订合理的设计计划和项目进度计划。同时,设计咨询单位熟悉设计流程各个环节,对设计工期进行合理调控,可以确保项目设计质量和设计进度按计划执行。

1.4基于自身质量管理需要,对项目质量控制的影响“设计改条线,现场忙一片,费用千千万”,这句话说明了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性[2]。对于输变电工程项目来说,图样、说明书、计算书等设计成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建设单位自身工艺生产的平稳运行。同时,输变电工程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专业、各个环节间的协调配合尤为重要。由于设计咨询单位参与EPC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既了解项目整体概况,同时又具有专业技术优势,在控制建设过程中的专业间接口、各分项工程建设顺序、各专业内设计质量等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具有一定的优势。设计咨询单位积累了丰富的输变电工程设计经验和设备参数资料,有助于在施工、安装、采购等项目实施阶段开展EPC项目管理工作。

1.5重视企业文化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设计咨询单位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方,从项目建设的准备阶段介入,几乎涵盖整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设计咨询单位作为输变电工程EPC项目总承包商,以服务业主为理念的企业文化为支撑,从项目准备阶段的项目报批核准,到项目实施阶段的的规划设计、设备技术规范书的编写、输变电项目调试阶段的技术配合,再到项目试运行和生产前准备阶段的技术服务等,都具有极强的技术咨询服务优势。

2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转变设计思想理念,适应EPC项目发展需求在EPC模式下,工程设计不是独立单一的工作,而是与采购、施工、试运行等阶段相互交叉、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3]。输变电工程EPC项目建设为项目设计人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需要设计人员重新认识传统项目设计工作在EPC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输变电工程EPC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以实现EPC项目投资效益为根本目的,各专业间开展协同设计有助于发挥设计咨询单位优势,实现EPC项目建设投资效益。较传统的项目设计工作而言,EPC项目的设计工作需要设计人员灵活运用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需打破设计工作专业局限性,以有效推动EPC项目建设整体运作为前提,解决设计及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2优化组织结构形式,促进项目设计管理增效目前,多数输变电项目设计咨询单位多采用职能式组织结构形式进行管理。职能组织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组织结构模式,每一个职能部门可根据它的管理职能对其直接和非直接的下属工作部门下达工作指令。EPC项目的设计团队由多个专业部室人员组成,同时接受多个职能部室的管理,职能式组织结构交叉管理现状对设计团队提高设计效率,推进项目设计计划执行存在较大障碍。因此,调整设计管理组织机构模式适应EPC项目发展需求迫在眉睫。矩阵式组织机构作为一种较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在最高指挥者(部门)下设置纵向及横向两种不同类型工作部门。在EPC项目设计管理过程中,当纵向与横向工作部门(EPC项目设计部门)的指令发生矛盾时,由组织最高指挥者(部门)进行协调决策,有助于协调和推进EPC项目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解决。

2.3建立设计合同,规范项目设计管理模式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即发包人与设计人就完成商定的工程设计任务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设计合同管理作为项目管理内容组成的一部分,其作用不容小觑,但在以设计咨询单位为总承包商的EPC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总承包商与设计方为一家单位,设计合同的管理相对薄弱。设计合同作为建设方与设计方双方的行为准则,有助于规范建设方与设计方在EPC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变更行为。设计合同在明确项目总包单位与设计单位双方权利的同时,也应对工程设计任务进行详细说明。EPC总承包项目采取总价合同形式的项目,应尽可能降低设计成本,同时鼓励设计单位对方案进行优化,将设计费与降低优化成本挂钩,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2.4合理制定设计进度计划,提高设计管水理平采用EPC总承包模式的项目大多具有工艺复杂、专业技术密集、项目投资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EPC项目的设计工作具有工程量大、设计周期长的必然特点[4]。设计进度控制是项目进度控制任务的一部分,设计方应尽可能使设计工作的进度与招标、采购和施工等工作进度协调。输变电EPC项目一般涉及多个变电站及多条输电线路,变电站项目在确定站址位置后,由建设单位办理相关土地、规划、施工许可等建设审批手续后,设计进度基本能按照原计划进度按期完成。输电线路项目由于线路路径问题,涉及国土、规划、企事业单位、民事等多个方面,在路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外界干扰因素较多,设计进度一般很难满足项目建设进度要求。因此,在设计管理过程中,制订设计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外界干扰因素对输电线路设计的不确定性。同时,EPC总承包商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阶段,应加大对输电线路设计的协调力度,协助设计人员做好项目路径选择和确认工作,为后续施工图设计打下坚实基础,避免因路径修改导致设计进度延后,影响EPC项目建设进度按期实施。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