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编工程经济

新编工程经济

新编工程经济

新编工程经济范文第1篇

为全面完成我县20*年计划编制的各项工作,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召开这次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分析今年1至7月份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安排部署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编制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真抓实干,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今年1至7月份,全县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工业经济增长平稳,固定资产投资减缓,财政总收入减少,金融运行平稳,城乡居民生活稳定。据统计,上半年实现生产总值122409万元,同比增长10.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224万元,同比增长10.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987万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198万元,同比增长10.1%。1至7月份,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09401万元,同比增长16.0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2684万元,同比增长8.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7986万元,同比增长2.8%;实现财政总收入14827万元,同比减少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359万元,同比增长4.7%,财政总支出168*万元,同比增长7.4%;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143148万元,增长19.3%;全社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26万元,同比增长1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29元,同比增长16.1%。

今年1至7月份,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几项指标任务时间已过半,任务不过半,要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十分艰巨,各乡镇、各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第一产业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特别是今年我县雨量集中且偏多,洪涝灾害非常严重,农作物病虫害及动物疫情较为突出,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要确保增产增收难度较大。第二产业新开工工业项目较少,工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在投资方面,今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严把土地、信贷关口,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在土地、环保、节能、技术、安全等方面的准入标准,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第三产业结转项目基本完工,没有新的投资亮点。二是财政增收节支任务繁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较低,上划中央两税下滑,财政收入增长后劲不足,财政增收任务非常艰巨。三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各项工作推进参差不齐,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大力度,特别在争取上级项目资金补助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克难攻坚,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强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要紧紧围绕县委1号文件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继续加快推进以交通、水利、城建、工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新开工项目作为投资工作的重点,做好在建项目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抓住项目建设黄金季节,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完工、早见效。各级各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对口衔接汇报,积极争取建设项目和资金支持。重点抓好以下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工业项目建设。配合做好临沧工业园区云县片区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入园公路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加强燃料乙醇建设项目的衔接工作,力争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围绕县域小水电开发建设规划,加快在建电站的建设进度,对已批或手续完备的水电站项目要尽快开工建设,确保完成预期建设任务。突出抓好交通、农林水、城建、社会事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实施330公里乡村公路通达工程及74公里桥栗公路涌栗段油路工程;涌宝石龙大沟、茶房马街河流域治理、忙怀邦六村少小民族建设项目、茂兰镇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爱华镇永胜田心自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沼气池建设、人畜饮水安全、水库建设及水库病险处理等以工代赈或国家、省资金补助项目的组织实施;加快推进高优蔗园、高优茶园、核桃、木瓜、紫胶、三薯等基地建设;尽快启动实施丽湾购物广场、滇西*名特产品交易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建设;加紧做好县城河道综合治理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县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建设、县公安局技侦大楼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启动建设。实施好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建设、县城供排水工程建设、县妇幼保健院、教育资源整合、职中扩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建设项目。二要创新方式,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创新招商理念,努力实现由数量招商向质量招商、由任务型招商向发展型招商的转变。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放宽投资领域。要鼓励民间投资参与生产性投资,加快推进以资源优势为主的工业招商,以城市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的城建招商,加速推进地方小水电开发的招商力度,进一步提高签约项目履约率和开工建设率。三要以增收节支为重点,确保财税稳步增长。财税部门要针对1至7月份财政收支情况,认真开展重点税源的调研分析工作,强化征管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重点税源的监管和督察工作力度,千方百计组织征收。要结合当前国家出台的各项财税政策,及时掌握县域内重点税源的变化情况,积极监控税源,科学合理的找准财税征收的切入点,做到应收尽收,力争在完成年初各项税收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四要团结协作,全力推进发展项目的各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团结协作,通力配合,切实把今年的计划任务做实、做好。要争取项目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研究工作思路,选好项目,做好项目材料,加强沟通协调。加强在建项目的有效管理,做好工程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项目进度的跟踪问效。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执行力,做到政令畅通,要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每一个项目都责任到人,不留空档。要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县发改局也要积极主动服务,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实行项目进度月报制,统一上报到县发改局汇总。同时,项目主管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发现问题要及时责令纠正,使项目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统一思想,提高对计划编制工作的认识

计划编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计划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级各部门、各企业的密切配合,只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才能编制出高质量的发展计划。

(一)编制年度计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期间,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解决基础产业发展和提高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0*年是实施“*”规划的攻坚年,如何把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长期保持下去,实现新的发展和提高,需要深入研究、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实施。把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明晰化、科学化,有效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地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二)编制年度计划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编制年度计划是贯彻国家和省市各项经济政策以及实现年度目标的重要依据,具有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公共资源,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通过编制年度计划,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审视和研究云县未来的发展战略思路,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对于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编制年度计划是正确把握县内外形势,解决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

从我县经济自身发展和面临的环境看,*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和突出问题。从内部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三农”发展任务重,市场需求不旺,经济结构层次低,就业压力加大等矛盾突出。从外部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性结构调整加速,中国入世后市场加快开放,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云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些问题和矛盾,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长期存在,有些甚至可能会进一步强化或尖锐起来。深入调研,筹划对策,通过编制年度计划对解决问题做出系统部署,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对于提高当前经济运行质量和实现长远的发展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三、认真分析,突出计划编制工作重点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计划编制工作,突出编制工作重点。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抓好教育、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旅游、就业、移民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建设项目主要应包括农林水、交通、社会事业、循环经济发展、城建、环保、扶贫攻坚等方面。同时,编制好工业、能源、经贸、西部开发、农村私人建房等方面建设项目。编制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主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宏观政策导向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我国经济运行中还存在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国际收支不平衡;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三是食品价格近期难以回落,价格上涨压力还比较大;四是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的消耗较多,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五是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短期内还很难根本缓解。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努力缓解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控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把发展的积极性、充裕的资金、宝贵的资源更多引导到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上来;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建立健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依靠优化结构、科技进步、完善机制、强化法制和全民参与,力争节能减排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坚持以人为本,抓住经济平衡增长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加大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投入,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加快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同时,抓好防灾救灾工作,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对于中央的宏观经济政策,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琢磨,正确把握。要抓住“四个机遇”来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即要抓住中央加大经济社会薄弱环节投入的机遇,积极争取支持,加快交通、水利、环保、社会事业等落后领域改善步伐;要抓住中央加快建立健全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长效机制的机遇,稳步推进以“三村”工程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抓住中央着力控制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的机遇,努力调整工业经济结构,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提质增效;要抓住中央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机遇,加快完善城市低保,推进农村低保和新农合进程,改善教育卫生条件,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

(二)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

编制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主要预期目标,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编制工作。计划编制要突出又好又快这个主题,坚持好中求快,能快则快,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节能降耗,注重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经济增长速度的计划数在10%以上。

(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要全面分析、科学预测2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对主要指标能够完成到什么程度要有较为确切的把握,以此为基础,提出20*年的计划指标;立足云县实际,体现云县特点,把握发展潜力,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切忌盲目求快,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注重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白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愿望,帮助群众解决迫切问题。

四、加强领导,按时按质完成计划编制工作任务

近年来,云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这与计划编制、项目申报和实施密切相关,使我们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但工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计划编制不够科学,重点不够突出,导致操作性不强。二是个别部门重资金争取轻项目管理,热心项目建设而忽视基本建设程序,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上问题的存在,大大降低了计划编制质量。20*年计划编制工作,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高质量完成计划编制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切实加强计划编制工作领导

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上下沟通、横向交流和衔接协调。要把计划编制工作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明确一位领导专门负责计划编制工作,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为计划编制提供组织保证。县发改局要切实加强对各乡镇、各部门、各企业计划编制工作协调和指导,各乡镇、各部门也要积极配合,通力协作,保证计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要把更多的利益关联体统筹考虑,从更大的范围优化整合资源配置。

(二)突出编制重点

重点建设计划项目要达到以下要求: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向上争取支持的理由较为充分;要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明显促进作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前期准备要充分,具备开工条件;投资额尽量大。具备了以上条件的项目,由县发改局进行综合平衡、集中选优的基础上重点向国家、省争取。在编制过程中,要结合国家和省的投资导向进行编制,中央投资、省预算内投资仍是我们争取补助的重要方面。需要说明的是贴息项目的材料申报,各申报单位要按要求编制,县发改局要认真审核把关,材料不符合规定的不予上报。

(三)提高编制质量

新编工程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环境;编辑职能的转变;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16-02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信息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已进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信息时代,制作与传播各种信息产品的媒介产业和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组成部分。编辑活动外部环境的变化,决定了编辑职能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扩展编辑职能,以适应市场经济和数字化出版的需要,已成为一种迫在眉睫的趋势。

一、编辑必须加强市场意识,延展传统职能

编辑工作是对人类的社会精神产品包括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声像制品等的原稿进行选择加工,使之广为传播的活动。编辑活动的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编辑手段的实施,包括对特定的信息内容进行策划、选择和整合,使其产品转化成不同负载物的文化产品,从而将各种形态的文化传播并保存下来的生产劳动。传统意义上的编辑职能,主要有信息采集、组稿、选稿、审稿、加工等环节,当时的编辑活动处于出版活动的前端,编辑的作品一旦进入印刷环节,编辑活动基本大功告成[1]。在原来的计划经济时代,编辑活动和编辑部门较少承受来自经济的压力,编辑劳动者作为文化生产到文化接受的中间媒介,在文化传播的层层递进、传向读者的过程中,保持较强的独立性。而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社会里,文化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里,任何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都得经受洗礼和考验。

传统的编辑活动出现了变化,从单纯的不管发行不必承担经济责任只需注重出版物内容和质量,到面向市场、满足读者需要转变,编辑模式向以读者为中心转变,市场策划在编辑活动中成为出版活动能否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第一要点。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的增长方式已发生发根本性变化,知识超越物质基础和低端劳动力等因素,成了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目前,出版业不仅要承担传统意义上的文化功能,还要融入到现代国民经济中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产业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此外,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新媒介不断涌现,传媒环境复杂化,新旧媒介之间既有竞争也有融合,形成了和以前大为不同的文化传播环境。

由于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普遍使用,编辑出版工作的各个环节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与数字化。目前的出版活动不仅仅在媒体的载体与传播方式上发生了改变,同时对编辑工作活动提出了新的职能要求,编辑工作者要既懂出版又懂市场,还要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出版手段,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行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出版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文化产品受市场影响极大,编辑职能不得不作出相应的扩展和转变,由出版的前端延伸到出版的整个过程,即从选题开发、组稿、审稿、编校等原本相对传统封闭的编辑工作,延展到发行、宣传等经营活动中去。编辑活动虽然仍以编辑作品为中心,但活动的范围涵盖了信息传播和市场营销。编辑工作既要兼顾文化又要兼顾市场,既要讲究社会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不仅要关注市场,而且还要贴近市场、了解市场、引导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定了要求编辑不但要对书稿的内容和形式负责,而且还要对图书进入市场后的销售结果负责任。但是,市场是千变万化、市场信息常常是不对称的,发现市场发现商机需要编辑具有敏锐的眼光,更需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2]。

因此,编辑在做选题策划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分析,分析外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因素对媒介产品的影响,然后根据自身的规模、特色、渠道等,找出自己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定位,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等,从而发现市场需求,以及如何能够满足这种需求,从中找到获得发展的机遇。其次,要做好宣传、包装和营销工作。要善于选择合适的营销策略、发行方式、广告宣传、信息反馈渠道等。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中获得成功,必须要制订详细的营销策划方案,给自己准确定位,尽可能地挖掘市场空间,采取多样化、多渠道的宣传方式,充分兼顾长期、中期、短期的营销效应,密切关注市场和读者心理的发展变化,随时跟进和调整营销策略,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制度,采取定期和随机的方式对分销渠道进行走访和考察,协助其做好信息以及对读者的宣传和引导工作,并做好售后跟踪服务,努力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编辑的市场意识应始终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在编辑确实认识到市场意识存在的重要性时,才可能更有目的性,才可能在编辑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尽快掌握网络时代所必需的技能,以适应数字出版产业的需求

新编工程经济范文第3篇

一、思路创新是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创新的实质是抓住事物内部的某种体现规律的新的因素,通过促进这种新的因素的成长,来实现事物发展朝规律性的阶段性嬗变。创新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对事物规律性的深刻认识,对事物方向的正确把握,对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量变的敏锐洞悉。任何一个社会大发展时期,必然是一个提倡创新、崇尚创新并且需要创新的时期。正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推动着各项事业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工作必须不断创新,这是因为:一是性质所定。机构改革与编制管理工作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当前,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和成熟,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大家庭,加速了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得到充分发挥,经济基础的这一嬗变性过程要求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建立与之相配套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形势所迫。入世以后,政府机构改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世贸规则要求各级政府在管理观念、职能、体制、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刻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行过几次机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上,与当前经济体制和入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政企、政事、政社不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难以真正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行政运行法制化程度不高,行政权利部门化,部门权利利益化,政府部门习惯于分钱、分物、分指标、批项目、忙审批,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政务透明度低,监督机制薄弱,机构庞大,人员膨胀,效率低下,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形象,滋生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可见,当前行政管理体制的种种弊端,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阻力,已到了非改不可,不改不行的地步。惟有创新制度,深化改革,把各级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才能趋利避害,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二、观念创新是实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

创新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解放思想和求真求实的过程,思想不解放,创新就无从谈起。机构编制工作要实现创新,首先就必须实现观念上的创新。一是分析经济发展形态中的矛盾,巧抓改革的时机。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和行政管理体制中的矛盾,往往首先通过经济发展形态中的矛盾表现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矛盾形成的根子,就能够把握住政府机构改革的内在趋动力,把握好改革的时机,促进改革的深化。机遇稍纵即失,把握不好,就可能坐失良机,一步被动,步步被动。我们要善于把握经济发展中各种细微变化,透彻分析经济发展形态中矛盾的根子,抓住本地机构改革的内在趋动力,抢抓机遇,巧抓时机,适时推进各项改革,确保改革顺利进行。2002年以来,衡阳市委市政府下狠功夫治理经济发展环境,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让人民看到了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根子便是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一些部门为了自身利益,搞职能市场化转移,政府职能部门化,部门职能利益化,以至重复管理、交叉管理,政出多门,市场主体无所适从,捆住了企业发展的手脚,导致了“权利寻租”,影响了经济发展环境。人民群众的意见很大,改革的呼身很高,形成了改革的强大推动力。我们抢抓机遇,适时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重点解决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严格执法和社会管理上来,把重点放在搞好宏观调控、搞好服务和营造环境上来,切实发挥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通过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实现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较好的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这样,既深化了政府机构改革,又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二是服务全局和中心,明确改革的目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上层建筑和行政管理体制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全局和中心。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也必须立足于本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要把机构改革和编制管理工作置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经济建设的中心来思考,置于适应世贸规则的要求来安排,拓宽思路,高瞻远瞩,认识提升,思路前瞻,着眼点远落。2003年,衡阳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三化”战略工作重点,我们一定要围绕这一改革重点,继续深化党政机构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组织和机制保障。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服务;要按照服务于城镇化的要求,加强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继续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精简乡镇机构人员。

新编工程经济范文第4篇

建筑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未施工之前对工程所需投入资金的金额进行粗略的预算,确保工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技术文件。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预算和建筑工程概算两个方面。建筑工程概算是指设计方根据工程投资情况进行建筑图纸的设计,再依照已完成的设计图进行工程概算,确保所计算出的数额要小于工程的投资总额,最后编制相关费用的支出文件,交给投资方审核评价。建筑工程预算是由施工方来进行编制的,是指在施工过程前施工方对设计图纸进行预算评估,并计算施工经费,而后编制的经济性文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是工程预算的重点。概预算编制可以很好地反映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通过预算和估量工程所需的资金投入,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对建筑工程进行概预算编制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保障。通过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的经济性文件,工程决策人员可以进行合理地安排资源分配,以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进行科学管理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合理的概预算编制不仅仅有助于减少工程造价,还有利于提高投资收益,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目前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问题比较突出,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成为现在提高工程质量的重点。

2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1不利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得比较快,各行各业的经济都变得活跃,消费水平的提高导致了物价的上涨,使得与建筑行业有关的建材和设施的价格也波动比较大。由于经济的地域性,即使国家已经进行了宏观调控,也还是无法进行整体的控制,使得各地的建材价格不一致,在进行工程概预算时并不能做到准确预算。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长,市场经济环境变化比较大,这就会使得当初的预算不具参考性,工程投资有可能超过概预算经费。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很多投标企业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投标,会使得企业招标困难,招标企业的实力也遭到质疑,这些都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编制,进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

2.2滞后的概预算编制方法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施工技术在不断地改变,施工工艺、施工材料以及工程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而现在用的比较多的还是通过静态定额换算来实现建筑工程的概预算,这种方法是在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项目定额单价的统计,之后再增补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新定额数据,而且这些数据往往缺乏代表性。这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概算数据产生计算偏差,影响到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会根据具体的情况修改原有设计,或者投资方由于为了节约支出成本进行修改,滞后的概预算编制方法,使得数据无法得到及时的更新,会影响到工程概预算编制文件内数据的准确性,有可能会提高工程造价。

2.3不够完善的概预算编制制度由于工程概预算编制制度不够完善,在施工过程中,一些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单位为了使施工方便,会擅自修改施工设计图纸,使得施工经费增加,有可能超出预算的支出范围。出现这种情况时,就需要对工程概预算进行及时的调整,这种调整是否具有合理性,是否在预算的范围之内,这都需要花时间对其进行验证才能使用,而很多施工方并没有对其进行验证就直接使用,这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建筑工程行业对工程概预算没有严格的要求,缺乏一定的标准,部分管理人员在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时,态度不够严谨,编制的概预算文件过于简单、粗陋。我国的项目施工招投标制度存在很大的不足,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于投标单位的公平竞争没有严格规定,部分实力不行的投标单位利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招标,难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此外,施工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的利益为目的,故意言过其实(虚报工程项目量等),使投资预算与项目投资不相符,严重影响投标单位的公平竞争。

2.4不合理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它的作用就是确保有效的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通过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由于概预算编制是在施工前对工程的所需投资进行的计算,它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概预算经济性文件与项目管理工作缺乏一定的连贯性和有序性。有些项目的施工不符合程序的规定,也有一些项目的审核工作没有做到位,更有甚者,一些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是严重违反程序的(即是在开始施工后才启动的),这些不合理的概预算编制工作欠缺规范,违背工程项目施工原则,会使得工程概预算编制的经济性文件失去意义,项目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3针对概预算编制问题采取的措施

3.1加强对市场经济环境的了解为了降低市场环境对建筑工程概预算的不利影响,我们就应该要了解原料市场,大量收集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价格信息,再结合建筑施工的要求进行选取。建筑材料的种类繁多,价格又有很大的不同,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建材和设备成为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在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的过程中,要熟悉掌握市场环境的变化,熟悉市场价格的变动信息,仔细研究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是必不可少的。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把握市场动态,及时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进行投资金额的计算,进行实地调查,以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方案进行验证,制定施工定额标准,再进行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相关经济性文件,确保所制定的概预算计划是准确、合理的。

3.2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概预算方法的效率现代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各行各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由于建筑工程的概预算编制要求时间短,而任务又比较多,人工计算难免会出错,加上校验工作量大、繁琐,人工计算已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概预算编制人员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避免浪费太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利用计算机还可以实施会计电算化,防止其他非操作人员对数据进行篡改,从而保证了建筑工程概预算计算结果的安全。此外,一些新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进行概预算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减少工程概预算编制人员的工作量,还可以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效率,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新编工程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1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日益扩大,工程成本控制至关重要。工程概预算作为工程造价的重要形式,其贯穿于工程项目整体规划、施工和应用之中,特别是在工程项目研究与设计阶段。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投资控制,提升工程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在工程项目整体实施过程中,强化工程施工技术和经济的统一化,明确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实现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1]。

1 工程概预算概述

所谓的工程概预算,主要指的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2]。对于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与应用来说,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编制工程概预算,可以明确工程预算造价成本,为工程建设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工程概预算的编制也是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计划编制与实施以及工程项目工款结算与竣工结算的重要指导依据。由此可见,工程概预算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受各方面因素影响,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降低了其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3]:

(1)目前国内工程概预算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整体业务素质能力偏低,导致工程概预算编制内容过于粗糙,不够完整,甚至出现多算、漏算问题;

(2)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着高估冒算问题,严重损害了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

(3)工程项目设计规划过程中,为缩短工程投资回收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着设计多项、漏项及设计变更频繁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质量;

(4)工程施工新材料、新技术及新工艺的快速发展,而工程概预算编制反应相对滞后,造成编制预算套定额时没有合适的子目,只能套一个相近似的子目,严重影响了工程取费的准确性;

(5)工程施工原材料价格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也日益改变,这对于工程概预算编制材料价差产生一定影响,再加上工程施工原材料品种多、材质差异大等特点,导致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受影响;

(6)对于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而言,其具有内容复杂、时间紧和任务重等特点,这导致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重复计算、多项、漏项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了其编制质量。

2 提升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的对策

针对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和提升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可通过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具体有[4]:

(1)在改善和提升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方面,首先应明确工程该院算编制依据,通过对工程项目立项目的、实施计划方案以及后期使用价值等进行深入了解,制定出了严格的工程概预算编制流程,为概预算编制工作人员编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其次,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性,在编制前期应对工程相关资料,例如工程现场勘察报告、水文地质报告、工程项目规划方案、工程项目实施方案等进行搜集和整理,应深人到项目班组,监督查看重要施工环节,促使施工定额的制定更加合理;第三,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编制人员应对工程设计图纸进行熟悉和了解,对工程整体造价构成等进行掌握,根据工程施工工艺流程,明确定额采用情况,防止工程概预算编制中出现漏算、多算等问题;第四,工程概预算编制过程中应确保各项费用科学、合理,以计算机软件为发展载体,降低传统工作方式的繁重任务量,提高了工程工作的效率,进而保障工程造价的精确性;第五,时刻把握工程施工原材料、设备及工艺技术发展趋势,增强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意识,对市场价格变动进行分析,保证采购过程中材料价格报价的准确性,进而确保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

(2)在确定工程造价方面,首先应加强工程造价审核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工程造价审核机制,充分发挥出其管理职能,提升审核力度,进而保障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其次,工程造价有关的编制人员要随时掌握资料的涨幅情况,预测材料的变化趋势,减少风险因素[5];第三,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应充分将设计与概预算工作统一结合起来,通过对工程设计规范标准进行深入了解,制定出性价比最优的设计方案,进而提升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质量。

(3)在提升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效率方面,可通过采取相关技巧进行改善。一方面,采用项目特征描述的相关技巧,即通过比较市场价格,不但对于工程投标总价的降低和评标得分优化具有积极作用,而且对于改进工程施工工艺技术,管理和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等具有显著效果;另一方面,运用工程量清单结算价款调整办法的概预算编制技巧,依据清单规范中价款调整规定,通过调整报价策略和结算原则,可以有效的促进工程编制投标报价的相互平衡,进而可以达到在结算中达到最佳结算效果。

3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专业性工作,工程概预算编制工作不仅要求概预算编制人员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而且还要求其对工程施工设计要求、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原材料价格变动等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进而确保工程概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促进工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鲁峥,马俊.浅谈如何提高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9):229.

[2]杨智.关于工程概预算编制中的若干问题[J].工程科技,2014(04).

[3]薛蓉.有效提高工程概预算编制质量[J].同煤科技,2012,9(03):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