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期间我省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我省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十一五”期间重特大自然灾害多发、连发,先后遭遇2006年严重洪涝灾害和台风“格美”侵袭、2007年大范围严重干旱灾害、2008年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2009年赣南“7·3”洪涝灾害以及2010年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给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面对严峻的抗灾救灾形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市、县党委、政府组织有力,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迅速、有序、有效、成功地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尤其是《省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颁布实施以来,通过整合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减灾资源,扎实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灾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在原有防灾减灾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了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省减灾委办公室机构及职能由省气象局划归省民政厅,并对省减灾委员会成员及成员单位职责进行了相应调整。成立了省减灾备灾中心,全面提升了我省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能力。市、县两级普遍成立了减灾委员会,部分设区市、县(市、区)成立了减灾中心或类似的救灾减灾协调机构,减灾管理体制、综合协调机制日益完善。

二是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升。覆盖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地震、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等各主要灾种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一步加强,基本形成了以卫星、雷达、自动监测站网、远程监控、群测群防为依托的灾害监测网络。针对我省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国土、气象、水文等部门密切合作,广泛开展了地质灾害与气象、水文监测预报信息系统及山洪灾害预警系统的联动与协作,基本形成了专业地质灾害气象预报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三是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由堤防、水库、蓄滞洪区等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赣抚大堤除险加固工程等全面竣工,城市防洪排涝工程、重点水利枢纽工程、鄱阳湖区及五河整治重点段等重点防洪工程建设进展迅速。对全省部分地质灾害易发区、重大地质灾害危险区分期分批进行了重点治理。加强测震观测台网建设,实现了我省地震监测由模拟向数字化方式的转变。依法对多项城市重大建设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加强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积极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试点示范工程。加强了重点林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工作,初步形成集生物、自然和工程阻隔于一体,相互衔接的林火阻隔网络。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程,有力提高了农村民居的抗灾能力。

四是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定并颁布了气象、防洪抗旱、森林火灾、地震、地质灾害等20多个专项应急预案。出台了覆盖各灾种应急救助的《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省、市、县、乡镇(街道)四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已经全面形成。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均设有救灾物资储备库和点,以救灾仓库为依托的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网络已经初步形成。针对2010年特大洪涝灾害,首次建立了受灾群众过渡性生活救助制度,与应急救助、冬春救助、倒房重建补助形成了有效衔接,极大地丰富了我省灾害救助的内涵,为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是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效果显著。以“国际减灾日”、国家“防灾减灾日”等活动为契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推进。以简报、横幅、展板、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为载体,普及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避险逃生常识。建立了各类社会组织防灾减灾的培训制度,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军营、进城乡社区。适时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积极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从2008年开始,先后有80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立健全了军队、公安消防、武警、卫生等专业救援队伍的联动机制。防灾减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救灾减灾捐助工作不断规范,减灾救灾资金的来源渠道不断拓展,为灾区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十二五”时期我省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挑战和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省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一是自然灾害突发、频发。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多种灾害之间互相影响和诱发,对我省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严峻挑战。二是经济社会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影响日益突出。随着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密度增加,基础设施承载负荷不断加大,自然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日趋严重;广大农村,尤其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主要依靠农业及其他自然资源为生,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不少农村人口因灾致贫或因灾返贫,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三是灾害管理工作面临更高要求。随着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化,从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出发,对防灾减灾工作在保障水平、覆盖范围、规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一是防灾减灾综合协调机制尚不健全。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仍不够完善,涉灾部门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亟需进一步加强。二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我省防洪、抗旱、防震、防滑坡、防火等灾害防抗工程标准偏低。城乡交通、通信、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公共基础设施防灾能力相对薄弱,部分农村群众住房抗灾能力较差。三是救灾硬件设施亟待加强。全省救灾物资储备库和应急避灾场所等救灾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物资储备种类比较单一,交通、通信等救灾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四是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升。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的预报预警能力相对较低,灾情信息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五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救灾工作人员不足、人才专业化水平不高,复合型应急人才、灾害风险评估人才、监测预警人员和专业应急救援人员、恢复与重建人才较为紧缺。

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和挑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把防灾减灾作为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综合减灾备灾建设工程”列为全省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优先考虑,防灾减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对防灾减灾工作更加关心、重视,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同时,我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防灾减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开展社会互助的责任和热情日益高涨,形成推动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要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着力健全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加速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统筹考虑各类自然灾害和灾害过程各个阶段,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始终坚持防灾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与城乡区域建设相结合,发挥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依靠健全法制、科技创新和全社会力量,着力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能力建设,切实改善民生和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各级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减灾委的综合协调作用,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切实做好防灾减灾科技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2.坚持以人为本和科技减灾相结合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防灾减灾的根本,以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为工作重点,坚持依法减灾、科技减灾和综合减灾。全面提高防灾减灾科学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水平,增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水平,规范有序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3.坚持以防为主和减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工程与非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预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减防抗救结合,协同推进灾害管理各项环节工作。

4.坚持统筹规划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从战略高度统筹规划防灾减灾工作,着眼长远推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优先解决防灾减灾领域的关键问题和突出问题。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全面提升我省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在同等致灾强度下较“十一五”期间明显下降,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我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2%以内。

——各设区市、县(市、区)建立健全减灾综合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灾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基本建成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全省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提高灾害监测、预报和应急指挥能力。

——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防灾减灾作为土地利用、资源开发、能源供应、城乡建设、气候变化和扶贫等规划的优先事项。

——自然灾害发生8小时之内,保证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救助。增强自然灾害保险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损失的比例有所提高。

——灾害损毁民房恢复重建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水平,在多灾易灾的城镇和城乡社区普遍建立避难场所。

——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每个城乡社区都有一支减灾志愿者队伍和1名灾害信息员,创建3900个部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健全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和救灾减灾指挥中心网络,建设省、市、县标准化救灾物资储备库93座、救灾减灾指挥中心112个,覆盖率达100%。

2.具体目标

(1)提高灾害监测能力

——建成观测项目齐全、运行稳定的以气候观测网、天气观测网、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为主要架构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级地震监控能力覆盖全省,省会南昌及赣北、赣南等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监测能力优于1.5级;省内强震观测监控能力得到加强。

——基本完成省、市两级地质灾害专业监测机构建设与改造,完成全省专业监测网点布设工作,全面开展专业监测工作。

——全省林区林火监测覆盖率达到96%,重点区域林火视频监控覆盖面达到80%,林火阻隔网密度达到15米/公顷;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1‰。

——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能力,实现病虫害监测预警数字化。

(2)提高灾害预警预报能力

——完善以各级减灾办综合协调、涉灾部门密切协作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灾情互通、会商平台,全面加强灾前监测预警工作。

——实现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短期天气要素预报精细化到乡镇,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落区和强度的预报准确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以上。中期预报技术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分县要素预报在现有基础上提高3%。初步建立11-30天延伸期预报业务。建立实时自动报警和警报自动分发系统,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前30分钟。

——省内地震前兆监测能力有所提高,地震速报时间力争缩短到10分钟;努力提高地震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

——加强地质灾害的源头控制和群测群防网络达标建设,继续完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会商、预报、跟踪调查机制,做到制度化、标准化,提高预报准确率。

——重大病虫害长、中、短期预报准确率提高3个百分点,分别达到80%、90%和95%,预警时间提前10天以上。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防治的覆盖率达到30%。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测报准确率达88%以上;林业重大危险性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5‰以下。

(3)提高灾害应急救援救助能力

——建立省、市、县三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和调度平台,规范各项重大灾害应急工作程序,使灾害应急救助工作信息传输通畅、协调科学高效、应急及时快捷,确保危险区域的群众及时安全地转移。

——省、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预案,形成上下相对应、相衔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

——提高救灾应急反应效率。加强救灾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第一时间核实并上报灾情,视情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及时派出工作组查灾核灾、指导组织转移受灾群众。

——建立应急救援设备、物资保障供应体系。救援队伍在灾情发生后2小时内能够全部到位。

——实施标准化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加快形成以省级中心库为核心、市级区域库为重点、县级小型库(点)为基础的全省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确保救灾物资在灾害发生后8小时内到达灾区。

(4)提高防汛抗旱综合能力

——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重点地区和重要城市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

——重点地区、重要城市、粮食主产区的抗旱能力逐步提高。发生中等干旱时,城乡生活、工业生产用水有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不遭受重大影响;发生严重干旱时,城乡生活用水有保障,工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发生特大干旱时,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尽量保证重点部门、单位和企业用水。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防灾减灾机构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以省应急委员会、省减灾委员会、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等综合协调机构为核心的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省、设区市、县(市、区)三级减灾综合协调机制,指导市、县开展减灾备灾工作。加快推进全省11个设区市、100个县(市、区)建立减灾备灾中心或类似机构,形成全省自上而下的综合减灾管理体系。加快省救灾减灾指挥中心建设,建立“天—地—现场”一体化救灾减灾信息化工作平台,增强灾害救助的组织指挥、协调调度能力。

(二)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逐步完善气象、水文、地质、地震、森林防火和环保等部门灾害监测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的自然灾害综合监测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卫星、雷达、自动站、人工观测、群测群防等灾害监测手段,逐步建成天基、空基、地基、人基相结合的立体灾害监测体系。建立完善以数值预报为主、经验模式相结合的多灾种短、中、长期预测预报系统。进一步完善以公共信息传输网络为依托,专用信息传输网络相结合的灾害信息传输网络。

开展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和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省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数据库。编制灾害易发地区自然灾害风险图,对我省频发易发自然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开展重大工程项目的灾害风险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每年定期组织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专家召开灾情趋势分析会,研判年度灾害趋势。

(三)加强自然灾害信息管理与共享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信息综合管理能力。不断完善灾情统计标准,建立健全省、市、县、乡四级灾情信息快报、核报工作机制。结合历史灾情、基础地理信息、人口、经济、农业、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优化整合相关信息资源,建立省灾害综合信息数据库。加强灾害信息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和涉灾部门要按规定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移动通信、互联网等手段向公众自然灾害预警预报、防范应对、灾害损失等信息,提高面向社会公众的综合防灾减灾信息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以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为主要对象,以灾害信息共享服务为目标的一整套灾害信息共享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减灾委统一协调、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的灾害信息沟通、会商、通报制度和灾害信息共享及机制。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职能和资源优势,互通雨情、汛情、旱情、震情等灾情动态信息及灾害风险信息,建立健全协调联动、覆盖全面的灾害信息互通平台。同时,在毗邻省份及跨省江河流域地区,加快建立跨区域、跨流域、跨部门的常态化灾害信息联动会商与共享机制,完善省减灾办综合协调、成员单位应急联动、周边省市协同作战的减灾救灾工作体系。加强与国家救灾减灾部门间的纵向联动与信息互通,实现防灾减灾信息协同服务。

(四)加强自然灾害救援救助能力建设。

加强救灾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以民政救灾、公安消防、地震、武警、民兵预备役、医疗卫生等为主体的救援抢险队伍,形成统一指挥、科学调度、共同协作、保障有力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充分发挥驻赣部队、武警、预备役部队、民兵参与救灾的作用,建立军警民联动救援机制,充分发挥公安消防队伍在救灾中的专业及装备优势,组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建立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基地,大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开展专业化、集成化、模拟化、实战化演练。开展现场救护技能普及与培训,加强灾害救援技术、灾后心理干预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建立各灾种专家组成的综合救援救助技术咨询队伍,充分发挥专家在防灾减灾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加强灾害信息员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行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和完善灾害信息员岗位管理制度和职业考评体系,加快推进灾害信息员职业化进程。

建立和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加强与公安消防、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铁路、民航、电力、通信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工青妇、红十字会及有关社会组织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救灾协同联动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社会人道救助团体、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地方志愿者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救灾捐赠、恢复重建、灾后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积极推进防灾减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发展壮大。

加强救灾减灾装备建设。立足救灾减灾工作实际需要,以提高各级应急救援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的灾情信息采集与传输能力、搜救能力、后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应急通信装备、应急广播设施、救灾专用车辆、紧急救援直升机、应急救援专业机械设备等技术装备建设,建立成系统、成规模的基层减灾信息装备网,实现与其他部门相关系统的互联互通。

加强减灾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建设。指导市、县加快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储备点建设,把救灾储备库(点)建设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订和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使用与发放和救灾储备物资加工与采购等规章制度,探索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社会动员机制,进一步完善特大灾害救灾物资紧急采购制度和调运预案,提高救灾应急物资的保障水平。

(五)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研究。通过对自然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提高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和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入研究各灾种之间、灾害与生态环境、灾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增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水平,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预测预报预防能力。加强灾害综合评估方法体系研究,科学合理地区分不同灾种的灾度指标和分级标准体系,逐步完善以灾害强度、影响范围、受灾地区人口和经济水平等为评估因子的综合灾害评估模式,建成完备的覆盖灾前预评估、灾时跟踪评估和灾后损失评估的灾害评估系统。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提高综合减灾的标准化水平。

推动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立足我省防灾减灾发展需求,积极引进和吸收科技前沿防灾减灾新技术、新成果,推动高新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集成应用。强化科研交流与协作,注重科研与防灾减灾事业的结合,特别是加快推进防灾减灾部门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及高校的项目合作,搭建我省跨部门、跨学科的综合防灾减灾研究平台,开展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等相关课题的联合攻关。鼓励科研工作者和科技团体积极参与减灾科研与学术交流,全面提升防灾减灾事业科技内涵,优化我省防灾减灾科技创新体系。增加减灾科研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加强防灾减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减灾领域国家或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相关研究机构,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深入开展防灾减灾重大科技项目研究。针对当前和今后全省灾害频发易发特点,开展灾害防治基础性、应用性课题研究。组织实施综合减灾备灾、气象灾害应急、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防震安保服务等一系列减灾科技工程,提高灾害管理科技水平,强化综合减灾能力。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网络通讯等技术在防灾减灾领域的集成与应用,推动减灾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配合“十二五”时期国家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后续工程建设,着力加强卫星减灾应用研究,以国家“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应用示范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契机,推进卫星遥感技术在我省防灾减灾领域内的数据业务化应用和发展,全面建成具有“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防灾减灾技术保障体系。

(六)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能力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宣传,强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定期组织举办全省领导干部减灾管理研讨班,不断提高全省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建立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协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工作机制。有条件的城区要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

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文化素养。结合“国际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日”、“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中小学课堂教育内容,在高等教育体系中设立防灾减灾学科和专业,开展防灾减灾人才专业教育。社区要利用现有图书馆、文化站、学校、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专栏,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不定期组织开展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公众应对灾害能力。

(七)加强城乡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推进基层防灾减灾工作,继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城乡灾害应急预案,组织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减灾活动和预案演练。大力推进城市人口密集区、经济核心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设或改造城市应急公共基础设施和避难场所。结合灾后恢复重建、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住房救助等政策,继续在全省城乡开展减灾安居工程建设,提高城乡民居防灾减灾能力。继续加大对自然灾害严重的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八)加强自然灾害防御工程体系建设。

加强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建设。全面落实防灾减灾专项规划,抓好防汛抗旱减灾骨干工程建设;加快鄱阳湖区及五河治理骨干工程建设进程;完成全省现有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逐步实施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加快实施九江长江干流等重要江河河段的河道整治和五河尾闾及鄱阳湖区地势低洼带等行蓄洪区内圩堤除险加固工程;加快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步伐,基本完成南昌、九江2个全国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其他9个设区市防洪工程建设步伐;切实加强城区和粮食主产区及鄱阳湖区排涝工程设施建设,积极实施10万亩以上圩垸及各重点城市城区除涝工程建设。

加强城乡地震安全工程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地震活动断层调查,编制跨比例尺的活动断裂分布图;建设井下综合应力、应变、流体、电磁和测震观测系统;开展全省抗震能力现状调查和地震小区划工程,在南昌、赣州、九江等大中城市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在全省农村地区实施民居抗震安全性能普查,推进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建设。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系建设。全面开展以重点县(市)、小流域、交通干线、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重要城镇、重点开发区与学校、重点水利工程为对象的地质灾害详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设各级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决策和远程指挥系统;完成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段)和规划期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避灾搬迁或工程治理。

加强农林生物灾害防治工程体系建设。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防控技术指导和应急防控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为抓手,形成由省、11个设区市、89个主要农业县、1000个县级以下病虫监测和防控技术指导点组成的,覆盖全省主要农业县区的公共植保体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建设,重点提高松材线虫等有害生物的除治能力;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监测预警网络信息接收、处理、平台,完善测报网络,实现全省管辖区内的林业有害生物实时监测预警。

建立和完善森林火险防控工程体系。实施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工程,重点加强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重点区域火险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监控;加快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完善全省林火阻隔网络,到2015年新建设生物防火林带5万公里;加强森林防火应急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装备建设水平;加强林区通信网络建设,提高全省林区通信覆盖率,减少和消除通信盲区,确保森林防火通信畅通。

巩固和完善雷电防抗工程建设。新建一批雷电观测站点,提高各级气象台站对短时强降水、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加强雷电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估,定期开展防雷装置检测;改进雷电等灾害短时临近客观预报产品质量,建立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客观预报预警业务系统。

四、重大项目

(一)综合减灾备灾建设工程。

依托全省已建成的救灾减灾指挥中心或相应的救灾减灾协调机构,建设和完善全省112个救灾减灾指挥中心(含省级机构1个、设区市级机构11个、县(市、区)级机构100个)。改造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一期工程,扩建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二期工程,新建、改建设区市救灾物资储备库11处,新建、改建县(市)储备库81处,实现省、市、县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覆盖率达100%。实施全省救灾减灾技术装备标准化工程,在省、市、县民政部门各配备一套标准化救灾装备,包括救灾指挥专用车、海事卫星电话、笔记本电脑、数码摄(照)像机等。实施全省灾情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研发一套集灾害隐患分布、灾情历史资料、灾情监测预警、灾情上报管理、灾情分析评估于一体的灾情管理系统,在市、县、乡(镇)三级全面推广使用。实施全省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城乡社区中20%以上的社区达到国家和省级减灾示范社区标准,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升。

建设省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总面积达到7000平方米;建立并完善全省红十字会系统备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和应急培训系统、灾害信息管理系统、赈灾指挥系统。

(二)森林火灾及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防御工程。

规划实施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在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重点区域,建设林火视频监控系统221套,使用重点区域林火视频监控覆盖面达到80%,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远程监控,及时发现森林火情,指挥火灾扑救,确保重点林区森林防火安全。按照控制重大火灾的要求,制定《全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按照每年1万公里的进度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通过生物防火林带的阻火、隔火、断火作用,保护重要设施和居民点免遭森林火灾的危害,以保护重要设施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积极推进我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应急系统建设。建立1个省级应急指挥平台,11个应急调控中心,100个应急指挥终端,组建100个灾害应急救治队伍。建立1个全省林业有害生物远程监测数据处理中心,布设200个野外林业有害生物生态观测站;在“十一五”建设基础上,在全省布设2000台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灯,进一步完善我省太阳能虫情监测体系,全面提升我省林业生物灾害应急救治能力。构建我省远程监测及诊断体系,强化省网络森林医院建设,提高基层检疫御灾能力。

(三)气象防灾减灾综合保障工程。

建设全省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系统和省、市、县三级公共气象服务网络,使气象信息覆盖率达到95%以上,公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建设气候变化综合观测网、鄱阳湖气候与生态遥感监测中心、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中心。建设赣州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和全省3个人工增雨重点作业区。对全省93个基层气象台站探测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全面提高我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保障支撑能力,使我省气象监测整体实力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气象灾害应急示范工程,增设11部X波段移动天气雷达和4210个六要素自动站。升级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建立和完善中尺度数值预报、短时临近预报等业务系统。建设1个省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和11个设区市分中心,提升我省气象灾害应急保障能力,为鄱阳湖的湖体核心保护区、湖滨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以及全流域提供分行业、分灾种、各具特色的优质气象灾害应急保障服务。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震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工程。

新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地震综合观测中心及配套技术系统。新建和升级部分流体观测站工程,提升专业台站前兆监测水平。在省防震减灾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总联性的全省灾情处理平台。装备100套灾情速报基本工作单元和数据传输系统,建设2套车载卫星通信系统。创建网络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防震减灾科普产品研发制作中心和科普教育基地。实施九江-靖安断裂地震构造探察工程,编制地震构造分布图,建立地震构造基础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实施九江市城区地震小区划工程。在南昌市建设国标Ⅰ类应急避难场所1个,在瑞昌市建设国标Ⅱ类应急避难场所1个。建立省、市、县三级对接联动的地震应急指挥平台体系和相应的现场技术系统。

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分项目。在全省范围内新建110个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升级24个测震台站为测震、烈度速报综合观测台站,新建1个区域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中心,建设1个覆盖全省的地震预警中心技术系统,增加我省地震观测和强震动观测台网密度,增加地震烈度速报功能和地震预警功能,为政府、社会和“两核两控”等重大工程提供预警处置信息。

(五)地质灾害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工程。

实施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工程。组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构,建立11个设区市级地质灾害专业应急队,在80个山区丘陵区县(市)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机构。完成全省专业监测网点布设工作,建设50个不稳定斜坡或滑坡隐患专业监测点,开发1套监测数据管理系统、11套市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80套县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400个地质灾害隐患简易监测点,完成80个山区丘陵区县(市)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实现全省地质灾害远程会商与专家咨询。

实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全面落实《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建立健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体系,兴建拦挡工程、堤防工程、河道疏浚、河岸整治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加强因局部降雨造成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综合治理,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

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指挥体系,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灾害信息共享机制、灾害应急救助协同联动机制、救灾征用补偿机制,形成全省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省减灾委的综合协调职能,到2015年基本形成省、市、县三级政府统一领导、减灾委组织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综合防灾减灾管理体系。

(二)完善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和预案体系。

推进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建设,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或修订防灾减灾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提高依法减灾水平。完善我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编制完善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和中央条管部门对接预案,全面形成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并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具体工作规程,全面规范防灾减灾工作。

(三)加大防灾减灾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要根据防灾减灾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防灾减灾事业的投入,将防灾减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完善防灾减灾资金投入机制,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的经费投入。探索建立灾害保险制度,丰富灾害保险险种,鼓励和引导公民和企业参加保险,扩大保险覆盖面,发挥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建立社会化灾害救助机制,积极动员企业参与防灾减灾建设,争取国际组织、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对灾害救助的资助,逐步形成政府财政资金、社会资金、企业资金、保险资金、国际援助资金相结合的防灾减灾资金投入和筹措机制。

(四)加强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培养与建设。

进一步加强减灾专业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减灾科技教育,提高减灾工作者整体素质。加强灾害救援模拟训练,提高各级减灾队伍特别是基层队伍的整体应急救援能力。根据减灾工作队伍实际,整合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减灾人才队伍和专家队伍的协调发展。构建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培育和发展社会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团体参与减灾工作。建立健全志愿者队伍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志愿者的防灾减灾技能和水平。

(五)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以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灾、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要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和编发科普读物、宣传册,举办科普展览等形式,宣传防灾救灾知识,使公众对各种灾害特征、成因、后果和科学防灾减灾有所了解,能够正确利用地形地物和就便器材、条件,进行自救、互救。要重点在中小学和城乡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社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xxx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党的精神,以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严格落实省、市具体工作部署,坚持“抓重点、促创新、补短板、打基础”的工作思路,以加强基层防救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完善救灾应急工作机制为抓手,以加强灾情信息管理为保障,以完善救灾物资保障体系为基础,切实提高救灾应急处置能力,为打造南京“城市客厅”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进一步完善防灾救灾应急工作机制

(一)加强机构建设。立足机构改革实际,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防灾减灾科,及时吸收民政、科技等部门划转过来的防灾救灾职能,第一时间形成战斗力。根据政府各部门职责,调整、吸纳26个部门成立xxx区减灾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分工,加强部门间联动,为提高救灾能力打牢了基础,提高了效率。建立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防灾减灾和应急救灾工作机制,进一步厘清街道、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职能和责任区分,打通救灾最后一公里。

(二)完善预案体系。在《xxx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框架下修订《xxx区地震应急预案》、《xxx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x区防汛应急预案》,指导各街道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形成上下配套衔接的区、街道、社区三级预案体系。各街道年度内结合自身实际,扎实开展防灾救灾预案演练,锻炼了救灾队伍,提高了居民防灾救灾意识。

(三)完善基层队伍。加强救灾工作队伍建设,重点完善补充街道报灾员和社区灾害信息员队伍,实现所有社区全覆盖。加强全区灾害信息员的业务培训,通过全年2次培训,有效提高65名灾害信息员的业务水平,报灾能力大大提升,圆满完成市局、市地震局举办的全市地震应急救援网上推演任务。建立防灾减灾工作QQ群、微信工作群,上传下达各项防灾工作信息,提升工作时效性。

二、着力加强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一)推进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主动与职能部门(人防、建设)对接,协调加强中心级和区级避难场所和设施的维护保养,做到场地明确、标志设置清楚、基本设施齐全。指导各街道积极推进避难场所建设,按照人均面积1.5平方米的标准要求,划分避难场所的使用范围,全区9个区级避难场所为避险救灾提供了切实保障。

(二)扎实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充分利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和10.13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采用设立咨询台、派发宣传品、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宣传,努力提升广大市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累计发放宣传品6000件(套),横幅60条。同时,创新宣传方式,以防灾知识“六进”宣传为载体,成立宣传小分队,制作大型展板22块,到各街道、社区与老百姓进行面对面的巡展,参观巡展群众8000余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三)扎实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充分认识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典型示范作用,积极组织社区参与,通过社区自建、区级帮扶、市级指导,我区xxx街道xx社区、xxx街道xxx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品牌效应日益突出,为全区其他社区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全区基层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高。年底,两家社区顺利通过全国考评,创建成功。

(四)开展预案演练工作。结合国际减灾日系列宣传活动,以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为重点,面向社会尤其是中小学校普及地震灾害知识,在xxx区实验小学分校举办“2019年xxx区校园防震疏散救援演练”活动。演练设置7个科目,引入社会志愿者参加演练,全区中小学校60余名分管领导现场观摩,达到了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示范引路的目的。

三、加强灾害救助能力建设

(一)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将灾情信息管理纳入街道24小时值班内容,保持高度戒备状态,遇有突发灾情,能第一时间准确掌握,快速上报。全体灾害信息统一安装报告软件系统,街道装备北斗终端机,各级熟练掌握报灾指标和报灾系统操作,及时、准确、真实报送灾情信息。

(二)做好灾民生活保障准备。按照“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原则,全区各街道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灾后生活保障。全区所有社区按照“六有”(即有预案、有计划、有储备、有场地、有队伍、有经费)要求,储备各类物资,积极与临近商超签订代储协议,有效保证了一有灾情,立即保障。

(三)完善灾害救助体系。积极引入市场手段完善灾害救助体系,充分发挥民生保险在灾害救助工作中的风险分担作用,筹措57万元为全区常住居民和常住家庭购买保险,努力提升我区自然灾害民生保险赔付效率,做到应赔尽赔,提升群众满意度,切实帮助受灾群众提高抗灾能力。

四、高标准完成各项防震减灾重点任务

(一)开展破坏性地震灾害的重点危险源数据采集工作。依据《南京市破坏性地震灾害的重点危险源数据库建设管理办法》(宁震联5号),与各相关单位协调,更新了全区重点危险源数据,新增7条,消减6条,总计40条。通过采集,查清了危险源底数,有效提高了全区防震工作针对性。

(二)拟制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按照市局和有关规定要求,指导省级开发区xxx经济开发区投入65万元开展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对园区的发展规划、工作布局、抗震设计和地基基础处理进行评价分析,为有效应对震灾提供科学依据。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综合防灾 实践经验 借鉴研究

中图分类号:G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073-02

1 引言

2013年3月1日,《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正式施行,成为全国首个与国务院《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云南作为自然灾害多发省份,该规定的制定实施显得尤为迫切,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期待。2002年7月,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单位共同编著的《城市规划读本》第三章第十节“综合规划与防灾减灾”中指出综合防灾主要是对灾害发生后的各项救灾、减灾等措施要统筹安排,体现出综合性的策略。

云南省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贫困面大,农村分部比较零散。目前的主要任务仍是大力发展经济,而多发的自然灾害对云南的现代化建设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据统计,云南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灾害不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并随着地区内部相互关联性的增强,减少灾难造成社会各方面的损失,各种灾害的影响已经成为阻碍云南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综合防灾的实践经验的梳理,尝试提出适合云南防灾建设的一些建议,最大限度减少灾难造成社会各方面的损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云南综合防灾的现状

近日,云南省以政府令形式公布了《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以下简称《救助规定》),自3月1日起施行,成为首份与《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相配套的地方法规。《救助规定》指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省减灾委员会为省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省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配合国家减灾委员会协调开展特别重大和重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协调开展较大自然灾害救助活动。省民政部门负责全省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省减灾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救助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技术支撑系统,建立健全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和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信息系统。

云南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云南综合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云南的综合防灾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1综合防灾能力仍比较脆弱

在云南许多地方,目前尚未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首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到现有的规划体系中,缺少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理论支撑;其次,地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保证,其难于协调的症结在于出自不同的规划思想和管理部门;再次,缺乏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灾害和财产信息,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还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规划。

2.2防灾工作中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明显欠缺

云南的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最近两年以来,暴雨、雷电、泥石流、低温冻害、雪灾、地震均比以前严重。特别是2008-2014年,地震、干旱(连续五年干旱)、泥石流、雪灾等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害类型不断增加,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频发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3 缺乏综合防灾管理教育,社会防灾意识薄弱

在云南,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过2万人,伤、残超过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 亿元左右。调查显示,灾害后果如此严重,与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甚至对这方面的知识根本不了解。因此,如何加强普通民众的防灾教育,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已成为目前做好安全工作的一项刻不容缓任务。

2.4 综合防灾投入长期不足,与实际需要相差很大

2.4.1防灾减灾科技人才投入不够

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①

2.4.2科普宣教投入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在云南高校及中小学校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

上述种种问题表明, 我省综合防灾的现状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是很不适应的。面临的灾情和经济的迅速增长, 我们必须有一个共识:综合防灾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3 国外综合防灾管理的现状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探索,目前大都形成了运行良好的综合防灾管理体制和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包括应急管理法规、管理机构、指挥系统、应急队伍、资源保障和信息透明等。但由于各自的行政管理体制与法律制度不同,在应急组织管理体系的设置与职能上,也不尽相同。

1979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署,将全国多个联邦应急机构的职能进行合并。2003年,联邦应急管理署与22个联邦机构整合组成国土安全部。联邦应急管理署直接向总统负责,下设国家应急反应队,另有5000多名灾害预备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②。

俄罗斯早在1994年设立了联邦民防应急和减除自然灾害影响事务部,负责整个联邦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和协调,直接对总统负责。

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是综合防灾工作的最高决策机关,会长由内阁总理大臣担任,下设专门委员会和事务局。各都、道、府、县也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挂帅,成立地方防灾会议(委员会),由地方政府牵头的防灾局等相应行政机关来推进地震对策的实施。③

英国政府应对具体灾难,一般由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处理,而不是依赖中央机构。中央政府设有国民紧急事务委员会,委员会秘书负责指派“政府牵头部门”,委员会本身则在必要时在内政大臣的主持下召开会议,监督“政府牵头部门”在危急情况下的工作。

德国是建立民防专业队伍较早的国家,全国除约6万人专门从事民防工作外,还有约150万消防救护和医疗救护、技术救援志愿人员。这支庞大的民防队伍均接受过一定专业技术训练,并按地区组成抢救队、消防队、维修队、卫生队、空中救护队。

法国的民防专业队伍主要由一支近20万人的志愿消防队和一支由8万预备役人员组成的民事安全部队组成。民事安全部队编成22个机动纵队、308个收容大队和108个民防连,分散在各防务区、大区和省,执行民事安全任务,战时可扩编到30多万人。④

日本是重灾大国,它的第一部《防灾法》可以追溯到1880年。它也是全球较早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的国家。目前日本拥有各类防灾减灾法律50多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47年制定的《灾害救助法》和1961年制定的《灾害对策基本法》。

发达国家在危机管理中,不仅政府积极参与,市民也通过非政府组织等介入管理,形成了政府、非政府组织、市民责任共担的危机管理体系。调查发现,发达国家大都具有完善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对与防灾减灾及灾害应急等有关的一些重大事项都有比较明确的规定。

4 国外综合防灾的实践与经验及其对云南的借鉴

通过对国内和国外在综合防灾现状的对比,笔者认为云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外综合防灾进行经验的借鉴。

4.1要建立统一的、专门的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长期以来,云南由于受分门别类的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限制,形成了单灾种如台风、暴雨、洪水、干旱、地震等分部门、分地区的单一灾害管理模式,造成全省缺乏统一有效的应急管理指挥系统。从灾害综合管理的角度看,借鉴国外灾害应急管理机构设置的经验,云南应当建立适合云南实际的、统一的、专门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构。

4.2要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健全自然灾害法制与计划建设

就目前的情况看,国家已制订了同防灾、减灾有关的法律、法令近百件。特别是1978 年以来,中国的灾害立法工作开展较为顺利,颁布了许多有关灾害的法律,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但尚无一个综合性规范防灾减灾工作的基本大法,致使减灾领域中许多需要法律调整的关系和问题无法可依,可操作性不强;缺少针对地方的减灾基本计划,以及各级政府的计划。我们认为,由于灾害问题的复杂性、群发性,迫切需要制定全省性的灾害管理的基本法律, 并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立法工作适应于目前和未来的灾害管理工作需要。

5 结语

综上可以看出,尽管国外综合防灾管理模式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但核心内容实质都是一致的:依据法律建立的立体化、网络化的综合防灾体系;从上到下的常设专职机构,以及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队伍;超前的灾害研究和事故预防机制;普遍的灾害意识培养和全社会的应急培训;充足的应急准备和可靠的信息网络保障等等。也就是说,云南要想在综合防灾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做好:

5.1要建设好地区应急指挥体系

灾害应急指挥系统是灾害应急的中枢系统,是综合防灾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一个地区,尤其是大城市,当灾害或事故发生后,政府的初期应对十分重要。有条件的地区,有必要建立备用中心或流动指挥系统,便于应急指挥中心不能正常使用时,可以通过备用指挥系统有效地指挥救灾抢险。

5.2要建设好地区灾害情报体系

为了确保灾害发生后有效地收集传递情报,灾害应急预案中应该制定详细的灾害情报的收集、传递等方案。灾害发生后,应急指挥中心应该通过各种方法收集灾害情报,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灾情的变化趋势,便于有效地指挥救灾抢险。作为政府部门更应该考虑如何向灾民提供诸如避难场所的位置、救灾物资的发放、灾害的演变趋势等急需的情报。在灾害应急预案中,云南应该制定建立灾害情报传递的专用情报系统,如灾害卫星传输系统、防灾无线通讯网络系统,并对各种情报的收集、传递、公开方法、手段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5.3要建设好地区急救医疗体系

当灾害发生时,尤其像地震等大灾害,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受伤人员能否得到及时抢救和治疗将直接关系到伤员的生命。因此,灾害发生后迅速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是应急救灾抢险中的首要任务之一。灾害应急预案中,就灾害医疗急救体系制定详细的规划应包含灾害时指定应急医疗机构,配备必要的救灾医疗设备和物品。

5.4要建设好地区应急避难体系

当预测到灾害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时,处于危险区域的民众,首先应该转移到安全的避难场所。灾害避难场所的多少和分布将影响着救灾抢险的效果。所以,灾害应急预案中应该包含应急避难体系的要素。避难体系应该包括避难设施、避难所运营与管理、救灾物资的储备、调拨和分配等要素。

总而言之,云南综合防灾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积极借鉴国外的适合云南实际的综合防灾模式和方法来完善云南的综合防灾系统,只有经过全社会各方面共同不懈的努力,才能保证云南的综合防灾工作取得长足的进步,才能让社会持续的和谐发展。

注释:

①王阳:国内城市综合防灾研究.中国地理,2003 年第7 期。

②孔庆礼著.发达国家综合防灾的启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年版。

③姚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美国的经验及其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第7期。

④周锡元,马东辉,苏经宇等.现代城市安全保障与重大灾害应对策略浅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孙悦然(编).综合防灾减灾战略与对策论文集[D].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年版

[2]陈丽(编).国内综合防灾系统评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周锡元,马东辉,苏经宇等.现代城市安全保障与重大灾害应对策略浅议[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郑双忠.城市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消防科学与技术[M].2006.4.

[5]李敏(编).美国综合防灾浅析[M].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2007.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省防震减灾条例》要求,为切实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推进全市“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目标的实现,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机构逐步健全,制度不断完善,地震监测预报等三大体系建设普遍提高,全市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一)防震减灾组织工作体制进一步健全。“十一五”期间,全市各级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加强了各级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建设,组织落实,责任明确,确保突发地震灾害时,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能及时靠前指挥;调整充实了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了防震减灾日常工作顺利开展;修订完善了各级、各有关部门《地震应急预案》,确保地震发生后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能够快速、有序、高效进行。

(二)推进了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相继印发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市地震应急预案〉的意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调整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基层地震应急疏散演练工作的通知》、《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办法》等文件,防震减灾工作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积极做好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市地震监测能力有较大提高。新建了鄄城、巨野和单县3个数字测震台,测震台总数达到7个;新增了郓城、巨野和单县3个数字强震台,强震台总数达到8个;新增了一批地震宏观观测点,全市地震宏观观测点总数达到145个;电磁台通过省地震局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观测项目包括地电阻率、大地电场、地磁FHD、电离层、强震、气象三要素和GNSS基准站等,是冀鲁豫交界地区唯一的地震前兆综合观测台站。

震害预防工作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力度,成立了地震行政监察大队,行政审批大厅设立了地震行政审批窗口,实施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完成市区和东明、成武、曹县、郓城县城区的地震小区划和活断层探测工作。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取得了进展。完成了地震应急预案信息化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开展了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及时正确处置了发生在及邻近地区的多次显著性地震事件。

同时,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利用大地震纪念日、科技活动周、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通过报纸、电视、网络、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社会民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二、“十二五”防震减灾面临形势和发展目标

(一)面临形势。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特别是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发生,对我国大陆地震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华北地区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增强。处于华北平原地震带东侧,历史震害严重,2006年以来,4级左右地震十分活跃,2007年被国家列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震情形势相当严峻。同时,随着全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战略的实施,“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稳步推进,大项目建设加快上马,如果忽略防震减灾工作,一旦发生5级以上地震,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做好“十二五”期间的防震减灾工作,不仅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自觉增强做好“十二五”期间防震减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动员社会公众,树立对地震灾害的全面防御观;坚持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社会,强化地震安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三)工作目标。夯实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基础,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在全市所有县区全面覆盖,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进入省内先进行列。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上述目标,全市防震减灾工作要具备以下六个方面能力:

1.地震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进一步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实现每县区1个测震台、1个强震台和2个前兆台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市级地震台网中心,加强群测宏观观测网建设和管理,全市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2.震害预防能力。县级以上城区全部完成地震小区划,重大建设工程要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其它基本建设项目要根据地震小区划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开展对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抗震性能鉴定;各县区要建设1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指导农村民居建设提高抗震能力。

3.地震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完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和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系统,加强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管理,提高政府对地震事件的处置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4.震后救助与恢复能力。科学制定地震应急避险场所和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县级以上城市至少建设2处地震应急避险场所,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与安置,3日内地震灾区社会秩序基本恢复。

5.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广泛开展学校、社区、机关、乡村、企业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中小学生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100%,社会民众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强化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增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组织的灾害防御意识。

6.地震安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地震安全的社会管理从静态预防型向动态预防型转变,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和法规体系更加健全。初步建成集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地震安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震情、灾害等信息公开和地震科学数据共享。

三、“十二五”防震减灾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和地震预报水平。

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建设。科学规划全市地震监测台网,增建、完善各类地震观测和前兆观测台站,完善地震烈度速报系统,构建多学科、高精度、高分辨和实时动态的地震监测网络,获取更广、更多、更全面的地震监测信息。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障各类地震监测设施安全可靠运行。

2.加快推进地震信息共享。依托省地震台网中心和防震减灾信息平台,建设地震信息共享系统,提高震情、灾情、防灾减灾等地震科技信息服务能力,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及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

3.强化基层群测群防工作。继续推进地震宏观异常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各县区至少建成2个群测骨干点,配备地震专业设备,保证数据及时报送;各乡镇和远离主城区的街道办事处至少建立1处宏观测报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每个行政村(社区)要确定1名地震灾情速报员。依托各县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点,构筑全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网。

4.加强地震会商和短临跟踪工作。创新完善地震会商机制,坚持专业地震监测队伍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积极捕捉地震前兆异常信息,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短临预报。充分发挥中、长期地震预测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5.加强社会地震台网建设的指导。指导有关企业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提高大型煤矿、油田、化工厂和特大桥梁等重要工程的地震监测能力。

(二)加强震害预防管理,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预防能力。

1.加强震害预防基础性工作。全部完成县级城区地震小区划工作,加强震害防御基础性成果在城市防震减灾规划中的应用,严禁在地震断裂带上规划新建城市新区、学校、医院及重要基础设施工程。

2.提高农村抗震能力。继续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和建筑工匠培训,普及建筑抗震知识,推广抗震技术标准,为农民建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3.严格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基本建设审批程序,并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必备内容,严格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各环节审批程序和监管措施,确保工程抗震设防质量。有计划地开展城市建筑物,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和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普查鉴定和加固改造,消除地震安全隐患。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配合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将学校建成最安全、家长最放心的场所。

4.做好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新建超限高层、大型公共建筑、生命线工程、可能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必须严格依法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做到“应评尽评”,并依据评价结果严格审定抗震设防要求,确保重要建设工程地震安全。

5.加强地震次生灾害防治。开展病险水库、重点堤防、地震地质灾害和其他地震次生灾害源的排查,做好普查登记,督促落实除险加固和应急抢险抢修等防范措施,确保地震安全。

(三)进一步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

1.进一步加强全市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和地震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做到应急准备常态化。加强市、县级地震工作机构应急装备建设,保证应急车辆、应急通讯和应急供电设施等的良好运行。

2.做好各级各类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着力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健全预案的备案、督查、评估和演练制度,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检查,适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促进各部门、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全面落实各项地震应急救灾措施,逐步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结构完整、管理规范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3.建立和完善各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加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投入,加强专业培训和演练。加强各级各类专业抢险救援队伍联动机制建设,提高各类专业救援队伍承担抗震救灾任务的能力。积极推进县区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和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4.切实做好地震应急准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健全完善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疫情防控、工程抢险、气象保障、次生灾害防范等地震应急救援救助体系,确保震后救治及时、救援有力、救助到位。加强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地震应急保障能力和保通抢修能力建设,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的交通运输通达、电力供应充足、通信联络畅通。加强医疗救援保障能力建设,配齐配全急救设施设备、检测仪器和常用药品,确保在震后能立即进入灾区,开展伤员抢救、转运和治疗工作以及疾病预防控制等工作。推进应急避难场所标准化建设,促进学校、医院、影剧院、商场、酒店、体育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配置紧急救生避险设备。按照布局科学、种类完善、数量合理、调拨迅速的要求,加强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完善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机制。

5.完善地震信息报道、新闻制度和机制。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健全政府应对重大地震灾害事件的新闻制度,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的原则,发挥主流媒体、政府网站和电子邮件采访系统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准确震情灾情信息,稳定社会。

(四)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扎实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的“五进”活动,继续搞好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创建活动,规范示范学校管理;扩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示范社区试点;逐步开展防震减灾示范企业试点;大力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校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加大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

四、“十二五”防震减灾重点建设项目

(一)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工程。

为有效提升全市地震应急指挥能力,须加快推进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工程建设。一是建设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增设先进的音、视频系统,充分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地震现场图像资料实时传输功能,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实施指挥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建设地震台网中心,升级改造地震监测仪器设备和地震资料监测软件,实现地震监测实时监控、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异常报警等功能,有效提高地震速报水平;以此为平台,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各县区地震台网中心组成网络,实现对全市地震监测台站的实时监控。三是建设地震科普教育中心,大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使之成为面向群众普及地震科普知识和自救互救知识的教育基地。

(二)市地震监测台网加密建设项目。

针对全市地震监测台密度低和地震监测能力弱的现状,“十二五”期间,

一是加快地震监测台站建设步伐,实现每个县区建设1个深井数字测震台的目标;

二是加密地震前兆台站建设,选择映震能力好的观测仪器,每县区完成2个前兆台建设,扩大地震前兆台网覆盖面,增强对地震异常信息的捕捉能力;

三是加密地震群测骨干点和宏观测报点建设,完善优化现有地震群测骨干点观测项目和仪器设备,按照每个县区至少2个地震群测骨干点、每个乡镇至少2个宏观测报点的要求,切实强化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四是推进强震观测台建设,每县区至少建设1个强震台,改造数据传输方式,全面实现强震信号实时传输,实现中强地震发生后的地震烈度速报。

(三)市城乡地震综合防御基础工程建设项目。

一是继续开展县级地震小区划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城区和东明、成武、曹县、郓城4县城区地震小区划的基础上,完成定陶、鄄城、巨野和单县4县城区地震小区划,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抗震设防依据,增强城市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二是继续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推广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经验,在全市9县区各建成1个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进一步引导广大农民建设抗震民居,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三是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措施。加强县区地震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大防震减灾知识的阵地宣传力度;配合流动宣传教育设施,加强对广大农村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四是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各县区在已建1处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创新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模式,使各县区的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达到2处、市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达到10处,其余学校均要达到县区级地震科普宣传教育能力。

(四)市地震应急与救援基础工程建设项目。

一是大力推进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十一五”期间,各县区已完成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工作。“十二五”期间,要结合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加强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按照国家标准,增建应急避难场所基础设施,提升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保证万人拥有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

二是大力推进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市级和县区级要分别建设各自的专业应急救援队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要做好应急救援装备配置和应急救援队演练。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不少于300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要达到1000人。县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不少于100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要达到400人。

三是大力推进地震应急装备库建设。市、县区要分别完成1个地震应急装备库建设任务,市级应急装备库建筑面积不低于300平方米,县级装备库建筑面积不低于100平方米,并按照上级有关地震应急装备配置要求购置应急装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

1.依法履行职责。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影响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全面落实防震减灾目标管理责任制。

2.完善管理机制。按照统一指挥、反应迅速、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各级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建设,推进军地协调、区域协作、部门联动,形成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机制。

3.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强县区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建设,充实工作力量,保证必要的工作条件,切实保障防震减灾基层管理责任得到落实。

(二)加强防震减灾法制建设,有效实施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和我市有关规范性文件,加强行政执法,建立完善市、县两级地震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抓好执法人员培训,开展法制宣传和咨询服务,加大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地震执法管理、责任追究、听证告知、行政处罚、行政督察等制度。建立完善防震减灾监督检查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防震减灾需求,建立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稳定增长投入机制,保证地震监测系统正常运转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宣传教育等工作的开展,并优先安排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使全社会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积极改善防震减灾队伍的人员构成,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推进人才体制和人才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工作需求的人才梯队。建立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流动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才资源的竞争力,提升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将防震减灾队伍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成都市;区域 ;防灾减灾;管理模式

一、外国及其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研究

1.日本预防灾害的管理特点

日本是个地震等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从预防到救援,日本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中央到地方的危机管理体制。在危机管理中,日本中央防灾会议、安全保障会议、内阁会议制定决策,警察厅、防卫厅、海上保安厅、消防厅等省厅全力配合。特别是中央防灾会议,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其作用尤为显著。按照日本国家行政组织法规定而成立的中央防灾会议是日本防灾救灾工作的决策和领导部门,主席由首相担任,其成员为内阁中主要部门的长官,日常事务由国土厅负责; 主要职能是制定和推进实施防灾基本计划与非常灾害紧急措施,审议防灾重要问题等。

日本在大震发生半小时内,首相和各省厅主要负责人要在首相官邸组成危机管理中心,分析灾情,制定对策。气象厅负责提供各种灾情预报。消防人员、警察和自卫队组成的救援队可应当地政府的要求,立即投入紧急救援活动。电力、煤气、自来水公司、通信、交通等部门都有各自的防灾机制,地震发生时既可各自为战,又能统一行动。

日本把预防和应对危机看得同等重要,在危机出现之前往往就采取有力的预防措施,争取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把地震造成的损失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日本每年都要举行全国性的防灾演习。去年夏天,日本在很多地方都举行防非典演习。韩国地铁火灾发生以后,日本也查找隐患,举行防火演习。危机意识促使日本人提前采取措施,在灾害来临前有备无患。

2.美国灾害管理模式的特点

美国是个多种类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其中以飓风、洪水、产业灾害最为频繁,因此对其城市的综合减灾管理十分重视。美国的灾害实行统一领导和分两等级管理,对于应对灾害的第一责任者是灾害发生地区所在的州政府,美国政府只对超越当地地方灾害对策能力的部分由总统按紧急事态法令给以紧急援助。在巨大灾害到来时,实施联邦应急方案,联邦政府提供给州及当地政府以人力、技术、设备和其他资源,并积极地筹划管理整个应急过程。美国的灾害管理实行法制化,自1959年后颁布的法律,详细规定了各有关部门在减灾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以洛杉矶市为例,由市长领导下的应急指挥委员会是洛杉矶市防灾救灾的最高权力机构,下设应急指挥中心(EOC) 为其日常办公机构,负责人由消防或警察方面的首脑担任。应急指挥中心的第三级机构分为六大块:信息和公共事件部门的协调、联络部门的协调、执行(指挥)部门的协调、计划和情报部门的协调、后勤部门的协调、财政和行政部门的协调。六大块分别由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组成,每个部门或单位有1~3名职员在应急指挥中心内共同工作。

3.英国伦敦应对灾害的管理特点

伦敦是世界重要金融中心之一,城市居民约750万人。英国政府应对具体灾害的一个主要原则是,灾害发生后一般由所在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处理,以便最快捷地提供救援受困人员、阻止灾害扩大等所需的资源、人力和信息。

伦敦较早已建立起了“紧急规划长官”负责的紧急规划机构。平时负责地区危机传染病时与卫生部合作;遇严重的气象、污染等灾难时,与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部合作;遇重大交通事故时与交通部合作。在预警、制定工作计划、举行应急训练。灾难发生后,负责人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有效处理事务,并负责向相应的中央政府部门如卫生部、国防部寻求咨询或其他必要的支援。在救援方面,伦敦消防和应急策划局是这个城市应对火灾、地震等各种灾害最重要的力量。

预预防灾害一直是伦敦消防和应急策划局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伦敦消防和应急策划局发表的第一份《伦敦安全计划》,为未来一年的城市灾害处理制定了细则。此外,伦敦消防和应急策划局还与负责医疗急救的“国家健康服务体系”签订协议。在遭遇火灾或其他灾难的人因为情急而错拨求救电话时,这两个机构之间的通信交换系统能够自动转接到消防队。

4.国外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简要归纳总结

现对以上几个大城市的防灾减灾管理模式归结如下:

(1)重视灾害的预防。长期坚持开展防灾宣传教育及防灾应灾演练。同时开设专门部门或研究所对防灾减灾进行规划研究。(2)管理有序。对灾害进行分级管理,根据灾害的种类、规模等划分等级,并制定相应负责的权威指挥应对体系。(3)负责救灾的权威机构具有可靠的资金保障和广泛的指挥权利。(4)救灾过程指挥得当。指挥中心都建立了先进的通信设备,完备的数据库,指挥参谋也经验丰富。同时有关部门的工作协调恰当,责任划分到位。

二、成都市城市防灾减灾管理的现状

1.成都市防灾减灾的立法

“依法减灾”是灾害管理的基本准则和强硬性手段,是强化我国减灾行动与灾害管理的必由之路。

自70年代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中央政府部门陆续制订了一系列涉及各类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相关法规。然而我国减灾立法与执法尚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减灾法制建设。现我国及四川省在防灾减灾方面主要有以下一些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 2011~2015) 》、《地质灾害管理办法》、《四川省城市防灾避险绿地规划导则》、《四川省“十二五”防灾减灾规划》等。

2.成都市减灾的组织

天灾难以避免,经验弥足珍贵。自5.12后,经受了磨难和洗礼的四川,科学总结、运用抗震救灾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成都市政府依照国家灾害管理体制,由负责决策领导职能的市政府、主要灾害管理部门、灾害相关部门以及市、区( 县) 两级灾害决策指挥协调机构等所组成。灾害管理部门和辅助救灾部门的职能是根据成都市历届政府有关文件以及国家和成都市有关法规,逐步建立起来的。另外,还有些部门由于有自身特长、业务范围、拥有资源和设备等特殊条件,在决策指挥部门协调下,在防灾救灾中发挥特殊作用。

综合灾害救援、高原卫生应急、通信供电保障……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陆续组建;防灾减灾应急机制普遍确立。成都市绝大部分县、区均设立了政府应急办,市级主要部门大都明确或建立了应急管理职能处(室);市政府应急办还与相关部门建立了驻川部队和直升机紧急调用机制,军地协同联动能力进一步提升;依托公园、广场、体育场馆、学校操场,成都各地新建、改建了一批避难场所和紧急逃生平台,多数学校确定了避险逃生路线和方法,建成了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3.成都市防灾减灾管理中有待提高的方面

(1)法制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成都市安全减灾法制建设基础仍较为薄弱,近年来有很大发展,但还有待继续完善。

(2)我国目前基本上实行的是分灾类、分部门、分地区的单一减灾管理模式。成都市的灾害管理基本上是各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市抗灾救灾领导小组与市各单灾种的委员会之间的关系明确还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呈多头管理。

(3)防灾减灾投入与经济发展和实际需要相比相差甚远。防灾减灾投入的不足,会影响城市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建设。增加防灾减灾投入是目前防灾减灾中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4)防灾减灾研究力量较弱,应对机制还需要加快完善。

(5)防灾减灾教育尚不普及。特别是学校、工厂、医院、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对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防灾减灾的演习也没有长久地坚持并落实到实际。

(6)保险机制尚不健全。保险自身的职能和其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减灾客观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决定了保险能够在社会减灾这一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三、改进和完善成都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

成都市关于防灾减灾要最终达到理想的管理模式,仍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改进和完善。

1.把预防灾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除了制定更加细分的法规措施办法来依法管理、规避灾害风险,还应对百姓,特别是灾害容易发生的部分区域,长期坚持并进行频率适量、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普及。这些应包括生活中如何避免人为灾害、对于自然灾害的处置、预先制定好的紧急避难所、灾害发生时应怎样与救灾单位配合等浅显易懂、实际有效的预防灾害或应对的措施。

2.政府应成立类似“成都市防灾救灾委员会”的非常设机构部门。这个部门应有绝对的权威性。市政府第一负责人为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为分管灾害的,各下级单位领导小组、单灾种委员会、指挥部等均受该防灾救灾委员会直接领导。该部门重点开展组织防灾救灾的研究、加强防灾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定期根据细分区域进行调研比较总结。

3.各区、县也应做好各种预防、应对、处置灾害的备案。与市相关部门协商规划明确各自的职能。建设好防灾救灾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并可分期招募社区防灾救灾志愿者队伍做好应急准备。

本文只是在宏观上通过对几大城市防灾救灾的对比,阐述了成都市区域性防灾减灾的管理模式并了初步探讨。要想真正建立理想化效率化的管理模式,仍需要大量细致的各种相关工作。限于篇幅,本文不做具体讨论。

参考文献:

[1]沈祖炎,等.上海市抗灾救灾组织与指挥体系研究[M].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

[2]翟永梅,等.国内外大城市防灾减灾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3]金磊,等.责任重于泰山[M].北京:气象出版社.

[4]金磊.城市灾害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