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亚健康的认识

亚健康的认识

亚健康的认识

亚健康的认识范文第1篇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的方法,选择广州某区基层镇级8间医院护理人员236人。没有年龄限制,女性。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基本信息+亚健康的基本知识+如何应对亚健康)对护理人员发放问卷,并且调查人员当面讲解问卷中的各项问题和填表要求后,由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并当场收回。拟调查人员300人,实调查290人,发放问卷290份,实收回问卷260份,有效问卷236份。

1.3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将护理人员对亚健康的认知情况分为三个等级:“仅听说过”定义为听说过亚健康这一词,但对定义模糊,对如何处理亚健康问题不清楚或知之甚少;“初步认识”定义为知道亚健康的定义,对亚健康概念、应对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只是粗略的认识,不全面;“深入了解”定义为对亚健康这一词的定义清楚,了解亚健康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并能熟练掌握病人亚健康的应对方法。

2结果

236名护理人员中对亚健康仅听说过的有17人,占7.21%;有初步认识的有196名,占83.05%;对亚健康有深入认识的23名,占9.75%。

3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显示:护理人员对亚健康有初步认识的占大多数,为83.05%,然而对亚健康有深入认识的仅占9.75%,7.21%的护理人员对亚健康仅听说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①可能是护理人员参加工作后,没有认真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没有与医学发展步调保持一致;②是镇级基层医院仍有相当部分年龄较大护士为无专业护理学历人员,或者是后来参加成人护理专业学习人员,学习强度不够。③是与镇级基层医院基础相对较差,没有认真开展继续教育有关。护理人员对亚健康的认知情况普遍较差,建议卫生部门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护理人员对亚健康和健康的认知情况,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知识来促进护理人员健康教育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①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一些日常生活的健康常识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受益更大,做讲座不仅可以增加护理人员健康知识储备,更是给护理人员一个警醒,提醒护理人员首先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②提高基层医院护士亚健康基础知识。目前国内的各大护理院校教育中对亚健康知识相关教育很多,但护理人员在工作后较少有机会参加亚健康方面的培训。因此,为了尽快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的亚健康知识水平,各级护理学会应为基层医院护士提供系统的亚健康知识教育课程,医院护理部要鼓励护士参与各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亚健康学术讲座等,带动护士对亚健康知识和管理技巧的掌握,并为护理专业学生增设必修或选修亚健康课程。③护士需积极参与对病人的亚健康管理。大部分护士认为评估和诊断患者的亚健康主要是医生的职责。亚健康管理是一个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接触患者的机会很多,护士能及时发现患者除现症外其它方面的亚健康,但是要充分发挥护士在亚健康处理中的作用,只有给她们提供更多的参加“亚健康”学习的机会,才能提高她们亚健康的知识水平,更好地对群众开展健康教育。④规范亚健康患者的管理处理实践。制定标准化、正规化、系统化的亚健康实践工作指引,为提高护士对亚健康患者的评估能力,并建立亚健康的监督和评价体系,加强对亚健康的监督与指导。努力培养亚健康专科护士,促进亚健康专科的发展,提高亚健康管理水平,从而有效改善亚健康患者的生活质量。

4结语

亚健康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1)04-0707-03

The Commonly Use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Sub-health State

Zhao Xin,Chen Jia-xu,Wang Li-min,Cui Hua-ting,Cui Hai-zhen, Kang Chun-ji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CM, Beijing 100029)

Abstract:The academia has made a lot of research for the sub-health concept,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diagnostic criteria,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ince the emergencing of the Sub-health concep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omestic commonly used methods about the assessment of the sub-health state. Mainly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symptoms diagnostic criteria, rating scal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iagnosis. These three methods of sub-health state have shown a certain respect, but also defect exists in many areas. This paper makes a consolidation of the main assessment methods of the sub-health to find the most effective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using it in the next step of study, then exploring further about the mechanism ,physiology, or pathology of sub-health state.

Key words:Sub-health State;assessment methods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以及思想认识的发展,20世纪以来,现代医学由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开始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人类对于健康的关注已由单纯的关注“是否有疾病”,过渡到了关注“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健康状况”。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Berkman)教授首次提出除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外,人体还存在一种既非健康亦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即“第三状态”,我国学者王育学将其称为“亚健康状态”【sup】[1]【/sup】。有关亚健康的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内受到重视。学术界对于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诊断标准、测定方法、预防与治疗,特别是应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学理论防治亚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此基础上,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sup】[2]【/sup】,该指南认为:“如果存在目前医学上不能解释的症状表现,且持续3个月或以上者,可判定为亚健康”。此标准目前在国内有关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的研究中使用较为广泛。但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学术界对亚健康的概念、内涵与外延、评估方法等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本文对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的主要评估方法进行整理,以期寻找最有效的测定方法和检测技术,将其应用到下一步课题研究中,进一步探究亚健康状态的发生机制或生理、病理变化。

1 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

目前国内有关亚健康状态评估方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症状标准诊断法、量表评估法和生理生化指标诊断法。这三类方法在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中都表现出了某方面的优势,但同样存在多方面的不足。

1.1 症状标准诊断法

症状标准诊断法即采用专家咨询法制定亚健康状态相关症状的诊断标准,由医生或研究人员依此标准进行判断。专家咨询法又称德尔斐(Delphi)法,1964年美国兰德(Land)公司首先将其用于技术预测中,是以专家作为索取信息的对象,由专家通过调查研究作出对问题的判断、评估和预测的一种方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直观预测方法,特别适用于缺少客观信息资料和历史数据,而又较多地受到社会的、政治的、人为的因素影响的信息分析与预测课题。实践证明,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信息分析与预测,可以较好地揭示出研究对象本身所固有的规律,并可据以对研究对象的未来发展做出概率估计【sup】[3-4]【/sup】。亚健康状态的研究是在20世纪末才发展起来的,命名至今亦只有20年时间,历史数据严重不足。且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尚没有公认的统一标准;亚健康的症状以亚健康状态者自觉不适为主,受到社会、政治、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缺乏可明确定量的客观信息资料。这种研究现状符合德尔斐(Delphi)法本身的特点。通过专家咨询法制定的亚健康诊断标准,诊断症状均以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为主,临床使用中认为具有流行病学的诊断价值,在研究中广泛应用。如陈青山等按照Delphi法原理咨询专家,计算亚健康诊断标准的有关评价指标,并将拟订的亚健康诊断标准用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取得较可信的结果【sup】[5]【/sup】。

1.2 量表评价法

量表评价法是根据事先设计的等级评价量表来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的方法。实践证明,量表测量的结果作为对具体事物的研究是可以计算和评价的。亚健康状态人群表现出的症状以自觉不适为主,包括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人的精神、心理、情志等活动状态可以通过量表进行评估,在研究中能够成为客观的证据。因此将量表评估法引入到亚健康领域,把自觉症状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量化测量,从得到的数据来判断严重程度,能够相对客观的反映主观感觉性指标,很大程度上加强了目前对于亚健康状态的评估,从而有效地判断和测量亚健康状态【sup】[3-4]【/sup】。

1.2.1 常用量表评价 亚健康状态判断的前提是确定并剔除健康与疾病状态。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下的定义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其中躯体疾病状态可以通过各项临床检查实现,有各种症状、体征和客观指标检查支持,排除并不困难。而某些尚未被患者意识到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性不良等状态如何被界定为“不健康”曾经是研究人员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已开发成形的健康测量工具,如健康测量量表、生存质量量表、心理测量量表、症状评测量表等,使用频率较高的量表包括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目前国内亚健康相关研究中广泛使用【sup】[6]【/sup】。但将这些测量工具应用于亚健康研究时,仍有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采用的量表仍以从国外引入的为主。经过一系列步骤译出量表的中文版后,需要以我国人群状况建立相应的常模数据,才能使之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的相关状况具有判别能力。特别是一些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指标受到文化传统、社会状态以及政治经济情况等多方面影响,量表的“正常值范围”是否适合我国人群尚需大样本检验。另外,量表评价法有时由于过于追求量化,要求受试者严格划分等级、程度,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

1.2.2 自制量表 量表的设计直接引导着评价方向,量表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评价的质量。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心理社会应激评定量表(PSAS)、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量表都是针对健康或疾病状态评估而设计的,并非亚健康状态专用量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评估和研究需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以上量表,根据课题需要研制了多种自制亚健康状态量表。如胡先明等参考其他诊断量表,制订出了亚健康症状标准诊断量表,对部分人群进行亚健康状态的评估,并分析了其相关社会心理影响因素【sup】[7]【/sup】。范存欣等在对广东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进行研究时,参照了WHO生存质量和有关健康的内涵,并结合广东地区高校教师工作、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与亚健康诊断有关的躯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问题、亚健康的各种影响因素、疾病现状以及对亚健康的认知等54个条目,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亚健康发生率为43.90%【sup】[8]【/sup】。庞军等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82例亚健康人群进行研究,研究项目包括反映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情绪、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和其它等10个方面,结果显示亚健康人群存在诸多心理症状和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sup】[9]【/sup】。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由于亚健康本身的定义、范畴等还很不规范,尚未形成统一的判断标准,诸多自制量表虽有一定共性,但具体评定方法、条目等与该课题组研究方向联系密切,置于其他类型研究时可推广性和可重复性欠佳。因此国内亦尚未形成业内公认的亚健康评定量表。

1.3 检测评定法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在疾病临床和亚临床诊治方面的广泛运用的设备、仪器和技术,也逐渐用于亚健康状态的检测和评估。目前常用的方法如运用脑像检查(EEQG)【sup】[10]【/sup】、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机体免疫细胞功能检测、超高倍显微诊断仪(MDI)评估法【sup】[11]【/sup】、多媒体显微诊断仪(THMMDI)检测法【sup】[12]【/sup】、活体血液分析(LBA)【sup】[13]【/sup】、血液细胞阻抗测量【sup】[14]【/sup】、福贝斯远程健康检测系统(TDS)【sup】[15]【/sup】、量子共振检测法(QRS)【sup】[16]【/sup】等。

生理生化指标量化检测直观、准确,最大可能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利于进行数据分析比较研究。但目前研究中健康人群参考值很难界定。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会有诸多自觉不适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能有某些指标的变化,但尚未达到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即仍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如何在正常值范围内划分出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的参考值仍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1.4 中医学评估方法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异常或衰退的状态,而非器质性病变,发展下去又会逐步进入疾病状态。这种认识与中医学中的“未病”有很多相似之处。“治未病”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之。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后又相继提出了“消患于未兆”、“济赢劣以获安”等,所谓“未兆”、“赢劣”都是对“未病”的解释,即不“健康”却又不属于“疾病”的虚弱或向疾病发展的状态。中医未病学中,所谓“未兆”即未有显著疾病征兆之时,而“赢劣”则是指虚损或不太健康,但不一定有病的状态,而这些内容,与现代所说的亚健康状态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多认为“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因此,中医“未病”的范畴比亚健康的范畴要广泛的多,包括了对健康、亚健康、疾病及病后康复阶段的人群的调治,而亚健康状态只是中医“未病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之一,与“未病”中的“欲病”状态更为接近【sup】[17]【/sup】。

同时亚健康状态是一种生理功能异常或衰退的状态,而非器质性病变,对于这种“状态”的认识与中医学中的“证”有很多相似之处。中医学诊疗过程中重视人体的主观感觉,认为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由劳逸过度、起居失常、饮食不节等原因,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脏腑气血不和所致,常出现疲乏无力,精神不振,食欲不振,心烦多梦,睡眠不安,抑郁或焦躁,记忆力减退,减退,工作效率降低等现象。综合分析这些症状虽然不能达到西医某种疾病的诊断标准,但在中医诊断中可以辨为某类证候,继而可以通过中医辨证立法处方进行调理和治疗。由此可见,亚健康状态的研究与中医“未病”和“证”的研究密切相关。因此探索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生理指标,进一步建立亚健康状态测评系统,增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及时纠正生理功能的偏颇,有效地防病于未然对于中医研究人员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sup】[18]【/sup】。

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规范了中医药防治亚健康研究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如亚健康的定义和范畴、亚健康的常见临床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等,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与相关学科研究及干预亚健康状态提供了参考。应用此指南中的标准,更多研究人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因而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中医诊断评估方法。如中医四诊模拟检测、观指甲测亚健康、观舌测亚健康、观面测亚健康等。近年来的研究中亦出现了将多种中医诊法相结合试图建立全面的研究体系的文章。如亚健康的“九诊综合评估”包括望诊、闻、问、切、甲诊、心诊、子午诊、经络诊、脏腑诊等【sup】[19]【/sup】。费兆馥等在中医脉诊、舌诊客观检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学的相关知识,选用多种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使用图像法进行分析,以期探讨亚健康状态的形成机制,建立一种多指标综合分析、客观评估亚健康状态的方法【sup】[20]【/sup】。韦玉科等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开发的亚健康状态常见症状临床诊断系统,在测定人体亚健康状况时,可以得到同中医专家诊断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结果,也显示了较好的应用前景【sup】[21]【/sup】。

2 分析

亚健康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亚健康;问卷调查;参考标准;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4-0292-04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Norm for 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 (MSQA) /TAO Fang-biao* , XING Chao, YUAN Chang-jiang, et al. * Departmen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23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ub-health, and to develop the national norm for adolescents. Methods The sample of 22 325 students were chosen from middle school and high school in city and countryside, they were from 9 cities in 9 provinces. The 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 was used for self-rating, and calculated the values ofP85,P90, and P95 related to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domains and six dimension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total sub-health,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just that high school was higher than middle school and university. The high school had the highestP85 incidence of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total and six dimensions of adolescents, and then were the middle school and university. Conclusion ProposedP85 as the demarcation value for adolescent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total sub-health of different grades, it can be used as epidemiology criterion for sub-health study of adolescents in China.

【Key words】 Sub-health;Questionnaires;Reference standards;Adolescent

【基金项目】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AA02Z427)。

【作者简介】 陶芳标(1962- ),男,安徽枞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发育与行为医学和环境优生学。

【作者单位】 1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合肥 230032;2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社;3 贵阳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4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 太原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6 广州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7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8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9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10 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 蚌埠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青少年学生处在生长突增到身高停止生长阶段,心理和社会化发展尚处在不断成熟的进程中,躯体、心理和社会交往上常常会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影响到生活质量。传统医学关注的是符合临床诊断的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或称之为亚健康状态)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1]。青少年亚健康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严重制约了对青少年亚健康的研究和干预。为此,笔者领导的课题组编制了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初步进行了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分析[2-4],并在全国9 个省市开展应用研究,从而初步提出我国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状态(subhealth status)的划界值,为开展青少年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判定标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的时间为2008年1-3月,样本人群来自全国9个城市的11所大学(大一、大二)、14所市区中学(5所初中、5所高中、4所完中)和16所农村中学(7所初中、7所高中、2所完中),获得有效问卷22 325份。其中初中学生7 151名(32.0%),高中学生7 086名(31.7%),大学生8 088名(36.2%)。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按地区和城乡分层,整群抽取9个城市学校中的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大一、大二班级所有学生为调查对象,并使纳入的样本满足城乡、性别比例一致的要求。

1.2.2 调查内容 包括一般情况、个人和父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以及健康危害行为、自伤行为、生活满意度、应激性生活事件等。调查问卷不填写姓名,在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的指导下于上课时间完成,并当场收回问卷。

1.2.3 青少年亚健康症状和亚健康状态的评定 运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SQA),评定亚健康相关症状。该问卷由71个项目组成,分为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2个领域,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3]。每个项目设6个评定等级,分别赋1~6分,每个等级的意义分别是:1为没有或持续不到1周,2为持续1周以上,3为持续2周以上,4为持续1个月以上,5为持续2个月以上,6为持续3个月以上;项目的设置均为反向,得分越高表示亚健康症状持续时间越长。筛查的标准为项目持续时间达1个月以上,判定为亚健康症状,并以全国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症状项目数第90百分位数(P90),作为判定亚健康状态的参考依据。

1.2.4 统计分析 使用EpiData3.02 建立数据库,逻辑纠错无误后,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全国9个城市的青少年学生共22 325名,其中城市学生11 749(52.6%)名,农村10 576(47.4%)名,城乡比例为1.11∶1。男生10 890(48.8%)名,女生11 435(51.2%)名,男女比例为1∶1.05,平均年龄为(16.39±2.85)岁。初一学生3 571(16.0%)名,初二学生3 580(16.0%)名,高一学生3 672(16.4%)名,高二学生3 414(15.3%)名,大一学生3 983(17.8%)名,大二学生4 105(18.4%)名。见表1。

2.2 青少年亚健康症状检出率

2.2.1 不同性别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 男、女生躯体、心理及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2 不同年级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 各年级学生躯体、心理及身心亚健康症状检出率表现为高中较高,初中、大学较低,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2.3 城乡青少年学生亚健康症状检出率 城市学生心理亚健康症状的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学生躯体及身心亚健康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2.3 亚健康症状数的P85,P90 和P95的分布情况 表5给出了MSQA各领域、各维度及总体的症状项目数P85,P90 和P95的分布情况,可为判断青少年身心亚健康状况提供依据。其中总体学生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身心亚健康状态的症状数P90分别为3,8,11,可作为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身心亚健康状态的划界标准。

表6给出了MSQA各领域、各维度及总体的症状项目数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学生P85,P90 和P95的分布情况。由表6可知,MSQA在躯体、心理领域及总体症状数在P90的分布上表现为高中(高一、高二)高于初中(初一、初二),初中(初一、初二)高于大学(大一、大二),这可为不同年级间的比较提供参考。

3 讨论

3.1 在青少年中识别亚健康的学校卫生学意义 有学者认为,亚健康是指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的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5]。但这个概念的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不同学者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赵瑞芹等[6]认为,亚健康状态指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而且这种状态是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既可向健康状态转化,也可向疾病状态转化。陈国元等[7]把亚健康分成3个阶段:(1)轻度身心失调,以疲乏无力、失眠、情绪不稳等为主要表现;(2)“潜临床”状态,表现为活力、反应能力及适应能力减退等;(3)“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患病但症状不明显,医生尚未明确诊断,未开始治疗状态。刘保延等[8]对亚健康的定义为,排除现患疾病的前提下,机体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而无明确的疾病诊断。沈红艺等[9]认为,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10-11]以及中医研究中的未病之病和欲病都可以纳入亚健康的范畴。有研究指出,慢性疲劳综合征和神经衰弱的表现十分接近[12],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健康损害的一个重要原因[13-14]。其次,阈下精神障碍(如阈下抑郁、阈下焦虑)及阈下躯体化症状等[15-16]也是亚健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认识的差异,评价方法也各不相同,除了自行设计问卷外,也有学者利用外国常用的健康自评问卷[17-18]进行亚健康状况的评定。此时,前者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而后者不但受到社会文化背景差异的影响,而且针对性也相对较差。自评(自测)健康是健康评价的方法之一,它在社会科学和健康研究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是社区人群疾病及死亡独立的预测指标[19-20]。在现阶段,基于自评健康的方法,制定一份有效、敏感的亚健康自评问卷应是亚健康研究的当务之急。

识别青少年亚健康在学校卫生实践上也有指导意义:(1)符合预防医学二级预防所倡导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思想,及时给予亚健康者的健康指导、进一步检查等,促进良性转归,减少病痛;(2)拓展学校卫生服务领域,将亚健康纳入学校卫生服务范畴,改变既往学校卫生工作者局限于疾病不能治疗,其他服务十分有限的局面;(3)调理好亚健康, 减少不良预后,减少家庭和社会对医疗的投入,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3.2 建立青少年亚健康状态统计学界定标准是开展亚健康流行病学研究的第一步 虽然对亚健康的认识还不够统一,但我国许多学者都对亚健康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汤建军等[21]利用Delphi方法分析了1 409名高中生的亚健康状况,男、女生亚健康状况的检出率分别为59.93%和56.12%,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王玉荣等[22]研究发现,高中生中存在亚健康躯体症状的占73.8%,存在心理症状的占89.2%,男生和女生在头痛、烦躁和易惊等症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高于男生。范存欣等[23]利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问卷在大学生中进行了试用,男生亚健康检出率为58.55%,女生为64.63%,女生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这些研究都是以1项症状作为亚健康的筛查标准,同时对症状的持续时间也没有要求,这可能会明显地高估亚健康的检出率。亚健康状态是一种长期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失调的过程,与一过性的身体不适、情绪低落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或发生频率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为此,笔者以自评“严重”或“经常发生”的症状来设置问卷项目,症状的持续时间为1个月来界定亚健康中症状,比传统健康评价问卷项目只有症状的中性描述相比,是一个本质的突破。

在对亚健康的认识还处在探索历史阶段的历史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以亚健康症状数的P90为青少年亚健康状态的划界标准,既符合统计学的要求,也考虑到我国卫生资源(包括学校卫生服务资源)有限的国情。以此为亚健康状态的判定标准,可以:(1)统一目前繁冗混杂的各类筛查方法及判定标准不统一的局面;(2)便于识别亚健康状态高危人群,及时发现“病例”;(3)用于比较研究,提高不同地区、人群等之间的可比性;(4)可用于干预效果的评价研究。因此,从流行病学角度制定青少年亚健康判定标准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本研究提出了总的青少年学生(包括大学生)亚健康状态评价划界值,便于统一和简便使用;同时,也分别提出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人群亚健康状态划界值。鼓励研究者使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并对划界值做出实证研究,获得更多的效度资料。

本次调查没有把初三、高三及大学高年级学生纳入,主要是考虑到该群体承受着特殊的学习压力或就业压力,很可能会给整体的判定标准带来影响,现在看来是个缺陷,课题组还在补充这方面的资料。

4 参考文献

[1] 何裕民,沈红艺,倪红梅,等. 亚健康的范畴研究.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29(1):2-4.

[2] 齐秀玉,陶芳标,胡传来,等. 中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问卷编制. 中国公共卫生,2008,24(9):1 025-1 028.

[3] 邢超,陶芳标,袁长江,等. 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 中国公共卫生,2008, 24(9):1 031-1 033.

[4] 万宇辉,胡传来,陶芳标,等. 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反应度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9): 1 035-1 036.

[5] 董玉整. 亚健康及其产生的三个主要原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9):758-759.

[6] 赵瑞芹,宋振峰. 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1-13.

[7] 陈国元,刘卫东,杨磊,等. 教师“亚健康”现状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职业卫生与疾病,2000,15(2):101-102.

[8] 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等.亚健康状态的概念研究.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801-802.

[9] 沈红艺,倪红梅,赵春妮,等. 亚健康的相关概念比较.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 29(1): 8-10.

[10]CAO Y, ZHANG Y, CHANG DF, et al. Psychosocial and immunological factors in neurasthenia. Psychosomatics, 2009, 50(1): 24-29.

[11]JACOBS TJ. On the adolescent neurosis. Psychoanal Q, 2007 , 76(2): 487-513.

[12]PARALIKAR V, SARMUKADDAM S, AGASHE M, et al. Diagnostic concordance of neurasthenia spectrum disorders in Pune, India. Soc Psychiatr Epidemiol, 2007, 42(7): 561-572.

[13]RIMES KA, GOODMAN R, HOTOPF M, et al. Incidence, prognosis, and risk factors for fatigue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adolescents: A prospective community study. Pediatrics, 2007, 119(3): e603-609.

[14]BEVERLEY DW.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in children. Current Pediatrics, 2005, 15(3): 246-252.

[15]LEWINSOHN PM, SHANKMAN SA, GAU JM, et al. The prevalence and co-morbidity of subthreshold psychiatric conditions. Psychol Med, 2004, 34(4): 613-622.

[16]HWANG JW, HAHM BJ, KWON ST,et al. Impact of lifetime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nd major depression before internship on psychopatholog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Korean interns: 6 month follow-up study. Aust N Z J Psychiatry, 2008, 42(4): 301-308.

[17]李燕华,王玲,朱国军,等. 新兵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 预防医学杂志, 2000, 18(3): 192-193.

[18]汤仕忠,申红静,蔡雄鑫. 248 例亚健康者心理健康状态的测定和评价. 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1): 34-35.

[19]GRANT MD, PIOTROWSKI ZH, CHAPPELL R. Self-reported health and survival in the Longitudinal Study of Aging, 1984-1986. J Clin Epidemiol, 1995, 48(3):375-387.

[20]THONG MS, KAPTEIN AA, BENYAMINI Y,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a self-rated health question and mortality in young and old dialysis patients: a cohort study. Am J Kidney Dis, 2008, 52(1):111-117.

[21]汤建军,韩慧,李红影,等. 蚌埠市某高中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7): 618-619.

[22]王玉荣,何倩,王增珍,等. 广东某市高中生的亚健康情况. 医学与社会, 2005, 18(7):15-17.

亚健康的认识范文第4篇

Abstract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ed factors of sub health status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385 college students from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by SPSS20.0 software. The incidence of sub-health was 25.39%. The male was 36.09% and the female was 19.68% (P=0.000). The awareness rate of sub-health was 45.81%. The main risk factors of sub health of medical students are sex, interest in learning, eating less, hate party. The incidence of sub-health among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is relatively low,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and sub health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Keywords college; medical students; sub-health status

??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当今社会,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这种亚健康状态在现代人中广泛出现,普遍存在于各职业、各年龄人群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多研究表明,大学生是亚健康的高发人群,相当一部分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为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现状,探索相关影响因素,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亚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本研究在河北医科大学学生中进行了亚健康状态调查,现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河北医科大学在校大学生。

(2)研究方法。参照相关文献中关于亚健康状态的各种表现,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状态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如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和相关症状两个部分。采用现况研究方法,由被调查对象独立自填问卷方式填写问卷,当场完成并收回。

(3)统计分析。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统计方法采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385名学生接受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2份,有效应答率99.22%。其中男生133人(34.82%),女生249人(65.18%);来自农村、乡镇、城市的学生分别是189人(49.48%)、83人(21.73%)、110人(28.80%);独生子女110人(28.80%),非独生子女272人(71.20%)。

2.2 医学生总体亚健康状况

调查382人中,亚健康者97人,占总人数的25.39%。

2.3 不同群体医学生亚健康比较

(1)不同性别间比较。男生亚健康发生率为36.09%(48人),女生亚健康发生率为19.68%(49人),男生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5,P=0.000)。

(2)不同生源地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医学生亚健康发生率分别是农村25.93%(49人),乡镇25.30%(21人),城市24.55%(27人)。来自农村的医学生亚健康发生率稍高于来自乡镇和城市的学生,但不同生源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0,P=0.965)。

(3)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医学生中独生子女亚健康发生率更高,占27.27%(67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88,P=0.591)。

2.4 医学生对亚健康的认识情况

结果显示,知道亚健康的医学生比例为45.81%(175人)、知道不多者占52.62%(201人)、不知道的占1.57%(6人)。

2.5 亚健康相关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将医学生的一般情况及相关症状等因素作为自变量,因变量健康赋值0,亚健康赋值1,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向后逐步法,a入=0.05,a出=0.10,逐步筛选出较优方程,结果进入方程的有4项(见表1),卡方检验,x2=24.727,P=0.000,故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方程为:

3 讨论

亚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虽然不会使人马上致病,但具有发展成多种疾病的潜在危险性。因此,无论从临床医学角度还是从预防医学角度认识亚健康状态都具有积极意义,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河北医科大学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25.39%,?c姚霖等的研究结果27.87%相近,但低于杨晓林的研究显示医学生的亚健康的发生率将近38%,并且也大大低于周旭等的75.1%。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研究对象不同,判断标准不统一有关,此外地域差异也可能是导致结果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结果与姚霖等的不同;不同生源地间及是否独生子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研究发现,医学生亚健康概念知晓率为45.81%,了解程度相对较高,这也和医学专业学习有关,但是医学生实行的是五年学制,课程多,学习压力大,因此对于亚健康的保护作用可能有限。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最终进入方程的4个危险因素分别是性别(X1)、学习兴趣(X6)、进餐少(X14)及讨厌聚会(X16),其中X16的回归系数为正值,OR值大于1,并且有统计学意义,说明X16会增加亚健康发病的机会;而X1、X6、X14为保护因素。

医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比预期要好很多,这与学校的重视密不可分,比如学校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中心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定期开放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诊室早期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另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的开展也增加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等等。但是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将来所要面临的工作环境与压力以及所担负的重责,都要求他们要有健康的身心,故而防治亚健康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4 建议

(1)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建立一支医学生参与的亚健康宣传、监督队伍。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这是对大学生进行一切亚健康干预的首要任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校园网等多种形式宣传亚健康的危害性,提高对亚健康的认识。由于医学生的专业背景以及对于亚健康的认识较好,建议建立一支医学生参与的亚健康宣传、监督队伍。大学生之间年龄相近,更了解同龄人,利于校内及校际间交流学习,也能更好地寻找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改善大学生整体亚健康状况。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正确面对压力。学校应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相关的讲座,定时开放心理健康咨询诊室,及时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确面对压力。

亚健康的认识范文第5篇

1.1 学习环境亚健康。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求胜心切、精神压力过大、注意力难以集中、神经衰弱、抑郁、烦躁,焦虑、失眠等是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最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较重,长期睡眠不足,大脑过度疲劳,整日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如考试成绩不理想,则精神压力更重。

1.2 生活方式亚健康。现代人饮食往往热量过高,营养素不全,加之食品中人工添加剂过多,营养成分偏缺,造成很多人机体的代谢功能紊乱。作息时间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等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原因;引食不节和嗜好烟酒等,已成为许多学生的通病。

1.3 人际关系亚健康。由于年龄、阅历及个性因素的差别,同学之间常为一些小事发生冲突,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心理素质差者感到压抑、烦躁、焦虑不安;有些学生不能把握自己,采用自私、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和集体,导致同学和周围人的人际关系紧张。

1.4 社会因素亚健康。社会的激烈竞争,生活频率的加快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引起多虑、失眠、多梦、头痛,所有这一切均是导致学生亚健康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

1.5 家庭环境亚健康。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父母离异或家庭出现突发事故,学生精神受到严重刺激,产生心理问题。

1.6 个人因素亚健康。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命运动规律――即“生物钟”,维持着生命运动过程气血运行和新陈代谢的规律。调查发现,很多学生热衷于“上网”、经常不顾正常的学习和休息,影响学业完成和身体健康。也有不少同学学习“开夜车”,违背了正常作息时间和个人的生物规律。

2、造成“亚健康”的因素

导致学生亚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也有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大,引起睡眠不足,影响人体的神经调节和内分泌调节,进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不良卫生习惯,一些学生不吃早餐和不按时吃早餐,有些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随便吃一点,从而影响上午的学习,造成营养摄取不足,久而久之,养成饮食无规律,对身体的伤害较大。

作者从2007年调查的一组数据得知:许多学生由于课程多,学习任务繁重,每天参加体育活动时间少,并显示,每天女生参加活动只有37.6%的人在15min以下,男生只有68.3%的人在30min以下,男女生达到1h或超过1h的人数很少,而且没有组织课外体育活动,自觉锻炼的意识不强,所以,平时自觉锻炼就很少。每天参加lh体育活动得不到保证,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3、教育与对策

3.1 增设健康教育的专业指导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亚健康”状态的各种表现形式,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心理放松的方法,以加强自我监护,预防或及早发现亚健康状态,并将之消灭于萌芽之中。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构建与落实新型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丰富健康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不断增强学生的健康与保健意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建立新的健康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健康教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使之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

相关期刊更多

学术探索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科学之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湖北造纸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轻工业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