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讯技术

电讯技术

电讯技术

电讯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子通讯 多途径 抗干扰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108-01

1 电子通讯抗干扰技术的工作原理

从专业学术上来定义,电子通讯抗干扰技术是指一切对抗影响通讯正常运行的技术,这类装备和技术的作用是保证通讯技术能够正常运行,消除电磁能和定向能控制对于正常通讯的影响,抵抗通讯技术中攻击电磁频谱手段,提高通讯技术对于噪音环境的生存能力,从而有效提升电子通讯技术的运转流畅性。抗干扰技术工作原理是抑制干扰源发生的干扰信号切断干扰信号的传播途径,保持电子通讯信号传播不受噪音信号干扰。再者是抗干扰技术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较强,对于干扰信号的判断精确,对抗干扰的能力较强,能够解决电子通讯中面临的干扰问题,有效优化电子通讯系统的运行。

2 电子通讯常用的抗干扰技术

电子通讯抗干扰技术应用的目的是提升通信端口信号输出信干比,对于干扰信号能够迅速判断,提升正确信号的接受能力,保证通讯系统能够筛选过滤传播信号。抗干扰技术功能实现是要借助于信息处理系统、信息载体和信息传播平台,当前电子通讯抗干扰技术更新较快,常用的抗干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实时选频技术,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测量通讯传输渠道中的特点信号,由于经过电离层反射后到达的接受信号的频率不同,可以直接判定接受信号的质量,实现了通讯设备信号换频的自动化切换,在信号传输条件优良的弱干扰频道上具有良好的效果。②高频自适应抗干扰技术,这类技术的优点是工作适应性较强,能够根据通讯条件变化来自主调节抗干扰信号设置,当前通讯技术快速发展,对于抗干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频自适应技术实现了频率调整、功率转变、传播速率调整自动化,有效提高了选频和换频过程中的通讯信号优化,具有传播条件优良的弱噪音信道上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③高速调频技术,这是一种具有规律和速度跳变的抗干扰技术,在宽频带范围内进行信号跳变,其具有抗搜索性能强大的功能,系统频率射频频谱的取值范围较宽,再者是抗截获性能优良,系统能够保持信号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调频图像一致性,并保持两个环节信号频率值相对应,高频调频技术是未来电子通讯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④扩频技术,其在电子通讯中应用呈现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载波是随机性的宽带信号,其带宽相对于调制数据带宽更加宽泛,再者是载波的带宽比较宽,其接受过程实现了本地产生的宽带载波信号的复制信号与接收到的宽带信号相连接。

3 电子通讯多途径抗干扰技术研究

在当前的电子通讯环境下,提升电子通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研究热点,抗干扰技术应用不仅要实现单台通讯设备的抗感染能力,同时也应当采用多元化的抗干扰技术,将整个通讯系统纳入到抗干扰系统中,提高对干扰信号的甄别和切断能力,实现工作信号的安全和通畅传输。

3.1 综合性信号处理抗干扰技术

在现代化的电子通讯体系中,信号处理要借助于通讯设备和传输原件共同完成,综合性信号处理抗干扰技术应用实现了对多重信号的甄别和拦截,尤其是对于干扰信号采取多种处理方式,有效拦截干扰信号。在抗干扰信号处理系统中,高频脉冲噪音是最大的干扰因素,其影响了信号接收的准确性,对于信号处理系统产生误导,因此要优化电子通讯系统就应当从系统跳频、扩频、混合扩频、自适应干扰抑制、数据猝发、伪信号隐蔽、前向纠错等方面入手,增强通讯信号的随机性和时变性,使得通信信号更加多变化,同时要根据电子通讯信号的传播要求随机设定速率调频和自适应调频,提升电子通讯系统对于噪音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3.2 天线和传播结合的抗干扰技术

电子通信信号传输要借助天线设施和传播路径来完成,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节点是信号传输和接受的端口,系统中的中心和终端都是采用全向天线结构,这种结构保证了信号接受的全面性,能够将四面八方的信号直接汇总到接收机中,但是各类干扰信号也汇聚到中心台系统中,因此在天线接受和传播渠道中要设置抗干扰技术,通过天线自动信号调零和信号方位进行信号跟踪和甄别,甄别干扰信号的来源,通过不同方向的信号干扰比判断干扰信号的频率,并进行干扰信号抑制和切断。天线和传播结合的抗干扰技术实现了信号高宽调频,在信号多进制扩张的的基础上完成结构的自适应调频,有效抵抗了干扰引号的波动干扰,大大提升了单台电台设备的干扰能力。

3.3 抗干扰技术和对抗技术多途径应用

电子通讯抗干扰技术要采用对抗技术和抗干扰结合的技术方式,在l现和甄别干扰信号源头的同时,也要向这一信号传播源发射干扰信号,实现电子通讯抗干扰和干扰一体化。抗干扰和对抗技术综合应用实现了通讯和干扰协调统一的目的,在整个通讯系统中,信号发射借助于宽带射频天线,这种天线结构能够进行全向天线和自适应天线模式的选择,宽带变换器能够进行信号接受和发生的切换,利用无线电信号处理软件可以对数字信号进行加工,并控制发生信号和干扰信号的功率,根据不同的电子通讯要求来选择适应的干扰方式,在对抗干扰信号的同时也发射干扰信号。抗干扰技术中的电子支援板可以对各类通讯信号进行侦查和筛选,为信号控制提供数据参考,实现电子通讯信号抗干扰功能一体化。

4 结语

总之,当前电子通讯技术多途径抗干扰技术发展要依托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对干扰信号的甄别、截获、处理,强化对干扰信号的切断和反干扰能力,提升电子通讯系统中信号传输和接受的准确性,同时要采用多途径技术结合的方式来优化系统抗干扰能力,优化电子通讯设备的工作环境。

电讯技术范文第2篇

人类在发现、使用和推广电能的过程中,建立了庞大的、遍及全球的物理连接网络。世界范围内人们都期望能将现有的庞大的电力网作为信息通讯的物理网络,将电力输送网和通讯网合二为一,经济地实现“智能大厦”、“智能小区”。

由于电力线载波在电力系统中使用坚固可靠的高压电力线作为信号的传输媒介,可节省大量的通道建设投资,再加上电力线载波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安全保密以及能够同时使用运动信号等特点,使得这种电力系统独有的通信方式在数字微波、一点多址、光纤、特高频等通信方式相继出现的今天仍得到持续的发展。因此电力网被国外传媒喻为“未被挖掘的金山”毫不为过。

电力线数字通讯技术是实现智能小区、智能家电、集中抄表和照明控制的核心技术,国外许多著名公司和研究单位都在对此进行研究,并开发出相对应的器件和产品。如:Intellon、Thomson、Atmel、Enika、National等等,而国内的许多的企业也紧随国际步伐在利用电力线传输信息,特别是在远程抄表系统方面已逐步形成应用研究的热点。

二、市场应用前景

电力线载波(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

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可以进行模拟(语音信号)或数字信息(如:家居控制信号)双工传输,可广泛应用于家居自动化、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通讯(如:互联网、内部信件、游戏、音频(MP3)、视频)等领域,具有普及效果、节省费用、安装方便、应用广泛等特点。

作为通讯技术的一个新兴应用领域,电力载波通讯技术以其诱人的前景及潜在的巨大市场而为全世界所关注,成为世界各大公司及研究单位争相研究的热点。国外许多著名公司和研究单位都在对此进行研究,并开发出相对应的器件和产品,如:Intellon、Thomson、Atmel等等。而国内的许多的企业也紧随国际步伐在利用电力线传输信息,特别是在远程抄表系统方面已逐步形成应用研究的热点。

1.在智能小区中的应用

智能住宅的概念起源于美国,美国的智能住宅发展是最为迅猛的。继美国之后,欧洲、新加坡等国家住宅智能化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所谓的智能化住宅小区,是指通过综合配置住宅区内的各功能子系统,以综合布线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区内各种设备管理自动化的新型住宅小区。通常智能化大厦是“三A”系统,即:

①安全自动化(SAS- Safe Automation System):包括室内防盗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紧急求助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对讲系统、煤气泄漏报警系统、室外闭路电视摄像监控系统、室外的巡更签到系统。

②通讯自动化(CAS一Communication Automation System):包括数字信息网络、语言与传真功能、有线电视、公用天线系统。

③管理自动化(MAS一Management Automation System ):包括水、电、煤气的远程抄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供水供电设备管理系统、公共信息显示系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提高,促使家庭实现了生活现代化,居住环境舒适化、安全化。这些高科技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生活习惯,提高了人们生活质量。在我国,智能住宅这一概念推广较晚,但其发展的速度却很快,全国已建立了一些具有一定智能化功能的住宅和住宅小区。

家庭智能大厦、智能小区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含了若干子系统,作为智能大厦、智能小区的后备网络,采用电力载波通讯有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而在智能大厦、智能小区底层通讯方式的选取上,各公司不约而同的把电力载波通讯作为首选。

2.在自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抄电表一直是件麻烦事。快到月底的时候,供电局总要派出许多人到各个居民小区里抄表,每人一天最多也只能抄上三五百户,伴随着城市住宅建设日益发展,居民数和独立电能表数迅速膨胀,多种电价制度开始推行,抄表计量日趋复杂,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变化,但如果在电表里安装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电脑远程终端那么一切都不再一样:

①无需抄表员用户的用电情况快速准确地反映到供电局的计算机中心。

②供电局直接和银行联系,用户只要在银行里办一张资金卡,就无须定时定期到供电部门排队交电费了。

③通过系统随意呼叫,每户人家当前用电量值、最大平均功率出现的时间,甚至整幢楼每小时、日、月、年的用电量、最大平均功率及其出现的时间,停电时间和次数,以及日、月的线损量和线损率都能清晰地显示。

④准确地对各类不同用户的不同用电负荷进行记录。

⑤系统自动运算各环节电量,及时发现不明的电量损失,杜决盗窃用电。

所谓自动抄表系统就是自动采集各种计量表的读数(如:电表、水表、煤气表、冷气表等),现在采集数据方法有:电话线、无线电、电力线和红外线等等。我们的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则是利用现有的电力线为媒介进行数据收集。不但有效降低系统成本的同时可以方便快捷地实现自动化抄收。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抄收的数据可以立即处理形成报表,同时由于双工通讯可以很容易做到监控用户用电参数、欠费断电等其他系统没有的功能。

我国现行的能源管理方式已远远跟随不上经济蓬勃发展的要求。为此,要尽快地对用电进行自动化管理,并支持电力部门进行技术改造。配合我国国家电力公司国电安运[1998]669号文中提出的“要重视用电营业,长远的目标是实现‘一户一表、集中抄表、银行联网’”的政策,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利用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开发的自动抄表系统,取消用电中间层,降低用电中间层,降低居民用电价格,消除用电过程腐败现象,成为电力部门响应国家这一政策的最佳解决方法。同时也给远程智能抄表的技术发展与产品推广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巨大的潜在市场和蓬勃的生命力。人们似乎已经看到,随着各种抄表自动计量装置产品的问世,“人工抄表”将退出历史舞台,自动抄表系统“一统天下”的日子已为时不远。

3.在家居智能化中的应用

用模拟技术在电力线上传递载波信号很早就有了。把电力线通信技术、网络、微控制器相结合,是在现有基础上推进家庭自动化的最现实最经济的途径,即以电力线为物理媒介,把分布在信宅各个角落的微控制器和家电PC机连成一个网络。其优点是:电力线和信号线合一,无须布设信号线;人们原来使用和维护电器的习惯都不受影响,家电无须增加双绞线、红外等接口,只要在内部配备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再更新程序就行了,对老式家电的改造也很容易;家电的信息量小,电力线载波速度慢的缺点不突出。因此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在家居智能化应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前景,特别是在中速率传输应用方面,因其具有可靠性高、造价低廉等优点,故可以与“蓝牙”相媲美。

4.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在其他领域里,电力线载波通讯也显示出了其巨大潜力,比如在一些干扰大、布线困难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采用电力载波通讯方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电力线在现代生活中已无处不在,只要能满足通讯要求,而又不便布线的地方,电力载波通讯技术都有着无比的的优越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应用。

虽然随着各种新的通信方式的出现,各类通信线路所占的比例各有所变化,但电力线载波通信在较发达国家的比例却一直保持在12%左右,而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30%。在国外,一些公司一直积极进行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研究及相关产品的开发。

就技术上说,挪威NERA公司A.C.E.32全数字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及德国西门子的准数字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代表了目前国际上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发展的水平。

我国从50年代开始从事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的研究,到80年展到全盛时期。90年代初期以后,电力线载波技术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扩大。21世纪的新契机更使电力线载波通讯这一通讯技术的新兴应用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三、发展现状

1.发展方向

从总体来说,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在向五个方面发展:

①从个别用户到低压段区段使用(PLC),其后段部分采用电话线、光缆、无线等构筑网络;

②仅用于低压部分(AC110/220V);

③室内系统正在出笼;

④室外系统成为研究课题;

⑤向家居自动化发展。

按速率和载波频率分为:

①低速率通讯(1KB/S以下),主要应用于长距离(1公里以上)利用25K高压电线对配电设施进行控制;

②中速率通讯(1-50KB/S),主要应用于固定小区间、楼宇间的数字通讯。包括自动照明控制、消防报警、自动抄表以及数据监控等系统。载波频率一般在50-535KHZ之间;

③高速率通讯,(100KBPS以上)主要用于小区域中的高流量数据通讯。如电脑网络中的打印、文件共享等,采用高载波频率1.7-30MHZ。

2.实现难点

由于电力线是给用电设备传送电能的,而不是用来传送数据的,所以电力线对数据传输有许多限制,因此电力线通讯具有以下特点:

①配电变压器对电力载波信号有阻隔作用,所以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一个配电变压器区域范围内传送。

②三相电力线间有很大信号损失(10 dB -30dB)。通讯距离很近时,不同相间可能会收到信号。一般电力载波信号只能在单相电力线上传输。

③不同信号藕合方式对电力载波信号损失不同,藕合方式有线-地藕合和线-中线藕合。线-地藕合方式与线-中线藕合方式相比,电力载波信号少损失十几dB,但线-地藕合方式不是所有地区电力系统都适用。

④电力线存在本身因有的脉冲干扰。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有50HZ和60HZ,则周期为20ms和16.7ms在每一交流周期中,出现两次峰值,两次峰值会带来两次脉冲干扰,即电力线上有固定的100HZ或120HZ脉冲干扰,干扰时间约2ms,必须加以处理。

有一种利用波形过0点的短时间内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但由于过0点时间短,实际应用与交流波形同步不好控制,现代通讯数据帧又比较长,所以难以应用。

⑤电力线对载波信号造成高削减。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线路阻抗可达1欧姆以下,造成对载波信号的高削减。实际应用中,当电力线空载时,点对点载波信号可传输到几公里。但当电力线上负荷很重时,只能传输几十米。因此,只有进一步提高载波信号功率来满足数据传输的要求,提高载波信号功率会增加产品成本和体积。

因此电力线上的高削减、高噪声、高变形,使电力线成为一个不理想的通讯媒介,但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电力线载波通讯成为可能。

3.主要几款国外电力线载波芯片的优点与缺点

由于数据信号的信噪比决定传输距离的远近,因此电力线载波通讯的关键就是设计出一个功能强大的电力线载波专用modem芯片。国外在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方面发展较早,多家国外公司陆续推出了自己的电力线载波modem芯片,并制定了电力线载波适用频率范围的标准。

由于国外电力线载波modem芯片是针对本地区电网特性、电网结构,且一般是针对家庭内部自动化而设计,因此在国内使用都难尽人意。目前,有一、两款电力线载波modem芯片在一定应用领域可勉强使用。我国可使用的电力线载波modem芯片有以下几种:

XR2210/XR2206套片或LM1893

这是比较早的电力线载波芯片的应用。XR2210/XR2206是一组FSK方式的调制解调芯片,并不是专门针对电力线载波通讯而设计的,还可用于有线和无线通讯。LM1893 modem芯片,FSK的调制解调方式,它只是对一般FSK调制解调芯片的稍微改进,目前,以上两款modem芯片在国内基本没有采用。

ST7536

ST7536是SGS-THOMSON公司专为电力线载波通讯而设计的modem芯片。由于它是专用modem芯片,所以除有一般modem芯片的信号调制解调功能外,还针对电力线应用加入了许多特别的信号处理手段。目前,在国内电力线载波抄表领域应用广泛,只是各公司应用水平不同。

SSCP300

SSCP300是Intellon公司采用现代最新通讯技术设计的电力线载波modem芯片。它采用了扩频(Chirp方式)调制解调技术、现代DSP技术、CSMA技术以及标准的CEBus协议,可以称为智能modem芯片,体现了modem芯片的发展趋势。

但在国内电力线载波抄表领域使用效果还不如较早的ST7536。因为SSCP300是Intellon公司按北美地区频率标准、电网特性针对一家一户式独立住宅的家庭自动化而设计的,所以在通讯距离上,它还采用陷波器隔离,防止干扰邻近住宅。而国内电力线载波抄表领域主要要求通讯距离,所以针对中国现状,SSCP300难以胜任电力线载波抄表领域的要求。

PLT-22

PLT-22是Echelon公司最新电力载波收发器,它是针对工业控制网而设计,采用BPSK调制解调技术以及多种容错及纠错技术,所以目前在我国应用效果最理想。但它是Lonworks网络专用,而且价格太高,难以在民用市场领域大规模推广。所以目前还无一款真正适合我国电力线载波通讯的modem芯片。

4.现有的两种实现电力线数据通讯手段

在电力线上实现数据通信,人们进行了很多的尝试。电力线作为一种通信传输介质,具有可变信号衰减、脉冲噪声以及等幅振荡干扰等不利于数据传输的特性。为了排除这些干扰,目前利用电力线进行通信的产品中,主要采用两种窄带载波FM通信方式和扩频通信方式。

传统窄带载波FM通信方式

传统窄带载波FM通信方式是一项成熟的传统技术。其在电力线模拟通讯方面已达到实用标准,能够做到在电力线上跨相位甚至跨变压器进行通讯,价格低廉且较为容易实现,所以在应用中比较普遍。但该传统窄带载波FM通信方式最大的缺点是不能进行数字信号的传输。

电讯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线电子通讯技术 应用安全 探析

一、引言

作为未来发展潜力最大、前景最为光明的通讯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已经越来越受业界的青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因特网技术也在随之进步,移动通信用户群体的数量也在呈几何式增长。同时各种新兴通信和网络技术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在这些林林总总的技术中,无线网络技术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其总体发展呈无线化和宽带化的趋势,能够极大地满足网络用户对电子通讯网络技术高移动性、高便携性和其他通信业务的要求。

二、无线网络技术的种类

(一)蓝牙技术

在具体应用上,蓝牙技术与当前的一点多址技术颇有雷同之处。对蓝牙技术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完成的很快,这主要是由于IEEE802.11在对无线局域网络标准的制定上与通讯市场现状严重脱节,导致对无线局域网络标准的制定步了“ATM”的后尘。IEEE802.11虽然为国际社会所公认,但实际上在通讯市场中并不是很受欢迎。在这种情况下,蓝牙断然投入2.4GHz波段的怀抱――后者通常为无线局域网络所用。蓝牙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壮大必然导致那些以IEEE802.11为标准的无线局域网的消亡,最终为两者在频段上的无形战争划上句号。使用蓝牙技术或者无线个人局域网会为笔记本电脑、手机之类的便携性强具有较高多终端互联要求的通讯设备带来使人满意的使用效果。

(二)Zigbee技术

Zigbee实际上就是IEEE802.15.4协议的衍生体。基于该协议衍生出的通讯网络技术具有通信距离短、复杂度低、消耗较低以及通信成本低的特点。在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的相关领域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嵌入各种通信设备。一言以蔽之,该技术实际上就是短距离、低功耗和廉价的混合体。从结构上来讲,Zigbee是以无数个独立的工作节点作为结构基础的,然后以无线通信为支持构成各种结构形式的通信网络,所以每一个节点都有其特有的功能。为了控制使用成本,基本上其内部的节点都是子节点,同时也是组网通信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又叫作精简功能设备;另外的部分节点则对在其控制之下的子节点在数据的通信、搜集和传输上进行控制,间或也能兼任通信路由,可谓通信设备中的多面手。

(三)WLAN技术

有线网络无能为力的疑难杂症随着无线网络的横空出世而药到病除,后者使得对有线网络功能的深化和拓展成为可能。实际上,无线网络是在有线宽带网络的底子上对各种新型无线网络设备的科学合理的应用,省略了牵线、接线之类的有线宽带接入工作,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使用需求对无线网络进行更改和扩展,实现对无线网络的移动式应用。也就是说,相比传统有线网络,无线网络摆脱了传统宽带线缆带来的额外成本以及空间束缚,加强了对用户组建和使用的亲和力,掀起了网络数据传输范围呈几何式增长的建设高潮。

三、对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安全应用

(一)完善网络构架的安全性

首先,通过端口访问技术,对未经授权的非法接入和访问进行严格监控,在端口上对MAC地址进行认证。 将IP地址和MAC地址进行绑定,杜绝别有用心的人进行假冒他人身份。使用EAP协议实现与RADIUS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活动,在认证方式上更加简易、快速。

其次,使用VPN将密度等级较高的网络连接起来,采用虚拟专用网安全技术。不同于802.11b标准的安全技术,虚拟专用网安全技术通过IPSec来为数据传输保驾护航。为了满足部分用户更高的安全性需求,在当前技术条件下较为科学的方法是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

(二)MAC地址的绑定

MAC地址的绑定实际上就是把特定无线网卡的MAC地址输入到AP里。对于每一个输入的数据包,AP系统都会采取相应的鉴定措施,在预设标准范围内的会被转发出去,反之则会被放弃掉。对MAC地址进行绑定总体来说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对移动客户端的支持在数量上具有局限性。此外,黑客通过对合法MAC地址资料进行窃取,可以畅通无阻地登陆网络浏览信息。因此,这种安全技术更多地适用于家庭或规模较小的用户使用。

(三)强化安全认证

强化安全认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未经认证用户访问网络的行为进行控制。基本上,用户的个人身份决定了其对网络的访问权限,因此对用户的访问权限的认证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密显得很有必要。在对无线网络的构建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科学的权限认证手段和基本理念,并定期检测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保证在无线网络设备中始终有一套完善的权限认证体系以及无线网络设备的正常配置。

四、结束语

如文中所述,无线电子通讯活动中的安全问题虽然对无线网络的发展与进步不会造成太大的阻碍,但仍将会是日后无线网络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对无线网络数据的安全不仅是需要做好技术手段上的工作,更应该在根本的体制和制度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适应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叶斌.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安全探析[J].商品与质量・科学理论,2011(5).

[2]万立夫.让“无线安全助手”保证WIFI畅通[J].电脑迷,2011(16).

电讯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GSM短信通讯技术;供电;应用

一、短消息概述及现状

短消息(ShortMessage)是移动通讯网络运营商提供给用户的一种数字业务,是在移动通讯网络基础上提供的一种增值服务,它有两种通讯方式,一种为点对点短消息(SMS-PP)通讯方式,用于在用户之间传送文字信息;另一种为小区广播短消息(SMS-CB),它不定期在一定的区域内播发交通讯息、天气状况、股票行情、物业通知等公共信息,类似于传呼机的群呼功能。

短消息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发送或接收一定长度的数字或文字消息。接收的信息可以显示在显示屏上,类似于传呼机,但又不同于传呼机,其与传呼机的重要区别是GSM短信系统具有双向通讯能力而常规的寻呼只是一种单向通讯。GSM系统提供的短消息业务可以使网络端知道被叫方是否已经收到所发的消息。假如传送失败,被叫方没有回答确认消息,网络会保存所传的消息;一旦网络发现被叫方能够被叫通时,消息能被重发以确保被叫方能够收到。

二、短消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由于短消息业务的这种方便可靠的优点,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这种业务。这种业务除了能传递一定的文字信息外,还可利用其传递较少数据量的生产实时信息。目前,电力系统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城农网改造,如何利用这一业务特性来为电力生产建设服务,同时降低我们的生产运营本钱,进步我们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

1.电压合格率的监测、统计

为了考核配电网的电压合格率,在遍布城乡电网中的终端变及用户侧,我们需装设大量的电压监测'>电压监测仪,用于监测统计供电电压的合格率。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在配变终端和低压居民用户侧装设IC卡式电压监测仪,或是装设带有MODEM通讯功能的电压监测仪。对于IC卡式电压监测仪,每月需由抄表员依次巡回抄表,抄完后,再将IC卡数据通过读卡器将数据传到计算机中输出统计数据,存在费时费事的情况,同时因人工抄表的时间限制,还无法保证数据的及时性。而对于带MODEM的电压监测仪,固然解决了及时性的题目,但由于需要装设电话线,给电压监测仪的安装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不具备灵活性,同时在经济性上,也存在一些题目,如每月需一定数额的月租费,增加了系统的运营用度。对于这种只需传送少量数据的监测设备,如采用短消息作为通讯传送方式,则可大大降低运营用度,同时又解决了数据传输的及时性题目。目前厦门亿力天龙科技公司和云南北极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福建省电力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已经联合开发出了利用短消息进行数据传输的电压监测仪。下表对这几种监测仪在设备本钱、职员、运营用度等方面作一比较。

2.配变运行监测与远程控制

对于遍布在城乡电网的配电变压器,当其发生故障或过负荷运行等异常情况发生时,如何将这些信息及时传送到调度中心,在日常运行过程中需要了解其运行参数时,又该如何进行,这些信息都需要通过对配变的运行进行监测才能了解到,这同样也是GSM短信发挥其作用的范围。由于配变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要通过有线传输的方式对其进行监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而目前电力系统采用较多的无线扩频载波通讯方式,由于其运营用度高(每年需缴纳高额的频占费),运行维护不方便等原因,阻碍了它的应用,而GSM短信由于其使用的网络是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只有发送短信才需用度,所以运营用度极低,同时其网络的可靠性极高,能很好地满足电力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及时性的要求。通过给配变装设具有GSM短信功能的配变监测'>配变监测仪,则配变运行参数的读取和控制均可通过短消息模块来完成,实现配变运行的在线监测。配变运行数据由监测仪通过标准的串口发送给短消息模块,再以短消息的格式发送给调度中心;调度中心的控制指令可以通过短消息发送给与配变监测仪相连的短消息模块,该模块在收到控制消息后,传送给配变监测仪进行处理,再通过标准串口发送给相应的被控设备,完成规定的操纵。当配变过负荷或发生异常时,监测仪通过GSM短信向调度中心发送信息,调度中心接收到信息后,同样也可以以GSM短信方式传送指令给配变监测仪,进行相应的操纵。

3.在自动抄表方面的应用

由于现在农村也实行一户一表,使抄表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加上现在农电工人少,职员编制未确定,更增加了抄表的难度。而城市里同样也存在这种那种抄表困难的题目。假如电表传输部分加装短消息模块后,其数据可在同一时间内利用GSM短信方式发送到电量采集中心,可确保电量数据的及时性和统计时间的同一性,有利于电力系统需电量统计及线损分析,更大大减少了电工往返抄表的工作。如采用现在常见的电话线传输,由于其数据传输是一对一的方式,根本无法实现实时电量采集的同一性。如能采用数字式智能电表系统,利用GSM网络技术,将分散的用电用户电表组成一个通讯网络,表的实时参数通过网络传递到治理中心,治理中心根据采集的数据实施对各电表的治理。系统可实现远程自动抄表、远程实时监测、复费率时段设定、传统方式收费或预收费治理、盗电监测和示警、用户过载保护、用户实时查询以及各类报表的自动统计与天生、同时还可附加其他多种治理功能。

4.变电站故障报警通知

目前110kV及以下变电站基本实现了无人值班,正常情况下,由巡视职员负责巡视检查,如有故障信息则通过调度中心通知维护职员进行维护,在时间上有所滞后,如能利用短信装置在故障时自动发出短信通知维护职员,则可加快故障处理速度,使维护职员能及时知道故障地点和故障内容,尽快前往故障地点处理故障。

5.在业扩流程上的应用

利用现有数据库系统与短信系统结合,可以提供报装预约、业扩登记、电费对帐、电费催缴、停电通知、用电知识宣传以及GSM小区停电广播、用电知识广播宣传等用于提供供电服务质量的应用。

三、结语

总之,随着GPRS和CDMA的发展,目前GSM网络也发展至3G时代,短信的应用也朝着大容量、高速化的方向发展,必定会给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更多的方便和机会,而目前的GSM则会发展至仅凭借更换通讯模块为相应网络的短信模块即可。

参考文献

电讯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河南;投入与产出;效率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28日

一、文献综述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早在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A.Sehumpete,1912)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把“创新”看作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过程,认为创新就是把一组新的包含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去的过程。伊诺思(J.L.Enos,1962)在《石油加工业中的发明与创新》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缪尔塞(R.Mueser)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收集了300余篇相关论文,并对80年来在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主要观点和描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国内的学者也对技术创新的概念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清华大学的傅家骥教授(2000)认为,技术创新是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由企业家发起的一种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来进一步优化生产经营体系,从而推动新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西安交通大学汪应洛教授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做了具体的解释,他认为技术创新就是通过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来建立新的生产体系,从而获得潜在的经济效益,就是形成新概念并且将其转化为物质生产力,从而进入市场并获得收益的整个过程。

(二)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华东交通大学的甘卫华、许颖(2011)等人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了江西省11个地市2003~2011年的全省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考察期间江西省大部分地区的物流业属于DEA非效率,且其增长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江苏的王立斌(2013)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效率进行了分析评价,发现江苏医药制造业非DEA有效,并对其进行调整分析。重庆大学的宋增基、张宗益、袁茂(2009)采用2007年数据,运用DEA优势效率模型和劣势效率模型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DEA综合效率进行测评,发现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效率总体上明显不及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不存在规模经济。北京科技大学的马梅、于可慧(2015)根据2002~2012年我国电力产业的相关数据,对其技术创新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做了统计,并运用DEA方法中BC2模型,分析评价电力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发现我国电力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中纯技术效率提升较快,而规模效率和科研人员及经费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状况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全球化的世界,在此背景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技术创新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以及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发展速度的重要途径。河南省人口众多,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农业大省,其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同我国发达省份相比较为落后。为了提高其发展速度与质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显得尤为关键。从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研发机构情况和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情况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评价。

(一)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生产经营情况。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尤其是近些年来像富士康等一大批行业巨头纷纷在河南省建立工厂。截至2014年,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企业的总数已达321家,从业人员平均数已经超过41万人次。其生产经营也保持了较快速的发展,2014年共上交利税290.4亿元,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之一。其资产总计约为2,277.1亿元,同比增长了30.65%,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3,038.3亿元,同比增长了23.01%,其利润总额也增长了37.46%,达到了130.1亿元。近年来,随着产品质量的提高,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2014年其出货值也再创新高,达到2,350.4亿元,同比增长了26.36%。

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速度快,2014年其总资产约占全国的5.12%,位居全国第7位,但同广东及江苏这些发达省份相比差距很大。2014年广东及江苏的资产总值分别达到17,385.3亿元和9,773.2亿元,分别约为河南省的7.6倍和4.3倍,利润总额也分别达到1,130.3亿元和790.2亿元,约为河南省的8.7倍和6倍。并且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多为代工企业,缺乏研发能力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为了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迫在眉睫。

(二)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创新机构基本情况。研发机构往往是技术创新的主力,一个行业的研发机构是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行业技术创新中扮演者领头羊的角色。一个地区技术创新机构数的多少反映了该区的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基于此,本文对2010~2014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研发机构的基本情况行了简要统计,如表1所示。(表1)

由表1可见,2010~2014年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研发机构数从25家增长到了60家,经过5年发展翻了一倍多。机构人员数由2,329人增加到了6,272人,机构经费支出也从2010年的26,633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97,265万元,翻了将近4倍,说明企业对研发的投入近些年来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到河南省的研发机构多为企业内部的研发机构,其他大专院校及社会的相关研发机构较少。2014年在全部321家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中,仅仅有44家企业有研发机构,其所占比例仅为13.7%,其他将近九成的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同时,由于缺乏高校等公众研发机构,导致信息交流和技术的交流合作途径较少,严重限制了这些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状况

(一)投入基本情况。2010~2014年这5年,河南省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投入在不断加大,本文就其在2010~2014年期间的投入情况做了统计,如表2所示。(表2)

本文从4个方面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方面进行了统计。首先从R&D经费内部支出方面来说,其总量从2010年的22,340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110,691万元,增长了5倍多,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7.72%。随之R&D人员也由2010年2,347人增长到了2014年的8,789人,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0.22%,其中研究人员的比例也由2010年的22.83%提高到2014年的48.98%,这说明其研发队伍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新产品开发经费上,由2010年的24,777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92,104万元,翻了将近4倍,增长幅度也比较大,但是新产品开发经费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不高,2014年仅为0.4%,近些年来其比例也没有提高,说明了企业对新产品开发方面不重视,生产的产品多为无自主知识产权的代工品。在机构经费支出方面,从2010年的26,633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97,265万元,也保持了年均29.57%的增长速度,但相对于该行业的庞大经济体量,仍然偏低。

可以看到,河南省近年来的技术创新投入的增长速度一直很快,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其投入的强度偏低。在国际上,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企业R&D经费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全国的“科技进步监测标准”将这一指标定为6%。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这一比例低于2%,企业创新将难以维持,只有高于6%,企业创新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然而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这一比例始终低于6%,2014年也仅为0.36%,其所占比例极低,与其庞大的行业体量不相符。因此,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行业在R&D的投入方面不能满足其进一步发展,今后必须加大对R&D的投入力度,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二)产出基本情况。理论上,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有比较强的正相关性,随着技术投入的增长,技术创新产出也会保持增长,在对其进行衡量时,国内外的研究一般用专利的申请数和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衡量的指标。专利是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重要表现方式,其申请数越多,表明创新动力越强,其总数越多,表明创新能力越大。同时,国内外学者也经常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的高低作为另外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这是因为新产品包含企业技术创新经过市场转化的成果,反映了企业对创新成果的市场化能力和对研发的投入强度。因此,本文根据以上3个指标对其产出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表3)

首先,从专利申请数量上看,2014年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专利申请数为424个,与2005年的45个相比,翻了近10倍,但从2011年起,其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说明近几年来其创新的动力不足。在发明专利数方面,河南医药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数由2005年的10个增加到了2014年的187个,翻了将近19倍,虽然增速快,但总量偏小,截至2014年全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有效专利总数达到了119,115个,河南省的仅占0.16%,说明其技术创新的能力较弱。

随着电子及通讯设备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总量上也有了较大的提高。2005年的其新产品销售收入仅为216,121万元,而到了2014年其总量已经增加到了21,676,897万元,十年间翻了将近100倍,增长幅度巨大。但是看到新产品销售收入在2005~2012年间的变化并不大,在2013年陡然间增长了近9倍,这可能与富士康在郑州设立工厂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从侧面说明了河南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一家独大的现状。

综上所述,河南省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一直都保持着比较健康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投入方面总量较少,在产出方面,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总量变化巨大,但近些年来增长较为缓慢。同时,新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量也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但其爆发式的增长与制造业巨头富士康的入驻关系很大,并不能反映出其总体水平。同时,也发现尽管河南省的发展速度一直较快,但由于基数小、底子薄,其主要指标占全国的比重依然很小,距离成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大省、制造强省的目标还很远。

四、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一)评价的方法及模型。在国内外研究中,一般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常常采用以下3种方法:随机前言法(SAF)、最小二乘计量经济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本文主要是运用DEA法,一方面是因为其应用比较广泛;另一方面也比较适合分析本文所选的数据。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析的原理是通过线性规划的数学方法,计算出多项投入指标和多项产出指标中具有可比性的同类型单位的相对效率,并以此做出分析评价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DEA最初由Charnes、Cooper and Rhodes(1978)提出,是为第一个DEA模型――CCR模型。CCR模型以规模收益不变的假定作为前提,但是Banker、Charnes and Cooper(1984)发现许多决策单元并不都处于最优规模,于是在规模收益可变的假定下对CCR模型进行了完善,成为BCC模型。随后在发展中又衍生出了假定规模收益递增的ST模型和假定规模收益递减的FG模型。

(二)指标的建立和数据的选取。在投入和产出指标的选取上,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归纳,同时结合《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根据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确定了R&D人员数、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4个投入指标以及专利申请数、新产品的销售收入这两项产出指标。在数据的选择上,本文主要对河南省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如表4所示。(表4)

(三)分析的结果及评价。DEA模型分析时分为两种方法:投入主导型和产出主导型。投入主导型即假定产出不变,通过效率的提升来缩小投入;产出主导型就是假定投入不变,通过效率的提升来扩大产出。两种方法所占的角度不同,但差别不大,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投入主导型的方法。本文主要是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分析比较。

1、纵向比较分析。纵向分析就是对同一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主要是根据河南省2005~2014年这10年的数据,运用VRS模型测算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和静态的分析比较。

(1)静态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在2005~2014年间这10年里,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仅仅只有3年的相对值达到了1的最优状态,其中2007~2010年连续4年均未达到1,均为相对无效。在2014年其技术效率仅为0.788,并且规模报酬是递减的。虽然纯技术效率方面都达到了1的最优状态,但其规模效率也仅有4年达到了1的最优状态,说明规模效率水平比较低。总体上看,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在总体上属于技术无效且规模无效的低水平地区。(表5)

(2)动态分析。通过表6可以看出,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的变化幅度相对平稳。2005~2014年其技术进步及综合技术效率保持60.1%的增长,剔除2012~2014年也保持16.9%的增长,增长的幅度较大。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在2005~2014年的波动比较大,出现过两次比较大的波动,分别是在2007~2008年和2012~2013年,其技术进步和综合技术效率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增长幅度分别达到了102.9%和455.2%,在2006~2007年和2013~2014年出现了巨大的下跌,跌幅分别达到52.5%和33.3%。这说明了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缺乏长效稳定的机制来促进技术创新效率稳定增长。(表6)

2、横向分析。横向分析就是对不同地区的同一时间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状况极不均衡,尤其是一些西部省份如新疆、青海、等,产业的发展非常落后。同时由于一些地区资料统计并不完善,为了便于比较,本文主要把河南省同全国其他26个地区的2014年相关数据做了横向对比分析。(表7)

根据同全国其他27个地区2014年技术创新效率的对比,发现只有7个地区达到了1的最优水平。河南的技术效率为0.788,略高于平均水平0.759,在27个地区中排在第14位。2014年,包括河南共有14个地区的纯技效率达到1,将近一半的地区未达到,最低的为山西的0.427。河南省的规模效率相对值为0.788,低于平均水平0.882,位居这27个省份的倒数第6位。2014年共有14个地区的规模报酬递减,河南也是其中之一。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相关的指标数据的构建,并运用DEA模型及deap2.1软件,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发现其技术创新效率较低,尤其是近些年来提升缓慢,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总体上处于中下游水平。技术创新效率低常常会导致投入大、产出少,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加强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和研发团队的建设。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上文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基本发展状况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发现阻碍其技术创新水平提高的几个原因:

(一)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少、新产品研发滞后。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中大多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且生产的产品多为代加工产品,很少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导致其利润率较低,2014年其利润总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仅为4.28%,低于全国5.54%的平均水平。众所周知,电子及通讯设备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很快,新产品的研发面临的风险也比较大。由于企业规模小、利润低,许多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很少,也很少有企业投资去培养研发团队,生产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

(二)技术创新效率较低。通过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技术创新效率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技术创新效率较低,总体上处于技术无效、规模无效的地区,在全国处于中下游水平。这导致其技术创新投入多产出少,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许多企业一直都是依靠劳动和资本粗放式的方式来经营生产。

(三)公共技术平台发展滞后。国内外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必须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使产学研获得有机的结合才是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有效途径。由于河南省公共技术平台发展滞后,致使企业、学校以及相关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技术交流,严重地限制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通过对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状况的分析,发现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过低的技术创新投入。因此,一方面企业要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的力度,充分利用河南省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人力成本,广纳贤才,加强对R&D活动的投入力度,加强对新产品研发投资以及对先进技术的购买吸收转化。政府也要针对河南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重大项目,给予相应的帮助,如出台税收优惠政策、设立创新奖励机制等,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塑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如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大相关科研机构或者研发机构的政策补助、在审批制度上给予适当放宽条件等,建立起由企业作为研发主体,政府提供充分支持保障的科技创新体系。

(二)提高技术创新效率,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转化。由前文可知河南省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较低的技术创新效率是制约其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其技术创新效率,首先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的格局,调结构促增长。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一些技术水平低、规模小的企业的整合力度,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如设立专门的高技术产业工业园区,引进现代先进制造企业,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企业也要调整产品结构,转变企业的盈利模式,淘汰落后产能,主动向科技密集型企业转变。

(三)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塑造良好的技术交流环境。河南省由于公共技术平台发展滞后,阻碍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因此要建立权威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加强企业、学校、社会科研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促进先进理论和技术的市场转化。企业也要树立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企业文化,充分利用公共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

(四)加强内外技术合作,重视研发队伍建设。河南省的医药企业要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可以表现在合作研发、市场合作、合作生产等方面。一方面政府要引线搭桥,给予企业充分的政策和环境支持;另一方面企业也应加大对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的投入,掌握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法,从而快速帮助企业发展。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方面地方大专高校要设立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相关专业,为企业提供更多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注重对研发团队的构建,设立科研奖励制度,提高研发队伍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Graves,S.B.and N.S.Langowitz.“Innovative Productivity and Returns to Scale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

[2]Polastro,E.“Creating Value Through Effective Drug Substance Sourcing.”Contract Pharma(Oct.),2003.

[3]张凤海,侯铁珊.技术创新理论述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甘卫华,许颖.基于DEA-Malmquist的江西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J].工业工程,2010.18.2.

相关期刊更多

电讯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电讯工程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

心电与循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浙江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