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唱歌教学的重要性

唱歌教学的重要性

唱歌教学的重要性

唱歌教学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歌唱 幼儿园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唱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活动好动,有兴趣但容易转移,情绪不稳定,如果让幼儿随着教师一遍遍地反复学唱,势必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对学唱歌曲失去兴趣,而要完成一首歌曲的教学任务,不能只单单教会幼儿演唱而达到目的,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加以诱导。

1.1营造欣赏歌曲的情境

在幼儿认真倾听歌曲的时候,也可以结合自己日常经验体验不同的情绪情感,进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在这种情境中不需要用太多的言语来表达,只要用优美的歌曲来填充,把幼儿自然而然地带入歌曲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通过自发地联想进入想象的特定情境。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不仅使幼儿熟悉了乐曲和歌词,而且起到了愉悦身心的功用,可以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学习歌唱的欲望。

1.2耳目一新的活动开头,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

在歌唱活动中,传递歌曲信息的第一使者是教师,让幼儿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也是教师。幼儿的歌唱,只是感性上的试唱,不理解词的内涵、曲的优美,人云亦云,呀呀学语。每首歌曲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抒情。因此,教师要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从听觉上保持对音乐的热情,从而激发幼儿的音乐情绪,这是把音乐的美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如,在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中,通过丰富的表情,抒情的旋律以及有感情的演唱,让孩子体会妈妈生病了,小乌鸦不贪玩,捉虫儿飞回家,一口一口喂妈妈的感人画面,这样,使孩子对歌曲的艺术形象有了一个较完整的了解,从而激发了幼儿学唱歌曲、急于表演的欲望。

2有效引导,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演唱方法

歌唱活动中唱是很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愿意唱?正确地唱?每首歌曲的风格和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那么在演唱中所需要演唱的声音也是不同的。有的歌曲是温柔的,如《柳树姑娘》需要表现柳条在风中摇摆的优美,那么我们需要的声音也应该是温柔、轻声的,可以用形象的语言如:我们唱得时候要像穿珍珠一样,把声音连起来;有的歌曲是活泼、欢快的,如《小小蛋儿把门开》就是表现小鸡出壳以后对外面世界的好奇、愉悦,在演唱的时候就需要用欢快的声音,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这时我们也可以用一些形象的语言,如:我们的声音就像拍的皮球一样,拍下去就弹了起来,或者,可以说像小白兔在轻轻地跳;有的歌曲是表现坚定、有力度的,如《我是小海军》,在演唱的时候就需要用一种铿锵、有力的声音来表现,可以对幼儿说我们唱的每个字都像是叔叔在很神气地走路,一步一步很有力,在幼儿唱的过程很可能会出现大声喊的情况,这时教师也需要进行引导、范唱,让幼儿来区别大声喊不等于响亮、有力。当然每个乐曲在我们组织活动前都要去细细地推敲、思考,只有教师有了深入的思考后,才能在组织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效地引导,帮助幼儿逐步学习一些正确的演唱方法。

3形式多样的歌唱过程,调动幼儿的音乐情绪

3.1不同歌曲,运用不同演唱方法

通常我们在进行歌唱活动时,演唱方式大多为集体演唱与个别演唱,方式单调,幼儿表现得厌烦,不愿意唱,一个歌唱活动下来孩子们还是没有记住歌词,更不用说表情、感情了。这就是教师注重教学结果的后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体验不同演唱方法的同时轻松地学习歌曲。

3.2同一歌曲,递进不同演唱目标

在幼儿学习歌曲的这个过程中,幼儿跟唱歌曲这一环节是避免不了的,我们不能说让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不去管他们是否学会歌曲。那么,怎么样来处理好即不枯燥训练又能保证幼儿学会歌曲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幼儿跟唱歌曲这一环节中逐层提出要求,让幼儿在每一遍跟唱时都有一定的目标可依。如:在歌曲《小雨点沙沙沙》中,第一、二两遍教师让幼儿熟悉歌词旋律与内容,初步学会歌词;第三遍,教师要求幼儿站起来并要带着微笑演唱,表达自己对小雨点的喜爱之情并重点练习歌曲中附点音符的演唱方法;第四、五两遍教师则要求男、女小朋友进行轮唱。整个跟唱过程目标层层递进,让幼儿在不枯燥的练习中逐渐学会歌曲。

4结合信息技术,激发出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唱歌教学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尤为重要,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日益融合和音乐的相互渗透,歌剧多声部重唱训练更是声乐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和声乐学术的精深所在。

关键词:重唱;合唱;歌剧;《原野》;声乐技巧;音乐综合能力

一、重唱的含义

重唱通常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声部结合在一起,每个声部只由一个人演唱,每位演唱者各按自己所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的声乐演唱形式,按人数可以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有时甚至有五重唱、六重唱、七重唱等。重唱这种多声部组合创作形式随着歌剧艺术的发展已达到了很高水平,欧洲歌剧的兴起与发展更是为重唱艺术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二、重唱与合唱的联系

重唱与合唱具有一定的共同性,都是由两个声部以上构成,重唱是每声部一个人,而合唱是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每组的曲调,同时演唱同一乐曲。一般合唱都有乐器或乐队伴奏,没有伴奏的合唱称“无伴奏合唱”。重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声部的歌唱者,各按自己声部的曲调,重叠着演唱同一乐曲。

重唱是合唱的缩影,合唱是重唱的拓展,重唱对于个人音乐能力的要求要比合唱更加严格,我们可以在合唱教学中分组挑选一些具有歌唱特长的学生进行重唱的练习,在这些学生练习重唱的过程中,其他同学便能清晰地听到每个声部的旋律以及和声效果,同时也得到了很好的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重唱训练也能解决合唱中声部的音准问题,重唱训练既训练了每个人的歌唱技巧,又增强了个体的音乐敏感度,塑造出和谐统一的合唱声音色彩。

三、重唱和歌剧的联系

重唱是从欧洲歌剧中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可以说,歌剧是重唱产生的摇篮,而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没有重唱的概念,大部分声乐作品或戏曲作品都是以独唱为主,没有和声,通常只有男高音和女高音旋律组成,色彩单一。现代音乐创作中,融合了西方欧洲的作曲理论,现代创作的歌剧中,重唱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歌剧《原野》,整个歌剧作品中重唱所占比例超过50%,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出现不同的重唱片段,既丰富了音乐的色彩,又增强了剧情的起伏。演唱者随着歌剧的排练演出增强了自身的音乐演唱技能和视唱能力,而观众则从不同声部的融合感受到音乐的多面性和情节的层次感。

歌剧作为重唱艺术的载体,在演唱时,不仅要求声音技巧娴熟,更主要的是要集合多方面艺术的元素来展现,对于演唱者来说,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很多国外的声乐教育家来到中国讲学或是学术交流,普遍认为中国学员嗓音条件不错,但大多重视独唱,对重唱、尤其是歌剧场景中所处角色的演唱,则相对显得薄弱,有的学员甚至不会视谱,这极大地影响了学业的精深。并不是我们中国的学员没有下功夫去练习,而是在音乐的基础学习中,没有对重唱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声乐教学中,不能只要求学生声音技巧的提高和掌握,还要对其视唱练耳,多声部重唱进行训练。

四、重唱学习在高师音乐教育的意义

目前高师的声乐教学中,声乐类课程开设的有声乐个别课、合唱课、视唱练耳课、声乐艺术指导课、歌剧欣赏与演唱课等,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重心是以声乐技巧个别课为主,声乐教师教的是如何唱独唱,如何把一首歌曲演唱的完整流畅,而学生练的也是如何唱独唱,过于注重声音的技巧和方法而忽视了学习音乐的目的,笔者作为一名师范学院的声乐教师,经常给学生讲“音乐家”和“音乐匠”的区别,音乐家是掌握音乐的各方面能力将其综合于一身,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拓展,自己有继续研究、分析、创作的能力,而音乐匠则是把一件事情做的很精致、很完美,永远在雕琢自己的唱法、技巧能力,而脱离了音乐的本质。笔者所在大学中,学生在琴房都是练习声乐课老师布置的歌曲,几乎没有听到几个学生一起练习重唱,我曾经给两个学生布置一首重唱歌曲《鼓浪屿之波》,在回课时,两个人分开唱自己的声部,都能唱得很好,声音流畅,旋律准确,可是和到一起唱却很难,都在跑调,这充分说明了,我们目前培养的学生,有好嗓子,却没有好耳朵,不能坚守自己的旋律声部,归根到底,还是音乐基础能力薄弱。重唱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和声也是很有好处的,目前很多上课训练的歌曲都是独唱歌曲,我给两个或三个学生布置同一首歌,让他们自己根据所学的和声知识进行配和弦,自己下去练习唱看配出的和弦是否和谐,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增强了他们对于音乐旋律的记忆力,更提升了音乐分析的能力和音乐基础课程的掌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每个人的视唱练耳、和声、曲式分析和声乐的演唱技巧上都有着很大的进步。

在2010年夏天举办的北京第九届大学生戏剧节上,由我院师生共同排演的歌剧《原野》获得了最佳剧目奖,歌剧的创作者金湘老师的张力主要根植于他的作品的和声和结构,在这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中,重唱的部分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音乐色彩多变,和声肢体丰富,与中国传统音乐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排练这部歌剧的初期,参演的同学和老师在重唱的部分都遇到了一些困难,节奏和音准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每个人对速度的把握都不太一样,这就导致了两个人或三个人的重唱不能够合拍,特别是学生,既要注意自己的声音演唱的技巧,又要坚守自己的声部和校正自己在重唱中的节奏,一点点对照不齐听起来就会很乱,比如在第一幕中的选段《大星金子焦母三重唱》,在这个男高音女高音和女中音的重唱中,三个声部的快慢、旋律和歌词都是完全不一样的,变化音很多,节奏变化非常大,当时在学习唱的时候,学生下了很大的功夫,尽管在琴房似乎唱的能合拍了,但一上舞台,加上动作和调度之后,演唱又完全没有了形状,这说明了学生对于重唱能力的掌握还是很薄弱的,还有一些选段既要有清晰的二声部重唱,也要求要很高的声音技巧,比如第一幕中《白傻子的咏叙调及白傻子与仇虎的对唱》,出演白傻子,既要演的像傻子,但还要在疯癫之中展现漂亮的男高音音色,和仇虎的沧桑的男中音形成色彩的对比,勾画出傻子单纯的内心和仇虎阴暗扭曲的复仇计划,学生在练习这组重唱时,一到高音部分完全没有了表演,站在那像上声乐课一样只想着如何把高音唱好,表情和舞台动作完全没有了,这就导致了人物从故事中突然脱节。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训练和磨合,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们才真正完全掌握了歌剧中所有重唱的唱段,并能够将唱段和舞台表演自如的结合到一起,经过这次学习演出,我们都意识到重唱的学习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不是把独唱唱好了就是唱好了,我们的学生应多进行独唱之外多种演唱形式的训练和学习。另外,作为声乐技巧的学习,更是演唱要和作品完全贴在一起,才是真的唱好了,只是一味的追求声音而脱离了作品要表达的内容,一样是无法打动人心的。

笔者作为一名民族声乐教师,在通过演唱《原野》中重唱,也受益匪浅,首先是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对音乐的理解,真正感受到了用音乐塑造出的情景、心情、冲突和挣扎,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旋律段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涵义;其次,重唱中每个声部的歌词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好像是在对话一般,在演唱中能够加强语言的表达,有助于我在演唱其他声乐作品中更好地把握语气和咬字;再次,重唱中,我兼顾声音技巧和舞台调度,增强了舞台的驾驭能力,也通过演唱整部歌剧提升了声乐的水平,演唱有了很大的进步,声音和作品把握都成熟了很多,完善了很多;最后,重唱能够促进我和同事们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增进同事的友情,提升了工作的能力和效率。

五、结语

重唱作为高师音乐专业教学的一门新兴的课程,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且深远的作用,它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都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它可以让学生在认识音乐的基础上更加地了解音乐,体会音乐冲突,深层分析作品的内涵,也可以让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巩固自身专业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基础扎实,艺术修养高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作者:金湘,作曲:曹禺,原著:万方编剧,歌剧《原

野》总谱:作品第40号,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出

版日期:2005年6月,ISBN:780667629

唱歌教学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一、唱好歌的两层含义

这里的“好”有两层含义。一是把歌唱好。唱会歌是人的本能,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现在的社会传媒这么发达,人们可以借助网络、影视、CD、MP3等多种传播媒介学会歌曲,因此,唱会歌在我们教学中的位置不如以前那么重要了。20世纪50至80年代,唱会歌主要是在音乐课上完成,唱歌教学是当时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以教会多少首歌为标志的。但是现在的音乐课加入了欣赏、器乐、舞蹈、创作及相关文化的学习等,而且唱会歌的要求也提高了。

第二层意思是要唱好的歌。这里有价值判断标准,就是唱好的歌曲,唱教材的歌曲。因为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国家对音乐教育的态度,教材中的歌曲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有些老师说教材上的歌曲不好听,我想这不一定,为什么?我们不妨做一个试验,选一首还没有流行的歌曲和一首教材中的歌曲,每天播放十遍,一周之后再让学生判断喜欢哪首歌。有关报刊和机构曾做过三次“学生们最喜欢的歌”的统计,排名前10位的歌曲中只有两首歌曲一直重复着,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和《嘀哩嘀哩》。可见教材上的歌曲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我曾问过一些专家,对流行歌曲该怎么评价?专家说流行歌曲不能评价,因为对于身边的事物无法判断好与坏、是与非,只有当这些已存在的事物流传一段时间后,回过头来再进行评价,才能更加客观和准确。音乐教材中的作品都经过了层层筛选,有很多好听的歌,但是教材选用歌曲不仅是以好听为主要目的,而更看重教育价值和情绪、情感、节拍、音域、风格所构成的音乐整体,并将不同的歌曲进行系统、科学地设计和编排。

二、唱好歌的若干基本概念

唱好歌主要针对教师而言,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歌声提出要求。唱好歌是复杂的过程,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是有一些基本概念是需要老师们了解的。

歌唱是歌者发自心灵的、自觉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们学会怎么去表达。比如力度的变化:力度有渐强、渐弱、突强、突弱、强、中强、中弱……弱而不虚,强而不噪,强的时候不要喊,弱的时候不要用气声。再比如节奏的变化:节奏是长短的概念,节奏在乐谱上的体现不是“表现技能”的长短,而是记谱方式的长短。曾有一位钢琴家说过,一位高水准的钢琴演奏家可以将一种节奏用六十多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歌唱同样需要演唱者进行再创作。再比如音乐结构的不同处理:一个乐句可以连贯,也可以不连贯,音乐的表现性是丰富多样的,没有唯一标准,教师要会指导、掌握和运用。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很少看到教师细腻的音乐处理,往往都是一些概念性的处理――长一点,短一点,强一点,弱一点,快一点,慢一点……

音乐的表现技能是指在单位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控制好单个音的长短。前面所讲的节奏、速度、力度等都是音乐的表现技能,此外还包括旋律、装饰音唱法等。表现技能不仅运用在唱歌中,也运用在各种乐器的演奏中,这是一个乐曲可以弹奏出完全不同风格的原因。例如,前倚音可以进入前一拍的时值,也可以进入本音的时值;切分音的节奏重音和节拍重音要区别开来,切分音的第一个音是节拍重音,第二个音是与节拍重音连接之后产生的节奏重音,节奏重音不能强于节拍重音。还有句法、风格,以及乐曲和个人表达的基本情趣等等。我们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音乐处理没有自己的情趣,二是音乐处理没有明显的对比。

补充一点,歌唱的声音技巧说到底不是技巧的组合,它是一个完整的音乐角色。我在这里特别强调完整,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整体大于元素的总和”,分解的学习不是不可以,但是分解的学习要在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因为我们先分解了,学生容易失去兴趣,最后也就回不到音乐的整体上去了,学生也很难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力了。

三、唱好歌的三个重要方法

“唱好歌”有三个重要方法:一是运用嗓音表达丰富、细腻的情感。二是唱歌要有自己的个性。唱歌教学中只有一样东西既不可教又不可学,那就是个性。强调歌唱的个性化是一种趋势,我们要提倡唱歌时候个性化的表现。三是掌握好歌词。音乐学习中,只有唱歌需要掌握歌词。歌词是歌曲的灵魂,唱好歌需要研读歌词,参透每一层的意思。

此外,歌曲表现的是一种诠释的技巧,它要求方法、技艺、音符的连接,所以在新的教学方法中,把读谱教学放在了表现这个学习领域当中进行。但是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不要刻意在音乐学习当中关注是不是要识谱、是不是视唱教学,一切都不是服从于视唱教学,而是服务于歌曲的表现。美国音乐家雷默曾给过我们一个提示,他说对于绝大多数公民来说,并不依赖乐谱来欣赏音乐和表现音乐,不要单一地通过唱歌来学习识谱,应在唱歌教学当中去感知乐谱、学习识谱。但我补充一句,对于有组织的音乐教学,识谱教学也是必要的,诠释歌曲应该学习歌曲表现所需要的技艺、表达、音色、旋律、和声、调式、调性等等,还要加上对乐谱的学习。

四、唱好歌的表演要求

歌唱虽然是一门口头表达艺术,不过与之相关的视觉形象也是最终作品的一部分,因此,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对整个表演非常重要。这些在我们的教学中已经受到关注,但是关注得还不够。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演唱、演奏往往是以全体性的合唱、合奏为主要形式的学习,但最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能够独自歌唱。没有接受过一定歌唱训练的人,歌唱时的手势、表情和眼神往往是缺乏表现力的。既然唱歌是自信自觉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唱歌是从内向外的情感的体现,所以对演唱时的表演也要有基本要求。如演唱时要少做手势动作,但也不能太僵硬;用眼神和表情将情感传达出来;只停留在嘴上未从眼神里流露出来的笑会显得虚假,微笑首先是一种内心体验,然后再将它外化等等。

怎样会唱歌

会唱歌的要求很多,范围也很广,主要涉及声乐技能技巧的学习。因我本人在这方面不很专业,加之时间关系,这里只能做一原则的、简略概述。首先,浓厚的兴趣、自信心、快乐是会唱歌的前提。其次会唱歌还包括如下方面的训练:正确的姿势、有规律的训练习惯、正确有效的呼吸方法、发音平稳、情感丰富细腻、咬字吐字正确而清晰、连音与断音的技巧。其中,顿音、连音和断音的演唱是特别重要的技能,也是很难掌握的技能。此外,敏锐、感人的歌曲诠释与艺术处理和富于魅力的表演也非常重要。

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三者的关系

唱好歌是在唱会歌中体现的。歌曲的处理和表达是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完成的,不能等技能成熟了、歌曲学会了再进行艺术处理,这是音乐教学原理中很重要的原则,也是审美教学的规律。

会唱歌是在唱好歌中生成的。我们的技能、技巧应在艺术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是在唱好歌中生成的。也就是说,会唱歌、唱好歌是在唱会歌中形成,不能隔离开,而是融为一体的。这三者是学习歌曲的共同要求,是在唱歌教学中同时达成的目标,三者的要求虽不同但是要同步进行,都要在教学中给予关照,不能割裂开来,否则就违反了整体的要求。

唱歌教学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歌唱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189-02

歌唱作为音乐基础教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等师范学校在进行音乐专业课程的教学时,要对此引起重视。对于目前师范院校学生缺乏歌唱表达能力,音乐素养不高的现状,高等师范院校在开展基础教育工作时,要重点培育具备较高歌唱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合格师资力量,加强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以便培养出具有专业水准的音乐教师。

一、高师音乐歌唱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高师音乐歌唱教学和中小学音乐教育需求不匹配。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它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国民整体的音乐素养。一直以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和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以美声和民族为例,儿童歌曲一般只在即兴伴奏教学中进行演示,学生通过声乐教学学习,具有一定的艺术歌舞能力,但到了中小学后很多学生甚至连一些简单的儿童歌曲都无法流畅地弹唱,从而影响了中小学歌唱教学的质量。和中小学歌唱教学需求相比,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无法适应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需求。

(二)音乐教师对音乐课程的价值和目标理解片面。音乐教师片面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造成音乐教育艺术化倾向越来越弱。例如,在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一些教学质量高的中小学音乐课,不仅在教学理念上和国际接轨,而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比较先进。同时,从现场评选活动中,也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教师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氛围,注重课堂教学的活跃性,采用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偏离了音乐教学的基本原则,甚至采用非音乐教学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比如教师设计新歌学习课目时,在开展教学活动、导入新课和游戏拓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留给W生进行歌唱表演的时间很少。导致学生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间段,使学生只能记住学习过程中的游戏,却忘记了音乐课中教师所教的音乐歌曲。而且,很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钢琴伴奏的时候能够进行歌曲演唱,但如果没有钢琴伴奏,就不知道如何演唱所学的歌曲了。所以,大多数学生在课后都不会去唱音乐课中教师教的歌曲,而更喜欢唱一些流行歌曲。这也是造成学生不能按照课程教学标准,达到一定歌唱能力的主要表现。而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片面地理解音乐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教学价值,从而导致音乐教学越来越倾向于非艺术化。

(三)学生缺乏歌唱兴趣,教师演唱基本功不扎实。一些音乐教师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虽然也想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一些演唱技巧,但由于自身能力不足,结果导致一些学生无法掌握科学的发声,不仅不能提高演唱能力,还无法达到音乐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会造成学生养成错误的用嗓习惯,破坏歌唱的美感。另外,有一部分音乐教师认为中小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在课堂中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可以了,不需要对学生进行声乐技能训练。声乐技巧属于比较抽象的专业理论技能,教学难度大,向中小学生进行讲解和训练,耗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很多音乐教师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实践中,避开繁杂的教学内容,选择一些简单的音乐教学知识,比如只要学生会唱歌就不用对学生进行歌唱训练。另外有些音乐教师认为学习声乐歌唱技巧需要学生到了青春期,出现变声后才能学习,对于学生在音乐课程教学中采用错误的歌唱模仿和喊唱的方式并没有进行阻止,造成学生的声带因为长期不科学的发声而受到损伤,影响学生的歌唱水平。有些学生甚至因此而留下终身遗憾。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法课程,还要重视运用正确的歌唱技巧进行声乐歌唱训练。

一些教师在设计声乐歌唱训练内容时,采用的是发声练习、复习之前所学的歌曲、示范演唱、新歌教学和游戏拓展等活动,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没有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等因素,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形式单一,导致学生渐渐对歌唱失去了兴趣,影响了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歌唱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歌唱能力的培养。

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学法课程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

根据课堂教学改革标准要求,针对音乐歌唱教学的理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要重视对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不仅是教会学生运用音乐专业各课程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通过掌握基础歌唱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音乐课程学习的一项教学要求,更是帮助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早日能够适应基础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而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中培养学生歌唱能力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儿童歌唱教学的理念。首先,在学习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时,学生要对声音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掌握正确的发声练习方法、歌唱呼吸方法和吐字发音等歌唱技能。其次,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歌唱少儿歌曲时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会运用歌唱技术,声情并茂地演唱少儿歌曲。另外,在进行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学习时,师范院校的学生要不断培养自身的综合素质,开阔自己的视野,提升自己的歌唱水平,以适应当前音乐教学的要求,为有效开展歌唱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重塑教学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理念。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基础的歌唱教学不是专业的音乐教育,它的教学目标是针对大众教育,而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提高其歌唱水平,还要先明确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理念定位,要确立“敢唱、会唱、爱唱”的教学培养目标。“敢唱”是歌唱的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当众歌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让学生有勇气进行课堂歌唱活动。要多鼓励和赞美学生,对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肯定,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参加声乐歌唱训练的积极性。“会唱”的教学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歌唱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运用一些有关歌唱的基本技能,进行有感情的演唱。“爱唱”是在会唱和敢唱的基础上,对歌曲的内在思想情感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用充满感情的唱法去演绎歌曲。另外,教师要尊重学生对歌唱的需求,要让学生在平时的歌唱练习中,体会到歌唱的快乐和美好。只有在明白了这些道理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才能在以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从而为基础音乐教学出一份力。

(三)对音乐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进。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音乐教学法课程时,一定要对音乐教育新课标中的新型教学方法有所了解。首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对音乐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标不仅对教学观念和师生角色提出了要求,还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新要求。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要倡导学生的自我体验、深入探究和自我模仿等综合式学习方法。通过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关系,来营造师生和谐相处,能够进行深层沟通的教学环境。例如,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歌曲内容,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的音乐教学方法,进行声乐歌唱教学。诸如听唱法、视唱法、分角色演唱法和对唱式演唱法等,让学生先对歌曲的旋律进行了解,等熟悉了歌曲旋律走向后,再进行歌唱练习。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学环境,灵活地运用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多与学生进行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比如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一些有关音乐教材中的歌曲素材,然后根据自己所选的歌曲进行听唱练习。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能使其对教材中的歌曲内容产生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对声乐歌曲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接受更多的艺术熏陶,并在这种熏陶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歌唱能力。

(四)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歌唱技能。少儿歌唱训练的方法不同于成人歌唱技能训练,高师学生在进行音乐教学法课程学习时,还要掌握必备的少儿歌唱训练技巧,以便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1.呼吸训练。儿童呼吸的延续性比较短,换气频率比较高,在进行儿童呼吸训练时,要注意尽量屏住呼吸,进行气息保持。比如,可以通过吹生日蜡烛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歌唱教学中的呼吸方法,同r结合歌曲练习中的呼吸功能训练,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节奏缓慢的歌唱呼吸法。

2.趣味发声练习。在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要根据自己将来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所教歌曲的歌词内容、歌曲旋律情况等,来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模拟发声训练。比如,通过让学生模拟一些动物的叫声,或是生活中的各种声响,来进行发声技巧训练。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三、结束语

在进行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多设计一些有关歌唱技能的实践教学活动内容,以便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系统化和持续性的练习,来提升自身的歌唱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天波.浅谈如何培养高师学生的歌唱表现力[J].戏剧之家,2015,(13):246.

[2]祝仰东.透析高师“音乐教学法”的淡漠及对策[J].音乐天地,2004,(08):9-11.

[3]宋晓娟.浅谈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8):148-149.

[4]卢雪珊.论研究性学习与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03):90-93.

[5]康雅秋.高师音乐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1):92-93.

唱歌教学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唱歌教学初中音乐 审美意识 艺术素养有效性

随着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音乐唱歌教学的模式发生着重大的改变。然而,教师在加强对学生音乐知识培养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学生唱歌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分析初中音乐唱歌教学的现状及提出解决唱歌教学问题的有效性对策。

一、我国初中音乐唱歌教学的现状

以往的唱歌教学过分注重音乐专业知识,只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而忽视对唱歌技能的实际训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没有以学生为本,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对音乐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对唱歌艺术的审美与表现力。在课堂上,我们常听到学生们这样歌唱:声音杂乱不纯净、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节奏气息不自然等,教师很少结合歌曲去启发学生的唱歌意识,忽略了对唱歌习惯的养成和对歌曲美感的传达。可见,没有良好的唱歌方法和技巧,就难以唱出动听优美的旋律,再怎么投入也是做无用功,达不到声情并茂的唱歌效果。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降低唱歌教学的难度,用恰当的唱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演唱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初中音乐课堂的感染力和有效性。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音乐教学实践,对唱歌教学有一些心得和见解。

二、提高我国初中音乐唱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强化发声训练过程

“新课改”对初中唱歌教学的要求是:可以用统一和谐的韵律唱好歌曲,注重合唱教学和多声部教学,然而初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声音会有重大的变化,如果不对他们进行规范科学的发声训练,他们在唱歌时就会胡乱演唱,不仅歌唱得不好听,还会对喉咙造成一定的损害。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大声喊唱,经常用嗓过度:有的学生喜欢轻声哼唱,完全放不开嗓音:还有的学生喜欢用假音去唱高音,但是缺乏穿透力和共鸣……此外,学生在唱歌时换气方式不对,发出来的声音苍白无力。因此,进行有效规范的发声训练对唱歌教学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运用好的唱歌教学方法,尽快解决学生在唱歌时可能存在的这些问题,所谓好的方法指的是在整个声区之内,把声音的音色表现的良好并匀称协调,发声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声音的气息、音色、音质、声区等具备一定灵活性和力度。当然,教师还要考虑初中生的接受能力,使学生经过一段训练后可以提升自己的唱歌水平,初中音乐教学目的不是培养歌唱家,而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唱歌技巧,像统一的音区、音色、力度等。因此,笔者认为强化发声训练的过程是初中生唱好歌的前提,也是音乐唱歌教学进行的有效途径。

(二)巧妙运用歌词说读训练

正确的说话方式对唱歌练习有很大的帮助。在具体的唱歌训练中,学生在气息的作用下会比较自然、清晰地发出声音,比单纯进行发声训练的效果要好得多。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练习说读歌词,经过一段的时间,再教会学生向胸口叹着气发声,这种练习方式类似朗读中吟唱的方法,从而让学生把训练时的共鸣和气息带入唱歌中去。这样,学生很容易将声音和气息完美结合,使真声和假声的过渡更加自然。在具体的训练当中,教师要做到:首先,要控制好训练的时间。每次训练十分钟左右,不宜过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用嗓过度和枯燥无味。其次,要注意方法的灵活性。不能模式化地练习同一个曲目,而要根据教学的需求。灵活设计练习的曲目,使学生一直保持较高的兴趣。比如对《黄河少年》的演唱,可以利用人物的对答,与学生一同进行短小的发声训练:再如对《同一首歌》的演唱,可以对上部分连音轻声吟唱,对下部分用“啦”音模唱,这样既了解了歌曲,还练习了发声。再次,要坚持不懈。唱歌发声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收到效果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不断的积累和完善一定可以提高学生唱歌的水平。

(三)想象在发声技巧上的运用

想象可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各种声乐实践活动,是唱歌教学的一把“金钥匙”,想象力越丰富,唱歌教学就越容易进行。在唱歌练习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自由的想象,通过联想具体事物,使学生唱歌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演唱弱音时,要让学生想象共鸣腔内有个小点在不断跳动,小点跳动的快慢就好像心脏跳动的频率:再如要求学生放开喉咙,获得低喉位状态时,可以让学生联想“打哈欠”时的样子:又如在学生吐字、咬字的训练中,让学生感觉到每个字都能在口腔中“竖起来”,从而使学生发音上下贯通,提高声音的穿透力和立体感。以上方法可以让生动有趣的想象指导学生在唱歌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缓解紧张的心情,使唱歌教学更科学有效,想象具有真实性和超前性,想象要在唱歌之前,只有将发音的各种因素全面考虑,才会协调各发音器官唱好歌曲,效果比传统的唱歌教学方法要好得多。想象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培养学习声乐和唱歌的兴趣,进而提高初中音乐唱歌教学的质量。

相关期刊更多

歌唱艺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价格与市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价格学会

价格与市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陕西省物价局;陕西省价格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