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1篇

吉林省抚松县人民医院骨外科,吉林抚松 134500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期找到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于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此基础上施行术后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完成情况、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观察组完成率均为92%,对照组分别为56%及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观察组则为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临床应用术后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升疗效及预后效果,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推广意义。

[

关键词 ] 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c)-0088-03

股骨颈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骨质因钙化进程加快而普遍存在骨质疏松症,且老年人多因身体机能下降而平衡能力低下,跌倒或摔跤等意外事件均易造成股骨颈骨折[1]。目前临床上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髋关节置换术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但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预后疗效难以保障[2]。多项临床研究结果[3-4]证明,术后护理有助于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继而保障术后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为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以期找到最佳的临床护理方法,为术后护理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24±5.34)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者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者18例。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当患者同时罹患其它病症时,但临床诊断结果认为该病症于住院期间不需给予针对性护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康复路径流程实施时,可纳入;②患者身体无其它部位发生骨折;③术前活动水平较好,可以接受术后的康复训练。

1.2.2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或>90岁;②患者体质较弱,术前运动不便者或长期卧床者;③合并肺部感染病症或肺功能欠佳者。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主要措施为:①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手术流程及术后饮食护理事项,阐明麻醉用药注意事项;②术前行常规血糖及血压检查,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进入手术室前30 min给予抗生素予以静脉滴注;③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依循医嘱按时给药。观察组于此基础之上施行术后康复护理措施,以保疗效。主要内容如下所示:①心理康复指导。患者多因意外事故而导致股骨颈骨折,经济负担及行动不便均会促使患者产生急剧的心理落差,心理上难以承受当前现状。情绪压抑、精神萎靡、易暴怒均是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为了规避这一情况,应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以心理康复推动机体康复进程。②针对病患实际制定功能康复计划。术后先行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据此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术后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患者列出功能训练进程表。而后将进程表给患者及其家属阅览,争取取得上述两者配合。③康复训练的执行。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肌力及关节稳定性。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可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和表情,如果患者出现疲劳和不耐受症状应当立即停止指导,让患者卧床休息。另外,术后患者若是担心自己手术切口出血或关节脱位等原因不愿接受训练,应当提前向其阐明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缓解患者担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早期功能训练。④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帮助患者取正确体位以防止手术切口裂开、骨折错位等。固定好各种引流管,保证其畅通,每天定时前来更换引流袋。帮助患者按摩双下肢,待术中麻醉药物失效后指导患者进行足趾、踝关节屈伸活动,以帮助静脉血回流,减轻下肢肿胀症状。术后第1~3天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及踝关节背屈锻炼。以踝关节背屈锻炼为主,训练方式为:踝关节屈伸5 s后再放松5 s,而后再绷紧—放松—绷紧,如此环转练习,每组20~30次,每次2~3组。注意循环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同时指导患者于肢体活动中自我调整呼吸。术后4~14 d主要以患肢肌主动舒缩活动为主,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消除肢体肿胀,也可辅助下肢关节被动活动器以增强恢复效果,1 h/次,2次/d。同时进行起坐训练及下地行走训练,初期可于护理人员的引导下让患者站立于床边进行站立练习,如患者站立超过30 min之后无不适感则可进行独立行走训练。⑤术后后期康复训练。一般情况下,患者多于术后治疗后2周切口愈合并拆卸,部分患者已经可以下床独自活动。该段期间主要进行离床功能练习。⑥出院康复指导。患者出院前2 d,护理人员教授患者正确使用双拐或助步器,指导其如何上下楼梯、穿裤袜,以及一些其它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以防止髋关节脱位。

1.4观察指标

①康复训练完成情况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②髋关节功能评定:将患者疼痛感、活动度、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分别予以单项评分,分数为0~100分。以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70~79分为尚可,70分以下为差。③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④护理满意度: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于患者出院前分发填写,采取匿名方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较为满意和不满意4项,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较为满意)/总人数。⑤住院时间[5-6]。

1.5统计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完成情况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分析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完成情况及康复知识掌握程度比较,均是观察组其完全完成和完全掌握所占百分比更大,均为92%,对照组则分别为56%和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积分对比分析

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积分,观察组优13例(52%),良8例(32%),尚可4例(16%);观察组9例(36%),良8例(32%),尚可4例(16%),差4例(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分析

观察组肺部感染及泌尿性感染各1例,均占4%,对照组肺部感染及泌尿性感染各3例,均占12%,且5例术后并发关节僵硬(20%),两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25 d,平均(20.15±3.24)d;对照组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0~48 d,平均(30.54±5.55)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83 7,P<0.05)。

3讨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康复训练完成情况、康复知识掌握程度、髋关节功能积分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施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一般研究结果[7]相同。由此可见,针对性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且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更短,提示该种护理措施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临床研究证明[8-10],术后护理质量与患者术后康复进度具相关性,康复不仅仅与疾病本身和手术操作存在联系,同患者的心态及术后康复护理措施也密切相关。笔者认为成功的手术自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而高质量的护理措施却也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疗效的保障。结合该次研究结果及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笔者认为于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于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便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站在患者角度了解其心理和情绪变化,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烦恼,适时给予心理疏导。一方面向患者介绍术后注意事项和康复方法,阐明医院医护人员和其家属均会帮助其进行锻炼,另一方向患者介绍本院成功案例,以增强其康复的信心。②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功能,可有效避免关节囊及附近组织出现粘连与挛缩情形。同时可软化瘢痕,促进机体关节及双下肢的功能恢复。在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应当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依循渐进性及全面性原则,运动项目均是由简至易,由少到多。③术后后期康复训练。随着患者病情好转运动量可不断加大,而运动时间也可适当延长,所有训练活动均需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和站姿。患者运动后可能会出现下肢肿胀、发青,告知患者属于正常现象,休息或抬高患肢可缓解。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针对病患实际给予术后康复护理,有助于提升疗效,保障预后效果,缩短疗程,降低经济支出,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参考文献]

[1]耿丽娟.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12):62-63.

[2]尉煜.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0,26(5):90-91.

[3]周翠凤.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56-157.

[4]刘伯萸.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环球中医药,2013,5(z1):15-16.

[5]刘俊兰,兰静,范立想,等.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09,6(36):72-73.

[6]黄瑢,陈巧利.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7):142-143.

[7]姜菊生.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0):1398.

[8]王保良,白腊敏.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18-119.

[9]赵艳梅.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0,27(1):84-85.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6(c)-097-03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XIE Liyun

(Yiyang City People's Hospital in Hu'nan Province, Yiyang413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Methods: 80 cases of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 each comprising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orthopedic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addition. Results: The overall Harris hip joint function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3 months after discharge were marked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GDS score was considerably reduced,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ll P

[Key words] Femoral neck fracture; Hip joint function;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Depression; Complication; Nursing

股骨颈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易导致患者行动障碍,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股骨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出院时的行走能力和生存预后越差[1]。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发病后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2],且需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对4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包括心理护理、阶段锻炼、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后指导等在内的系统化护理干预,旨在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抑郁情绪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8年7月~2009年7月入住我院骨外科拟行手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除外标准:偏瘫、心肺疾病和帕金森病等影响活动的疾病;有理解力、记忆力等认知障碍者;骨髓炎或骨肿瘤;术前即不能行走或不能耐受功能锻炼;既往有对侧髋部或下肢骨折手术史者。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61~85(72.4±8.2)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位于左侧35例,右侧45例。骨折前合并心脏病4例,糖尿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患者按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手术方式、骨折部位和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

对照组仅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包括心理护理、阶段锻炼、并发症护理和出院后指导等在内的系统化护理干预。

1.2.1心理护理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向其讲解股骨颈骨折相关知识、手术方法和目的、治疗效果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相应防治措施,在详细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教给患者暗示、转移和自我分析等心理调节方法,使其改变错误认知,减少或消除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增进其心理健康,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1.2.2阶段锻炼告知患者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和意义以及术后保护髋关节的方法。遵循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主动参与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阶段锻炼:①第一阶段,时间为术后当天~术后第1周。指导患者术后正确的摆放和深呼吸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20次/组,3组/d;指导患者进行髂腰肌、臀大肌、臀中肌和内收肌等长收缩训练,20次/组,3组/d;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踝关节屈伸训练,20次/组,2组/d;指导患者进行髋、膝关节屈伸被动训练,20次/组,3组/d。②第二阶段,时间为术后1~2周。指导患者进行仰卧直腿抬高和屈髋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抬臀和收腰活动;指导患者进行膝、髋关节功能训练和全身各大关节活动。③第三阶段,时间为术后第3~5周。根据患者愈合情况,指导患者继续进行肌力训练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逐渐加大外展活动度及运动量;指导患者进行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和上下楼梯训练。④第四阶段,时间为术后6~8周。骨痂愈合后,指导患者正确的下床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全负重步行训练。出院前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免负重、部分负重和负重的锻炼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2.3并发症护理①预防感染。切口敞开换药并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外敷以预防切口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以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消炎、化痰药物(如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告知患者注意保持会清洁、增加饮水摄入量以稀释尿液、确保尿管引流通畅以预防尿路感染。②预防血管栓塞。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疼痛和循环情况,抬高患肢。术后给予小剂量肝素或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和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以加强患者机体抗凝作用;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患肢主动屈伸运动,协助进行患肢按摩,确保髋部负压引流通畅,防止髋部和腹股沟部出现肿胀;避免在下肢同一静脉反复穿刺和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③预防压疮。术后使用海绵垫或气垫床,保持皮肤和床单清洁干燥以减轻局部物理性刺激,经常变更,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确保患肢处于外展位并呈一直线;教会患者进行自主翻身;用温水擦洗足并按摩足跟与足背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1.2.4出院后指导包括指导、功能活动指导、日常活动指导、饮食指导和要求定期复诊等。

1.3观测指标

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3]评价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康复程度;采用简易Barthel指数[4]评定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5]评估两组患者的抑郁水平;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数据比较采用t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以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Barthel指数和GDS评分比较

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G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Barthel指数

和GDS评分比较(x±s,分)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多系意外突然发病,患者无心理准备,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加上伤肢髋部剧痛无法活动,手术治疗后恢复期漫长,患者心理负担重,易产生许多复杂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依赖心理、角色认知冲突、抑郁、焦虑、自责和恐惧等,直接影响临床疗效、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陈月春等[6]研究发现,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依赖心理、角色认知冲突、抑郁、焦虑、自责和恐惧等负性心理,提高其康复效果。肖莉等[7]研究表明,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人际敏感、抑郁、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抑郁是一种以经常性情绪低落为主要特点的心理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还会影响其认知行为,影响患者康复训练的参与度,不利于患者尽快康复。而患肢功能恢复状况未达到患者的预期时反过来又可加重患者的抑郁程度,使患者功能训练的依从性降低。本组资料显示,干预前两组的G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出院后3个月时,观察组的G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抑郁水平,增强其对患肢功能恢复的自信心,提高其功能训练的依从性,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对患者各个时期的心理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给予分期心理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术后积极有效的康复锻炼对减少并发症、恢复肌力及其协调性、达到患髋最佳状态起着关键作用,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身心功能恢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经系统化护理干预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有了明显改善,提示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既可反映老年人的自理程度,又可间接预示其生活质量。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因髋部创伤、术后肢体功能受限及长时间卧床常导致其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损。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对患者的肢体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老年人骨质疏松,供血差,股骨头极易缺血坏死,加上老年股骨颈骨折后需长期卧床,其机体代偿和组织修复能力显著降低,易发生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压疮和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缓解其抑郁程度,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Hagino T, Ochiai S, Wako M,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prognosis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J]. Indian J Orthop,2008,42(1):29-32.

[2]Olofsson B, Stenvall M, Lundstrom M, et al. Mental status and surgical methods in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J].Orthop Nurs, 2009,28(6):305-313.

[3]吴海山,冯明光.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估体系[J].中华骨科杂志, 2004,24(8):64-67.

[4]袁丽,张建欣.内科护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36.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17-219.

[6]陈月春,覃正茂.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5(7):20-21.

[7]肖莉,李广海.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分析与干预[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17(7):82-83.

[8]葛向煜,王君俏,刘邦忠,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50-553.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3篇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相关康复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收治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5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本组均给予以下护理措施: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术后康复护理等。结果:本组65例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没有1例出现并发症。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其中优42例,良21例,可2例。结论:对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术后恢复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人工关节置换 康复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类型,多为骨质疏松情况下稍微暴力作用所致。而老年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到股骨颈骨折相关手术进行及术后并发症发生。股骨颈骨折多采用关节置换术。本文观察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康复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65例,均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其中男32例,女33例,年龄59~72岁,平均67.2±5.7岁。其中头下型骨折24例,经颈骨折34例,基底部骨折7例。9例合并有糖尿病,17例合并有高血压。

护理措施如下。

做好术前准备:术前要了解患者合并相关慢性疾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对症处理,提高患者对手术耐受度。如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降糖,降到手术允许范围,高血压患者实施控制血压,降低到手术许可范围内,嘱咐患者戒烟等。术前1天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心理护理:老年患者会因为骨折情况而出现焦虑等情绪,在护理过程中要多注意老年人性格特点,帮助老年人消除孤独寂寞情绪,缓解患者焦虑情绪,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让患者对置换术有较深了解,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取得患者配合治疗。

术前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前教会患者进行下肢功能锻炼的方法,让患者了解术后功能锻炼对康复的重要意义,让患者指导功能锻炼是提高患肢肌力的重要方法。让患者掌握股四头肌、上肢的舒缩功能锻炼过程。

术后护理:①术后要对患者采取正确:让患者患肢平放于床上,双腿之间放置T型枕,保持外展30°中立位,避免内收和内旋,防止关节脱出,在对患者搬动或翻身时,要注意髋关节和患肢整个脱去,避免关节脱出。②术后预防并发症: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尽量早下床活动,嘱咐患者清醒后主动对下肢肌肉进行锻炼,可让患者穿戴高弹袜等。加强术后管理,特别是全麻患者术后可雾化吸入,利用患者痰液咳出。术后要监测血压血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③术后康复护理:术后1天,患者可主动对患肢股四头肌的肌力锻炼,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正确指导,并指导患者在锻炼期间正确的呼吸方法,自我调整呼吸运动,防治肺部坠积性肺炎发生。指导患者主动锻炼踝关节和足趾活动,有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根据患者情况可对患肢进行水平移动连续。术后1周,患者可站立练习,对髋关节进行伸展训练。进行骨盆左右摇摆锻炼,进行屈髋关节练习。术后2周左右进行扶拐或者负重练习等[1~3]。

结 果

本组65例患者在功能锻炼期间没有出现1例出现并发症。采用骨水泥固定患者可完全负重训练,非骨水泥固定患者,可根据患者情况部分负重训练。多数患者术后第3天即可下床活动。本组均随访,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出现髋关节脱位。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其中优42例,良21例,可2例。

讨 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为常见,多是骨折疏松发生后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发生骨折。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器官处于衰退阶段,同时多合并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上述往往降低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可增加术后并发症,导致手术效果降低[4,5]。除了在给予有效的临床处理外,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上述患者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充分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避免和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对患者实施有效康复护理,如护理,可防止关节脱位,对患者进行相关肌肉舒缩训练,提供肌力,并根据患者个体特点进行护理干预,保证康复锻炼在术后康复起到重要作用[6,7]。

本文结果显示,65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没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根据患者手术情况术后行康复锻炼,术后随访,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定,其中优42例,良21例,可2例。说明对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术后恢复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陈涪容,何俊.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明[J].西南军医,2009,7(4):648-649.

2 邵培双,胡宝芹,金彩霞.改变侧卧位度数预防早期压疮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7(4):21.

3 赵云鹤,朱延兵,王伟华.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12-14.

4 金紫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与髋关节脱位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4):371-372.

5 黎裕萍,杨熙华.程序式健康教育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2):72.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股骨颈骨折在老年创伤疾病中占有很大比例,据统计,股骨颈骨折发生率为老年人骨折的68.41%,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院2000年10月至2008年5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98例患者,采取术后早期体位护理和康复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98例,其中男67例,女31例;年龄65~91岁(平均75.5岁);住院时间平均21.8d。98例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6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0例。结果,除2例并发心脑血管意外死亡和1例发生肺栓塞死亡外,其余95例均康复出院。

2 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

2.1 一般护理 术后进行常规监测T、P、R、BP、SpO2、HCE等,24h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切口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同时,保持引流管通畅,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并保持持续负压,防止扭曲、压迫,防止血块堵塞,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记录出入量及伤口出血情况,如术后4~6h内引流量>300ml、色呈鲜红,或短时间引流量较多伴血压下降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止血、输血的准备工作。并随时观察患者神志、表情、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还需特别注意观察患肢末端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以及足背动脉搏动强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体位护理 患者术后的体位不应一成不变,主要取决于手术中所安置的人工臼杯前倾角与假体柄前倾角的相互关系而决定患者体位[2],因此,术后需与手术医生交流,了解术中安置的人工髋关节位置,这对术后正确的体位护理有重要意义[3]。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位,应取仰卧位,患侧肢体常规置于髋关节外展30°、屈伸0°、内外旋0°、膝关节0°位(外展中立位),或根据人工假体柄和臼置入的角度将患髋置于屈伸0°、外展30°、内旋15°、膝关节0°位(外展内旋位)。允许患者健侧卧位,但应注意保持患侧肢体处于上述体位。为此可将特制的梯形软枕放于患者两腿之间,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允许患侧肢体在上述体位状态下髋膝关节伸屈角度为0°~9°。

转贴于

2.3 术后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术后当天:患者清醒后即可开始踝、膝关节活动训练,鼓励其行跖趾关节伸屈和双侧踝关节伸屈,2~3次,5min/次;逐渐做股四头肌等长、等张收缩锻炼,要求患者尽量将膝关节伸直。术后第1~2天:床头摇起(不应超过30°),取平卧位,加强训练强度,指导患者有规律地、主动地进行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并指导患者作踝关节环转运动,每组顺逆时针环转各30~50次,以上两种练习交替进行,每隔1h练习5~10次,早中晚共3回;同时开始髋、膝关节屈伸训练,即交替抬高髋关节和膝关节,被动做登自行车动作,股四头肌收缩练习时要保持髋关节相对稳定或将硬枕放在患侧膝关节下,鼓励患者尽量在旋转中立位的状态下将膝关节伸直,抬起小腿,20次/h,根据患者身体情况,每天做4~8h;同时加强健侧肢体锻炼,屈髋、屈膝收缩健侧下肢肌肉,锻炼过程中,鼓励患者配合深呼吸运动。手术后第3~7天:主要是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当股四头肌足够强时,可开始练习直腿抬高试验,为患者下床负重锻炼做准备,指导患者床上坐起—坐床边—床边站立—拐杖行走及肌力训练;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或陪护共同掌握协助患者上、下床的方法,从健侧移坐至床边,待患者适应后离床;手扶床沿站立,健肢负重,患肢不负重,至下肢肌力恢复后进行站立后伸和外展练习;将患肢慢慢后伸,抬头挺胸,保持上身直立,拉伸屈髋肌群,然后下肢伸直位向外抬起,慢慢收回,拉伸髋关节内收肌,30次/组,每天3组,应避免髋关节屈曲>90°(>90°会增加髋关节脱位危险)。术后第8~14天:训练到患者有足够的力量可自行站立时,可在护理人员和学步器的帮助下进行3点交替步态训练,或扶掖杖进行4点交替步态训练,逐渐过渡到2点步态,使患肢部分负重和4点步态完全负重,然后由双拐过渡到单拐,最后弃拐行走,最后进行生活习惯训练,如坐在椅子上穿脱鞋袜训练,下楼梯训练,自行车训练等。术后2周后可拆线出院。

2.4 出院后的康复训练及指导 一般术后2周出院休养,但患肢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必须指导患者坚持在家锻炼:一般情况下扶双拐行走6~8周,这期间继续住院时的各种锻炼,逐渐加大运动量,增加行走距离;术后8周~4个月,此阶段主要锻炼提高肌肉的整体力量,可使用单侧手杖,单腿平衡练习,术侧单腿站立1min;指导患者术后6个月内避免髋关节屈曲超过90°,如二郎腿、坐位穿鞋、坐矮凳及弯腰拾物,以防假体脱位。为保护假体和延长假体的寿命,要求患者禁止跑步、跳跃、爬山和举重等活动,并且控制体重以减轻假体的负担。嘱患者术后1、3、6个月来本院复查。

3 结果

本组失访8例,其余90例患者均按照制定的康复训练计划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根据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2版髋关节功能评定标准[4],内容包括疼痛、功能、畸形和关节活动度4个方面。临床疗效分4级:≥90分为优、81~90分为良、71~80分为中、≤70分为差;本组优78例、良6例、中4例、差2例。

4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通常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手术”,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成形术是患者一次特殊的身体体质考验,该手术并具较高致残率。正因为如此,才使得护理工作和康复指导在股骨颈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它要求护士不仅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并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及社会知识。术后的功能锻炼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功能的恢复是治疗与护理的终极目的,通过规范的功能练习,患者的功能大多有满意的恢复,基本能完成日常生活并照顾自己。这一过程繁琐而艰苦,需要护士具备耐心和高度的敬业精神。

【参考文献】

1 Maynard FM,Bracken MB,Greascy G,et al.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neurological classficatiln of spinal cord injury.Spinal Cord,1997,35(5):266.

2 戴雪松,严世贵,何荣新.全髓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外展角和磨损的关系.中华骨科杂志,2002,22:257~260.

股骨颈术后康复训练范文第5篇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共收治21例施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10例,年龄60~100岁,平均80.6岁,全部为单侧股骨颈骨折,由于车祸或跌到引起。出院时全部康复出院。患者住院前有15例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2 护理要点

2.1 术前护理

2.1.1 心里护理[1] 股骨颈骨折患者失去了最基本的行走能力,因此大多数老年患者有焦虑,恐惧心里,担心手术不成功导致活动不能独立,怕给子女添麻烦,又怕手术费用高,家庭经济负担重。针对以上情况,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思想状况,要多与他们接触聊天,关心体贴,耐心地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及注意事项及预后情况,使患者在精神放松的情况下接受手术,让他们选择手术医生,给他们信心,安慰他们消除一切杂念,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2.1.2 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 股骨颈骨折患者为老年人,有60%的患者有病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2.1.3 牵引期间护理 股骨颈骨折后患肢易产生宿短及成角畸形,为了减少术中损伤股骨周围肌群和纠正患肢畸形,要将患肢股骨部位的肌肉牵松,以利于术中将断裂的股骨头取出和将假体植入,成人采用持续骨牵引,悬吊重量为体重的1/10~1/6,牵引时间一般为3~5 d。

2.1.4 预防病发症[2] 指导患者做深呼吸,鼓励患者咳,咯痰,防肺部感染;每2 h帮助患者托起身体,按摩受压部位,预防褥疮;鼓励患者多喝水,保持会清洁,预防泌尿系感染;鼓励患者多吃粗纤维食物,每日按摩腹部,以防便秘;对于糖尿病患者术前检测血糖水平,接受口服降糖药而进行大手术者,术前至少停用36 h,改用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控制血糖及尿糖在较理想水平,即血糖7.2~8.9 mmol/L,尿糖(+)~(-)。高血压患者术前控制血压在140~149 mm Hg~/-~89~95 mm Hg即可。

2.1.5 由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创伤大,出血多,其假体的生物特性要求高,为提高术后组织修复和抗感染能力,手术前1周指导患者进高营养饮食,同时术前3 d备皮,并协助患者做心电图和各项检查,做好交叉配血及药物过敏试验;术前12 h禁食,4 h禁水,并讲清禁食水的原因;术晨测生命体征,术前1 h静脉输注抗生素,留置尿管。

2.2 术后护理

2.2.1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回病房后,设专人护理,取去枕平卧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2.2 密切观察切口渗出,肿胀,疼痛情况,观察患肢足背动脉,足趾血液循环情况,询问患者的感觉。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扭曲,堵塞,脱落,记录引流液的量和颜色。在倾倒引流液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预防逆行感染,引流管一般放置48~72 h无引流液后拔出。

2.2.3 老年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后即每隔1~2 h促使患者深呼吸,扩胸,必要时给予扣背。

2.2.4 术后疼痛,影响患者休息和饮食,可适当应用镇痛剂,以减轻患者痛苦。

2.2.5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含钙高的易消化食物。

2.2.6 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护士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必要时行心电监护,抢救车备硝酸甘油等药品。

2.2.7 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各四次,正常3 d后改为测2次。

2.2.8 术后第2天鼓励患者利用牵引架进行上肢躯体运动,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环。臀部放泡沫塑料,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注意经常按摩骨骼骶尾部,观察受压部位皮肤色泽变化,防止发生褥疮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3 康复锻炼

术后一周可做深呼吸,并开始做小腿及踝关节活动。术后2~3 d进行健肢和上肢练习,做患肢肌肉收缩,进行股四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屈伸,拔出伤口引流管后,协助患者在床上坐起,床头摇高30°~60°;术后3 d继续做患肢肌力训练,在医师指导下增加髋部屈曲练习,注意防止髋内收,内旋,屈曲角度小于90°,以免引起髋部疼痛和脱臼;根据病情尽早下床活动,术后2周可柱双拐下床活动,禁止患足负重。进行锻炼时注意地面干净,整洁,以防意外,一般45 d才可试着去拐。老年人由于年龄,伤前身体状况,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使其个体差异较大。康复训练应因人而异,康复训练的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不感到疲劳为度,尽量减少康复锻炼活动引起的疼痛,循序渐进,不可机械行事,以求康复训练的实施达到最大效果。

参 考 文 献

相关期刊更多

实用骨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医正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临床骨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