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第1篇

上海市卫计委副巡视员、医改办副主任,“闵行模式”创立者许速在现场分享了上海医改工作的近况。许速认为,上海的医改主要是从大数据角度考虑。他认为大数据首先带来观念上的转变,人们的思考方式从传统的因果关系转变成关联关系的思考。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数据量会越来越大,通过数据把医改的一些问题更聚焦。“进入大数据时代,改革必须进入精准化,要根据事物寻找规律,最终找出符合改革的根本性的发展方向。”

上海闵行区医改建立了两个标准,一个是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化工作量,另外一个就是基于公立医院改革、公立医院发展的病种指数。这些标准在不同层面被不同地利用,在市级层面主要做评价、做政策、做导向。许速认为改革最重要的是形成标准,要通过信息化来支撑我们的改革路径,决策要考虑建立标准,建立标准的评价体系,以及与评价体系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把脉”政策转型

现代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时代,这个被称为是医学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创新变革也为医学诊疗模式带来了变革的挑战。对于中国而言,医疗服务需求缺口尤为巨大,供需严重失衡,如何适应这一革命性的趋势并迅速建立新的诊疗模式对国家的发展和国民健康至关重要。然而,无论是精准诊断还是精准治疗,技术、政策、实施等多环节都有待突破,需要相应的法规、医院、技术适配。面对日新月异的精准医疗技术,如何去伪存真?医院是患者平台,如何合理竞争、适当合作?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行业法规又将如何落地?

现代医学进入精准医学时代,这个被成为是医学史上第三次革命的创新变革也为医学诊疗模式带来了变革的挑战。

“通过精准医疗的能力,可以让每一个病人的治疗情况变得更好,成本会下降,”赛默飞世尔中国区总裁江志成提到,“但是如果没有政府支持、合理的药物采用鼓励政策,精准医疗想大范围应用很难,想获得成效也很难。将行业需要的技术、将医药领域的技术融合进政府的帮助,增加病人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目前面对的挑战。”

墓诺浇瘢医疗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诊断,一方面是治疗。到现在为止,精准医疗(非临床类)发展得非常迅猛,包括测序和基因检测。临床医疗行业是保守的,因为人命关天。中医治未病,中国的中医讲究直接干预到健康人群的疾病预防,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很好的方向,难度当然很大。精准医疗的黎明即将到来,大家要有耐心。

贝达药业副总裁万江觉得其实创业公司就跟研发药物一样,成功的总是少数,失败的总是多数,但失败是财富的积累。中国的医疗改革正在进行当中,国家政策已经有了,这其实不是黑暗中的呐喊,因为黎明毕竟会来到,只是时间的问题。

杜克大学讲习教授也是本场活动的主持人闫海在最后表示,精准医疗的黎明来了,我们将来一定能看到旭日东升,但是要有耐心,受到广泛关注的精准医学正处于一个最好的时期,一定不会在短时间内看到成果,但未来必定会非常灿烂。

“把脉”服务转型

“看病难”以及医患矛盾日益突出令中国的医改不得不寻求新的突破口,从以公立医院为中心转向更多元化的医疗;分级诊疗已在路上,家庭医生更是远景的期待,在此进程中,非公医疗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今日的非公医疗已不是昔日的莆田系,服务、技术乃至品牌塑造都在孕育新的生命力。它们伴随着互联网医疗、人工智能、 新媒体营销等不同的命题,从公立医院为中心转向更多元化的医疗;分级诊疗在路上,家庭医生更是远景的期待,在此进程中,非公医疗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许速看来,医改是越来越具体的,比如分级诊疗、日间手术、药品的两票制等政策的实施,都是具体的体现。而这符合了正常的规律,即数据量越大,事情越具体。通过数据,把医改的一些问题更聚焦。进入大数据时代,改革必须进入精准化。

在圆桌讨论中,财新资深记者李妍首先提到,在中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变更中,已经成功从把脉服务转型到了医疗服务精细化耕作,从四梁八柱发展到了精准医疗,医疗行业越来越关注于局部政策的细微之处,并且在大政策之下,医疗服务提供者也发生了越来越多的变化。埃森哲医疗卫生行业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车惠补充到:“我们不能只注重于诊疗流程的规范,要关注细节人文的服务,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才是重中之重。”

医改的核心到底是患者还是医生?这个问题在现场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杏仁医生创始人马丁提到,杏仁医生是以医生为中心,他认为医改最重要的核心是人。育学园CEO邵邵宗宗也认为,医疗的核心肯定是医生本位,医生的培养,医生不断的接受新技能培训,医疗团队不断的发展壮大,这是每一个医疗机构的生存发展之本。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首要的两个任务,一个是学科建设,一个是教学医疗体系,有一颗正规的心,做医疗机构的人一定要秉持这两个本位,才有长久的生存力。中国的医疗要解决的是服务的问题。

新里程医院集团CEO林杨林认为中国目前离精耕细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的精耕细作是在做的工作。医院要办成百年老店,医院要有情怀,要有气质,要有救死扶伤的精神。如果没有人文精神,员工就不能那么贴心,通过院内文化的打造,把服务做得人文,做得有气质。

“把脉”支付转型

在医疗行业里,除了把控治疗和医药环节的这两大主体外,就只有支付环节的形态尚具不确定性。一方面,国家实行医保控费,给了商业保险介入医疗支付环节的大好机会。而另一方面,医院考虑到数据的安全性,不会轻易对商业健康险公司开放数据。由于信息不对称,商业健康险在医院支付环节一直存在“逆向选择” 和“道德风险 ”。但医疗信息化企业恰好可以扮演中间环节的角色,所以商业健康险与医疗信息化公司合作,成为了保险公司获取精准数据的一条绝佳途径。然而,医疗信息化企业的地域性又太强,很难在全国范围内获得垄断性资源。于是,支付转型油然而生。

平安健康险毛伟标也谈到,现在中国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平台,要引流量,但医疗其实是关系到人生命和核心诉求,提高体验很重要。医改的核心问题分为两块,一是付费方怎么改革,二是服务方怎么改革。海虹控股副总裁上官永强提到支付方对于整个医改来说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整个医改的基础;第二是引领作用,支付方要付费,要购买服务。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医院集团 精细管理 目标 考核

深化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公立医院改革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从目前改革的情况看,组建医院集团已成为各地医疗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几乎所有已经出台的改革意见中都有组建医院集团的内容,而松散型医院集团是目前医院集团的主要实现形式,因此研究松散性医院集团的管理问题在当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松散型医院集团这一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定义,一般是指若干家医院根据地域、学科和专业优势等特点,为了实现相互联合、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而互相联合成的较大组织。成员之间不涉及领导体制、产权制度等问题。各成员仍然在原有的基础上独立运转,保留各自的经营自和决策权,相互间以服务患者为纽带,契约关系较弱。由于其具有自身联系松散等特点,如何实现松散型医院集团的有效管理是一大难题。

精益企业和精益生产方法,即精细化管理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丰田公司率先提出的管理概念。它是以避免浪费为着眼点,设法在生产过程中消灭任何无用的动作、避免无用的努力、消除无用的材料、消灭不能给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带来好处的所有活动,并持续不断地寻找和贯彻改进的方法。松散型医院集团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更好地明确系统的管理目标,增强系统的协调性和凝聚性,提高集团的运行效率,因此精细化管理是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组织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目标是一个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达到的具体目的,它是组织成员的行动指南,也是组织开展各项管理活动的基础。一个组织选择什么样的管理目标,是由其面临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

从目前的医疗市场情况来看,医疗市场已基本饱和,在市场趋于饱和之后,医院的发展必然要由外延型的发展方向转向内涵式的发展方向,医院间竞争的重点必然要由对外扩张转向对内部潜力的挖掘,各医院需要实现从数量追求到质量追求的跨越。从拼资源、人力和价格,到拼技术、品牌和附加值;从拼大楼、设备、资金、规模等硬件,到拼知识、管理、创新和文化等软件。当前,松散型医院集团应该选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便群众,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作为医院集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目标。因为这个目标与各成员单位的目标相一致,所以更容易达成系统内部的共识。精细化管理的目的重在向内部管理要效益,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医院集团通过精细化管理最终可以实现五大转变:一是管理从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二是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三是从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四是从机会型发展向战略型发展转变;五是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各医院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二、精细化管理的内容

从各地医院集团的运行情况来看,组建医院集团的优点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我国区域卫生规划实施滞后,医疗资源布局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医疗服务供给与需求脱节,部分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组建医院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2、减少医疗服务成本,降低医疗费用。以医院集团为载体,通过批量化、定制式提供医疗服务,可以降低需方的费用水平,在医院集团内部推行药品、器械统一招标采购和后勤供应一体化,可以降低各医院的医疗成本。

3、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通过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医院的规模化水平,通过技术和设备共享提升各医院的应诊能力,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松散型医院集团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着眼于进一步发挥集团优势,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内容要有助于上述三大优点的发挥,初始阶段可以把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作为集团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抓手。一是在集团内进行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利用数字化医疗和数字化服务,高效整合和聚集能为病人提供高品质医疗服务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提高服务效率。二是在集团成员间开展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合作。通过协作起到拾遗补缺和优势互补的作用,增强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医疗服务能力,一切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出发,调整各单位医疗服务内容,防止大型医疗设备的过度配置。三是后勤保障体制改革。目前各医院后勤部门众多,自成体系,封闭经营,人、财、物的效用低下,药品、器械的采购和保管成本较高,医院集团可以建立统一的后勤保障中心,统一各医院的后勤保障服务,统一采购供应药品、器械,降低成本。四是加强经济核算。医院集团的运作是否成功,从经济角度进行衡量必须注意组织成本、机会成本、收益权、资源价值、收益水平等问题,集团内各种考核标准的制定,也必须建立在费用测算的基础上,通过集团内部相互协商共同制定。五是集团体系建设。包括盘活医疗资源存量,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拓展医疗服务市场等,进行这些努力的条件是边际收益应大于零。

三、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精细见于数据。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医院集团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进行标准数据化,也就是对集团组织实施的各项工作、集团成员间的相互协作事宜和集团成员单位的经济运行状况,全部要建立数字量化标准,所有工作的完成情况都要通过数字标准进行评判。其次是规划数据化,对集团规划的重大经济项目,实施前必须建立各种数学模型进行推论,对集团的业务拓展项目要进行财务评估,分析边际成本和效益,药品、器械的采购保管要建立采购与库存控制模型(EOQ),节省采购与保管费用。最后要及时进行数据分析与调整,通过对量化标准的不断修正,使其更加符合实际状况,通过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及时反馈,实现决策与调度的高效化,沟通与监控的实时化。

2、精益生产方式。精益生产方式就是强调集团各医院间相互密切合作的综合集成,而综合集成并不局限于疾病治疗本身,还包括重视医疗产品的开发、医疗后勤准备和医院技术、设备之间的合作和集成,在医疗服务质量上追求尽善尽美,保证患者在整个疾病的治疗周期内都感到满意。组织医院集团的精益化生产最重要一点是要在集团的生产协调过程中强调人尽其才和物尽其用。首先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医院集团可以将集团内各医院的医疗协作内容进行分解与评估,根据医疗服务内容的难度与特点,采用灵活的小组工作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派遣,节约人力资源。其次在生产技术上要强调采用适宜的技术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比如,通过数字化医疗手段,采用相互合作的并行工作方式(如远程会诊等)组织生产,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向基层医院推广能够降低医疗成本的实用诊疗技术,通过培训促进基层单位严格执行各种诊疗规范,提高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水平,实现医疗成本的有效降低。最后在物料后勤和药品、器械的采购保管方面,通过系统整合、集中采供、降低库存等措施,使采购和保管费用大大降低,节约闲置成本。

3、精细化核算。医院集团可以实行精细化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在集团管理的层面上可以采用基准化办法(TQM),其基本内容是:集团时刻注意同行的进步情况,知道别人的质量标准进展情况、生产效率提高情况和成本控制情况,然后把它们作为本单位的最低执行标准,制定赶超计划。在具体项目单元的管理上可以采用数字化目标管理(MBO),其基本内容是:将集团的整体目标转换成组织单元、组织成员的目标体系,按照“明确目标、共同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的原则进行管理。其它适用于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还有,在医疗、人事、后勤等领域施行全成本核算,在利益分配上实行定量评价法、岗位效益工资法、奖金基数百分制法、利润比例提成法、固定定额补贴法等。

四、精细化管理的考核

精细化管理需要考核的内容有很多,为了突出重点,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松散型医院集团精细化管理的考核工作要围绕医院集团下达的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进行,通过考核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加强医院集团的自身体系建设,实现集团自身的不断优化。各医院通过考核可以对医疗服务内容进行适当选择,在医疗服务内容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医疗集团成员单位之间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慎重考虑医疗产品多元化的问题。二是加强整个集团的制度建设,大力建设以文化为灵魂的组织系统。在考核过程中坚持“理念优于制度,制度重于技术”的观念,通过考核及时发现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各项制度的建设,遵守规则就意味着精细化能够执行到位。三是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标准。根据集团各医院实际运行情况,及时完善各成员单位经济补偿方法,使精细化管理措施不断完善,最终实现集团管理的精细化。

不可否认这是一项复杂程度较高的管理技术,对考核对象和考核方法的选择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会直接影响到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我们不能指望各种精细化管理的考核方法在短期内能够一蹴而就,实践证明,单是绩效考核一项,就是人力资源实践界和理论界十分重视而又头疼的话题,虽然目标管理法、标杆超越法、关键业绩指标法、平衡记分法等多种考核方法非常科学,但因一些客观原因,如某些指标难以定量,或者即使能够定量,数据的来源和收集渠道都相当困难等,造成考核结果出现偏差,因此对于每个医院而言,其它单位的考核经验和理论,是不可能直接运用到本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当中的。要做好医院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工作,集团成员各单位都必须提高对精细化管理考核的认识,十分注重精细化管理的考核工作;要建立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各种措施,密切配合做好考核工作;要正确对待考核结果,维护集团考核工作的权威性;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促进考核方法的不断完善。总之,只有通过集团所有成员坚定不移的努力,才能使考核方法逐渐符合医院集团的运行实际,最终对集团的精细化管理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第3篇

抗精子抗体所致免疫性不孕是不孕不育科常见病之一。近年来,笔者应用自制的抗免促孕胶囊治疗11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观察207例,均为本院不孕不育科2002年1月-2005年1月门诊患者,年龄22~34岁,平均26.7岁;不孕年限2~7年,平均4.2年。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116例,对照组91例。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病程、症状、中医证候等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1]、《不孕症的诊断与中医治疗》[2]、《不孕与不育》[3]有关标准拟定:不孕期超过2年,除外致不孕的其他原因以及男方因素,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示女方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妇科学》[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拟定:婚后不孕,asab阳性,带下量多色黄质粘,小腹隐痛,经期加重,经色鲜红,血块较多,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黄腻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滑数或细弱。中医辨证属热毒蕴结、气虚血瘀。

1.4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经本院不孕不育科确诊为免疫性不孕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

1.5  排除病例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数据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抗免促孕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温水送服。抗免促孕胶囊处方:忍冬藤45 g,黄芪24 g,淫羊藿15 g,甘草9 g。制备方法:将上述4味药按照适宜制备工艺,提取有效成分,浓缩至颗粒,装0号胶囊,每粒胶囊0.5 g,相当于原药材4.65 g。由本院制剂室提供(济卫科外发[2005]36号)。

对照组:予泼尼松10 mg、维生素e 100 mg,每日1次口服。

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期间2组均用避孕套隔离避孕,每个疗程结束后复查asab,待转阴后,嘱其排卵期性交。

3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6]及《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1]拟定。治愈:asab转阴,1年内妊娠者;好转:asab转阴,临床症状改善但未受孕者;无效:治疗后未见效果者。

4  结果

4.1  2组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受孕59例,受孕率为50.86%,对照组受孕20例,受孕率为21.98%,2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χ2=18.03, 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2%,优于治疗组(χ2=4.15, p<0.05)。详见表1。表1  2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略)

4.2  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略)

4.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

   

治疗后2组证候改善情况经统计学处理,除带下异常2组改善相近外(p>0.05),其余各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表3  中医证候改善情况2组比较(略)

4.4  2组抗体转阴率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组asab转阴86例,转阴率为74.13%;对照组asab转阴78例,转阴率为85.72%。2组比较,χ2=4.15, p<0.05。其中第1个疗程抗体转阴率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1),后两个疗程抗体转阴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4  2组患者不同疗程抗体转阴比较(略)

5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在女性感染、生殖道损伤等情况下,精子作为一种抗原,可与女性免疫系统接触引起免疫反应,产生asab。asab可促进巨噬细胞、白细胞杀伤和吞噬精子,抑制精卵结合,损害胚胎植入,导致不孕。现代医学对asab所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的疗效目前尚不令人满意,建议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隔绝法、免疫抑制治疗、精液处理后iui、配子输卵管内移植及体外受精等。

   

中医学无“免疫性不孕”病名,据其症状和体征,可参照“不孕”、“无子”等辨证或病证结合论治。本组所观察的免疫性不孕,主要是热毒蕴结、气虚血瘀所致。根据临床,我们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正(气)虚邪恋者多见。本虚是发病基础,常因饮食、劳倦,过服寒凉药物,热毒耗气以致气虚,气虚不摄,精亦不足,气精不足,胞脉失去濡养,胞宫不能摄精成孕。《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虚既易致外邪侵袭,又可因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成瘀。标实是发病诱因,多由女性在经行、产后不慎或房事不洁感染邪毒而成。热毒蕴结,流注于下,损伤冲任二脉,则胞宫难以受孕。热毒为患,故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热毒灼血成瘀,加之气虚血瘀,则小腹隐痛,经期加重,经色鲜红,血块较多。气虚不能濡养,则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红,苔黄腻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滑数或细弱乃热毒蕴结、气虚血瘀之象。治当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遵从《内经》“热者寒之”、“虚则补之”、“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之理,我们选用忍冬藤、黄芪等组方制成胶囊。方中忍冬藤清热而不伤阴,苦寒而不损气,《本草拾遗》载其“主治热毒”。《医学真传》云:“银花之藤,乃宣通经脉之药也,通经脉而调气血。”在方中清热解毒,毒解则瘀散,故重用为君。黄芪为补药之长,《本经》云其“补虚”,《别录》言其“治妇人子脏风邪气,逐五脏间恶血”,《日华子本草》谓其治“热毒”,在方中既健脾益气,又助忍冬藤活血解毒;甘草生用清热解毒、补中益气,与黄芪合用以健运脾气,以上二药共用为臣。前贤云:益气需先助阳,补肾精以化生肾气。针对热毒蕴结、气虚血瘀之病机,方中又用淫羊藿“补命门肝肾,能壮阳益精”(《医林篡要·药性》)以补亏损之肾气,又可“温通气血,消化凝结”(《本草正义》),以增强全方的活血祛瘀作用,用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四药合用则热毒得清,气虚得补,瘀血得散。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忍冬藤、甘草均有不同程度促进产生干扰素(ifn)作用[7],ifn可在nkc- ifn-il调节网中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同时甘草有类激素样作用,既可抑制变态反应,又可消除或减轻免疫反应所引起的病理损伤。黄芪可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增强网状细胞吞噬功能。淫羊藿能调整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胸腺轴的抑制,使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明显增强,b淋巴细胞增多[8]。另据报道,淫羊藿水煎剂能明显降低健康人的全血粘度,加快血液循环,表明淫羊藿具有良好的活血作用[9]。以上研究都为本方治疗女性免疫性不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观察结果显示,抗免促孕胶囊治疗女性asab所致免疫性不孕,虽然asab转阴率较对照组低,但受孕率高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程 泾.实用中西医结合不孕不育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9.659.

[2] 金维新.不孕症的诊断与中医治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84.

[3] 罗丽兰.不孕不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66-368.

[4] 罗元恺.中医妇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58.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2.

[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7.973.

[7] 姜国枢,林嘉友.甘草酸铵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调节作用[j].新疆医学院学报,1989,12(3):145.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第4篇

李宁院长在长期的工作中始终铭记“慈悲情怀激壮志,救死扶伤成大医”的座右铭,秉承杏林遗风,对医技精益求精,是我国肝胆外科、肝移植、重症肝病方面的知名专家。一人成“大医”难,让一家医院实现名医荟萃,跨跃式发展更难。在调任佑安医院当院长后,他依托多年朝阳医院副院长工作积累,不断完善思想,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推动创新管理,使这家已过天命之龄的医院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为新医改下的医院发展提供了范本。

李宁在佑安医院的管理创新工作可以用“定位、转型、文化、发展”八个字来浓缩。总结起来,定位是出发点,转型为实现目标的具体举措,文化为跨越式发展插上翅腾,发展是落脚点。

战略定位下的六大转化

定位代表着医院发展的方向,是医院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发展定位不准确就盲目发展,后期就得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去调整发展方向。李宁认为一切矛盾都是由定位不准确造成的。李院长带领团队花了三四年的时间来研讨与判断定位问题,从而形成了目前发展的两大定位。

他们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就是把北京佑安医院发展成为一家以感染、传染及慢性相关性疾病群体为服务对象,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学中心。在这个战略目标确定的同时,李宁在佑安医院的建设中实现了六大转化:

在治疗对象上,由单纯的传染病向感染、传染及慢性相关性疾病转化;使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艾滋病等成为将来的主要服务人群,让服务范围得到有效拓展。

在服务对象上,由个体疾病向疾病群体转化;过去医院看病按个体计算,而佑安现在对病人分类、分期、分队列的进行群体管理。他们针对不同群体制定标准化的诊疗方案,长期的进行随访观察;不但真正提高了整个人群的生活质量,同时还提高了科研水平与诊疗技术。

在经营运作上,由偏重追求经济效益向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转化;纠正了过去片面的做法,为病患提供高科技的医疗技术服务。

传染病是可防、可控、可康复的一种疾病。在服务方式上,由偏重诊疗向防治、保康一体化转化,这就涵盖了没病时的预防与有病时的避免出现并发症,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医疗方案与诊疗随访体系。

在发展模式上,由单一医院向大型医疗联盟转化。在李宁眼里,佑安医院虽然在国内占统治地位,但针对那么大的病人群体来说,过去还是个偏科型的小医院。他倡导创建的佑安医疗联盟现已发展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有65家医院,占全国传染病医院的50%以上。在联盟当中进行医疗、科研、教学、公共卫生防治、宣传教育、医院管理等方面的模式输出与合作,建立一个体系来共同应对传染病。这是中国医疗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全面提升我国传染病防控的整体实力,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构筑起中国传染病防控的现代化长城。

在服务能力上,由单一偏科型向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和医院整体实力转化;实现了大专科、小综合,以传染病为学科发展的重点来综合性发展,提供系统。

通过这六个转化,李院长带领下的北京佑安医院正逐步打造成集医疗、教学、科研、公共应急和对社会健康教育五位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中心。

转化医学“佑安模式”

李院长确定的第二个发展的定位是把佑安医院建成一个国际化、高新医药科技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的高端平台。

他指出:现在医学科学研究在国际面临一个很大的问题:近三十年来,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临床治愈率和长期疗效却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全世界的经济发达国家,包括发展中的中国在医学基础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科学家们把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研究的比较清楚了,但却没法把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临床可以应用的具体新的医疗方法、手段。所以老百姓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李宁在分析后认为医疗基础科技成果向临床转化过程中的瓶颈在医院,医院的临床研究不受重视,国家、医院、厂家在这方面投入乏力。李院长把转化医学模式成功应用于医院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转化医学佑安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对与传染病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临床实验。把佑安这个研究基地放大,达到“让每个病人都要既成为医院的服务对象,又成为研究对象;每个医生既是为病人服务,又要做科学研究”的境界。

为此,李院长在佑安医院建构了“128”模式。“1”是指把临床医疗与临床研究相互融合,变成一件事情。“2”就是与基础研究机构与相关制造企业密切结合起来,同时他们还在医院内部进行了8个支撑平台建设:以科研数据为基础的标准化电子病历平台,以数据样本库为基础的临床研究资源平台,以系统疾病为基础的中心化学科建制平台,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电子信息网络平台,与临床转化研究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平台;以临床研究为核心的循证医学顶层设计平台;以临床研究为导向的人才团队平台;广泛开放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这“128”模式的建设,有效的保障了转化医学模式的形成,让佑安医院成为一个国际化、高新医药科技临床与转化医学研究的高端平台。

弘扬佑安文化

李宁院长身上有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他深知文化的力量,反复强调文化是实现跨跃式发展的翅膀。他以文化来带动医院发展,凝聚医院每个员工的思想、精神,统一意志;取得了很大成功。在他的带领下,佑安医院目标清晰,方向明确,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让每个付出的人分享成功的果实。

文化建设过去是很虚拟的,以至于容易流于口号;而佑安医院却让文化孵化出丰硕的果实。他们首先确认了医院文化建设的主题与核心――“尊道厚德,互佑平安”。李院长解析道:道是自然客观规律,是科学。尊道就是要遵自然规律,科学发展观。德有两层含义,一个就是老子所指出的遵循自然规律所办的好事。德是一种好事情的结果,另一个是孔子说的品德。尊道厚德就是遵循科学发展观,不断的改革,为医院的建设增砖添瓦,为人民建功立业。互佑平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平等的关系,医生不是神,病人也不是上帝。作为一个医生,必须要有高超的技术,而且还得是个可以信赖的人。“贵以身为患,若可寄以患;爱以身为仁,若可托与患。”李宁常挂嘴边的一句话给出了医务人员的标准。他强调医生的医德很重要,要像珍惜自己的

身体一样来珍惜病人,病人才可把疾病托付给医生。要像珍爱自己一样去珍爱病人的生命,病人才会全身心的托付。

对于医患之间的关系,李宁提出6个相互: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维系。通过6个相互的贯彻,有效的保障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其他的文化建设都是围绕着“尊道厚德,互佑平安”这个主题展开的。李宁在管理理念上率先提出“每个员工每天都以愉快的心情走上工作岗位;让每个病人每次都以简捷的方式得到满意的医疗服务;以医务人员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创建人民满意医院。”

没有文化不可能有跨跃式发展或腾飞。有了文化,潜在的能量才能发挥从而事半功倍。佑安医院单位文化建设中通过院训、院花、院树、院歌等外在的表现继续得以深化。据了解:佑安医院的院训是“求实、奉献、精湛、创新”,院花是月季花,院树是银杏树。通过院训的宣传,院花、院树的栽种,使医院的环境得以美化,建成一个花园式的医院,让患者到医院有种进公园的感觉,也让员工的内心得以升华。正如老子所说“上善若水”,正是这样无声无息的滋润每个医务人员的心田,使精神面貌大变样。所有的人来到这家医院都会觉得与别的医院不一样,有份深厚的文化积垫。

收获发展果实

发展是一切事物的根本。在佑安医院的创新发展中,也必然会面临来自方方面面问题的挑战。李宁表示:“任何一个事物中,问题是永远存在着的,一切都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

佑安医院是在依靠高科技与良好的文化理念中摘得发展的硕果。在佑安人的眼中,面前没有困难,只有一个个目标。‘困难’在我们的词典中不存在,在发展中都会迎刃而解。”

在李宁担任党委书记、院长的四、五年间,北京佑安医院的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医疗收入、员工人均奖金、科研课题数目,人均发表SCI文章数、职工人均拥有的私车数七个指标翻了一番,而科研课题总经费更是翻了两番。佑安医院在发展研究创新型、资源节约型、人文和谐型医院的同时,让病患与医务人员都享受和体会到医院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以往北京市毕业生根本不愿意分配去的佑安医院如今却成为时代骄子们眼中就业的“香饽饽”,北大、清华搞基础研究的博士、博士后竞相来报名。

什么是共产主义?身为党员的李宁院长诠释道:共产主义是永不停止追求的过程。这是基于这种理解,他带领下的佑安人在过去的五年中,发挥牦牛精神,实践着梦想,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总结完善,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从而进一步指导着佑安的下一步腾飞。

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范文第5篇

今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国情咨文会场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的“精准医学计划”,使人们仿佛可以遥望到开启癌症和糖尿病治愈大门的那一天,它所引领的“医学新时代”也将不日降临。

在美国,“精准医学”或已步入发展快轨。

旧词新解

奥巴马规划的“精准医学计划”主要涉猎五方面内容:第一,启动“百万人基因组计划”,将全力支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38亿美元,首先征集百万志愿者并做好队列及对照,建立临床相关“史无前例的大数据”,收集基因组数据与临床信息。第二,寻找引发癌症的遗传因素,将资助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78万美元,继续美国已经开展的癌症基因组研究计划(TCGA)。第三,建立评估基因检测的新方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获1000万美元资助,特别扶持新一代测序技术的评估和审批通道,保护知识产权与有关版权管理,以保证“精准医学”和相关创新需求。第四,制定一系列相关标准和政策,美国国家医疗信息技术协作办公室将得到500万美元财力支撑,用于保护个人隐私和各种数据安全。第五,推行公私合作模式(PPP),届时将邀请企业家和非盈利组织参与其中。

官方解读称,计划可基本被划归为三个层面,即科学内容,政府职能转变、法规标准建立,以及公私合作、社会参与。不仅如此,奥巴马还为该蓝图设定了四大要素――正确的治疗、正确的时机、共享和个体化信息。

事实上,“精准医学”并非一个横空出世的全新概念,最早在2011年11月1日以美国医学院名义发表的“迈向精准医学”(Towards precision medicine)的报告中,已首次向世人全面、详尽地阐述了“精准医学”,主要提及其是在疾病新分类基础上“循病施治”,创建适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疾病新分类的知识网络。

在部分专业人士的观念里,精准医学、个性化医学、个体化医学无非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谓,甚至为数不少的临床医生以正在践行个性化医学和个体化医学而沾沾自喜。在美国加州米尔斯半岛健康服务糖尿病研究所医疗主任David C.Klonoff的心目中亦是如此,他认可“精准医学”本质上等同于个体化医学,只是绝大多数正在开展基因组学归类疾病、指导个体化治疗的科学家更青睐于选用“精准医学”表达而已。

剖析为何会出现“精准医学”与“个体化医学”之间新陈代谢的动因,Klonoff解释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后者已然无法承载基因组学分析所持续发酵出的特殊增益。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Philip Sharp曾将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人类基因组计划分称为生命科学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革命,正是“基因组学时代”向“精准医学”展开了双臂。

另一个重要原因归功于人们已然开始借助大数据实现个体化界定疾病和分层患者的现实趋向。目前,全球网民数量已超越20亿人大关,至少50亿人拥有个人手机。不仅于此,遥感器每天都在持续生成海量的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混杂数据。相关预测显示,到2020年,遥感装置联网量有望达到500亿台,届时预测数据生成能力也将提升44倍。

再有,业已证实人类基因组包含有超过30亿个碱基对。过去十年间,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一降再降,现行费用水准使得作为“精准医学”立足点之一的基因组分析不再遥未可及。参考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报告:2001年,个人基因组测序需花费9500万美元;2011年,相应费用大幅缩水至2.1万美元;2014年,首款千美元基因组测序项目赫然问世。

正是得益于大规模生物数据库(如人类基因组测序)、定性/定量患者特征的强效方法(如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细胞组分检测以及移动医疗科技)、大数据计算机分析技术突飞猛进(图1),“精准医学”的内涵与范畴业已今非昔比。

试问,“精准医学”身为何物?简言之,就是临床医生通过详尽掌握患者乃至人群的基因组信息、生物标志物、表型特点或心理特征数据,从相同临床症状的人群中准确甄别出特定患者,进而提供能够充分满足个体患者需求的治疗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讲,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变革所驱动或激发出的医疗新局面或许才是“精准医学”的精髓所在。最大化改善临床预后,将不必要的特定治疗相关不良反应风险降至最低,正是“精准医学”的愿景目标与存世价值。

求新求变

自从开启疾病分类与循诊治疗历程至今,不变的是,人类医疗实践的基石无时无刻不辉映着“精准医学”准则;变的更多的是,人们研发诊断方法、治疗手段的前行步伐。

“精准医学”将如何改变临床实践?不妨从两个临床实例一窥究竟。多年来,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抗争战略早已转变为鉴定病原体、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对于细菌性感染,临床医生全然可以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或仅凭实践经验,判断出致病微生物的药物敏感谱,进而优选适宜抗生素初始治疗。一旦实现床旁细菌或病毒检测,理论上即时掌握它们对治疗药物的可能敏感性、迅速初始恰当治疗的梦想也可成真,过度处方广谱抗感染药物、继发高抗生素耐药率的多年尴尬则将被尘封如历史。

再有较为典型的“精准医学”实践是临床血液科医生将重组生物制剂作为替代治疗之选。重组凝血因子Ⅷ、Ⅸ的问世,曾使一度陷入治疗绝境的血友病患者重拾生存希望。然而,精准完成血友病分型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前提。如今,凭借可以长期、稳定必需凝血因子治疗水平的突出优势,基因治疗即将再次改变血友病患者的命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检测特定基因异常已逐渐成为临床癌症诊断与治疗决策的关键评判标准(表1)。今天,人们牢记于心的包含解剖学、组织学指标在内的传统肺癌分类,正遭遇到来自及其他基因标志物分子检测手段的迅猛挑战。虽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罕见融合基因(携带率

伴随着遗传学、信息学与影像学的交互融合,伴随着细胞分选、实验胚胎学、蛋白质组学以及代谢组学技术的更新迭代,“精准医学”的触角正在不知不觉地延展开来,它不仅将全新界定疾病分类,而且必然深刻影响着临床医生的诊疗决策与患者的预后结局(图2)。

在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家族中,遗传学和下一代DNA测序方法堪称翘楚。目前,全外显子组或基因组测序实际花费已不足1000美元的事实,彻底拉近了人们与遗传学检测的距离。理论上,遗传学检测结果能够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的诊断分类、治疗反应、临床预后做出早期判别。在实践中,依据2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的分子诊断结果,临床内分泌医生除需要建议患者接受预防性甲状腺切除术外,还应该常规完成甲状腺髓样瘤、嗜铬细胞瘤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筛查,同时使无辜家庭成员免遭过度排查之累。

从严格意义上讲,尽管影像学深刻地改变临床治疗路径是无可争辩的现实,但是它并非“精准医学”的构成要件。大概在三十年前,为防止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很多重度腹痛患者需要借助外科手术。现今,通过无创影像学检查――腹部CT、超声――实现术前敏感、特异性诊断阑尾炎已然司空见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提供的额外信息既是临床医生探查常规影像学方法力所不能及的代谢活跃肿瘤(如霍奇金淋巴瘤)的利器,同时对指导制定有效干预方案无可或缺。

不难预见,承载了浩瀚临床信息数据的电子病历未来将借助计算机程序升级担负起三大临床职能:其一,识别存在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例如哪些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患者没能遵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其二,遵从指南要求筛选出适宜人群,例如根据患者的年龄、家族史判断结肠镜检查实际需求;其三,依从药物基因组学指南建议,优选治疗药物、执行药物管理。

一旦遗传学检测成本真正实现“亲民”,相关遗传学或药物组学检测数据必会被预设入电子病历系统,实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可行的细节信息,诸如哪些患者携带凝血因子Ⅴ Leiden,哪些患者无法耐受氯吡格雷治疗,采取哪些恰当的保护措施才能确保适应证患者医疗安全……

必须谨记的是,无论新技术如何先进与颠覆,都无法替代医生对个体患者的临床判断。事实上,功能强大的电子病历系统也难免隐藏着错误信息,饱含的大量相关信息甚至可能对特定患者的治疗决策无关紧要。

根据Klonoff的预想,不久的明天,人们将会看到一个新鲜事物――“精准糖尿病诊所”。它虽有多学科建制,却更聚焦于为糖尿病前期患者提供预防服务,满足糖尿病患者临床靶向治疗需求。诊所将会充分借助糖尿病高新技术设备和mHealth工具,针对源于自我血糖监测、持续血糖监测系统的数据流装配无线传输与释义设备,所有数据均可被无线上传至云端,供患者、家属和卫生保健专家后续浏览。此外,它还能充分共享穿戴式检测装置提供的生理学指标、运动轨迹、睡眠示踪或膳食信息,为监督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贡献新的解决方案,帮助临床医生明确患者预后不良是否可能归因于剂量递增,判定启动新治疗方案的最佳时机等。在“精准糖尿病诊所”,患者有权申请接受像基因组测序、循环生物标志物等最前沿的生物标志物检测。

到那时,“准糖尿病诊所”将身兼数职:一是,获取与咨询遗传学和Omics信息;二是,基于实验室检查、传感器信息、数字化图像和个体化数据分析,评估与咨询数字化遗传表型状态;三是,提供以传感器为基础的行为评估与生活方式咨询;四是,在基因组学指导下处方药物治疗。

尽管患者、临床医生、卫生系统、支付方与诊断/制药行业各有所求,但必须基于“精准医学”构建起利益共享集团:身为患者,希望充分知晓疾病、预后以及最有效治疗措施的利弊信息;作为临床医生和卫生系统,必须在群体医疗服务准则基础上权衡个体患者需求,实现利益共享;诊断试验换代和新药频出可能将进一步拉高医疗服务支出,医疗保险支付方难免质疑并做出成本负担与临床获益到底孰轻孰重的决断;对于制药企业,所探求研发的新药往往可能出现替代现有高利润治疗手段的得失局面(图3)。

毋庸置疑,“精准医学”需要目前的医疗体系发生一次革命性变化,继而建立起一套新的业态格局与诊疗体系。

整合重组

当被问及“精准医学”所面临的最艰巨现实挑战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J.Larry Jameson教授的答案是“如何攻克逐步细化疾病分类这一复杂难关”。

在漫长的医学发展历程中,素存有关疾病分类的两大阵营之辩,其中“统合派”倾向于将相关疾病归为一类,而“分割派”极力主张更为精准地细分并定义病种。恰恰是近年兴起的遗传学和生物标志物检测,打破了相对持平多年的分争格局,“分割派”秤盘上的筹码日趋持重。

不仅仅是疾病分类将变得愈发复杂,归功于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新的遗传变异也正在以惊人的增速不断挑战着人们愈发绷紧的神经。尽管部分基因突变被确证与某种疾病息息相关,但是它们在疾病发生、进展和转归全过程中到底发挥何种作用仍不尽而知。

面对时下信息与临床指南“爆炸时代”,临床医生该何去何从?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靠记忆吃饭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信息在更大程度上承载的是辅助功能,人们更需要能够驾驭信息所直接告知或拼凑出的事实,并做出理性决断。事实上,初级卫生保健提供者在今天已渐渐成为“精准医学”征途中最富于挑战性的角色。他们必须坚守住临床医疗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既要做好“健康守门人”――从发病前、疾病早期实施关键性“上游”干预,还需要成为临床转诊流程的“导引者”。作为“精准医学”的实现要素,越来越多的转诊实践需要初级卫生保健提供者遵循可及信息与指南建议,实现部分患者与适宜专科医生的精准桥接。

尤其对于不具备强遗传易感性的获得性疾病患者而言,较理想的生物标志物对于协助临床医生尽早识别疾病、指导合理治疗不可或缺。近年各国财政对此投入丰厚,尽管诊断与治疗成为不可分割的两大医疗服务节点,但是相比诊断试验的更新换代速度,新药研发产出却难尽如人意。

在当前已经实现靶向改变部分恶性肿瘤遗传背景的前提下,研究者将未来攻坚目标设定为癌症患者的靶向免疫治疗,抗肿瘤途径抗体、免疫检测点抑制剂、自体T细胞特异性抗原等均被囊括其中。“诊断-治疗耦联”必将成为未来免疫治疗的核心标识。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使探究微生物群成为可能,也使人类开始正视机体皮肤和黏膜腔内存在着的令人无比惊讶的庞大生态系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机体微生物群并非生而不变,实际上是人类后天免疫功能、生命早期组织器官形成、饮食方式、抗生素暴露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针对肥胖、心血管病、囊性纤维化、炎症性肠病、皮肤疾病、自闭症和癌症高危患者微生物群的研究方兴未艾,为真正实现精准干预排除障碍。

“精准医学”蕴含的又一个极具前景的发展机遇在于,通过先进技术辅助个体患者的急性期干预,迄今最耳熟能详的经典范例是应用自动除颤器挽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再试问,人们能否借助传感装置或生物标志物预先筛选出可能发生早产乃至先兆子痫事件的女性?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时间问题。今天,使用移动医疗技术监测健康数据不再是新鲜事儿,更何况其与个人健康档案充分整合早已被提上日程。不仅如此,行为健康也被圈入“精准医学”范畴,以设计反馈系统或订制专属激励方案为最鲜明特征。

因而,人们必须重视整合可能推动“精准医学”实现的各型各类技术突破,后者最终将产生建设性抑或破坏性结局,根本上决定于人们能否驾驭海量的新实践真知与合理规划日益丰富的治疗选择。

“精准医学”还将引发的重要改变之一是,利益共享集团中的各方亟需顺势完成模式再造: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需要重视培养未来医生或行业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能力;临床医生理应在信息学支持和强大计算机运算功能的背景下兑现优化信息管理与精准临床决策;为顺畅合理的专科医疗服务供给,卫生系统亟需完成路径设计;监管机构、医疗保险支付方,则该适当履行评估和支持职能。

除医疗服务行业变革外,美国医学研究新任主席Victor Dzau推测,未来半个世纪,“精准医学计划”将为美国医疗领域创造出数千亿美元价值。

克难制胜

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院长Francis S.Collins介绍,“精准医学计划”的短期目标是为癌症患者寻找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法,长期目标则是为实现人类健康保障和所有疾病治疗提供有价值的知识信息。

在“精准医学”的探索实现道路上,Klonoff指出,人们无可回避地需要破解技术壁垒与跨越临床沟壑。

首先要解决的是四大技术难关。第一是“分析关”:现有的大规模数据库可以被细分为多个大型数据存储库、电子数据表、移动应用程序、随机存取内存缓存、外部云、视频以及非结构化社交媒体网站,但相互之间往往呈现孤立并存业态,新的分析工具必须通过对各类数据的分析和解释工作,挖掘出有实践价值的临床线索。第二是“适用关”:医疗机构借助大数据构建出的用户网关极其重要,如此便可实现有效分解查询并快速、准确地合成结果。网关界面必须包含理想的用户界面,得以促成高效数据挖掘。第三是“隐私关”:构成大型数据库相关数据来源的隐私性必须得到充分保障。第四是“安全关”:确保医疗结构患者相关数据的安全性。

相关期刊更多

煤炭转化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太原理工大学

转化医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转化医学电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政治工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