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走近非遗文化方案

走近非遗文化方案

走近非遗文化方案

走近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1篇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全面布置,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落到实处。

我市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狠抓落实。一是层层落实责任,多方争取支持,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先后多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明确各部门各科室的职能及相关责任人职责分工。二是完善和健全相关组织,2005年我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及专家委员会,2013年8月,鉴于人员变动和工作分工调整,重新调整了组成人员,分别由市文化局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分管社文工作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主任,积极向上争取,落实专项经费、调整充实了三名新同志,加强人员力量匹配、所需器材设备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精心谋划、科学制订普查工作方案。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多次组织部级专家、学者座谈、论证,多方召开协调会、论证会,有针对性地进行筛选,确定首选普查、申报的重点对象及范围。四是加强培训,专题布置。举办文化站长及普查骨干培训班,提高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同时针对部分乡镇、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专题讲解、培训、指导。

二、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全力推进,深入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一是抓好重点非遗项目的普查、申报工作。在去年完成溱潼会船、溱潼砖雕、淤溪面塑、滚莲湘等普查、申报工作的基础上,今年5月之前,我们重点抓好了溱潼鱼饼虾球技艺、白米糖塑、邓氏脾症、蒋垛许氏伤科项目的整理上报,申报市第二批非遗名录。通过深入民间走访以及组织人员到基层挖掘、收集素材,辅导、指导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帮助完善资料、装订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基础台帐资料。二是邀请专家、学者会审,指出存在不足,明确努力整改方向,完善补充方案。今年我们借助溱潼会船已成功申报为部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扩展名录的契机,专题就溱潼会船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就如何放大“溱潼会船”效应组织了研讨,结合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日在电台、《新闻》报纸大幅度,大力度进行了宣传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也达到了教化民众、引起重视的目的。央视4套《走遍中国》栏目,专题播放了“溱潼会船”,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非遗项目的重大影响。三是查用结合,发挥普查效用。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各项非遗普查与保护成果展示活动,让人们认知历史,认知非遗保护利用价值,先后组织全市民间艺人绝活现场制作、展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民间美术作品展以及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图片展、农民歌会等活动;同时,精心创作了溱湖旅游文化丛书、出刊了三水文化丛书《人文三水》、《物华三水》、《诗画三水》三本重要刊物,组建了市散文学会,将我市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同时精心采风,创作了“窑工号子”,“筛花生号子”等,打出了“滚莲湘”、淤溪“牵驴花鼓”的品牌,今年,我们还组织了农民歌会民歌大赛,组织参加了市原生态文化农民演唱会活动,让非遗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创新应用,并在市电视台开辟“三水文化”讲坛,今年以来,我局已就“三水文化”、“溱潼会船”、“走近天目山西周古城遗址文化”进行了三期讲坛,先后两批公布了市第一批、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而使得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得以传承光大。

三、整体推进、有机交融,全方位普查,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我市继续把2013年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年”。通过“一查”:以各镇为单位,对本镇境内的乡土历史文化进行系统性大普查;“二清”:弄清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历史文化遗产分布、存在保护、传承情况;“三展示”:展示调研活动的重要过程,体现抢救历史文化资源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展示本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物原貌以及抢救、保护和传承情形;展示乡土历史文化大调研活动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章、摄影(含电视)、美术作品等,确定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项目7项。目前,正在首手准备调研、整理包装的有:董记牛肉、张甸斗七巧、华港皮老虎、溱潼窑工号子、淤溪牵驴花鼓、蒋垛猪头肉、酥饼等。陈氏针灸、吉高故事、罡杨纸扎、大炉烧饼等正在整理之中。今年11月份,将结合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对大调研活动收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进行全方位陈列展示、宣传、教育。

走近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2篇

1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

第一,地方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真实记录了某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和历史演进过程,它根植于一定区域的文化传统中,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彰显出与众不同的地域特征和文化特性。第二,内容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了几千年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涵盖领域宽、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形式包括口头表述、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技艺等,其中表演艺术又包括传统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杂技、说唱等。第三,载体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动态、活态的文化形式,光用文字很难表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载体具有多样性,能够直观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方便研究者多方位、多层面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使普通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更为直观可感,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

2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的有效途径

2.1加强法治建设,走上良性轨道

各级档案管理机构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岗位责任、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借阅流程等,对非遗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进行细化、具体化,提升科学化管理水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护工作步入法治化、常态化轨道。具体来说,各级文化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结合实际制定出台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如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规定》等。还应加大执法力度,积极开展执法检查。

2.2加大工作力度,收集非遗档案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涵盖面广,内容丰富,载体多样。要加大收集力度,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有效开展收集工作。一是全方位收集,即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对档案材料进行“撒网”式收集,尽可能全面收集档案材料。二是抢救性收集,即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处于濒危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并加快收集步伐,做到收集工作不拖延、收集档案不遗漏。三是收集载体的多样化,即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载体多样性的特点,除了收集文字材料之外,还要注重收集实物档案、声像档案等。2.3采用科学手段,提升保护水平首先,要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把存储在传统载体上、以模拟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尽快转化为数字形态,实现对原始档案的保护;对研究和保存价值较高、保存状况不容乐观的档案,应优先进行数字化,并实施档案登记备份、开展异地保存,确保档案安全。其次,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应探索开发能够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软件,开展档案的数字化集成管理,建立档案数据库,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2.4加强队伍建设,健全保障机制

走近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化建设 昆曲

[分类号]G122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我国申报的《京剧》和《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活字印刷术》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再次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信息化建设通过虚拟的网络平台实现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统一、系统、有序的安全管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宣传利用,影响着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也是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迫切需求。

进入新世纪,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逐渐起步。2002年5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座谈会,决定正式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其中,数字化保护手段受到广泛关注。工程的实施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的起步,从2002年开始至2006年底,我国已举办三届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讨会,加深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研究的认识和重视。2010年6月12日,《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向世人展示了传统文化遗产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融合与应用,同时,也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1 昆曲信息化建设现状

2001年5月,中国昆曲(又称“昆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不仅是我国第一项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昆曲信息化建设是了解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其信息化建设概况如表1所示:

2 昆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2.1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

昆曲信息化建设推行面向知识的昆曲资源管理,实现了昆曲资源的深度开发。从知识界定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包含显性知识又包括隐性知识。2003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为非物质、无形的文化遗产,我国2011年2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强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并存的观点,其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在昆曲信息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管理昆曲资源、寻找知识关联、挖掘昆曲隐性知识,目前收藏有全国最多昆曲文物、实物和资料的中国昆曲博物馆,根据昆曲的艺术特质布置出“吴觎萃雅”、“魏梁遗韵”、“兰苑飘香”等昆曲专题陈列展,在对这些珍贵的昆曲资源进行收集、有序整理、建立信息关联、挖掘知识关联的基础上,专门筹建了《昆曲影像视听中心》,以最大限度的开发昆曲知识,促进昆曲传承和普及。

昆曲信息化建设注重建立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使昆曲信息化成果推广和利用效率大幅提高:①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拥有的丰富的资源数据库支持和广阔的推广平台。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为昆曲的传承保存了大量的教学音频、视频,不仅让被传承人拥有学习的素材,也让广大昆曲爱好者能够随时随地观赏昆曲。②昆曲网站建设为昆曲的创新和宣传提供了重要媒介,例如,“环球昆曲在线”为用户提供昆曲剧场的直播和转播,即使是远在海外的昆曲爱好者也能足不出户地享受艺术大餐。③昆曲信息化建设拥有大量凝结智力资本的数字成品出版和发行。《中国昆曲音像库》、《昆曲六百年》等影像资料都是昆曲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④面向知识管理的昆曲资源服务体系还包括昆曲反馈和交流平台,例如实现实时在线交流、信息汇合反馈的昆曲论坛“幽兰稚韵”等。

此外,昆曲信息化建设还得益于构建完善的政策和资金保障。1985年文化部颁发了《关于保护和振兴昆剧的通知》,1986年成立振兴昆剧指导委员会。1987年文化部再次发出《关于对昆剧艺术采取特殊保护政策的通知》。2000年,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此后,中国昆剧艺术节每三年一次,成为艺术界的盛会。2001年12月,文化部制定了《保护和振兴昆曲艺术十年规划》,2004年5月,文化部起草了《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实施方案》,提出设立专项资金抢救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从2005年开始,文化部、财政部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每年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抢救、保护和扶持昆曲艺术的专项资金。此外,我国首部保护昆曲的地方性法规《苏州市昆曲保护条例》于2006年在昆曲的故乡苏州正式实施。这些政策与资金保障为昆曲信息化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必要基础。

2.2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2.2.1 昆曲信息化建设缺乏技术标准规范 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标准规范对信息化建设的遗产项目选择、技术选择、质量要求等做明确的规定和约束。已建设成的网站和信息系统各成体系、互不兼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信息化项目大多参考国际标准。例如,2003年,国家艺术研究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濒危音响档案数字化”项目,“该项目对保存的2万小时音响音像档案进行数字化抢救保护,采用的是国际音响音像档案联合会(IASA)制定的TC-03标准。信息化建设标准的滞后,必将为以后的资源共享和整合传播带来隐患。

2.2.2 昆曲信息化建设合作机制保障和人才保障尚需完善 昆曲的保护和传承既有政府机构又有民间组织,这为信息化建设合作机制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然而,这些团体机构的合作大多停留在艺术探讨的层面,对数字化传承、信息化创新关注不够。此外,传承人的老化和缺失,曾一度加速了昆曲的消亡。以苏州昆剧传习所为例,该所成立于1921年,培养出40余位为昆曲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传”字辈昆剧艺人,但这40余位“传”字辈老艺术家现仅有二位尚在世,且都是将近百岁的老人,这些艺术家们所掌握的昆剧折目有近600个,仅有一半数量的折目得以保存下来。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与昆曲传承人紧密相连,是当前昆曲保护和传承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3 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对

策建议

昆曲信息化建设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就全国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而言,它是一项庞大而系统、复杂而繁琐的长期工程,其发展和推进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发挥组织协调互补优势

数字博物馆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形式,也曾有学者提出“建设数字博物馆要走大合作之路,动员文博、信息管理、媒体传播、信息技术、科普教育、艺术、民俗、中医药和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参加数字博物馆内容与技术方面的论证、咨询、管理和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同样具有走“大合作”之路的基本条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在于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多个文化机构,将这些机构进行有序的组织,建立和谐的合作机构保障机制,走“大合作”之路,不仅能够保障建设质量和水平,且能够提供配套的智力支持,极大地促进信息化建设和各类项目的进展。“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利用自身优势,可设立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与保护的研究中心,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组织各类文化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有关研究”。

“世界记忆”工程的成功实施充分证明了加强国内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沟通与合作的突出意义。中国“世界记忆”工程国家委员会于1995年成立,广泛地吸纳了各级各类文化事业机构,参加单位具体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国委员会、国家档案局、国家图书馆、国家信息情报研究所和文化部档案处。为了配合“世界记忆”工程项目在中国的开展,“2000年国家档案局正式启动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工作机构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领导小组、国家咨询委员会和办公室组成。其中,国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均是来自国内图书、档案、古籍、史学界著名的学者、专家”。这些领域的机构均在名录的确定上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截止目前,已有纳西族东巴古籍、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案、医药古籍《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等人选《世界记忆名录》。

3.2 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昆曲信息化建设的成绩得益于政策和资金保障。完善政策保障应重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以“共享工程”为例,“由于初期的实施中未能处理好知识产权关系,工作受挫,当前正在积极探讨亟需解决的知识产权保护期内的优秀作品传播问题,探讨作者和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表演者、口述者、贡献者、作品采集者、制作者的权益(即邻接权)问题”。信息化建设政策制定应尊重传承人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群体的智力成果,对不宜公开的信息如医药配方、技艺的秘诀等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以维护传承人或当事人的权益。

信息化建设很多方面都需要巨额的经费支持。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备和网络通讯设施配置,例如,高速扫描仪、影像摄制机、三维动态拍摄器材等录入设备,磁带机、磁盘阵列、光盘、硬盘等资源存储设备,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的性质和来源,指出各成员国可根据条件申请国际援助,国际援助包括“其他财政和技术援助形式,包括在必要时提供低息贷款和捐助。”我国财政部和文化部于2006年开始设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同年出台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专项资金的分类及开支范围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资金申请渠道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的保障。

3.3 健全技术标准保障,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主要包括两类:①业务性标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术语标准、资源的标识标准、描述数字资源文件格式标准、元数据格式标准等;②技术性标准,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存储、压缩格式规范、数据交换标准、数据加密、水印技术规范等。为了使分散在不同地址位置上的文化艺术组织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者能够共享信息,需要国内外文化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和记录标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建设而言,应借鉴国内外文化遗产领域成熟的标准规范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特色元数据标准,以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管理。现阶段,我国信息化领域国家标准相关的有《GB20530―2006文献档案资料数字化工作导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也可参考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为开展统一的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我国文化遗产领域的标准也开始制定、颁布。“国家文物局制定颁布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规范(试行)》、《博物馆藏品二维影像技术规范(试行)》等一系列信息化标准技术规范”。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等单位现已开展了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文物元数据、文物影像信息、藏品数据存储及交换数据、电子身份标识标准和技术规范的研究。“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标准也值得借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内容》规定,确保经过整合后的数字资源在元数据与对象数据两方面都符合统一标准:资源的组织形式包括MARC数据、格式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HTML文件、文本全文和多媒体文件。

3.省略nt.省略/xxfb/zwxx/ whyq/2009 07/t20090728_72223,html

[2]颐克仁,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的保护与传承――中国 昆曲博物馆的个案分析,中国博物馆,2006(3):37―41

[3]徐涟,为了2万小时的“历史音声”,中国文化报,2004-09-09(001)。

[4]刘英,公众的需求使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再谈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机遇与亟需解决的问题//刘英,张浩达,数字博物馆的生命力:2007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05

[5]吕鸿,基于三馆协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整合研究,图书与情报,2010(3):127-129

[6]许虹,中国档案走进“世界记忆工程”,中国文物报,2003-04-11(005)

走近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4篇

为了加强新时期民族民间艺术(现在统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年,**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20**年至20**年,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民族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工作。我省先于全国启动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20**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在我国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并确定我省为全国实施这项工程的综合试点省份。作为这一工程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我省于20**年8月在全国率先起步,掀起了全面、深入、扎实地开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热潮。至20**年底,历时三年多时间,经过全省广大文化工作者和社会热心人士的辛勤努力和细致扎实的工作,普查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这两项工作的有效推进和所取得的成效,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省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要求的具体举措,是我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大省和生态**的重要体现,也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标志。

下面,我就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作较为全面的介绍。

一、普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

20**年底,我厅组成有10多位相关专家参加的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验收组,先后赴全省11个市,逐一进行检查验收。通过验收表明,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成果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基本摸清全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家底。摸清全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家底,是这次普查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全省在三年多时间里,投入大量普查力量,按照“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漏种类”的普查要求,走村串户,访问座谈,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进行了地毯式的调查和登记,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种类、存量、分布情况、存在环境和保护现状。据统计,这次普查,全省共投入普查工作专业人员17931人次,业余骨干*人次;普查乡镇、街道*个,占全省乡镇、街道数的99%,普查村、社区26**4个,占全省村、社区总数的80%;访问“五老”(即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老工匠、老土地)*人次,召开各类调查座谈会6401次,参加座谈人数*人。经过普查,全省共普查出民族民间艺术种类*种,项目**项,其中新发现民族民间艺术项目*项,面临濒危的民族民间艺术项目26**项,已经失传(或消亡)的项目552项。全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家底的基本摸清,为建立比较完备的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制度,加强对珍贵的、濒危的民族民间艺术抢救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掘了一批民间老艺人。各地在这次普查中,通过以项目找传人的途径,抓住线索,顺藤摸瓜,发现了一大批扎根在山乡水村的民间老艺人。他们中大多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不太好,但对过去所掌握和熟悉的民间艺术仍情有独钟。如衢州市柯城区在普查中发现该区严村一位唱西安高腔的传人严帮镇,已近90高龄,还能唱一些“西安高腔”的片断。江山市在廿八都镇发现如今还能唱当地山歌的村民有五六人,年龄最大的已过80岁,但他(她)们还能以洪亮的腔调歌唱当地山歌。**市**区在普查中发现了已经消失60年的塘栖皮影戏表演老艺人,他仍保留着皮影戏表演的技艺。各地针对普查中发现的民间老艺人生存状况,相应地采取了抢救保护措施。有的通过文本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把老艺人的技艺记录保存下来,建立档案库。如武义县为了抢救保护“武义萱昆”,对第一代“武义萱昆”老艺人徐五连先生演唱的昆曲《通天河》等多个曲目进行录音,制作成碟片保存;举办了抢救昆曲专场演出,演出“武义萱昆”折子戏11个,全部进行现场录像。有的开展老艺人带徒传艺活动,培养新的传人,使珍贵的民间艺术后继有人。如长兴县重点抓好百叶龙艺术的传承,在老艺人的倾心指导下,建立了12个百叶龙传承基地。有的对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如嵊州市对民间职业剧团进行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尊重和激励民间艺人对越剧艺术的传承;有的建立命名机制,对老艺人发放政府津贴,如**市**区政府在20**年命名了33名“民间艺术家”,并为他们发放每人每年1000元的政府津贴;海盐县也为演唱“骚子书”的老艺人固定发放政府津贴。这些保护措施,既对老艺人以极大的鼓舞,同时对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三)建立了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通过普查,省和各地分别确定了一批重点抢救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时公布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年5月,**省政府发文公布了第一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4个项目入围,我省为全国最早公布省级名录的省份。在省级名录公布之后,全省各市、县(市、区)政府相继公布了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目前,全省11个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已经全部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24项;全省90个县(市、区)人民政府都公布了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8**项。现在,我们可以说,全省省、市、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进入省、市、县三级名录的项目,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全省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基本建立,标志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也标志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的实质性进展。同时,积极做好我省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省有44个项目上榜,位居全国第一。我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已经经过专家评审并进行公示,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之前,将由省政府予以公布。我省第二批“国遗”项目论证申报工作,也正在进行。

(四)积极开展普查资料建档入库与成果编纂工作。各地在普查中,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内容、特征、传统工艺流程,以及相关的曲目、音乐、服装、道具等,进行了全面的登记、摄像、录音。各地普查结束后,对这些普查资料及时进行了归类整理,建立文字和音像档案,逐步建立数据库。全省已经建立普查资料文字档案2317卷,音像档案1264盒;9个市、52个县(市、区)已初步建立数据库。全省各县(市、区)分别将普查资料分类整理,编辑成各县(市、区)《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资料汇编本(简本)》;在此基础上,11个市分别编辑成各市《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资料汇集本(简本)》;省保护工程办公室已编辑成《**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资料汇总本(简本)》。**、**等不少地方已经将普查成果分类整理,以《民间艺术大观》或乡土文化系列丛书等形式,分步编纂出版。《**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编纂工作已于20**年4月启动,**入围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4个项目,每个项目单独成书的编纂工作进展顺利,《丛书》第一批16册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出版,第二批项目编纂工作也已列入计划。绍兴、金华等许多地方,还编辑出版了图文并茂的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画册。既保存资料,也扩大普查成果的宣传和运用。

(五)初步建立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机制。各地结合普查,建立健全各种保护机制,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保护力度,抢救保护濒临消失的珍贵民族民间艺术。一是系统保存。如海宁市对皮影戏采取了“八个一”保护措施,即有一套完整的皮影文字资料,有一套完整的皮影剧本、曲谱、曲牌资料,有一套完整的音像图片资料,有一套完整的道具、乐器、头饰、服装等实物,有一本海宁皮影艺术研究论文集等,加强对海宁皮影戏表演艺术的抢救保护。二是经常展示。不少地方通过建立民族民间艺术场馆,实施有效保存,经常性对外开放展示。如海盐县投入780万元建造海盐腔艺术馆,对这一珍贵的民间艺术进行形象展示;平湖市建立民俗风情馆,对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进行立体展示;**市**区投资6000多万元,建造了8000余平方米的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其中用4000多平方米展厅面积,展示了江南民俗风情和工艺。三是活动展演。各地通过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民族民间艺术表演大会串、传统民间造型艺术展览等形式,或利用传统节庆、传统庙会,充分展示当地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省文化厅已连续举办七届省广场文化艺术节,每年有所侧重,分系列展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在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期间举办的大型民间艺术展示活动《风从东海来》,赢得多方美誉;2004年,省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暨首届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引起广泛反响。**市先后成功编排了大型民族风情歌舞《畲山风》、《畲家谣》,分别参加了第*届、第*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都取得了优异成绩。金华市以当地民族民间艺术为素材,编排成大型歌舞《仙山婺水•金华人》进行演出,充分展示了金华深厚的传统民间文化。各地纷纷举办了中国越剧艺术节、中国西施文化节、全国鼓乐邀请赛、全国渔歌邀请赛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活动。四是建立传承基地。新昌县为抢救保护“新昌调腔”这一“戏曲活化石”,组织了调腔培训班,并在此基础上组建调腔剧团。临海市建立了“黄沙狮子”、“黄沙乱弹”、“黄沙秧歌”传承基地。乐清市把“黄杨木雕”、“细纹刻纸”引进中小学第二课堂,在学校建立民间工艺实验基地。各地特别重视把列入“国遗”、“省遗”项目作为传承和宣传教育的重点,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后继人才,形成了社会各界参与保护的有效机制。

以上从多个方面反映了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成果和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取得的明显成效,也印证了我省几年来逐步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二、普查工作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

(一)认识到位,保障有力。首先是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识和高度重视,把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曾在多个重要文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了强调。2001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若干意见》,20**年省政府出台《**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都明确对加强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提出要求。2004年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作的通知》。20**年11月,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专题研究文化大省建设,作出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定,并部署实施包括《**省文化保护工程》的工程。20**年,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加强和推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或提出明确要求;省人大、省政协领导以及有关专门委员会、党派团体,对抓紧抢救和保护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要求,或通过提案呼吁和指导。所有这些,对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政府对民族民间艺术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普查和保护工作作为加强当地文化建设的实事工程来抓,列入党委、政府以及文化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健全组织保障。各地按照“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普查工作到位”的要求,层层建立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专家指导咨询机构和普查工作班子,制定周密的普查方案,使普查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二是建立普查工作责任制。从省到市、县甚至到乡镇,层层签订普查工作责任书。如金华市将普查工作做到“三纳入”,纳入市政府对县(市、区)政府年度考核的目标,纳入当地东海明珠工程建设考核目标,纳入乡镇文化干部年度考核目标。三是广泛宣传发动。各地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查意义和普查内容,动员群众热情参与。如金华市先后召开了8次全市性普查组织工作和业务工作、专题工作会议,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力求落到实处。武义县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并把普查宣传标语张贴到每个行政村,形成广泛的宣传舆论氛围,使普查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落实经费保障。全省许多市、县落实普查专项资金,保证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宁波全市投入经费484万元,台州市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市**区区、乡两级共投入经费70多万元,**市、新昌县分别投入100万和86万,经济比较困难的奉化市、武义县,也千方百计安排专项经费5万元和8万元,用于开展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

(二)目标明确,工作深入。普查工作一开始,我厅就明确提出普查工作目标,即“查清资源,明确方向,搞好建设,规范管理”,并要求普查做到“三个不漏”(不漏种类、不漏村镇、不漏线索),不达目标不收兵。各地围绕这一工作目标,组织专业力量,广泛发动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干部群众,深入农村走村串户,寻找知情人,着力在普查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开展全面、深入的调查,努力查清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如仙居县经过两次深入发动,全县721个行政村,普查工作村村不漏,普查成果不断扩大,全县已普查整理出民族民间艺术326项。仙居县把无骨花灯作为地方的文化名片,着力挖掘和培育,这次在普查中发现清代流传于民间的无骨花灯单灯品种图样27种,令人惊喜,成为重要历史佐证和恢复、培育无骨花灯品牌的重要依据。临安市组织力量,深入调查了1730余名民间艺人和传承人,发现了许多民间艺术新线索,普查出民间艺术项目393项。淳安县地处山区,崇山峻岭,村落很分散,普查人员翻山越岭,调查了*个行政村的*个自然村,走访了*多名民间老艺人。海盐县为了真实记录传统“骚子书”的演唱过程,专门成立工作班子,召开骚子老艺人座谈会,请来*余位骚子老艺人集中交流回忆,从中掌握了“骚子书”的大量原始资料。海宁市为调查皮影戏,化了半年时间,在全市收集到皮影戏剧目52本,剧目、剧情介绍16余万字,皮影戏人物各类头像、动物、造型、服饰等图片400余幅,记录整理出皮影音乐、各类曲牌唱段40余首,基本掌握了海宁皮影的发展过程。嘉善县召开了12次“三老”座谈会,请全县*多位老教师、老文艺骨干、老文化工作者提供民间艺术线索,为深入普查提供了基础。由于各地的普查工作深入扎实,取得了丰硕的普查成果。

(三)以点带面,加强指导。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在全国起步早,缺乏现成的做法和经验。我厅及时总结基层实践,以点带面,示范引路,加强指导。20**年我厅与省财政厅制定下发了《**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对普查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随后,我厅下发了有关普查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性、规范性文件,就切实有效开展普查、普查档案建设、普查验收等工作提出要求。随着各地普查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厅先后召开了6次有针对性的工作会议或培训班,加强对全省普查工作指导。20**年8月,在**召开了全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工作会议(普查动员会),明确普查工作目标、普查内容、普查方法和工作步骤,正式启动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20**年10月,在**举办了为期4天的全省普查工作培训班,印发了12万字的《**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培训讲义》,进一步明确了普查内容和具体操作方法。20**年4月,我省民族民间艺术的普查工作进入到关键阶段,为了确保普查质量,我厅在临安市召开了全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现场会。会上,印发了《**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登记表范本》,组织专家进行普查工作标准化讲座,省文化厅与各市签订了普查工作责任书,再次进行任务落实。20**年12月,在各地普查工作陆续收尾之际,我厅在临海市召开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验收工作交流会暨现场讲评会,着重对坚持普查目标,严把普查质量,作了再一次的强调,并对各市的普查验收工作进行了部署。20**年5月,我厅在**市**区召开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试点工作推进会暨**经验推广会,交流试点单位工作情况,就深化试点工作成效作进一步要求。在全省整个普查工作过程中,省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工程办公室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总结,进行信息沟通,及时加强具体的工作和业务指导,推动了全省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

(四)认真负责,甘于奉献。在这次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中,全省许多相关的专家和群艺馆、文化馆(站)的干部,以及一些参加过上世纪80年代民间文艺调查的老群文干部,成为这次普查的骨干力量。他们发扬认真负责、潜心普查,不怕困难、不计得失,甘于寂寞、敬业奉献的老群文精神,放弃休息日,冒酷暑高温,顶寒风雨雪,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访问调查,整理材料,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有的带病坚持工作,为普查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市退休教师斯新亮,身体不太好,为了寻找一位74岁的老艺人,白天连找三趟都没找到,他便改在晚上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宝贵的资料记录了下来。又如平湖市曹桥街道文化站干部张金生,已经50多岁年纪,在这次普查中,他靠自己的一辆旧摩托车,走村串巷,一遍调查,一遍记录。为了调查丧俗和相关民间吹打,他一方面做好艺人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深入丧事人家,拍照片、记乐谱,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平阳县文化馆干部郑金开,为了调查民间艺术“头发吊灯”,他数十次下乡,与制作艺人交朋友,终于摸清了这项民间艺术的所有细节,并帮助恢复“头发吊灯”这一具有独特性的民间艺术。平阳县原文化馆退休干部徐兆格和木偶剧团老团长卓乃金,为了调查布袋木偶表演艺术,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采访了40多位木偶老艺人及30多位木偶老艺人的遗属,走访了现存的30多个民间布袋戏班,记下了40多万字的有关资料,拍下了1400多张照片。**县**同志为了普查《飞云湖洞背洞传说》,一天内来回爬了近16个小时的山路,走访当地民间老艺人。该县罗静荣和郑永忠等普查人员,在抢救民间艺术“集锦头通”中,获知珊溪镇有位老艺人已经年高病重,住入医院,为了及时抢救记录这项技艺,他们把“工作室”搬到医院,在老艺人病重时帮助进行生活料理,病情好转时抓紧进行普查记录,通过七天七夜的贴心调查,终于使“集锦头通”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该县女普查员王丽静同志,为了完成普查工作,孩子连续发烧3天都顾不上去照顾。在普查过程中,许多县、乡镇领导直接参与工作,奔走在普查第一线,给广大普查员带来了鼓励和斗志。如磐安县委副书记多次到重点乡镇进行工作督查,县委宣传部长跑遍了20个乡镇,走访了一批民间艺人。海盐县县长3次批示要求有关部门重视抢救海盐濒危民间艺术项目,专题听取骚子歌项目的抢救工作汇报,落实相关经费。为鼓励先进,推动工作,**、**等先行完成普查工作地区,召开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正是我们的基层领导和广大普查员的踏实务实、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精神,才保证了各地普查工作的有效进行。

在这里,特别值得褒扬的是,省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等一批老专家,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专业造诣,更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境界,他们参与了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验收的全过程,在全省普查工作各个阶段的专业指导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省文化干部中起到了榜样和示范作用。

(五)各方协力,社会参与。我省这次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得益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多种途径,呼吁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抓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加强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并为保护工作献计献策。作为共同负责这一保护工程实施的省财政厅及各市、县财政部门,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给予有力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或安排落实相应经费,为普查和抢救保护工作提供了财力保障,并在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方面及时给予指导。各新闻媒体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和保护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跟踪报道普查动态和普查成果,不少记者与普查人员一起,深入乡村、山区,采访老艺人,走访新传人,成为出色的义务普查员。各媒体有的出刊专版、专栏,介绍当地民族民间艺术;有的用较大的篇幅重点宣传报道普查中涌现的好人好事,重彩浓墨、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进一步营造了保护民族民间艺术的良好氛围。省内各高校,尤其是**大学、**师范大学和**师范大学3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对这次普查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有力的支持和业务指导,有的高校还直接参与到普查工作之中,协助当地进行普查资料的整理、建档和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在这次普查中,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为普查工作提供线索,提供资料,充当向导。不少农村的老干部、老教师、老文艺骨干,既是民间艺术的传人,又是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的积极分子,为普查工作出了大力。

总之,为期三年多来,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富有成果,卓有成效,许多动人的事迹可感可叹,不少成功的经验可圈可点。同时,我们也看到,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方面形势看好,方兴未艾,取得了初步的显著成效;另一方面,挑战严峻,不容乐观,经济快速发展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新农村建设高潮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间艺人保护面临严峻挑战,旅游产业迅速发展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下的我省保护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依然刻不容缓。

三、下一阶段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任务

下一阶段,我们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发扬成绩,干在实处,努力使我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是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制订和出台高度重视。20**年初,省人大将本条例列入立法一类项目;20**年12月,省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条例》草案,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今年3月、5月,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第三十二次会议,先后对《条例》(修改稿)进行认真审议;5月25日下午,本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定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我们将在认真学习条例的基础上,研究和做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法制宣传和贯彻实施,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通过宣传咨询、发送资料、举办展览、专题展演、进行座谈等形式,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抢救保护意识,凝聚社会共识。希望各媒体的朋友给予积极支持,从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条例的内容,宣传抢救保护工作。我厅对贯彻实施条例精神,对深化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作出专门部署和安排,逐步推出有效载体,加强我省保护工作力度。

二是扎实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次重要的省情调查。文化部要求在20**年底以前基本完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我省已经基本完成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一个重要内容。按照文化部的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涉及165个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比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内容更广泛,涉及面更大,工作任务更重。我厅会同省财政厅已经印发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施方案》,编制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和具有探索性,我厅确定台州市等6个市、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确定金华市等16个市、县(市、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探索普查经验,探寻保护规律。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将于明年初在全省面上铺开这项工作,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普查任务。通过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省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流布地域、生存状态和保护现状,摸清家底,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加强保护与管理,促进传承与发展。

三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这项工作今年要有突破性进展。我厅会同省财政厅已制定下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与认定办法》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补贴实施办法》。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条件、权利与义务、补贴对象、标准等作了明确。国家文化部将在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公布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我省将在今年下半年认定和公布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让一批年事已高的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老艺人享受政府补贴,尊重民间艺人的社会贡献,一定程度上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鼓励民间老艺人积极做好传承工作,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四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和成果编纂工作。为了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去年“文化遗产日”,我厅会同**大学、**师范大学、**师范大学分别建立**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这是我厅与高校合作的一个创举。今年3月,我厅召开三个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设工作会,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编制、资料数据库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重大研究课题的协作攻关,与有关高校达成了合作协议;我厅并牵头3个高校研究基地与若干市、县(市、区)挂钩结对,力求高校研究基地较为全面地介入县域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研究、决策咨询、业务指导、人才培养、普查成果的编纂出版等方面,我们认真听取和吸纳专家的意见。

在成果编纂方面,我厅将抓紧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资料的汇编和系列专题出版工作。我厅会同省财政厅下发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编纂方案》,并通过招标程序,确定了出版社,第一批16个国遗项目已基本完成编撰工作,将在今年年底出版。我厅并拟定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编纂计划,逐步组织编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录》、《**省民间文学集成》、《**省民间表演艺术集成》、《**省民间造型艺术集成》、《**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图集》等集成志书,有效利用普查成果,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建设文化大省中发挥积极作用。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保护意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各新闻媒体的大力支持和响应,**日报、钱江晚报、**电视台等许多省级和各地的媒体,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宣传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推动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我代表省文化厅,对各媒体和各位记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增强全社会保护的意识,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还有待于做大量的宣传工作。除了我们各级文化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各新闻单位的宣传覆盖面更大,希望各媒体进一步给予支持。我厅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好专题、好专栏、好文章”评选活动,通过这一载体,促进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报道工作。

今年6月9日是我国的第二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开展文化遗产日活动,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去年首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我省活动项目多、声势大,效果好。今年,我们总体安排上,活动的规模和声势不亚于去年,并有新的特色。按照这个思路,我厅已确定了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方案。具体活动内容,将在6月初举行专门的新闻会予以公布。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今天,我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成果,以及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成果的,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省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展现了**先民们高度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见证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历程和保护成效,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各方卓有成效的努力。

走近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5篇

特色“非遗”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隶属于柳州市,至今仍保存着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记忆。

若要寻找侗族人的“养心”记忆,非“侗族大歌”莫属,侗族人常说“饭养身,歌养心”,可见,在侗族人眼中,“唱歌”是陶冶心灵和情操的重要精神食粮,和“吃饭”同等重要。在三江县梅林乡、福禄乡等沿榕江一带的侗寨,每当重要节日时,男女歌队就会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对唱,表达情感,歌颂自然。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同,侗族大歌无论是音律结构、演唱技艺、演唱方式和演唱场合均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这在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因此,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为主要特点的侗族大歌已成为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因此,2005年侗族大歌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样记录侗族建筑记忆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也于2006年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若要寻找该技艺的经典代表,当属风雨桥和鼓楼,它们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其中,三江境内最有名的风雨桥又名程阳桥、永济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位于三江县林溪乡境内,横跨林溪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河中有五个石砌大墩,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项,和19间桥廊,桥面架杉木,铺木板,长64.4米,宽2.4米,高10.6米,亭廊相连,浑然一体,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整座大桥均由杉木斜穿直套,通过木头之间的孔眼凹槽相对拼接而成,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结构极为精密,不含一钉一铆,有极高的工艺和艺术价值。而鼓楼乃是侗族村寨的标志和灵魂,常作为侗族族姓群体的外形标志和集会议事及娱乐活动的场所,它也属木质结构,以榫穿合,整座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几层至几十层不等,以单数居多,呈四面、六面或八面形,一般高十多米,最高者达几十米。形似宝塔,巍峨壮观,飞阁重檐,结构严谨,做工精巧,装饰细致,色彩朴质。因此,三江素有“世界桥楼之乡”、“世界木构建筑生态博物馆”之美誉。

“百家宴”是2008年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遗”名录的特殊饮食习俗,又名“合拢饭”、“长桌宴”,是侗家集体待客的宴席,也是侗族待客的最高礼仪。相传古时候,一个侗寨遭到洪魔的袭击。眼看稻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倒,人们将被洪魔吞噬,忽然天降一位英雄,力挽狂澜,斩断了洪魔的脊梁。为了表达敬意,家家户户都想请英雄去家中吃饭,但英雄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去,不可能一一到各家去,怎么办?这时,一位侗族姑娘想出了个好主意:每家做几道最好的菜,全寨人一起款待英雄。由于这个宴席集百家之长,所以就叫“百家宴”。从此,侗族人每逢寨子里来了贵客或遇上喜事族人聚会时,都会设“百家宴”,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侗族刺绣是一种融合了剪纸和绣花技艺的民间工艺,需要先把纸剪成花鸟虫鱼等自己想要的图案,再将其粘到侗布上,然后用绣花针,绣出这些图案,常被用于服装镶边,还被广泛用在头巾、婴儿背带、妇女肚兜等服饰上,因其最能体现侗族服饰民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所以也于2008年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族农民画,亦称中国侗画,是2012年入选广西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绘画艺术。过去,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煤油灯下创作,用锅墨、蓝靛等作为颜料,树枝、杉树皮做画笔,以近似涂鸦的夸张手法、浓烈的色彩在画纸或侗布上描绘侗乡风土人情、田园风光和生产生活。如今,虽然颜料、画笔已由丙烯、毛笔或排笔等替代,但构思奇特、色彩斑斓、形象逼真、新颖别致仍是侗画的最大亮点和“吸金”点。

三江路径

据柳州市文化局消息,截止2013年2月,柳州市已有5项“非遗”项目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非遗”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柳州市已基本建立了涵盖部级、自治区级、市级和县(区)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挖掘、整理固然重要,保护、开发同样不可小觑。2013年接近年尾时,广西柳州市辖区的80余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文化专家齐聚侗乡――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除了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等法规以外,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和目的:探寻非遗传承有效途径,全力保护人类文化瑰宝。

如何更好地开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地方还处于探讨和摸索阶段,以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柳州市,通过积极申报非遗传承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兴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屯等举措,走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互动、互融、互赢的传承新路。

从传承人的保护入手。“非遗”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言传身教,离开了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国家珍贵的“非遗”就无法世代传承,因此传承人也被尊为“人间活珍宝”。几年来,三江县以文化部门为主,由县民族局、语委、宣传部、教育局等单位共同实施,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传承人:一是抓住全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契机,通过普查认定优秀传承人,在重视保护他们精神财富等精神因素和发挥“绝活”技艺的基础上,引导传承人改变传承方式,做到既传承又发展。据统计,全县共有各类传承人3000多人。二是抓好名誉工程,对卓有贡献的民间艺人,经各级推荐、审核评定,申报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命名授予“十佳生态文化村”、“文化示范户”、“十佳艺人”等称号。目前,获市级以上“十佳民间艺人”称号有16人,县级40人,区级、部级代表性传承人17人。通过名誉工程提高他们的自身地位和知名度,使他们有位有为,较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三是为传承人提供展示平台,抓住重大参赛活动和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积极组织各类传承人参加县、市、区、全国性的各类比赛活动,让传承人带徒现场献技,展示自己的才华。如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三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和全国农业展览馆现场说技献艺展示。

从学校娃娃抓起。能否让娃娃学到非遗项目的核心和精髓,关系到未来“非遗”传承是否成功。三江县通过一系列“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们亲自学习、体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和精神。如把独峒乡中心小学作为“侗族农民画进校园”的试点学校,编写《美术教本教材》,并在此建立农民画传承基地,积极组织农民画参加区内外画展。几年来,先后有50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地参展,有些曾代表国家到挪威、日本等其他国家展出,全县先后有26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省区获奖。同时,把梅林中学、富禄乡高安小学作为“侗族大歌进校园”的试点学校,制定《创办民族特色学校方案》,编写《侗族音乐》教材,聘请部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光祖、覃奶号歌师和民间艺人到校上课辅导。目前,全县共有11所学校将侗族大歌引进课堂。同时,侗族大歌还引进了社区和县直机关,县城榕江河片还成立了“三江县民间侗族大歌队”。另外,在县民族实验学校、县民族高中、同乐中心小学实施“侗族芦笙”、“侗笛”、“琵琶弹唱”、“侗族剪纸”、“侗族刺绣”等试点。据统计,目前,全县已有25所学校(班级)开展了各类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参与学生3500多人。

建立“非遗”传承基地。传承基地不仅是宣传“非遗”的重要窗口,而且是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载体,不仅为民间艺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从而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柳州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被广西文化厅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之典范”,已成为程阳景区旅游的新亮点,设在程阳八寨部级传承人杨似玉家中,展厅分上下两层,通过图文并茂和实物展,介绍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生产生活习俗等;“侗戏、侗族百家宴、侗族刺绣、侗族大歌、侗族器乐、侗族农民画、侗款文化、侗族花炮节陈列馆”等传承基地分别建立在良口、林溪、同乐、梅林、独峒、富禄等乡村,其中林溪乡冠小屯“侗族百家宴传承点”已对外开放,每年接待百家宴游客万余人,仅2012年10月底统计,侗族百家宴累计收入130多万元。三江农民画传承基地对外开放以来已有近万学者、专家、学生、游客参观,年销售农民画近千幅,农民画开始进入旅馆、酒店,侗族器乐――侗笛保护传承点已在月亮街传承人代表胡汉文家建馆开放、培训带徒。梅林乡新民村侗族大歌传承基地前期工作已启动,侗戏、侗族刺绣传承基地正在组织布展,富禄花炮节陈列馆已竣工。

此外,借助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引导发展文化产业;建立专业的非遗保护机构,收集、整理、挖掘相关非遗信息,研究保护方案等措施都有效促进了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柳州文化局分管领导谈“非遗”

Q:“非遗”保护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是现代文化的冲击,以致很多传统民间文化传承难以开展,对此您怎么看?

A:通过调研,我发现一般传统民间文化保护比较好的地方,相对都比较封闭,受现代文化冲击较弱。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大环境对“非遗”保护的重视,情况有所改观,突出表现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保护积极性增强。我曾去呼和浩特,接触了当地的少数民族干部和村民,发现他们对本民族的建筑、历史、环境等文化有由衷的自豪感,不会因少数民族经济落后产生自卑心理或崇外思想。再比如我们的三江县,很多传承人因为国家的利好政策,重操旧业,不仅增加了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而且重新发现了民族文化的当代魅力。但是,传统民间文化传承难以开展也确实是现实问题,如果面对现代人不加入现代因素,传统民间文化可能会因一时新鲜吸引人们眼球,但是长期发展就难以为继,你看现在的服装、歌曲都讲究混搭,也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所以下一步要探讨的问题是,到底传承和保护什么?一定是精神,哲学层面的东西,而不是简单的技艺或者更深层次的艺术。

Q:《非遗法》规定,对不履行法律规定义务和丧失传承能力的传承人,文化主管部门有取消其资格,重新认定新传承人的权利,这意味着传承人不再是“终身制”,柳州市的传承人保护走在广西前列,请问你们是如何保护并监督考核传承人的?

A:我们在保护各级项目传承人的同时,非常注意对其传艺带徒的监督、指导和年度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我们也有资格取消,传承人一旦被评上也不是一劳永逸的。2010年我们制定并印发了《柳州市已获部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以此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提高传承人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益。具体执行层面就是,一方面开展县级、市级、自治区级和部级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选活动,并定期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估,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的,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另一方面,积极与财政部门沟通反映,争取将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补助一定额度传习活动经费,用于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Q:请问柳州市下一步对“非遗”保护有哪些具体的打算和规划?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作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作家协会

环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江河文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