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内向孩子的教育方法

内向孩子的教育方法

内向孩子的教育方法

内向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婴幼儿;启蒙教育;早期教育;人生起点;性格培养

婴幼儿是人生的一个开始点,是走向成熟迈入社会的一个起步,也是人生重要的黄金阶段,因此婴幼儿的启蒙教育、早期教育,人生的第一位导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导师的素质、品德、学识、及教育方法将给婴幼儿带来深深的影响力,也有着决定婴幼儿未来的人生爱好,自我选择发展的趋向作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情感及心理认识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学校做为启蒙教育的导师扮演的不仅仅是一位老师的身份,还扮演了一位母亲及知已朋友的身份,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给予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不仅是知已,还有爱,在教师良好的言行举止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婴幼儿学生的情感心理,在课堂上教师的正确教导开发着孩子的智慧,培养着孩子的认知能力,让孩子的身心向往着美好的人生迈进。

教师在做为婴幼儿时期的第一位家庭之外第一位早期教育者,除了在学校教育的方针下教导着孩子的品德及认知外,自身的素质及言行也是对孩子的一部分教育,教师应全面的看待教育孩子的问题,教师应了解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认识压力心理处于朦胧、简单、偏缪的状态,对于存在的事物、现象,及人类自身发展研究,总结的科学知识,及繁多的自然科学门类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教师应如何的运用自身的素质,教育方法引导着孩子的认知能力及学习能力的一个正确的起步。

针对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情感及心理方面各种因素教师也应了解,婴幼时期的孩子的情感不稳定,幼稚处于情感心理发展的开始阶段,教师的言行及情感表达方面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力。由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情感心理正处在发展不稳定的时期,认知能力比较低,思维和逻辑能力达不到成人水平,但婴幼儿情感记忆力比较好,在进行教育婴幼儿孩子时教师利用具有情感色彩的说教,可让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很好的记住,然后逐渐培养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的思维认知能力,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抽象性的思维,对于复杂的知识没有能力掌握,教师在教育婴幼儿孩子时,利用孩子的感知能力让孩子记住,并进行简单的思考引导性说明的教育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拿着苹果对孩子说这是一个圆圆形状的苹果,在他逐渐成熟时,它的皮的颜色有青变红,到红的时候就可以从树上摘下来吃了,你们喜欢吃吗?如果你要把苹果送给你爸爸妈妈吃我们需要两个苹果,我们要用数学来计算一下,一个苹果加上另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这样的话你把苹果送给爸爸妈妈就不会出现数量的错误了。

这是在教育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时一个实物举例说明的一个教育方法,下面我们不用实物说明的方法用图文说明的方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思维教学来对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进行教育。比如老师在课堂的黑板上画一个圆形和一个三角形,用手指着圆形对孩子说这是一个圆形,这个呢是三角形,你的手中的笔,看的书,和你们见到的好多的东西形状都不一样,这个叫做几何形,在你们长大后考入大学,你们就会知道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形状了。

以上两个教学方法都是针对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心理的教育方法,我们只有深入的了解到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的心理才能达到教之有方,学之能明的目的。

婴幼儿时期的教育不是教纯粹的科学伦理,不是教科学公式及复杂化抽象化的知识,教师在这个时期的教育应是以孩子的心理,孩子的认知心理能力为主的教育,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上应采取以培养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发展为主的课题,以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为主的内容,在教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应以简单的,符合婴幼儿孩子心理认知能力的范围中进行教学。因此做为婴幼儿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应做到自我心理素质、品性、知识及教学方法的正确、完善,应深入到婴幼儿孩子的心理及生活中不断的认识自己,不断的总结自己教育的错误,还要多学习,多掌握有关教育婴幼儿时期孩子生活方面的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孩子的娱乐中不仅仅是一位教师,还是能给予孩子爱与知心的母亲与知心的朋友的角色,在孩子的娱乐中教师把娱乐的项目或游戏的性质结合在教育中,在娱乐中能给孩子带来启发,带来新的认识,在娱乐中学习到新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严肃,在课外与孩子一起生活玩乐的行为都将影响着孩子,对于孩子的性格有着很好的塑造作用。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玩乐,好奇心强,没有毅力,自制能力差,容易被环境及教师的情绪影响;教师应做到在环境中以自已的情绪,言行来感染孩子,让孩子从自已身上认识到外界事物,让孩子心理上有个归宿感、安全感,无论在课堂上时间还是课外时间,教师应注重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应与每一个孩子接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知道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教师应培养自己在课堂的教学中与每一个孩子的互动,虽然没有在同一时间与每个孩子说话,针对性教育,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用自己的生动的说教,并把说教的内容用表达的方法说给每一个孩子听,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老师是在说给自己的,这样孩子就会认真听课。

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情绪等方面也对孩子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不能理解教师的举止与情绪的反常与突变,往往孩子容易受到影响,近而孩子转移了注意力而把学习的事给耽误了,因此教师在给孩子进行课堂教育时,应注重自已的言行、神态与往常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时的一致性,保持住班级的环境气氛让孩子不受干扰的进行学习。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学习接受外界事物的心理不成熟,没有很好的专注思考与深入学习对象的能力,缺乏逻辑性及深入性,由于缺乏判断对错,好坏的能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用事实及概念的说明方法来引导孩子,让孩子从中学会简单的分析与认识,由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好玩、多动,并没有意识到纪律的性质,在课堂上的随意动作与说话都是时有发生的,教师认识到这种情况下如果严厉的斥责并不能对孩子有好的结果,只能让孩子有着强制的约束自己一会儿,并不能从内心去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教师应认真和蔼的告诉孩子如果调皮不遵纪律就学不会,学不好教师所教的内容,那么就无法考试,得不到合适的奖励与表扬了,教师在教育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时,所制定的纪律,所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法都是融合为一体的,这样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会考虑的多,也不会只为学习而忘了纪律或为了遵守纪律而忽略了学习。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要学会因着不同的喜好而给予合适的作业任务,比如在美术中有的孩子画三角形,有的孩子画个圆,有的孩子不喜欢画三角形和圆,这个时候老师就要用什么方法让孩子画自己喜欢的东西,又不与自己所教的内容有着冲突,还不会让其他的同学生气,模仿了。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性格是逐步发展成形的一个时期,教师应知道好的性格是多方面影响的结果,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有自我改变,自我认识,没有能力通过自我的选择学习中、环境中,来改变塑造自己性格的经验与认识,因此在人生中性格的培养与成形在很大的程度上都与婴幼儿时期的教育环境,经历有着很深的关系。在婴幼儿时期阶段的学生,教师应把孩子的性格、心理与品德放在第一位,并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明白知识、有点认识,而是把一切所教的知识都看着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做为培养品德,塑造良好的心理、性格有关系的教育内容。

启蒙教育、早期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学习发展的一个开始点,是有着决定人未来选择与走向的一个开始,教育的内容与教学方法与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师的个人科学素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什么都无法独立的思考、无法判断,没有能力深入事实与社会;正处于被爱、被照顾、被关心的时期,也是学习与发展生存能力开始的时期,做为早教的教师应认真、审慎的对待。成人教师无法从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思维有学习能力中看待问题的心理出发,无法真正的感受到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基于这一点,教师应除了多学习教育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外,还应了解到关乎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心理方面的特征,以更好的进行教育,在教师与婴幼儿学生之间不应存在间隔与距离,在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应站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心理特征方面理解所教导的内容,看看自己所教导的知识是不是更能让孩子理解、明白,并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态度,在学生与自我之间能够互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表达能力差,不会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说不出所学到的知识有什么意义,更不会有目的的去运用这些知识,因此老师要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发现学生不明白的问题在哪里,给予及时的指导。在婴幼儿的孩子学习情况时,由于他们自身容易被各种事物及环境影响,又没有能力摆脱这些影响,很容易就无心学习,因此教师在发现这种情况时要学会去用其他的方法来转移孩子的情绪及注意力,让其很快的把心收回来放入学习中,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的学习情况与高年级的不同,高年级有很强的制度与针对性,以分数考入与班级来施行教育的方法,比如高中学生。但在婴幼儿时期的孩子处于早教阶段就没有这个情况,因此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学生的作业,以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来判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以这个来针对性的给学生进行辅导、启蒙教育、早教,最无高深理论,不涉及那么多的自然科学知识,但重在培养婴幼儿的性格、心理及认知方面。

结束语:婴幼儿教育是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课题,也是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起点,因此,启蒙教育、早教教育是通向人生道路上第一个驿站。

参考文献

内向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第2篇

一、良好的家庭教育所采取的方法

本人结合自己几十年从事一线班主任工作的零散实践经验而谈,良好的家庭教育所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1.说教指导法采用说服教育,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指导方法,是很多家庭教育中常用且惯用的方法。该种家庭教育方法的好处是方便易用,但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疗效”,特别是当下瞬息万变的教育背景下,孩子们头脑和心中看到、听到、接收到的外界信息越来越多,孩子们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如果家长的说服教育方法不能很好地入情入心,没有足够的说服力,那么孩子是不会接受的。而且有些家长不注重方法,长期的絮絮叨叨的说教,很容易造成学生抵触叛逆的心理。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说教指导法可用,但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话不用多,但要精,切中要害地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才会在心理上接受家长的说教,从而按照合理优质的导向健康成长。要想实现良好的说教指导,和家长自身的品行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家长要在孩子心目中有一定的威信。让孩子崇拜佩服你,为人父母才可以掌握最有力的说教指导撼动力。有些家长或许把让孩子崇拜佩服自己想得太过神秘且高大上了,其实勤奋、诚信、尊老、爱幼等美好的品行都会成为孩子崇拜你的元素。2.榜样示范法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野蛮的“棍棒教育”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家庭教育中父母榜样示范的力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为人处世的个性形成与发展。家庭教育中对父母榜样示范法的要求是长期而严格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润物无声的过程。实施这种教育方法的家长要么具有良好的自身修为,品行端正、言行一致,能成为孩子心目中好的模仿对象;要么愿意为孩子的良好、健康、优质成长改变自己原本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和癖好,且能长期坚持,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为彬彬有礼的人。榜样示范法中影响孩子行为的核心撼动力就是父母的言行,有意无意的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意识教育力量,孩子从最初的模范到逐步地习惯,进而稳定地形成为自身的性格,都是榜样示范法良好的教育效果。3.氛围熏陶法众所周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思想意识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良好的家庭氛围能熏陶孩子形成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好性情和品质。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方法

内向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第3篇

家庭教育专家、青少年教育专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科普作家、中国亲子关系学学者、中国性格关系学学者、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教育电视台《师说》栏目特邀嘉宾、新东方家庭教育顾问。著有《幸福的香味――按照天性教育孩子》《学会与孩子沟通》《妙用性格》《好父母是孩子的心灵导师》等。

张勤女士20多年来致力于青少年教育、家庭教育工作,经手了大量个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她。

接纳孩子的天性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一直提倡对孩子进行天性教育,请问天性教育指的是什么?它在家庭教育中有何作用?

张勤(以下简称张):天性是孩子的自然属性,即孩子与生俱来的本性。家庭教育要想取得理想效果,家长必须接纳孩子的天性,顺势而为,否则困难重重。比如,孩子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都想偷懒,能多玩一会儿就多玩一会儿,能少写点作业就少写点作业,能少做点家务就少做点家务。这是孩子的天性。家长指责孩子贪玩,学习不刻苦,没有家庭责任感,就是没有接纳孩子的天性,教育显得生硬,不会收到理想效果。

记:《三字经》上说:“人之初,性本善。”这里所说的“性”,指的是天性吗?

张:“性本善”的“性”多指人的品德,我所研究的天性,指的是人的性格,概念有所不同。具体来说,人的性格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先天的,一部分是后天培养的。所谓天性,指的是先天就具备的那部分性格,专业术语是“先天遗传性格”。我们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所说的“本性”,指的就是天性。

记:既然本性难移,我们研究天性还有什么意义呢?

张:当然有意义。比如地震不可避免,仍有研究的意义。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要伴随孩子一生,它有哪些特点?能不能分类?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有哪些?等等,都对家庭教育有重要意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深入了解孩子的天性,又怎么能施与有效的教育呢?

记:您对孩子的天性是如何分类的?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的天性类别?

张:笼统地说,孩子的天性分为内向和外向两大类。外向性格又可分为力量型和活泼型。所谓力量型,就是性格特别倔强,有主见,从小就逆反父母,而不是等到青春期。所谓活泼型,就是每天爱哭爱闹爱蹦爱跳,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就是活泼型性格。内向性格也分为两类:坚持型和和平型。所谓坚持型,指的是孩子的意志力天生超强,容忍度也很好,稍微有一些内向,考虑问题比较深入,能把一件小事想得很深刻。所谓和平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慢性子”,孩子看上去柔柔弱弱的,和小朋友在一起玩不争不抢,但实际上最后人家什么都没少得。

记:请问,性格有优劣之分吗?

张:天性只有特点不同,没有优劣之分。成功人士中,什么性格的都有。无论是内向型性格还是外向型性格,无论是力量型还是活泼型,抑或坚持型、和平型,都有最适合他走的人生之路,都可以获得生活的幸福和事业的成功。但是家长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有优劣之分,凡是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效果都好,凡是违背孩子天性的教育,效果都差。这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把家庭教育称为一种管理,那么它应该是“顺性管理”,即顺着孩子的天性,再加上一点点要求,在了解孩子天性类型的基础上为他规划人生之路,使家庭教育保持高效率,使孩子的人生少走弯路。这是家庭教育的理想模式。我认为,中国的家长都应该了解这些。许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盲目模仿别人,其实孩子的天性才是“家教地图”,了解孩子的天性,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

倔强孩子须引导

记:有的孩子非常倔强,让家长无计可施。比如,有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喜欢把铅笔放在嘴里咬。妈妈见了,赶快纠正,可是孩子不听话,还放在嘴里咬。妈妈生气了,干脆把铅笔拿走。孩子不干了,大哭大闹,哭了半个小时都不收声,最后哭晕过去。请问,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该怎么办?

张:您举的这个例子非常典型。这个男孩的性格属于外向性格中的力量型,和二战时美国的巴顿将军同类。这种性格的孩子非常要强,力量是他生命的支柱,“谁也不能跟我斗”。这是孩子的天性,基因排列所决定的,没有办法改变。如果打击他,强迫他改变性格,不仅是徒劳的,而且是对孩子的伤害。所以,与这样的孩子相处,家长首先要摆正心态,接纳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这样想,如果孩子将来用这股子倔劲去克服困难,去钻研难题,该有多好啊。其次,妈妈强硬地拿走他的铅笔不妥。铅笔是孩子的东西,咬铅笔对他来说是件快乐的事,别人随便拿走他当然不高兴,他认为自己没错,无端被大人侵犯。妈妈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找一个可以咬的东西,替换铅笔。孩子正在长牙,需要咬东西,不是吗?需要提醒的是,经常这样不经孩子允许就拿走他的东西,孩子可能会失去安全感,其性格中的力量会越来越强,因为他要保护自己。也就是说,妈妈这样做不是在纠正孩子,而是在培养孩子的倔强。

记:可是,有些孩子倔强起来让家长左右为难。比如,孩子在超市里看中一个电动玩具,要求妈妈给买,不买就哭闹,满地打滚儿。这种时候,家长该怎么办呢?

张:首先,家长要知道,这样的孩子特别有主见,会为自己做决定,是好事。如果孩子没有主见,到了十六七岁,早上出门穿什么衣服还要问妈妈,岂不是更让家长发愁?这样想,家长就有理由接纳孩子的天性。其次,孩子性格属于外向类型中的力量型,家长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把这股力量用得是地方,用得合适。孩子要买那款电动玩具,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家长买给他也可以,让孩子享受一下自己做主的乐趣,有何不妥呢?如果家长认为不能买,也不要斥责孩子,而应该与孩子沟通。

记:怎么沟通呢?很多家长对此束手无策,因为孩子根本不讲理。

张:孩子都是讲理的,不讲理的恰恰是家长,确切地说,家长没有摸到讲理的门道。所谓倔强,说白了就是要“立刻我说了算”,当然有无知、莽撞的成分在里面,为了避免孩子吃亏,家长的干涉是必要的,但不可强制。既然孩子有主见,希望对自己的事做决定,那不妨让他再决定一次。家长可以用温柔的语气跟孩子沟通,摆出三个选项,分别得到三个结果,有好有坏,让孩子自己选择。比如,如果马上买这款电动玩具,这个月就不能再买别的玩具;如果放弃这款电动玩具,就能省下钱来买许多别的玩具;如果迟几天再买,或许能等到新型号上市,等等。家长比孩子更有生活经验,对事情考虑得更全面,有些选项以及可能得到的结果是孩子想不到的,这种时候,孩子一定会思考,趋利避害的本能会让孩子最终选择最好的选项。

记:这办法好!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培养了孩子的思考能力。不过,如果孩子犯了倔脾气,非选择最不好的选项怎么办呢?家长能否顺着孩子,让他尝尝失败的滋味,用事实教育他呢?

张:如果后果不严重,让孩子知道后悔的滋味也不错。但是,如果后果特别严重,家长不可袖手旁观。其实,只要在给出选项的时候把结果讲清楚,有意地引导孩子,孩子多半不会跟家长对着干。试想,孩子都是想取悦家长的,既然家长和颜悦色地跟他讲道理,这么尊重他,让他自己选择,他当然不会再胡闹。

记:孩子上了中学就进入了青春期,有的性格变得特别倔强,甚至故意跟家长对着干,让家长非常烦恼。有家长问,孩子喜欢读课外书,屡教不改。碰到这种情况,家长该怎么办呢?

张:首先,喜欢读课外书不是坏习惯。如果孩子在阅读中获得了乐趣,那么家长要做的不是限制,而是鼓励。其次,家长应该跟孩子沟通,问孩子这本书好在哪儿,哪些方面吸引人,是人物有魅力,还是描述特别美。根据孩子回答,家长可以进一步与孩子讨论,了解孩子的审美取向,矫正孩子可能存在的认识偏差。您看,这样的聊天不正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吗?

内向孩子要鼓励

记:相对来说,性格内向的孩子比较乖,好养活,但是家长也担心,害怕孩子太懦弱,在未来的竞争中落下风。

张: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要善加利用,性格内向的孩子也会取得成功。性格内向的孩子有许多优点,比如比较安静,不吵闹,家长忙的时候,给他一本书,他可以一个人读很长时间,不缠人;再比如,孩子撞到桌子角,哭也好不哭也好,都会在内心建立防范意识,不会反复撞桌子角。

记:内向的孩子胆子小,五六岁了见生人都不敢打招呼,直往家长身后躲,许多家长对此很发愁。

张: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千万不要急躁,因为急躁意味着不接纳孩子的性格。当家长不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会更害怕。孩子会想,反正我不好,妈妈不喜欢,再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如果家长接纳孩子的性格,认为孩子不敢与生人打招呼只是孩子不擅长,而孩子不擅长的方面正是需要家长帮助的,那一切都好办了。家长可以蹲下来温和地对孩子说:“叫阿姨。阿姨是很喜欢你的。”如果孩子不配合,继续朝家长身后躲,家长也不要勉强,而应该大大方方地替孩子道歉。家长这样做,既让孩子得到了尊重,也让孩子意识到,与生人打招呼没那么可怕,后果没那么严重,他就不那么紧张了,因为家长很放松,没有大惊小怪,就会为他下次打招呼做好意识上的铺垫。

记:这是一种耐心,一种等待。

张:是的。对内向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耐心是对孩子最有效的鼓励。

记:有的教育专家说,如果孩子性格内向,不妨鼓励他养小动物,以此锻炼他的交际能力。请问,这办法可取吗?

张:当然可取。其实,无论内向的孩子还是外向的孩子,都非常适合养小动物,只是养的时候侧重点不同。内向孩子养小动物,主要是培养他的爱心和沟通能力。比如孩子喜欢小猫,买一只回家养,孩子平时少不得要跟它说话。如果小猫做坏事了,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小猫交流。孩子会说:“小猫呀,你又偷吃东西了,记住啊,以后不要再偷吃了,要做个好孩子。”这样的交流当然是单向的,但对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沟通能力大有好处。但是,单单养小动物是不够的,对内向的孩子,家长应该做得更多。

记:家长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张:性格内向的孩子,最大的特点是害怕面对陌生环境。入园、入学、小升初,只要突然面对新环境,性格外向的孩子适应得非常快,新奇感会刺激他们的探索欲,让他们兴奋异常,很快跟同学打成一片,但性格内向的孩子会很害怕,害怕老师,怀念以前熟悉的环境,思念以前的小伙伴,等等,陌生感让他们手足无措。一般来说,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两周到两个月的适应时间。由于不适应新环境,性格内向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或成绩下降现象。家长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多陪伴孩子,多在人际交往方面引导孩子,帮助孩子缩短适应时间,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记:性格内向的孩子容易出现安全感缺失的情况,家长应该如何防范?

张:这个问题说来话长。孩子的性格类型无论是内向还是外向,3岁以前是完全霸占妈妈的,饿了就哭,尿了也哭,瞌睡了找妈妈,他认为妈妈必须24小时属于他。一直到5岁,孩子都是在建立亲密感。所以,我强烈建议家长,孩子5岁以前一定要自己带,因为亲密感一定要跟父母建立,别人不行。孩子5岁以后,性格外向的孩子开始探索外部世界,而性格内向的孩子仍需要父母的拥抱,因为他的安全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他需要父母的保护。

记:但是,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年轻的父母们都在职场打拼,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上全托幼儿园、读寄宿制学校。您赞同这种做法吗?

内向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家校;联盟;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122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特别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家庭,这个时期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家校合作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家校联盟的必要性

随着家长文化层次的逐渐提高,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部分家长轻视了学校与家长联盟在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

1. 家长对家校联盟认识不足

目前,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入学后,有教师教育了,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学校,没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同样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家校的联盟,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在校读书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普遍的家长都会存在“爱孩子,不让孩子受半点委屈,不流一滴眼泪;认为只要能让孩子生活得好,满足了孩子的物质需求,就算尽到了自己的责任。”等错误教育观念。因此,很多家长只注意对孩子物质生活的照顾,让孩子最好的物质享受,而品德、学业却未加以重视,他们溺爱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误,也不批评教育,更不用说和学校合作了。

社会经济虽然不断发展,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科学教育孩子的认识却没有相应发展,根本没有认识到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家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不愿意花金钱与时间去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经商的只顾攒钱,常年在外务工的疲于养家糊口,他们很少与孩子沟通,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或让老人照顾。独自在家的孩子放任自由,家庭教育无着落。隔代教育的老人,不会管,不敢管,管不了。孩子在校纪律涣散,无心向学,更有甚者,个别孩子夜不归家,在外小偷小摸,部分留守儿童成了问题学生。而这些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思想、学习不闻不问,更谈不上有什么帮助,更有甚者,连自己孩子的班主任是谁也不知道,更谈不上家校联盟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的提高,很多离异的家长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离异、家庭发生的变故,使孩子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有些父母离异前,双方经常争执,孩子耳濡目染,心身受到严重影响;父母离异后,有些家长为了争孩子的宠,都说对方的不是,在孩子的心里埋下阴影;有些家长离异后,各自组织了新家庭,不想承担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有些家长想管,但是管不了;有些不但没跟学校商量、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反而互相推卸。久而久之,孩子对社会产生不满,对他人不信任、孤僻等畸形思想,经常会做一些违纪,甚至更严重的事。

2. 学校并未真正实现角色的转变

在家校联盟中,作为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学校应起主导作用。但是,有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家校联盟是一种家庭和学校的双向互助活动,学校在家校联盟中的角色既是指导角色又服务角色。目前很多学校虽然成立了家长学校,但学校和教师始终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只是对家长进行宣传学校的要求或者是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很少能倾听家长的心声和意见。有些教师除了在学生出问题或犯错误的情况和家长联系外,其它时间极少主动向家长反映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学生的优点或取得的成绩、进步等。换言之,学校及教师还未摆脱传统的单纯指导角色,没有真正实现自身向服务角色的转变。

3. 家校联盟的内容单调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存在着“质量是学校的唯一生命”的观点;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关注的只是自己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因而导致当前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内容主要是孩子学习方面的情况,至于孩子的品德、身体、劳动及生活行为方面却很少联系。联系的方法极其简单,除让家长在作业本上签字这一书面形式外,一般是家长会。据了解,当前不少教师还未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家访、电话访;学校的家访计划不完善,监管的力度不到位。家长联系学校和老师的意识不高,通常只有校方的传递信息,而没有家长方的主动反馈信息。

面对家校联盟出现的问题,也正由于这些问题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可见家校联盟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校创新和发展现代家校联盟的模式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成熟,对学校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这个时期家校之间的密切联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只在课堂上创新,钻研是不够的,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共同影响,正确地面对和处理与家长的关系,充分的发挥来自家长的教育作用,创新和发展现代家校联盟的模式,使我们的教育行为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1. 提高家校联盟的意识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奠基、导向的功能,对学校教育起着调节、补充的作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提高联盟的意识,建立伙伴关系,才能担负起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担。首先,要转变观念。学校应对自身在家校联盟中的角色正确定位,认识到家校联盟是学校与家长进行平等、双向交流的平台,是一个组合体。在家校联盟中,学校起主导作用而非领导作用,充当的是指导角色和服务角色。由学校引领家庭,由教师指导家长,吸引更多的家长关心并参与学校教育工作;家长也应从被动变主动,主动配合学校和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积极和学校、教师探讨教育方法。

2. 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为使教育受到良好的效果,作为学校的合作伙伴,家长应当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目前,许多家长对如何教育好孩子以及如何与学校更好地合作都不是十分清楚。要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学校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主动与家庭合作,担当起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积极为家庭教育服务。开办家长学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面向家长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成功经验,引导家长更新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拓宽了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渠道,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导、社区为依托的三结合教育机制和全员参与、全程优化、全面提高的“家校联盟教育模式”,奏响教育和谐发展的乐章。

家长学校是学校面向家长,宣传普及科学育人知识的组织形式和有效途径。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尊重家长,就是要平等地对待家长,不论是优秀学生的家长,还是后进学生的家长,都一视同仁。二是指导的形式要多样,行之有效,实行“专家引领、学校协调,家长自治”的工作思路。

(1)学校教育家长。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学校利用家长会、讲座等形式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的内容、原则和方法,或同家长一起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教训,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有些家长除了工作就是打麻将,很少关心孩子的品德、学习和内心世界,导致孩子思想落后,成绩不理想。笔者要求班主任利用家长会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和家长一起找对策。这样一来,有这方面问题的家长就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认识到与为了让孩子复习功课自己连电视都不看的家长相比,自己确实没有尽责,孩子的错,首先是自己的错。由此可见,家校联盟的形式创新,学校指导家长应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群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从而使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和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真正有效地发挥出来。

(2)专家教育家长。为了拓宽家长学校对家长的培训渠道,通过聘请专家给家长上课,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专家的理论引领、方法指导、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家长开阔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家庭教育意识,进而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使命,有效提升家长素质。近几年,笔者所在学校相继聘请了知心姐姐、联等教育专家到校进行专题报告,家长通过学习,吸收了先进理念,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素质,科学的教育方法得以形成,教育效果明显。

(3)家长教育家长。通过家长学校,举办教育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让家长互相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共同研究解决一些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做既可以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又能够引导家长进行反思,实现了家长教育家长的目的。

3. 丰富家校联盟的内容和形式

以前,学校和家长联盟的主要途径为: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这些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些形式都是学校起主导作用,家长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学校应丰富家校联盟的内容和形式,实现双向交流与互动的理想的家校联盟模式。

(1)家长与教师建立亲密的情感

无论是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分歧,还是在教育出发点上的分歧,只要形成直接冲突,就必然会带有感情方面的冲突。因此,感情疏通就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必要手段。教师与家长沟通情感,这有利于教师与家长互相说出心里话,使知情统一,顺利达成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相容。家校双方能在亲切的气氛中相互交流信息、意见和建议。笔者所在学校要求教师家访、校访、电访相结合,教师和家长经常沟通和合作,教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2)利用现代化手段拓宽联盟形式

传统的沟通的方式比较单一,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不可能经常和教师会面,双方在沟通的选择上都比较被动。经过实践,我们把现代媒体和传统的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家校教育中。利用“校园网”、“校讯通”、“Q群”、“飞信”、“微信”等平台实现家校联盟的拓展延伸,这些现代化的沟通方式以快捷性、实效性、互动性为主要特色,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搭建了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方便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使教师和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这种方式效率高,效果好。

(3)家长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日常工作

内向孩子的教育方法范文第5篇

记者:您对当前青少年的性教育状况满意吗?家长在孩子性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错误的观念有哪些?

闵乐夫: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状况,主要得从学校和家长两方面来谈。

当前学校和广大教师非常重视性教育这件事,但实际做得并不好。一是排不进课表。孩子们五花八门的课很多,性教育课一直处在让步的地位;二是没有合适的教材;三是师资缺乏。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把性教育的目光投向了家长。

现代社会的性科学解除了性愚昧,带来性文明,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大环境非常好。但同时也存在着阻力:一是无师自通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性教育不必太当回事,因为他们持有“船到桥头自然直”这样的观念。二是有些家长觉得和孩子了谈性这个话题,谈不出口。即便有些家长想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也苦于这方面的知识少,苦于缺乏恰当的方法。再加上各种媒体渲染下的低级趣味、色情等精神垃圾侵蚀着孩子们,更是让家长忧心忡忡。家长必须克服以上问题,及时地、科学地、亲切地和自然地开展家庭性教育。

总体来说,我对青少年儿童在学校的性教育状况不满意,对家长很同情、理解和欠疚,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对家长在性教育方面的有效帮助还不够。如果把开展青少年家庭性教育的时机比喻为春天,那么这种教育还处在早春料峭阶段,所以对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我是希望和担忧的心情交织在了一起。

家庭性教育优势多

记者:家长在孩子性教育中有哪些优势?

闵乐夫:就当前来说 ,对孩子的性教育主要有三个渠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自学。在三者中,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有特别的优势。

一是安全信任度高。家长和孩子具有浓厚的血缘亲情,哪个家长不爱自己的孩子,在教育孩子时,绝对不会用不健康的语言来教孩子。性教育要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道德、性的自我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实施都需要有高度的安全和信任做保障。

二是早期性教育持久性强。家庭性教育,从孩子2岁时就可以开始,早期持续的陪伴中随时随地就可进行。

三是灵活性强。家长可随时利用生活情境灵活施教。如拿洗澡这件事来说,当孩子问“妈妈,我和谁一起洗澡呢?”时,妈妈就告诉女儿:“你是女孩子,应和妈妈一起洗。”通过这件小事就对孩子进行了性别上的教育。

用心体味悄悄绽放的花朵

记者:6-12岁儿童的性心理特点有哪些?

闵乐夫:6-12岁的儿童正处于小学阶段,一般来说,他们会有以下几种性心理表现。

对性的好奇和关注点扩展或加深 在孩子四、五岁时会问:“妈妈,我怎么没有小呢?”那么等孩子再长大些,就不会再问这样的问题了。上小学以后的孩子,会向父母提出或在同学之间探究性问题,如女孩的为何会增大,为什么结了婚才能生孩子等。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对异性的关心也在增加,主要表现在对异性学习、运动成绩好坏以及形体美等方面。小学后期是儿童向青春期并由此向成人转化的初始阶段,正确认识男女差别和互相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这是性教育的重要时期。

体像意识倾向 成长到一定阶段,孩子的体形、身高、毛发等都会有明显的变化,这时孩子会出现爱照镜子、注意打扮等的表现。孩子对自己的相貌满意与否会影响到孩子的性格发展。这时,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孩子接纳并悦纳自己的变化,接受有特点的自己。

对青春期萌动信息的敏感 随着孩子慢慢进入青春期,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非常敏感。有的女孩子因变大感到恐慌,含着胸走路;男孩子会因嗓音改变、长了喉结而变得沉默寡言。此时,家长就要告诉孩子这些变化是每个人成长中自然发生的现象,鼓励孩子充分接受和悦纳身体上的这些变化。另外,如果孩子出现了现象,家长千万不要紧张,看见了就当没看见,用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的精力。尤其注意不要把它和孩子的道德品质相联系。

对同往和异往的需求 小时候,孩子主要处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的纵向人际关系中。随着孩子长大,孩子对独立空间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希望从横向关系(同龄关系)中获得更大的空间。女孩子需要闺房密友、要好的男同学;男孩子需要“哥儿们”相伴,需要女孩子的关注,这种心理需求是他们成长中重要的社会化需要。

科学性教育可以这样做

记者:家长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闵乐夫:下面的一些方法家长可以偿试一下:

故事传承法 家长在和孩子一起看电影、动画、书刊时,以其中的故事或身边的事例,把关于性方面的知识、道理、价值观、道德观等灌输给孩子阅读自学法 如果孩子长到12岁以上了,买一本或者借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青春期教育科普读物,让孩子自己阅读。让孩子自学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选书要适当,如选《 性知识手册》 就超量了;二是不一定当面交给孩子,随意放在孩子能看到的地方,孩子肯定会翻阅的。

比喻暗示法 当孩子问“我是怎么来的、怎么生的”等问题时,对于已是小学生的孩子,可以通过给孩子讲花儿如何授粉以及猫狗、熊猫等如何等事情,让孩子慢慢领悟。

书面谈话法 书面谈话可以防止面谈时的急躁、鲁莽,可以摆脱面谈的尴尬。如有父母担心孩子与异往过密,就不妨采用留言提醒的方法。例如:“现在拥有了一棵树,却失去了一片森林,那你就不是一个聪明的姑娘(男孩)。”“你没有错,只是目前不适宜”等等。

生活体验法 家长可充分利用生活现成的情境,自然恰当地进行教育。如一位爸爸和儿子一起乘公交车时,让儿子把座位让给了一位孕妇后,这位爸爸就趁机给儿子讲起了妻子怀他时辛苦的样子。这位父亲很善于利用生活情境对儿子进行尊重妇女、热爱母亲的教育。

角色扮演法 家中爷爷奶奶可以扮演坏人,向孩子表演性骚扰、碰瓷等情节,让孩子做出机智的反映,以锻炼孩子的勇敢、镇静和机敏反应能力。

身教示范法 孩子可以在家庭中跟着父母学会如何做男人、如何做女人。身教胜于言教,孩子会记住:爸爸作为丈夫,是如何敬业、如何爱护妻子、如何关心孩子的;妈妈作为妻子,是如何勤俭持家、努力工作的。

假设情境法 给孩子假设情境,教孩子如何去观察陌生人、应对偶发的事情和自我克制,面临诱惑时如何拒绝,等等。你可以问女儿,如果有陌生男孩子恭维你漂亮,并请你去喝咖啡怎么办?这些提醒和预演,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使孩子在遭遇危险时,有了心理防线,能冷静下来从容应对,避免受到相关的伤害。

相关期刊更多

内蒙古气象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内蒙古气象局

国内外香化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香料研究所

老子学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