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年人的学历提升

成年人的学历提升

成年人的学历提升

成年人的学历提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农村;成人学历教育;实际成效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570-01

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在农村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中,坚持“政府统筹”部署的教学目标设置,依照“社会需求”定位的培养专业选择,遵循“宽进严出”原则的教学管理制度,注重“社会应用”评价的目标考评制度等为核心,以局长负责制、课程设计、授课方式、师资队伍、考试管理、学员选择等为行动要素。对2002―2012近十年来参加农村成人学历教育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学员所在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在余杭卫校农村成人学历教育方面的优势,如学历的提升、职称的提升、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提升、社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基层卫校在农村成人学历教育工作中的成效值得推广。

1.1 调查对象 分两类人群:(1)调查对象一:余杭区各区署医疗卫生单位和1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管理层(2)调查对象二:2002年~2012年在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参加农村成人学历教育的500多位学员。

1.2 调查方法 调查过程中设计了两份调查文件。第一份是管理者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5份,收回有效问卷145份。内容主要包括各医疗卫生单位管理层对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后在自我管理、学习能力、农村基层工作能力、职称晋升机会、岗位晋升机会、对科研水平的提高、科研成果的增多等方面。第二份是成教学员的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82份,收回有效问卷554份。内容主要包括参加学历教育的主要原因和主要目的、参加学历教育后的岗位定位和能力的提升,在学历教育过程中如何克服工学矛盾,参加学历教育后科研能力的提升等。

2 结果

2.1 余杭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管理者调查结果

2.1.1对余杭区各医疗卫生单位145位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110人(占调查总数75.9%)认为成教学员在学习能力上的提升非常明显;有106人(占调查总数73.1%)认为成教学员在自我管理能力上的提升非常明显;有99人(占调查总数68.3%)认为成教学员在农村基层工作能力的提升非常明显;有113人(占调查总数77.9%)认为成教学员在晋升职称的机会明显占优势;有104人(占调查总数71.7%)认为成教学员在岗位晋升的机会明显占优势。

2.2 2002―2012近十年来参加农村成人学历教育的学员调查结果

2.2.1 本次参加调查的从事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有554,调查显示这些人员通过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后,不管在学历还是职称上都明显的提升。

学历前后变化

2.2.2 针对现在社会上形形不同形式的成人学历教育,这些调查人员选择余杭区卫生进修学校学习主要原因是学校地点方便(占61.0%),参加学历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文凭(占51,。4),可见基层卫校存在的必要性。

2.2.3 调查数据显示参加学历教育后学员在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特别是医学专业知识,同时这些学员认为接受学历教育后岗位的定位最适合县区级医疗卫生机构。

2.2.4 在工学矛盾上,有48.6%的成教学员认为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单位是非常支持的,有43.5%的学员认为是政策的支持才参加学历教育。

2.2.5 参加学历教育后工作方面的提升。

调查中发现,参加学历教育后,以第一作者的 一共 238篇,其中在部级刊物发表文章 55篇,省级刊物 142篇;县区级刊物_32__篇;其中与农村卫生有关的论文_16篇。

3 结论 加强基层卫校在农村成人学历教育方面的工作非常有必要,结合“高等医学院校成人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1] ,区县卫生进修学校在培养农村卫生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在新的发展时期仍然有优势和其他教育平台难以替代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医学成人学历教育” [2],余杭卫校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成效值得肯定,可进一步完善和推广,是更多人群收益。

参考文献

[1] 顾平 高等医学院校成人教育教学方法探讨 医学教育探索,2006,(9)

成年人的学历提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 人才当量 对策

人才当量密度,就是一个人的能力等效标准人力的量,是指企业长期职工学历、职称、技能等级按系数进行折算,三者之中的最高折算值累加之和占企业长期职工人数的比率。人才当量更多地应用在电力行业,是电力企业考核高级人才占公司人力资源比例的重要指标。企业人才当量计算方法为:

人才当量=∑最高折算值(员工执业资格、学历、职称、技能等级折算值)/长期在职员工人数。其中:执业资格折算系数为1.2。

学历折算系数:博士研究生=1.5;硕士研究生=1.2;大学本科=1.0;大学专科(含高职)=0.8;中专、技校、职业高中=0.6;高中及以下=0.4。

职称折算系数:高级职称=1.2;中级职称=1;初级职称=0.6;无职称=0.4。

技能等级折算系数:高级技师=1.5;技师=1;高级工=0.8;中级工=0.6;初级工及以下=0.4。

1 公司现状

宝鸡供电分公司隶属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担负着宝鸡市八县72个乡镇、1091个行政村,204.66万城乡居民、11517平方公里的电网建设和供电服务任务。2012年公司完成售电量19.85亿千瓦时。2012年公司共有全民合同工90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学历217人,大专学历345人;具有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88人,初级职称217人;技师75人,高级工350人,中级工122人。公司人才当量指标完成值为84%。

2 现状分析

以折算系数1为标准,公司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25.78%,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1.22%,技师及以上员工占员工总数的8.33%。从以上数据分析,公司的人才储备资源有限,中、高级人才相对匮乏,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3 提升企业人才当量指标的有效方法

显而易见,在企业长期在职员工人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员工学历水平、职称水平以及职业技能水平等途径来提升企业人才当量。通过提升人才当量从而达到提升企业全员素质,全面落实公司“新两型两化”战略目标,达到推进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

3.1 开展岗位评估,激发员工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运用科学的职位评估方法,合理确定公司内部各专业岗位的上岗条件和任职资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配套的薪酬管理体系,使员工薪酬与个人学历、专业技术水平挂钩,从而充分体现人才水平,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智慧。目前公司通过提高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员工的岗位工资,建立技师津贴,重奖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者等一系列常态化的激励机制,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使员工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更多的员工积极学习、主动学习。

3.2 加强招聘管理,提高员工入职门槛。一是公司进行员工招聘时,针对专业院校毕业的入职员工,将入职学历门槛由过去的大学专科提高到大学本科及以上,从源头上提升员工素质。二是对外聘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从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高标准、高质量,有效拓展人才队伍建设。

3.3 构建教育平台,加强后续学历教育管理。制定员工后续学历教育管理办法,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后续学历教育。近年来,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联合办学,开办工程硕士班和工商管理硕士班,构建员工后续学历教育平台;另一方面鼓励员工积极参加自学教育和成人教育。同时公司对取得与本岗位专业工作对口的后续学历员工给予一定的学费、教材费报销;对达到规定学历标准的员工,及时调整技能工资标准。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励了员工自觉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各层次员工的学历水平,使员工的文化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3.4 积极宣传引导,重视员工职称评审和技能鉴定工作。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各类执业资格考试、职称评定和技能等级资格鉴定,提高员工职业技能资格,同时提升自身任职资格和含金量。公司通过制定《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管理办法》,公开评选聘任首席管理专家、管理专家,发放专家津贴等手段,充分调动员工学习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发挥员工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助推企业人才当量快速提升。

3.5 创新培养方式,开展名师带徒活动。名师带徒活动是企业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员工在职学习、提高技能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公司通过制定名师带徒实施方案,签订《师徒协议书》,明确师傅和徒弟的范围和职责,确定协议目标,并引入考核激励机制。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公司形成了“名师带徒,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和“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员工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有效地提高了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过关率。

3.6 重视教育培训,持续推进员工素质提升。结合公司人力资源现状,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建设,组建公司系统“内训师”队伍和“专业紧缺人才、一线技能人才”队伍,制定切实可行的员工教育培训计划。一年来,结合各专业岗位员工的培训需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公司先后举办5期以提升员工基本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个人修养、企业文化等为重点的素质提升培训讲座;举办12期以电网建设、安全管理、生产运行、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重点的综合管理培训以及7期以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技术创新等为重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员工参培率达到90%以上。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进行各类培训班评估考核工作,对培训质量和效果进行全面、客观、深入地评估,及时创新培训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4 取得成效

通过以上诸项措施的实施,至2013年底,公司全民合同工915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8人,本科学历245人,大专学历357人;具有高级职称16人,中级职称112人,初级职称207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83人,高级工394人,中级工152人。公司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28.74%,提高2.96%;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占员工总数的13.99%,提高2.77%;技师及以上员工占员工总数的9.18%,提高0.85%。2013年公司人才当量指标完成85.54%,较上年同期提高1.54%。

5 结语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电力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知识的“保鲜期”日益缩短,“折旧率”日益加快,“老化率”日益提高,要使企业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新的突破和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提升企业人才当量,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不断发展,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冰冰.提升人才当量密度指标 提高企业竞争力[J].经营管理者,2013(28).

成年人的学历提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成人学历教育 实证调查 对策研究

上海是我国最早实施终身教育的省市之一。成人学历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统计局2011年11月3日,上海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55年,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在第四位。在人才集聚、学历层次高的环境中,全民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长期处于高位,尤其是随着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提升学历层次的需求也日益扩大。然而,在成人学历教育蓬勃发展之时,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有学者指出,我国成人学历教育具有入学门槛降低;学习目的不明确,进入学校混文凭;日常事务多,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学生年龄大,学习习惯还为转变;以往学习不如意,形成学习阴影等特点[1]。

为进一步了解上海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现状,本文在分析近五年招生和生源变化的基础上,选取2所“211工程”重点高校和1所地方本科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学历教育学生按专业、学历层次和年级进行自编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成人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成人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上海成人学历教育发展现状

1.1 招生情况调查。

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计划数和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变化反映出成人高校招生情况变化。根据中国教育网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可以清晰看到2006年至2010年上海市各层次成人学历教育招生情况变化(见图1)。

1.1.1 招生计划数总体呈现减少趋势。

图1 2006年-2010年上海市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计划数变化图

图1显示,上海市成人教育招生计划数变化呈现比较明显特点:

(1)高起本招生数明显低于高起专和专升本。

(2)2006年,高起专招计划数高于专升本,而后逐年持续减少,大幅低于专升本的招生计划数。

(3)2006年至2009年专升本招生计划数明显增加。

(4)同2009年相比,三个层次的招生计划数在2010年都出现降低。高起专、高起本和专升本招生计划数降幅分别为22.36%,18.16%和14.96%。

1.1.2 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同程度下降。

上海市近年根据报考人数和考试成绩划定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见下表)。

2006年-2010年上海市成人教育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报考层次专业类别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数据来源: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官网)

上表显示,随着招生计划数的调整、考生数量的减少以及考试成绩的变化,高起本和专升本两个层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不断降低。与总分相比,入学门槛较低。

1.1.3 外地生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据上海市统计局,2005年至2010年,6年间,上海每年新增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60余万人。为提升职场竞争力,许多外来务工人员选择参加成人教育学习为自己“充电”。本文调查上海市某成人高校发现,高起专和高起本外地生所占比例大,而且2006年以来外地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见图2)。

图2 2006年-2010年上海市某成人高校外地生所占比例情况

1.1.4 成人学生趋于年轻化。

上海是年轻人追崇的就业城市,导致职场竞争压力大。为增加就业竞争力和提升专业工作技能,越来越多的中专、技校、高中和高职高专等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即进行成人教育学习,使成人学生的年龄结构发生变化。2006年至2010年,高起专、高起本和专升本成人学生平均年龄分别下降4岁、5岁和4岁。(见图3)。

图3 2006年-2010年上海市某成人高校在校生平均年龄变化情况

1.2 成人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调查结果。

通过访谈和预测,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随机选取300名成人学生进行调查,最后收回有效问卷292份。调查结果如下:

1.2.1 学习动机强烈且目的明确。学生选择参加成人学习的主要原因是迫于工作或家庭环境压力及本人意愿,其目的非常明确,即在获得文凭的同时追求专业技能提升和个人成长。

1.2.2 学习积极性低。53.1%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关系度低于50%,所学专业知识对自己工作的帮助非常有限,且所学课程太难,尤其是公共基础课(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多数课程学习效果不佳,听不懂。

1.2.3 工学矛盾对学习影响小。71.2%的学生认为家庭和工作对学习有少许影响。

1.2.4 67%的成人学生不赞成“付钱即获文凭”,而更期望在付出精力和学费后能增长知识、技能和心智发展。

1.2.5 考试是成人学生最大的障碍。成人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困难是考试,渴望考核方式多样化,而不是一味采用纸笔考试。最讨厌教师照本(课件)宣科的教学方式。

2.上海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我国成人教育研究史,关于成人学历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在21世纪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反映众多学者对我国成人教育的担忧。其中许多问题具有普遍性,但各省市、地区的成人学历教育发展也有其地方独特性。本次调研发现上海市成人高校学历教育的问题主要有:

成年人的学历提升范文第4篇

1、目前,快速提升学历分两种情况:先是有专科文凭的人士,想要提升本科学历,这类人群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的院校和专业来提升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是初中、中专或高中学历,想要提升一个专科或本科学历,这种人群就要注意了,根据国家教育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远程教育、成人高考和自学考试可能将不再开设大专招生,只开设本科段,如果你现在是中专学历,今年不提升学历的话,以后就可能只是中专毕业了,没有办法提升学历,所以这类人群提升学历要趁早。

2、学历在现如今是非常重要的,走进人才市场,学历是敲门砖。 需要“大专文凭、本科文凭”的文字十分显眼,当然也有部分行业或者职业是不太需要学历来限制的。但是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什么工作有前景或钱景,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财富上的。

(来源:文章屋网 )

成年人的学历提升范文第5篇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课程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陆续出现一些历史知识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零碎,也没有成体系,由于这些历史知识点离现在生活的年代时间已经很久远,学生对许多历史上的人或事表现得无动于衷。因此,小学历史知识教学与品德教育如何进行联系,成为许多品德与社会老师心中的一道难题。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是课程教育理论的基本理念之一。教材设计主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主题,力求使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并为学生综合性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有效支持。但历史知识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其特殊性,建立学生生活与历史的联系,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结合多年从事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经验进行如下思考。

 

一、历史知识的教学不应只教给学生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这样会使学生感觉索然无味,历史教学应立足于品德教育。要实现历史知识生活化,把学生从书本引领到生活中,这样就比较容易消除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生疏感,使他们带着一种愉悦的心情学习,培养学生内在的品德修养。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上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课当中的四大发明时,首先出示课件国庆阅兵、烟花、神七升空、造纸、印刷机、指南针,这些我们生活中的用品,提问武器的弹药和烟花的燃料是什么?学生回答火药。进一步引出我国的四大发明,最后感悟,升华体验。在教学中,我努力将品德教育与生活内容相融合而不是机械、刻意地安排环节特别强调品德教育,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由现在到过去逐步深入地了解四大发明的同时,也从心底里激起比较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

                                                                                                              

二、在收集资料、探究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提升道德修养。品德与社会课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充分让学生发掘本地历史资源,让学生收集我县抗战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如王二小、黄土岭战役。通过收集、整理资料这一过程,学生初步认识了解历史,同时对历史知识也有一些感悟,自己的品德也得到提升。同时听老八路讲战争年代的故事,通过走访这些历史的见证者,使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利用这次收集资料的契机,到家乡走一走,亲身体验,感受身边的历史,比教师空洞的说教强万倍。

 

三、把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融入故事中,把这些演绎得有生命色彩,选取有代表性的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把这些历史上的人物活化,让儿童进入这些人物的心灵世界,体会他们的欢乐与幸福,认识到他们的辛劳和艰苦。看这些人物的追求与梦想,学生就会感同身受,情感也就进一步升华,使心灵得以净化,品德得以提升,如学习五年级上册《中国之最》一课,利用华佗发明麻沸散的故事、李时珍创作《本草纲目》的故事。从这些人物的故事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对于历史事件,如果只是单纯利用书本上的介绍和有限的几幅图片学习,学生只会感到空洞、乏味,在当时可能有些感触,但也不会深入,不会达到长期的教育效果。如果将历史事件以故事方式呈现给学生,其效果迥然不同,那些发生在历史上的真实故事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不知不觉中也会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积极的情感体验也会得到激发。如学习六年级下册《灾难深重的中国》,让学生观看《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爱国纪录片,一定会引起同学们情感上的共鸣,达到“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美好生活”、“努力学习,报效国家”思想教育的目的,也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使命感。

 

四、课后注重实践。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他们体会到现在就是将来的历史,让历史观念成为一种自然,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

 

总之,历史知识的教学不能是干巴巴的知识点,应是有血有肉、有内涵、有生命的。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挖学生的内在情感因素,真正引发学生的道德冲突,促使学生形成理性价值观,这样道德教育工作才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