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配音发声小技巧

配音发声小技巧

配音发声小技巧

配音发声小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美声唱法;发声方法;研究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文化始终在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跨越了种族和国界,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如果按照声乐种类进行划分,有三种被广泛接受的演唱方式,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通常唱法。伴随着音乐历史文化的发展,美声以其独有的特点和发声方式,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发生体系,成为现代声乐的标致。

一、美声唱法的特点

(一)音域广

在美声唱法中,歌唱家通常能够达到两个八度,一些女高音通常能达到两个半八度,更高水平的演唱者甚至能达到三个八度。只有歌唱家的音域广,才能子啊演唱时游刃有余,运用自如,将演唱技巧与情感融入到一起,创造出优美的意境,让人情不自禁,沉浸其中。

(二)音色美

在美声唱法中,音色优美,音质统一。音色是否优美取决于声带的震动频率,即使是用一首歌,不同的人演绎也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歌唱家们利用意识和母音变化的配合再加上咽部腔体的变化有力的控制了声带振动的频率充分发挥声带和音色的统一配合[1]。这种演唱方式发出的音色纯净优美。

(三)气息通畅

在调节气息上最常见的呼吸方法是胸腹联合呼吸法[2]。这种呼吸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让气息强弱控制自如,气息储存量大,与声带的发生技巧配合在一起,音量可大可小,音调可高可低,并且连贯性好。让歌唱者在演唱时发挥出最好的状态。

(四)咬字方式

不同的唱法会给听众带来不同的听觉享受,美声唱法在发生的时候,字正腔圆,在咬字方面最为规范。在唱歌时,咬字是基础,字的字头字尾,声母韵母,都要在发生中都要表现充分,如此才能将歌词的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正确的咬字位置是在口腔内,而不是在嘴巴上,最为关键的是要在牙关和上颚咬字。通常情况下,咬字的同时还要伴随着发声,发声时咬字的圆润程度决定了声音的整体美感。吐字清晰再加上歌词的韵味最能打动人。

(五)横试、竖试唱法自如运用

为了提高发声吐字时的圆润程度,我国声乐教育家一般在使用横式唱法的时候,配合以竖式的唱法来吐字发音。根据作品的内容以及演唱时的精神内涵,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演唱方式,让作品发挥出最佳效果。世界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继承并发展了横试、竖试唱法。

(六)哭腔的演唱技巧

在演唱时使用哭腔的技巧,可以让演唱时的感情更加充沛。在使用哭腔技巧时,要让声音圆润自如,去掉声音生的紧张感和不适感。在调节气息的时候,让喉结处于下降状态,便于共鸣腔体的形成。强化气息和带的配合,通过使用发声技巧,对每个声音进行处理,使其充满感情。

二、美声唱法的发生方法

(一)声带

对于声带的运用对于演唱者来说,至关重要。有人天生声音沙哑,有人天生的声音条件是不一样的。有人声音沙哑,有人声音清澈洪亮,这跟声带有很大关系,声音清澈明亮的更合适演绎美声。在美声唱法中,声部是根据声带的特质以及声音的条件和音色来划分的。如果声音浑厚有力,可以演唱低声部;如果声音高亢嘹亮,同时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这样的声音适合演唱高声部。美声唱法的发声方式就是声带和横膈膜的配合来控制所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哭啼的方式来训练高音[3]。歌唱者在演唱的过程,如果从低音要瞬间转换到高音,可以采用真假声转换的方式,这种发生技巧可以使声音更加流畅优美。

(二)气息

歌唱家在演唱时,对于气息的调节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发声技巧,才能在演唱时拥有充足的气息支持。在演唱美声时,使用最为普遍同时也是最为有效的是胸腹联合呼吸法。这种发声方法可以在腹腔内使气息有很大的流动空间,在日常训练中,长期坚持练习,能够提高演唱者的气息。在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中,要加强与横膈膜之间的配合,横膈膜张开或者是下降对呼吸的频率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演唱中,要加强两者之间的配合。

在演唱过程中,微笑不仅能使歌唱者显得更加谦卑有理,同时也能使红楼处于最好的发声位置,这也是美学在发声时,最常用的技巧。在美声中,将这个技巧当做激起技能。激起技能便于人体处于共鸣状态。无论是硬激起,还是软激起,都要通过腹部的配合才能实现。歌唱者通过激起技能,找到人体共鸣的最佳状态,进而提升自身的演唱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美声唱法以其独有的特点以及发声方法在音乐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美声唱法通过对气息的掌握与控制,并且通过独特的咬字技巧,演唱出优美的旋律。我们加强对美声特点与发生技巧的研究,不断丰富我国的音乐技术。

参考文献:

[1]费云焱.刍议美声唱法的特点和发声方法[J].黄河之声,2015(24):90-91.

配音发声小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琵琶独奏;音色;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1-0047-02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是我国著名作曲家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于上世纪70年代共同创作的,它讲述了蒙族孩子玉荣和龙梅为保护公社的羊群,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与暴风雪战斗了一个昼夜的感人故事。作品将其高尚的精神和品格通过琵琶音乐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使其感人事迹成为了一代人记忆中最美的风景。本文探究的是琵琶独奏版本的《草原小姐妹》,这个版本是在协奏曲版本之后,作曲家为了更好地传播这首作品而创作的。乐曲的发展脉络与协奏曲基本一致,虽然没有乐队协奏的部分,但是独奏版本同样精彩,甚至更显精炼。

一、乐曲的基本结构

本曲共有四段,属于典型的标题音乐,每段都有具体的音乐主题故事内容。

(一)“草原放牧”

本段通过欢快跳跃的音乐风格,展现了暴风雪来临之前小姐妹俩与羊群在草原上欢歌嬉戏的愉快生活场景,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第一句描写“小姐妹”的主体音乐舞蹈性很强,节奏型以“前十六”及“后十六”为主,律动感十足。第二句不同于第一句的节奏律动,旋律更具线条感和抒情性,将富饶宽广的美丽草原景象进行了展示。第三句由低音区有力地开始,运用遮分、扫弦等技巧,将这一部分音乐推向一个小高潮。段落尾声使用人工泛音加左手拨弦的技巧,十分灵动。

(二)“与暴风雪搏斗”

借用琵琶特色音响模拟暴风雪来临时呼啸的刮风声音,非常形象逼真,主旋律若隐若现,表现了两姐妹为保护羊群,不畏严寒,与风雪搏斗的场景。一开始的小三度音程划弦轮指,音响效果十分压抑,将草原瞬间乌云蔽日的气候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随后左手双弦滑音配合右手双弦轮指的技巧模仿了风雪袭来的严酷,刻画出了大雪纷飞、寒风呼啸的动态场景。

(三)“党的阳光照心间”

抒情的轮指演奏展现出温情的画面,这一段暴风雪过后,阳光重照大地,小姐妹保护羊群的事迹被人们发现并传颂开来。主体旋律优美,具有歌唱性,而节奏则自然舒缓,用一段优美的长轮引出来,对暴风雨过后洒满阳光的美丽草原景象进行了描绘,寓意党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

(四)“千万朵红花遍地开”

音乐主题的升华,也是小姐妹为公奉献精神的升华,同时还是炫技的一段,琵琶演奏技巧在这一部分有较大难度,对于当代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

二、乐曲的风格特征

《草原小姐妹》的主题音调取自吴应炬的同名歌曲,向听众展示了欢快明朗而又充满活力的内蒙古歌舞旋律,形成了乐曲独特的审美情趣。作曲家通过丰富的琵琶左右手演奏技巧,将琵琶特有的音乐语言充分开发利用,向听众们形象地展示了蒙古大草原富饶宽广、一望无垠的美景,寥寥几个动作刻画出了浓郁的蒙族风情。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模仿了内蒙流行的四胡演奏风格,突出了相应地域风格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由小调转化到大调,使得听众萌生豁然开朗之感,将地域性风格进行了极尽的展示[2]。此曲的诞生,将琵琶曲的创作和演奏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三、乐曲中演奏技巧的使用

(一)右手的演奏技巧

在琵琶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右手演奏技巧分为弹挑和轮指两个系统,结合其在实际演奏中的运用,还可以衍生出很多指法组合,诸如双弹、滚奏、扫拂、遮分以及双弦轮等,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通过音量、点与线以及音色的变化等,可使得演奏指法渲染出不同的意境和氛围,同时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不同乐思,使听众可更进一步领会作曲家及演奏家的表达。

第一段“草原放牧”主题音乐节奏活泼轻快,演奏者演奏时用右手弹挑、轮指、扫弦、分弹等多种演奏技巧,表现出极强的舞蹈性,连续的双弹加弹挑的运用使音乐的节拍重音十分清晰,将主题旋律进行了充分展现,跳动的节奏型使听众瞬间感受到欢快愉悦的氛围;在第二段“与暴风雨搏斗”中,右手双弦轮模拟刮风声音时,力度层次的变化,虚实相间,使听众有身临其境的听觉体验,这种刮风的声音与旋律乐句交替出现,使音乐更具画面感;第三段“党的关怀记心间”这部分内容,作曲家将整个过程用一段优美的长轮引出来,加之以大指挑弦奏出简洁的音调作衬托,采用了弱起渐强的处理,为听众呈现出了一幅英雄重生的景象,长轮在实际演奏中,轮速与轮数的安排应符合音乐的整体氛围;第四段“千万朵红花遍地开”,右手主要使用常规演奏技巧,但是这一段中快速的左右手配合技巧,频繁的换指、换把、过弦等技巧的使用,具有相当的难度,它使得音乐形象更加活泼、生动、丰满,同时在音调上还呼应了乐曲的第一段音乐主题。

(二)左手的演奏技巧

结合整首曲子来看,第一段“草原放牧”在展现蒙古草原富饶宽广的美景时,作曲家重点运用了装饰音的左手旋律,使得作品具有了浓郁的蒙古风情,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与暴风雨搏斗”这一段则在表现风雨袭来的严酷时运用了左手双弦滑音技巧配合右手双弦轮指,这一技巧十分形象地模拟了暴风雪来临时那种呼啸的刮风声,将两姐妹不畏严寒和与风雪搏斗的情景再现出来,从左手双弦滑音的技巧来讲,它对左手双指按弦的力度提出很高要求,同时为了模拟刮风声,左手在弦上滑动的速度十分讲究,必须贴合“刮风声”的实际自然声效;第三段,使用了很多常规的演奏技巧,左手部分,主要是配合保留指以使乐曲中的每个音尽量延长余音,类似琵琶乐曲文曲的处理方式;第四段,左手快速的换把、换指、过弦,尽管不是特殊的演奏法,但由于速度快、跨度大,也产生了相当的演奏难度。也恰巧是这一炫技的段落,使乐曲的艺术表现力更加提升了一个层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草原英雄小姐妹》是集音乐性、故事性、技巧性于一身的一首优秀作品。在具体的演奏表现过程中,经过手指与心灵的共同演绎,使得琵琶演奏艺术以及乐曲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升华,对草原儿女的英雄事迹进行了赞歌般的传诵,为琵琶这一古老乐器在我国音乐表现领域的发展留下了典范之作,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向听众抒发了故事背后蕴藏的真实情感。

参考文献:

[1]李泽洋.论琵琶独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音乐语言表现力的多元性[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7):89.

配音发声小技巧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二胡 秦地戏曲 特性音 特殊演奏技巧 二度创作

秦地戏曲音乐中,秦腔是融汇了音乐、舞蹈、诗歌、技艺于一体的较为古老的剧种,因其旋律粗犷、豪放、优美动听、细腻婉转深受秦地人民群众的热爱,成为秦地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秦腔戏曲音乐的伴奏,板胡无可厚非是主要伴奏乐器,也是大家熟悉的旋律性乐器。然而,二胡作为整体音域低于板胡而更接近于人生的集线性、点性与一体的旋律乐器,使得二胡在伴奏中更有艺术表现力、与唱者密切结合,增加了戏曲演唱者的情感表现力。

一、二胡在秦腔伴奏中的特殊演奏技法

(一)搂弦

秦腔唱腔中的音调在中国汉字“四声”里有很多是“去声”的发音,这也符合陕西人们的方言发音。二胡在演奏技巧上也突出了这一音调特色。二胡在秦腔伴奏中常用“搂弦”的演奏手法,“搂弦”是从秦腔板胡的演奏艺术中借鉴而来的一种特殊技巧,这一技巧多用于“秦地”戏曲音乐演奏中,同时也是秦腔板胡常用的演奏技法。它的演奏技巧常用的是“一度、三度、四度”搂弦。其中四度搂弦常用,演奏技法是左手食指、中指同时用力按下,无名指和小指也同时用力按下,使得手指在弦上的压力随着音乐需要不断变化,压力大小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的松紧程度不同,这在陕西地方戏曲音乐尤其是表现奔放激昂的演唱唱腔中,运用得非常普遍。这一技巧常用的手指主要集中在四指上,其他三个手指多为四指音服务,力度控制服从于唱腔需要,这就需要二胡演奏者极好的控制力,使得左手与右手运弓完美配合,演奏出充满激情的伴奏音乐。

(二)滑音

滑音在秦腔戏曲伴奏中运用较为广泛,这主要是与唱腔密切吻合的。二胡的滑音主要是吸取了板胡的滑音演奏技巧,从演奏指法上看主要有同指滑音、伸展指滑音、垫指滑音等,这些技巧主要是与演唱者的行腔、咬字、吐字密切结合。二胡主要出现在唱腔前的文场音乐或唱腔的乐段与乐段的衔接中,滑音主要起到婉转抒情的渲染作用,同指滑音的有运用较为普遍,如“降si”到“la”,“fa”到“mi”使得音乐比较圆润明朗,这种特殊的滑音演奏技巧,也形成了陕西二胡艺术的演奏特点。

很多二胡独奏曲的演奏技巧也是从戏曲音乐中吸取而来的,像《迷糊调》《秦腔主题随想曲》。可见,二胡之于戏曲伴奏是非常重要的,戏曲伴奏也对二胡独奏艺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特性音的运用

人们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仅不同地域的风俗不同,而且从语言和音乐上都可以反映出一个地域的特点,比如我们听到南方音乐的秀丽婉转就想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我们听到内蒙音乐的宽广和抛物线的特点想到了辽阔的大草原,那么我们听到了秦腔音乐也马上反映出陕西人民的豪迈、粗犷。这和他代表性的“欢音”和“苦音”特性音乐音阶是密不可分的。

“欢音”和“苦音”在秦腔艺术中构成了两种不同音乐色彩的旋律,这也是秦腔音乐表现人物情感和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欢音”旋律音阶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了“清角”和“变宫”两音形成的,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清角”这个音并不是自然大调中的“fa”音,而是略高一点甚至说有点“升fa”的感觉。在伴奏的二胡演奏过程中应注意“fa”音在旋律中的色彩作用,不要忽略了这一特性音。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在“欢音”旋律的音调演奏上,特性音与骨干音常以大小三、六度音程进行,显示出明显的“欢音”色彩,可以配合唱腔表现出一种明快爽朗、欢腾喜悦、奔放慷慨的情感色彩。正确演奏欢音音阶的特性音,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二胡在人物情感塑造方面的作用,使得唱段更具丰富性。

“苦音”旋律是指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清角”和“闰”而形成的一种七声音阶,这里要指出的是“si”音比大调中的“si”要低,接近“降si”的一个特性音,一般来说用“”符号来表示。“苦音”的曲调演奏起来不如“欢音”明亮,具有小调的感觉,一般苦音的特性音多于骨干因呈现大小三、六度的特性,常用来表现一种哀愁、悲壮、怀念、挺拔等思想感情,在二胡伴奏过程中多加以“滑揉”来演奏。

秦地戏曲中的“秦腔”“d户”“碗碗腔”等戏曲中都不同程度用到了以上的“特性音”,这些特性音构成了乐曲的特殊风格也就是“秦风”,在演奏这些伴奏音乐的时候一般采用压揉、垫指滑音、重音等再配合右手运弓,衬托出陕西音乐的粗犷、苍劲和秦地人民坚韧的人物性格。

三、如何演奏托腔

在秦腔演唱中,唱者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的表达均需要与伴奏密切配合。二胡在伴奏过程中很多时候发挥着托腔的作用,有时候与演唱旋律同步演奏,相同旋律演奏配合演唱使得唱腔非常丰富。

二胡在演奏托腔时,需要与唱腔的“润腔”相互配合,达到“唱者与二胡”“人琴合一”的效果,需要二胡伴奏者对秦腔音乐尤其是一些特殊的“音调”处理和润饰把握的非常到位,不能像演奏二胡乐曲那样鲜明,既不能过分突出又不能失去秦地戏曲风味。这要求伴奏者左右手力度和音色控制要根据戏曲需要,不断琢磨唱腔密切配合演唱者,使得二胡既不喧宾夺主、又彰显了二胡的独特魅力。二胡在为秦地戏曲音乐托腔伴奏的同时也为二胡独奏音乐带来了很多特殊的技术技巧,丰富了二胡在秦地音乐上的表现力而且也使得二胡伴奏与二胡独奏相得益彰、共同进步。

四、二胡如何更好地为秦地戏曲艺术伴奏

作为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秦腔来自民间来自生活。二胡在秦腔音乐伴奏中,需要演奏者不断学习民间音乐文化,具备深厚的民间音乐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功底,准确的把握其弟戏曲音乐风格。伴奏者需要掌握二胡技术技巧,运用二胡运弓的抑、扬、顿、挫配合左手的吟、揉、滑、压,把演唱者的唱腔烘托得更加完美;除此之外,伴奏这需要对剧本非常熟悉,这样对唱腔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戏曲伴奏不是演奏独奏曲,对唱腔进行特定的诠释是在唱腔的限制下演奏的不能随意发挥,要带着感情去演奏,完美的配合唱腔。

由于陕西戏曲比较丰富,像代表性的“秦腔”“d户”“碗碗腔”“老腔”“阿宫腔”“线腔”等等,这些剧种在伴奏中二胡需要把握唱腔的不同特点,根据剧种的风格进行伴奏,通过与唱腔的结合把西北人民朴实、坚韧、豪放的性格刻画出来。这就要求二胡伴奏要熟悉陕西不同地域的民间戏曲音乐,熟悉秦地的音乐文化,这对于正确把握二胡的技术技巧更好的为戏曲音乐伴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金项目:

本文为《二胡在秦腔戏曲音乐伴奏中的独特性研究》,项目编号2015sy006;《西安古乐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中的新作用研究》,项目编号:15JK1240;渭南师范学院特色学科项目:编号14TSXK01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潘哲.秦腔音乐分析――论秦腔传统曲调及其发展[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配音发声小技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视娱乐资讯 配音艺术 创作要求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是兼具资讯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节目形式,包容信息的同时又富有娱乐性,丰富多彩的内容、轻松活泼的氛围、时尚潮流的风格是其重要特点。由于信息量比较密集,同时各种文娱活动、演艺动态又会有大量影像素材,所以需要借助配音传达大量的信息。如央视的《影视同期声》、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娱播报》、凤凰卫视的《娱乐大风暴》等,这些节目大多是采用主持人演播室串联消息主线、配音小片报道事件信息和细节的节目形式。在电视娱乐资讯节目这样一个观众寻求信息和寻求放松的契合点上配音,既要清晰高效地传递信息,又要符合娱乐节目鲜明的时代风格和节奏。

一、生动鲜活的语言传达时代快捷的资讯

这个时代带动着一切事物与它一起飞速运行,而信息也在以多样多元的方式进行传播,这样的情况下电视娱乐资讯节目必须跟上这种节拍,配音更是要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传播符合这个时代的快捷资讯。

1.生活节奏加快,要求语速跟上人们的心理节奏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更习惯快速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娱乐资讯节目配音过程中语速的提高不但适应人们的心理节奏,同时也在单位时间内传播更多信息,满足观众对信息的需求。当然,快节奏的配音对我们的语言功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气息要有均衡持久的支撑;吐字归音轻巧灵动富于弹性,不因速度快而吃字、吐噜字;传递信息内容主次有别,句子轻重疏密得当。同时必须注意语速并非越快越好,如果语速影响了语意的清晰就本末倒置了。

2.最新最快的资讯需求,要求具有良好的认读和备稿能力

如果想让观众看到最新最快的娱乐资讯,制作的周期势必比较短,比如,白天进行的演艺活动,可能在晚上的节目中就要播出,晚上发生的事件第二天也会抓紧报道,这都是在争取资讯的快捷。所以娱乐资讯的制作过程都是处于非常紧张和高速的运转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配音时要具备比较好的认读能力和备稿能力,这样才能迅速地熟悉稿件,对稿件理解透彻,较好地把握稿件并保证录制的质量和效率。

二、轻巧跃动的节奏体现现代时尚的气息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内容大都是娱乐界、影视界、时尚界的信息,所以充满着各种现代和时尚的元素,这也是我们在配音中要通过对声音的塑造来尽量贴近的。

1.符合影像丰富、画面光鲜的风格

电视娱乐资讯节目中的影像资料非常丰富,画面切换相对频繁,衔接手法多种多样,而画面中又充满着明星大腕们的光鲜形象和各种盛大场面,所以配音中要注意用声比较饱满、音色比较明亮,以配合节目的风格。

2.咬字轻巧有弹性,体现语言张力

娱乐资讯的内容一般都比较轻松愉快。为体现这种风格,我们在用声时一般发声位置不要太靠后,这样会显得太过沉稳。咬字方面也注意在保证清晰度的前提下轻巧一些,使每个字都富有弹性,而不只是求稳求实。

3.寻找娱乐感,给声音华丽的外形

娱乐资讯的节目风格使节目本身充满了暖色和亮色,在配音的时候也要力求声音靠近这种时尚感觉,巧妙运用时尚、华丽的音色来营造娱乐资讯的绚丽风格。

4.富于交流感,具有聊天式的亲和

由于喜欢娱乐动态的年轻人都更喜欢交流感强的语态,所以配音时要具有切实的交流感,同时要捕捉类似朋友间畅聊时尚与娱乐话题时的亲近、自然、轻松、活泼的沟通状态,适度运用到配音当中,加强对象感的体会和运用,这样能够使观众听起来更舒适,更乐于接受。

三、丰富细腻的技巧,演绎轻松愉快的氛围

1.充分调动情景再现,如身临娱乐现场

配音时坐在配音间里,面对话筒和文字,却要找到娱乐现场的各种风光和闪亮的感觉,这就需要运用情景再现的方法,进行联想和想象,使自己仿佛置身所配音的活动之中。不管是会、电影节、还是各种片场,都细心揣摩现场应有的氛围和特点,并使自己的语言状态也向此靠近。

2.重音要拎起,着重突出

娱乐资讯配音过程中由于语速很快,所以要通过充分突出重音来表达主要内容。在前期备稿时也要有意识地确定重音,并准确进行表达,同时也要综合运用强弱法、快慢法、虚实法等来丰富表现手法,而不是一味地以加大音量的方式来突出重音。

3.语句连多停少,语流灵活顺畅

娱乐资讯配音信息量大,结构紧凑,在停连的处理上采用连多停少的方式可以让语流更加顺畅,一些比较短的分句之间的停顿可以以直连的方式处理,这样可以让语言流动起来,增添时代感、彰显时效性。

4.语势起伏较大,语气适当渲染

娱乐事件展现出的是一个绚丽多彩富于变化的世界,在配音的表达上也要符合这种特点,在语势上可以运用比较大的起伏,而语气也应着意渲染一些,来体现这种生动和多姿。而且一些板块中还会加入动画特效的画面或是字体,配合这些特效,配音的语言要更具色彩。

5.节奏比较明快,跳跃感强

娱乐资讯节目的画面生动而丰富,配音语言的节奏也应以明快为主来配合这种画面特点。同时,为了显示这个时代信息快速传播、娱乐资讯丰富多元的特征,可以让配音语言具备一定跳跃感来诠释这种特征。这种跳跃感可以通过轻巧、快速地带过铺垫、辅助的文字,形成主次的轻重、扬抑、松紧、疏密的对比来实现。

四、配音与节目中声画的衔接

1.配音要衔接演播室和同期声,“无缝对接”

娱乐资讯节目中的配音要前后衔接演播室主持人、现场同期声或是明星演员的现场采访等,所以要注意前后的语言基调和风格要跟上演播室主播和同期画面嘉宾的语言状态。备稿时不但要对配音部分的稿件做充分准备,还要熟悉主持人部分以及现场人物同期声的语言,并在配音时与之紧密配合,语气、节奏等协调一致,做到“无缝对接”。

2.配音要符合画面进度,内容匹配

配音时要适应娱乐资讯节目灵活变化的画面,与画面对接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匹配,叙述的具体内容事件尤其是描述具体人物的语言要与画面相对应。

五、电视娱乐资讯配音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误区

1.单纯追求较快的语速

我们在前面也谈到,娱乐资讯节目的语速相对较快,但在配音中我们不能为了这种风格而单纯追求较快的语速,这样容易产生副作用:一是容易加快了语速而忽视了唇舌力度,影响了吐字归音,进而影响语言的清晰度,这会使信息的有效传播大打折扣;二是追求快速而丢掉了对象感及停连重音等内外部技巧的运用,容易把内容读成流水账,使鲜活丰富的娱乐资讯大大失色。

2.外部技巧过于夸张

配音发声小技巧范文第5篇

扬琴演奏技巧丰富多样,除了最基本的弹奏技巧外,还有表现旋律线条的轮竹激发;发音短促的顿音技法;音色柔弱的泛音技法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扬琴演奏技巧的多样性,虽然多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技巧都是常用的,最常用地除弹奏外,就是轮竹技法了,也是扬琴各种演奏技巧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巧,有了轮竹这个技巧,扬琴击奏的单音就能连成一条线,可以像弦乐器那样去表达歌唱性旋律。那么本文就以轮竹技巧作为出发点进行论述。

扬琴轮竹技法,丘鹤俦把它称为“密打”,在民间也有轮打、滚打、滚轮的称谓。指用左右琴竹在一个音上或者两音上轮流作快速交替的弹弦。也有另一种说法,赵艳芳指出轮竹是从“交替竹”加快速度后发展为密集的轮奏。这么多种说法到底哪种才更加准确呢?我们结合实践会从中发现,其实轮竹不仅仅是左右琴竹交替进行的,有时我们会采用单手轮竹,那就不存在“交替”了,所以“轮竹”应该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左右琴竹快速交替发展弹奏同一个音或两个音;另一层是单竹快速发展弹奏同一个音,这样对轮竹的概括更为全面一些。轮竹主要分为两大类:双竹轮与单竹轮。针对这两类,我们逐步对它们的类别、训练技巧、训练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

首先是双竹轮,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双竹轮指的是用左右轮交替作快速弹弦的形式,那么根据弹奏的音的不同,可分为有单音轮竹、双音轮竹、连轮三种。

单音轮竹,又称单轮。这种是指双竹在一个单音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轮竹是在我们前期要求掌握的基本技巧,如击弦、手腕的灵活运用等的基础上,要求在弹奏轮竹时左右手交替轮动的力度要一致,节奏要均匀,音量要均衡,音色要统一。当轮竹密集均匀的音点连成旋律线后,要注意乐句强弱起伏的变化,轮竹技巧要求弱轮时,一般在低手位上,以腕关节作支点,用手腕轮动。此种轮法,因轮竹的活动半径小,轮动较轻松,因此音量较弱。强轮式,一般在中手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用小臂带动手腕去轮动。此种轮法,因轮竹的活动半径要比弱轮时的半径大,所产生的音量就强。在训练单音轮竹时,方法有两种:1.变换速度,即先放慢速度练习,当达到左右手轮动节奏均匀、音量均衡时,逐渐加快练习,最后达到轮竹的最佳音响效果。2.变换力度,即用不同的力度,先用弱轮后用强轮的两种方法来进行练习。在刚开始练习单音轮竹时,从慢起逐渐快,要求不断循环这样的过程,仔细体会轮竹的技术要领,在慢-快的过程中侧重于辨别双手音色是否统一、音量是否均衡、左右手交替时节奏是否均匀等,特别是在慢练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

双音轮竹,又称双轮。这种指左右竹在两个音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双音轮竹在扬琴的演奏技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演奏各种音程,不同节奏的两声部曲调。尤其在演奏强音与弱音、渐强与渐弱、突强与突弱时,能充分地得到表现。常见的有“八度轮音”,它是双音轮竹的一种,也是扬琴常见的技法之一,它的音响较饱满浑厚,与“单音轮竹”有明显的不同,演奏时在正常力度下以手腕的力量为主,手指配合为辅,略加强左竹的力量,两竹上下甩动的幅度要一致,不能有“高低不一”现象。注意高低音区击弦的角度要正确,做到音色统一。“八度轮音”在训练中,我们往往会忽视一个问题,即“八度轮音”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旋律音基本上在高音部(即左竹演奏的音),而我们的演奏习惯却是以右竹“先入”的右竹法,因此在演奏中就形成了低音先于高音出现,由此破坏了旋律的整体感和完整性。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在训练中应两手同时下竹同时发音,或左竹先于右竹,使旋律音明确。“双音轮竹”中双音中,如果有旋律线条中的音,一般会在高音部这与轮音常规的演奏方式:“右竹法”有矛盾之处,往往造成低音先出现,旋律音反而后出现的“错位”的问题,双音的特点是两个音同时发声,因此,弹奏“双轮音”的要点是双竹同时击弦,而后迅速交替轮奏,其间不能有任何中断的痕迹。两个音的音色、力度要一致,有时要略加重旋律音,以免被低音的浓厚音色所覆盖。

连轮,又称为长轮。双竹在连续几小节以上作快速交替的轮动。连轮可表现深情、优美的曲调。在演奏连轮时,不但要求两手的力度要均匀,也要有起伏、主次分明。连轮在换音位时,音与音之间要连接得紧凑些,不要有间断,即琴竹在移位时要快,间隙越小越好,以保持乐句的连贯性。

其次是单竹轮,在轮竹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要求左手、右手的单竹也作轮竹,即只用单支琴竹作密集、均匀、连贯的轮音。也就是运用一支琴竹进行连续性快速的同音击奏,并尽可能弹奏出密集、均匀的轮音。而另一只手被解放出来后可同时配和声性、复调性的弹奏,提高了演奏多声部织体的能力。这比起两手的“轮音”来有一定的难度,它的产生是由于现代音乐中多声织体的应用,在一支竹弹奏歌唱性旋律的基础上,另一支竹弹奏配合的声部,为了保持长音,“单轮音”便产生和发展起来了。

单竹轮的技术要领是一般在低手位上,以增快轮音的频率和密度,把密集均匀的音点连成旋律线。单竹轮可分为左、右单竹轮两种。左单竹轮,又称左单手轮,只用左竹作连续快速的轮动。右单竹轮,又称右单手轮,只用右竹作连续快速的轮动。弹奏单竹轮的方法是:运用腕指协力配合,以腕发力为主,指的配合为辅,臂腕保持一定的松弛度,并尽量利用琴竹本身的弹性,使琴竹上下运动的幅度不过大,保持相对密集的击奏频率,使细碎的音保持均匀、平衡的长度与稳定的音色。这里,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让“单轮音”保持连续不断的密集性。

扬琴作为我们一种世界性和民族性的乐器,我们应该不断的发展提高它的演奏技巧,为我们更好地演奏音乐,表达音乐的内涵而提供服务。把我们的民族器乐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