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讲评课教案

讲评课教案

讲评课教案

讲评课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1-0287-01

初三复习阶段的课型已经由新授课为主转变为复习课、讲评课为主。无论是习题讲评还是试卷分析,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复习质量和课堂效益,是教师始终要探讨的问题。那么如何保证英语习题讲评课的实效性呢?习题讲评课是初三复习阶段的主要课型,习题讲评效果的高低直接影响初三教学质量的优劣。在多年的初三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三段式"高效习题评讲法。所谓"三段",即讲评前、讲评中和讲评后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

1.讲评前,认真准备"三案"

高效的讲评效果要求教师在课前进行精心准备。教师首先要弄清下面的问题: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学生有什么需求?他们在那些方面存在问题?教师重点要处理那些问题?需要设计哪些活动或题目来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应掌握哪些学习方法和策略?最终要达到怎样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讲评前,教师要统计试卷所考知识点及分布情况,分析命题思路和干扰项的设置;科学合理地判断试卷的难易度以及语言点出题的变化角度;教师还要客观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按照答错率和问题的重要性来确定哪些精讲、哪些略讲。也就是说,有必要对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筛选和排序,对知识结构进行重组,把讲评课视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讲评,要分析学生的得失分情况,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解题技能存在什么缺陷。这些缺陷的出现,一方面暴露了学生本人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的不足和解题能力的低下,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改变、完善和提升自己。另一方面,教师也可检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地方处理不当,从而修正完善,精益求精。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备好讲评课。实践证明,只有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才能把讲评课上得节奏明快、生动活泼、实效性强。

2.讲评中,注重"六环节"的教学模式

2.1矫正反馈,精讲点拨,重点剖析。主要针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以及考查的重难点知识,讲解解题技巧,分析解题思路,画龙点睛,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英语习题讲评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智力差异、接受能力的快慢,提出不同的问题,指定个别学生回答,抓住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使之处于主动状态,这样使学习程度好的学生感到英语大有学头,学习稍差的学生觉得有信心学好。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人人有练习的机会。对于回答正确的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褒扬;对有创见者更应该大加鼓励。讲评过程中还可以设计一些小尾巴,作为课后的作业,让他们去迁移和应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鼓励他们课后继续钻研。

在讲评课中也可以引入互动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做学案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向组内同学请教,可以让学生通过与同学、老师的合作,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索要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习题讲评课中应综合考虑和巧妙安排,把考查的知识进行精讲点拨,做到连点成线,以线带面,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变,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2.2操练迁移,消化讲评内容。讲清楚尚需练到位。许多讲评课忽视了对于学生所暴露的重点问题一练再练的环节,讲完一道题,马不停蹄地讲下一道题。实际上,学生在似乎听懂了的时候,留在脑海中的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掌握解题的要领,下一次很可能重犯旧错。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就要设计相应的矫正性练习,也就是设计一个巩固案,或者是变换语境,或者是改头换面,或者是高考题经典回放,或者是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设题。总之,学生需要反复操练,以达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另外,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与消化。对完答案后,在教师讲评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感悟,凡是学生能想明白的就不要去讲。讲评后更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反思自己失分的原因,调整思路,并做好课堂笔记,记录失分点。有时,学生会在消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出新的疑问,师生在这种互动过程中,不但巩固而且拓宽、延伸了所学知识。

2.3注重归纳,形成知识网络。有些讲评课明显暴露出就题论题、知识点支离破碎的情况。高三复习阶段的特点就是引导学生将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讲评课是巩固试卷中出现的知识点,完善学生的知识网络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从考点分析到思路梳理,到答案解析,再到归纳总结,对每一类题集中突破,重在剖析其规律性的东西,帮助学生快速构建英语学科思想,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逻辑化、灵活化。

3.讲评后注意总结巩固

3.1个别辅导,全面提高。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已经讲得很细,但可能还会有一些学生对有些问题搞不清。因此,课后很有必要及时地给予个别辅导,以彻底帮助他们弄清问题所在,强化讲评效果全面提高成绩。

3.2做好错题、好题档案。讲评完毕后,教师不但要求学生做好档案,自己也应该把学生的主要错误收集成册,形成错题档案,在日后适当的时间拿出来重考,可以用原题,也可以变形、改编,以此加深学生印象,达到最终掌握的目的。同时,还要做个有心人,把一些技巧题收集起来,不断复现,旨在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和灵活性。

讲评课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 讲练复习课 习题讲评课 学案导学复习课

高三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可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其形式有多种,对于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目前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有:讲练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学案导学复习课等。

对于讲练复习课,比较常用的课堂教学有:(1)以题目带知识,考点知识化,知识问题化,即先练后讲。(2)以结构带知识,从知识结构人手切入复习,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即先讲后练,讲练结合。(3)问题导学式,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归课本,让学生直接填写或在课本上找答案。近几年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中,应既有先讲后练,又有先练后讲,同时,要给学生一个“悟”的时间与空间,做到“讲-练-悟”有机结合,效果会更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讲练复习课堂教学中,出现频率很高的教学环节,就是语文用语的教学,语文用语的重要性从高考试题分析中都知道了,那么,如何进行语文用语教学?方法很多,但没有很好的法子,常用的有:①机械记忆,但要辅助必要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曾总结过一句话,叫“三多二快”,即多上讲台、多书写、多暴露,快反馈、快矫正。②归类(比较)记忆,对不同的语文用语进行分类,通过比较、联想,强化记忆。③在课堂上进行书写记忆语文用语的比赛。④营造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使用语文用语时的常见的勘误表等。

习题讲评课,是高三复习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细化一下,又可分试卷讲评课和习题讲评课。学生的能力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讲评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上好讲评课,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讲评的几个环节。无论哪种讲评课,都必须确保“训练-批阅-反馈-讲评-巩固”等几个环节的完整与落实,即落实好“四必”复习教学原则: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2)讲评的基本方法。评的基本方法就是归类讲评,归类的内容很多:按考点归类,按能力要求归类,按解题思路方法归类,按高考题型归类,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同是错因分析,又有知识方面的、思维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等等。(3)讲评的基本要求。讲评要做到五忌:一忌讲评无针对性:二忌泛泛讲解抓不住重点;三忌简单对答案分析不透,要点不清;四忌就题论题,不归纳,不总结,不深化;五忌讲完了事,不跟踪补偿。据此,讲评力求做到以下几点:①归类讲评,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归类讲评,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②重点讲评,精讲不等于少讲,而是针对讲评。针对讲评,从大的方面来说,讲重点、讲热点、讲双基应用的薄弱点,讲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具体讲每一个题时,应重在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③注重过程评析。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针对学生思维缺陷,切实讲清错因,以达到“与其伤其十指,不与断其一指”教学效果。④变式讲评。注重变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训练,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仅就题论题,更重要“借题发挥”,激发联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讲这类题的规范解答,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⑤讲评课也不能“满堂灌”,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与反思的余地,一般约10——15分钟。⑥跟踪巩固,二次过关。针对学生存在的重点问题,要设置跟踪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又分当堂巩固和专题巩固,当堂巩固练习,短小精悍,数量不多,质量要高,针对性要强。专题巩固又叫阶段性检测。每次讲评,要求学生,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训练,专题巩固,错题过关。无论什么课型,讲与练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重要环节。这更是复习教学中首先要研究好的一对矛盾,讲须练、练必讲,但讲什么、练什么,讲多少、练多少,有个度的问题,这个度是个教学艺术问题,也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关键。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案导学复习模式是根据《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要求,将复习内容进行重组,通过专题形式从纵横两方面对知识进行归类、联系,以提高复习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核心就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使用这一教学模式,要注意主备课人和备课组成员的二次备课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根据本校学生的情况,备课组要分工合作,在原有基础上对学案进行改进,并精选近三年高考题、2年模拟题作为配套练习。每次集体备课,组内有中心发言人,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提前进行分析,明确考点,确立重点内容,其他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补充。在一堂课开始前,通过认真备课,师生都明确教学目标。我们把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规定具体化,并把老师们的教学经验规范于学案之中。

(2)课堂教学活动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围绕目标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第一轮学案要注重于纵向复习,按模块分专题整理。根据学案填写的反馈情况,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授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的问题重点讲解。在学案中设置了一些探究性的讨论问题,便于在课上展开学生的自主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深入理解知识。检测题的内容围绕着目标,以获取反馈信息为目的,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收集信息。有针对性检查各层次学生(侧重中等偏下学生)答题情况,巡视和提问等。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恰当的矫正、回授措施,如有针对性的个别订正(可在堂上巡视时进行)、合作学习、变式教学(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教学)等堂上教学矫正。

讲评课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试卷讲评课 学案 题组设计 学生资源

试卷讲评课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尤其在复习和阶段性检测后必须采用的课型。试卷讲评课是再复习、再巩固、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试卷讲评可以弥补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知识欠缺,同时澄清学生在某些知识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表明,运用“学案”进行试卷讲评课时,能恰到好处地落实教学三维目标,使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那么,在试卷讲评课中如何设计高效、实用的“学案”呢?

一、对试卷的分析和挖掘是“学案”设计的基础

试卷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方法技巧的运用的最直观、最明了的反映,尤其对试卷的分析和挖掘是“学案”设计的基础。一般情况下,试卷的分析和挖掘需要教师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评试卷

试卷的特点是题量大、所涉及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要想设计好“学案”,就必须从试卷的命题角度、考查的侧重点、学生答题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梳理试卷各题之间的联系,统计学生在各题上的错误,然后按知识点或者解题技巧、方法等,选择出试卷讲评课的重点,对于考查的相同或相近的知识或方法进行整合育归类。

(二)抓共性

除对试卷进行分析统计外,还要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细致研究学生的解答过程,找出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在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在基本方法的运用上存在问题,还是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同时集中研究错例,分析错误原因,找出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究出现的问题是以往教学中学生仍未掌握的重难点,还是平时教学的“教学盲区”。这样在“学案”设计中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能够使“学案”具备针对性和目的性。

二、“学案”中学习目标、重点的设计是试卷讲评课的灵魂

学习目标是“学案”的灵魂,统领全篇,也是试卷讲评课教学效果高低的重要标准。“学案”学习目标的设置,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要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和挖掘,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典型错误,解题错误的原因等来制定。“缺啥补啥”是“学案”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三、“学案”中题组的设计是试卷讲评课的关键

试卷讲评课中,教师往往通过对典型试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维,而“学案”中题组的设计是试卷讲评课的关键。因此,在设计“学案”时,教师应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指导的设计,在“学案”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考虑到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策略的渗透。

(一)题组设计要有针对性

试卷上的好多题目涉及同一知识点的不同方面、不同知识的同一个方面,或者是同一解题方法的不同运用,可以把这些相关联的知识或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把那些考查的知识、方法相同或相似的题目进行归类;把考查知识或方法不同的进行归纳,设计题组,通过对比,形成一个横纵交织的知识网络。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形成新的认知层次。

对于全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出现问题最多的知识点,还有那些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的知识考点及重点知识、重点技能应设计成相应的题组来加以练习和巩固。由于试卷讲评课是对已学知识的重复,同时又因学生刚考完试,心理比较浮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课堂,教师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题组设计使学生将精力集中在最突出、最主要的问题上和最想知道的重点内容上,这样有利于集中突破重难点。

(二)题组设计要有指导性

教学方法就是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手段,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试卷讲评课要突出对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和解题策略的梳理和归纳。这就要求把试卷中所涉及的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相似的题目进行归纳;进行部分试题分析,研究不同解法,呈现在学案中;也可以把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和独特的解法设计到“学案”中。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学案”的学习,不但提高了解题能力,还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了思维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就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试卷中的典型试题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和真实的思维方式,对于“典型试题”应进一步发挥其价值,抓住这些问题的本质进行题组设计。一般可从三个方面发散设计题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对同一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考虑,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能使学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同一类知识的灵活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学案”设计应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来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果

学生试卷中出现的独特的思路方法、典型错误、典型问题是学生真实思维的体现,反映的是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这些应该是“学案”设计的重点。学案设计中应以“典型独特”作为切入口,让“典型”成为核心,把“独特”变成“新发现”,把“典型”变成“新习题”,变成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变成教学的活资源。同时“学案”设计时应把学生试卷中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问题、错误有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寻找错误原因的过程中去辨析和思考,从而发现错误产生的原因,纠正错误,最终获得深度的知识认知。把学生中独特典型的解法思路和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解法或思路设计在“学案”中,以此为重点展开教学,这样就让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和方法进行了再训练和再巩固。

总之,利用“学案”进行的试卷讲评课是一种高效的课型。它以复习知识与拓展知识为基础,以分析探究解题方法为核心,以教师精心设计题组为关键,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为策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大提高了试卷讲评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沈群慧.要重视“试卷讲评课”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25).

[2]艾玉红.论试卷讲评课的策略与技巧[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9).

[3]吴敏.认清你,提高我――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试卷讲评课效率[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0(26).

讲评课教案范文第4篇

(岑溪市安平中学广西岑溪543213)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们平时对讲评课教学重视不够,是一个相对被忽略的环节。本文意在从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探讨如何进行物理测试卷的讲评,指导教学实践,推进教学深度与广度,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物理 ;试卷分析 ; 讲评

讲评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课型。试卷讲评是对教学内容的最有力的补充和延伸,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过环节。一节成功的讲评课既是对试卷的分析又是对学情的分析,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心理辅导。上讲评课的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并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讲评课应该引起广大物理教师足够的重视,笔者从备课、上课、反思三个环节对怎样上好初中物理讲评课进行探讨。

一、课前精心准备,写好讲评教案。

测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与

学的质量检验,测试结果可以及时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得与失。因此有必要对考试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促进教师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找到下一个工作方向和改进措施,这就是要求写讲评课教案的真正目的所在。然而试卷讲评教案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重视不够,是一个的薄弱环节。

讲评课前必须认真阅卷评分,做好成绩分析,统计好平均分、及格率、优分率、低分率、各分数段的人数的分布情况,要弄清学生的得分情况和失分情况,了解他们的整体水平,分析普遍性错误和典型性错误,整理出错误的性质、类型,根据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来确定讲评的顺序、重点和方法;认真研读试题,弄清命题思路,知识点的考察角度,对试题作出简要分析评价;要找出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上存在的问题,在思维方法方式上存在的缺陷。

经过对试卷进行透彻地分析后,确定讲评课的教学目标,抓住了重难点,并能改变授课策略,想出新办法来,突破难点。然后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同时设计一个与教案流程相配套的学案,及时让学生在课上动笔操练,在操练过程中让学生比较试卷上出错的原因,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教案与学案有机的统一在一起,更好的体现出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

二、讲评课教学过程中的策略。

1、落实物理课程三维目标。在讲评课教学中,还应当注意对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培养。物理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物理教学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物理问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讲评课教学时学生在相互启发和补充过程中丰富了认知结构,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2、讲评要及时准确,分析错例及原因。

测试是学生独立思考最强的实践,是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过程。笔者认为“有时候测试比讲课收到的效果更大。”测试后应做到及时讲评,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评卷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因此讲评课要按课前所备的教案实施。笔者认为不可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教师讲评要建立在学生强烈求知的欲望上,建立在学生思维阻碍的基础上,集中了学生易错处和典型错例的分析,定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注重学生心理,体现鼓励性和主体性。

在讲评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赞扬、肯定为主基调,表扬激励应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要善于挖掘学生答卷中的闪光点,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解法独特、最佳方法等优点给予肯定和推荐。教师应会欣赏学生,少一份指责多一份鼓励,会获得学生的尊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勇气和自信。

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要素是“主体参与”。讲评课同样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要设计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板演,或设计为理解题意的小实验让学生操作,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凝练观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格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4、善于归类分析,总结发散和变化。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是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考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1)按知识点归类。(2)按解题方法归类。(3)按答卷中错误类型归类。这样的归类有利于学生的总结提高。讲评中对于某个知识点要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行合理的发散,对原题的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原题的结论进行衍生和扩展。让学生感到别开生面,解题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思维被拓展起来。

三、讲评后注意反馈,矫正补偿。

讲评课教案范文第5篇

一、“123”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

(一)自主学习(约12分钟)

1.课堂引入

用简洁的语言、多媒体图片、实物情景等生活常识、社会热点、知识铺垫引入或直接引入课题,用时不超过2分钟。

2.自学指导

课前下发导学案,教师给学生学法指导,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方法、时间,保证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高效自学,用时不超过2分钟。

3.自主学习

学生依据导学案上的问题和学法提示快速自学教材,可以采取默读、标记、做题等方式,识记、掌握简单的问题,找出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并进行个别点拨,但不要无故干涉全体学生的自学活动。这一过程在8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应以绝大部分学生预习完成为标准,自学完成早的学生可以加强记忆或进入结对交流环节。

(二)交流展示(约20分钟)

4.结对交流

两人结对交流自学成果,进行“兵教兵”,重点讨论解决自学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找出两人不能解决的共性问题。结对交流以在原座位上站立交流为主,根据对学的需要也可到黑板上进行,教师巡回了解结对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易错点,并对个别小组进行指导,此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具体时间可由小组掌握,根据结对交流的进度自然进入小组合作环节。

5.小组合作

将结对交流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到小组,共同讨论,由组长主持讨论解决结对交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组内展示和有针对性的“兵教兵”,也可以集中到小组黑板上进行讲解,小组合作结束后将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板书到小组黑板上,教师可以穿插到各小组中进行指导,重点关注需要展示问题的板书,此环节用时不超过5分钟。

6.全班展示

教师根据各小组板书在黑板上的问题分配任务,一般问题不会太多,每个问题可由多个小组讨论解决,教师进行指导,然后由解决较好较快的小组进行展示讲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和质疑,教师对重点、难点、疑点问题和解题步骤、注意事项等进行精讲点拨。此环节教师要注意对各小组学生活动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和及时鼓励。此环节是课堂的高潮和关键环节,用时10分钟左右。

(三)反馈提升(约8分钟)

7.反馈测评

学生限时做反馈检测题,检测题可以设计在学案上,也可以直接选用课本、教辅上练习题,完成后核对答案,教师进行点拨评价,对学生错误较多的问题进行矫正。此环节用时约5分钟。

8.拓展提升

教师出示本节内容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接轨的综合性、拓展性题目或是仿写、英语写作等进行拓展训练,学生解答,教师点拨;也可让学生设计拓展性题目或结合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谈收获、感悟。此环节可以根据内容灵活掌握,用时约3分钟。

二、各学科实施“123”教学模式应注意三个关键点

(一)导学案

1.导学案内涵

“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单是“学案”,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讲义等。导学案设计具有科学的实践基础和先进的理念支撑,它是立足于课时或课题设计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导学案在设计的主体和使用的对象上有侧重,具有互动性和生成性。导学案的设计类型根据“123”教学模式的课型来定,是一个针对高效课堂教学的系统性设计,而不是单纯的结果性文本,是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设计文本。导学案体现了“大课程观”和“大课堂观”的概念。

2.导学案编制

首先,导学案编制的分工。备课组长提前将备课任务分配给本组内教师,将分工安排表打印、发给组内每位教师,并交教导处一份备查;其次,导学案编制的流程。主备人提前备课――形成初稿――备课组集体研究――主备人修改形成修订稿(定稿)――备课组长把关签字――印刷 ――学生使用――电子稿上传学科组邮箱、资源共享;再次,主备教师要确保初备的质量,不得直接下载或抄袭,应提前确定初稿,在集体备课时以说课的方式向组员说明,组内成员积极参与研讨,提出修改意见。

3.导学案使用

导学案对教师的使用要求:(1)教师上课必须带导学案进课堂。(2)教师使用导学案要求做到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不是简单的做做答案,应备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及解决办法,导学案上一定要有自备课的内容,要体现教师个性化的理解,还包括课后的反思备课。(3)导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提前1~2天发给学生,学生预习自学,小组长、课代表和教师要检查预习情况,教师根据需要抽批或全批“导学案”,了解学情,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以学定教、灵活使用。(4)教师要在导学案上填写“教后记”,针对课堂教学情况形成“错题集”。对学生的使用要求:(1)根据“导学案”课前预习,解决“导学案”中基础题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课堂探究、拓展题,生疏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应做好标记,并做好预习笔记,课堂上与同学交流或向教师质疑。(2)课堂上注意做好纠错记录,养成使用双色笔标注重点内容的习惯,以便今后复习。(3)检查的作业为双色预习笔记(基础知识、重难点、关键点、方法归纳总结、知识框架)和巩固纠错作业(典型例题解析、错题纠错、学案中的典型题目)两本。(4)要求学生使用“导学案”时坚持主动性和独立性。不管课前还是课上都要主动依据“导学案”进行自学探究,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严禁抄袭他人。(5)每周定时对导学案进行归类整理,装订成册,定期的巩固复习,“温故而知新”。(6)教材是根本,导学案只是为帮助学生更加容易地学习而设置的方案,取代不了教材。教师在使用中要强调学生不能依赖导学案而忽视了教材。

4.导学案评价

(1)备课组长要对教学进度、教学反思、每周检测、资料整理等进行宏观把握和具体督查。(2)教师的个性化备课、学生的达标检测完成情况与教师的批阅情况,由教务处定期组织检查。非主备教师没有个性化二次备课的视为无备课。(3)学生学案的保存整理情况学校进行不定期抽查。(4)学校定期在师生中评选优秀导学案。(5)备课组的集体备课要务实,绝对不能流于形式。备课组作为一个群体形象在教学中充当设计者、引导者,一定要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团队负责。备课组内部一定要团结互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二)小组建设

分组是关键。学习小组的组建要根据学习成绩和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因素,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每个组6人左右,组内有差别,组与组之间的差别不大,每组设正、副组长各一人,也可每组设文科组长、理科组长各一名,组长组织组内成员学习,指定本组的学习成果发言人。小组学习实行任务驱动,竞争展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一个6人的学习小组,可将小组成员编为A1、A2、B1、B2、C1、C2,按A1对C1、A2对C2、B1对B2结成三对学习对子,最好能够面对面坐在一起,在对学时,“一对一”参与,在课堂作业或检测时,互相检查、促进,共同提高。

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发生。

小组讨论按照“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学生AA、BB、CC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对分层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和小组讨论不出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要坚持“A教B,B教C,A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

(三)课堂教学

1.课改课堂教学特征(以学定教、先学后教)

“123”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二个方面:(1)面向全体学生;(2)以学生为主体;(3)以教师为主导;(4)体现民主平等;(5)落实开放课堂;(6)运用分组教学;(7)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8)对教材进行校本化改造;(9)落实探究性学习;(10)与实践充分接轨;(11)注重拓展感悟;(12)快节奏、高效率、大容量。

2.课改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以学评教)

“123”教学模式评价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教师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释难、引领。评价标准坚持“六变”,即:(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是否自主学习);(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尤其是时间分配);(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是否真正投入);(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自主学习的成果);(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为主(看学生的作品);(6)由评教师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能力为主(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另外,“123”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师应做到三讲三不讲,“三讲”:目标导引讲;过程评点讲;重、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讲。教师讲解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课堂累计讲解时间);“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

“123”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学生不是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也不是漫无目的地教,而是教学生会学、自学、互学,引导学生就预设、生成和共性的问题进行的生生、师生互动式的学习、质疑、评价、提升。自主学习为基础,交流展示为核心,反馈提升为保证。

相关期刊更多

扬子江评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作家协会

长江文艺评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新高考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