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态心理学入门

变态心理学入门

变态心理学入门

变态心理学入门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职工 ; 思想动态 ; 科学预测

公路职工的思想动态科学预测,是指公路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科学的方法,预测公路职工的思想发展趋势,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活动。人的思想活动虽然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但并非捉摸不定,而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掌握对思想动机起支配作用的规律,才能预测到思想发展的趋势。做好公路职工思想动态的科学预测,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

一、科学预测要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变化和面临的新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公路部门在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方式、经费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特别是广大公路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具有更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同时也引发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集体主义感弱化,拜金主义盛行,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从而使公路部门意识形态的整合难度加大,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公路部门资源配置方式由全面控制向多元化配置的改变和就业方式的多元化,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面临严峻挑战;二是市场取向以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所导致的思想信仰、道德价值标准的多样化削弱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引导;三是系统内部的分化和社会群体利益多元化,产生了系统内部各单位之间利益新矛盾;四是市场取向的改革,削弱了发挥政治优势的传统基础,使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在方式、方法上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环境的变化和新的挑战,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强化思想预测。只有提高思想动态预测的科学性,分析研究各种思潮、观念、风气对公路职工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冲击,才能在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上把握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着力点,及时摸清公路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有预见性地开展工作。

二、思想动态科学预测要有主动出击意识

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一不能等待。即不能消极地等待上级发指示、拿政策、给办法,等待和依赖上级给予投入和帮助解决具体问题,等待和期盼大环境的优化和改变等;二不能看待。既不能看着别人把环境建设好,把条件准备好。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克服畏难情绪,创造条件,把思想工作做在前头;三不能漠待。即不能漠不关心,对本单位发生的问题不解决、不请示、不报告;对公路职工关注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不解释、不引导、不疏导;对职工切身利益不关心、不爱心、不诚心。主动出击,进行公路职工思想动态预测,准确把握不断变化的公路职工思想动态,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防范环节,改被动为主动,是适应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快速反应的需要。主动出击要求公路部门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职工之中,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职工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思想动态,根据对象类型、性质不同进行分类研究,预测对象内外条件发生变化过程可能出现的新思想、新问题、新要求,找出其中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增强预测的科学性。主动出击还要善于总结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经验,从当前公路部门的实际出发,研究新时期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把握工作对象思想变化规律。

三、要为思想动态科学预测创造现实化条件

现实化条件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主观条件既要努力提高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自身素质。莫容讳言,在公路部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工队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因此,进行思想动态预测,做好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首先需要大力提高政工队伍的自身素质。一要端正思想认识。工作在公路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广大共产党员必须具有忧患意识、主动意识,自觉地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到一切工作“生命线”的重要位置上来;二要努力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只有队伍自身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才能作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才能在预测中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和思潮去伪存真,使认识合乎思想发展规律,从表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三要掌握一定的现代科学知识,并能熟练运用高科技工具,以提高预测的科学性、准确性;四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在政治上过硬、思想上解放、道德水准高,更重要的要有献身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事业的精神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五要有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预测方面的经验,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判断能力、分辨能力等。要建立起现代化的信息收集系统,为进行思想动态预测提供充实、客观的思想动态信息。思想预测方法有多种类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不同情况,灵活运用相应的方法,使思想动态预测做到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论加强和改进学习》  江泽民文选第二卷P279

变态心理学入门范文第2篇

【关键词】留级生 心理状况 高职院校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44-01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与本科院校相比,课堂学习时间相对较短,比较偏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试能力和文化课素质相对较弱。因此,高职院校留级学生的问题更为突出,也更极端。如何做好高职院校留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心理辅导和转化工作,了解其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调查,准确地掌握了高职院校留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人际支持系统,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管理和心理辅导对策,帮助留级学生顺利地完成学业,踏上工作岗位。

一 对象与方法

我们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获取留级生名单,提取样本100名,向其发放自编高职留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8份,回收率为98%。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结果

高职留级学生中,94.1%为男生,70.3%来自农村,6.1%为家庭贫困学生,其中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学年为留级高峰期。

高职留级学生中,65.4%的学生有2~4门课程不合格;23.5%的学生累计有5门以上不合格;11.1%的学生并不清楚不及格的课程数量,极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如何登陆教务网查询成绩和学分;92.8%的留级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或者较差。

在高职留级学生中,85.3%的学生产生了自我否定的态度,不自信,较严重的觉得自己一事无成;74%的学生对新班级产生抗拒,甚至厌恶,有抵触的情绪;72.1%的学生愿意留在原来的寝室,不想换新的生活环境。

三 原因分析

1.留级原因分析

大多数高职院校留级学生认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适应是主要的留级原因。但从学生自身查找留级原因不难发现,留级学生中有85%的学生认为大学的学习很简单,不需要花很多心思,轻视了学习的重要性;有40.8%的学生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始终没有适应大学的学习。此外,导致大多数男生留级的原因是网络游戏成瘾,一些学生为了打游戏一天都不出寝室门,不去上课、不去吃饭,甚至不睡觉,这个现象在各大院校都有发现,同时也提醒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部门,加强网络监管以及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2.留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第一,容易产生自我否定态度,自卑。留级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焦虑等负面情绪,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受挫能力、适应能力、敏感性、生涯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会慢慢适应这个过程,从而进入到新一轮的学习中去,调查发现,其中有78.8%的学生需要1~2个月来适应并且接受留级这个事实,有极个别的学生一直接受不了这个事情,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调整,尤其是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来说。

第二,生活、学习、心理压力大。调查发现,有95.2%的学生认为留级事件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压力。(1)生活上的压力表现为:父母的期望落空、面子问题、换寝室、得不到家人的支持等;(2)学习上的压力表现为:害怕考试中的失误、反复检查题目、寻找学习方法、担心再次留级等;(3)心理上的压力表现为:人际交往上的退缩、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敢面对现在的同学和老师、担心自己的未来等。这些问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会慢慢的发生变化,一些学生会改变自己的认知,从而接受新的状态;一些学生会有些纠结,时刻提醒自己要适应;还有一些学生仍会觉得郁闷、焦虑、无法适应。

第三,留级学生的人际支持系统发生变化。调查发现,让留级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的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其人际支持系统的状态。数据显示,留级学生中有82.8%的学生仍与原来的同学保持联系,17.2%的学生不愿意再联系老同学,有些甚至主动申请搬离原来的寝室,46%的学生与新的同学不认识、不熟悉,32%的学生不熟悉新的辅导员。

四 对策分析

1.端正态度,摆正心态

深入了解学生,在积极沟通和平静对话的前提下,帮助留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向前看的良好心态,辅导员可以组建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中逐步接受留级这个事实,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融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去。

2.缓解压力,重建自信

调查发现,留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压力都较大,需要时间去调整和适应,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可以从留级学生自身入手,通过心理教师的咨询辅导,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缓解学生认知上的压力,释放负面情绪,排解困惑;(2)可以从外部环境上入手,通过辅导员、同班同学以及班集体的氛围,给留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引导。

变态心理学入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变革型领导;政府;管理效能;领导理论;公共管理

一、引言

在新时期,政府内部管理面临的内外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部环境中,全球经济形态已发生变化,盛行近两个多世纪的工业经济已被知识经济所代替。知识成为决定社会生活和管理活动效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政府管理效能提高与尊重和利用知识息息相关。内部环境中,公务员群体的特征已经趋于高学历化和年轻化。由于近十年我国高校扩招,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以及公务员待遇稳定、社会地位高等原因,公务员队伍吸引了大量高学历人才加入其中,其中不乏大量的硕士和博士。由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公务员作为职业选择,并通过公务员考试和选调加入公务员队伍,使政府公务员比例逐渐年轻化。据统计,截止2013年我国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数量为500万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官员约占公务员总数的26%。知识经济时代呼唤高效能的政府内部管理,公务员队伍的高学历化和年轻化,意味着新时期的政府管理需要新的公共管理思潮来革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而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和领导风格将逐渐不适应新的要求。面对经济环境转换和管理对象的变化,政府内部管理的变革是充满创造和挑战的任务,而领导是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政府管理效能的提升与领导风格的改变息息相关。故本文将基于领导理论探讨领导风格的转变对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影响。

二、相关理论研究

领导是指通过指挥、激励和沟通等方式来影响下属和组织的行为,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领导的核心是影响力,不仅对下属和组织的行为产生影响,还对组织的绩效产生间接的影响。领导理论形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其发展经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领导特质理论(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领导行为理论(二十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领导权变理论(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以及新型领导理论,即变革型领导理论(八十年代至今)。变革型领导理论最初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但随着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政府改革日趋迫切,其应用也从企业管理领域转移到公共管理领域,并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具有积极意义。

1、变革型领导理论的内涵与结构

变革型领导最早由Downton(1973)提出,由政治社会学家Burns(1978)将其整合为重要领导理论。后续研究者中,Bass等人对变革型领导理论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并奠定了变革型领导理论的综合理论框架,以及完善其测量工具。Bass等认为,变革型领导是指领导通过发挥其个人特质和理念的影响力,给予关怀和鼓舞的方式,来使成员个人价值追求超越个人追求而升华为组织目标,从而开发成员潜能来提高成员对组织目标的承诺的一种领导风格。变革型领导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类行为,即领导魅力、智力激发、愿景激励和个别关怀。Bass认为变革型领导能通过激发下属更高层次的需求,让员工感知到其对组织承诺的意义,并建立相互信任的组织工作环境,从而促使下属建立高于自己个人利益的目标并实现目标。领导魅力体现在以身作则、充满信心等方面。智力激发为鼓励行政人员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在行政工作中探求创造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愿景激励指在满足下属基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引导下属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并确立有挑战性的合理的工作目标,以此使其保持斗志昂扬的工作热情。个别关怀是指对下属辅以恩泽,关心和体恤下属,且在评估下属潜能的基础上帮助下属规划职业生涯,并辅以知识和经验的辅导,加以合理授权,从而提高下属的行政工作能力。

2、政府管理效能的内涵与结构

所谓管理效能,是指管理的结果或成效。在政府组织中展开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组织活动、组织成员及组织目标等方面的管理,管理效能则为在组织活动、组织成员和组织目标管理方面的态度、行为和成果三方面。管理效能的方面十分多,包括组织效能、领导效能和成员效能等。其中组织效能包括组织绩效、组织成员满意度和组织承诺等;领导效能包括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的服务满意度、下属对领导的满意度以及下属工作投入程度;成员效能包括成员绩效和成员离职倾向等。综上组织、领导和成员三方面效能,本文把管理效能概括为对外服务满意度、成员工作满意度以及下属工作投入程度三方面。

三、变革型领导对政府管理效能的影响

1、变革型领导对对外服务满意度的影响

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下,在领导以身作则和充满信心的影响和带领下,下属的行为更加符合组织的行为规范和期望,使其在工作过程中,尤其是与相关部门相互协助以及面对公众服务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更正派和积极的公职人员形象,在基本服务方面提高对外服务的满意度。此外,与传统的科层制行政管理体制不同,变革型领导风格下的行政人员工作态度和方法得到极大的改观。传统科层制下的行政人员,只要按照岗位说明书完成本职工作任务,不论效率与效果如何,只要不犯大错,待遇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但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下,由于领导在个别关怀的基础上,致力于提高下属的需求层次,设立挑战性的合理目标和适当授权,并营造鼓励创造创新的工作氛围,促进下属形成创造思维,激发创新工作方法,改变沉寂陈旧的传统工作氛围,与新时代的“万众创新”时代要求相呼应。在这种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下,辅以目标管理,使政府管理面貌焕然一新,能从更深层次保证对外服务满意度。

2、变革型领导对成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在传统领导风格下,虽然行政人员只要不犯大错,绩效考核压力较低,待遇稳定,但未必就代表成员对工作满意。相反,由于公务员队伍日渐呈现高学历化和年轻化,这批年轻力壮的年轻干部对未来充满期望,希望能干一番事业,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学和精力,证明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价值。这批公务员队伍中比例越来越大的年轻官员,其需求层次早就超越生理、安全和社交层面,并在组织和领导稍加引导下,就会上升到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面对下属特征,尤其表现在需求方面的变化,加以外部环境更加注重知识因素,变革型领导风格比传统的专制式领导风格更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变革型领导风格下的领导,营造充满激情、充满期待和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引导下属设立更高的目标,并在满足个人物质与精神利益基础上超越个人利益,最终确立更高的对组织的承诺和目标。这使组织更突出任人唯贤,鼓励贤能,而非靠个人外部社会关系得到晋升,有助于营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励行政人员提高个人绩效的积极性,使每位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晋升,并对未来职业生涯充满希望,从而使成员对工作更加满意。

3、变革型领导对下属工作投入度的影响

变革型领导风格下的下属职业生涯更清晰,工作氛围更公平、创新,下属工作满意度和积极性更高,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下属为了获得更优秀的绩效表现得以晋升,以及实现更高的组织承诺,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将不再是被动完成工作职责,而是自发地积极投入工作。从这个层面来讲,变革型领导对下属工作投入度有积极的影响。

四、变革型领导对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影响机理

从影响机理上分析,变革型领导对提高政府管理效能体现在对政府组织的对外服务满意度、组织成员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成员工作投入度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升政府管理效能。这事实是从结果,即绩效的层面对其影响机理进行分析。但变革型领导对政府管理效能的绩效作用并非凭空产生,若要更深层面分析能产生如此绩效的原因,则需从态度和行为两方面分析,主要有提高下属心理资本(态度)、激发下属工作创新(行为)、促进下属建言行为(行为)三个具体表现。

1、提高下属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是一种核心心理要素,用于维持个体一般积极性,是一种符合积极的组织行为规范的心理状态,它超出传统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心理资本包括自信、希望、乐观和坚韧四种积极的心理状态。这系列积极的心理状态在极大程度上奠定了下属的工作态度基调。当下属拥有积极的心理资本时,会形成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因而会更加投入工作,从而促进工作目标的实现和对组织承诺的兑现。对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在企业管理领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Luthans等通过对中国企业进行实证调查,发现中国员工的心理资本(包括希望、乐观和坚韧的心理状态)与其直接上司对其的绩效评价呈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心理资本对工作态度的影响,以及工作态度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在行政管理与企业管理领域存在相同道理。故自信、希望、乐观和坚韧的心理状态对于影响政府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对形成下属的积极工作态度也存在重要的影响。变革型领导是一种极具感召力和充满魅力的领导风格,它在拓宽下属的兴趣和提高下属的追求层次基础上,增强下属的被尊重程度和职业生涯公平感,落实保证下属通过个人努力可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梦想,这给予了下属乐观和希望。同时,变革型领导注重个性关怀,在评估下属潜能的基础上,对其适当授权,这会增强下属的自信心。在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时,领导会及时给予辅导和鼓励,领导的坚韧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属,并培养一批具有坚韧性的下属。这样,最终能鼓励和激励下属领悟和认同组织或本部门的目标和使命。

2、激发下属工作创新

第一,变革型领导风格中有一个鼓励创新重要的维度,即智力激发。变革型领导者重视智力激发,善于创造鼓励创新的组织环境和工作氛围,解放在传统领导风格下下属由于惧怕因破坏原有工作氛围、不符合领导意愿或犯错误而受到惩罚的心理枷锁,使下属感知到自己处于一个鼓励探索新方法、新技术来完成工作任务的环境,这种现象被称为高心理授权。故下属敢于和乐于直面原有工作流程、方案、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有动力去解决问题,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和效率。第二,变革型领导者通过使用富有感召力和魅力的领导,激发下属高层次需求,使下属的工作目标不仅限于完成本职工作,还努力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和流程,提供更高效率和水平的服务来提高组织或本部门的绩效,从而实现对组织的更高承诺。第三,变革型领导者对下属的个人关怀,使下属获得更实质的知识和经验指导,以及更和谐的上下级关系,使其具备更高能力和意愿投入工作,并积极进取,革新旧流程和方法。

3、促进下属建言行为

政府机构具备高度强调指挥和服从的特征,在这种特征下形成的传统的政府领导风格偏专制,它一定程度上压抑下属的创造性,导致下属的某些科学的见解和观点得不到发表,造成一定程度智力资源浪费。鼓励建言是有效利用这些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建言行为是富有建设性的人际间交流行为,其目的是改善组织环境,其特征是以变化为导向。建言是一种组织促进,有利于改善组织现状,提升工作效率,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重要。但在现实的政府组织环境中,大部分公务员在应该建言时,却由于顾及建言有可能带来不良的后果而放弃建言,这样那些潜在的对组织有利的信息和建议则被下属有意识地保留下来,而没有发挥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和绩效的作用,智力资源就此浪费。而变革型领导行为是一种领导与下属间交流的有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下属作出沉默行为选择的可能性。

五、结论

1、有效实行变革型领导的建议

任何管理的变革都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系统性的。变革型领导是一种领导风格,若要使新的领导风格真正落实并发挥作用,还需要政府管理其他方面的变革。任何新秩序的推行都不可能依赖人的自觉性来执行,而需要完善的系统机制来保障运行。为了配合领导风格的转换为变革型,这些配套的机制包括绩效考核机制变革、监督机制变革和领导者素质的提升等方面。第一,绩效考核机制的变革,首先要求改变领导者的绩效体系。在领导者的绩效考核体系里,除了完成本部门的工作指标外,还需参考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增加本部门对外服务满意度、下属对领导满意度以及下属工作投入程度等效能方面的指标。其次要求改变下属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参考企业管理中的绩效管理的顾客至上理念等,增加直接对外服务满意度评价、工作投入程度评价以及量化的工作绩效等指标。此外,需改善公务员的岗位工资制度,引入绩效工资制度,使绩效考核与薪酬挂钩,有利于有效配合变革型领导风格的实行,推动政府管理效能提高。第二,监督机制变革。其中为了配合绩效考核机制中收集接受本部门服务的相关部门和公众的满意度信息,需要对目前的监督机制实行变革。在政府提供行政服务的过程中,应该设立系统性的接受服务的外部门和公众的意见反馈和满意度评价系统。这些外部监督力量的引入,会使变革型领导下的部门和成员绩效更客观、便捷地收集,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有助于变革型领导风格下赏罚分明,组织目标更明确。第三,领导者素质提升。要实行变革型领导,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十分高。这就要求提升领导者的素质,具体的方法包括竞争上岗,任人唯贤,使最具备变革型领导者素质的人才担任各级领导;对现有领导进行培训和转型,并在培训期末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担任变革型领导者。

2、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变态心理学入门范文第4篇

摘要:

林业开发经历了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掠夺式开发,到如今的生态开发治理阶段,实现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协调统一。通过研究学习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经验,对我国大陆地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梳理近代以来林业开发治理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出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的特有经验,最后得出对大陆地区林业开发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生态开发治理;生态可持续;台湾经验

台湾是一个多山的海岛,山地多耕地少,山地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森林面积占全岛面积一半以上,森林覆盖率接近60%,森林面积210多万公顷,森林蓄积量达3.6亿立方米,林木种类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良,森林资源得天独厚。[1]海岛型的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海岸侵蚀等威胁严峻,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突出。近代以来,林业开发也曾经历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资源掠夺式开发,到如今已经进入林业生态开发治理阶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因此,通过研究学习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经验,对大陆地区林业生态保护、生态开发治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查阅现有对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的研究文献,一是主要基于植物学、生态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分析而缺少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二是研究的时间范围大多在21世纪之前的研究,缺少对近年以来林业生态治理出现的新变化并未囊括其中。本文主要基于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梳理近代以来林业开发治理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总结出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的特有经验,最后得出对大陆地区域林业资源生态开发治理的有益启示。

一、林业开发治理的演变过程

林业资源丰富,林业开发历史由来已久,在不同时期承担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已经有个别学者针对林业经营思想进行过研究,做出很大的贡献。金重、曾玉荣从各自的角度出发,观点一致地将森林开发治理划分为主3个阶段,即全面开发、限制性开发、保育为主。[2-3]近代以前,地区人少地多,生产力较低,对自然资源攫取能力有限,保持着开发与自然恢复的生态平衡,台湾地区林业资源有计划地大规模开发是从日据时期开始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归纳认为台湾地区林业开发治理可以分为4个阶段:掠夺采伐阶段、植伐平衡阶段、保林造林阶段、生态开发阶段。掠夺采伐阶段(1895—1945年),日据时期对台湾地区实行殖民统治,将台湾地区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基地,对台湾地区的自然资源大肆掠夺。在此时期,日本殖民统治者掠夺式伐林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对资源的攫取,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小的破坏。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保存有限,仅有的资料显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地区森林覆盖率为49%左右[4]。这一阶段的林业是单纯榨取林业资源而牺牲生态环境的阶段。植伐平衡阶段(1946—1974年),进入统治的战后经济恢复期,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当局推行“以农林培育工商业”。这一时期林业发展的指导方针是加大林业采伐和造林规模,施行“多造林、多采伐、多缴库”的三多政策,林木销售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加大木材生产,木材砍伐量激增,在1965年达到最高的140万m3,此后因进口木材等替代品的出现才使木材砍伐量稍有下降;另一方面,大力推行植树造林运动,造林面积在1946—1956年十年间快速飙升。[3]保林造林阶段(1975—1998年),20世纪70年代中经济崛起,新兴产业迅猛发展,对资源依赖逐渐减低,生态保护意识兴起。1975年当局“新林业政策”,调整林业发展战略,林业发展的核心思想演变为:严格限制林木砍伐,加大植树造林保护森林资源。1984年制定颁布了《林业经营改革方案》,明确台湾地区林业开发不以生产木材为目的,连续通过法律法规加强林业生态保护。1992年起全面停止砍伐天然林,同时在人造林上的投入逐年增加,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1]生态开发阶段(1999年至今),现今阶段,台湾地区社会经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经济产业以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为主,1999年台湾地区当局拟定了台湾地区森林资源永续经营方案,核心思想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为主,强调林业资源永续发展。在此期间,林业部门采取系列措施改善林业生态,提高林业资源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的基本经验

(一)强调三大效益协同永续发展

2000年以来,的林业生态开发治理以“永续发展策略”为中心思想,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大效益协同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为主。其中,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承担着生态环境、景观资源、原料供给的主体功能,在“永续发展策略”下逐渐上升为主要旅游资源。森林游乐业是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典范,是林业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台湾当局建设森林游乐区的计划最早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1979年启动国家公园建设,目前已建成森林游乐区20余处,年接待游客1200多万人次,收入超过木材销售收入[6],成为林业的支柱产业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森林游乐区由林业主管部门主导建立,集森林生态旅游、森林生态保育、森林文化教育于一体。其中,以森林生态旅游的收入反补森林生态保育、森林文化教育的费用;得到良好保育的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文化展示提高了森林旅游的吸引力,增加森林生态旅游收入,带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森林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提高了社会民众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意识,又促进森林生态环境保护,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在森林游乐区的分布上,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居住人口、社会经济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形成布局合理、各有特色的全台森林游乐区体系。在森林游乐区的运营中,采取以较低的门票价格吸引游客,以周边配套产业的收入弥补森林游乐区的支出,经营收入多元化,形成良性发展。在森林游乐区建设中,大力保护、传播森林文化,进行森林生态保护的思想教育,提高人们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夯实森林永续发展的基础。

(二)权力去中心化开展社会治林

从2002年开始推行“社区林业”计划,引进民间力量,开展社会治林,鼓励发展社区林业。社区林业是基于地方赋权的方式,林业部门与社区共同分担经营管理责任、分享执行成果的一种林业经营模式。林业部门在2002年开始推行《社区林业———居民参与共生保育计划》,目的在于凝聚地方共识,改善社区生态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增加社区就业机会,创造生态保育与社区发展双赢,进而达成整体生态的永续经营。实施路径强调社区居民自发参与,建立社区自下而上的参与机制,培养社区自主性,形成林业部门与社区组织及民众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社区林业的规划与建设,激发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运作上,由林业部门为社区提供小额经营补助,分阶段辅导并协助,重点发展森林自然资源调查、森林保护、森林绿色产业三方面内容,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先由林业部门为社区提供小额经营补助,培养社区居民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识和能力;第二阶段,社区实际参与到社区林业资源的经营管理,规划社区土地,逐步实现生态村的目标;第三阶段,社区与林业部门共同经营社区林业资源。从2002年推行《社区林业计划》始至2012年,共有超过900个小区参与[7],通过2000多个计划,1万人次直接受益,参与和受到影响的社区居民达10万人以上[8]。社区林业生态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排他性自然保护政策,是一种权力去中心化的尝试,核心思想在于通过林业部门的引导和培训使社区具有林业生态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并嵌入社区居民就业需求,形成社区主导负责,林业部门提供指导的林业生态服务供给模式,实现社区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如今,社区林业模式在蓬勃发展,成为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的重要内容。

(三)引导大众参与培养公众意识

林业部门除了以自身力量进行林业生态开发,还注重发动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林业生态开发治理作为政府主导之外的有效补充,特别是引导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参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公益组织、NGO组织以及个人志愿者数量多(实际存在的公益组织超过200个)[9]、影响力强、素质较高、民众参与广泛,较好地缓解了社会供给公共服务的压力。基于林业提供生态环境服务的公益性,公益团体和个人也热心于参与林业生态服务,林业部门根据《志愿服务法》建立起完善的志愿者服务体系:由林业部门负责招募林业生态服务志愿者组建林业志愿服务队,统一培训取得证书后上岗,由各地区林业管理部门召集调用,参与森林生态修复、森林生态讲解、林业监测调查等活动。志愿者每次参与志愿活动由服务地林业管理部门负责基本开销,提供餐费补助和交通费用报销,志愿者按规定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后经林业部门考核通过获颁《志愿服务证书》。志愿者信息公布于网络上,游人旅客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和需要预约志愿者进行生态讲解服务。在个人参与林业生态建设方面,林务局创新性地实施了“森林认养计划”,建立“认养”网站,民众可在网络平台上以1棵树100元新台币的价格进行认养。通过网络平台,待认养林地的显著现状、区位图、待栽种的树种等信息,一一展现供认养者选择,并定期更新认养林的生长情况,供认养者随时查看[10]。“森林认养计划”还面向企业团体以集体的形式“集体认养”赋予认养团体林地冠名权,还有同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宝贝森林计划”,鼓励父母为新生儿认养一棵树,种树育人,同步成长。“森林认养计划”首先是扩大了林业生态建设的社会公众参与面,其次是一种对民众身体力行的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第三还是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拓展上的创新,丰富了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有“一石三鸟”的效果。(四)林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价值林产品加工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在世界林业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主要得益于在林业科技创新上的积累,和较为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早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地区林业开发就进入保林造林阶段,不再依赖林业资源的采伐来发展林产业,转向不断加强林业科技实力以提高林产业的竞争力。科技实力支撑产业发展,的林产品深加工业、经济作物种植业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台湾地区林业科技水平高体现在科技研发和科技推广两方面。在林业科技研发方面,坚持自主研究和吸收引进相结合的林业科技发展路径,本地的林业院校、科研院所是林业科技研究的主力军,同时积极引导推动林业企业进行科研创新,大力支持个体林农的“微创新”。在林业科技推广方面,在林业部门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林业科技推广体系,重视科技成果转换,坚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坚持基础林业技术员和林农的技术培训,坚持政—产—学—研—用的科技研发推广体系,林业部门还重视林业科学调查,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林木质量。

三、林业生态经营的启示

同地区相比,大陆的林业生态更为复杂多样,大陆与台湾地区存在发展时序逆差,台湾地区的开发治理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借鉴。目前大陆的林业生态开发治理还面临发展观念滞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基础建设薄弱、管理粗放、自然教育缺乏、缺少有效的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和平台等不足,由林业生态开发治理的经验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转变林业发展观念,拓展林业生态经营

台湾地区林业开发治理理念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转向生态保育阶段,明确林业开发不以生产木材为目的。在核心理念转变下当局连续通过法律法规严格限制林木砍伐,1992年起全面停止砍伐天然林,林区经济发展不再依靠林木资源的采伐,经过多年的造林保育,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林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以此为基础林业开发治理进一步进入生态开发阶段。相比之下,2016年大陆地区才停止国有林场天然林采伐,并于2017年开始逐步停止集体天然林的采伐,目前不少林区经济发展仍然依赖于林木销售。因此,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林业的战略地位,林业发展理念由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变。一是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的经营保护,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同时加强天然林管护队伍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天然林管护体系。其次,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和政府购买生态服务制度,尝试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生态购买基金等多种方式,增加对生态服务供给者的经济激励。第三,拓展林业生态经营的渠道和范围,减少对林木资源使用的依赖,从植树造林、植伐平衡的阶段,向林业资源生态综合开发转变;从生产木材的单一目标演变到综合利用的多目标经营管理,从重视林业资源的物质功能向重视生态和社会功能演变;强调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三者协调统一,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二)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林业绿富同兴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基于现代社会林业需求结构的变迁,1999年当局拟定了森林资源永续经营方案,强调林业资源的永续发展,以生态效益为主,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统一,通过发展林业绿色产业、森林游乐业、社区林业等多种方式,实现城乡环境改善和林农收入增加。大陆地区林业发展中,林产业发展水平较低[11],仍旧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困局。因此,要实现林业的生态开发保育,必须建立厚实的林业产业基础。一方面,从技术、人才、资金三要素方面推动传统林业转型升级,有效去除低端、低效的过剩产能;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林业品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创新,发展林业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支持林业专业园区建设,对符合产业政策、属于鼓励发展的重点入园项目给予政策优惠;注重开展林业产业交流合作,承接地区林业产业结构转移。另一方面,处理好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引导林业走向多元可持续经营;以“提质增效、助农增收”为目标,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基础上,依靠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设社会民众参与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和群众的积极性,使广大群众在参与林业生态建设中获得经济收益,实现环境改善和收入增加的“绿富同兴”。

(三)注重林业科技创新,完善研发推广机制

地区的林业产业在1970年代实行限制林木砍伐后,林木资源主要依赖进口,凭借高科技含量的林业产业和高附加值的林产品,建立起进口林业原材料,出口高附加值产成品的林产加工业。大陆地区林业传统的资源、劳动力、用地等要素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只有通过林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培育林业发展新动力。在林业科技研发方面,要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增强科技对林业的支撑能力,建立林业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从注重研究数量向注重研究质量和功能服务转变;加强林业重点领域攻关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链、研发链和产业链连贯对接;带动林业企业科技创新,对经有关部门认定的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的林业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在林业科技推广方面,深入实施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使林业科技创新成果能惠及到林农中;强化林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基层队伍建设,满足林业科学保护、经营的需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林业融合,实施“互联网+林业”,应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林业资源动态监测平台,提高林业的科学管护能力。

(四)升级森林生态旅游,加强生态宣传教育

台湾地区森林游乐业早在1960年代即启动计划,集森林生态旅游、森林生态保育、森林文化教育于一体,是台湾地区林业永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成为台湾地区林业的支柱产业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大陆地区近年来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森林公园建设也快速发展,但在森林旅游与森林公园生态保护之间无法取得平衡,存在突出的因森林旅游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现象。因此,亟待升级现有的森林生态旅游,加强森林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以森林生态旅游业为抓手实现森林生态旅游、森林生态保育、森林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良性发展。一是要加快森林公园立法,为森林公园的建立和经营提供法律保障;二是要因地制宜,根据自然地理条件、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森林公园及公园内的不同功能区;三是注重森林生态文化的常态化宣传,改进林业生态宣传教育的方式,以森林公园作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向游客向开展生态教育,加强森林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森林文化产业纳入重点文化产业予以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春飞,,蔡进军,赵惊奇.台湾省生态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考[J].宁夏党校学报,2015(3):91-93.

[2]金重.浅论台湾省林业的经营方向[J].台湾省农业探索,1987(2):13-15.

[3]曾玉荣.浅谈台湾省林业经营之发展[J].台湾省农业情况,1991(4):6-9.

[4]莫善文.台湾省林业及其发展趋势[J].热带作物科技,1996(4):29-31.

[5]沈照仁.台湾省的造林事业[J].林业科技通讯,1995(7):31-32.

[6]黎海波.台湾省的森林旅游[J].广西林业,2006(1):58-59.

[7]林鸿忠,林浩立.社区林业政策推动成效之研究:以宜兰县林美小区为例[J].地理研究,2014(1):1-15.

[8]何丕坤.台湾省社区林业发展[J].林业调查规划,2005(1):99.

[9]林红.社会治理体系视角下台湾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9):53-59.

[10]张德成,李智勇,牛丽君.台湾省9.21地震后林业重建的经验及借鉴意义[J].林业经济问题,2008(4):287-291.

变态心理学入门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教师 声乐教学 心理状态

一、开展综合音乐教育启发活动

由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他们在最初开始学习时,对任何一门课程大都无明确的目的性,家长、老师让他们学什么就学什么,或自己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他们学习唱歌特别是低年级儿童,最初并不是抱着我要把声乐学得怎么样好、我要把声音练得如何地美好的学习目的,而是全凭一种爱唱歌、想唱歌的冲动和欲望,这就是他们的学习动机。要把这种学习动机贯穿于儿童声乐教学的始终,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在学习声乐的开端教师要向同学们讲清楚学习此门课程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对儿童讲解歌唱的作用,可以促进少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陶冶情感、净化心灵、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的作用,还可以抒发少儿爱祖国、爱人民的美好情感,给他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无穷的欢乐等。这种教育活动绝不能只是拘泥于形式、走过场,它是组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融洽师生关系、进入积极上课精神状态的必要之举。在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后,儿童就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动机,教师要把这种教育启发、渗透在儿童学习声乐的始终。

二、儿童声乐教学中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声乐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从事声乐专业的专门学习,随之出现了各种规模大大小小的少年儿童声乐比赛、演出、考级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少年儿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水平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评判标准。走上舞台,面对观众,唱上几首歌,对于一个技术娴熟、久经锻炼的专业演员来说可能相对容易,但他们也难免会出现上台紧张的状况,对于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就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的儿童嗓音音质很好,平时也受到正规的专业训练,歌唱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一上舞台却由于心理状态的紧张而产生恐惧,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轻者歌唱缺乏表现力,重者甚至会出现忘词、走音、失声,或者是头脑一片空白,什么也做不了的紧急状态。在少年时代,如果由于舞台紧张失去良好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会让儿童产生自卑、胆怯的心理,做任何事都没有信心,甚至再也不敢上台歌唱和面对观众。因此,作为从事儿童声乐教育工作的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儿童上台演唱时的心理特征,创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儿童摆脱舞台上紧张的心理状态。

三、儿童在变声期时良好心理状态的培养

变声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对于学习声乐的儿童来讲更是一个特殊时期。处于变声期的学生,由于声带充血,发声持久性差,很容易疲劳,音色变暗,唱歌时感到很费力,因此很多学生因为唱歌时声音沙哑,高音唱不上去而丧失唱歌的信心,产生歌唱心理障碍。针对这一现象,在变声期儿童的声乐教学中必须充分了解变声期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从心理学和生理学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一方面把变声期儿童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佳歌唱时所需要的状态,而另一方面又不伤害到他们变声期时脆弱、不稳定的嗓音。在此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促进师生互动,加强情感融合,科学组织协调,力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把声乐艺术融入幼儿师范教育活动中

声乐艺术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幼师必备的技艺之一。而我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教学不仅方法单一,而且教材也很落后。但是随着我们对幼儿声乐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幼师活动中声乐艺术的融入也相应的增加了。学校增加了对幼师教学中声乐课的投入,大部分学校的器材也相应的更新了,师资力量也更强了。幼儿师范教育中声乐的学习目前急需的就是一部权威性、系统性和先进性的教材,好的教材会让我们的培养过程更科学。而近些年我国对幼师声乐发展要求的提高,相信这部好的教材会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并投入使用的。有好的教材之后需要的就是一个好的老师了,幼儿师范院校也应该加强自己的师资队伍,多聘请一些专业技术好、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另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不要一成不变的沿用先人遗留下来的教学经验。我们的社会在发展,学生也在进步,而且各个时代人的特点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老师要根据不同时代学生的特点进行对应性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毕竟我国开始声乐教学的时间不是很长,而且我们国人大多情绪内敛,不太喜欢表露太多的个人情感,所以针对幼师的声乐教育尚在寻找一种好的方法。目前我国幼师声乐教学中过于重视技巧,不能按照孩子的生长发育标准量身定做一套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常将对大人的要求标准放到孩子身上,造成很多的问题。例如,幼师在声乐教学中常要求孩子开口大声唱,但是须知孩子的嗓子、声带和音域等都不同于成年人,我们不能将成年人的发音标准用在孩子身上。这些不当的举措其实都是可以在幼儿师范教育活动中提前进行防范的,我们也应该尽量在幼师教育课程中加强对这方面问题的教育,因为一旦我们步入工作岗位中出现丁点失误,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生无法挽回的损失。

结束语

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与学习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儿童声乐教育在整个声乐教育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声乐人才成长的摇篮。同时我也发现在教学中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对于教师“教”的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于帮助他们快乐、快速地掌握歌曲内容,提高声乐技巧有着很大的帮助,自然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取得教学成果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与儿童智慧及儿童的发展.中华音乐文化教育,1996(2).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书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文学与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