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1篇

摘 要:生态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把它称为一种取向比把它称为一种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生态心理学是一种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的取向。本文通过分析概念转变研究中蕴含的生态心理学思想,深化对生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认识的同时,并进一步推动概念转变研究的生态化取向。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概念转变

一、引言

生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十年来,这一运动对当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的最终解释都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点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嬗变有极大地借鉴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心理与教育领域掀起了儿童相异概念研究的热潮。在研究儿童相异概念的状况后,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相异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概念转变研究也从此得以兴起。概念转变研究旨在揭示儿童错误概念及其转变的规律,是科学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研究的热点[2]。因此从新兴的生态心理学视角探讨新兴的概念转变研究必然对两者的发展都有益处。生态心理学可以借此更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学研究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使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更趋成熟。概念转变研究则可以通过生态心理学这一新视角的审视,修正发展已有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理论,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概念研究更多的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3]。

二、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生态心理学目前更多的还只是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取向,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已经独立的学科名称,主要是因为其发展的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因此将其看成是一种取向比看成是一门学科更为妥当,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4]。

(一)生态心理学的界定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5],但按照不同研究者对环境关注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理论把环境只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考察背景,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或者认为认知因素决定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性质;另一类则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环境和人的认知因素均不能单独起主导决定作用,只有两者交互作用才能决定人的行为或心理。我们可以把包括这两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广义的生态心理学,而把只包括后一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狭义的生态心理学。我们一般所指的生态心理学是指狭义生态心理学,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则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界定为: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向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因此,生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

(二)生态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分离的两个方面的东西,如行为和心理、行为和环境,在本体论上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对子,因而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离地研究和解释。因此从方法论上,生态心理学家把交互作用原则作为首要原则运用于他们的研究中。而为了生态心理学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及进行具体研究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思想,交互作用原则又衍生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则。

1.关于研究本身的原则

由于生态心理学认为动物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脱离动物的生活环境来研究动物和动物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是20世纪初传统心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为,包括研究宏观环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这种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内学者张风琴等人也认为目前“新兴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充分地反映了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6]。

2.关于研究方法选择的原则

第一,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奈瑟将生态效度界定为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这个定义强调一个理论或实验研究的实用价值。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改进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与自然研究结合起来。

第二,多元方法组合原则。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效度的提高或主观经验的评估这个目标不能用单一种方法达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种类的研究中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多元方法,当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能够完成所有的要求时,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组合有助于接近这个目标。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

总之,研究方法的选择尽可能适合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态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组合原则不特别推荐某种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荐将某种研究模式作为一种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术的组合。

3.关于研究的解释原则

生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反射弧假设就忽略了刺激对反应的相依性,切断了刺激与反应的连续性,破坏了刺激与反应的协调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则不仅站在二元论的对立面而且站在单向因果理论的对立面,它主张在解释心理学现象时打破传统行为主义主张的单向因果模式。

三、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三大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概念转变研究中主流理论

1.基于认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Posner等人借鉴了库恩、拉卡托斯等当代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将学习者的概念转变与科学的发展相类比,提出了著名的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概念转变需要的的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dissatisfied)。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概念失去了作用,他才可能改变原有概念,当个体遇到对原来的概念所无法解释的事实时,会引发认知冲突,这可以有效地导致对原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需懂得新概念的真正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他需要把各片段联系起来,建立整体一致的表征。(3)新概念的合理性。个体需要看到新概念是合理的,而这需要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概念、信念相互一致;与自己其他理论知识或知识的一致;与自己的经验一致;与自己的直觉一致。个体看到了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是真实的。(4)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解决其他途径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能向个体展示出新的可能和方向,具有启发意义[7]。

2.基于本体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Chi等人提出了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认识论层面,世界上的实体可归属为三个基本的本体论类别“物质”、“过程”和“心理状态”,每一个基本类别下又有若干的子类别,层层散开,构成三颗“本体论树”;在形而上学层面,许多科学概念属于“过程”类别下“基于条件的相互作用”的子类别;在心理层面,学习者倾向于将这些科学概念归为“物质”类别。正是在不同层面上本体论类别的差异,尤其是形而上学层面与心理层面分类的不一致,导致学习者概念的错误。当学习者将概念正确地归入其所应从属的类别时,概念转变即可实现[8]。

3.基于朴素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理论

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观主张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依赖内容的特殊性发展,儿童早期就对某一领域内的理解发生一致的变化,并对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而这些早期获得的对自己的周围环境和世界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识是理论性的,是可以与科学家的理论相类比的,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儿童能够在这个领域和哪个领域之间做出本体论的区分,例如对动物植物的区分;(2)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例如,儿童在运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进行解释世界时会不自觉地排除“反例”,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3)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可以形成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即在儿童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下,儿童各自的朴素理论会在儿童所在的群体中经过“讨论”以及检验最终会达成一种“共识”,儿童会利用这种“共识”来检验或形成自己的朴素理论[9]。

(二)概念转变研究中现有的问题

概念转变理论发展初期,研究者多采用静态封闭的研究方法,对真实情境下的概念转变尚不能进行完满的解释,因此概念转变研究在问题、方法以及视角方面应进一步改进,使概念转变理论更具解释力。在研究问题上,概念转变有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包括:学习者原有的概念像科学概念一样是有结构的,还是基于现象主义的零散知识;学习者原有的概念是被消除、被新概念取代,还是与新概念共存形成多重表征;概念转变过程是剧烈革命的,还是缓慢进化的;概念转变是否与学习者年龄有关;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概念转变研究应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将认知因素与情境因素相结合[2]。

四、生态心理学视角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启示

概念转变研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热点问题,那么在研究视角与基本研究方法上不可避免的继承了近代认知心理学固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最初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反对行为主义的“去心理学化”浪潮之中,但对行为主义所持的科学主义倾向则是全盘继承[10]。因此生态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实现了真正的变革,主要表现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探索“日常生活的认知”的兴趣与日俱增;第二,关注人类认知中的人体特性和个体内部限制性对日常生活认知影响的生态学研究;第三,对人类认知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差异的生态学研究;第四,将认知加工与“真实生活”条件和个体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第五,生态心理学的认知研究采用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二)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

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对纯粹事实(是什么和怎样)的关注转向对事实与事实的价值(功能性的)融合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而具体的实例结合则表现在以下几点:

1.概念转变研究中概念生态因子

在概念转变研究之初,Posner就已经提出了“概念生态”的理论,认为学生个体的经验背景也会形成一个环境,它也是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人们对世界、知识、科学分类及文化和语言的认知与看法[7]。这个生态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各个元素(组成因子)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概念学习的进行,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新概念或者改变原有的概念,且概念生态的组成因子之间通常是相互关联着,概念生态呈现的是概念与个体心智环境间的关系,任何概念本质都是概念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后续的研究者提出许多概念生态组成因子,包括学习者的文化、语言、历史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时的研究已体现出了生态心理学的交互作用原则,只不过强调的是过去现实环境影响的概念生态因子与当下的新概念的交互作用。

2.超于“冷”的概念转变研究

Pintrich等人认为,过于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学习者动机、情感的‘冷’的概念转变理论只能解释来自实验室的研究结论,不足以阐释真实课堂中发生的概念转变。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差别的,科学家的探究以目标为导向,而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盲目的,当学生不具有掌握取向的动机时,很难对原有概念产生不满并看到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和合理性。由此,Pintrich提出要超越“冷”的概念转变,将学习者的动机与课堂情境因素纳入概念转变的研究中,动机因素包含目标、价值、自我效能感和控制信念,在概念转变中是潜在的中介变量,课堂情境因素包含任务结构、课堂权威和评价方式,在动机与概念转变之间起调节作用[2]。由此可以见到生态心理学主张的“真实环境中研究”的体现,有利的推动了概念转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避免了失去实际效用的危险。

3.概念转变研究中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

Treagust等人提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情感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构成三角形的一条边,三个维度相互交叉。它们从不同角度部分地解释了课堂中的概念转变:从本体论的角度,教学前学生倾向于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教学后学生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的比例从70%下降到44%、归入“过程”类别的比例从11%增加到47%;从认识论的角度,教学后不同的学生基因概念达到不同的状态,少部分学生能运用基因概念解决问题达到了有效性状态,另一些学生则只能达到合理性状态;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由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对基因概念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教师布置的认知任务没能促进学生的基因概念达到有效性状态,这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提供了实证依据[2]。可以看出这里生态化的研究又进了一步,不仅探讨真实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概念转变,而且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兼容各个理论。

五、结语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符号加工论和联结主义的竞争,内部效度和生态效度的争论,根本目的只在于希望获得对人类认知的根本把握。但由于时代局限,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在机械论世界观指导下忽视人类认知复杂性,试图在抽取环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人类认知的把握[6]。生态心理学取向出现后,提供了一种整体论世界观,使得掌握人类认知本质重新有了可能。因而可以设想,生态心理学所倡导的交互作用原则必将使得包括概念转变研究在内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带入一条整体多元化的研究途径,并将会取得丰富的成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易芳: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

[2] 张建伟:概念转变研究模型及其发展[J],心理学动态,1998,6(3)33-37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2篇

    上期半期考试后,不少选修理科的同学请求转到文科班学习,于是,我被任命为新组建的文科班的班主任。同学们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个个精神焕发,如饥似渴的学习。“元旦”期间,他们的一些技校同学动员他们读完高二后去读职高大专班,理由是读职中比读大学花钱少、见效快,又有就业保障;再说作为一所农村的普通高中,多数学生成绩差,觉得升学无望;何况就算拼死拼活的考一个普通大学,那高昂的学费和不到八成的就业率又怎比轻轻松松的去读职高大专更让人心动呢?

    该怎样做才能把同学们的心收回到学习上来呢?我通过演讲、辩论、主题班会等形式,激励大家树立远大的志向,但收效甚微。叶老指出:“学习贵在兴趣,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俄国教育家乌申基斯说:“缺乏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它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求知欲。”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使他们找回自信,安心学习的前提。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原因和力量源泉,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兴趣则是需要转化为动机的催化剂。而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于那些早已被各种考试考得自卑麻木的同学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得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运用成功教育的心理效应,充分尊重、信任、依*和发动学生,使他们把学习看作自己的需要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在强烈的动机的支配下自觉学习,是使学生由“要我学”的外在压力内化为“我要学”的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

    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了态度转变的“三阶段理论”,他认为学生态度的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服从(即迫于外力,口服心不服)同化(即自愿改过,易反复)内化(即通过正强化,心服口也服)。我的做法是:

    一 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运用自己人效应和期望效应进行开启,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由于后进生缺乏上进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周围的人(尤其是师长)和环境有隔膜感和敌意,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不能采用居高临下的说教,而应当运用自己人效应进行巧妙的开启,使他们敞开心扉来悦纳你;还要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运用期待效应,增强其自信心,他们才有可能把学习当作自己的需要。

    版权声明:该文章版权为高考资源网独家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自己人效应指目标对象感到劝导者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似就很容易接受他们宣传的观点和思想。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观点、态度,你越使自己等同于他,就越具有说服力。我通过摸底,发现班上有几个同学去年暑假曾打过工,邻班还有一个在广州打了半年工的补习生。我请他们现身说法,谈他们打工的感想。结果,由于这几个同学当初和现在班生不少同学的想法一致,而自己现在最想说的则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同学们便产生了同病相怜的感觉,认同了那几个同学的观点。几天下来,想读技校的同学情绪稳定了。

    期望效应指对目标对象寄以厚望会对其产生巨大的激励、指导作用,使之表现出补充和加强劝导者期望的行为,其核心是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那些中差生之所以想读技校,重要的原因就是屡考屡败,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于是,我与各科任教师会诊后,分别与他们进行了畅谈,并与之一起制定了医跛突优、注重学法的学习策略。然后,通过家长、年级组长、科任教师、其他同学,暗示他们学习很有潜力,上课也给他们以额外的关注、激励和指导,月考再适当降低要求。两个月后,他们中的不少学生均有了进步,其中一个还高兴的对我说:“老师,开始还以为你是诓骗我的,没想到,我读高中以来,语文第一次及格了。”

    二 充分依*学生,运用同化效应和内滋效应进行鼓励,使学生学习的需要得到强化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后进生固有的不良行为的矫正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又很容易受到不良习气的影响,因此,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社交氛围,运用同化效应进行正强化;还要充分依*他们,运用内滋效应进行褒奖,使他们尝到久违的胜利果实,学习的需要就会在强化中变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同化效应指人们的态度和行为逐渐接近参照群体或参照人员的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对外部环境的一种不自觉的调适。就是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差生往往和差生来往,其伙伴群朝着不良方向越滑越远,各自的不良行为受到同伴的强化和激励,并在态度和行为上作出一致性的调整,使自己逐渐接近伙伴的不良态度和行为,这种情况属于负同化,也就是“近墨者黑”,这是学生态度转变工作中应当力求避免和慎重对待的。我仔细分析了他们的人际氛围,和交际圈,看他们跟哪些优生有共同语言,再与他们磋商后,将其与他们能接近的优生编坐在一起,为他们寻找新的伙伴,营造新的学习环境。不久,班上便有了许多“小老师”,学风开始好转。

    内滋效应指通过多种形式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成功的机遇,使他们自我的诸种才能和全部潜能能够完全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乐意重复以期获得新的成功,换取更多自我实现的满足。一方面,我通过激励性作业评语,上课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来调动其积极性;另一方面,我注意发挥他们在体育、艺术、交际方面的优势,让他们在办板报、书画展、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方面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既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又使他们信心百倍的投身于学习之中。

    三 充分发动学生,运用登门槛效应和助长效应进行正强化,使学生在强烈的动机支配下,自觉的学习。

    在后进生的转化过程中,我们还要运用登门槛效应对他们提出适宜的目标要求,这样,有利于他们变压力为动力;同时,还可以利用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充分发动学生,运用助长效应,让他们在学习小组中开展学习竞赛,从而在强烈的动机的支配下,自主学习。

    登门槛效应指先向目标对象提出一个较小要求,对方不好拒绝,而一旦接受了这个要求,为了维护自我的一致性,就很难拒绝较高的要求了,“跳摘”理论就是这个意思。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使学生感到力所能及,比一步到位要好得多。我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起点,要求他们在期末考试中力争上升10到30分不等,有艺体潜能和爱好的同学可以选修体育和艺术。结果,他们都信心百倍的表示“自己一定行”,而且学习的劲头也更足了。

    助长效应指多数个体在团体状态或与他人竞争的状态下,工作效率要比单独一个人工作时高,平时我们说的“下棋找高手”就是这个道理。我与他们协商后,将其与比他们好一点的优生搭配,展开互助和学习竞赛。现在,班上初步形成了人人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变态心理犯罪;变态人格:犯罪主体;防控措施

[作者简介]康钊,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四川南充637002

[中图分类号]B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122―04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专家分析认为,精神疾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人类已由躯体疾病时代进入了精神疾病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量的快速增加,人们生活节奏相应加快,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长期精神压力所引起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心身疾病、人格缺陷,贻害身心健康,甚至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后果,近年来因心理变态而诱发的刑事犯罪案件有所增加很能说明问题。了解变态心理犯罪主体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可以丰富和发展我国变态心理犯罪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对司法实践活动也有所助益。

二、变态心理与变态心理犯罪的概念

(一)变态心理

要想弄清变态心理与违法犯罪的关系,必须首先明确相关概念的内涵。所谓变态心理,是精神医学中的用语,相对于常态心理而言;常态心理即绝大多数人所具有、符合自然的心理状态。如果某种心理现象是绝大多数人没有的,那就属于非常态。非常态的心理现象可以包括正负两极值,如智商中的超常与弱智。其中,非常态的负值一般都被称为变态心理或病态心理,即否定性的非常态均为变态。广义上的变态心理一般泛指精神活动或心理活动异常,是与正常心理相区分的。即指人在脑生理生化功能发生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发生失调基础上产生对客观现实歪曲的反映。当这种歪曲的反映影响到人的行为、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不能简单地用一般常人的方法加以纠正就是变态心理。广义变态心理包括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精神发育不全和人格障碍等;狭义上的变态心理单纯指人格变态。二者都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或部分精神活动障碍,所以也叫精神疾病、异常心理等。

变态心理涉及心理不同方面的问题,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注意、情感、意志、智力、人格、行为等方面的变态。其中,任何一种心理现象出现变态都可视为变态心理。譬如,有的人是感知变态引发的心理异常,有的人是兴趣变态引发的心理异常,有的人则是想象变态引发的心理异常,还有的人是人格变态、变态、逻辑推理能力变态等引发的心理异常。以此推论,变态心理也并非等同于此人心理全部异常。如性变态者的其他心理活动均可能是正常的。

变态心理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进行检测。在测查后,将个人的心理测试结果与人群的心理常模进行对比就可以发现其心理属于常态还是变态。此外,当人的行为明显违背社会绝大多数人认可的行为规范时也习惯被视为变态。个人的感受也是观察的指标,如果个人感到不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或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类似某种瘾状、冲动等)也可视为变态心理。总之,变态心理意味着心理活动已不同于一般人常有的心态。

(二)变态心理犯罪

变态心理犯罪是指行为人在存在辨认障碍(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意志障碍)或控制障碍(包括情感障碍、意志意向和行为障碍)的情况下实施的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即指由于精神状态不正常而导致的犯罪行为。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是犯罪主体的精神异常。犯罪行为的变态性特征是犯罪人变态心理在犯罪过程中的表现。精神疾病与犯罪行为高度相关。司法实践中变态心理现象十分常见,除了重性精神病以外,变态人格较为典型和突出。变态心理有轻重之分。除少数极严重的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重度痴呆等)导致人完全丧失自我意识、丧失处理日常生活的能力、丧失社会交往的能力外,多数的变态心理者并不影响其日常的生活能力,包括自理能力、认知能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等。所以,很多变态人格犯罪者往往有良好的智力,一些性变态犯罪者不仅智商高,而且具有较好的人际关系。他们的生活行为如同正常人,具有良好的判断与理解能力,完全能够根据外界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这类变态犯罪人应该具有全部的刑事责任能力。与犯罪关系较密切的变态心理类型主要有人格障碍、精神病、性变态和精神发育迟滞即智能缺陷四种。

应当明确,变态心理并不等同于违法犯罪心理。有些变态心理并不会涉及违法或犯罪,如神经官能症(表现为记忆减弱、睡眠不良等),还有一些人格变态如回避型人格障碍(表现为过敏、自卑、退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应付)、依赖型人格障碍(表现为极度依赖他人,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缺乏自信,总求助于他人来帮助自己应付自己的日常事务或作出决策)都不会轻易出现违法行为。然而,有些变态心理则会引发严重的犯罪问题,如性施虐狂(以施虐引发自己的性兴奋)、妄想性精神病等都非常容易导致攻击性的犯罪行为,甚至导致严重的犯罪危害。许多轻度的变态心理,由于本人的日常生活能够自理,并对自己的行为具有认识、控制等能力,因此,尽管他的行为已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常甚至是病态,若他自己不去求医,别人(主要是亲属或周围人)也往往不便过多干涉,这就造成这部分人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矫治或控制,甚至导致其出现严重的行为问题。2000年石家庄市爆炸案的制造者靳如超和河南平舆县杀人犯黄勇就属于这样的变态心理者。

三、变态心理犯罪主体心理及行为特征分析

(一)变态心理犯罪主体心理特征分析

1.缺乏良心或罪恶感。变态心理犯罪主体不能将社会道德标准运用于实际行为中,不重视社会和文化环境所允许做和禁止做的事,而且他们普遍缺乏罪恶感。罪恶感是高尚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正常人做出违道德准则的事情时,会有罪恶感,会因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而感到愧疚和不安,并谴责自己。此外,罪恶感还能起警告作用或防止作用,使人避免违反道德准则。但对于变态心理犯罪主体来说,罪恶感是个未知体验,这使得他们随时进行行为而无任何愧疚和不安的感觉。

2.情感不成熟。变态心理犯罪主体情感不成熟往往表现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求自己欲望的满足,不顾别人的感受与体验。他们在为人处世方面如同小孩一般,不会推迟个体欲望的满足,不会在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作出必要的让步,不会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情,并且也不会从挫折和失败中吸取教训,缺乏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

3.缺乏爱心和移情体验。变态心理犯罪主体不能建立和维持纯真的感情关系和人际关系,没有真正的友谊,尽管人们给予他们大量的关爱和照顾,容忍他们的许多古怪行为,但他们根本无动于

衷;尽管别人为他们作出许多牺牲或让步,但他们却不能为别人作出任何牺牲或让步。他们缺乏移情体验,不能设身处地、将心比心,不能为别人的感情和感受着想,对他人麻木不仁和冷淡无情都是他们的特性。

4.无长远计划和目标。变态心理犯罪主体基本上不会为将来着想或为将来计划,对他们来说,生活是一件飘忽不定的、由一系列冲动行为构成的东西。冲动行为使他们不能制订出某项事业的长远计划,不能达到社会所期望的目的,不能获得社会、经济和情感状态的稳定。虽然他们有时也会为了将来而遵守一定的计划,但这种计划的实际执行总是半途而废。只要在他们面前出现诱惑,就会阻止他们去实现既定的长远目标。

(二)变态心理犯罪主体行为特征分析

1.变态人格引起的犯罪行为及其特点。人格障碍者在变态心理的支配下,会反复出现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变态人格中与犯罪行为相关的类型主要是型人格障碍,其突出特点是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常出现违公德和违法行为,其特殊行为模式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个是冷酷无情,另一个是行为的冲动性,缺乏深思熟虑和明确的动机。人格的极端发展就是犯罪人格,患有此类人格障碍的人,犯罪几乎就是其特有的行为模式。人格变态者具有正常智力,没有意识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但人际关系等社会适应功能往往受损,因此其犯罪行为十分复杂,特别是犯罪行为若与发生在人格的动力如需要、兴趣、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变态相联系,其犯罪动机就非常隐蔽,犯罪行为的实施就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甚至出现系列性的作案。

2.性变态引起的犯罪行为及其特点。性变态也称性心理障碍,是一种偏离的。性变态者一般并不丧失或没有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能力,只是突出地表现为性心理与的异常。性变态包括异装癖、易、露阴癖、窥阴癖、恋物癖以及较为少见的施虐淫癖、受虐淫癖、恋童癖等。性变态者具有正常智力,没有意识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但往往伴有人格障碍,加之其对自身违法犯罪行为感到害怕,也常受良心谴责,故其变态行为十分隐蔽、诡秘。由于其行为后果具有强化作用而带有强迫性,也常见系列作案。有时作案手段也特别残忍,尤以性施虐狂表现最甚。

3.精神病引起的犯罪行为及其特点。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有感知、记忆、思维能力受损,情绪反应与行为不适当,常出现各种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理症状。与此同时,现实检验能力及社会功能严重下降,自制力缺乏。精神病的犯罪行为可发生在意识清晰、智能正常情况下如精神分裂等,也有发生在意识障碍下的危害行为如癫痫性精神障碍等。此类犯罪行为具有以下特点:作案动机模糊不清或离奇古怪而难以理解,作案缺乏充分准备和周密思考,常常是冲动性的,单独作案,缺乏自我保护;手段极其凶残狠毒而不符合常理;案发后对行为的后果缺乏认识;受害者多为病人亲属。

4.精神发育迟滞引起的犯罪行为及其特点。精神发育迟滞轻、中度者较多见犯罪行为,他们易于受暗示,往往在别人的教唆或暗示下干坏事或犯罪。因精神发育迟滞而发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动机比较单纯,对行为后果缺乏考虑,易受他人教唆,且行为多带有冲动性,常在光天化日众目注视的条件下实施,犯罪行为包括愚蠢性的抢劫、偷窃、或报复行为等。案后对其犯罪产生的后果有不同程度的领会,大多表示愿意悔改,少数有抵触情绪。

四、预防变态心理犯罪的措施

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偏离行为,但变态心理犯罪与普通犯罪在其根源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变态心理犯罪的根源是由于犯罪行为人的精神障碍。因此,预防变态心理犯罪的重点就必须立足于减少变态心理的发生以及对业已发生的变态心理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

(一)重视对变态心理的科学研究

针对变态心理犯罪的特点,应着重加强对产生变态心理的各种因素的科学研究,加深对变态心理产生机制的了解。一般认为变态心理的产生受生物学因素、个体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共同影响,因此,对变态心理现象的了解须依赖于神经生理科学、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像变态心理犯罪案件,不仅需要犯罪学家的介入,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也应该积极地介入以进行相关的研究。

(二)加强精神医学的相关研究

许多精神病理现象和器质性病变、躯体疾病有关,还有一些精神病理现象与脑的功能代谢有关,一些精神病理现象也会引起躯体疾患和脑功能的异常。这就决定了积极有效的治疗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干预手段,但目前我国精神疾患的治愈率不是很理想,导致精神疾病的反复和趋重,加重了对社会的危害。另外,必须加强司法精神病学的科学研究,加强精神卫生专业队伍的建设,因为如对违法犯罪人员进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并把他们与普通犯罪人员相区别对待,他们就可能得到更好的改造,这样会减少重复犯罪。

(三)消除社会现实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反映,因此心理的变态也反映出社会现实的某种扭曲。研究表明,诸如社会不公、经济贫困、无能力接受教育或接受不良教育、不当和恶劣的家庭环境这样一些因素倘与特定的个人生活经历相联系,就可能成为变态人格的温床。因此,确保社会公正、消除贫困、让所有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实现其社会价值、让所有家庭都能发挥其社会功能,这是消除变态心理犯罪产生的根本途径。

(四)及早干预诱发心理变态的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重大生活事件的打击如亲人死亡、家庭不和、失业、离婚、疾病、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以及各种精神紧张如社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人身纠纷等,这些因素危及甚至损害个体的切身需要,对个体的利益或其价值系统造成威胁,如不及时加以疏导调适,就会使个体的心理控制或调节难以负重,从而导致大脑功能的失调。因而,社会有必要建立一个干预机制来承担疏导、消除这些影响之职责,以确保个体健康发展。

(五)普及社会成员的心理卫生知识

心理卫生是探讨人类如何来维护和保持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和方法。心理卫生不仅是个人,而且是整个社会都应当关心的问题。普及民众的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认识,消除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偏见和歧视。在实践中,有不少民众缺乏对精神障碍的正确认识,一些患者有了疾病宁愿忍受痛苦而不愿去治疗,甚至求助于迷信与巫术。当然,普通民众也因此而恐惧、疏远精神障碍患者,这些偏见与歧视亦使一些患者或其家属因此而隐瞒病情,导致更多问题的发生。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态度改变理论,影响态度改变的要素,思政教学教育实践、应用

一.态度改变理论与模型

(一) 态度的含义、结构、特性及功能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弗里德曼(Freedman)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他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被大家公认的较好的解释。它具有工具、认知功能、自我防御功能和价值表现功能。

(二) 态度改变

1.态度改变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改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影响下,一个已经形成的态度,在接受某一信息或意见的影响后,所引起的相应的变化,其本质是个人的继续社会化。

2.态度改变的理论

态度改变理论就是人们在不断研究态度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系统地改变个体态度的理论体系,这里给大家分析下著名的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的一个态度转变模型,强调信息和背景的作用从传递着、沟通信息、接受者与情境四方面来分析。

(1)对于传递者, 其威信、与接受者的相似性都会影响他提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而传递者的说服意图也是直接影响着他人态度的主要因素;说服者的吸引力,不同程度上对于接受者的认同大小影响不同。

(2)对于沟通信息,信息的差异性、产生的畏惧效果、信息倾向性等都对于人们态度的改变起作用。

(3)对于接受者,其自身的人格因素、自我防卫干预、原有态度和信念的稳固性等都会对其态度的改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4)对于情境,因为态度转变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所以预先干预、分心、重复等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

二.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指出:当前的教育要适应新的环境与变化,掌握好、应用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需要,帮助学生战胜各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而作为一名师范生,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了解到了教育对象——四川广安中学的高一学生,其生理及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个体特征不明显,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能力相对比较弱。在于学生的谈话和日常沟通,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了解到:当前的思政教育存在某些问题。从态度改变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一是由于选用与传达缺乏科学性,教育信息不符合教育对象需要,缺乏可接受性;二是由于教育对象对教育者评价消极,造成在情感迁移和相符机制作用下,教育对象更多地进行反驳,抵制态度改变。依据霍夫兰德关于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沟通即传达者与目标靶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影响态度改变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差异、恐惧唤起、单双面论证、新颖与重复等变量。

三.态度改变理论在思政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构成思政教育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介体)、社会环境极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由此可以看出,态度改变过程与英语教学教育过程具有类似性和相互联系之处,如传达者与教育者,沟通信息与教育内容和方法,周围环境与社会环境。所以我们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上态度改变四要素入手,从思政教育者的角度探讨态度改变在思政教学及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一)思政教育者要注重印象管理

教育者要改变教育对象的知觉偏差,必须站在教育对象的立场审视自我,重视自身的印象管理,引发教育对象对自己进行积极评价、产生积极情感。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印象管理内容既包括自身人格、知识、能力等内隐特质,也包括衣着打扮、表情、语言等外显特征。

(二)思政教育者要合理利用说服信息

1.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说服信息与说服对象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所以要注意比较信息差异量。思政教育者在具体说服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说服信息,要和说服对象具备一定量的认知信息差异,这样才能取得说服效果。

2.思政教育者选择的说服信息要有针对性,注意考虑单方面信息(正或反)与双方面信息(正和反)

3.合理利用畏惧性信息,并且注重信息的说服方式、渠道,这样也会影响说服的效果,改变态度。

(三)思政教育者应抓住说服对象的性格特征

了解说服对象的人格特征,从人格中寻找“说服点”;遵循说服对象的心理规律,作为思政教育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与赞赏,利用机会提出改变态度的小要求,得到改变后再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思政教育者,我们应该把握好态度改变的一般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科学、有效地借鉴和运用态度改变的方法和理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变态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排球教学,心理状态,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在现代教育领域中,教学改革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运动心理是教学改革的新型教育,在运动心理教育中,有关学生的学习心理、情感教育、全面心理教育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目前,许多教科书和有关资料只详述了排球技术的重点、难点和传统教法,而对学生心理状态发展这方面资料却很少。本文根据排球教学中学生的心理观察和有关资料的收集,对排球教学中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研究。

1、研究方法和对象

1.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和分析比较法及问卷调查法

1.2研究对象:广西部分高职高专排球普修课学生

2、结果和分析

2.1高校排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2.1.1心理状态关系到排球教学实施

所谓心理状态就是指人在各种情境中产生的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的表现被称为心理状态。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排球教学改革也发生了变化,学生各种心理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赖于其心理素质提高的水平,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豁达活泼的性格等良好的心理状态时,排球教学工作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大力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是时展的需要,它对于提高学生在排球教学中的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和思想的协调发展,提高学校排球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2.1.2学生的心理训练对排球教学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是调整良好心态的关键,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目前大部分地区体育教育薄弱,在上排球课前,多数同学没有接触过排球,认为排球技术复杂,课时又少,担心学不好。为了解除这种畏难情绪,在上第一节课时,首先,要跟他们讲解心理因素与学习技术的关系,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排球技术的心理障碍,用语言诱导的方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给他们讲优秀运动员的事迹,看优秀运动员技术动作录象,使他们羡慕,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2.2心理状态诱因分析

2.2.1 人的心理状态是大脑皮质的技能反应,是主客观刺激使大脑皮质原有动力定型受到破坏而

产生的消极情绪。这一过程所引起的兴奋通过扩散或诱导,使内脏器官活动发生变化同时腺体分泌失调所产生的刺激反馈到大脑皮层,与动力定型的破坏过程结合起来,就导致了心理障碍的产生。

教学中学生临场的心理症状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2.2主观因素引起的情绪变化

2.2.2.1学习动机对心理状态的影响

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否正确,目的性是否明确,是引起学生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与学生

*石丹青 女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沈桂萍女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课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促膝交谈,发现有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只是为了学会几种动作来应付考试,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技能来掌握,练习时往往情绪不够高涨。科技论文。

2.2.2.2个性特征及身体状况对情绪的影响

学生的个性特征及身体状况,也是影响情绪变化的原因。有一部分学生以为自己身体条件比较好,素质好,技术水平稍高,把自己估计太高,沾沾自喜,出现骄傲自满的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总认为自己素质较差,运动能力薄弱,天生就笨,对学习动作缺乏信心,不愿意努力,更不主动自觉地去学习,产生自卑心理,更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

表1、排球教学中心理状态及其影响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书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文学与文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