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管;措施

1基本情况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辖8个乡(镇)、204个行政村,总人口38.5万人。全县总土地面积435 km2,其中:山区面积169.5 km2,平原面积265.5km2;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和小麦等。2010年底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59.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221元,博爱县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23.25亿斤,是河南省89个产粮大县之一。加大水利建设力度,提高农业设施水平,是该县当前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

2自然灾害情况

由于博爱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气温与降雨量变化剧烈,汛期时,降雨量集中,强度大,来势猛,往往造成农田被淹。当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时,则持续高温、干旱少雨,旱涝交错,灾害频繁。北部山区目前基本无灌溉设施,大部分耕地属望天收,在干旱年份常常颗粒无收。南部平原主要是旱灾,少部分地区由于地势低洼而形成涝灾。县域内灌排配套设施年久失修、严重老化,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2.1 旱灾

博爱县由于山区水源贫乏,虽有丹河水源,但处于谷底,搞水利工程,投资大、效益低,加之劳力不足,搞水利化困难较大。据气象资料统计,从1955年至1980年的25年期间,共发生各种类型的干旱59次,其中重旱32次,轻旱27次。博爱县发生的干旱有春旱、初夏旱、伏旱、秋旱、冬旱。春旱发生在3-5月,正值小麦返青和成熟阶段,发生频率为76%。初夏旱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发生频率为56%,初夏旱正是夏收夏种季节,会严重影响春播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晚秋的适时播种。伏旱发生在7-8月份,正是秋作物旺盛生长,地面和叶面蒸发量最大,需水量最多的时期,伏旱发生频率为60%。秋旱发生在秋播季节9-10月份,发生频率为44%。

可见,博爱县干旱发生频率较高,一般是十年九旱,涝中有旱,每3-5年有一次旱灾。对山区人民生活影响极大。

2.2 涝灾

建国以来博爱县发生的较大的洪水主要有2次,1954年丹河洪水最大,洪峰流量1800 m3/s,在机房村以南漫堤,受灾面积7.79万亩,成灾面积3.69万亩,绝收1.22万亩。1955年期城石河山洪爆发,流量达115 m3/s,下期城、马营、东关和小中里等村受灾面积1万亩,大量冲毁房屋,挟走粮食、淹死牲畜。1956年开挖了期城石河,1958年修建了月山水库,1982年修建了北横河,几十年来没有遭到洪涝灾害的威胁。

3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3.1 小型水源工程标准低、数量少,灌溉水源短缺

博爱县农田水利灌溉的水源工程主要是中小型水库、泉组、坝(闸)、机电井,北部山区还有水窑、水池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灌区来水量减少,灌溉面积减少。博爱县平原区、北部以丹河水为水源,即丹东灌区(包括泉组灌区)原有灌溉面积13.5万亩,现因来水不足,现在灌溉面积减少到9.0万亩,供水末端村庄,不得不打井灌溉。

(2)机电井较浅,出水量不足,满足不了现代农业需要。根据2010年统计年鉴,全县原有5019眼机电井,多为20世纪60-80年代修建的,井深为20-40 m左右。根据本次规划组织的统一普查,能正常使用的仅3869眼,其余1150眼机井出水量减少,部分井甚至抽不出水来,有些机电井泉眼淤塞、抽沙塌陷等问题较多,难以满足农作物灌溉用水需要。

(3)山区小型水源工程少,建设标准低,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极为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山区以打井、微集水、建提水站等形式,解决灌溉和人畜吃水问题,但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上近年来干旱少雨,导致部分山泉枯竭,集雨水池、水窖蓄水严重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工程已经报废。

3.2 田间输水渠道多为土渠,水的利用系数低,高效节水工程少

农田灌溉输水渠道大多为土渠,坍塌后淤积渠道,而且渠堤单薄,渗漏水、跑水,甚至渠堤决口现象时有发生,渠道的输水能力的严重降低;原防渗衬砌渠道因建设质量差,建成投入运行后缺乏资金对渠道进行正常的养护和维修,加上已运行了几十年,目前衬砌层裂缝损坏脱落严重,大部分已丧失防渗功能。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4。

井灌区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但因长期以来投入不足而发展缓慢,节水工程少,节水灌溉面积所占比例小,仅占耕地面积的26%,喷灌、微灌等先进灌溉技术发展滞后。农田灌溉周期长,灌溉水浪费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38。

3.3 排灌河渠建筑物老化失修现象普遍存在

全县农田水利灌排渠系建筑物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设计标准低,建筑材料及施工质量差,建筑物多系白灰砂浆砌砖石或砖渣混凝土结构。加之运行养护维修跟不上,建筑物长期带病运行,老化损坏严重,完好率40%左右。同时,建筑物配套不完善,调控水能力差,灌溉期间群众到处扒口引水,浪费水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

3.4 排水河道标准偏低,一遇较大降雨极容易形成涝灾

一是县乡主要排涝河道淤积,堵塞较为严重,河道堤防标准低。二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土地承包户,农民群众种地积极性较高,为增加收入,平堤、填河种植现象较为严重,长济、焦温高速公路、南水北调等工程破坏排水系统等现象也造成了很多新的排水不畅。如2003年以来,金城乡刘村、南邱村、西金城、孝敬镇的刘村、蒋村、西界沟、清化镇的南朱营、磨头镇的大屯、王堡等汛期田间排水不畅较为严重,给群众的粮食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

3.5 专管队伍少、管理设施和管理手段落后

灌溉用水期间,在渠道上任意扒口、私埋涵管、堵坝拦水等现象较多,造成上游大水漫灌,而下游用不上水的局面,用水矛盾突出;测水量水设施落后,用水计量很不准确,给水费计收带来了一定困难,而且灌溉水浪费严重,管理工作十分被动;管理所管理房损坏破旧,屋顶漏雨,墙皮脱落,个别楼板已断裂。有些管理所没有管理房,给工程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

4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重要性

根据博爱县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田水利的要求、水资源条件和财力可能,小农水建设项目实施完成后,博爱县粮食生产的支撑条件将明显改善,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成为河南省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示范区。

5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管的措施

5.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政府推动机制

为了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顺利实施,博爱县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常务副县长和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水利、财政、农业、林业、国土等部门及项目区相关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积极推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政府推动机制。领导小组抓大事,解难事,通过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项目的配套资金落实、建后管护等实际问题。领导带头深入现场一线,督促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通过示范带动,营造关心、支持、帮助小农水建设的良好氛围,确保了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5.2群众广泛参与,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注重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宣传,引导社会、群众全程参与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形成了社会群众支持水利建设的良好氛围。在项目前期,设计部门到项目村组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避免理论设计与群众需求两张皮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区受益村选派群众代表和懂技术的老党员干部实行现场挂牌现场监督,对工程施工中间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同时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和建成后,以行政村为单位设立公示牌,公布建设内容、投入资金等相关内容,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通过群众广泛参与,形成了项目区工程建设县、乡、村、组都有专人进行质量跟踪监督的局面,从材料检验到施工质量全方位把关,杜绝了质量隐患。

5.3认真落实政策,为工程管护提供保障

为切实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博爱县水利局积极协调,博爱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建设中机构编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批准成立了博爱县水利服务中心,中心下辖8个乡镇水利服务站,编制人员25名,每个乡镇水利站派驻2-3人,负责管理乡镇范围内的用水协会,指导协会开展各项工作。各村农民用水协会负责工程的经营管理,根据墒情实行统一浇水,确保及时灌溉。同时,为保障工程养护所需人力、物资的正常投入,用水协会建立了公开透明、持续稳定的经费筹集机制,通过村民大会集体商定灌溉用水费用,然后从灌溉费用中提取一小部分作为管护经费,灌溉费用确定为每度电1-1.2元(农用电费每度0.8元),从中提取0.2-0.4元用于协会管理人员工作补助和农田灌溉设施日常维护,水费使用情况按季度公示。由于用水户直接参与管理,各用水组织这样既不增加农民负担,也使受益农户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为工程管护履行一份义务。做到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保障了用水协会公正、民主、透明运行。真正做到了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有人管、有人修,形成了良性管护长效机制,有效降低了灌溉成本,提高了用水保证率。

5.4积极探索,创新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范文第2篇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今年我市先后遭受汛灾、重大旱灾和台风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

重损失,暴露出了我市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亟待提高。为切实抓好20__年度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期治水方针为指导,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探索建立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为重点,切实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步

伐,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主要目标和任务

今冬明春,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和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灾之年促大干,高标准完成中央、省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全市除险加固工程项

目,完成全市大中小型灌区整治和渠道清淤,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新增灌溉面积4万亩,新增排涝面积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5万亩,改造中

低产田8万亩,解决1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夯实水利基础设施,提升防汛抗旱、饮水安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设施水平。

三、建设重点

1、确保完成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任务。一是要切实抓好中央、省补助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加快已开工工程的施工进度;抓紧做好﹡﹡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扫尾验收工作;对未开工的省规划内的一般小㈠型和小㈡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积极筹措资金,尽快组织实施,在12月中旬前开工,确保明年汛前完成。二是抓紧实施市政

府《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市病险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下达的60座水库和4条堤防的除险加固工程,确保明年汛前完工。三是按上级要求,在20__年3月底前,

完成已列入水利部最近编制的《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内83座病险水库的大坝安全鉴定和核查工作,在20__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工程初步设计和审批,在3年内完成除险

加固任务。

2、扎实做好各类规划和预案的编制。各地要科学编制农田灌溉专项规划。针对各类灌区,尤其是中小型灌区在今年抗旱工作中暴露出来的抗旱服务能力低下的现状,加强农田

灌溉工程建设。依据农田灌溉专项规划,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强灌区渠系配套建设,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防汛抗旱保灌能力。各地要成立以县(市、区)分管领导任组长[文秘站:]、各

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田灌溉专项规划编制小组,落实规划工作经费和编制人员,用一年时间完成编制工作。通过专家评审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作为指导辖区内农

田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的法定依据。

3、切实抓好灌区续建配套和渠道清淤。针对今年抗旱工作中存在的渠道清淤不到位、渠系渗漏严重等问题,各地要加大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渠道清淤的力度,继续抓好﹡﹡

灌区等国家投资项目的建设。有组织地进行以节水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和更新改造,提高渠道输水能力,恢复有效灌溉面积。本着“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采取政府补一点,群

众自筹一点和“一事一议”等方式组织受益群众对灌区进行渠道维修和清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以资代劳或由用水户协会组织设立渠道清淤专项基金,由专人管理,专业队伍

施工对渠道进行清淤。全市大中小型灌区必须进行全面整治,对有渗漏、较易发生滑坡、塌方的险工险段要进行加固处理,对所有渠道都必须彻底清淤,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和田间

灌溉效率。

4、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搞好省级农村饮水解困二期项目验收工作,认真组织编制上报各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可研报告及实施方案,抓紧做好施工前期准备

工作,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各项建后管护措施。着力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年内结合新农村试点村的饮水安全建设,力争解决15.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5、切实抓好水源工程建设。各地要高度重视水源工程建设,对库容淤塞的小型水库和小山塘进行清淤,恢复库容,增加蓄水量;要科学规划,采取拦、蓄、提、引等多项措施

兴建一批小型水源工程;因地制宜兴建机井泵站,打抗旱井,开发地下水资源。抗旱期间建设的水源应急工程,要进一步予以规范和完善;新建设的水源工程要符合规程规范,水

行政部门要加大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做好勘察设计和施工指导。

6、积极推进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试点工作。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是今后十年农村水利工作两件大事之一。各地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扶持引导农民参与用水管

理改革,组建农民用水协会。每个县(市、区)重点抓好10个县级农民用水户协会示范点,在今年12月前完成示范点的组建工作,市里在12月中旬对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试点工作

进行验收。通过试点示范,大力推进农民参与用水改革,力争到20__年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工程

由农民用水户参与管理。四、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今冬明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认真落实行政首长责任制和“防汛、抗旱

、冬修”三位一体的责任制,建立部门负责和技术负责制,严把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关。要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谁受益,谁投劳”的原则,有计

划,有组织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使这项工作长期化、制度化,确保水利设施的兴建、维修和管理良性运行。

2、深入调查,科学制订规划。各地要根据近年来水旱灾害的特点,深入基层,认真调查,摸清底细,理清主次,确定目标。特别是针对今年抗旱工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

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地编制各县(市、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

3、创新机制,拓宽投资渠道。继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集中力量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老建扶贫、移民安置等专项资金,新建

一批水利工程。积极引导受益群众投资投劳,建设一批小型水利设施。不断探索水利建设市场化运作新路子,扶持发展民营水利,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兴办水利事业。结合农村用水

户协会组建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建设、谁拥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进一步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采用拍卖、租赁

、承包等形式盘活水利资产,不断开发建设新水利项目,形成水利建设良性运作机制。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范文第3篇

"国庆"、"中秋"刚过,秋收秋种正忙,一年一度的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即将在全国陆续展开。今天,水利部在三峡重镇湖北宜昌召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交流各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做法和经验,现场考察学习湖北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分析形势,研究进一步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政策措施,部署今冬明春农村水利工作。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水务)厅(局)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水务)厅(局)的农水处长、农建办主任,水利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的负责同志。我们还邀请了财政部、农业部、国家农发办的同志到会指导,邀请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社、农民日报社、农村工作通讯杂志社、中国水利报社、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杂志社、水利部网站和湖北省有关新闻单位的同志与会。在此,我谨代表水利部和汪恕诚部长,对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这次会议之所以在湖北召开,是考虑近年来湖北省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和改革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较好成绩,并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一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作,省委书记俞正声亲自听取汇报,省委常委专题研究和部署冬春水利建设。二是按照中央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把开展大规模的高产农田建设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大投入力度,每年整合各方面资金10多亿元,专项用于100万亩高产农田建设;三是为了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省政府专门就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投劳出台意见,政策配套力度大。四是按照中央关于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在调整乡镇水利站的机构设置、落实水管单位定额标准、鼓励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等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面。宜昌市在湖北省又是比较突出的,相信大家在今天下午和明天参观了宜昌市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后,还会有新的认识和感受。

湖北省委、省政府,宜昌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都十分重视,从今年年初就开始准备。今天,周坚卫副省长、李佑才书记又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会,湖北、北京、山西等省(市)水利厅局的负责同志还要介绍各自的经验,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和借鉴。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情况

去冬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50号)和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要求,以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深化改革,注重实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上连续下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农村水利重点项目开局良好。据各地上报的数字汇总分析,*年9月至*年4月,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完成投资610亿元,比上年度增长8%;投入劳动工日29亿个,比上年减少15%;完成土石方60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5%。共修复水毁工程27.6万处,加高加固堤防2万公里,疏浚河道4.7万公里,清淤渠道45万公里,加固大中小型水库6866座,新建小型水库909座、塘坝4.2万处、水池水窖73.2万个、机井14万眼,新增蓄水能力15.9亿立方米;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6729万亩,比上年减少5%;新增除涝面积1768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2144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21%、14%;改造中低产田面积239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万平方公里;兴建村镇供水工程1.8万处,新增供水受益人口2198万人,比上年增长18%。

从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完成的工程量和效益来看,近年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体上连续下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有些指标还有增加。增加较多的有水毁工程修复、河道疏浚、渠道防渗、小型水源工程、饮水安全工程等。这些工程对保障项目区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尤其是对保障今年的抗旱春灌用水和安全度汛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冬今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各地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工作重点,工程建设的内容和标准与地方农业和农民需求结合得更加紧密,成效更加显著。湖北省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发,把建设高产农田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内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一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00万亩;山东、山西、浙江、广东、云南、河南等省紧密结合国家实施的人饮安全工程,突出抓好村镇供水工程建设,新增供水受益人口都在百万人以上;河北、陕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则立足于提高灌溉保证率,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为重点,大力开展田间配套、节水灌溉、小水库、小塘坝等工程建设;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甘肃等省(市)针对旱山村、严重缺水村量大面广的实际,加大投入力度,以村为单位,以农户为单元,大力实施以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治水兴村"工程;福建、安徽、湖南、江西等省根据去年洪灾较重的情况,重点开展水毁工程修复、排涝泵站技术改造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排涝能力;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省(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重点实施以乡村河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为重点的生态工程建设;宁夏、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针对干旱缺水的实际,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这些农田水利工程符合当地实际,反映了农民的愿望,对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深得民心。

今年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保持了发展的势头,农村水利重点项目都有良好的开局。其中,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中央投资由去年的20亿元增加到今年的40亿元。预计还会增加。灌区节水改造(包括大型泵站改造)项目投资基本稳定在上年的水平。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试点项目于去年开始启动。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目前项目总体进展顺利,政策效应已开始显现。不仅带动了地方和受益农户增加投入,而且对建立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今年扩大了试点规模,中央财政投入从去年的3亿元增加到今年的6亿元。

(二)防汛抗旱取得显著成效,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华北北部、东北西部以及西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春旱较重,4月全国耕地受旱面积一度达2.64亿亩,高出常年同期均值21%;重庆、四川、贵州北部、辽宁西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夏旱,其中重庆、四川发生的特大干旱为历史罕见,8月下旬,全国农作物受旱面积1.71亿亩,比常年同期均值多21%。受台风连续登陆和部分地区频繁降雨的影响,我国珠江流域的北江上游武水发生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大洪水,西江干流发生超警戒洪水,闽江流域发生了仅次于1998年的大洪水,长江流域的湘江上中游干流发生有实测记录以来的第二大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发生了超过历史实测记录或历史第二位的大洪水,局部地区山洪、滑坡、泥石流、涝灾等发生频繁,华南、江南的广东、福建、浙江、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全国农作物因洪涝受灾面积1.45亿亩,其中成灾0.85亿亩,受灾人口约1.45亿,倒塌房屋8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

面对严峻的防汛抗旱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救灾工作。总书记、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在防汛抗旱的关键时刻,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多次深入灾区指导抢险救灾工作,慰问受灾群众。各级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控;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生产自救,各项"防、抢、撤"措施具体到位,确保了主要工程的防洪安全运行,有效减轻了人员伤亡和水旱灾害损失。据有关部门初步分析,由于今年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受旱农田大部分都采取了有效的防旱抗旱措施,我国夏粮仍然获得了好收成,全年也将保持近年来农业持续发展、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良好势头。

(三)各地更加重视有关政策的研究和出台工作,全面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迈出重要步伐。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下发后,各地区、各部门按照通知要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积极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全面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是地方配套政策陆续出台。目前已有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广西、重庆、云南、青海、宁夏等省(区、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实施意见,其中云南、重庆两省市的意见是由省市人民政府制定下发的;天津、安徽、河南、、甘肃、新疆等省(区、市)的实施意见正在出台过程中。

二是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试点已经启动。目前已有河北、山西、内蒙古、黑龙江、浙江、江西、山东、江苏、河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试点工作。其中,山西省较早开展了县级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有89个县完成了规划编制,有50个县的规划通过县人大审议,开始实施;河北省已有7个试点县完成规划编制,4个县的规划经过县政府或县人大批准。

三是各级财政投入有所增加,一些项目实现了投资来源多元化。据各地上报的数字汇总分析,去冬今春各级财政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为354.9亿元,比上年增加45.7亿元,增长15%。其中,中央财政投入83.1亿元,省级财政投入8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15.4%。省级财政投入与上年相比增幅较大或有明显增加的共有14个省。其中增幅超过5000万元的有河北、安徽、广东、海南等4个省;增幅超过1亿元的有山西、辽宁、江苏、山东、四川、云南、江西等7个省;增幅超过2亿元的有浙江、河南、湖北3个省。

近两年,行业资金投入水利项目出现新动向,如在一些地区,烟草业、制糖业投资水利建设,发展节水灌溉。这种发展模式的内涵是,通过改善灌溉条件,提高烟草或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公司与农户"双赢"的目标。云南省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65亿元,建成灌溉保证率较高的基本烟田1377万亩。目前已建成182万亩的节水灌溉工程,共投资11.78亿元,其中烟草公司投资7.73亿元,约占总投资的2/3。这是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工农业"双赢"的成功范例,也是以工补农解决农田水利建设投入问题的又一途径。目前,在重庆、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市),都有类似的情况。

四是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一事一议"的组织方式作为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重要内容正在全国推行。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尽管"一事一议"在实践中困难较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仍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湖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做好引导和鼓励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的通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四川省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意见(试行)》,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出台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引导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一事一议"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不仅为当地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而且给其他地区以有益借鉴。不少地区还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创新"一事一议"的内涵和方式,根据工程的受益范围,实行"一渠一议"、"一圩一议";对跨村跨乡镇的工程实行"人大议定制"等。"一事一议"的全面推行标志着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由政府决策和组织、农民被动服从和参与,向政府扶持和引导、农民自主决策和自主管理的根本性转变。

五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根据国办出台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水利部和有关部委出台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各地的水管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特别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2万多个农民用水户协会相继成立,由协会管理的田间工程控制面积在大型灌区已达36%。河北省开展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起步较早,目前已有88%的工程完成了管理体制改革任务,盘活资产约50亿元。甘肃省张掖市把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推进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作为水权制度改革,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张掖市共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790个,参与农户26.1万户,协会工作人员5000人,管理斗渠4633条,控制灌溉面积315.4万亩,初步形成了"灌溉单位+用水户协会+用水户"的灌区管理新体制。

二、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形势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去年以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形势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今年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形势较好,我们做好工作的有利因素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三农"问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宏观环境更加有利。中央连续三年出台了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一号文件"都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和支持政策,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明了方向。特别是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基础上,又明确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应该说,无论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还是村容整洁,都需要通过加强农田灌排、农村饮水和农村水环境整治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因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二,社会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关注程度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伴随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连续几年出现下滑之后,全社会对农田水利设施薄弱、投入不足、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各界到人民群众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大家普遍感到,如果再不重视和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灌排工程的保障能力将进一步下降,直接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基于以上认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加大了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支持力度。这种支持不仅体现在投资规模的增加,而且体现在注重制度建设等其他方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地方各级人大、政协以及有关的政策研究机构,也在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专题调研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反映情况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个全社会关心、支持农田水利,为改变农田水利现状积极建言献策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第三,各级政府更加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财政对"三农"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都有增加。从"三农"发展的大环境看,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稳定、完善和强化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的基础上,明确了"三税划句号"(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三补都增加"(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投入三高于"(支农资金增量、国债和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直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高于上年)、"强化三项政策"(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工权益保护)等一系列强农政策。今年,中央财政预算支农资金规模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从水利发展的自身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在搞好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继续把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逐步扩大中央和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切实抓好以小型灌区节水改造、雨水集蓄利用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把中低产田和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作为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的重点;在巩固人畜饮水解困成果的基础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这些政策要求,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加大了投资力度和调整投资结构,今年实际安排农村饮水安全、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农村水电、小型农田水利等重点项目建设资金共80多亿元,比上年增加10多亿元。这是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保证。

第四,今年的水旱灾害为我们认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紧迫性提供了又一次难得的机遇。在抗御今年的水旱灾害过程中,水利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是在受灾最严重的重庆市,仍然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无忧,有约1000万亩农田喜获丰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地方水利工程比较完善,管理比较到位。而在其他地方,都不同程度地暴露出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建设标准偏低、应急预案不够完善等问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不强。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为我们反思、发现和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水旱灾害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各级政府对农田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大灾之后要大干,已经成为全国上上下下特别是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第五,国务院适时召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又一次强化了各级政府对推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责任。9月28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100个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市、区)进行了表彰。在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始之前,由国务院开会进行部署,这在多年来还是头一回;在国务院会议上表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也是多年来的第一次。表明国务院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既是一次责任的强化,又是一次巨大的鼓舞。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分析了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加快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这对搞好今冬明春及今后一段时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全面分析当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利条件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重点项目建设有了跨越,但面上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大江大河防洪能力明显提高,但中小河流洪涝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台风等灾害点多面广频发,灾害损失呈加剧之势;防洪减灾受到普遍重视,但对防旱抗旱重视不够;国家投资有所增加,但农户投工投劳大幅度减少,资金缺口仍然很大。出现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原有的保障机制已经被打破,而新的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又因落实不到位,政策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如在贯彻落实国办出台的《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方面,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省(区、市)没有出台实施意见;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目前还处在试点阶段,如何编制与实施一个科学、权威、操作性强的规划,尚没有一个完整的办法可以遵循;中央的投资政策在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方面还远未落实到位;很多地方还缺乏动员组织农户积极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效办法,通过"一事一议"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比例还不高;非经营性水利工程改革难度大、进展慢;用水户协会发展较快,但在加强自身建设和改善外部环境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基层水管单位还比较困难。

此外,在乡镇水利站改革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过分强调撤并机构和减少人员,而对水利站的特殊性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新组建的机构难以保证完成基层水利管理的繁重任务,特别是难以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履行。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总之,我们既要看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有利条件,又要看到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坚定信心,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研究对策,强化和实化各项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政策,狠抓落实,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减到最小,努力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点和要求

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把工程建设与推进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结合起来,把重点项目建设与推动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结合起来,力争实现投入、规模、质量、效益的新突破,为明年和更长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抓紧水毁工程修复和抗旱应急水源建设。受今年台风、暴雨和洪涝的影响,部分地区水利工程损毁严重。据统计,全国因洪涝有4800座水库及水电站损坏,其中有9座小型水库垮坝;损坏堤防5.6万处、6000公里,堤防决口8700处、700公里;损坏护岸4.6万处,水闸1万座;损坏灌溉设施18万处,机电井1.3万眼,机电泵站6200座,冲毁塘坝5万座;损坏水文测站470个,通讯、水文设施水毁4100处。另据有关部门对我国洪水发生的规律分析,*年大江大河发生流域大洪水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这些工程得不到及时修复,将直接影响明年的春灌用水和度汛安全。因此,各地要把水毁工程修复作为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及早布置,尽早完成。在工作安排上,一是要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对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要优先安排修复,确保饮水安全;对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用水的库、塘、渠、机电井等,要力争尽早完成,确保明年春灌用水;对各类防洪工程,必须抢在明年汛前完成,确保安全度汛。二是要避免简单重复建设。要重新审视水毁工程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建设标准的可靠性,对不符合新的治水理念的工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适当调整工程规划,合理确定建设标准,确保工程修复的质量和效益。

目前,全国主要江河主汛期已经结束,发生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的可能性不大。全国大部分地区江河水位偏低、来水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不足,如果冬春降雨偏少,明年春季的农业生产用水形势将十分严峻。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较大,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情发生。特别是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出现异常天气、极端天气的情况越来越多。总结干旱发生的规律和防旱抗旱经验,针对重庆、四川今年干旱暴露出的问题,做好抗旱水源建设和相关工作,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一是要防旱与抗旱结合,以防为主。要坚持大中小结合、蓄引提结合的原则,根据当地的条件,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供水工程,这是防旱抗旱的基础;要考虑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联合运用,建设与管理并重,通过非工程措施和加强管理,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制定和不断完善抗旱应急预案,保证抗旱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要统筹考虑发生一般干旱、严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的不同要求。对一般工程而言,只须考虑抗御一般干旱或严重干旱的要求,按照现行的建设标准规划和设计。一旦发生超标准的严重干旱或特大干旱,即开始启用在一定范围内兴建的少量高标准水源工程。这些少量高标准水源工程也应在平时建设,急时启用,以保证发生严重或特大干旱时,受旱地区群众生活和主要生产用水基本正常。

(二)扎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近两年来,国家在保障农民饮水安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用两年时间解决212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工程,提出"十一五"期间解决1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根据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将原定"十一五"时期解决1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的目标提高到1.6亿人。与上述决策相配套,中央安排专项投资的规模也不断加大。这对我们来讲,既是盼望多年的机遇,同时因担子更重、要求更高,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今冬明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在完善"六制"、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前期工作。要按照《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目标调整的内容,进一步调整细化各省(区、市)的规划目标,逐级分解任务,将需要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类型和人数落实到村组或农户,实行名册管理,并通过报刊等形式予以公示。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必须符合规划,必须按建设程序履行申报和审批手续。二是进一步抓好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是加强工程建设、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要千方百计保证其落实到位。省级要按照配套资金不低于地方配套资金30%的要求,带头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今年,我们根据配套资金的有关规定,在安排项目时对省级配套资金足额落实的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适当增加了投资规模;而对省级配套资金不落实的省份,相应核减了投资计划。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严格执行这一规定。三是进一步抓好示范县建设。要通过全国100个饮水安全示范县建设,在工程规划、技术选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和总结经验,树立样板,起到对其他类似地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机构和能力建设。要加强办事机构,充实得力人员,落实工作经费,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要通过引进人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发挥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设计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优势等途径,全面提高机构和人员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以保证农村供水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项目的管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要一手抓工程建设,一手抓管理改革。通过工程建设促进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建设和改革提高农田灌排保证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当前要在加强项目管理的同时,重点做好三项工作:建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骨干工程完成评估体系,为灌区节水改造的项目验收提供依据;在开展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方法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现状调查,为科学分析节水潜力,制定节水灌溉发展目标提供基础和依据;修订《灌区管理办法》和《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补偿办法》,促进农田灌排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要加大管理力度,加强计划安排的前期审核,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对一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进行绩效评估,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加强二期项目管理的政策措施。

水土保持要在切实加强预防监督工作的基础上,搞好以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各项重点防治工程建设中,加大坡耕地水土综合整治力度,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水土资源;研究制定水土保持补偿政策,从煤炭、矿山、石油、水电等资源开发项目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所在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以拓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投资渠道,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农村水电要在继续做好水利系统"两改一同价"工作,继续开展400个高标准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的同时,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在贵州、重庆、内蒙古、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甘肃、陕西、新疆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成果。启动农村水电增收解困工程,探索以农村水电站为载体,建立国家扶持、银行小额贷款、农民持股、长效增收的机制,开辟农村水电资源丰富地区贫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新途径。

牧区水利要全面系统地总结近年来试点工作的经验,为扩大试点和全面实施《草原生态建设水资源保障规划》作好准备。

(四)以"用水户协会"为主要载体,积极引导农户开展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点多面广,投资需求巨大,不能完全依靠国家投资解决,尤其是面上的小型农田水利项目,需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因此,各地在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与管理的同时,要高度重视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推动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时,要充分发挥两个作用、切实抓好两项工作,即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抓好中央财政"民办公助"试点项目的管理;发挥受益农户的积极性,以用水户协会为主要载体,抓好"一事一议"。

总结去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试点项目实施情况,为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管理效率,今年,财政部、水利部在增加中央财政投资规模的同时,修改了项目管理办法,包括提高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中央补助资金比例;适当下放审批权限,把项目的决策权交给省级水利、财政部门等。各地要严格按照财政部、水利部文件要求,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制定措施,狠抓落实。要在确保资金安全、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效的基础上,重点在管理和改革上下功夫,以促进"民办公助"新机制的尽快建立与完善,保障今冬明春及以后小型农田水利"民办公助"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如何发挥受益农户的积极性,目前关键是要抓好"一事一议"。针对一些地方存在的认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得力等问题,我认为抓好"一事一议",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加强宣传,提高干部群众对"一事一议"的认识,增强工作和参与的自觉性;二要落实责任,把宣传、动员、组织和帮助用水户协会通过"一事一议"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情况,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三要制定和完善具体办法,使"一事一议"有章可循;四要通过典型引路,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五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实践证明,只要所"议"之事确实符合大多数村民的意愿;"议"的过程,充分发扬了民主而不是搞形式;实施中充分发挥用水户协会的作用,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村务公开,就能够得到村民的拥护,就能通过"一事一议"把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开展面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都要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为依据,在规划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尚无规划的地区,要按照开展县级规划的要求,尽快组织编制和报批,以保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科学有序地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五)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工作重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中已经明确。如何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去年我在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过,今年在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上,回良玉副总理又从更高层次、更加全面地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一定要按照回副总理的要求,从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健全政府投入机制、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健全建设管理机制、健全规划编制机制五个方面,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三个问题。

第一,要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健全新机制是一项政策性、针对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有个基本要求,那就是必须吃透"两头"。一是"上情",二是"下情"。只有吃透两头,全面掌握基本情况,科学分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按照总体要求提出工作的思路和措施,才能推进新机制的建设。怎样吃透"两头"?一要认真学习国家的基本政策,特别是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要求;学习有关经济、法律和社会管理知识,吃透上情。二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地的实际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等,吃透下情。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我们强调改革创新,是因为原有办法赖以存在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改革创新,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样,强调继承,是因为过去的经验和做法有些今天仍然适用,需要继承。比如明确政府责任的经验,不仅要继承,而且要强化;继续利用农闲季节,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尽可能多地搞劳动积累的做法,也需要继承,只是这种继承要与政府加大支持力度,与新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等其他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这种结合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第三,要加强对难点问题的研究。由于客观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过程中,各地都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如在统一编制县级规划方面,怎样确定规划的内容、范围和深度;如何处理与有关部门、相关规划和已有项目管理办法的关系。在投入方面,政府投入占多大比例,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如何管理政府资金,才能做到既能保证资金安全,又能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工程管理方面,对没有经营性收入或经营性收入不足以维持正常运行的工程,如何进行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等等。研究难点问题,解决难点问题,就是推进工作。因此,要结合各地实际,加强对这些难点问题的研究,为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确保贯彻执行回副总理讲话和国办通知精神取得实效。

(六)高度重视乡镇水利站的改革与发展。乡镇水利站是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今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30号),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了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为公益性职能,并从机构设置、管理体制、编制核定、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深化改革、加强建设的具体意见。根据国务院要求,各地要在*年底前完成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准备工作,*年初开始组织实施,*年底前基本完成。由于这项工作事关乡镇水利站的生存与发展,事关基层水利服务职能的正常和有效履行,各地要给予高度重视。各级水利部门要从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从水利发展的长远考虑,以对事业对同志高度负责的精神,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专门人员,开展专项研究,尽快提出符合国务院文件精神,符合当地实际的改革方案。

根据湖北、北京、江苏等地的经验,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要重点把握以下四点,即合理设置机构、理顺管理关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对此,我在去年的全国农建会上,在其他场合,都做过详细的阐述。除此之外,还应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充分考虑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充分考虑农村水利任务越来越重的实际,乡镇水利站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用水生产效率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立足田间节水,集中开展农田节水技术模式的集成;以种植业主导产业为基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资源,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节水示范区;以科技示范户和种田大户为纽带,树立典型,辐射带动,全面普及农田节水技术,实现节约用水和高产高效双重目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根据灌南县农田区域的自然条件、优势农作物布局、水资源特点和农田节水发展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开展示范。拟在我县建立三个农田节水综合示范区,即:花园乡设施农业种植区、西北片(宁连路)旱作区、长茂镇设施农业种植区,每个区建立1-2个高标准农田节水示范带。通过示范建设,宣传普及农田节水理念,展示农田节水技术及装备,在精灌农业区达到节约灌溉水10-20%,玉米、水稻等旱粮单产提高10%以上,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单产提高20%以上;在水田灌溉区亩节水lOOm3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3~5%,水稻增产5%以上。

三、示范内容

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区域、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节水示范区,如花园乡设施农业防污节水综合示范区、西北片(宁连路)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长茂镇设施农业防污节水综合示范区。

花园、长茂设施农业防污节水综合示范区:在设施农业及适宜喷微灌的大田作物区,以精确灌溉、节约用水和提高效益为核心,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特点,示范喷灌、微灌、小管出流灌以及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实现水肥资源科学利用。在水稻田推广湿润灌溉、交替灌溉等技术,强化田间水分调控,促进水肥耦合,以水控肥、以水调肥,减少浪费,减轻环境污染。

西北(宁连路)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点,推广节水型作物栽培与种植技术,实现示范区农业用水变化状况的监控与信息化,示范推广测墒节水灌溉、小畦灌溉、低压管灌等技术,形成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

四、工作重点

1 示范区建设

根据灌南县农田节水类型,选择代表性强、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地点建立示范区。筛选确定针对性强、实用性好、效果佳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进行示范推广。

1.1示范技术

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在当地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技术成熟,简便易行,农民迫切需要,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潜力较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2示范作物

示范作物为当地的主导作物,具有培育支柱产业的潜在优势。

1.3示范规模

每个示范区的规模在200亩以上。

1.4示范标牌

示范区设立统一标牌,标明创建单位、责任人、目标任务、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2 制定方案

示范区按照县农委方案总体要求,制定本县区域农田节水示范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细化技术措施,配备工作人员,创造工作条件。

3 指导服务

县农委将邀科研教学院有关专家组建专家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问题。

4 技术研发

对不同技术模式、不同灌溉制度和不同设备及抗旱剂、保水剂、缓控释肥、微灌用水溶肥料等开展示范对比,筛选出适合当地、简便易行的农田节水技术集成模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示范应用效果。

5 墒情监测

在每个示范区设立土壤墒情监测点,适时开展墒情监测,为当地种植生产、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6 观摩学习

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展示带动作用,在关键农时季节,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民观摩学习。在示范现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解答农民技术疑点,帮助农民掌握技术操作要领。

7 总结验收

由县农委组织相关部门对农田节水示范工作进行总结验收,包括组织管理、技术措施、工作方法、成效经验等,为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工作奠定基础。

五、工作原则

建立农田节水示范区,推进农田节水是节水型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 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充分利用已有的工程设施条件,在建设完善混凝土渠道和低压管灌、暗管排水等节水工程的基础上,把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等措施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田间蓄水、保水抗旱、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增强抗旱节水综合能力。

2 坚持田间节水与综合管理相结合

灌南县节水农业建设中对输水渠道等工程节水措施比较重视,也有固定资金的投入渠道。而对以生物和农艺、农机措施为主的田间节水措施则重视不够,投资安排较少,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灌南县节水农业发展。田间节水是农业节水的薄弱环节,也是重点环节,潜力很大,诸如合理耕作增加土壤蓄水,地面覆盖增强土壤保墒能力,调整种植结构,培育抗旱品种,通过微灌施肥达到以水控肥、以水调肥等技术措施应大力推广。要坚持把农业节水耕作的重点放在田间,加强工程、设备、农艺和管理等措施在田间的集成创新,建立“蓄一集一保一节一用”综合节水技术体系。

3 坚持常规措施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在巩固常规节水措施的基础上,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节水农业新技术,坚持农业节水模式多样化发展。因地制宜修建防渗渠道,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在设施栽培、果园茶园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大力发展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推广应用适合县情的节水工程新技术和农艺新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4 统一规划与坚持分类指导相结合

在统一规划、强化宏观引导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经济基础,针对突出问题,实行分类指导。

5 坚持典型引路与整体推进向结合

农田节水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应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要认真总结已有的农田节水模式,注重技术的创新,并树立典型。要重视抓好示范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基层农技人员的主力军作用,示范技术,创造经验,带动面上工作开展。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农田节水办公室,由县农委主任耿学双同志挂帅,分管领导孙延良同志牵头,成金华同志为主要责任人,同时增加技术骨干若干名。

2 加强工作督导

县农委将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农田节水示范活动进行督导,加强检查,督促各项任务及技术措施到位情况,完成农田节水目标任务。

3 强化资金保障

县农委将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市、县财政和有关部门支持,尽可能将农田节水列入政府支农资金预算范围,增加经费投入。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防汛抗旱;重要作用

1农田水利工程对防洪抗旱的重要作用

1.1有效弱化自然灾害对农业活动的影响

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为干旱少雨且四季分明,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会有效的推动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产量。而我国的南方地区则大部分会受到来自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就需要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加强排涝设施的建设。当前利用农田水利工程能够有效地将自然灾害对农业活动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粮食产量。

1.2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

我国是人口大国,用于农耕的土地资源是比较少的。因此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支持下,发展现代化的农业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向。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必然要求,能够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当前的农田水利工程是多样化农业生产模式的重要表现,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1.3改善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通过实现运转协调和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并在先进管理技术的支撑下,使具体农作环节的作业量有所降低且确保农产品的收成率,强化农业生产的建设力度。科学化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能力使具体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有效的改善,进而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土壤盐碱化和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的现象,从最根本的环节实现对土地退化现象的遏制,进而在确保农业生产水平的基础上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并在现代化的水利管理设施支撑下,实现环保、绿色、安全的农作物生产,有效符合当下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建设要求。

2无棣县基本概况

无棣县位于山东省最北部,濒临渤海湾,属黄泛平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地带,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滨州市北海新区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全县版图面积1601平方公里,辖11个镇、街道办事处、571个行政村,人口4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55万人,拥有耕地99.7万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棉花生产大县。属典型的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据无棣县气象站历年降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6.8毫米,降水量的特点是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匀。平均年蒸发量为1285.5毫米,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各月差异悬殊。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2.3倍。其中,春季少雨,干旱多大风,3-5月份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6.37倍,春旱几乎年年发生,有“十年九旱”之说,夏季雨水高度集中、易涝,秋季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2.73倍,晚秋再现旱象,冬季寒冷干燥。一年内呈现“春旱、秋涝,晚秋又旱”的规律现象。属海河流域,地处诸河末梢,境内有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和秦口河四条干流河道和青波河等九条支流河道,大部分非汛期缺水或干涸无水,径流全部集中在汛期,靠拦蓄汛末尾水,丰蓄枯用。有簸箕李灌区二干和小开河两条引黄干渠,年均引黄量1.94亿立方米,但由于处于灌区最下游,受上游用水影响大,非适时浇灌期引黄量占有较大比重,跑、冒、滴、漏以及蒸发等损失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

3防汛抗旱工程项目

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2009年8月,首轮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于2012年6月份高标准完成了三年建设任务,工程效益十分显著,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除涝面积8.26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496.3万公斤,项目区基本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目标,受益人口39361人。在三年总验收中,以滨州市第一名的成绩被省验收组评为优秀等次。2012年我县完成了中央追加小农水建设资金项目1.2万亩,省级验收等次为优秀。

3.1“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①2015年度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项目区位于车王镇蒋桥社区,投资2556.23万元,建设面积2.26万亩,以泵站提水加管道输水灌溉模式为主,新建提水泵站8座,铺设输水管道37.937千米,维修和新建机耕道路4.49千米。工程已于2015年9月份开工,2015年12月份完工。②农业综合开发提质改造项目。项目区位于佘家镇,投资1189.86万元,建设面积1.4万亩,其中,3696.5亩采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维修生产桥9座,新建4米跨生产桥70座、6米跨生产桥5座,规划新建阀门井12座、泄水井2座。工程2015年10月开工,2016年5月份完工。③农业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区位于车王镇芦郭社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高产稳产良田2万亩,以管道输水灌溉为主,新建提水泵站7座。工程于2015年10月份开工,2016年5月份完工。

3.2引黄灌区治理工程

①簸箕李引黄灌区条渠清淤工程。工程位于簸箕李条渠上游,投资337.33万元,清淤工段长5.798千米,动土方24.75万立方米。工程2015年10月20日开工,11月30日前完工。②小开河灌区沉沙池清淤工程。工程位于小开河干渠沉沙池,计划投资170万元,采用泥浆泵施工,清淤工段长2千米,动土方25万立方米。工程2015年10月20日前开工,11月份完工。③小米河中游段清淤治理工程。工程投资65万元,对小米河水湾镇彩屯村至佘家镇刘仓村段进行清淤治理,治理工段长8千米,动土方10.5万立方米。工程2016年3月份开工,4月30日前完工。④幸福河清淤治理工程。工程投资320万元,对幸福河白杨河渡槽至富路大街段、院前街至张塔测流站段、李白祥桥至南陈闸段进行清淤治理,治理河道32.31千米,动土方41.44万立方米。工程2015年11月份开工,2016年4月份完工。⑤辛庄子沟清淤工程。工程投资280万元,对辛庄子沟进行治理,治理河道长度0.8千米,动土方4万立方米,并建设穿涵、排水涵闸等配套建筑物。工程于2015年9月份开工,11月30日完工。

3.3市级“四位一体”标准化方田建设工程

工程位于柳堡镇郭仪村附近,项目区北至海港路,东至小开河,南至王山水库,西至郭仪村,投资60万元,建设方田面积3000亩,工程以沟渠清淤、田间道路整修、林带种植及配套田间建筑物为主,清淤沟渠18千米,整修田间道路7.5千米,修筑田间建筑物4座。工程于2015年10月份开工,2016年5月份完工。

3.4防潮堤衬砌加固工程

①套尔河左岸海堤续建工程。工程投资3002.27万元,自套尔河左岸防潮堤原加固点向上游顺延3.6千米,其中,加高培厚0.87千米,新建防潮堤2.73千米,主要进行临潮侧护砌、防浪墙及工程观测设施建设等。工程于2015年10月份开工,12月完工。②漳卫新河入海口右岸防潮堤工程。工程位于漳卫新河入海口右岸,总投资1200万元,共砌石加固1.1千米。计划动土方7.26万立方米,混凝土0.72万立方米,铺设土工布2.05万平方米。工程2015年11月份开工,12月完工。3.5提水泵站建设工程①王山水库提水泵站工程。工程位于小开河输水干渠26+080桩号处,投资300万元,新建一座8立方米/秒的提水泵站。工程于2015年10月份开工,2016年6月份完工。②三角洼水库提水泵站工程。工程投资130.87万元,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清淤引水渠道500米;二是建设4立方米/秒提水泵站一座。工程于2015年10月份开工,12月完工。

4结论

在完善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整体条件有所提升,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通过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全新的技术应用下和国家的政策扶持下,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活动在传统环节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在不断的发展应用中,还能够为日后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效的准备,进而推动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作者:吴炳祥 单位:无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参考文献:

[1]邱胜民.浅谈农田水利工程在防汛抗旱中的重要作用[J].农业与技术,2015,16:63.

相关期刊更多

河北农业科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

河北农机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