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卧床病人护理步骤

卧床病人护理步骤

卧床病人护理步骤

卧床病人护理步骤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先天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引起的基层脑表面或脊髓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综合征[1],以起病急骤、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40~70岁发病多见,发病前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为特点,可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

患者除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外无中枢性瘫痪,使患者易忽视治疗、护理和预防措施,加强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健康宣教对治疗、护理、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2006年4月至2009年4月对40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由头颅CT检查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35~75岁,经保守治疗后痊愈38例,病情危重合并脑疝抢救无效死亡2例。

2 健康宣教的目标

健康宣教的目标是使患者获取健康知识,进一步改变健康行为,我们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育计划,使患者达到以下目标:(1)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及各项检查;(2)了解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3)教会患者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如何预防再出血;(4)出院后能遵医嘱服药,定期随诊。

3 健康宣教的步骤

(1)第一步:入院健康宣教:入院须知、环境介绍、责任护士及主治医师介绍、休息与饮食,使患者熟悉环境,心态平稳。(2)第二步:住院健康宣教:疾病的特点与基本知识、相关药物知识、再出血的防治,使患者懂得疾病的特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及预防再出血的因素。(3)第三步:出院健康宣教。出院后要继续服药的目的和方法、休息和饮食、门诊随访,使患者能遵医嘱服药,定期门诊复查。

4 健康宣教的方法

健康宣教应按宣教的步骤以循序渐进、重点强调的方法来完成整个健康宣教的过程,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学习兴趣等具体分析,采用面对面的语言交流、书面交流、书刊杂志等多种方式,使健康宣教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

5 健康宣教的内容

5.1 饮食与休息 急性期遵医嘱指导患者暂禁食,24~48 h后根据病情予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有高血压者限制钠盐的摄入,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告诉患者及家属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切不可因症状轻过早下床活动,减少近视,一切治疗和护理都应在床上进行。指导患者翻身时避免头部转动幅度过大,床上使用便器的方法、勿用力排便,如便秘可告诉医生、护士,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告诉患者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素的食品[3]。

5.2 心理疏导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头痛剧烈易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的情绪容易诱发再出血加重病情,我们要告诉患者头痛是因为脑出血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引起的,随着出血的停止,血肿的吸收,头痛会逐渐缓解,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用热情、亲切的语言为他介绍本病的发生、发病规律及情绪对本病的影响,以轻巧、娴熟的操作为患者服务,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从而稳定情绪,使患者能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

5.3 并发症的治疗 主要是预防再出血,告诉患者再出血多在发病2~4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为诱因,因此,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排便,防止再出血,告诉患者及家属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当突然再次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加重,应及时报告医生。

5.4 用药的宣教 遵医嘱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时应快速静滴,使用尼莫地平等缓解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时,可能出现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胃肠不适等反应,应适当控制输液速度,不要擅自把避光用物撤开。药物不可渗出血管外,以防组织坏死。

6 小结

两年来,在SAH患者中的健康宣教表明,经过护理人员耐心宣教,患者住院期间对疾病的认识提高,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出院后能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门诊复查,复发率降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率提高,加大了护患关系的亲和力[2],有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0.

卧床病人护理步骤范文第2篇

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5例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住CCU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健康知识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 并发症; 满意度

doi:10.14033/ki.cfmr.2017.14.0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4-0096-02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变快,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在逐渐上升,且该疾病的病死率较高、病情较为凶险。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治疗是最为迅速和有效的途径,但PCI手术费用较贵且手术并发症多,这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临床护理具有着重要的意义[1-2]。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种个案临床护理模式,在患者住院至出院期间都会根据这个护理模式接受护理,从而对住院费用和护理质量进行控制;并且让患者对护理路径有着一定的认识,能够更好的参与其中,从而让护理效果实现最优[3-4]。本文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经方法,并取得了较优的临床效果,现将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并行PCI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满足1979年WHO关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在入院时,患者并未出现心律失常、体克、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根据Killip心功能分为Ⅰ级和Ⅱ级。2014年2月-2015年2月未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作为对照组,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共有43例患者,男24例,女19例,患者年龄52~72岁,平均(65.8±5.8)岁;试验组有45例患者,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51~70岁,平均(64.7±6.1)岁。两组患者、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照冠心病PCI手术后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1)对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知识及护理专业技能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知识培训,增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协调能力。(2)根据科室的实际状况,制定出统一的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护理流程表,由当班护士、责任护士、管床医生和科主任共同的参与其中,根据表中制定的流程c步骤,以住院时间为横坐标,以入院指导、入院检查诊断、饮食指导、用药、健康教育、治疗、护理、康复及转出计划等优质护理措施为纵坐标,来制定出标准化的护理、治疗、康复流程,并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对“未执行”和“已执行”的措施做好记录。(3)医护人员要及时对护理进行记录,并对造成的差异进行分析,并与患者沟通,与其他人员进行讨论,及时的进行改良、修正。(4)护士长要根据实施步骤对护理内容和步骤进行监督管理,并随机的进行评估、检查;当患者的病情满足转诊标准时,由主治医生开出转至普通病房证明,并接受继续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临床护理效果: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通过评价住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CCU)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及健康知识掌握度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根据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得分调查表进行评估。

并发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出血、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和胸痛发生率。

满意度:根据笔者所在医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患者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2.0对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路径护理效果对比

通过分析可知,试验组患者住CCU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健康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通过分析可知,试验组穿刺部位出血、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和胸痛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疾病标准化治疗模式而制定的一种临床护理路径,这能够让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变得更加的规范,可以显著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4]。另外,临床护理路径患者对护理计划有着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能够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激起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5-6]。

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很多学者都做了相应的报道。学者梁务英[7]的研究发现,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采取临床路径护理,能够让患者有效、系统和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识和了解护理方法,从而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而本文的研究发现,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地缩短患者住CCU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和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这与学者梁务英[7]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学者陈倩萍等[8]的研究表明,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显著的优于常规护理的85.0%;而本文的研究同样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患者的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常规护理69.77%的满意度(P

总之,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地缩短患者住CCU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和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得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⒖嘉南

[1]王娟.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围于术期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4,8(14):154-155.

[2]李艳敏,牛敬雪,涂国红,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9):1771-1775.

[3]吕娜,周焕芳,工春霞,等.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术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2(10):2770-2772.

[4]高琳.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l术的护理[J].医学信息,2015,29(14):133-134.

[5]邱运红,刘祝容.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在急诊PCI术患者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6):681-682.

[6]郭鲜花.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20):200-201.

[7]梁务英.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8):1077-1078.

卧床病人护理步骤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冠状动脉严重供血不足或血流中断,引起心肌坏死的心脏病,此病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对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全部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26~83岁,平均57岁。结果治愈14例,占35%;好转23例,占57.4%;死亡3例,占7.6%。

2 护理措施

2.1 生活上的护理 急性期(发病后的前3 d)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患者,必要时应轻慢平稳。第3~4天可行半坐卧位,将床头摇高30°~45°,一般日常生活由他人护理,以降低心脏耗氧,防梗死范围扩大;第4~5天摇高床头约45°~60°,患者可自行进餐;第6~7天未出现并发症,可在看护下患者可下床在床旁坐及床旁解大便;第9~10天若血清酶已经正常,可在室内行走活动。病重或有并发症者,须延长卧床时间。

2.2 心理护理 详细了解和掌握患者心理状态,避免患者心情抑郁、忧伤或紧张、激动。主动关心患者,使其心情愉快,配合治疗,并告知家属共同配合,创造一个和谐舒畅的环境,密切配合治疗。

2.3 缓解疼痛 剧烈的疼痛可导致休克及心率失常。因此,要尽快解除疼痛。常用药物有①度冷丁50~100 mg肌内注射或吗啡5~10 mg皮下注射,每4~6 h重复应用,最好与阿托品合用;②疼痛轻者可用罂粟碱0.03~0.06 g肌内注射或口服,亦可试用硝酸甘油0.5 mg或消心痛5~10 mg舌下含服或硝酸甘油静滴。但要注意监测血压变化;③中药可用速效救心丸口服,或胸痹去雾剂口喷,或复方丹参注射液12~16 ml加入10%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严格掌握输液量和输液滴速,防止肺水肿,预防并发症。

2.4 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变化迅速,随时可以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心脏骤停,发生突然死亡。因此,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体温的变化,有条件者应将患者置于监护室进行监护,并做好各种急救准备。

2.5 吸氧 心梗患者吸氧是为了提高血氧浓度,改善心肌供氧,减轻因缺氧代谢产生的致痛物质。起初3 d应持续吸氧,流量以4~6 L/min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 L/min,维持1~2 d。

2.6 饮食的护理 以低脂、低盐易消化为原则,多食纤维膳食及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食物给予低脂肪低盐低热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限制含有大量胆固醇的食品,如鸡蛋、肥肉等,防止胆固醇升高。多食纤维为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不宜过饱,应少食多餐。

2.7 保持大便通畅 患者的生活环境、习惯和饮食变化,长时间卧床,以及治疗时常应用吗啡、盐酸哌替啶等药物,都可以使胃肠蠕动缓慢,发生便秘。无论是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常因便秘而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甚至发生猝死,所以必须及时预防,鼓励患者适当食用蔬菜、蜂蜜、香蕉等,达到润肠通便的目的,保持1~2 d排便一次,必要时可用缓泻剂,亦可用开塞露或盐水低压灌肠。

2.8 应用抗凝剂的护理 抗凝治疗期间,要密切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出血部位多见于穿刺点、黏膜,偶见于颅内、消化道和泌尿道。穿刺后可适当延长局部压迫止血的时间,必要时可加压包扎,减少并尽量避免多次静脉注射。发现患者有神态的变化,以及大小便颜色、皮肤及黏膜异常,要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肝素的用量。

3 出院指导

一般患者4~6周已进入恢复期,如病情稳定可出院,出院后仍需继续按冠心病治疗,指导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或潘生丁对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梗塞,并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戒烟酒、浓茶,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加强锻炼,防止过度肥胖,加重心脏负荷。平时学会自我控制,遇事冷静,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安排合理的运动,如步行、体操、太极拳等,促进体力恢复。多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卧床病人护理步骤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 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9-02

随着社会的老年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致腰背部疼痛、活动受限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传统治疗方法为长期卧床休息加药物镇痛。但长期卧床休息又导致骨质疏松程度加重的恶性循环及众多卧床并发症出现,患者生活质量不佳及护理难度较大。循证护理是伴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模式,在骨科开展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及护理人员的科研水平。2006年1月~2010年2月,我科应用PVP或PKP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42例,术前术后对症循证护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均可下床活动。现将我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结果

1.1 病例资料。本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57~82(69±11.2)岁。患者均表现为胸背部或腰部疼痛,病程5d~10个月,骨质疏松症病程7.9~15(11.2±3.7)年。28例既往有心脏病病史,12例有慢阻肺病史。经正规保守治疗4周后,腰背部疼痛无好转。

1.2 结果。本组对42例共97节椎体进行了手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给予对症护理,患者均恢复正常生活,无并发症发生,未出现椎管内渗漏和相应的神经体征,术后3~7d出院。对VAS术前术后评分结果进行收集及统计,采用SPSS16.0进行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2 护理对策

2.1 术前做好健康宣教。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主管护士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加强健康宣教,包括:①主动与患者交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目的、方法,让其了解PVP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的手术方法。介绍相关成功患者,多与患者交谈,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有侧重地让患者了解病情,并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配合手术过程、专科护理和康复护理的重要性。③劝导吸烟者戒烟,避免高胆固醇饮食,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多饮水。

2.2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①重视术前检查:因为受术者大多为中老年人,除一般常规检查外,应特别重视心、肝、肾功能的检查,对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病等器质性病变者都应禁忌手术,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②皮肤的准备:术前1d进行手术部位的皮肤清洁,剃除毛发。③术前评估患者情况。本组患者多为老年人,椎体骨折尤其是胸椎骨折时可使肺活量降低,所以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练习,进行肺功能锻炼。④训练:该手术需在俯卧位下进行,为增加患者手术的耐受性,术前3d开始进行训练,具体方法为:让患者取俯卧位,双手放在头部两侧,尽量抬高头部、肩部、胸部,从5min开始练起,逐步延长至30min,以适应手术的需要。⑤肠道准备:术前保持大小便通畅,入院后指导患者练习床上排大小便,保持大便通畅,用开塞露协助排便或术前进行肠道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摄润肠通便之物为主[3]。

2.3 术后护理。

2.3.1 生命体征监护和神经功能检测。本组患者均采用局麻,同时骨水泥在注入椎体后,可能引起一过性的低血压,因此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SPO2的变化,观察患者双下肢肌力、感觉、皮肤色泽、排便及排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3.2 功能锻炼。由于多数患者术前均有较长时间卧床,导致骨质疏松加重和废用性软组织萎缩,因此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是术后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术后第2天指导、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四肢的屈伸运动和腰背肌功能锻炼。锻炼应在不影响脊柱稳定性的前提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原则。

3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1 骨水泥的毒性反应。骨水泥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俗称,有一些骨水泥产品中还含有抗生素成分,具有缓释抗生素功能。它的主要毒性反应是严重的过敏反应[4],具体表现为血压骤降,呼吸,心跳骤停,因此要严密观察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准备好急用药品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预防性措施。

3.2 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是PKP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5],可以造成神经脊髓的压迫以及血管等损伤。护理措施主要有:肥胖患者术后绝对仰卧休息6小时以利于注人椎体内的骨水泥进一步聚合反应以完全硬化,同时可压迫穿刺部位减少出血。术后24h内每2h给患者平衡翻身一次,翻身时要保持肩、腰、髋部呈一直线,禁忌扭曲。

3.3 肺栓塞。骨质疏松性骨折多为老年人,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6]。肺栓塞又是与骨水泥相关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我们的护理措施为: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充分评估,予以危险因素分析,对于肥胖、心脏病、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尤为注意[7]。术后严密观察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胸痛、咳嗽、心悸等症状,出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

4 讨论

PVP及PKP手术作为针对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疾病的新型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势,既迅速止痛,又可即刻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虽然有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所以运用循证护理[8]理念实施正确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使患者得到很好的康复,减少卧床时间,降低费用,使患者满意。参考文献

[1]Diamond TH, Champion B, ClarkW A.Management of acut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fractures: a non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with conservative therapy[J].Am JMed,2003, 114(4): 257-265

[2]MajdM E, Farley S, HoltR T. Preliminary outcomes and efficacyof the first360 consecutive kyphoplasties for the treatmentofpain-ful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J].Spine J,2005,5(3): 244-255

[3]何春红.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学信息,2009,(8):489

[4]倪文飞,池永龙.经皮椎体强化术并发骨水泥渗漏的类型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4):231-234

[5]姚本礼,郭兆鹏,陈旭,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的防治[J].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12(6):416-419

[6]姚晓光,申勇,张英泽,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填充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8,18(11):842-845

卧床病人护理步骤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肺复苏(CPR);急救;步骤;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2-0036-01

1什么是心肺复苏

急救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性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之前,按照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可利用物资临时且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初步的救援及护理,然后尽快送往医院。它作为急诊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反映国家对急救工作的重视程度,而且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心肺复苏(CPR)术,是针对呼吸和循环骤然停止在4~6分钟内所必须采取的急救措施之一 。目的在于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挽救脑细胞,防止其在长期缺氧状态下而发生坏死,因此抢救越早越好。

心肺复苏术适用于猝死、心脏病突然发作、溺水、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意识昏迷并有呼吸及心跳停止的状况。猝死是指平常“健康”人,或者病情基本稳定的人,突然出现神志丧失,心跳、呼吸骤停,颈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如果猝死的病人立即就地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是可以抢救活的。在4-6分钟内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

徒手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抢救技术,它不需要任何医疗器械,它不是医护人员的专利,它是广大群众应该熟悉和掌握的一种急救术。

2如何做心肺复苏

首先要判断病人是否出现神志丧失,心跳、呼吸骤停,颈动脉搏动消失,双侧瞳孔散大等状况。

1.判断神志:呼叫病人无反应,手掐人中穴无反应、双侧瞳孔散大,可以断定患者神志丧失;2.判断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看:观察病人胸廓或腹部是否有起伏;听:以耳靠近病人的口和鼻,听是否有呼吸音;感觉:以耳靠近病人的口和鼻感觉是否有气流溢出。3.判断心跳:颈动脉位于喉结旁2-3厘米处,如颈动脉搏动消失,既可以认定心跳停;

如果胸廓无起伏亦无气流,颈动脉搏动消失,表示呼吸循环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步骤:正确的:使病人仰卧于地上或木板等硬物上,头部不垫枕头及其他任何物品,这是心肺复苏的正确,如果病人是俯卧位或是其他,应将其转换为仰卧位,但注意手法必须要轻柔,特别是头颈部。如果病人位于松软的物品上,背部要垫上木板或将其移至地上。心肺复苏的步骤可归纳为ABC:A(airway)指保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开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首先清理干净口腔内的异物(呕吐物、血块等,有假牙者应拿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颏处,抬起下颏,使头后仰,避免舌后坠引起的呼吸道梗阻。一手托颈后,头后仰的程度以下颌和耳垂的联线与地面垂直为宜,后仰不要过度;口对口人工呼吸:放在前额的手拇指和食指掐紧鼻孔,将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一口,然后吹气,吹气时不要用力过猛。吹气后,病人胸部有起伏说明人工呼吸有效。

心脏按压:按压部位:前胸正中,胸骨下1/2处;

按压方法:将一手掌根部置于按压点即胸骨下1/2处,手掌与胸骨平行,另一手掌根部覆于前者之上。手指向上方翘起,两臂伸直,凭自身重力通过双臂和双手掌,垂直向胸骨按压;按压频率:每分钟60-100次;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4∽5cm。注意事项:1.胸外心脏按压要不间断进行,不应被人工呼吸打断;2.垂直用力向下按压,不能左右摆动;3.胸外心脏按压应有力而迅速,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完全恢复原位;4.按压和松开的时间比应为1:1,此时心排血量最大;;5.放松时手掌也不要离开胸壁。一人做:按15:2的比例进行,即先吹两口气,然后胸外心脏按压15次。直至专业急救人员赶到为止,急救的同时急呼120;二人做:按5:1的比例进行,即一人吹一口气,一人心外按压5次。吹气的时候,停止按压。心外按压时不要吹气,两者可轮换进行。直至专业急救人员赶到为止,急救的同时急呼120。

3心肺复苏的意义

现场急救时间是否及时、急救措施是否得当,可能意味着急、重危伤病员的存活与否,恢复时间滞后、方法不当将导致暂时或永久性残疾。现场急救不仅仅指为救助他人,而且也包含了在紧急情况下为自己救治。及时合理的心肺复苏能挽回很多生命。

参考文献

[1] 李智.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相关临床因素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13.(3):384-385

[2] 鲁力.心脏骤停心脏性猝死和现场心肺复苏[J] .中国急救医学 ,2012.(11):1059-1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