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工艺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284-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水利水电土石方工程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建国以后,以机械为主的土石方工程施工开始起步,随后我国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开始重视引入大型的施工机械,并逐步对其进行科研攻关。到了80年代以后,有一部分企业通过研发或引进的方式装备了重型的土石方机械和配套设备,水利水电的土石方施工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施工规模、机械化水平等许多方面都达到国际水平甚至处于先进地位。

一、工程爆破

随着起爆器材和炸药的研制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工程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工程爆破技术的长足发展铺平的道路。以前,施工爆破主要是手风钻为主,后来逐步发展为潜孔钻,风压也逐步由低压发展为中压和高压,使钻孔的直径和速度均得到极大的提升;此后采取的液压钻机,进一步提高了钻孔的效率和和钻孔的精度,特别是反井钻机和多臂钻机的应用,实现了钻孔爆破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爆破技术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爆破效果和装药水平,我国逐步引进开发出混装炸药车,通过现场连续式自动化合成炸药生产工艺和装药机械化,改善改善了生产条件,稳定了产品质量。譬如,已经建成的长江三峡大坝永久性船闸,其高边坡有170米,直立边坡则有68、5米,在开挖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爆破技术,实现了爆破受岩体的影响小,开挖精度高的目标。在爆破拆除葛洲坝上游围堰防渗墙的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复式交叉链接的方式,把3500多个炮孔分成300余段,共延时了渺钟,实现了一次起爆。在拆除三峡大坝二期工程的上横围堰时,把1612t总装药分成了420多段,延时17.8s;拆除下横围堰时,则把91.5T的总装药分成了320多段,延时了9.5s。从总体情况来看,现阶段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中的爆破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

二、土石方明挖

随着爆破器材和凿岩机具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使原来的微差、预裂、光面等爆破技术更加完备;同时,各种施工机械逐步向大型化、系统化和自动化发展,使土石方明挖技术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1 施工机械

用机械化进行土石方明挖施工作业,在我们国家起步较晚,建国初期在建设部分大型的水电站时,土石方明挖施工才完成从半机械化到机械化的转变,经过10多年的发展才具备了低水平的施工技术,主要手风钻、斗容挖掘机和自卸汽车等初级的机械,如果遇到大型的土石方工程,就需要通过进口设备来完成。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石方施工的机械化水平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很快形成了70年代后期,施工机械化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很快形成了包括钻孔、挖装、运输和辅助等四大类能够配套作业的机械。

2 高陡边坡开挖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新建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大约10座的高边坡在100米以上,其中最大的为380米。譬如,已经建成的长江三峡大坝永久性船闸,其高边坡有170米,直立边坡则有68、5米。如何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开挖的精度,对施工中的开挖技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3 土石方平衡

土石方平衡主要是在保证建筑物开挖以及大坝填筑控制性进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使建筑物的开挖与大坝填筑在物料性质和进度上相互匹配,从而减少施工量,节省费用。比如在长江三峡大坝的建设中,就是将开挖料用在截流、填筑围堰以及人工骨料等方面;而在建设葛洲坝的工程中,通过周密的计划,将95%的开挖料进行了再利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量、节约了成本。

三、高边坡加固

高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水利水电工程修建的可行性,影响着工程的建设投资和安全运行,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国曾有数十个水利水电工程发生过边坡失稳的问题。高边坡加固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抗滑结构、锚固技术、减载、排水等措施。

1 混凝土抗滑结构

混凝土抗滑桩能够有效而经济地治理滑坡,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就在曾试这项技术,到了6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沉井是一种混凝土框架结构,既起抗滑桩的作用,也同时具备挡土墙的作用,在治理滑坡过程中的作用十分明显;混凝土挡墙是高坡加固中最常用的方法,能够从局部改变受力平衡,阻止滑坡体变形的延展;混凝土框架和护坡能保护并增强滑坡体的表层,防止渗入地表水和风化,其结构轻,用量省,施工方便,便于排水,适用性强,还能其他措施结合使用。

2 锚固技术

采用预应力锚索对边坡进行加固,在施工过程中不破坏岩体,受到的干扰小,施工速度快,且十分可靠,因此在许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边坡治理中都运用了这项技术。

3 排水、减载等措施

由于地表水的渗入,在增加滑坡体的重量同时又降低了滑动面上摩擦力,不利于滑坡体的稳定。对于地表水可以采取修建排水沟或拦水沟的方法,同时还要对封堵坡体开裂的地方,填平低洼积水的地方。

四、地下工程施工

在建国以后到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机械化程度低,地下工程的施工开挖主要采取钻孔爆破的方式,施工速度十分缓慢。1963年,在增建陆浑水库泄洪洞时,第一次采取锚杆支护技术,并且取得很好的施工效果。到了1985年,在开挖鲁布革水电站的引水隧洞时,创下每月平均进尺231m、最高373.5m的记录,随后这项技术在其它工程的建设中得到推广。在我国地下工程建设中,全断面隧洞掘进机也有比较多的应用。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地下工程大约有60座,其中最长的引水隧道是引大人秦盘到岭隧道,其全长共有15728m;二滩水电站的地下厂房则是最大的地下厂房。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水利水电土石方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已经得到长足的发展,目前已经趋于完善。

五、土石坝施工

土石坝是中国坝工建设的主导坝型之一,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结构简单、适应性强、材料应用广泛,后期便于维护和扩建,是应用最广泛和发展最快的坝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各种新型、大型施工机械的出现,为高土石坝建设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心墙土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造价低、工期短的特点也得到了肯定。在我国,土石坝占在已经建成的坝高在30M以上的各种坝型中占到80%以上,其中不乏一些大型工程。小浪底斜心墙堆石坝高154m,是我国最高的土石坝。

结束语:

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土石方施工技术虽然有了较好的发展,但但是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和实践的任务还非常艰巨,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使土石方施工技术能够始终保持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李美玉,水利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技术的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1(7)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方;施工;工艺;要点

一、排水与降水

1、施工准备

⑴挖土方前,应根据工程地质资料反映的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制定排水或降水方案,并根据方案配置施工机具。

⑵基坑(槽)排出的地下水应经过沉淀处理符合环保要求后方能排入市政下水道或河沟。

2、操作工艺

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应根据挖土的深度和规模,选择钻孔集水井降水或轻型井点降水,其井点的布置数量和形式,要根据含水层渗透系数和涌水量计算确定,并相应配套抽水设备。

3、施工注意事项

⑴抽水设备的电器部分必须做好防止漏电的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开关三项要求。施工现场电线应架空拉设,用三相五线制。

⑵在土方开挖后,应保持降低地下水位在基坑底500mm以下,防止地下水扰动基底土。

⑶在降水过程过程中, 应防止相邻及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或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建设单位协商,对原建筑物地基采取回灌技术等防护措施。

二、土方开挖与支护:

1、工艺流程

放线挖土、挖基坑周边地面截(排)水沟修边坡维护坡面挖土至坑底面设计标高并验槽挖基底周边排水沟、基底找平。

2、施工注意事项

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基坑开挖,严格控制基底的标高,以防基底超挖。

⑵在软土地层开挖桩基承台基坑时,应按工程桩施工顺序流水作业,以保证桩身强度达到70%以上时才开挖基坑。挖方要对称进行,高差不应超过0.8m,防止软土滑陷而发生桩身位移。

⑶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必须有措施、有方案。地质资料反映有细砂粉土、中粗砂层的工程项目,必须有截水、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的措施。

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⑴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⑵土方开挖前,应对周围环境进行普查,清除安全隐患。对邻近设施在施工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产品保护:

⑴对定位桩、水准点等应注意保护好,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可靠性。

⑵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应有措施,避免塌陷。

⑶挖土需要的支护结构,在基础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任意损坏或拆除。

三、回填

1、施工准备

(1)材料

⑴回填土:且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⑵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⑶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好签证手续)和爆破石碴;可作表层以下的填料。

2)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作各层的填料。

3)碎块草皮和有机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4)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 经处理其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位。

5)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土、流动状态的泥炭土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

2、作业条件

⑴填土基底已按设计要求完成或处理好,并办理验槽签证。

⑵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已进行检查和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已达到规定强度。

⑶大型土方回填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重要的填方工程和路基,其参数应通过压实测定确定。

⑷室内地台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或间墙砌筑,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等清除干净后再进行。

⑸在建(构)筑物地面以下的填方,若填筑厚度小于0.5m,应清除基底上的草皮和垃圾;若填筑厚度小于1m,应清除树墩及割去长草。

⑹填土前,应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应有水平标记。

四、操作工艺

1、当填方基底为积土或耕植土时,如设计无要求,可采用推土机或工程机械压实5~6遍。

2、填筑粘性土,应在填土前检验填料的含水率。含水量偏高时,可采用翻松晾晒,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含水量偏低,可预先晒水湿润,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3、使用碎石类土或爆破石渣作填料时,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当使用振动辗压时,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3/4)。铺填时,大块料不应集中,且不得填在分段接头处或填方与山坡连接处。

4、填料为砂土或碎石土(充填物为砂土)时,回填前宜充分洒水湿润,可用较重的平板振动器分层振实,每层振实不少于三遍。

5、回填土应水平分层找平夯实,分层厚度和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和机具的性能参照2-7选定。

6、路基和密实度要求较高的大型填方,宜用振动平辗压实。使用自重8~15t的振动平辗压实爆破石碴类土时,铺土厚度一般为0.6~1.5m,宜先静压,后振压。辗压遍数应由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为6~8遍。

7、墙柱基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侧对称同时进行。两侧回填高差要控制,以免把墙挤歪;深浅两基坑(槽)相连,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标高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8、分段分层填土,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每层互相搭接,其搭接长度应不少于每层填土厚度的两倍,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少于1m。

9、挡土墙背的填土,应选用透水性较好的土,如石屑或掺入碎石等,并按设计要求做好滤水层和排水盲沟。

10、混凝土、砖、石砌体挡土墙,必须在混凝土或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回填土方,否则要作护壁支撑方案,以防挡土墙变形倾复。

五、质量标准

1、避免工程质量通病

⑴回填土应按规定每层取样测量夯实后的干容重,在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⑵严格控制每层回填厚度,禁止汽车直接卸土入槽。

⑶严格选用回填土料质量,控制含水量、夯实遍数等是防止回填土下沉的重要环节。

⑷管沟下部、机械夯填的边角位置及墙与地坪、散水的交接处,应仔细夯实,并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⑸雨天不应进行填方的施工。如必须施工时,应分段尽快完成,且宜采用碎石类土和砂土、石屑等填料。现场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地面水流入坑(槽)内。

⑹路基、室内地台等填土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才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产品保护

⑴施工时,应注意保护有关轴线和水准高程桩点,防止碰撞下沉。

⑵基础或管沟的混凝土、砂浆应达到一定的强度,不致受损坏时方可进行回填作业。

⑶已完成的填土应将表面压实,路基宜做成一定的坡向排水。

⑷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不平衡,破坏基础或构筑物。

参考文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 -2002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筑坝;工艺;模板

中图分类号: TV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5.042

1筑坝工程施工原则

在筑坝工程中常常采取土石坝和混凝土坝两种形式进行,两种坝型各有特长及不足,相对于混凝土坝,土石坝可以就地取材,以当地的土料、石料进行筑坝,造价低,施工方便,同时也能省下过长的运输费用。但土石坝也有自身的不足,坝身承受能力低,不能过水,而且受地基的变化容易发生坝体裂缝或沉降。而钢筋混凝土水泥坝则相对较坚固,强度大,而且可塑性强,能够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不同的构件,受天气影响程度较低,但混凝土坝的造价高,需要大量的运输成本,施工工序多,耗时费力。两种坝型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在水利工程中相对比较常见。无论哪种类型的筑坝都要遵循施工原则。遵循施工原则也就是要体现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施工要符合施工要求,无论哪种坝型,都要综合天气、车型、材料、路段等情况制定坝料的运输、施工工艺、养护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工程施工要体现经济性,尽可能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又要达到施工要求,保证工程质量,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工程质量应是第一位重要的。

2筑坝施工中的关键工艺分析

2.1碾压混凝土工艺

这是一种起源于美国的施工工艺,基本全部采用机械施工,工程中以大型机械为主要施工工具,将混凝土填充料填至坝体中,然后再用机械进行碾压,这样经过机械碾压后,能大大提高土坝的坚固性,这种方式具有结构紧凑、整体性强的特点,对于一些较长较宽的坝体施工比较适合,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采用较广。这种方式有许多优点,如工期较短、容易操作,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最主要是比简单的土石堆坝的强度有所增强。混凝土中以土料为主,混合有粉石灰,同时也有少量的水泥,所以能够提高强度同时又不至于增加过多成本。由于采用大型机械施工,所以施工效率高,工期短,相对于传统混凝土浇筑,可以减少大量的养护时间。

2.2摊铺碾压工艺

这种方式就是把混凝土料均匀的摊铺在地面上,然后再进行碾压施工。施工时,铺层尽可能采取薄层摊铺,同时地配料中添加一些碎石屑及粉石灰,同时加入少量的水泥,这种方式也是碾压施工的一个重要的技术,不同于反混凝土料一起进行碾压,在施工中而是采用推土机及平仓机进行,把材料装在施工器械的容器中进行摊铺,然后再用推土机进行整平,最后用碾压机进行碾压,这样一层层的叠压,既能保证骨料的不分离,也能提高坝体强度,保证施工质量。为了确保混凝土强度,降低骨料分离发生率,可采取人工方式处理混凝土,保证其均匀、紧密贴合地面。

2.3模板施工工艺

在模板施工中应用较广的是上下交替上升施工方法,采用全悬臂钢模板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可进行上升交替,无需上下互换,是坝体连续上升的前提。随着模板施工技术的发展,施工方式也历经改革,以全悬臂钢模板为基础,加以创新,以连续上升式台阶模板为材料,减少溢流消能台阶的浇筑次数,使其一次成型,且质量较好。对于坡度较大、坝体较复杂的施工,可采用收缝式双向施工方法,调节连续翻升模板,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质量。

2.4重复灌浆施工工艺

重复灌浆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碾压施工过程中十分重要,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主要以单回路灌浆模式为主,施工工艺具可操作性强、成本少、方法简便等优点,是筑坝工程常见施工工艺。重复灌浆施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坝体稳固性,增加其强度,可有效避免裂纹现象。

2.5土石坝开挖施工工艺

土石坝是由土料、石料以及土石混合料组成,其组成材料多是就地取材,这就涉及土石料的开挖问题,土石料的开挖工艺是保证土料、石料质量的关键。要根据土质的一致性确定开挖的范围,掌握土料开挖存在的限制,确定适合的开挖工艺,基本上确定范围后,要把土料表面的一些杂物清除,如乱石、树根或其他障碍物等皆要清除干净,然后再看土石料的含水量,不能过高,要接近于施工规划的下限,开挖时要注意季节的变化,因为不同季节含水量不同,土料的含水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筑坝的施工及强度。

3如何提高筑坝工程的施工质量

3.1非常态混凝土施工

这种方法主要是把水泥灰直接添加到混凝土的混合物,混合后二者成为一体,这样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可振性十分有利,在施工中也被称为变态混凝土施工。搅拌后,再插入振捣器,进行充分振动,这样会使拌合物的密实程度大为增强,成为变态的混凝土,这种施工工艺在筑坝工程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对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十分有效,在碾压混凝土施工、坡基面施工、坝面施工等应用相当普及。

3.2仿真技术的应用

在筑坝施工过程中,为了得到具体施工需要的一些数据,往往要采用仿真技术进行模拟,通过对环境、技术进行模拟实验,进而得到一些仿真的数据,为具体的施工作业提供参考。这种方法能基本真实再现施工的一些过程和细节,而且能得到一些数据,采用这种工艺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便于作业人员掌握施工的一些细节,从整体上进行把控,避免一些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仿真施工是提高施工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在筑坝施工中意义重大。

4结语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范文第4篇

一、市政公路规划施工的意义

公路的新建或改建任务是根据公路网规划确定的。一个国家的公路建设,结合了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综合考虑。它在联运中的作用和地位,按其政治.军事.经济.人民生活等需要,结合地理环境条件,制定全国按等级划分的公路网规划。从行政方面划分,一般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等四个等级。此外,重大厂矿企业和林业部门内部,必要时也有各自的道路规划[1]。每个国家公路等级的划分界限和方法及其相应标准不尽相同。中国的国道规划由国家掌握,省以下的公路规划由各级地方政府掌握。

公路网规划的制定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由于各地情况的变化,例如政治.军事等战略的改变,矿藏资源的开发,海岸.商埠经济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改善,旅游事业的兴起,其他运输方式的改变,资金的增加等,都可能使规划随之变化。因此,在制定规划时事先应充分掌握各方面的信息,进行有充分预见性的可行性研究。根据市政公路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设计科学有效的施工工艺方案,避免规划的盲目性带来不良后果,然后有计划按步骤地分期付诸实现。

二、市政公路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

市政公路工程在建设阶段常遇到软土路段,因软土路基结构的脆弱性,给现场施工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即便施工单位根据特殊路基设计了相应的施工工艺,但依旧发生了多种施工问题,主要表现:

1.安全性。特殊路基结构的安全系数相对较低,施工操作不当将给后期公路交通埋下安全隐患。软土路基公路施工的安全问题:软土路基坍塌对车辆行驶的危害;软土路基坍塌对机械设备的损害;对周边建筑.管线安全性的影响[2]。尤其是软土路基开挖阶段的坍塌.沉降,给日后公路车辆行驶造成的危害最大。此外,软土路基开挖方案不科学,对地下管线也造成干扰。

2.持续性。因软土工程存在的种种病害,现场作业的返工返修率持续上升,中断了施工作业的持续进行。返工风险的最大影响在于事故处理消耗时间,造成工程交付时间延迟,业主无法按期使用公路。另外,返工次数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收益问题,因返工返修造成延期过长,施工单位超出合同规定期限后需支付相应的违约金,对工程合作双方的利益均造成损失。

3.标准性。对于市政公路而言,软土地基造成的质量问题更加严重,发生多种病害严重降低了公路工程的质量。高速公路比较常见的病害:一是路基病害,软土路基所处地质结构承受着多方面的力作用,超出标准荷载会产生沉降.坍塌等病害;二是建筑病害,软土路基是公路的底层构造,维持了公路的正常状态,路基病害直接导致公路性能受损,如:裂缝等。

4.稳固性。作为地面公路的基层构造,软土工程质量决定了公路的稳定状态,一旦路基结构出现稳定性或牢固性问题,地面公路的质量系数也会持续下降。如:软土路基稳定性失调,基层建筑结构缺乏良好的稳固性,地面公路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挖方量不断增加,考虑到软土路基结构的松散特点,施工单位常选择增大开挖量以加固路基,使基层结构的破坏程度更大[3]。

三、市政公路施工工艺优化改进的策略

从结构组成形式来看,高速公路对整个城市交通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关系着其它高速公路的交接情况。鉴于软土工程对高速公路的不利影响,施工单位在现场作业期间需加强施工工艺的优化改进,设计一套实用.可行.高效的工艺方案。

1.施工准备。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能够保持后期操作的连续性,避免某一环节准备不足而中断了现场施工。市政公路特殊路段施工前,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检查现场运输至现场的建筑材料,尤其是数量.质量.型号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统计现场的施工人员,根据工程任务合理地安排人员上岗操作;参照工程图纸,合理地安排个路段的人员.设备;通知机械设备到位,检查设备结构的故障状态。

2.设计工艺。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应及时设计与公路工程相匹配的施工工艺,尽可能摆脱传统工艺存在的缺陷。现代高速公路工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软土路段的特点,对传统公路施工工艺进行了改进[4]。具体情况:一是选线,经过前期勘测获取地质信息,指导市政公路选线尽可能地绕开特殊路基,避免后期施工面临的各种难题 ;二是施工工艺,除了对公路操作流程优化调整外,软土路基材料配制工艺也相对调整,增强了混凝土的使用性能。 3.施工操作。市政公路工程投资巨大,一旦项目建设失败对交通运输.工程收益等都是极为不利的。施工单位 针对软土路段所编制的工艺方案,应在现场作业阶段及时执行,以保证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发挥应有的作用。确定工艺方

案之后,开展技术的交底.培训等工作,把此次工程的工艺方案的具体内容向作业人员交代。市政公路工艺操作的关键:①软土路基的地质状态,如:范围.深度.软土程度等,要求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图纸标注的参数,以及工艺方案的要求完成操作。②公路基层结构的支护,配备了混凝土围护工艺。如:根据软土路段基层结构的状况,设置钢筋网结构作为支护体,防止软土路基土层的松散或流失。③路面施工工艺,特别是混凝土材料的摊铺与压实等[5]。一般情况下,公路路面需先用混凝土材料摊铺,注意材料配合的紧密性.粘合性,通过压实处理改善路面的整合性能。

4.工程验收。作为市政公路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验收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参照验收单位提供的质量报告,施工单位可继续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调整。高速公路的验收工作分为两部分:①验收。公路工程竣工后,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评估单位等多项结构,共同检查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综合考评市政公路施工的质量水平。②总结。根据评估结构,管理人员应总结本次工艺方案运用的不足,纠正方案执行过程存在的错误,制定相关的问题处理方案。完成验收工作需由验收机构提供竣工合格资料.数据和凭证。

结论

总之,公路项目是市政工程的重要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某个地区的交通运输水平。新时期国家积极投资交通事业发展,公路工程的建造数量也在不断增多。面对传统公路施工工艺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必须深入分析工艺的缺陷,通过方案的优化改进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工程方案。

【参考文献】

[1]陈存霞.市政老路改建工程路基施工的优化方法分析[J].城市交通,2010,15(20):31-33.

[2]武可文.城市交通建设期间公路施工质量的管理体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0,28(10):9-12.

[3]张泽平.传统市政公路施工工艺的缺陷与改造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2011,34(16):20-22.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辗压混凝土;展望

中图分类号:TE357.1+3 文献标识码:A

概述

20世纪70年代初期,辗压混凝土的新概念最先由美国加州大学Raphael教授提出,其通过将土石坝大型施工机械化移植到铺筑混凝土坝上的方法,并利用混凝土坝断面的紧凑、整体性强等优点,来实现水电站筑坝中的大面积辗压。自此,日本首先利用辗压混凝土技术修建了世界上第一座坝—岛地川坝(RCD)。随后美国、南非、澳大利亚、巴西、西班牙、阿根廷、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相继采用了该新技术,并不断的进行改进完善。我国开始进行碾压混凝土筑坝的试验研究工作是从1981年开始的,在1994 年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电站坝贵州普定水电站,随后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该技术就被普遍采用于筑坝工程的施工中。

1 特点

将国外的技术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到混凝土工艺的具体优势,为推广使用打下基础,其优势应当从下面几方面来考虑:

11 缩短工期

碾压混凝土从长度宽度方面和一般混凝土差别不大,所以能够减少使用用量,不用加设纵向缝隙,并且能够用土坝机器进行操作,其在速度上较快,这是相对于一般混凝土的优势所在。

1.2 节约成本

碾压砼在大坝技术中之所以被利用并表现出优势是因为下面几个原因。首先其本身的体型较小,所以材料花费上也少得多。并且在加工上也节约了时间,减少投入,而带来的附加效益也很高,例如在排水方面所涉及的设备尺寸也减小。减少了模板的使用程度,此外,尤其对于小型坝来说,几个月就可以完成工作,减少了施工过程的维护工作的投入,从多个方面减少了花费。

2 辗压混凝土筑坝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筑坝施工中采用的辗压混凝土施工广泛采用了薄层碾压连续上升的施工工艺,其所使用的施工机械设备以及材料工艺等,也随着辗压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2.1 摊铺碾压

摊铺混凝土辗压工艺,通常采用推土机或者施工专用的平仓机进行混凝土摊铺。同时,采用串链摊铺法和叠压式卸料很大程度的减轻了混凝土骨料分离等问题,当局部出现骨料分离时,采用人工处理取得很好的施工效果。

2.2 薄层碾压连续上升施工

采用薄层连续上升辗压施工工艺,大大的提高了浇筑层的高度,同时保障坝体的坚固,同时还充分体现了辗压混凝土快速施工的优点。在模板工艺、施工工艺、混凝土入仓、温控技术等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使用薄层辗压连续上升施工,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还大大缩短工期节约投资成本。

2.3 新的成缝方式加快辗压混凝土施工速度

通常工程施工中是采用预埋分缝板成缝或者切缝机成缝等方式成缝,新的成缝方式不仅提高工程的质量还加快辗压混凝土施工的速度,有效缩短工期。采用诱导板成对埋设的方式成缝,即诱导成缝法,新的成缝方式不仅提高工程的质量还加快辗压混凝土施工的速度,有效缩短工期。采用诱导板成对埋设的方式成缝,即诱导缝成缝方式应运而生,但其存在挖槽的埋设和固定不容易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结合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的诱导缝成缝方式,采用设置有重复灌浆系统的重力式的混凝土预制件型式进行诱导成缝。这种新的成缝形式安装更加简便,适合人工安装,并且这种结构形成更加安全可靠。

2.4 将变态混凝土的使用范围扩大,优化施工

变态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添加一定的水泥灰浆,使拌合物具有可振性,再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动密实,形成一种具有常规混凝土特性的新的混凝土。目前在我国的很多水利筑坝施工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变态混凝土,其能将混凝土碾压到的模板周边及死角。许多大型的工程中已经将坝面上和两岸岸坡基岩面接触的垫层的使用的常态混凝改用变态混凝土,其施工效果非常明显,工程质量也有很大的保障。

2.5 模板

砼工程中对于模板选择的不同使用将带来碾压砼工艺的完成效果的差异性。所以在模板选用上一定要关注这一点。现在,碾压同工程的模板的形式使用了有交替起落功能的全悬臂模式。这种模板的好处是上层板和下层板之间可以分离,一个上升而另一个降落,大大加速了运送过程,后来这一技术有不断发展创新,出现了台阶模板,台阶模板是前者的创新改进,大大缩短了完成时间,并且在效果上也值得肯定,由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砼体坝具有复杂的形状,以及坡度角度变化不一等问题,又提出了连续翻升模板工艺,不同类型的工艺为混凝土浇筑坝带来了全新的思路,应得到广泛的注意。

3 展望

我国现阶段的施工方法也是不断发展的,更投入了更多科技因素,总的来说发展较快,在未来的工作里,应当将这些工艺的性能不断推广使用,随着施工环境变化,以及天气因素,新发明等因素的影响,施工的方式方法将会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齐全。不过应当及时注意下面问题:

3.1 裂缝问题存在,根据不同的环境,包括不同的光照,不同的湿度,不同的风流通状态下研究裂纹产生的具体过程以及避免方法是应当主要发展的一个方向,另外考虑到混凝土坝体自身的有别于其它施工的特点来说,坝体层内部裂纹也是应当注意的一点。这一点是砼体坝最脆弱的部位,一点点的水的侵入都将带来损害,应当从原料的选择都施工技术的严格性,新的技术创新等方面入手,减少,甚至杜绝渗水问题的发生。

3.2 冬季的干冷环境对于混凝土有负面影响,在这种地方应当注意。混凝土的忍耐能力应当设定一个指标,并根据指标设定必要的工艺,配备等,提升恶劣环境下混凝土的生存能力,使其具备多种适应能力,并发挥坚固性的效果。

3.3 仿真技术的推广。计算机三维技术能够带来真实环境的模拟,能够为混凝土施工打下基础,让人员直观了解当前混凝土所处于的状态。在仿真过程中能够提前发现一些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给予避免。这能够大大提升我国混凝土工艺的可操作性,在理论和实际双方面都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结语

经济发展与技术发展双向促进,水利建设也得到了能够成长的空间,国家现在的碾压砼技术得到了较为长远的发展,并能够对于水利水电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增强混凝土技术的使用范围。因此应当对混凝土工艺不断研究,趋利避害,找到其中的有利点并杜绝错误的发生,本文总结了前人所具有的经验,对于混凝土工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给予了补充说明,并总结了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提请注意。

参考文献

[1]李春敏.碾压混凝土坝筑坝技术综述[J].江西水利科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