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秋思阅读答案

秋思阅读答案

秋思阅读答案

秋思阅读答案范文第1篇

师:“驯鸽的‘飞声’与驯鸽的‘叫声’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生1:“‘叫声’太直白了,不如‘飞声’含蓄委婉。”

生2:“区别不大,看不出来什么不同。”

生3:“用‘叫声’太难听了。”

生4:“‘叫声’是鸽子叫而发出的的声音,‘飞声’是鸽子飞动而产生的声音。”

师:“你们回答得都不准确。‘飞声’是飞的声音,是翅膀拍击扑腾,发出的声音,显出鸽子飞出时的迅疾、轻快,衬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偏向”了,教师“快刀斩乱麻”,否定了学生所答,并居高临下地给出了预设的答案。这样,教师自问自答,没有注意“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没有“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显然,这里教师提问的主要目的不应是答案本身,而应是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通过品味语言,调动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和判断,感受故都的秋的独特的清、静、悲凉的美,感受作者郁达夫独特的心灵美,感受语言的形象美,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就上述实例看,几位同学的“拙答”表明他们没有体会到“飞声”所包含的丰富信息,他们可能缺乏对“放飞驯鸽”生活现象的认知,缺乏对有关生活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缺乏对语言的细致品味,缺乏集中注意力,深入思考。教学中,教师不宜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应根据学生的“拙状”,作出针对性的引导,以利于学生积极“补拙”:或自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来“完型”补拙;或合作,利用生与生、师与生的思维碰撞激趣释疑,使学生豁然开朗来补拙;或点拨,启发诱导,拨乱反正,帮助学生补拙;或创境,通过多媒体视听手段,适时补入学生欠缺的关键知识,实现补拙。

一、自读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出现“无知”的情况多数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生疏。试想:学生甚至课文一遍都没有读过,对于提出的问题又怎么能够一下子明白呢?如果让学生充分自读,认识自然会得到补充、完善,课堂中的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自读是学生自己阅读、自主阅读,通过自读,品析语言,吸收信息,调动已有经验,理解阅读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自读之前,教师可对自读的范围和重点提出要求,自读过程,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读时间,让学生深入文本,字斟句酌,圈点勾画,积极思考。自读,可以是默读,也可以是出声诵读。默读,读出见解,要潜下心来,与作者对话,做到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诵读,读出情感,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示例中,教师可先要求:“请同学们先默读本段文字,找出最能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的景物来。”待学生有了思考,议论纷纷之际,教师再提出要求:“那么,驯鸽的飞声算不算呢?”“请同学们把‘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段话诵读诵读,品味‘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的形象之美”。这样,学生不难品味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也不难发现“飞声”的妙用了。

二、合作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往往能收到积极的效果,能较好地改变、弥补学生理解的偏差。合作探究中,每个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一定的任务分工,争相有所发现,帮助对方。在探究中出现意见分歧、思维矛盾和认知冲突又会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继续深入地学习,促使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达到新的平衡。这样,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思想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敏捷性,语言表达能力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针对示例中出现的情况,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对本段文字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品味“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句中“飞声”一词的表达效果,探究“飞声”与“叫声”的不同。待组内同学提出各自的发现和见解,经过充分的合作交流后,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整合组员意见,代表小组发言,由组内交流扩大为组际交流。教师给足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进行过程调控,引导学生丰富各自的理解,弥补各自的不足。

三、点拨补拙

在阅读教学中,有时面对学生的“朴拙”表现,教师需要通过语言启发诱导,拨开学生思维上的迷雾,拨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当学生思考方向正确,但认识深度不够时,教师应顺势点拨,使学生的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入;当学生束手无策时,教师给学生造阶搭梯,指点迷津;当学生因经验、知识等不足对问题认识模糊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思维方式的点拨,或发散,或聚合,得出准确答案;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不简单否定,而是让学生从自己的回答中导出明显的错误,然后幡然醒悟。

示例中,针对学生对于“飞而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不能深入探究的情况,教师可借助有启发性的语言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引导学生作更进一步的思考:

师:“‘飞而发出的声音’是由翅膀扑腾、拍击空气而发出的声音,那么,由此又可以想见环境的特点吗?”

学生不难想象出环境的清幽与安静。

师:“这是听觉形象,我们再想象能看到什么呢?”

学生展开想象,不难想见驯鸽奋力展翅的迅捷身影,以及深秋时节,北方秋高气爽,环境澄澈空明的情形。

师:“相形之下,‘叫声’会给我们什么印象呢?”

学生不难体会出“叫而发出的声音”显得单调、缺乏美感。

经过系列点拨性的问题的造阶搭梯,学生感受“飞声”二字所创造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感受美妙的北国之秋的意境。

四、造境补拙

秋思阅读答案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1) 研读高考试题,加强对考纲内容的理解。

(2) 研读高考试题,研究检索答案信息的途径。

(3) 研读高考试题,明确课标卷分值变化的原因。

(4) 通过上面三个目标,明了诗歌鉴赏的努力方向。

【考纲解读】

1>. 2011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作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阙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2>. 2010全国新课标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选择的这些题有大纲卷和课标卷两种,我们研读高考试题可以忽视这个信息吗?不能,因为我们将要面对的是课标卷,研究课标卷的考查点和考查形式对我们有着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年份,年份离我们越近导向作用越明显,我们做题时可不可以省去这个阅读点?也不能。

明确考查内容是做诗词鉴赏的必要步骤,但不是我们功利阅读的终极目的,我们还要回答出这些问题才能得分。

我们在做题时不仅要关注文本,也要关注题目、注释、作者、题干甚至还要关注时代背景等内容。

无论是大纲卷还是课标卷在考查内容和检索答案信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没什么区别。最初接触课标卷的突出感受就是课标卷比大纲卷的分值增加了,不知道同学们思考过没有,二者的题数相同,分值为什么增加了呢?首先我们来比较一下2011全国大纲卷《关河令》和2010全国新课标卷《雨雪曲》,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2010全国新课标卷《雨雪曲》每小题两问,考查两个要素;2011全国大纲卷《关河令》每小题一问,考查一个要素。很明显,新课标卷的设问内容增加了。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两题的答案,看看这样的设问优越在哪里。

2011全国大纲卷《关河令》【答案】(1)此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或答“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这一句作答案是“答非所问”!)。简要说明如下:上阕首句写“秋阴向瞑”显然是天光昏暗,下阕首句写“更深寂静”显然是夜深人静,综合起来看,词人是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来写的。(2)作者意在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2010全国新课标卷《雨雪曲》8.答: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的意思是戎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9.答: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的“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戎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彩旗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戎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秋思阅读答案范文第3篇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在这种背景下,文本细读也受到了教育学界的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不仅能够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http://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策略

“文本细读”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文学批评的术语,就是从语义学的角度来分析文本的特征,以便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帮助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阅读教学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文本细读的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好文章的含义,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阅读文本的细读也可以对日后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效果,那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开展文本细读教学呢?

一、强化学生对于阅读的体会过程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很小,因此,语文教师教学的教学宗旨是要开启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与理解,要注意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很多东西都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很多的东西与事物都能够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让他们受到触动。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利用文本鼓励学生积极的去探究、去体会,领会文本的情感,品读作者的寄寓,这不仅能够有效的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秋姑娘的信》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来加深学生的体会:

在上课前,先提出这样的问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秋姑娘长什么样子吗?”

提出这种开放性的问题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兴趣,此时,学生就会纷纷地讨论。有的学生会回答“秋姑娘是个美丽的姑娘”、“秋姑娘有着神奇的本领。只要秋风一吹,田野里的庄稼成熟了,果园里的果实收获了……”、“秋姑娘还常常躲起来呢”——

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就需要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回答得都很对,但是你们知道么,其实秋姑娘还会写信呢!”

此时,学生的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这样再开展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此外,采用以上的导课模式,不仅可以为学生介绍课文梗概,也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谈论的机会,学生在了解了课文梗概之后就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中,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了。

二、增加学生对阅读的思考过程

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必须要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征来开展,高年级的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沉淀,领悟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因此,他们更加能够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因此,对于高年级学生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含义,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领悟与思考,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在《月光启蒙》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开始前,教师提出如下的问题: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谁是你的启蒙老师?”

在提出问题之后,学生就会纷纷回忆,也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此时,再设置如下的情景:“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有这样一个人,在他小的时候,妈妈是启蒙老师,但是奇怪的是,他的启蒙教育都是与月光有关的,他对于月光有很多独特的回忆。”

此时,学生就会陷入新一轮的思考中,这时,就可以开展教学了。《月光启蒙》这篇文章中充满了作者的深情,要想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这种情感,就必须让学生进行思考,采用以上的方式就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体验

古诗词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白话文文本相比而言,古诗词的教学难度显著上升,因此,教师就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学生来理解古诗词,让他们学会欣赏与体验。

例如,在《访隐者不遇》的教学中,就可以采取以下的模式开展文本细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隐者是什么意思么?”

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的限制,并不十分清楚“隐者”的概念,这时学生会回答出一些不同的答案。

教师:“同学们,“隐者”并不是我们字面意思上理解的“躲起来的人”。“隐者”指的是“隐居的人”,在古时候,有一个诗人,他去深山中看望一位隐者,但是却没有找到,这位诗人就写出了一首经典的诗,现在就跟随老师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放隐者不遇》是一首经典的唐诗,其中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描述,如“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虽然这首诗字面意思不难,但是如果采用传统的模式是很难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前引入“隐者”的概念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隐者”产生了兴趣,就想深入地看看隐者是什么样子,这样教学的效果便可以得到有效地提升了。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不仅能够优化阅读教学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效果。作为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构建出和谐、风趣、有效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进来,将文本细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http://

参考文献

[1]周朝阳.文本细读,催生教学智慧——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10(07)

[2]郝洁.浮华浪蕊岂真芳 淳语真文是正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31)

秋思阅读答案范文第4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将去洛阳,灯下感赋

[清] 陈维崧

露幌风帘思不禁,巡檐背手重沉吟。

一城汉苑隋宫地,几夜零砧断杵心?

菊到将离分客瘦,天因离别酿秋阴。

偃师①明发应回首,洛水嵩云②深更深。

[注]①偃师:河南县名,位于洛阳东面。②洛水嵩云:洛河之水,嵩山之云。洛河流经洛阳,嵩山在洛阳东面。

阅读训练

小题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以首联和颔联为例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诗的颈联做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即将离别洛阳时的留恋与感伤。(2分)首联“思不禁”直接点明诗人离开洛阳前心绪不宁、浮想联翩的情形,“巡檐背手”“重沉吟”则将作者内心情绪具体化、动作化。颔联借洛阳汉苑隋宫的遗迹、牵人魂魄的断续捣衣声的描写,间接表现诗人对洛阳的留恋。(2分)

小题2:

①拟人手法,菊花因离别在即而分外寒“瘦”,天气因离别在即而“酿”出秋阴,移情于物,化静为动,渲染了离别在即感伤与留恋。

②借景抒情,菊花分外寒瘦,天空秋阴浓厚,哀景寄托了离别在即的感伤与留恋之情。(答对任意一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

这是一首离别诗,表达的典型的依依不舍、难舍难分的离愁别绪之情。

小题2:

秋思阅读答案范文第5篇

一、结合诗句来品析

例1:阅读徐元杰《湖上》,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009年陕西省中考题)

湖 上(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答题分析:在鉴赏诗歌时,要重点关注诗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古人讲究炼字,力求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充分体现古代诗人的推敲和锤炼功夫。

“花开红树乱莺啼”中的“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引发读者的想象,展现莺鸟穿梭林间、上下飞舞的热闹景象。从听觉角度写,却能调动视觉,并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感,诗的意境耐人寻味。因此,在品析词语时,不能就字论字,应该把字词还原到诗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从而把握该词语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情感,烘托着怎样的意境。

参考答案:“乱”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黄莺穿梭林间、上下飞舞的动态。

例2:阅读李商隐的《端居》,思考: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了“敌”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答题分析:答这类带有比较性质的题目,首先要明确回答自己认可的对象,绝不能含糊其词。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结合诗歌分析诗中作者所用的词语和想替换的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不同。

参考答案:“敌”字更好。“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对”字偏于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

二、结合修辞来品味

例3:阅读《秋日行村路》,三、四句“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2011年义乌中考题)

秋日行村路(乐雷发)

儿童篱落带斜阳,豆荚姜芽社肉香。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蛉伴绿螳螂。

答题分析:“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清朝纪晓岚评价其诗无俗韵。陆游《水亭》有“一路风光谁画得?红蜻蜓点绿荷心”之句。钱钟书先生评价乐雷发之句“比陆游的新鲜具体,主诗也就愈有精彩”。诗句中的“伴”,指“陪伴,相依相伴”。红蜻蛉伴绿螳螂,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清新可爱、和美融洽的氛围里,让人读之而心动,顿生喜爱之情。作者能写出如此清新、和谐、融洽的情景,正是他热爱农村自然风光,追求自由、闲适、和谐田园生活精神的外现。

解答此题,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如果诗句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答题时要结合修辞来谈。因此需要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双关、对偶等等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这样,在具体做题时,才能准确分析,灵活运用。

参考答案:“伴”,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红蜻蛉与绿螳螂这两种可爱的小生物营造在一个相依相伴、和美融洽的氛围里,表现了作者对农村自然风光的热爱,对自由、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的追求。

例4:阅读《村晚》,诗中的“衔”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村 晚(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答题分析:“山衔落日浸寒漪”的“衔”字,将山拟人化,描写出太阳正要落山的情景,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使山似乎有了人的行为和情感。

参考答案:“衔”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景象。

三、结合表现手法来鉴赏

例5:阅读郑谷的《菊》,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题)

菊(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答题分析:赏析句子,不仅要注意作者用词的巧妙,结合修辞来分析,还要联系表现手法来分析。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象征、对比、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比兴、直抒胸臆等。学生们应该注意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这样,在具体做题时,就能准确分析,灵活运用。“由来不羡瓦松高”中的“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不慕高位品质。

例6:阅读王绩的《秋夜喜遇王处士》,结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分析本诗三、四句的写作特色。

秋夜喜遇王处士(王绩)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关期刊更多

求索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求实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中学语文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