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向标识设计

导向标识设计

导向标识设计

导向标识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导向标识设计 景观设计

引言:

导向标识的设计和应用,当今演变为衡量国家设计水平和国际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其景观设计的导向标识设计一定是国际化的,并被认知的。作为人们生活与工作的环境的, 被人们使用最多的是一个城市中的公共景观环境, 公共环境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功能的发挥. 良好的导向标识设计在当今时代成为城市公共环境的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利用效率。同时为了人类精神层面搭建了桥梁。

导向标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导向标识最初的定义是为了辨别场所,提供说明和注意事项而设计的标识体系,即‘Sign’。导向标识设计是一个多元的信息传达媒介。以二维导向信息及符号为主体的标识导向在景观环境空间中,不仅在引导和指向方向,同时也在景观设计空间环境中扮演着划分空间功能,再造分割小空间的功能角色,并且具有很强的功用性,使得人们可以便捷的,连贯的达到景观设计中浏览的直接目的。

另外,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导向标识设计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视觉传达领域它还跨越了环境艺术学甚至是建筑学和景观设计学领域。由于学科交叉与融合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导向标识设计会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必然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体现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在景观环境中的当今,导向标识设计已成为景观设计中流行的“设计语言”。 通过导向标识起到的作用, 人们既可以了解景观设计在此区域内的形式,又能就此引起视觉思维, 并且认知建筑的象征性表述。导向标识符号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种具有表意功能的表达手段。视觉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表现性符号,相对推理性符号而言,视觉符号没有自己的体系,任何视觉符号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建筑环境中,人们对所处环境氛围的感知是通过特定的符号信息来传递的。特别是在景观设计中,有景观设计师设计的景观区域,符号信息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因为设计师要考虑多方面的景观和导向标识对其的应用。并表现出视觉符号是建筑环境和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表现和认知元素,研究景观设计中的视觉符号语言对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具有普遍意义。

而当我们成为使用者时,站在景观区域内导向图前,可以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 并可以寻觅到景区中心区各主要道路景区景点. 购物、餐饮、娱乐场所及旅行社、主要建筑等。对于旅游景区和景观公园等区域来说除各景区景点逐步完善各种具有便利性设施外,在市区增加以服务游客食. 住. 行.游、购. 娱等目的而设计的旅游导向设施更好地为游客起到导向作用。此外. 在市区各国道、高速公路出口处, 都应设立景区指导项提前标示各景区景点的走向, 方便自驾游游客。

通过一年以来对北京市区内大大小小的公园和公共设施景观带等调研,包括(海淀公园,景山公园,颐和园,圆明园,清华园,北大畅春园,cbd公园,中关村西区中心绿化区,四环绿化带,学院路绿化带,故宫皇家园林)等等众多实地观察与感受。充分体会到,导向标识设计体现在人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并通过这五种感受接触外界景观所传递的信息。而我们接触外界信息的时候其中有视觉设计占了很大一部分,视觉图形是表示信息的载体,需要准确地表达信息内容。为便于沟通语言、习俗不同的乘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导向图形逐渐走向国际化,用图形来展示意义成为了一种有效的传达方式,它具有超越国界和语言障碍的优越性。在确定设计内容后,再设定表示文字的字体,大小,底色与文字颜色之间的关系等。导向标识设计中除了用图形表达各种设施、内容外,还需要表示到达这些场所的方向、路线,箭头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的表达方式和形状多种多样,能够表达前、后、左、 右、斜向、转弯、升降等,但在二维空间用箭头表达三维空间方向则有一定难度。使得导向标识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时得到或多或少的不够规范的应用和后期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最终使受众人群失去对景观设计区域的兴趣和进一步的了解。

也可以说导向标识设计是一个优秀景观设计通往平凡人的桥梁,景中人和景外人看待景观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景观的表达,而后者是景观的印象,这个时候导向标识很准确的作为一个桥梁衔接着我们和眼中的景象。因为导向标识设计是内在者与周围环境相互调和,相互适应的过程。我们需要明确受众主体是参观,体验的每一个人,而人类是符号的动物,导向标识则是一个符号传播饿媒体,是有含义的。导向标识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从室内走到室外的过程同时会被各种各种的导向标识所影响,我们会看道路的方向,或通往用餐地点的距离,或走向公园的入口以游览,我们或多或少的主动或被动的影响着。深刻的记得北京大学俞孔坚老师说过一句让我记一辈子的话,‘间接地书本学习永远代替不了真实自然存在的体验。’其力量使我内心得以成长和撼动。导向此时的作用是使我们直观的体验和感受其,达到成长的意义。

结语:

最后,在导向标识设计中若使视觉信息有效的传递于置于景观中的受众人群,不仅需要对视觉导视信息内容中各构成元素进行系统性的整合,还应综合各客观环境因素及对受众人群的行为特征与实际需求的分析来系统的解决。达到全面的共应效果。同时设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新过程,导向标识设计是这样,景观设计也是这样。我们在沿用保留现行导向标识设计在景观应用的同时,应多加思考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未来和前途,从小导向小标识做起,从景观单元中的导向标识设计做起,提升社会的公共环境形象。

参考文献:

导向标识设计范文第2篇

设计师必须考虑残疾人使用的导向标识系统,因为这才是好的设计,通常精心设计的空间或标志系统总能满足整个人群的需要,而不只是满足一个特殊利益群体的需要。了解残疾人对导向标识的需求也为我们所有人的需求开启了一扇窗,包括一个健全人如何驾驭他们的环境。它意味着好的设计会满足所有群体的需求,而不是单纯满足一些群体。

关键词:导向标识;内部环境导向;残疾公民

1.国际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的无障碍设计发展

20世纪以前,没有人想到盲人及弱势者可以浏览他们周围的环境,残疾人呆在家里,或住在特殊的环境,可以方便照顾他们的具体需要。1929年,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市建立了世界第一所导盲犬学校,从那时候起,盲人开始获得了浏览环境的能力,尽管在室内环境下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几乎没有盲人可用的标志,而且包含多个楼梯,没有坡道的建筑物也不适合肢体残疾的人。

从20世纪70年代起,许多新技术的出现,满足了残疾的人需要,标志设计者开始创建第一个盲人可以阅读的,由盲文和凸起的字母组成的标志。关于颜色对比度和字体的大小,研究人员找到处理可读性更好的方法。坡道开始作为建筑物的常规特征出现。许多注重残疾人权利的组织,开始鼓动立法来保护残疾人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进行导航的权利。

20世纪80年代末。所有这些问题聚合在一起,在美国和英国分别通过了第一部全国性的法律。起初,设计师们缓慢的迎接这些法律的挑战,然而很快,连贯,合理的设计标准就首次在纽约灯塔国际总部推出。今天,在整个行业,以及学术和研究基地已经被创立,以满足残疾人导向标识系统的需要。在90年代,相关教育活动也重新开始,在美国环境图形设计协会和英国全民保健体系房地产集团的倡导下,设计师们开始着眼于如何以新的设计规范为基础,最有效地实施工程。

2.三个群体与他们对导向标识系统的需求

设计规范和设计师们的作品面向三个主要的残疾人群体。这些群体用不同的方式导航他们的环境,而且与常人不同,他们对导向标识有特殊的需要。

盲人看不到标志,无法感知事物内在的变化,以及颜色或类型的改变。盲人所能“看到”的人和空间是通过听觉和触觉感受到的。盲人有很强的三维空间感并能很好的感知自己所在空间的位置。在行走中,他们期待在他们双手能够触摸到,双脚或拐杖能够接触到的地方得到信息。他们还能够通过跟随周围人群的气息以及询问他们得到方向信息。盲人大约占整个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

弱势者可以看到,但是他们看东西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字体颜色。当他们同时专注于很多方向时候,他们总是尝试把注意力放在一种类型的信息上,因为他们很难立即看到东西。弱势者容易分不清目标,尤其是小的字体。弱势人群至少占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群,这个比例可能高达百分之七十五。

对于肢体伤残的人,他们导航周围的环境是基于已经建立的,满足他们需要的服务上,比如人行道上的斜坡,升降电梯。更宽的门和洗手间。坡道是用来服务这一群体需要的物理添加物。对于导向设施他们或许需要在某些位置设置提醒标识,来帮助他们顺利到达目的地而不会产生危险。

3.公共空间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规则

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很多设计师可能会忽略为残疾人设计的导向标识元素,满足所有多种不同残疾人群的需要,使得导向标识的设计变得非常困难。设计师的关键问题是平衡弱视者与盲人之间符号信息的区分,使得一个标志满足两个人群的需要。这一个问题几乎覆盖了所有方面的设计规范。

3.1 标志的位置

盲人需要标志放置在特定的地方。既然大多数视力正常的人比较容易发现高处的信息或者远离周围杂乱环境的信息,那么大多数规范必须把标志划分为两类:方向标志【通过方向信息引导使用者到达某一特定场所的标志】和位置标志【标明位置的标志】方向标识只对弱势的人有用,位置标识必须对弱势者和盲人都有用。最终,这些规范对盲人来说仍有困难,但在规范框架内设计创新【创造性地引进常人并不需要的东西】后,盲人所面临的困难正在被不断克服。

3.2 标志的颜色对比度和灯光

关于颜色对比度和灯光的考虑不是针对盲人的一个问题,但是对因年龄问题而产生视觉障碍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的。随着眼睛老化,分辨颜色的能力减弱。现实情况是,大多数标志使用者需要高对比度的标志,以及足够的照明来确保标志的易读性。颜色对比度还作为区分盲人和弱势者标志的另一个依据。既然触觉标志不需要可视性,可以将它们与常人使用的标志分开。触觉标志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但不能是无形的。

3.3 触觉标志

触觉也将盲人的需要与其他有视力的人分开来。由于盲人通过触觉来阅读,标志元素必须包含凸起的表面,或放于台面,还可以是由斜纹的表面,这样更方便他们的阅读。为有视觉人的设计的标志最好是垂直方向阅读的。即使触觉标志的阴影也会令弱势者感到迷惑。

3.4标志的字体

字体是一个可以满足视力正常者需要的领域。而盲人对这一需要最为显著。盲人需要尺寸为二分之一至1英寸(1.3-2.5厘米)的无衬线字体,并且有足够的字间距,可以通过触摸来阅读。对视力正常的人来说,字体设计越大越好,并且需要使用多种类型的字体。包含大写和小写字母的标志更易于辨认,但盲人的情况与之相反,他们易于阅读的字体是全部大写的字母。

4.导向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的研究与开发创新

当然,所有设计标志法案的讨论往往都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大多数盲人不使用凸字标志,因为大多数盲人不会阅读盲文。相反,他们更习惯于问路,这对许多设计师和以开发技术用于残疾人的行业来说是一种召唤。针对该领域,有如下三位设计师

可可・雷恩斯联营公司的可可・雷恩斯是国际领先的标志设计师之一,她还是残疾人信息图形设计师。她的一些重点项目包括巴黎戴高乐机场和位于哥伦比亚的国家博物馆。雷恩斯擅长使用触觉和音频信息,以及设置轮椅可以接近的标志,解决了盲人导向标识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即开辟了一条特殊的导航路线,使他们可以凭借设施独立找到路径,雷恩斯两个主要创新包括:

累恩斯扶手。此项专利系统包括内侧带有盲文信息的扶手带,以及可以通过图像感应激活的多语音音频信息。雷恩斯扶手具有创新性,因为它让盲人通过设施得到导航,不会脱离他们周围的环境。其他设计师也已经在使用一种雷恩斯扶手的形式,比如长线型标志和其他连续的信息系统。

地板标记。因为扶手的使用者需要依赖墙面,雷恩斯在诸如机场等大型服务场所运用了地板标志,给盲人更多的自由,略微凸起的圆点被设置在地板上,进一步表示出循环路径。圆点可以通过视觉或脚步来跟随,如果用拐杖敲打,还会发出声音。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导向标识设计范文第3篇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严峻.不仅是由于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还包括城市用地的逐渐紧张.当前,在我国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着交通拥堵、道路秩序混乱的情况.目前,我国的道路交通主要特点有以下几方面:机动车不断增加,路网承受能力远达不到要求,加之道路管理水平较低,不断给当前的公共交通提出挑战,导致出行结构不合理.因此,加强城市公共交通环境中的道路标志导向系统建设,对于改善道路拥堵情况,优化出行结构,缓解路网压力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本文从道路标识系统的概念出发,深入研究道路标志设计的原则,从而展望未来公共交通道路标识的发展趋势,以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标识导向;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45-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模式的高速迈进,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随之进入新的里程碑,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用地逐渐增多,城市建设结构也日益复杂.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因而私家车数量也呈现出高速增加模式,虽然一方面能够改进居民生活质量,降低基尼系数,创建和谐社会,但另一方面,私家车的增多给道路交通带来了无可挽回的压力与损失.车辆增多不仅使得尾气超标污染环境,更会造成道路拥堵、交通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为促进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建设完善且科学合理的道路标识导向系统成为当前研究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城市公共交通环境道路标识导向系统概述

1.1 关于标识系统

所谓标识,是运用线条、数字等易于记忆的形式把想要表达的事情准确的展现出来的一种形式,因此可以看出,标识是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方便交流的快捷形式.顾名思义,标识系统就是有各种标识符号所组成的系统.

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往往需要在各地区之间交流自己所要的信息,而到陌生的环境中去需要一定信息的指引,标识系统由于其自身简单快捷、易传达信息的特点,在帮助人们快速融入新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标识系统从最初的简单线条、图形发展到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再到如今的视觉与听觉、触觉全方位结合的形式,发展历程复杂,不仅仅与当时的文化风貌有关,更多的是依靠当时的科学技术.标识导向系统是当前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而且是城市交通大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标识导向系统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是一个整体,具有多样性、多功能,是在特定范围内依照特定要求组成的系统工程.道路交通标识导向系统是城市现代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城市能够正常运营的命脉,对当前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对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2 标识系统的构成

标识系统简单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2.1 识别标识

识别标识的设计是以区别为主要目划分的,主要发挥着定位的作用,在标识系统中属于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比如常见的企业标识、公共设施标识等.

1.2.2 导向标识

导向标识的基本形式是箭头指示目的地,这种标识形式简单、方便,但在经济发展日益迅速的今天,在交通标识的设计上面,仅仅保存指示功能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1.2.3 空间标识

空间标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主要依靠视觉和触觉在地图上表示位置的形式.空间标识以高科技技术为依托,必将成为今后道路标识的主要应用形式之一.

1.2.4 说明标识

由于当前标识系统发展的复杂性,部分标识具有歧义,不利于居民的辨认,因此必须要求其他形式来达到标识的指示功能,这就是说明标识出现的原因.说明标识与空间标识共同组成了国外道路标识系统的整体性.

1.2.5 管理标识

管理标识是为了形象地传达有关法律法规而出现的标识形式,这种形式常出现在需要解释情况比较多的情形下.

2 城市交通环境标识系统的发展现状

2.1 国外现状

以欧洲的主要城市伦敦为例,道路交通导向系统的发展已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道路导向标识鲜明,城市交通立体化特色明显,交通较为便捷,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伦敦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人口流量非常大,交通问题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在这方面,道路交通设计师主要从这样几方面突破现状,促进发展.首先,利用鲜明的色彩标识道路各个路段,这样居民就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其次,将道路尽量以直线的方式呈现,在交通站点及道路交叉口用易于辨识的圆圈代替,忽略线路长短而将最为复杂的线路置于线路图中央,使城市居民方便快捷地掌握道路信息.由于这种形式的诸多优点,在现今全球各大城市依然沿用这种形式.

2.2 国内状况

国内的道路交通导向系统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以北京市为例,在北京市,道路交通几乎以立交桥与环形线路为主,但在道路导向标识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下面具体分析.

2.2.1 引导标识

在北京市的部分街道,存在指示标识不明确、不够系统全面的现象,以西直门桥地区为例,在交叉路口处的街道名称、周边建筑物名称、前方道路名称以及公里数等标识都不够详细,除此之外,道路标识设置的位置也不够明显,并且没有盲文、音响的提示,对于盲人的出行困难较大.

2.2.2 盲道

北京市的道路交通中对于盲道的设计较为混乱,在部分道路交叉口并没有专门设计提示设备,且盲道随意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另外盲道颜色的设计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范.除此之外,盲道宽度、盲道中井盖现象、盲道路面损坏现象、盲道阻断等时有发生.

2.2.3 人行横道

在人行道上,提示盲道存在没有与斑马线同宽的现象,甚至在部分需要安全岛设计的人行道上没有安全岛.另外,音响设备缺乏或者音响声音不够明晰等现象也是家常便饭.

城市道路交通导向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准确科学的道路导向标识可以最大程度的方便居民生活,相反,设计不合理的道路导向标识则会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3 城市公共交通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原则

3.1 易知性

3.1.1 明确性

城市公共交通的导向标识必须传达简单明确的信息,无论使用者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必须尽可能的传达出“简单易懂”的道路信息,便于使用者理解、掌握当前的状况.在设计导向系统时,不仅仅要保证每一个标识的简单明确,更要做到整个导向系统的科学合理.

标识如何准确明晰的传达出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是标志设计的重要内容.如果随意增加标识内容,不但会造成标识混乱,还会导致信息传达的不准确,反而适得其反.因此,正确判断使用者所需要的道路信息,是道路标识设计的重要前提,但在大中城市人口量较大的情形下,准确判断往往存在一系列困难.

3.1.2 衔接性

不同的标识具备不同的功能,各功能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时,考虑各功能之间的衔接性是充分发挥道路标识作用的重要基础.比如,在设计引导标识时,就要时刻注意前后标识之间的距离,要做到使使用者准确明白前后标识之间的关联.一旦这种关联性在中间环节阻断,那么这一系列的引导标识便失去了利用价值,即使设计形式华丽也毫无用处.因此,在标识设计时,要将形式设计放在次要位置,将标识定位放在首位,而且要充分考虑各标识之间的相关性,综合考虑标识之间的设置.

3.1.3 醒目性

标识的作用就是指示使用者,使其获得必要的信息,因此,设计时便于使用者发现尤为重要,在设计时就要综合考虑标识的位置、材料、色彩、尺寸等诸多因素.一方面,虽然标识大小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但不可否认,标识尺寸主要与标识形状有关系.因此,在设计标识时,以什么样的使用群体为指标进行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及设计公益性原则.除此之外,设计时考虑到人体机能以及人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也是十分重要的.

3.2 适应性

3.2.1 专用与共用

专用一般是指为残疾人设计的道路通道,比如盲道,共用是指满足所用使用者的道路标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至今为止的所有道路导向标识中,仅仅满足某个人的需求的标识尚未出现过,在这种需要与其他人和谐共处的公共交通场所,各个标识往往共同存在且不会相互调整,因此,道路标识混乱现象此起彼伏,在信息传达发面必然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残疾人专用设计方面,即使考虑到健康人的宽容心态,在设计能适应广泛群体使用的标识时,依然存在诸多困难.虽然设计的专用化对于满足特定群体而言,具有显而易见的方便性,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排斥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结果将会导致道路导向标识难以发挥原定的作用.在当前道路预算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增加道路标识专用性的可能性十分小,因此,必须尽可能地设计出新的道路标识系统,以满足绝大多数人的使用.

3.2.2 耐久性

大多数标识所使用的材料都是非永久性的,使用时间过长必将产生破坏,比如颜色褪色,标识内容会变得模糊不清.临时性的道路标识对于材料的耐久性要求不高,但在公共交通环境中,道路标识的使用期限较长,在设计之初,必须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慎重的考虑.

3.3 安全性

3.3.1 失误现象

无论标识设计得如何完美,在面对不同的使用者时,必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偏差,导致失误,因此,如何尽快解决失误并将失误导致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重要事项.因此,道路标识中的按钮和开关设计至关重要,在减少失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通过按钮获得信息的设置,可以通过下一步操作避免使用者常出现的失误,从而增加信息的可靠性.

3.3.2 无障碍化

虽然标识在设计时要尽量考虑其醒目性以达到指示的作用,但是,如果设计的过于浮夸张扬,反而会对周围的大环境造成损害,同时标识也可能会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不仅会导致城市的整体景观设计出现问题,还会影响居民出行,以城市广告为例,如果设置者仅仅考虑自身的利益最优化,过于张扬鲜艳的设计必然会影响公共交通安全.综上所述,标识的无障碍化不仅有利于美化环境还有利于增强道路安全性.

3.4 亲切性

3.4.1 传统性

城市公共交通标识在最初出现之时,不仅承担着指示道路的作用,同时还承担着城市交通文化塑造的功能,同时还影响着城市形象的形成.因此,在设计时,要尽可能地设计出城市居民乐于接受的公共交通环境导向标识.

3.4.2 可爱性

虽然城市公共交通标识不可与主题公园设计混为一谈,但必要的设计借鉴也无不可.实际上,设计一些可爱的道路标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愉悦身心,给出行带来快乐的享受.因此,在设计时,要对材料材质、色彩、素材等方面深入研究,以期运用到今后的道路标识系统的设计之中.

4 城市公共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未来展望

4.1 现代化

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不断迈向新台阶,未来的城市必将是人口的大量聚居地,交通状况也会更为复杂且具有层次化、立体化.从最为简单的主干道、环状道到高速立交桥,再到地下铁路线、过江过海隧道等.因此,未来的道路标识系统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和道路交通状况的变化,道路标识的指引导向作用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首先,未来的交通必然是多元化且车辆数量规模十分庞大,这就要求道路标识导向系统必须全面、明确、科学;其次,道路标识系统必须在一定区域建立,因而,城市居民可以最大程度地依靠道路标识出行,方便生活,同时设计还要符合大众审美,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4.2 智能化

高科技已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随之未来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道路标识导向系统的智能化迫在眉睫.当前,在互联网的智能化导向系统的发展已初具模型,这种方式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除此之外,电子导向系统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比如,车载电子导向系统可以通过GPRS系统定位,只需在屏幕上输入想要到达的地点,系统便会自动生成最佳路线,并有语音提示.

5 结语

城市公共交通的标识导向系统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城市的名片,不仅反映出城市功能的发展、景观的设计,还能够反映出城市文化.因此,合理科学地设计交通标识导向系统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还可以促进城市交通的发展,最大程度地解决城市道路拥堵、交通混乱的情况.除此之外,城市公共交通标识导向系统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现代化水平,进而展现出城市独特的魅力,提高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张静.环境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4,4(23):90-96.

(2)洪星宇.标城市公共交通识导向系统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78-82.

(3)宋东辉.城市公共交通标识中图形化的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128-132.

导向标识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铁;导向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

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进步,造成城市环境复杂,对残疾人的关怀呼声不断增加,残疾人的出行,对障碍人群的挑战也很大,要求设计者全方位的为障碍人群增加技术上的实际设计,保证障碍人群的出行寻路。需要一套完整的导向标识系统,特别是对障碍人群的无障碍设计,更加能够体现国家的人性化要求,符合时展的需要。因此,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导向标识系统的实际项目为依托,着力研究地铁导向标识系统中的无障碍设计,对如何缓解有障碍人群在使用地铁交通工具时的不便问题做些探讨。

一.城市地铁中有障碍的使用人群

“障碍”的定义是:“一个人由于损伤或残疾造成的不利条件,限制或妨碍这个人正常完成某项任务。有障碍的使用者并不一定是指残疾人,老年人由于年龄和疾病等原因,也会影响他们出行。因此地铁中的有障碍使用人群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老年人:生理机能降低,神经反应缓慢,接收信息的能力弱,导致老年人的行为活动能力也有一定的降低,特别是在听力,视力,肢体活动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下降,视力方便出现视力降低,模糊,对颜色的辨识能力降低,记忆力也有一定的减退,对信息的记忆时间短。(2)肢体残障者:由于人体的行动器官、肢体发生了无法恢复的状况,造成运动技能的障碍,必须借助于其他工具才能运动,从而产生了拐杖使用者、轮椅使用者,因此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必须考虑障碍人群的升高尺寸。

(3)视觉障碍者:视觉障碍者取决于眼球对于色觉、感光度的接受能力,主要表现在视力的功能障碍,其生理问题为视力与视野的功能障碍,视野缺损、视野狭窄、色觉异常,眼球运动异常等状况,有重度与轻度之分。重度视觉障碍者较少,多数是轻度的,有一定的感光能力及视觉功能。他们对语音提示、可触盲文信息需要反复强调;对标识的色相、明度要求较高。(4)听觉障碍者及语言障碍者:听觉障碍者是指由于完全听不到或者耳背等原因导致无法或很难通过声音得到信息的人。这些人对于视觉信息较易接受,但由于听觉障碍出现的年龄、原因、程度及教育程度的差异,听障者在理解、认识信息方面的程度也不相同。语言障碍是指说话、读写等语言技能中一项以上出现残障。一部分语言障碍是伴随听觉障碍出现的,根据语言障碍产生的年龄、原因、程度、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语言残障者的语言能力也不相同。

二.导向标识系统中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通过上述对有障碍使用者生理及心理特点分析可以看出:在导向系统的无障碍设计中,老年人在视觉、听觉及理解力上都需要特殊照顾;轮椅使用者对导向牌的设置高度有要求;视觉障碍者分全盲和有一定感光能力者,可通过盲文、声音以及盲道来导向;听觉障碍者可通过视觉获得信息,语言障碍者可通过视、听觉来获得信息。因此,针对有障碍群体的导向系统,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导向系统中所有传达信息的元素(图形符号、文字、色彩)都应兼顾有障碍者,根据视觉设计的原理和视障者的视觉特点,用于环境提示的图形标志,应该造型简单明确、易于识别。字体的大小、笔画数量、笔画粗细都要适中,应考虑视力下降的老年人及弱视者的需要,色彩要鲜艳、对比明显。其二,导向系统的节点设置也应考虑到有障碍者的需求,老年人及听障者对信息总要反复确认,因此所传达的信息要有连续性,在设置点位时注意信息密度。其三,运用多种传达手段.对于正常人来说,视觉是获得信息的主要手段,而有障碍者则不然,根据他们各自的生理、行为特点,运用多种信息传播手段,才能有效的传递信息,尤其是一些现代科技下的信息传播手段。例如,对于一些全盲的视障者、轻度听觉功能障碍者,可使用一些语音提示装置;此外,还可使用可触地图来呈现地铁空间的平面布局及地铁站的外部空间。

三.有障碍人群在地铁空间环境中的行为分析

近几年来在地铁站的建设上,都设有方便残障者的无障碍设施。以武汉地铁二号线的车站为例,其无障碍设计基本体现在以下几点:在每个车站的其中一个出入口专门会设有一部垂直电梯连接室内外,也方便残障者直接进出地铁站大厅,有障碍者在站厅买票后,由垂直电梯进入站台层乘车;在出入口、通道、楼梯、站厅及站台均设置盲人导向步道,来引导视觉障碍者完成乘车、出站的一系列行为活动。

通过分析武汉地铁二号线中南站空间结构中的无障碍设施,再结合上述有障碍人群的特点,可将乘客进出地铁时的行为划分为两种线路:一种针对在活动上不受限制的有障碍者,包括有行动能力的老年人、非轮椅的肢体残障者、一部分视觉障碍者、听觉及语言障碍者,这类人群一般选择正常乘车路线。另一种针对行动能力有限制的有障碍者,包括使用轮椅的老人及肢体残障者、一些无视物能力的视觉障碍者,也不排除一些听觉及语言障碍者,这类人群须乘坐垂直电梯进出乘车,将有障碍乘客分别放在两种乘车线路下来分析,能更有针对性的分析各类有障碍人群在乘车时的行为,总结出两种路线下针对各类有障碍乘客的导向标识的设置节点以及信息的传递方式等。

正常乘客与一些略有行动能力的有障碍者,包括有行动能力的老人、一部分视觉障碍者、听觉及语言有障碍者,这些人中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听力、视力及理解力退化,可使用一些语音提示装置,在设计导向牌版面时,注意字体大小、色彩对比度等;视觉障碍者可通过使用可触地图,加上文字说明、声音以及盲道来引导;听觉障碍者可通过视觉方式获得信息,语言障碍者可通过视、听觉来获得信息,但他们理解信息的能力较弱,因此应注意所传达信息的易理解程度及单一性,进站流程是由车站通道出入口进入站厅后,在售票机处或售票亭购票,然后通过进站检票机再经由楼梯、电梯下至站台层,在站台候车区等侯乘车。在此线路下,有障碍者与正常人一起进出车站,因此导向牌的设计标准应该考虑到有障碍者,在视觉上加强色彩明度的对比,注意字体大小,图形要简洁,做到清晰易辩、易识、易读.导向牌位置的密度及信息的连续性方面,要考虑到有障碍者理解力差或须反复确认信息的需要;且在导向牌上应尽可能加入辅助有障碍者获取信息的内容,如使用可触式地图、加入盲文等。

行动能力有限制的有障碍者,包括使用轮椅的老人及肢体残障者,老年人视听功能及理解力退化,可以加入语音帮助,且垂直电梯附近的导向信息系统的设计应注意轮椅使用的特殊生理尺度;一些视物能力的视觉障碍者,可通过声音或盲文来引导。进站流程是由站外垂直电梯直接进入站厅购票,然后再经由垂直电梯进入站台乘车,来引导有障碍者完成在每一层的相关乘车活动。

四.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

在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种类的障碍人群选择不同的设计,在导向设计中融入现代技术的导向指引,对于视觉障碍的人群,我们的导向标识系统要配备有质感可触摸的导向标识,通过磁场感应帮助听力障碍者,通过声音以及震动帮助视觉障碍者的行进,提醒在行进过程中的危险与警示。对于听力障碍者我们配备电子查询提示系统,在不确定的时候都可以查询到需要的交通信息。对于肢体残疾的人群,要考虑还导向标识的高度以及尺度问题,对于老年人我们就要考虑到导向标识的易辨识,所以在导向标识系统无障碍设计中,对于导向标识系统的颜色、字体大小、笔画的粗细要适中,对于老年人以及弱视障碍人群,则要考虑到颜色的醒目,色彩对比要明显。

在城市的高速发展的过程造成城市的设施集约化的设计,各个基础设施融合在一起,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障碍人群的行进路径主要有两种:第一,乘坐交通工具在地铁站附近下车,通过导向标识系统的指引,来寻找地铁站,行进到地下车站完成乘车过程。第二种是附近残障人距离较短,通过徒步或者轮椅等形式依据导向标识系统的指引,进入地铁站完成乘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障碍人群需要导向标识,选择适当的标识点,进行合理的标识形式来呈现这些无障碍设计。

五.总结

以武汉地铁二号线的标准车站空间结构为例,分析有障碍群体在乘坐地铁时心理、生理和行为特征,阐述有障碍人群进出地铁时的行为流程,有障碍乘客的导向标识应该设置的信息内容及传达方式。通过人性化的导向标识设计为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现代化交通环境,也为今后地铁空间中导向标识系统的无障碍设计提供参考,保证障碍人群能够快速安全出行。

参考文献

[1]杨冰.地铁建筑室内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导向标识设计范文第5篇

摘 要:结合国内外关于地铁站内标识系统的相关成果以及实践经验,阐述了地铁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理念,标识在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必须要以人为本。通过对南京市地铁车站交通标识系统的调查和深入研究,从标识的设置、标识体系、标识的色彩等相关方面对其设计与设置的特点加以评析,并提出需要完善的方面。

关键词:地铁;交通标识;设计理念;功能

在城市交通立体的今天,具有高效、快捷、廉价特点的地铁已成为城市运输的重要载体,大人流量要求地铁站内标识系统的设置更高效。有效规范的公共交通导向系统是交通疏导的灵魂,因此,地铁站内交通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安装不能轻视。

城市轨道交通导向标识涉及面广,,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国际标准,不同国家、地区、城市根据其不同的文化特征、生活习惯、乘客心理、传统禁忌而各不相同,如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城市地铁的标识系统设计上就各不相同。但有些国际公认的准则为大家所采用,如标识颜色:红色表示禁止,蓝色表示命令,绿色表示安全等[1]。

从我国一些城市地铁车站导向标识系统的总体情况来看,还普遍存在着导向标识设置、设计不科学,可持续性差,缺乏统一规划等。为此国内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等相继投入资金对已有的导向标志进行了改进或者重新设置。笔者以南京市地铁为例,调查地铁车站的交通标识系统,以期对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有所。

1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理念

交通标志是由图形、文字、特定颜色及几何形状组成的标识牌,向道路使用者传递警告、禁令、指示及指路等的交通管理措施。在地下公共空间标识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交通指示标识。心家告诉我们判断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是人的本性之一,在易识别的环境中人们感到放心,当人们无法根据环境提供的信息确定方位时,会感到不安。在封闭的地下空间中,人们很容易在规模庞大的地下建筑中迷失方向,而交通指示标识能为人们提供地下建筑的整体情况,明确自身在建筑中所处的位置,同时为人们指明方向,帮助人们寻找恰当的路线到达目的地,也使人们对地下建筑的总体组织原则有所了解。

在设计交通标识时,必须首先要考虑标识的视认性,保证它在不良的视觉环境条件下,能容易地被驾驶员或行人发现并迅速地认读,以保证交通安全,这才是交通标识设计的宗旨。因此交通标识的设计应遵循下面一些设计理念:

1)保证交通标识的醒目性和区别性。标识系统在视觉上一定要醒目,重要的标识要能达到对人的视觉有强烈的冲击效果。醒目的另外一个方面是标识上的文字、符号等要足够大,以便人们能从一定的距离以外就能看到、读出。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能只强调一个“大”,而忽视标识自身尺寸与所在空间尺度的协调,因为标识还有一个功能是对地下空间环境起着美化和点缀作用。另外导向标识必须和其它类型的标识,诸如广告、告示、商业标志和其它识别标志等区别开来,以免人们混淆而到方位方向的确定[2]。

2)设计要规范性和国际化。标识系统设计的规范性是指用以表达方向诱导标识信息内容的媒体,如文字、语言、符号等,必须采用国家的规范、标准以及国际惯用的符号等,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另外,对同一类型的地下空间设施,其方向诱导标识的设计风格也应保持一致,形成一个较为稳定一致的体系。

3)内容要确切并且简单便利。内容的确切性是指方向诱导标识上的内容应该采用专门用语和正确的内容,所指内容尽可能具有唯一的理解性,以免引起人们的误会。简单是指方向标识上的词句必须精简、明确,尽可能地去掉可有可无的文字,让人一目了然;便利是指人们在正常流动的情况下就能方便地阅读和理解标识上的内容,而不必停下来驻足细看,造成不必要的人流阻塞。

4)要以人为本,完善交通弱者的方向指示标识。交通弱者的方向诱导标识是一种专用的标识,它采用专门的材料和特定的符号设置和设计标识。完善的交通弱者的方向指示标识不仅为他们安全、方便的移动提供了保障,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

5)标识的位置要一致化、系统化。标识系统应该设置在能够被预测和容易看到的位置,以及人们需要做出方向决定的地方,如出入口、交叉口、楼梯等人流必经之处,并且其位置宜统一,使人易于寻找,应连续地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序列,人们不需要搜寻整个空间,而只需注视部分固定的区域即可找到方向标示,其间不能出现标示视觉盲区。

6)考虑到特殊情况的处理。一般的出口标识可设置在出口的上方,但是如果考虑到出现意外的情况,如火灾,烟雾向天花板聚集,出口上方的标识可能被挡住,则需要在主要疏散线路的出口附近的较低的位置处,再设置出口标识。设置交通标识系统要达到的效果是:在标识系统设置好以后,能“主动”地指挥人群的合理流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人们来寻找、发现。

2南京地铁交通标识系统的设计

地铁车站必须给乘客提供清晰、易懂、正确的导向系统和使用指引。“功能第一”是地铁交通导向标识设计的第一要素,迅速传达信息,导向明确无误,便于行动者准确快捷的判断是它的主要功能。南京地铁目前投入运营的有地铁1号线,正在建设的有地铁1号延长线和2号线,通过对地铁站内交通标识的调查以及结合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表明南京市地铁站内交通标识系统的导入整体上来说是合理的,这个项目的实施体现了人本思想的雏形。南京地铁一号线导向标识系统有如下几个特点。

2.1交通标识牌的规范性和国际化

南京地铁交通导向标识的设计,如文字、语言、符号等,采用国家的规范、标准以及国际惯用的符号等,使人们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图1的引导出站标识牌和图2的禁令标识牌,都采用了中两种文字,这也是反映南京城市的文明程度、开放性和国际化的具体体现。

2.2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

在每个地铁出口处都有巨型的阿拉伯数字的出口编号(见图3)、“地铁线路图”标识牌(见图4),显示出口相关的道图2 禁令标识牌路路名和地面重要建筑以及公交换乘信息,帮助乘客检索当前地铁位置和地面上的综合信息,这些措施能有效地缩短客流出闸机后的站厅滞留时间,保证了人流的有序、快速的疏散。另外设置了残疾人专用电梯、盲道等,完善了交通弱者的方向指示标示。

2.3系统性强有连续性、一致性

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设计与设置风格保持了一致,其材质、形式、规格、色彩都比较统一,形成一个较为稳定连贯的体系,能有效的指挥人流的连续移动。从地铁站外主要道路口设置的醒目行人指示牌(见图5),到站内售票、问讯、票价、进站、乘车方向、地铁线路图、列车明确而清晰的指示牌,以及站台上、车厢里先进的LED屏(见图6)和等离子视讯系统显示列车到站时间等等都表明了南京地铁导向标识体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每个乘客在使用过程中只要留意头顶前方悬挂的导向标识牌就能顺利完成出行的旅程。

2.4标识牌信息简捷、清晰

导向标识系统的主要功能引导乘客安全、顺利及迅速地完成整个车站的旅程。过多、繁杂的信息,或是其他不相关信息的设置,容易误导乘客,引起使用者的不便,甚至造成混乱。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采用了简单明了的名称和编号以及线形指示标识系统(见图7),统一使用地铁线路的颜色,所有车站采用标准图像、文字和颜色,每个标识种类均采用统一的图形及布置,结合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乘客的心理及视觉要求进行设计,满足了乘客疏散的主要功能需求。

如图7所示,线性指示标识牌上标注有箭头和下一站站名,适合了地铁线性空间的特点,准确的指示和标识了空间的身份和特点,使人明确和顺从了方向的决意。

2.5标识牌的平面设计、造型设计美观、新颖、含量高

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设计、平面设计和造型设计充分体现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学、心、色彩学、美学等多学科运用,并考虑到地铁多线运营、维护检修等多方面因素。南京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监控指令可由串联排接口或脉冲硬线信号实现与进出站闸机、电动扶梯的联锁功能。在操作上,控制员可做个别或组群模式控制,方便快捷,紧急情况下,可通过单一电脑指令,控制紧急标识及相关机电设备,大大提高运作效率。

3完善南京市地铁站内交通标识系统的思考

设置、设计合理的标识导向系统,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量,减少乘客重复的询问,给乘客的乘车带来方便。为了更好地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以及对正在建设的南京市地铁2号线有所帮助,笔者认为南京市地铁站内交通导向标识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1)出入口的布置要合理。地铁站主要通过出人口与外面联系,出人口的设置对乘客正常进出站和事故情况下的紧急疏散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布置太多的出入口让乘客不易定位、定向,因此在满足正常的功能需求下,应精简出入口数量。

2)注意导向牌颜色的合理。对世界各国许多城市地铁导向系统的调查中发现,在色彩的设计上大都采用了对比强烈、易见度高、易于记忆的色彩搭配,并且导向牌颜色的设置具有系统连续性、区别性。

3)正确设置和应用逐级导向牌。随着南京地铁交通的形成,多条线路在同一车站交会的换乘站也会越来越多。因此设置逐级引导的导向标志,通过逐级引导,达到对进站、出站和换乘乘客逐级分流,很有必要。

4)地铁站内与站外的导向系统要合理衔接。南京地铁的站外导向设置主要形式为独立设置,由于指示牌本身尺寸不大,加上受周围的环境及流动物体的遮挡,不能很好地指示地铁车站的位置;并且乘客出站后,缺少公交换乘信息牌的指引。建议在地铁车站,特别是换乘站的每一个进站口,都增设醒目的标识牌,显示站内以及周边公交线路等相关信息,合理引导步行流。

4结束语

好的公共导向系统能够提高一个城市的档次和水平,它在发挥功能性作用的同时,已成为城市景观中亮丽的点缀。随着南京市地铁交通网络化的形成,以及轨道客流量的大幅增加,对站内交通标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城市的建设者和设计家们应加强对交通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规范的研究与设计实践,努力将轨道交通导向系统改善得更具功能性和更加人性化,以适应今后线路网络化的方向,整体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效率与服务水平。

[1]SterlingRL,CarmodyJ,Undergroundspacedesign[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1993.

[2]王保勇.地下空间方向诱导设计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科学版,2002,30(1):111-115.

[3]黄兴安.公路与城市道路设计手册[M].北京:建筑出版社,2005.

[4]唐亚琳.广州市轨道交通乘客导向系统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4,17(5):28-30.

相关期刊更多

建材发展导向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云南省建材工业行业协会

美术向导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出版集团

健康向导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