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1篇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 胆管细胞癌是一种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初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患者不易察觉,这与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有密切关系,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对胆管细胞癌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进行了介绍,并针对当前的治疗方法根治性手术治疗、辅助性治疗等手段进行了阐释。

[

关键词 ] 胆管细胞癌;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5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156-02

[通讯作者] 秦春宏,男,湖南永州人,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普外科。

[作者简介] 黄志达(1987-),男,湖南长沙人,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胆管细胞癌治疗及研究现状。

胆管细胞癌又称为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o-carcinoma,ICC),是一种原发性肝癌,主要是定位于肝内胆管被覆上皮。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继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第二大原发性肝癌[1]。肝内胆管细胞癌初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因此,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肝内胆管细胞癌具有自己的临床特点、治疗特点以及治疗后预后的恢复特点。目前针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彻底治疗方法首先的是手术切除,患者手术后,对患者的影响存在多种争议,这可能与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对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

1发病情况

经过临床研究发现,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发病原因可能是肝胆结石的长期刺激有关,临床有20%~60%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胆结石[2]。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除了肝胆内结石,还有胆汁淤积、多囊性疾病以及胆管囊肿等。但是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肝功能通常良好,并没有什么肝病。肝内胆管细胞癌通常没有病毒性肝炎,有少量患者有低浓度的HBV和AFP含量;大部分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没有肝硬化,仅有少量患者有轻度肝硬化;并且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通常只有7%,比肝细胞癌5年患者的生存率低了将近40%,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比肝细胞癌的生存率更低[3]。

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发病年龄通常在10~80岁之间,其高发的年龄一般为中老年人,年龄在50~60岁。在性别方面,女性的发病率一般略低于男性,其发病比例一般为1:1.6~2.9[4]。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发病部位多见于肝左叶,这与结石的发病部位基本一样,单叶发病的概率大概为80%。日本肝癌研究会将肝内胆管细胞癌分成了三种类型,管内型、肿块型和管内型等。肿块型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直径较长,可以达到20 cm,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病理特点和肝癌的特点有很大的不同,一般肝癌质地较软,常常出现出血,坏死以及囊性病变等,而肝内胆管细胞癌整整恰恰与上述病理特点相反。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早期没有特异性的症状,一般只是表现为消化不良,容易疲劳等,到了中晚期,肝内胆管细胞癌才会出现明显的腹痛,腹部包块等。由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肿块没有包膜,因此,肝内胆管细胞癌很容易沿着淋巴管以及胆管等管道系统转移,一般很少见通过血行转移。

2 流行病学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相对于其它的肝胆等消化道癌症如胆管癌、肝脏癌症等是比较低的。有研究指出,不同地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不同。从全球范围来说,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亚洲地区,而发病率最低 的地区为大洋洲。WHO曾经对发达国家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死亡率进行了统计,主要包括亚洲的日本,欧洲的英国以及法国,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北美洲的美国等。统计结果显示,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的男性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澳大利亚,其上升速率是最快的,从最初的0.1上升到0.7[5]。

3 临床特征

患者入院一般都是由于腹部疼痛,疲劳、黄疸等入院就诊,此时就诊的患者往往为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晚期。入院的患者通常超过50%的患者都有上腹部不适;有超过82%的患者有贫血 症状;有近25%患者在腹部出现肿块。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分期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日本肝癌研究协会的分期(表1),分期诊断的标准主要是依据肿瘤大小,肿瘤多少、侵袭静脉的情况;对预后的的评价主要是局部淋巴结转移等。用a表示单一肿瘤,没有出现血管以及浆膜的侵袭,肿瘤大小小于2 cm;定义T1相当于3个a;T2相当于2个a,T3相当于1个a,T4不符合a,具体的分期见表1[6]。另外一种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和国际抗癌联盟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分期(表2)主要考虑淋巴结的转移,肿瘤的血管侵袭以及肝脏器侵袭等,具体见表2。

4手术治疗

当前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有效治疗措施依然是依靠手术—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的方案。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后,5年的生存率和肝癌相比还是比较低的,这主要是由于两者之间的病理差异导致的。有相关临床统计资料显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中,超过80%的患者出现了淋巴结侵犯和神经侵袭,有将近60%的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另外,肝门部静脉和肝外门静脉受到侵袭的分别占了40%。这些临床统计数据反映了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较为复杂,因此预后较差。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根治性手术切除和肝癌等手术切除的目的基本一致,要达到阴性切缘。阴性切缘的获得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预后,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有研究资料显示,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以切缘无癌细胞阴性切除(R0)、镜下见切缘癌细胞切除(R1)以及探查手术后,发现R0手术切除的患者生存时间最长达到了18.3个月;行探查手术患者的生存时间最短,仅仅有5.6个月;R1手术的患者生存时间为6.6个月。因此,获得阴性切缘的手术是目前延长患者生存率的最有效的手术方式,通常为了获得阴性切缘,往往对患者进行大范围的切除术[7]。

有研究人员提出,针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应该行规则性切除,手术中可以考虑淋巴结扫除术以及肝外胆管切除,已达到获得阴性切缘,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存率。Hauke等对临床上实施手术切除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病例50例进行研究,提出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而Yamamoto等研究了56例肝切除手术联合胆管切除术和27例扩大手术在术后1个月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只进行肝切除手术联合胆管切除术患者比实施扩大手术患者预后较差。但是对患者5年生存率观察显示,进行扩大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因此,认为实施扩大手术从根本上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有研究人员提出,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如果出现了淋巴结转移,行扩大手术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预后。因此,获得阴性切缘才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提高预后的最有效的手术方法。为了增加获得阴性切缘的目的,手术前要对患者行大范围手术可切除的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总之,规则性肝切除以及扩大性切除手术对提高肝内胆管细胞癌的预后和生存率还是有一定作用的,除了患者出现了癌细胞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术前对患者的病情探查显得的尤为重要,术前手术探查可以发现患者的癌细胞是否出现了淋巴结转移等,如果出现了淋巴结转移,可以结合淋巴结扫除术;如果患者没有出现癌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不必进行淋巴结扫除术。

5 肝移植

有研究人员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实施了肝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生存率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另外加上肝移植器官资源紧张等,肝移植作为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异议。行肝移植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高,通常进行肝移植2年后的复发率达到了50%。一旦肝内胆管细胞癌复发,患者的生存期通常为2个月的时间[3]。

6放疗、化疗

患者在行根治性切除手术后,为了防止患者的局部复发,对患者进行的辅助治疗。辅助性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将切缘的肿瘤细胞杀死。目前缺乏系统性的大样本数据对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实施放疗辅助治疗方案的支撑。Todoroki等对术后患者有癌细胞残留的患者行术中放疗、外线束放疗以及术中放疗结合外线束放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联合放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有明显增加[8]。因此,如果患者出现局部淋巴结侵袭或者阳性切缘的患者可以实施辅助性治疗。目前,由于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化疗后,其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临床上通常不会采用化疗手段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辅助性治疗。

现阶段,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根据患者肿瘤的大小、数量以及癌细胞的转移程度等,综合评价,确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根治性切除术就是保证获得切缘阴性,此时,会行扩大性切除。对患者进行切缘阴性手术后,对5年期以及以内的患者进行手术探查发现,患者的癌细胞在肝内已经发生扩散,这与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等有密切的关系。建立对肝内胆管细胞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当前肝胆癌症治疗面临的重要课题。

[

参考文献]

[1]李园.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6):666-671.

[2]龚静山,徐坚民,夏占统,等.不同生长方式肝内胆管细胞癌的 CT 表现[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1):1366-1368.

[3]陈漪,王志明,任正刚,等.CAl99 对肝细胞癌和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杂志,2006,14(4):299-300.

[4]闰学强,陈孝平.肝内胆管细胞癌研究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22):1746-1748.

[5]郭荣平, 李国辉, 李锦清, 等.肝内胆管细胞癌40 例临床病理学特点及手术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18(10):621- 622.

[6]周泉波,赖东明,林青,等.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电子版, 2012,6(1):12-16.

[7]徐晓明,陆宝成, 张仁希. 肝内胆管癌的诊治分析[J].河南肿瘤学杂志,1998,11(6):437-440.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2篇

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 要】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尚不清楚。肝内胆管细胞癌的临床症状一般较模糊和隐匿,发现或诊断时多属晚期,根治性切除的机会较少,预后不佳。本文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因素、诊断以及治疗做一综述。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率;治疗方法

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癌同属于原发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指发生在包括二级胆管在内的末梢侧的原发性胆管细胞癌。传统观点认为ICC, 肝细胞癌和混合型细胞癌同属于原发性肝癌的范畴。但是随着近年来对ICC 的进一步研究发现,ICC 在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上与肝细胞癌有很大区别。目前认为治愈ICC的惟一选择是根治性手术,应行规则性肝切除或扩大肝切除;是否常规清扫淋巴结以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目前研究较多,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姑息性切除术可以改善部分病人的预后。肝移植是否适合肝内胆管细胞癌目前仍存在分歧。

1 流行病学

ICC 的发病率与地理位置的不同存在很大的差别,在美国,ICC 的发生率已增加到0.95/10万,在澳大利亚发病率是 0.2/10万,而在泰国发病率是 96 /10 万。近年来发病率有所提高,近30 年间,在美国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发病率增加了165%,发病率从1975 ~ 1979 期间的0.32/10 万升高到1995-1999 期间的0.85/10 万。

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率最高的年龄在55 到75 岁之间;在45 岁之前ICC 的发病率非常罕见,在这个群体中发病率在10%以下。与HCC 不同的是,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5 到6 倍之多,ICC 似乎只有些许的区别,男:女比为2:3。

2 发病因素

肝内胆管细胞癌目前已知的的风险因素包括胆管系统障碍而引起的慢性道炎症,胆汁淤滞,肝硬化。尤其是原发性硬化性化脓性胆管炎(PSC),先天性胆管的病变,肝内胆管结石,寄生虫感染,和二氧化钍的职业暴露都会增加ICC 的发病风险。虽然三分之二的PSC 患者患有有炎症性肠病(IBD),但是没有报道表示IBD 有增加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率的报道。另一个风险因素是先天胆道系统畸形,40 岁以后发展为胆管癌的风险是20%。常见的先天畸形包括纤维囊性肝疾病,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和Caroli 病(先天性肝内胆管扩张症)。

研究发现,肝吸虫病与ICC 的发病密切相关。肝吸虫主要包括后睾吸虫和支睾吸虫,后睾吸虫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支睾吸虫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韩国、台湾、日本和越南。有些学者通过实验证实了肝吸虫是ICC 的一个发病因素,还通过实验发现,亚硝胺等致癌物可以协同后睾吸虫感染成为ICC 的致病因子。

肝内胆管结石在西方罕见的,但常见于亚洲。在台湾行胆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中高达70% 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在日本这个数据是6%-18%。二氧化钍的职业暴露(1928-1950 年非常常见的)患胆管癌的风险是正常人的300 倍。其他增加ICC 的化学致癌物质包括二恶英,石棉,氡。

近些年来慢性肝炎的风险因素正逐年增加。韩国的一项研究报道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患病率分别为12.5% 和13.8%,只有3.5% 和2.3% 的患者没有发展为ICC。

3 临床分型

日本肝癌研究组(LCSGJ) 提出了ICC 的3 种分型:肿块型,管周浸润型与管内生长型。60%-80% 的ICC 患者都是肿块型,包括结节性和外生性。胆管周围浸润型占15%-35%,形态呈弥漫性浸润沿胆管树和汇管区胆管,可造成周围胆管扩张狭窄。导管内生长型占8% 到29%,主要在胆管内生长,表现为乳头状,息肉,或颗粒状。管内生长型如息肉向管腔内生长,外科手术切除后预后好于其他类型。组织学类型以腺癌较多见,其次为乳头状癌。

4 临床表现

ICC 通常是患者体检是偶然发现。不同于肝外胆管癌,ICC 不会出现胆汁的淤积。它尝尝表现为体检发现肝脏肿物或者是行肝功能检查时发现异常。早期常以腹部不适、全身无力、消化不良为主诉,晚期出现腹痛、消瘦、腹部包块及全身症状(如,萎靡不振,夜间出汗,恶心)。少数患者(10% ~ 15%)由于癌栓阻塞胆管而出现黄疸,或者是肿瘤沿着胆管的横断面生长而引起的黄疸,或者是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又或者是ICC 自身引起的黄疸。极少数的患者会出现高烧,和白细胞计数升高。

5 诊断

5.1 实验室检查

目前的肿瘤标志物对于诊断ICC 缺少敏感性和特殊性。高胆红素血症,慢性肝炎,胆管炎,肝内胆管结石和慢性胆管寄生虫一起其他恶性肿瘤都会出现CA19-9的升高。然而30% 的ICC 患者CA19-9 的水平超过1000U/ml,还有25% 的患者水平在100-1000 U/ml。学者认为对于不能切除的ICC 患者中CA19-9 的水平持续增高,对于术前CA19-9>100U/m 与术后复发有着独立的联系。其他的肿瘤标志物如CEA,AFP, 以及CA-125 的敏感性不高。

5.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决定ICC 治疗方案的最主要是方法,可以评估术前是否可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性切除术。B 超检查具有经济,快捷,无创等特点,检出肿物的敏感性高,但是对于鉴别肿物的类型价值不高。CT 是ICC 检查的重要手段,对于肿瘤的性质以及是否侵袭血管以及是否具有淋巴结的转移有重要的意义。MRI 具有分辨率高、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等特性,对显示肿物本身以及周围组织病变有其独特的优势。

PET-CT 也被认为有助于ICC 患者的一种检查。PET-CT 的准确性可能会随着ICC 的亚型的改变而改变。例如一些报道指出对于肿块型ICC 的敏感性有85% 但是只有18% 的准确性对于肝内生长的ICC。PET-CT 对检测是否具有局域淋巴结的转移方面没有任何益处,但对发现未被CT 或MRI 所发现的隐匿性的远处转移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约30%)。总之,PET-CT 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的评估患者是否可行手术治疗,或者对于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复查的重要手段。

6 治疗

6.1 手术治疗

除了术前评估肿物的切除的可能以外,全身检查以及切除后残肝功能是否能代偿也是必须的。门静脉高压的程度也应该被考虑。如果出现肝内的转移,肿物侵及大血管,广泛的淋巴结肿大以及远处转移属于肝癌晚期患者。腹腔镜探查可以更好的预估是否可行根治性切除术,30% 的ICC患者通过由于腹腔镜的探查发现腹膜的转移或者肝内的转移。因此大多数学者认为ICC 患者术前应行腹腔镜的探查。

ICC 的手术治疗是唯一能够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方法。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预后差,3 年生存率几乎为0。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术后3 年生存率为40%-50%。相比于其他的恶性肿瘤,ICC 的生存率和治愈率较低。根治性切除术是指完全的切除肿瘤且切缘阴性,以及足够的残余肝脏和缓解梗阻性黄疸。黄元哲教授认为:根据术前检查结合术中探查能够发现大多数的局部阳性淋巴结,给予淋巴结清扫;如果未发现可疑淋巴结,对这类病人实施清扫后,术后病理的阳性检出率很低,未必一定要行淋巴清扫术。

ICC 的术后复发率高达46%-65% 之间。多发肝脏肿瘤和淋巴结的转移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Choi 报道指出复发率为65%,孤立肿瘤的复发率为47%,而多发肿瘤或者有淋巴结转移的术后复发率为93%。这项调查中,常见的复发部位为肝脏(56%),淋巴结(31%)。腹膜(22%)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包括肿瘤侵袭大血管,以及淋巴结的转移和肝脏的肿瘤≥ 5cm。

6.2 肝移植

目前行肝移植的患者非常少,大多数学者认为ICC 禁止行肝移植治疗。在美国的北部和欧洲只有1% 的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在很多地区,ICC 是肝移植的禁忌症。行肝移植的5 年生存率大约为30%。很多人认为ICC 患者行肝移植的5 年生存率低下不应该使用有限的肝源。目前ICC 不适用与肝移植治疗,仅在特殊治疗方案中可行。

7 影响预后的因素

目前一致认为ICC 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单发和多发的肿物,是否具有淋巴结的转移,手术切缘的状态,肿瘤是否侵袭血管,肿瘤的大小,肿瘤是否分布在左右半肝,肝脏被膜是否浸润,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是否具有粘胆症以及CA19-9 的水平。

多发的肿物是影响ICC 预后的一个独立的因素,经常出现肿瘤的转移。有些人认为多发的肿瘤是ICC 手术治疗的相对禁忌症,有些外科医生认为对于多发肿瘤的患者应行系统的治疗或者肝动脉灌注治疗。

区域淋巴结是否具有转移也是一个影响ICC 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否具有肝门不淋巴结的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在西方国家淋巴结清扫不是常规的,是否行淋巴结的清扫还没有达成一致。有些学者认为积极的淋巴结清扫可能会引起更多的术后并发症。黄元哲教授认为:根据术前检查结合术中探查能够发现大多数的局部阳性淋巴结,给予淋巴结清扫;如果未发现可疑淋巴结,对这类病人实施清扫后,术后病理的阳性检出率很低,未必一定要行淋巴清扫术。

参考文献

[1] 袁磊, 罗贤武, 王义. 肝内胆管细胞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肝胆外科杂志,2013.(05):389-391.

[2] 陶连元, 何小东, 蔡磊. 胆管细胞癌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肝胆胰外科杂志,2010.(03):240-242.

[ 3 ] W a t a n a p a P , W a t a n a p a W B .L i v e r f l u k e - a s s o c i a t e dcholangiocarcinoma.Br J Surg,2002.89(8): 962-70.

[4] 孙典学, 李文华, 姜传武, 杨世锋,张明. 肝内胆管细胞癌CT 分型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02):257-259.

[5] 汪正广, 孟翔凌.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50 联合检测在胆管癌诊治中的作用[J]. 肝胆外科杂志,2003.11(3):187-188.

[6] 孙华, 李琳, 汪春.(18)F-FDG PET/CT在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03): 85-88.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螺旋CT; 肝内胆管细胞癌;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73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1-70-02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由类似胆管的细胞组成的一类肝内恶性肿瘤。肝内(或周围性)胆管细胞癌(ICC)来自肝内胆管上皮的任何部位,如肝内大胆管(段和区胆管及其细小分支)、肝内小胆管。起源于右叶和左叶胆管交界处或邻近部位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称为肝门肝内胆管细胞癌,认为是肝外病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资料,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3年1月~2009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6~74岁,平均59岁;病程1个月~5年不等。患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伴消瘦、腹部包块、黄疸,晚期有门脉高压症的表现,如畏寒、发热。

1.2 仪器与方法

所用CT机为GE Prospeed FI CT机,扫描参数:扫描参数:120kV,260mAs,层厚10mm,层距10mm。扫描范围从膈顶到十二指肠水平部。检查前口服等渗溶液含2.5%甘露醇的水500~800mL充盈胃肠道。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泛影葡胺注射液60mL,速率为6mL/s。行CT动态扫描:动脉期(注射造影剂后25s开始扫描)、静脉期(注射造影剂后60s开始扫描)、延迟期(注射造影剂3~10min后扫描)。

2 结果

2.1 诊断符合率

30例肝胆管细胞癌中经CT诊断,28例诊断正确,其余都诊断为原发肝细胞癌。诊断符合率为93.3%(28/30)。

2.2 螺旋CT平扫表现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肿块13例(图1),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4例。其他征象:8例所在病灶出现肝叶萎缩,5例有肝包膜回缩征。所有病例病灶与正常肝组织之间未见有假包膜形成。所有病例周围均有胆管扩张。肝门、后腹膜淋巴结肿大4例,门脉癌栓2例。病灶位于肝左叶18例,右叶11例,左右叶同时受累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值为50Hu,增强扫描时被强化CT值为60~80Hu。

2.3 CT增强扫描表现

动脉期可见其周边轻度薄层强化改变,门静脉期可见病灶内部强化较动脉期明显,延迟期可见病灶内部强化范围较门静脉期扩大,可见病灶内部呈不均匀分隔状强化。动态增强后出现特征性的渐进性、向心性强化,病灶内部呈片状、网格状或线状强化。

3 讨论

肝内胆管癌是梗阻性黄疸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是根治胆管癌的主要手段之一,术前早期诊断尤为重要,因此早期正确诊断肝内胆管细胞癌在临床上非常重要。多层螺旋CT对肝内胆管癌的发现率及诊断率较高,对中晚期肝内胆管癌血供的评估为有重要的作用[1,2]。

肝包膜内陷回缩主要是由于肿瘤浸润性生长,内部大量纤维组织存在;致肝叶萎缩且肿瘤位于肝脏边缘而出现的牵拉回缩,内凹现象或局部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萎缩所致,胆管树阻塞导致门脉系统回流灌注减少,引起肝叶或肝段萎缩。其中肝周低密度占位邻近胆管扩张、包膜内陷,肝叶、肝段萎缩伴胆管扩张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有重要诊断价值,被认为具有特异性[1];而长期有症状的肝内胆管结石,尤其合并肝叶不对称萎缩时,要警惕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可能[3],由于对该征象缺乏了解,本组1例术前误诊为肝硬化。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肿块13例,无假包膜13例,病灶无明显占位效应4例。病灶所在肝叶萎缩8例,肿瘤周围胆管扩张22例。病灶位于肝左叶18例,右叶11例,左右叶同时受累1例;本组中5例肿瘤局部肝轮廓的改变较常见,表现为局部肝包膜内凹,肝叶萎缩也较常见。4例CT增强典型的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周边轻中度、较薄、不完全的晕环状强化,延迟期病灶呈逐渐增强的向心性强化。肝内胆管显著扩张,可局限于某叶或某段,肝门相应胆管走行部位出现不规则肿块或结节为肝门型胆管癌的典型表现。肝内胆管扩张是胆管癌的共有征象,本组病例均有胆管扩张;而病变延时强化是诊断胆管癌的重要依据[1,4,5],本组除1例无强化外,其余均有延时强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螺旋CT平扫对肝内胆管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肝内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龚静山. 不同生长方式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1):1366-1368.

[2] 林国乐,赵玉沛,张家敏,等. 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附16例临床报告)[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6):183-186.

[3] 林汉庭,楼建颖,吴丹,等. 肝内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11例分析[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4,19(6):343-344.

[4] 胡宁. 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238- 1240.

[5] 焦兴元,胡以刚.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处理[J]. 腹部外科,2007,20(3):139-141.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4篇

病例资料

患者,女,67岁,“因剑突下疼痛伴乏力、纳差三月”入院,体检:巩膜黄染,右下腹及剑突下压疼,无反跳疼。实验室检查:γ-gt 303,alt 78 u/l,ast 80u/l,余未见异常。b超提示:(1)胆结石并胆囊炎;(2)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并结石;(3)肝左叶见大小约为5.4×4.0cm的不规则低回声团块,边界不清,其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外院ct平扫示:(1)胆结石并胆囊炎;(2)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并结石;(3)肝左叶占位。我院ct增强示肝左外叶病灶大小约为7.0cm×7.2cm不均匀强化,其ct值约为62-86hu,边界不清,其内似见扩张的胆管;延时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似呈分隔样强化,门脉左支显示不清。ct拟诊:(1)胆结石并胆囊炎;(2)胆总管、肝内胆管扩张并结石;(3)肝左叶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恶性肿瘤,胆管细胞癌可能性大。(图1,2)手术剖腹探查:完成“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后,探查肝左叶巨大包块质硬,表面凹凸不平,手术不能完全切除,于肝左叶近叶间裂处取1.0cm×1.0cm质硬包块活检,依次层关腹,术毕。病理:肝左叶局灶性结节增生。

讨 论

fnh并非真正肿瘤,而是肝细胞对血液循环异常的一种局部增生性反应[1],可能是肝细胞对血管发育异常的一种增生性反应,无恶变倾向,其最大的病理特点是以星状纤维瘢痕组织为核心向周围呈辐射状分布的纤维组织分隔,星状瘢痕组织内通常包含1条或数条动脉。WwW.133229.cOM

fnh螺旋ct扫描的典型表现为:平扫为稍低或等密度,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均匀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稍高或等密度,延迟期呈等密度,中央瘢痕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为低密度,在延迟期强化为等密度;并认为动脉期均匀明显强化的肿块内见中央瘢痕且在延迟期强化是fnh最重要的ct特征[2]。虽然典型fnh的ct三期动态增强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但由于病灶中心可出现出血或并不存在瘢痕,且部分病例病变周围虽有包膜存在但仍表现为模糊边缘,使其影像表现并非典型,从而为影像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fnh主要需要与原发性肝癌、胆管细胞癌、纤维板层样肝癌(fl-hcc)、血管瘤和肝腺瘤相鉴别。(1)肝细胞癌:hcc与fnh均为富血供肿块,两者的良、恶性质完全不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hcc的强化特征为“快进快出”,而fnh为“快进稍慢出”,较大的hcc因病灶中央坏死,在动脉期强化不如fnh明显和均匀一致,hcc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多迅速降低为低密度,而fnh多为等或稍高密度。中央瘢痕一般较小,呈裂隙状或放射状,延迟期强化是其特征,而hcc中央坏死灶一般很少强化,并且显示不均匀强化。结合临床也非常重要,hcc患者常有乙肝、肝硬化或体重下降等病史,afp常为阳性。(2)肝血管瘤:鉴别关键在于两者的强化方式。典型的血管瘤增强特点为早期从周边开始呈结节状或环形强化, 逐渐向中心扩展, 延迟期等密度或高密度充填。而fnh 的强化方式为中心向四周弥散且均匀一致, 两者不难鉴别。但也有少数不典型的血管瘤, 在动脉期扫描中明显强化呈高密度, 而门脉期和延迟期扫描中为等密度, 这和fnh 难以鉴别。mri的检查有利于两者的鉴别。(3)肝腺瘤:肝内少见的良性肿瘤,女性多见,与口服避孕药有关,其具有出血和恶性变的倾向, 主张手术治疗。腺瘤常可显示假包膜,血供丰富, 在螺旋ct 多期扫描中的ct表现和fnh相似,两者的鉴别有时比较困难,放射性核素扫描有助于两者的鉴别。(4)fl-hcc:两者均好发于年轻人,不合并肝硬化,均可出现中央瘢痕。但纤维板层样肝癌中央瘢痕较fnh明显粗大,并见斑点状钙化,增强后中央瘢痕无明显强化,与fnh强化特征不同[3]。而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为:大多位于肝左叶,平扫为边缘欠清的低密度灶,部分病灶内见点片状钙化影,增强多数病例早期强化不明显,增强中晚期见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内或周围见扩张的胆管,另外胆管细胞癌伴有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的转移多见[4]。fnh的不典型表现有可能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本病例显示不均匀强化和无中央疤痕,所以误诊为胆管细胞癌。另外,ct增强没有正规的进行三期扫描也是误诊的重要因素[5]。在影像学检查难以鉴别时,建议在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 kondo f. benign nodular hepatocellular lesions caused by abnormal hepatic circulation: etiological analysis and introduction of a new concept.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l,16:l3l9-l328.

2. 徐爱民,程红岩,陈栋,等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螺旋 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5):409-412.

3. 谭国强,龙晚生,吴秀玲,等.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 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1):29-31.

胆管细胞癌范文第5篇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MLVD)和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 ESM-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胆囊癌组织MLVD和ESM-1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在胆囊癌组织表达的相关性。 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MLVD和ESM-1的表达比慢性胆囊炎组织的表达差异明显,显著升高(t=4.025和χ2=20.833,P均

【关键词】 胆囊癌;微淋巴管密度;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

研究证实,D2-40是一种高度特异和高度灵敏的淋巴管标记物,它的发现促进了肿瘤淋巴转移的研究成为热点[1]。大量研究表明,ESM-1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ESM-1不仅影响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学特性而且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ESM-1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2]。本研究通过分析胆囊癌中MLVD和ESM-1的表达及相关性,探讨ESM-1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资料和方法

一 一般资料

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且术后标本蜡块保存完好的胆囊腺癌病理标本47例。随机选取同期慢性胆囊炎标本25例做为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6-72岁,中位年龄53.7岁;病理组织学分级:高分化腺癌15例,中分化腺癌20例,低分化腺癌1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过新辅助化疗及放射治疗,并除外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病例。

二 材料和方法

1 主要试剂:鼠抗人单克隆抗体D2-40、ESM-1单克隆抗体、PV9000检测试剂盒、DAB显色试剂盒、生物素标记抗小鼠IgG等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 实验方法:胆囊癌组织中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和ESM-1表达的测定。所有标本经40g/L甲醛溶液固定,常规脱水包埋,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染色。

3 结果判断标准 微淋巴管密度(MLVD)计数:D2-40蛋白定位于细胞质或细胞膜中,阳性表达为出现棕黄色或褐色颗粒。D2-40阳性标准及MLVD计数参照Weidner方法并加以改进,任何被染成棕黄色孤立的内皮细胞,条索状、裂隙状、管状细胞团,只要能与临近的肿瘤细胞或其它结缔组织分开,即可视为一个微淋巴管,而不以是否形成管腔为计数单位。高倍镜下记录4个视野内的微淋巴管数,取其平均数作为该肿瘤的MLVD值,测量窗面积为0.906mm2。各组MLVD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ESM-1蛋白以细胞质内明显有黄色或棕黄色颗粒为阳性。首先按阳性细胞百分率记分:≤5%为0分,6%~25%为1分,26%~50%为2分,51%~75%为3分,≥76%为4分。其次按着色强度分为4个等级,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棕黄色为3分,最后将两者积分乘积为0表示阴性( - ),1为阳性,其中1~2 表示弱阳性( + ),3~4表示阳性( + + ),≥5为强阳性( + + + )。

三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MLVD与ESM-1表达的相互关系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检测标准均取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胆囊癌组织中MLVD和ESM-1的表达。D2-40阳性表达定位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从形态上看,D2-40阳性的脉管符合淋巴管的特征:管壁较薄,为单层内皮细胞构成,而含有红细胞的脉管即血管染色为阴性。在胆囊癌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中均可见到阳性染色的淋巴管,胆囊癌组织中绝大多数淋巴管位于肿瘤间质组织内,管壁薄,管腔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部分淋巴管内可见癌细胞侵入。胆囊癌组织中MLVD和ESM-1的表达比慢性胆囊炎组织的表达差异明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25和χ2=20.833,P均

2 胆囊癌组织中MLVD和ESM-1的表达的相关性分析。根据ESM-1的评分值与MLVD值的关系,作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相关(r=0.661,P<0.05)。

4(16.0%)

讨 论

ESM-1是1996年由法国科学家Lassalle等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NA文库中克隆出的一种新型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研究证实,ESM-1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表面、细胞外基质和体液中的硫酸皮肤素蛋白多糖,其与肿瘤的形成、发展和侵袭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有关。目前认为ESM-1在人类肿瘤中明显高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学方法可以发现在晚期肺癌病人血清中ESM-1明显增高。近年来,ESM-1mRNA水平也被认为是包括肺癌在内的几种恶性肿瘤预后不佳的最重要分子标记物之一,同时研究发现在肿瘤发生的动物模型中ESM-1与肿瘤进展有明显的相关性[3]。

肿瘤淋巴道转移的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肿瘤组织中是否除了新生血管外还存在新生淋巴管?后者是否同新生血管一样,也为肿瘤提供了转移通道,虽然淋巴管对肿瘤转移的作用非常明显,但由于长期缺乏适当的淋巴内皮特异性标记物和对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认识,使得我们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相对滞后于血管生成。最近随着一种新型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的淋巴管标记物D2-40的出现,肿瘤新生淋巴管形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成为关注焦点。D2-40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单克隆抗体,可与分子量为40KD的唾液酸糖蛋白M2A特异性结合,而M2A表达于淋巴管内皮,血管内皮不表达,经过组织超微结构和其它淋巴管标记物对比证实,此抗体对淋巴管内皮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尽管恶性血管肿如血管肉瘤中的恶性血管内皮细胞也为D2-40阳性,但由于非血管源性肿瘤中淋巴管及血管内皮为良性,D2-40可以广泛用于肿瘤新生淋巴管的研究[4]。

最近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HGF/SF结合24小时后能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SM-1水平的上调,同时VEGF本身和HGF/SF特殊信号受体-蛋氨酸也伴随着上调,这说明在肿瘤的进展过程中ESM-1的表达与肿瘤血管形成有明显的相关性[5]。

本实验利用特异性淋巴管内皮标记物D2-40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胆囊癌组织MLVD的测定,以及ESM-1在胆囊癌中表达情况的研究,分析MLVD和ESM-1表达的相关性,探讨ESM-1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MLVD和ESM-1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MLVD和ESM-1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说明了胆囊癌组织中ESM-1促进了MLVD的高表达,提示ESM-1参与了胆囊癌淋巴管的形成以及肿瘤细胞的淋巴转移,其具体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

资助基金:珠海市卫生局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10060)

参考文献

[1] 李锡清, 刘陶文. D2-40在肿瘤淋巴管转移中研究进展[J]. 华夏医学, 2010, 23(2):204-208.

[2] 向昕, 赵文博, 王欣.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 36(6):67-71.

[3] 徐大林, 桂淑玉, 李永怀, 等. 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7, 42(4):363-366.

[4] Gomaa AH, Yaar M, Bhawan J. Cutaneous immunoreactivity of ` antibody beyond the lymphatics. Am J Dermatopathol, 2007, 29(1):18-21.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肝胆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安徽医科大学

中国内镜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