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分析及护理

胆管结石患者术后分析及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诊断并进行手术的胆管结石(包括肝内和肝外)患者190例,男106例,女84例,年龄29~78岁。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诊断为肝内或肝外胆管结石并行手术者;(3)符合1993年《国际疾病分类》ICD-10(第10版)对PTSD和POP的诊断标准[1];(4)病历资料齐全。排除标准:(1)1月前有手术史患者;(2)诊断有精神疾病或有家族精神病史者;(3)术后代谢障碍(如缺氧、水电解质紊乱、酸碱中毒、低血糖等)。根据诊断标准,按照是否发生了术后POP将患者分为两组:POP组患者26例,非POP组患者164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内科合并症、腹痛部位、合并黄疸、是否伴发热、ICU滞留时间进行对比分析。POP组患者由同一治疗组医师进行手术,手术过程均顺利,麻醉方式一致,术后使用药物一致,每日观察并收集患者感知觉、情感、认知功能状态。

1.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1.3结果

术中术后未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等。26例患者精神障碍发生在手术后4h~5d,术后24~72h发生POP者最多为18例,占69.2%;术后24h内发生POP者为4例,术后4d及以上出现症状的有4例,分别占15.4%。均为突然起病,首次发生在夜间,白天症状减轻。表现为3种形式:谵妄型16例,表现为医师障碍、定向不良、情绪焦虑或激惹;抑郁型7例,表现为少活动、少交谈,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消极悲观;妄想型3例,表现为与疾病和手术、自身健康相关的被害妄想或疑病妄想。一般认为,POP常发生在手术后2~7d,高峰在4~5d,多出现于夜间,有夜晚加重、早晨缓解的特点,主要表现有意识障碍、幻觉、迫害妄想及兴奋状态,常伴有躁狂和恐惧行为[2]。高龄、有内科合并症(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病程、ICU滞留时间较长者,易发生术后精神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性别、腹痛情况、合并黄疸、是否伴发热的因素对术后精神障碍发生无影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术后发生POP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1原因分析

2.1.1年龄

本研究显示,发生POP的患者平均年龄明显大于非发生POP的患者(P<0.05),且发生POP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1.2岁。有研究[3]认为,60岁以上患者术后发生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年轻人的4倍以上,老年患者本身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内科疾病,同时对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降低、代谢功能下降,并且伴有脑血流量减少、药物和葡萄糖的代谢功能下降,相对于年轻成年人来说,术后脑部对缺氧更敏感,容易引起脑细胞水肿,以上均是高龄患者容易发生POP的高危因素。

2.1.2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内科合并症

研究结果发现,术后POP发生组患者术前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内科合并症者多于无POP组。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一旦发生低血压,很容易造成脑组织缺血,出现脑组织低灌注,可引发精神障碍。糖尿病导致代谢紊乱,在手术、创伤、应激、低血压的情况下易损害大脑[4]。而且较多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抑郁、焦虑等,可能也是所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影响到了患者围手术期状态,导致了术后精神障碍。而这二者是否有互相影响作用,以及因果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2.1.3病程长短

病程较长患者术后发生了POP,研究认为,病程时间长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术前反复感染及长期慢性胆管炎,可在体内产生大量毒素,危害器官组织功能,尤其是肝功能损害会导致代谢废物在体内蓄积,穿过血脑屏障达到脑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系列精神症状出现。代谢废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不易清除,长期持续损害神经系统功能[5]。

2.1.4ICU滞留时间

POP组患者在ICU滞留时间明显长于非POP组。一般来说,ICU滞留时间较长,没有家属或陪伴,完全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和患者更多在于治疗性质交流,术前对手术、麻醉的恐惧不能及时得到缓解;并且有较多的特殊治疗及护理,加之通宵照明,使患者的睡眠形态紊乱等,易使其产生恐惧、紧张、焦虑等反应,进而导致错觉、谵妄等精神症状产生[6]。

2.1.5麻醉及药物因素

两组患者麻醉方式和使用药物基本一致。但人体的大脑是麻醉药物和辅助用药的主要靶器官。因此,患者在麻醉和手术后存在脑认知损害的风险,有文献[7-8]报道,不同的麻醉方式、麻醉药物及麻醉时间对术后精神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以老年人更易产生嗜睡、幻觉、烦躁、定向障碍、精神失常等,这也与本研究结果中认为年龄是POP发生的影响因素之一一致。

2.2护理

2.2.1心理护理

术前做好心理评估,对于术前存在紧张、焦虑和抑郁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必要时行心理治疗。尤其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更应加强术前健康宣教,评估患者心理状况是否有焦虑、抑郁等,给予患者其他治愈病例榜样,增强患者信心。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疾病基本情况、手术方法、术后注意事项、随访以及预后等,使患者及家属心理准备更充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力,减少术后心理状况对创伤的影响。医务人员还应与家属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使患者顺利适应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回病房后,主管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告知手术顺利。尤其在ICU滞留时间较长的患者,术后应给予更多的观察和心理护理,通过各种方式如暗示、抚摸、谈话,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根据患者需要讲解各种管道的作用和保护方法,教会患者常用的行为控制技术,出现症状时以自我控制和疏导。

2.2.2病情观察

术前观察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后询问交接护士患者在术中的情况,包括出血量、生命体征变化、麻醉情况、输液输血量等,并且责任护士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意识、体温、呼吸、循环、脉搏。对于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合并症患者,不仅围手术期要给予合并症的控制,按时使用药物,术后还应遵医嘱予以2~3L/min的低流量吸氧,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躁动等特殊情况,可改行面罩吸氧,及时遵医嘱输入液体/血液制品,补充血容量,保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酸碱失衡,以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对于特殊病人,术后还应积极监测血压、血糖,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病,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用镇静、镇痛剂时,要严格控制用量,并密切观察有关精神症状的出现。

2.2.3疼痛护理

肝胆管结石手术一般是肋缘下切口,患者肌肉被离断,故术后切口疼痛较常见,护士要根据患者自诉的疼痛情况和患者对疼痛的反应来进行护理,而不是一味让患者忍住疼痛,应当“按需给药”、“相信患者感受”,可采用VAS评分方法,在0~10分让患者主观选择符合自己的疼痛级别,然后及时给予药物和非药物镇痛。其中药物镇痛可根据医嘱进行镇痛药物注射,注意观察患者反应,避免滥用药物影响代谢。非药物镇痛包括如:改善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疼痛时给予热敷、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注意力、采用催眠松弛和机体支持技术、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时多采用安慰性语言等多种方法。休息时保证患者处于舒适体位,适当的衬垫,按需要协助患者每2h翻身一次,及时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保证舒适,以提高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高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降低[9],此时应注意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及时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变化。

2.2.4安全护理

术后防止发生意外,可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患者在床上翻身活动时,要注意加床档保护,以防止坠床受伤;下床活动时保证地板的干净整洁,及时清洁水渍、油渍,防止地滑跌倒。术后体能较弱和老年患者下床活动、如厕、沐浴等,最好有人陪同或看护。

2.2.5饮食护理

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患者应禁食24~48h,48~72h后可饮水少量,饮食原则应由稀到干、由少到多。在患者可进食后,主管护士指导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少食多餐。

2.2.6发作期治疗及护理

在术前应向家属讲解好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在精神症状发生时及时告知家属,不要惊慌,告知POP发生的原因、诱因、治疗方式和家属配合方法,取得家属的信任和支持。在患者发生POP发作时,如躁动不安、言语紊乱、情绪低落等,应设专人监护,家属陪伴。责任护士注意态度要温和,及时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出现幻听、幻视等症状时,保持病房安静,尽量将患者移到单人间,消除周围的杂音,以防加重病情。同时,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注射时应固定好患者体位,防止折针意外,必要时可给予约束,并遵医嘱用药和观察记录治疗护理情况。

作者:汪小平罗秀荣黄海英郭少燕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