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范文第1篇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放疗疗效。方法非小细胞肺癌71例,全部由病理学证实,Ⅰ期12例,Ⅱ期16例,Ⅲ期38例,Ⅳ期5例。照射方法采用6MV-X线外照射常规前后野照射DT40Gy/4w后,避开脊髓缩野加量20~36Gy/2~4w。结果其总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75%、23.94%、7.04%,Ⅰ、Ⅱ、Ⅲ、Ⅳ期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16.67%、31.25%~12.5%、13.16%~2.63%、0%。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与病理分型无明显关系。结论对于未行手术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预后

Radiotherapyof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areportof71cases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andprognosticfactorsofradiotherapyin71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MethodsFromJanuary1994toDecember1998,71patientswithNSCLC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ccordingtothe1997UICCStagingsystem,12patientshadstageⅠdisease,16stageⅡ,38stageⅢ,5stageⅣ.Allpatientsweretreatedbyhistopathologyorcytopathology.Patientswouldreceive40Gyplusaboostof20~36Gy.ThetotaldosewasDt60~76Gyin6~8weeks.Allpatientswerefollowedformorethanfiveyears.ResultsTheoverall1-,3-and5-yearsurvivalrateswere57.75%,23.94%,7.04%,respectively.Thestageofthediseasewasprognosticfactors.ConclusionRadiotherapyisaneffectivetreatmentoptionfornon-smallcelllungcancer.

【Keywords】non-smallcelllungcancerradiotherapyprognosis

非小细胞肺癌占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70%~80%,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环境影响近些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笔者总结我院1994年1月~1999年12月间收治的因各种医学上的或传统的原因未行手术治疗而仅行单纯常规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71例,现将其疗效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和讨论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组病例71例,因合并有内科疾病(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心血管系统疾病等)或患者拒绝手术仅行单纯放疗。其中男49例,女22例,男女比例2.23∶1。年龄42~81岁,中位65.9岁。部位左肺44例,其中上叶28例,下叶16例;右肺27例,其中上叶9例,中叶4例,下叶14例。全部病例均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其中鳞癌34例,腺癌29例,未分类8例。临床分期根据病史和影像学资料按照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肺肿瘤TNM分期标准进行重新评价,Ⅰ期12例,Ⅱ期16例,Ⅲ期38例,Ⅳ期5例。

1.2治疗方法放射源均采用6MV-X线,照射范围包括原发灶、同侧肺门、纵隔;对原发灶应超过病变边缘1~2cm,纵隔野上界胸廓入口,下界依原发灶情况而定。原发灶位于上叶者,下界为隆突下5cm。原发灶位于下叶者,下界达膈面。如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则加照锁骨上区。采用常规照射,每次1.8~2Gy,每周5次,先用前后对穿野照射至40Gy后改斜野或侧野避开脊髓缩野照射,总剂量60~76Gy,锁骨上区转移灶60~70Gy,所有照射野均采用模拟定位机定位,照射肿瘤量未作肺校正。

1.3统计学方法生存率计算采用直接法,显著性检验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随访所有病例均随访至2004年12月,随访5年以上,6例失访(失访病例从失访之日起按死亡计算),随访率为91.55%。

2.2生存情况生存日期从放疗开始之日计算。临床分期与生存情况见表1,病理类型与生存情况见表2。

表1临床分期与生存情况(略)

表2病理类型与生存情况(略)

2.3死亡原因分析66例死亡病例中,除失访6例外,其余病例局部复发或失控者28例(46.70%),远处转移21例(35.00%),局部复发或失控者+远处转移6例。死亡原因不明2例,非肿瘤致死3例(心梗1例,脑血管意外2例)。远处转移以脑、肝、骨转移多见。

3讨论

我国原发性肺癌的发病率在过去10年中明显上升,已成为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病种,其中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的发病率占肺癌总数的75%~80%。由于肺癌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因而临床所见多为中晚期患者,多失去手术机会,对于不适于手术的患者,放疗是并发症最少也是最有效的非外科治疗方法。NSCLC单纯放疗治愈率较低,其根治性放疗的5年生存率为5%~10%[1]。本组5年生存率为7.04%,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

VanHoutte[2]指出影响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细胞类型、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病期及患者的一般状况等,其中,肿瘤侵犯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程度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NSCLC临床分期的增加,其1年、3年、5年生存率逐渐下降,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细胞学分类中,腺癌与鳞癌之间的生存率差异不明显(P>0.05)。方德康等[3]也报道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不影响生存率。

本研究中,所有病灶均照射60~76Gy,但仍有46.7%的病灶复发或者未控,其原因在于Ⅲ、Ⅳ期患者较多,占总数的61%,而要使一个直径5cm的NSCLC通过单纯放疗消退则需要80~90Gy,甚至100Gy[4],而正常肺组织是放射中度敏感器官,其放射耐受受照射总剂量、照射体积等因素的影响,常规放射治疗是不可能达到80~90Gy这一高剂量的,否则将引起严重的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甚至呼吸功能衰竭。要提高NSCLC放射治疗的局部控制率,必须改进放射治疗的技术。近几年来,三维适形治疗及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在国内有了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减少正常组织的受量,加大了对肿瘤的照射剂量,肿瘤剂量有可能达到80Gy以上,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是因为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的设备过于昂贵,国内大多数医院尚不具备,而且大多数患者因为经济原因也无法支付过高的治疗费用,所以常规放射治疗设备仍将在很长时间内作为肿瘤患者的主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原发性NSCLC放疗可采用超分割放疗,以提高疗效[5,6]。超分割放疗是指每天给予两次以上照射,每次照射剂量低于常规放疗剂量。常用肿瘤照射剂量为1.1~1.2Gy,每日2次,2次照射时间间隔6h以上,总疗程与常规放疗相似,但其总剂量较常规剂量提高10%~15%。由于超分割放疗每次照射剂量低时,后期反应组织耐受性增加,这样可以提高放疗总剂量以增加肿瘤杀灭[7]。贺盛光[8]等对超分割与常规放疗NSCLC疗效进行了前瞻性分析,超分割放疗组的肿瘤消退率为80%,常规放疗组的肿瘤消退率为48%,超分割放疗组中位生存期23个月,常规放疗组中位生存期18个月,研究表明超分割放疗组肿瘤消退率和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常规放疗组NSCLC。另外,近些年提倡对NSCLC放化疗综合治疗,Sause[9]等的随机研究表明放疗结合同期化疗组的生存期明显好于传统放射治疗组和超分割放射治疗组,而且放射治疗合并连续低剂量化疗的疗效好于放射治疗联合高剂量化疗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因各种原因未行手术切除而仅做放疗的患者,放疗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今后肺癌治疗中,对于仅拥有常规放射治疗设备的单位,应提倡采用超分割治疗,同时注重放、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肿瘤放射治疗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510-525.

2VanHoutteP.Postoperatireradiotherapyforlungcancer.LungCancer.1991,7:57-63.

3方德康,汪良俊,张大为,等.1471例肺癌切除术后的治疗结果分析.癌症,1999,18(4):435-436.

4FletcherCH.Clinicaldose-responsecurvesofhumanmalignantepithe-lialtumors.BrJRadiol,1973,46:1-12.

5刘泰福.现代放射肿瘤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331-347.

6JeremicB,ShibamotoY,AcimoricL,etal.Hyperfractionatedradiothera-pyforclinicalstageⅡnon-smallcelllungcancer.RadiotherOncol,1999,51(2):141-145.

7冯炎.分割放射治疗中剂量、时间因素的生物学基础.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2):70-74.

非小细胞肺癌范文第2篇

【关键词】 TTF1;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预后分析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B031600227)

作者单位:510655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呼吸内科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的分型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按组织病理学分类,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与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1,2]。TTF1是一种细胞自,属于白转录因子NKX2家族中的成员,主要在间脑、甲状腺上皮和胚胎肺非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核中表达。TTF1在肺的发育、细胞生长、分化等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通过检测TTF1在非小细胞肺癌 (主要为腺癌与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TTF1在鉴别肺腺癌与鳞癌中的意义及其在肺癌发生、发展、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经病理证实的非小细胞肺癌75例,其中肺腺癌36例(男23例, 女13例,年龄31~77岁;临床Ⅰ期12例,Ⅱ期20例,Ⅲ期2例,IV期2例;肺癌并淋巴结转移4例,尚无淋巴结转移32例);肺鳞癌39例(男20例, 女19例,年龄37~84岁;临床Ⅰ期10例,Ⅱ期24例,Ⅲ期3例,IV期2例;肺癌并淋巴结转移5例,尚无淋巴结转移34例);以其75例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无甲状腺相关疾病,均未进行放疗、化疗及免疫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末次随访至2012年8月,随访时间2~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2个月。

12方法与试剂兔抗人多克隆TTF1抗体购自PL Laboratories公司,免疫组化SP试剂盒(KIT9710)、DAB显色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采用免疫组化SP法, 实验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抗体稀释倍数为1:400,以PBS缓冲液取代一抗作阴性对照。DAB显色,苏木紫复染。

13结果判断所有标本置于10×4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每个病例随机选取5个视野,运用imagepro plus图像分析软件自动分析图像,计数每个视野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数。TTF1阳性染色为棕黄色颗粒, 定位于细胞核内。按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分为:无阳性细胞或阳性细胞百分比小于1%为阴性()、1%~10%为弱阳性(+)、10%~50%为阳性(++)、>50%为强阳性(+++)。如图1,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 两组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配对的两组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配对c2检验;当总例数小于40,或者至少存在一个Tij(理论频数)

15预后评价方法采用总生存时间进行预后评价,总生存时间为从确诊时间开始到死亡时间或末次随访时间,失访者以末次随访时间计算。

2结果

21TTF1在肺腺癌与肺鳞癌组织中表达的比较TTF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3%(30/36),显著高于在肺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769%(3/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1TTF1在非小细胞肺癌与其癌旁组织表达的比较TTF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TTF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本实验的数据显示,TTF1在不同性别、年龄、淋巴转移、TNM分期及肿瘤大小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均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3。

表1TTF1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表达的比较(例,%)

分组例数TTF1的表达强度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阳性率(%)P值腺癌组36610182833鳞癌组3936111769P

分组例数TTF1的表达强度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阳性率(%)P值腺癌组366101802833腺癌癌旁组3634110556P005表3TTF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例, %)

临床病理

特征例数TTF1蛋白表达阴性阳性阳性率(%)值性别男432122512>005女322111333年龄≤65岁311615484>005>65岁442618409TNM分期ⅠⅡ期663630455>005ⅢⅣ期090603333淋巴转移有090405556>005无663828424肿瘤大小005≥3 cm42222047624TTF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根据肺癌患者每高倍镜视野的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将7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阳性组(≥1%)和阴性组( 005)(见图4)。结合两组数据,非小细胞肺癌TTF1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阴性组为4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5)。

3讨论

TTF1是一种细胞白, 最早是作为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基因转录调控因子而被发现。TTF1在胚胎发育早期在肺和甲状腺上皮细胞的分化和器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参与调控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B及clara细胞抗原等基因的表达,被视为肺发育异性的核转录因子[4]。有研究表明,TTF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局限于肺泡上皮和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可作为肺终末气道细胞及其肿瘤的标记物[5]。由于大部分肺腺癌向Ⅱ型肺泡上皮及clara细胞分化[6],所以绝大部分腺癌包括由clara细胞化生而来的腺癌都可以表达TTF1[7]。作为一种对肺及甲状腺来源的肿瘤选择性非常高的标记物,TTF1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且有人将它作为肺癌的一项预后指标。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75例非小细胞肺癌(其中肺腺癌36例,肺鳞癌39例)组织中TTF1的表达进行检测,以其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发现,TTF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3%(30/36),明显高于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69%(3/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与本实验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关,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关于TTF1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目前仍存在争议,Altaner等[10]研究认为TTF1 阳性与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期无关;Berghmans等[11]研究提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 TTF1是一个预后良好的指标;Puglisi [12]等研究则认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TTF1 阴性患者趋向于预后较好。本实验数据经KaplanMeier分析显示,肺腺癌中TTF1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0个月,明显高于阴性组(7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肺鳞癌中TTF1阳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个月,阴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TF1可否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指标尚需更大样本及更具有前瞻性的试验加以证明。

参考文献

[1]Travis WD, Colby TV, Corrin B, et al In collaboration with Sobin LH and pathologists from countries WHO Histological Typing of Lung and Pleural Tumours 3rd ed Berlin: Springer,1999.

[2]Travis WD Pathology of Lung Cancer Clin Chest Med, 2002, 23: 6581.

[3]高宗炜,郭春宝, 金先庆人肺癌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 DNA结合活性的意义中国肺癌杂志2009,12(2): 127130.

[4]Mendelson C RRole of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fetal lung developmentand surfactant protein gene expressionAnnual Review of Physiology, 2000,62:875915.

[5]MyongNH 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1 (TTF1) expression in human lung carcinomas:its prognostic implication and relation ship with expressions of p53 and Ki67 proteins.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03,18(4):494500.

[6]Travis W D, Colby T V, Corrin B, et al WHO Histological typing of lung and pleural tumors.3rd ed,Berlin:Springer,1999:35.

[7]韩高华,周晓军,盂奎,等TTF1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18(6):595597.

[8]Wang BY, Gil J, Kaufman D p63 in pulmonary epithelium, pulmonaey squamous neoplasms, and other pulmonary tumors Human Pathology,2002, 33(9): 921926.

[9]Yang A, Kaghad M, Wang Y p63, a p53 homolog at 3q2729, encodes multiple products with transactivating, deathinducing, and dominantnegative activitiesMolecular Cell, 1998, 2(3):305316.

[10]Altaner S, Yoruk Y, Tokatli F, et 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TF1 immunoreactivity and the occurr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Tumori, 2006, 92 (4):323326.

非小细胞肺癌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长春瑞滨; 顺铂

[中图分类号] R73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12-97-02

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80%~85%,其死亡率高达80%~90%。近几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呈上升的趋势,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正在逐年上升。肺癌确诊时约86%已处于中、晚期,化疗成为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近4年来我们应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6例,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均为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KPS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年龄

1.2一般资料

本组2003年2月~2008年6月52例晚期NSCLC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30~75岁,平均54岁;病理分型为腺癌32例,鳞癌16例,腺鳞癌4例;TNM分期:III A期19例,III B期22例,IV期11例;初治24例,复治28例。

1.3治疗方法

先长春瑞滨30mg/m2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0mL,于短时间(6~10min)内经静脉输入,然后用250~500mL生理盐水冲洗静脉,第1、8天静脉滴注,30min内滴入,然后给予水化,4~6h后将DDP 20mg/m2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滴入,连用5d,DDP滴入半小时后给予速尿20mg静注利尿。化疗前给予琼沙奥6mg静推预防消化道反应,化疗后给予生脉针静点、肝泰乐口服预防肝功能损害。化疗后48~72h监测血常规,21d为1个化疗周期,全部病例至少化疗3个周期。

1.4评价标准[1]

疗效评价按WHO实体瘤客观疗效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CR+PR为有效。不良反应按WHO标准分为0~IV度。

2结果

2.1疗效

52例患者均化疗3个周期以上,可评价疗效。全组CR 2例(3.84%),PR 24例(46.15%),SD 18例(34.61%),PD 8例(15.38%),CR+PR为26例,总有效率50%。初治组24例,其中CR 1例(4.16%),PR 12例(50.0%),SD 11例(45.83%),PD 2例(8.33%),有效率为54.16%(13/24);复治组28例中,CR 1例(3.57%),PR 12例(42.85%),SD 8例(28.57%),PD 5例(17.85%),有效率为46.42%(13/28)。中位缓解期7.5个月,中位生存期11.8个月。

2.2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尤其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其中白细胞减少39例占75%,Ⅲ度血小板减少2例占3.84%,未见IV度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反应13例占25%。神经毒性反应2例占3.84%,表现为四肢末梢麻木,但多在10~14d恢复。皮疹2例,脱发16例。

3讨论

3.1长春瑞滨与顺铂的药理作用

长春瑞滨为长春碱的半合成衍生物,作用机制为微管蛋白结合,抑制微管聚合,从而使纺垂丝不能形成,细胞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M期细胞,此外,还以干扰蛋白质合成和RNA多聚酶,对G1期细胞也有作用[1]。顺铂为二价铂同两个氯原子和两个氨基结合成的金属配合物。进入人体后,先将所含氯解离,然后与DNA链上的碱基形成交叉连接,从而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抗瘤谱广、对乏氧肿瘤细胞有效的特点[2]。长春瑞滨适合于与破坏DNA的药物顺铂联合使用[3]。长春瑞滨静脉给药后,终末相平均半衰期为40h,入血后,肝脏浓度最高,肺其次。肺中含量比其他长春碱类药物高,因此长春瑞滨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优于其他长春碱类药物。

3.2疗效分析

长春瑞滨单药化疗治疗NSCLC有效率达31%,顺铂是公认的治疗NSCLC基础化疗药物之一,单药治疗NSCLC有效率为16%,DDP与NVB有明显的协同作用[3],张相茹等[4]以同样方法治疗42例,有效率为47.6%,中位生存期8.5个月,本组中位生存期11.8个月,与之相比,有所提高。药物动力学研究表明NVB可在肺内呈持续性升高[5],国内外研究报道[6-10],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为33%~57%。本组采用NVB+DDP治疗52例晚期NSCLC患者,可评价例数52例,总有效率50%,其中初治病例为54.16%、复治病例为46.42%,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由于本组例数较少,对于疗效的判定还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继续观察。

3.3毒副作用

本方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发生率75%,其中Ⅲ~Ⅳ度3.84%,用粒生素治疗后均可恢复。神经炎发生率3.84,比文献报道[3,5,6]的16.3%~89.6%明显减少。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的不良反应轻微,大多无需特殊处理。全组仅2例出现1周期Ⅲ度血小板下降,占化疗周期的3.84%,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32.7%(血红蛋白、白细胞下降也有明显差异)[4]。恶心、呕吐较轻,无Ⅲ度以上病例,可能与采用顺铂小剂量5天方案有关。而2例过敏反应,仅表现为皮疹,为首次应用长春瑞滨后10h内发生,经抗过敏治疗皮疹消失,再次使用长春瑞滨时先抗过敏处理,未再出现皮疹。这提示皮疹仅是长春瑞滨引起的一过性过敏反应,不影响继续用药。

总之,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无论初治还是复治,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且具有可逆性,是目前值得推广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 王红兵,张敬川,朱正秋,等. 国产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3):18-20.

[2] 杨宝峰,苏定冯. 药理学[M]. 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6-479.

[3] Masutani M,Akusawa H,Kadota A,et al. A phase Ⅲ randomized Trial of cisplatin plus vindesine plus mitomycin C versus cisplatin plus vindesine plus ifosfamide for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Respisology,1996,1(1):49-54.

[4] 张湘茹,孙燕,孔维红,等. 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2例[J].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1):60-62.

[5] 潘启超. 长春碱类的新进展-失碳长春碱[J]. 癌症,1996,15(3):228 -231.

[6] 孙晓峰,吴罕莉,冯继锋. NVB-DDP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肿瘤防治研究,1997,24(6):385-387.

[7] 姚文秀,王更利,杨多涛,等. 异长春花碱,顺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7例近期疗效观察[J]. 中国肺癌杂志,2001,4(1):75-76.

[8] 于晓. 放化疗与热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5):85.

[9] 徐姝丽,金春梅,费日杰. 多帕菲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8,5(19):74.

非小细胞肺癌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 进展

外科治疗

目前治疗NSCLC最理想的方法仍是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肺癌病灶和区域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健康肺组织。根据1997年国际TNM分期标准,对早期NSCLC(Ⅰ、Ⅱ期)及Ⅲa期部分NSCLC肺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已达成共识。

目前氩氦刀冷冻消融术作为微创手术,适用于病灶较小、体质较差、难以耐受开胸手术或不同意行开胸手术的肺癌患者。

放 疗

目前,放射治疗NSCLC是除手术治疗之外最常见、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它受解剖、病期、体力等方面的限制比手术小, 容易被患者接受[1]。国内常润生等[2]报告63例早期NSCLC单纯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为17.46%(11/63)。张红星等[3]报告44例早期NSCLC单纯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为31. 81%(14/44)。

放疗可分为:①术前放疗:目的是为清除手术区域以外的亚临床病变,减小肿瘤体积以及相邻组织之间的浸润,增加周围解剖的组织平面,减少局部种植和转移的机会,以提高切除率和生存率。但是临床实践显示上述目的未能达到,并没有使病人受益,临床上已不常规采用[5]。②术中放疗:目的是降低局部复发率,是近年发展的在手术残留部位以电子线进行的一次性大剂量(15Gy~25Gy)照射,手术伤口愈合后再行体外高能放疗。③ 术后放疗:对根治切除的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放疗有害无益,对于手术中癌肿组织未能全部切除或支气管断端残留癌浸润的病例可放置金属标记行放疗, 术后放射治疗可提高生存率。

化 疗

化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可以单独应用于晚期肺癌病例,起姑息治疗作用, 更多是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与放疗、手术等联合治疗。化疗可以防止癌肿转移、复发,提高长期生存率。根据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表明:早期患者,第3代化疗方案,足够的周期数和按时完成化疗是完全性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成功的关键因素。术前化疗可降低肿瘤分期和提高手术切除率,联合化疗是目前治疗NSCLC较常用的一种手段, 药物的组合方式也有多种,以铂类联合新药是目前治疗的首选方案, 这些新药包括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紫杉醇等。

关于化疗的周期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专家小组建议,即使是化疗有效的病人,初始化疗也不应超过6个周期, 对那些要联合放化疗Ⅲ期不能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 初始含铂化疗不应超过4个周期, 对一线化疗无效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不应超过6个周期, 但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差异而定,增加周期数不一定有更长的生存期。对老年人或健康状况差的病人,化疗与否应与器官功能、药物毒性等相结合,年龄不应成为惟一条件。

新辅助化疗是指手术或放疗之前所行的化疗。新辅助化疗的出现被认为是化疗进展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新辅助化疗是一种细胞减量治疗,即通过术前化疗,减小肿瘤体积,减轻肿瘤负荷,从而提高手术完全性切除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因此毒副作用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新趋势。

免疫治疗

目前肺癌的免疫治疗主要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疗法。

(1)主动免疫疗法包括:①非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②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2)被动免疫疗法包括:①过继免疫疗法;②抗体疗法。

介入治疗

近年来, 介入支气管学日益成熟,腔内治疗方法逐步完善, 经纤支镜行激光、微波、冷冻、内置支架、后装内放疗及高频电刀、氩气等离子、球囊扩张等,治疗肿瘤导致的中心气道狭窄或阻塞。对继发于肺癌的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置支架是较好的方法。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能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同时能提高抗癌药物的解毒作用。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指将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通过一定方式导入人体靶细胞,以纠正基因缺陷或者发挥治疗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生物医学技术。根据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及相关基因, 人们设计了许多种肿瘤基因治疗方案,其中自杀基因疗法是最具潜力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基因治疗主要方法有:①诱导特异性免疫的基因治疗;②直接作用的基因治疗。

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的治疗特点为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强调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 扶正治疗与抗癌治疗相结合, 既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 又可作为一种多因素结合基础上的组方治疗,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是一种综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徐昌文,吴善芳,孙燕,等.肺癌.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32.

2 常润生,李新,甘和平,等.放射治疗1期和期非小细胞肺癌63例分析.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0,9(4): 232-234.

3 张红星,殷蔚伯,张力军,等.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型肺癌.中国放射肿瘤学,1988,2(5):21-23.

4 侯恩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现代肿瘤医学,2006,14(7):902-904.

5 孙威.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1):60~62.

6 吴一龙.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7.

7 刘红,张艳华.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进展.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0):725-729.

8 廖美琳,李子明.肺癌化学治疗的进展.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5,41~48.

非小细胞肺癌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护理

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肺癌的人数随着环境的恶化逐年增加,在多种肺癌种类中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最常见的类型。由于诊断技术和患者大多无自觉症状,非小细胞肺癌确诊人数中五分之四的患者已属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最佳机会,因此只能进行药物治疗[1],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疗效,但是其不良反应液对疗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科学、合理、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不良反应,促进了病情的恢复,笔者通过对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5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采取护理措施配合,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具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54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38-72岁,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初治42例,复治26例,腺癌28例,鳞癌16例。根据MCC 1997年分期标准,III b期30例,Ⅳ期24例。

1.2 诊断标准

①54例患者均经过组织学、病例学证实为NSCLC。②可测量的病灶至少有一个。③Kamofsky体能状态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2].④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方面无异常。⑤患者或者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治疗方法

54例患者均采用GP方案进行治疗,吉西他滨1000mg/m2 ,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第1和第8天,顺铂25 mg/m2,溶于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第1-3天,21-28d为一个周期,2个周期后对患者病情进行一次评估,每周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

1.4 疗效观察指标

①根据WHO标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有效率为CR和PR之和。②根据Kamofsky体能状态评分评定患者体能。③化疗过程中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

2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显著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54例患者,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由于所采取的措施科学、系统、合理,确保了患者化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静脉炎以及要无渗漏的发生。

4 具体护理措施

4.1 心理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皆较重,患者如果对对此疾病的了解不清楚,会产生心理负担,大多数患者担心自己的病情给家里人造成过多的经济负担或者是害怕死亡的威胁,从而出现焦躁、甚至拒绝治疗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详细、耐心地想患者讲解非小细胞肺癌的一般常识,让患者彻底了解自身的病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多关心,多体贴,安慰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3]。

4.2 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静脉炎是由于各种抗生素或者是机械性损伤对静脉壁造成了上海,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出现了血栓,导致全条静脉壁发生炎症反应,并且累及到血管周围的组织,出现渗出液,患者组织局部出现疼痛、肿胀甚至全身反应。

对了预防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时出现静脉炎,本研究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尽量选择弹性好、饱满充盈的血管进行静脉注射,使用多条血管轮流穿刺,为损伤的血管留下修复的时间。(2)科学的给药顺序,在化疗药物输入之前先给患者输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建立静脉通道,然后再输入化疗药物,最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100ml冲洗。(3)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输液指导,鼓励患者在输液后对输液肢体进行适当的活动,局部热敷,加速血液循环,减少药物的刺激停留时间[4]。全本科室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目前已全部使用留置针或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化疗。

4.3 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护理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NSCLC的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胃肠道的反应,护理人员除了定期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的监测外,对患者进行护理也是非常必需的。

白细胞减少的有30例(55.56%),其中Ⅲ、Ⅳ度11例(36.67%);血小板减少的有13例(24.07%),其中Ⅲ、Ⅳ度5例(38.46%);恶心呕吐的有50例(92.59%),其中Ⅲ、Ⅳ度20例(40%);由于患者化疗之后免疫力下降,所以病区要保持整洁,患者之间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该不互相接触。注意病房湿度和温度的调节。患者化疗期间多数出现胃肠道反应,为了减少这种反应本研究在化疗前使用甲氧氯普胺10mg和恩丹西酮8mg,配合维生素B200mg,溶于0.9%氯化钠溶液500ml,静脉滴注。饮食上嘱咐患者清淡饮食,多吃纤维类的,避免便秘的发生。由于化疗药物大多数对肾脏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所以化疗前为患者静滴500ml的0.9%氯化钠溶液,然后再予20%甘露醇125ml,15分钟内静滴完毕,或者使用速尿肌注,一次20mg,隔日一次,必要时每日一次,达到了利尿保护肾脏的作用。护理人员每天做好患者24小时出入量的登记,注意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

笔者通过合理、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后,患者不良反应均消失,这一结果与历年来的研究报道相符[5,6],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春凌.预防诺维本周围静脉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0,27:530-531.

[2]赵耕源,黄泽香.医学心理学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19-120.

[3]熊艳梅,白学义.长春瑞滨与顺铂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8:2 047.

[4]李建军,麻青.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4例[J].实用全科医学,2006:2

相关期刊更多

消费指南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消费电子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消费经济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湖南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