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上下联怎么分

上下联怎么分

上下联怎么分范文第1篇

2、张贴方法区分:对联的张贴撰写要求是上联在右侧,下联在左侧。因为古代人写字是从右往左写的。这个方法现在在观看对联时候很难区分了,因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随意贴出来的。所以容易辨别错误。

3、含义方法区分:每副对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在写对联的时候普遍把含义深刻的作为下联,上联的价值更多是在引导作用上。上下联基本属于因果关系,因是上联,果是下联。

4、时间关系区分:旧时在前面是上联,新时在后面是下联,这个普遍在过年时候的春联上有所体现,常用的有生肖和辞旧岁/迎新春之类的。

5、范围大小区分:一般情况下范围小的是上联,范围大的是下联。

6、写法区分:对联一般都是竖写,上联末字(仄声)贴在右边(上手),下联末字(平声)贴在左边(下手),对联的对仗,虽然与诗有相同之处,但它比诗要求更严。对联有宽对和狭对之分。宽对只要求上下联内容有联系即可成联,而狭对则要严格按《笠翁对韵》的标准来撰写。

上下联怎么分范文第2篇

【关键词】2011年中考;有效复习;提升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122-02

中考政治要想取得好成绩,应该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前提下,抓好双基循序渐进、融会贯通,把握时政热点与教材关联点,把知识内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复习、提升成绩。

一、基础知识复习法

抓好双基永远是政治课的基石,只有抓好双基、打牢基础,才可能熟练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怎么怎够应对复杂多变的中考题呢?要知道政治永远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在复习时逐课复习、逐单元地复习,边复习边识记、牢记形成知识树,同时做些典型例题,老师同时把每课要识记的知识点梳理并提练出来,打印复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便于记背,做到厚书读薄。要注意适当增减或归纳一些问题,牢牢把握是什么、为什么(意义)和怎样做,让学生心中有数。如第四课走向小康,主要把握什么是总体小康、全面小康;为什么要全面建小康(意义);全面建小康国家怎么做,青少年怎么做。第七课,关注弱势群体,把握什么是弱势群体,为什么要关注弱势群体(意义);帮助弱势群体应怎么做(国家怎么做、青少年怎么做)。五单元第十六课,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时又要把易混知识点放在一起让学生区别。比如立党之本、立国之本、兴国之要、强国之路分别是什么。基本政治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同时用归类复习法。如:我国基本国策有哪些,基本战略有哪些,基本制度有哪些,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事件(或时政)有哪些等。同时用基础知识归类复习,基础类,基本类,重要类,核心类,决定,原因,标志,目标,原则,最等,这样基础知识就比较牢固了。

二、专题复习法

专题复习是在紧扣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上升一个层次,更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并融会贯通。如:神舟系列飞船升空和嫦娥2号升空专题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教兴国联系;世博会专题、广州亚运会专题、世博虽然落幕了,但多元文化、世博精神以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永不落幕;民族问题专题:从2010年起中高考每年必考民族问题约占15%。因此,民族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是天经地仪的; 民生问题专题:近年来,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已成为人们高度关注问题;环境问题专题:去年考到了,但今年也说不准,所以要全面把握。

三、热点复习法

由于今年宜宾中考时事不单独考,只作背景材料,因此,热点复习法更显得犹为重要,政治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与时俱进,综合近年来的中考题,大家以本年度的重大热点时事作为背景来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已成为热点,十二五与教材全面建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三个代表,弱势群体,民生联系,设问角度:规划综合教材哪些观点,完成十二五规划我们应怎么做,十二五规划我们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是什么等。

2.日本3月11日发生9.0级的特大地震,中国积极援助。与教材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联系,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联系,构建和谐世界联系,正确看待历史,以德报怨等,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慈善文化联系,设问角度:说明什么?你怎么看等,以及日本核泄露事件与环境,生命,帮助,挫折,应急预案等联系。

3.利比亚大撤退,动员海陆空三军,涉及五个国家,中国比美国先撤完,与教材联系: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我国外交实力的强大,我们政府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平与发展,树立忧患意识,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没有强大国家做后盾,就没有民族尊严,就没有个人尊严等知识联系。

随着美、法、英等西方多国对利比亚展开一轮又一轮的空中军事打击,卡扎菲政权同时面临着对外和对内两线作战,风雨飘摇中的利比亚处在一个内外全面战争状态,利比亚战争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当前利比亚政府军与反对派僵持不下的情况下,西方多国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是要给反对派更多的支持,通过外部军事压力和内部动乱并举的两条途径,最终卡扎菲政权,彻底解除在中东和北非长期存在的一个心中隐患。在西方国家迫使卡扎菲下台意图更加坚定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多军事打击重压下,利比亚国内力量的此消彼长将卡扎菲政权推上了风口浪尖,最终卡扎菲政权能否化险为夷或是重蹈伊拉克战争覆辙,存在着诸多变数。与教材联系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依然存在。对霸气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珍惜和平,宣传和平。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联合国应发挥应有的作用,树立忧患意识,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设问角度:感想,启示,你怎么看等。

4.从悲壮走向豪迈——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产业重建篇。重建中涅槃 激荡新希望“5·12”汶川特大地震快三年了。在这片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整齐的厂房、满眼绿色的高速公路、崭新的房屋、漂亮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春华秋实。发生在中国四川的这一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和加快发展的奇迹,让世界为之瞩目,与教材联系:只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我国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在地震灾害的废墟上建设起一个为之惊叹的崭新的新汶川,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重建理念),伟大的抗震精神和中国军魂,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升华。珍惜生命,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等设问角度:中国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从悲壮到豪迈的感想或说明什么。你怎么看等。

5.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主持会晤并发表题为《展望未来 共享繁荣》的讲话。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今日将在海南三亚举行,会晤由中国国家主席主持。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领导人应邀与会,南非领导人作为新成员首次参加会晤。外交部长杨洁篪:加强金砖合作有利五国有利世界,意义重大。与教材联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提高发展中国家话语权。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等。

四、题型训练法

上下联怎么分范文第3篇

:对当前正热的互联网思维做一个冷思考,您认为对企业来讲,它是一种工具,还是思维方式,或者是别的什么?

曾松柏:很多企业家得了“互联网焦虑症”,都在思考商业模式的转型,思考怎么能够利用互联网工具作为一个渠道来推动整个业务的发展,他们还是停留在工具阶段,我认为互联网是不仅仅是工具,它是一种精神与思考方式。

从表面来看,互联网影响的是业务模式,实质上,它改变了人们沟通的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改变了,企业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资源不对称与知识不对称就都发生了变化,整个管理就发生了变化。以前开会很难召集,现在吼一嗓子,群、圈子、来往就变成了工作群。这种凝聚力能推动整个公司的发展。从这个方面来讲,互联网改变的是一代人,而不仅仅是一些商业的模式。

互联网对人的心理产生很多影响,使人的精神层面发生了改变,影响了人性。而管理的精髓,人性一旦发生改变,需求就会改变。从客户层面来说,要求个性化,从员工来说,要求自我实现,要求去权威化、去中心化。因为人变了,管理假设变了,以前很多东西按照原来的做法做不下去了,基业长青也好、第五项训练也好,都是如此。

所以,我认为“互联网焦虑症”,焦虑是形而不是神,神才是真正的,是互联网的思维。进去阿里之后,你也许会觉得阿里挺乱的,其实,阿里是形散而神不散。太多的变化使得管理者很难再用非常规范或者非常稳定的阵型去打。Facebook的管理结构已经变成了网络管理。网络管理是非常乱的,怎么能够产生凝聚力?这靠的是互联网思维。开放、透明、分享、责任,这种互联网精神,是企业改革的真正推动力。

互联网不会使企业的文化、价值、情感改变,但打法会变。以前是家长式管理,现在是陪伴式关系,一起玩,从过程中体会内涵的东西。我们不会再跟90后讲使命、梦想,而会让他们在过程中觉得有意义。网络管理之下,每个节点上的人都有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相互影响,大家抱团取暖,产生整个集体的价值观,这个才是有生命力的、活的价值观。

:作为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的文化非常独特,您认为流程与文化该怎样结合?怎样在组织当中发挥作用?

曾松柏:这也是我经常在思考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流程、体系、制度这些东西不再是固化的,它存在最重要的核心――文化中。我刚来阿里的时候,花很多力气在流程和制度上,因为那是我的强项,结果发现做好的东西用不上,为什么?因为没人关注这个东西,理念他懂得,他也会做一点东西,但是他一定不会像学八股文一样,按照这个流程一步一步走下去。

为什么他不跟你的流程走?是因为变化太快。我们会在组织能量场里培养一些打法。遇到事情时,有一套灵活的方法去推动。流程与制度有,但一定是轻的,而且今天可能这样打,明天换另外一个项目时,不一定是按照这个状况打。在这个体系中间,HR起非常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目前我的组织发生了变化,产品人员全部推到了各个前线部门,以前产品是一个大部门,现在推到各个事业群、事业部,这个时候,整个体系流程就会有点乱,我要把它凝聚起来,这个时候要修治理场,思考怎样形成相对轻型的治理方式,既不会打扰创新,同时又有一个章法去打。治理场的搭建,以产品为例,我在产品委员会中跟领导核心小组的人去探讨轻型的治理方式是什么样的,形成的流程闭环是什么样,但是这种打法,不会说今天拿文本落实下来,就可以持续一两年、三四年,这个事情持续半年,打法又变了。

:互联网时代下,扁平组织可能是网状的有很多节点,很多处在节点上的人好像置身于迷宫中,如果他心里不清楚整个布局是怎样的,就有可能会迷失方向,您的组织能量场是怎么起引导他们的?

曾松柏:组织能量场怎么引导方向的问题,其实还是组织文化怎么发挥作用的问题。以前人们总认为,组织文化就是价值观,那是狭义的。为什么阿里人这么多加班,也愿意去推动这个事情,当然他有这份责任感,但同时他也觉得做这个事情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

今后的组织不一定叫扁平化,更多的应该是叫网络化。你处在网络化组织的节点上,今天这个节点粗一点,你可能变成领导了,明天可能淡一点,你就变成组员了。这种情况下,组织沟通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环。组织沟通以前都是自上而下,现在组织沟通有的自上而下,有的自下而上。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创造了很多条件,把很多琐碎的问题,用碎片化、即时的方式,传递给了人们。

圈子就是资源,文化其中包括方向。我在圈子中间会培养一些打法、方法、工具。举个例子,小微金融打法经常发生变化,前几年打的是无线,刚开始做无线时想,怎么推动商户往天猫上去走,以后怎么打无线,后来二维码又被叫停,叫停过程中间,我们就逐步思考我们的战略,未来打法。在这个时候我会不断地在这方面去引导领导者在不同的群里发声,大家有困惑的时候,让CEO出来讲讲他对未来的思考,他对整个方向的判断。结合以前群里面的声音,吸收周边所有圈子的力量,他就会不断地梳理。现在我也在学习圈子的运营,目前来看,做得还不错。

:您认为,互联网对制造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制造业企业是否到了变革时期?

曾松柏:互联网今后对制造业会有很大的影响,但不是现在。目前引爆点在制造业行业中还没有形成,还缺几个要素。几个基本要素形成的时候,就会形成快速的爆点,就像淘宝一样,淘宝在2009年形成爆点,爆点形成之后就快速增长,制造业也是一样。

制造业发生质的转变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现在已经促成了,就是渠道。第二个因素是低成本的个性化定制。互联网使企业能够快速接触用户,尽可能用最大的效率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但目前快速推动个性化需求满足的必要条件还没有形成。我认为,没形成的原因在于批量生产和个性化生产的成本还存在巨大的差异。

有些企业在进行尝试,比如海尔,它在不断地想一些方法来降低批量化生产的成本,把海尔变成小车间作坊的生产模式,有可能会降低生产成本。一旦个性化生产成本能够被降低、被容易实现的话,那么制造业这个引爆点就到了。如果3D打印的东西像互联网这么普及,成本这么低,革命就会出现。我目前看到制造业最大障碍就是这个,这个障碍一旦突破,制造业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您怎样看待互联网对制造业的影响?

李晓红:互联网、物联网是博世全球战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互联网在博世应用得非常多。博世花很多钱研发无人驾驶、自动停车,还有自动障碍清除,这些都是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实现的,这是在汽车领域上的应用。另外,博世还有很大一块是建筑技术,我们在做的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智能家居(smart house),现在摩洛哥整个国家在主推我们这个技术。在德国博世的一部分高层管理者的家里,白天房间的温度、灯光都是不一样的,游泳池的水温白天和晚上也是不一样的,所有房间的灯都是自动化,这是博世研发的智能家居,把物联网用在建筑上面,这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工业公司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例子。

:在企业的组织结构方面,互联网对博世有什么样的影响?

李晓红:随着互联网的介入,传统的一个人当头,下面有一群人干活这种组织架构可能会受到冲击。因为在传统架构里面,只有领导者是信息的最终掌控者,领导者决定把信息分配给谁,但是在互联网结构里,每个人都能得到一样的信息,领导者失去了信息的力量,他要依靠人格魅力把组织调动起来,这是组织架构上的差异。

在组织架构方面,博世买了IBM的一个系统IBM Connect。这是一个很强大的系统,全世界的人可以随时随地,在一起聊工作,聊很多东西。博世把这个叫“博世Connect”。这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冲击。做一个项目不需要很正式的组织机构,有一个非正式的团体就可以把事情做起来,而且不受时间影响,不论是德国时间,还是美国时间,随时随地可以工作。

:您认为制造业会出现“引爆点”吗?

李晓红:这个“引爆点”现在谈得很多,最近谈得更多的是工业4.0。工业4.0最核心,最好的来自于德国,博世2014年7月份在全球高层管理会上,也在谈工业4.0会带给制造业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现在这个世界的复杂性正在加剧,您认为该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李晓红: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比较重要,第一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兴奋的人群得到的机会比较多,你得兴奋起来,因为变化会让世界更好,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你要拥抱这个变化。第二是学习与时俱进。在外企一个人的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学习能力,再加上做事情的勇气,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变化。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

:有一部分人可能不太愿意融入社交群体,企业怎么能发现这种人或者怎么能把这种人积极性调动起来呢?

李晓红:不能够与时俱进的人其实还是有用的,他可以做一成不变的活,比如财务的共享服务,他可以去开发票,还是人所能,人尽其才。

:对于壳牌公司来说,互联网是怎样影响人才的选、用、育、留?

上下联怎么分范文第4篇

Q:本刊特约记者沈奕青赵鹰

A: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

两次风投

Q:科技成果在我们国家的转化始终不顺畅,主要原因是什么?

A:联想近8年来做了一个风投,大概有8亿美元的盘子,投出去3亿多美元,投了80多个企业。我们不断在总结这些企业成功是为什么、不成功又是为什么。转化不通畅的原因,有观念、有机制,但是企业家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要靠企业家把握好整个系统,科技成果才能转化成功。

Q:有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吗?

A:我用亲身经历的正反两个例子来说明。在联想风险投资成立之初,曾经投过一个颗粒无收的项目。这个项目主要产品是电脑软件的中间件,这种中间件在中国并非没有市场,但需要针对中国市场做出技术上的改良。但是项目负责人非常固执,坚持要中国市场去适应他的产品,当出现不适应时,没有及时调整应对,反而诸多埋怨。他的做法大大打击了其他投资人的信心,最后项目以失败而告终。

另一个项目却完全不同。这个项目投给了一个科技大学的博士小刘。当时刘博士还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小伙子,打算做声音合成和声音识别的音频产品。但他很快发现,他的产品并没有太多市场。于是,他花了8年时间,坚定不移地寻找这种产品在互联网上、在政府工作和商务工作中的应用机会,最后终于找到这种产品在四大方面的用途。他的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前上市,上市时每股2元,现在股价已经涨到每股38元。刘博士原本是一个科学家,但是他最后成功地转型为一个企业家,他的成功源于他按照市场规律做事,而且坚定不移。

遥想当年

Q:你个人就是从科技人员转型为企业家,能分享你做企业的体会吗?

A:我在电脑行业,我们国家过去是用批文、高关税遏制外国电脑进口。1992年开始,国家取消了这个门槛,关税大大降低,而且不用批文了。这时候,国外电脑开始涌入中国,我们这些做电脑的厂家,确实一时招架不住了。1993年,我们行业的老大哥长城品牌退出江湖,联想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当时我们没有多想,主要找自己有什么不足,然后大幅度进行痛苦的调整――结构上、模式上的调整。我让当时29岁的杨元庆专门成立了电脑事业部,由他来做。后来,从 1994年到2000年,形势一路好起来。1998、1999年,联想已经是亚洲第一了。怎么形成这个趋势的呢?因为我们对行业本身有深刻的认识,越做越明白了很多事情。

Q:上升势头迅猛,你的秘笈是什么呢?

A:电脑行业里最重要的成本是库存,当时,这比人工成本要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出一个土办法将库存减少,成本降低后,产品就可以大幅度降价。外资企业因为总部远在国外,没有办法及时作出反应,而国内的企业则根本就没有想到,所以我们打了个大胜仗。

当时,很多政府领导都希望联想在核心技术上有突破,但是我们真的做不到。我们除了科学院提供的20万资金以外,没有任何追加投资。后来我们受到电视行业的启发,知道如果我们把电源系统做好,成本并不会提高很多,但是终端产品却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这样,我们又抓住了战机。

1998年,我们发现老百姓上网很麻烦,买了电脑以后,要自己打开盖子,插一个模块卡,再到电信登记。一般的老百姓对此很头疼。而买了我们的联想电脑,就可以一键上网。这个事情我们很容易做到,只是要费点心思和电信部门沟通。就这一项,1998年我们的市场份额又大幅度增加了。从此,我们特别注重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解决问题,国内同行们没有办法跟我们竞争。之后,我们就用积累的钱去买IBM,成立联想研究院来研究真正的前瞻性技术。

击败戴尔

Q:这些应势而动的联想发展史,外人并不了解。难道外资没有反击吗?

A:企业家本身要掌握住节奏,一步一步去做,这也是对行业深刻认识的结果。

特别是2004年,我们和戴尔大打了一仗。2001年我们占到中国市场72.5%的时候,戴尔并没有太在意。戴尔有新的销售模式,它从美国打到欧洲,所向披靡。到了中国以后,2002、2003年,我们的市场份额被戴尔侵占了。我们认真琢磨戴尔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跟它们竞争。

我们意识到,戴尔做大客户,根据客户需要来推动自己的研发、供应链和整个生产,而我们做的是中小型客户和消费类客户,这两个供应链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要想把两头都占住,既要跟戴尔打,原来的又不放弃,成本会很高。因此我们研究出了一套战略,以确定哪些地方能合,哪些地方能分。那一年全公司上下配合一致,真的就战胜了戴尔。从此我们一直站在高峰,不然我们也没办法并购IBM。因为并购IBMPC的时候,那边跟戴尔打仗,这边在谈判。买IBM,需要6亿美元股票、6亿美元现金,如果被戴尔打败的话,股价将一泻千里,就什么也做不成了。所以,一个好的管理者要把行业研究透,要清楚你往哪个地方去、分几步走。

Q:好险哦,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

A:2004年,我们虽然在国内占了25%、26%市场份额,但是在全球仅占2.4%。2009年第三季度,联想有亏损,但是第四季度又转亏为盈了,而且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升。我们在欧美市场、在新兴市场都站住了。我们现在占全球市场的份额为8.9%。

神秘屋顶图

Q:你觉得技术型企业有哪些管理特征呢?

A:企业想做好,得要有一个屋顶图。企业管理应该分为两个层次,科研成果能不能转化利润,这叫管理;企业文化怎么留住人,这也叫管理。这两个管理怎么分呢?房顶这一块,我们称为运作层面,是跟企业专业有关的东西,比如说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等。这一套东西,企业家要深刻研究。

上下联怎么分范文第5篇

“所谓反映或认识,实质上是一个获得信息的过程。当人们说对某种事物有了某种认识时,就意味着获得了关于该种事物的某种信息。”农民是从一定的信息来认识行业,并依据一定的信息进行行业选择的,并且行业认识和行业选择一旦形成,不仅影响农民个人的收入、发展前景,还影响农村、区域、国家的行业结构、经济发展等。那么,目前农村信息是如何影响农民的行业了解和选择的?从对“了解行业程度”的调查统计看:17%的农民认为“很清楚”自己所从事的行业,64.5%的认为“知道一点”,18.5%的“不知道”,可见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知道一点”的农民占了大多数;从“选择行业依据”的调查统计看:42.2%的农民是“看到别人赚钱后才开始做的”,33.4%的是“进行详细论证后选择的”,23.9%的是“听了别人建议后的选择”,盲目的行业选择比例较高。调查统计显示:“接受信息方式”对“了解行业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主动获取”信息的农民“很清楚”和“知道一点”行业情况的(90.7%)要明显多于“被动得到”信息的(70.8%);而“主动获取”信息的农民“不知道”行业情况(9.3%)却要明显低于“被动得到”信息的(29.2%)。

对“了解行业程度”与“接受信息渠道”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行业了解的程度与通过“上网”、“读书看报”等深入的专业渠道了解信息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电视”这个目前农村最广泛的大众传媒呈负相关关系(表3)。“了解行业程度”与“选择行业依据”的内在关系见表4。调查统计表明:行业了解的程度与科学地、理性地“进行详细论证后选择”行业呈正相关关系,与盲目地、感性地“看到别人赚钱后才开始做的”呈负相关关系。综合上述可以确定:接受信息的方式对行业的了解程度有一定的影响;信息渠道的深入、专业与行业的了解程度,与科学地、理性地选择行业呈正相关性关系;越主动地获取信息,就越能深入地、专业地获取行业信息,从而就越能深入地了解行业情况,因此就能越科学地、理性地选择行业。可见,获取信息的态度影响了行业信息的了解程度,从而进一步影响了科学的行业选择,所以为了科学地选择行业,就必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即培养农民积极、主动获取信息的态度。

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大农村的电脑、互联网的普及、培训和效用性引导工作,因为通讯工具对“接受信息渠道”有较大影响,而在关于“通讯工具情况”的调查统计时发现:只有17.9%的农民接入了互联网,造成没上网的客观原因占52.9%,其中因为费用太贵占41.6%,“居住地没光缆线”只占11.3%;造成没上网的主观原因占30.2%,其中认为上网没有用的竟到占19.1%,不会用的占11.1%。最后,还要扩大图书、报刊、杂志的种类、数量和阅读量。因为在关于“文化消费的投向”的调查统计时发现:在农民的消费投向中,“买报纸、杂志或书”居第1位,表明农民这方面的需求比较强烈,而这些又恰恰是农民科学地、理性地选择行业的信息渠道依托。

2行业、生产技术信息与投资的内在关联性

“人还有超前反映的能力,可以预先知道未来将会发生的某些事件的状况。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现存的事件中包含着某些未来事件的征兆的信息。这种信息对于人们建立关于未来事件的科学假说、观念模型,作出关于实践行动的决策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们获得的一切信息,最终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

目前农村、农民所获得的信息对其以未来收益为目的的投资影响如何?调查统计表明:当收入增加时,45.2%的农民选择先投资,40.1%的选择先储蓄,只有14.7%的选择先消费。在进行具体的投资决策时,“根据投资成本效益及投资前景分析决定”占46.2%,“根据往年投资成本效益决定”占25.6%,“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邻居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大多数人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共占27.7%,可见,目前农民的投资决策比较理性、谨慎、科学。“接受信息方式”对“投资方向”有影响。“主动获得”信息的农民在进行投资时,52.1%的“根据投资成本效益及投资前景分析决定”,22.6%的“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邻居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大多数人怎么办我就怎么办”;而“被动获得”信息的农民在进行投资时,39.3%的“根据投资成本效益及投资前景分析决定”,33.8%的“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邻居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大多数人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可见,“主动获得”信息的比“被动获得”信息的农民,在进行投资时更趋向科学、理性;而“被动获得”信息的比“主动获得”信息的农民,在进行投资时更趋向感性、盲目。

“了解行业程度”与“投资方向”的内在关系见表5。调查统计显示:随着“了解行业程度”的加深,“根据往年投资成本效益决定”、“根据投资成本效益及投资前景分析决定”投资的比例在递增,尤其是“根据投资成本效益及投资前景分析决定”投资的比例增幅较大,可见,“了解行业程度”与科学、理性地投资呈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了解行业程度”的加深,“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邻居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大多数人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投资的比例在递减,可见,“了解行业程度”与主观、盲目的投资呈负相关关系。对“了解行业生产技术情况”与“投资方向”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着“了解行业生产技术情况”的加深,“根据往年投资成本效益决定”、“根据投资成本效益及投资前景分析决定”投资的比例在递增,尤其是“根据投资成本效益及投资前景分析决定”投资的比例增幅较大,可见,“了解行业生产技术情况”与科学、理性地投资呈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了解行业生产技术情况”的加深,“自己想怎么办就怎么办”、“邻居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大多数人怎么办我就怎么办”投资的比例在递减(表6),可见,“了解行业生产技术情况”与主观、盲目地投资呈负相关关系。综观之,积极、主动的信息接受态度,是进行科学投资的态度前提;比较清晰的行业和生产技术信息掌握,是进行科学投资的信息前提。

3行业、生产技术信息与家庭收入的内在关联性

获取一定效益是一切经济行为的根本目的,但这一目的的实现却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信息是其中之一。因为效益是对经济活动认识、决策、行动的结果,而人的一切认识和决策又都是建立在其掌握的相关信息的基础之上。那么,农村、农民所掌握的信息又是如何影响其收入的?“了解行业程度”与“家庭收入”的内在关系见表7。调查统计显示:年均家庭收入在3万元以下时,行业的了解情况与收入基本没有相关性,但年均家庭收入超过3万元以上以后,随着“了解行业程度”的加深,年均家庭收入在递增,并且增幅比较大,可见,行业了解情况与年均家庭收入明显地呈正相关关系。对“了解行业生产技术情况”与“年均家庭收入”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年均家庭收入在3万元以下时,行业生产技术的了解情况与收入基本没有相关性,但年均家庭收入超过3万元以上以后,行业生产技术的了解情况与年均家庭收入就明显地呈正相关关系(表8)。

综合上述可以确定:年均家庭收入超过3万元以上以后,行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了解情况与年均家庭收入明显地呈正相关关系。所以,为了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经济水平,就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信息网络的构筑力度。从调查统计看:山东省农民所获取的生产信息,40.8%来自“自己经验积累”,26.5%“咨询已采用的人”,12.2%来自“大众媒体”,不足10%的是来自“农业部门”、“专业协会”、“高校和科研机构”。而先进的生产技术往往集中掌握在“高校和科研机构”、“农业部门”、“专业协会”这里,所以,农民、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农业部门”、“专业协会”等都不得不做出决绝的行动———迅速加快农村、农民的生产技术的培训和信息的网络的构筑。从调查统计看:目前农民最想了解的信息是“种植养殖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优良农业品种、优质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工信息”、“打工就业信息”,这是农民的呼声,是农民之急需,是农村发展的真实切入点。

4家庭收入与最想了解的信息、培训的内在关联性

调查统计表明:58.6%的农民对目前的收入“不满意”,这是来自农村发展主体———农民的心声,是农村生产、经济进一步大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前面的研究业已表明:信息影响、制约收入。那么,为了不断增加收入,农村、农民又有哪些信息需求?这些信息与农民的家庭收入又有何内在联系?在“您接受过的培训”的调查统计中:37.4%的人表示“没有接受过”培训,而在关于农民文化消费类型的调查中,只有3.8%的人把“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列为了文化消费类型,两方面的调查都证实了山东省农民实际接受的实用技术培训比较少;而在关于培训的调查中,比例最高的、占41.6%的人希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这也就是说农民有比较高的愿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但实际却较少接受到培训,愿望与实际的矛盾如此突出的根源是个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问题,但不论原因何在,这种巨大的差距本身就是问题,就是工作,就是急需,就是市场。

在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的调查中,49.5%的农民认为是自身的因素如资金、技术、市场眼光、健康状况等影响,38.7%的农民认为是环境因素(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可见农民认为目前影响其收入的第1位的原因是自身因素,其次才是环境因素。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环境占28.4%,自然环境占10.3%,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环境是主要因素。在自身因素中,缺乏技术(占22.9%)是最主要的因素,缺乏资金(占15.5%)是第2位的因素,缺乏市场眼光(占6.9%)是第3位的因素。并且男女对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的认识是有所差别的,男性(41.9%)较之女性(34.5%)更多一些地认为是环境因素影响了收入,而女性(52.9%)较之男性(47.0%)更多一些地认为是自身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探寻影响农民收入的第1位的自身因素发现:年龄与影响收入的市场眼光呈正相关关系,但却与影响收入的健康因素呈负相关关系;年均文化消费支出与影响收入的技术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在文化消费类型与影响收入主要因素的相关分析中,能够清晰地看到:在文化消费中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的农民,是所有文化消费类型中比例最低的认为是技术因素影响自己的收入,可见,实用技术培训对减少其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的决定性作用。

对“家庭收入”与“目前最想了解信息”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看(表9):家庭收入3万元以下的较之以上的更关注具体的致富信息,如“种植养殖等现代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优良农业品种、优质农业生产资料信息”、“农产品市场流通、加工信息”、“短平快致富项目信息”、“打工就业信息”等;而家庭收入3万元以上的较之以下的更关注宏观的、生活质量等信息,如“社会化服务信息”、“国家惠农政策信息”、“改变传统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信息”、“民主、法律、婚姻、育子等方面信息”。

综观之,在影响农民收入的诸多因素中,目前技术是最主要的因素,技术培训是解决的最为有效的手段,积极的文化消费也能够有效地获取技术;收入不同,对信息的需求也有所差别,因此,在信息传播时,要有所区别,有所侧重。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