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朝花夕拾练习题

朝花夕拾练习题

朝花夕拾练习题

朝花夕拾练习题范文第1篇

一、修改标题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间追怀往事而写下的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定名为《朝花夕拾》。这样一改使标题不仅具有了文学色彩,而且与文体(散文)相吻合。

二、修改词句

《藤野先生》手稿写藤野先生是:

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作者后来在“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前面加上一句“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这样改,描摹准确,刻画生动,不仅使藤野先生的形象更为鲜明,而且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鲁迅对先生的崇敬、爱戴之情。又如《孔乙己》原文中写掌柜讨债的几个情节时,是这样排列的:年关――清明――端午――中秋。收入《呐喊》一书,修改为“年关――端午――中秋――年关”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作者考虑到孔乙己的结局是从掌柜的几声“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的讨债声中侧面反映出来的,而商人结账讨债常在欠租欠债人最难过的一个关节――年关,所以经过深思熟虑,作者删去“清明”,把最后一个时节仍然落在“年关”上。这么一改,说明讨债遍数之多,周而复始,这就为结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点明了可靠性和必然性,含义深沉,耐人寻味。

三、修改文段(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闰土的父亲传授捕鸟的方法一段,未定稿是: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一拉,跑过去看时,却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是三四匹。闰土的父亲是半天便能捕获一二十匹,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问他缘由,他却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没有等到它走到中间去。

定稿时改为:

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是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这样,或删一字,或添一字,或单音词改为双音词,或书面语改为口语,不仅用词达意,而且锤炼了音调的和谐和节奏鲜明,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易于理解。

四、修改标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手稿中是这样描写寿镜吾先生朗诵诗书的:

铁如逸,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呢,千杯未醉嗳嗳。

朝花夕拾练习题范文第2篇

突然间感到很害怕,我突然间明白了四十多名同学能一起在教室里上课、玩耍是多么幸福。然而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供我享受这幸福时光,不想这一个月的时间却偏偏被习题所占。当我埋头做练习题时,总是习惯抬头看看,那些爱说话、好运动的男生,那些多才多艺,如花似玉的女生,还有在讲台上辛勤工作的漂亮老师……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现在看起来,仿佛连那些讨厌的男生都变的亲切可爱了。记得小时候,我曾经因为同桌的男生超过了所谓的“三八线”而和他争论不休,最后竟然哭了起来。那男生却还强词夺理说:“哭什么哭?女生就是没骨气!”,后来他见我还在哭,有些不知所措,竟然说:“不要哭了嘛!我错了,你打我!”

一年级时,我们只要一下课,就疯癫癫的满操场跑。我们曾拾起操场上的落叶扮家家酒,我们曾自以为是的在躲猫猫时藏在一片树叶后面,我们曾在玩木头人时耍赖不认输……那时的我们,从没想过朝夕相处的同伴会各奔西东。当现在看到一二年级的学弟学妹,觉得他们是那么幸福:无忧无虑,没有作业的压迫,也没有分离的恐惧。或许在某一个时刻他们也困惑着同样的问题,然后不再单纯吧……

小时侯的我还真是傻,我天天都盼望着长大。现在才发现,长大后明白得越多反而越痛苦,倒不如呆呆的看黄桷树的一岁一枯荣,南燕的南飞北归……

朝花夕拾练习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校本教研;文化战略;学校创新

“校本教研”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而提出,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要求,是学校提高办学品位的必由之路,是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有效途径。它的本质是对传统教研的继承与改进,是对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发展。具体到学校就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发展模式和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统一,是对学校教学业务工作整体的反思与改进。校本教研中存在着教学反思表面化、同伴互助形式化、专业引领无智化现象,这些都是缺乏文化引领的一种表现。

校本教研的发展不仅需要全新的理论视野作支撑,更需要广阔的文化视野来引领。我们认为,要认识和实施校本教研,需要参与并体验;但如果要推进和创新校本教研,还需要回归并提升。回归的最佳方法是从学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着手,提升的有效路径是从文化的角度去展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在区域推进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提出校本教研“文化战略”,这既是对教师主动成长的一种关怀和支持,也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创新,不仅造就了教师成长的独特光彩,也有效地引领着现代学校创新发展。

一、校本教研“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

文化就在身边。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从走上教育岗位这一天起,文化始终以“包围”个体生活的方式时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思想,并构成其成长的重要力量:教师要学习通俗的语言和专用的术语,以便和周围的人自由而充分地沟通;教师要熟悉所处环境的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以便在交往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教师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以便和同行分享共同的情感……教育文化的有益营养,构成了学校创新发展源泉的重要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校本教研的独特光彩。

校本教研“文化战略”的基本内涵是:以“聚焦课堂”“携手行动”“研修一体”为核心,以“探寻文化基因—植入文化芯片、培育文化土壤—实现文化共享、积淀文化现象—打造文化品牌”为主线,突出区域联动,强化区域特色,推进区域发展。构建起具有浓厚地方韵味的课堂文化、合作文化、研修文化,让教师充满智慧,让教育充满思想。

二、校本教研“文化战略”的实践

(一)聚焦课堂——探寻文化基因、植入文化芯片

文化是有基因的,好的基因是形成好的文化的充分条件,也是让文化积淀深厚的重要因素。然而,文化不是一朝一夕骤然产生的,它如同生物体的生长,不仅需要探寻传统的“基因”,更要植入时代的“芯片”。

在越城区的校本教研中,最鲜明的文化基因就是“聚焦课堂”。在这片教育改革的热土上, “聚焦课堂”活动有声有色;“朝花杯”“浪花杯”“行知杯”“树人杯”等课堂“比武”一场接着一场;同题研课、主题评课、专题梳课等研讨活动是一个连着一个。在每年的“问题与求解——新课程实施状况反馈报告中”,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构建以反思为主题的课堂文化,并且进行着继承和创新,课堂中平等对话、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行为随处可见。当校本教研成为新课程改革关注的主题后,越城区的“聚焦课堂”并没有停留在简单模仿和复制的层面上,而是创造性地植入了文化芯片,赋予课堂以新的文化内涵。2003年11月,新课程实施伊始,区教研室就推出了“情满课堂——教师教学业务素质综合比武”活动,要求学校在选拔参赛教师的过程中,以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导向,以探寻文化基因、植入文化芯片为主线,设立“某某杯”课堂教学比赛,把社会发展大环境、地域文化特色以及学校自身发展特点有机结合。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始终围绕“反思课堂” 这一主题,不仅要观察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还要考核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媒体应用、教学随笔等多方面素质,从教学的外显行为中分析内隐的教学思想。

鲁迅小学的“朝花杯” 课堂比武就是在鲁迅的文学作品《朝花夕拾》中找到理论支撑的。《朝花夕拾》常将生活习俗的描述与文化反思、社会批判有机地融为一体,“朝花夕拾”之“朝”,本义为“早晨”。若把“朝”与“花” 相连进行比拟,就会有一种童趣、理趣、谐趣文化意蕴,给人以充满朝气的感悟。而这正是新课程课堂文化的追求。在“朝花杯”课堂比武中,“磨课”是独特的一环,每届“朝花杯”得主的课堂实录由学校组织拍摄制作,在教研活动中重复播放、选段观看、定格研讨,既增加了自我反思的情趣,又彰显了课堂艺术的魅力。

行知小学的“行知杯”课堂比武则是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研究中引出的。学校持续深入地开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绍兴市教科规划课题)、《基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浙江省教科规划课题)等课题研究,每年要举行以“交互式上课、观课、议课”为主题的课堂比武,把教学做合一、手脑心并用的教育思想植入到课堂比武中,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树人小学是以周树人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学校,按常理他们的课堂比武应当取名“鲁迅杯”。但在课堂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他们感悟到“树人杯”更加贴近教学。我们给“树人杯”的定位是常态的课。坚守常态,发觉创新。每届“树人杯”得主都要经过“同课擂台、读书沙龙、课题推介、专家质询”等多个环节的磨练与考评,这也印证了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许多时候,我们在追问:校本教研激动人心的魅力在哪里?是口若悬河的专家报告吗?是,但不完全是;是针锋相对的问题争论吗?是,但不完全是;是默默无声的回顾总结吗?是,但不完全是;其实,在我们看来,如果离开了课堂,那就算不上真正的校本教研。课堂是学校中最细小的细胞,是学校中最基本的单位,但正是这个细胞和单位承载着新课程的所有希望。聚焦课堂,探寻传统文化的基因,植入的是现代文化芯片,使原来教师们似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备课—讲课—批改—考试”的工作轮回得到创新,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学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这也是我们实施文化战略的要旨所在。

(二)“携手行动”——培育文化土壤、实现文化共享

朝花夕拾练习题范文第4篇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陌生字词,达到会读、会写、会用。

2、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合作解决文章理解上的疑难,培养学生问题能力。

3、深入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建立朴素的阶段意识,热爱劳动人民。

4、学习文章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鲁迅通过人物动作、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的写法,即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

教学难点:对文章主题的领会。

教法选择:情境教学法,讲述法,讨论法,实践法综合灵活运用。采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八字四段流程”教学形式。

学法引导:1、强调预习。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自学能力,为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努力。

2、强调多读。本文作者是文白转期的文学家,作品精深,较难懂,人言《朝花夕拾》是没有呐喊的心底呐喊,故必须熟读。另外,语感是语文的生命,而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途径,故必须多读。

3、强调积累。丰厚语文积淀,包括学法积累和基础知识积累。

4、强调自主设疑,合作学习,勇于探究。

课堂组织形式:组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互动协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教学媒体:投影、两张胶片,其一誊写字词,其二抄艾青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读读”、“议议”部分,第二课时完成“练练”、“讲讲”部分。

参考资料:本课资料合集

作者资料:鲁迅生平详略

教学进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首先,放投影——《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朗读。然后,学生听诗后谈感受,从“大堰河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对大堰河的感情?”两方面谈。之后,师精当过渡:由大堰河百草园中的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切题后,板书课题。

此环节设置体现两个意识: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有感而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朝花夕拾练习题范文第5篇

漫议扇面文化

扇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的心爱之物。于扇面题诗作画,相互赠送,乃风流雅事。

追溯扇子的起源,晋代崔豹《古今注》中说:“五明扇,舜所作也。”写扇是一种艺术,称扇画,始于晋,兴于宋,盛于明清。历代文人墨客喜欢在扇子上题诗作画,以扇喻人,借题发挥。写扇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打开折扇,其形状上宽下窄,造型独特,将诗文、丹青施于其上,别有一番风味,文人雅士执于掌中,既能摇动生风取凉,又能平添几分俊逸之气。

唐人王建的《调笑令》以咏扇起兴,描绘了一幅传神的宫中仕女图。诗云:“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明代沈周、文征明、仇英、唐寅,清初“四王”“四僧”“扬州八怪”,直至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郑诵先、张大千、陈师曾等都是写扇高手,都对扇子的收藏情有独钟。可以说,从古到今爱扇者和写扇者众若群星。

写扇艺术粗分为题诗和作画。题诗和书法紧密相连。唐人杜牧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笔触细腻,妙趣横生。明代才子唐寅的扇面画《山房客至》,清新的画面上题诗云:“红树黄芳野老家,日高小犬吠篱笆。合村会议无他事,定是来人借看花。”诗情画意,相映成趣,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扇面作画始于南宋,画家马远有竹鹤扇面画册,皆绢素为之。明清时期,扇面书画佳作迭出。扇面书画多为一面作画,一面题字,作画、题字结合成为扇面艺术的双璧。马远的《竹涧焚香图》、梁楷的《秋柳双鸦图》等都是扇面书画艺术的佳作。

时下,地处京城琉璃厂的宏宝堂画店,已连办两届“当代书画名家百扇展”,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近日,宏宝堂画店又推出了第三届扇艺术画展,使写扇艺术成为雅俗共赏的精神文化“消费品”,并展示出诸多书画家的笔墨情趣和创作水平。

(选自作者散文集《心河泛舟》)

练习设计

1、扇画作为一种艺术,它的起源、发展是怎样的?

2、文中所列举的写扇高手中,你最喜欢谁的画?具体说出画的名称

3、唐代诗人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后两句诗是什么?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

4、读完这篇短文后,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知道王羲之桥上题扇的故事吗?请说一说。

楹联漫议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对联是我们华夏民族的一种“独门”的文化现象和文学形式。它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晶体,不仅在中国灿烂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而且在世界文学艺术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

春联是由桃符演化而来的,桃符产生于秦代前后。当时的桃符,即在两块深红色的桃木板上,分别画有“神荼”“郁垒”二神像,或写上二神名字,意在镇邪驱鬼、祈福纳祥。之后,随着南北朝骈文的出现和唐代律诗的发展,桃符的内容也在更新,产生了题写两句对偶的语句,这就是春联。

最早的春联是五代后蜀国君孟昶所作。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学士辛寅逊除夕受孟昶之命,在桃板上题词,孟昶认为辛写得不工,就自题了桃符诗:“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两句桃符诗,即为最早的春联。

到了宋代,春节时门户悬桃符的习俗仍然沿袭。王安石《元日》诗曰:“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新桃”就是新题的桃符诗句。宋元时期,宫廷、宦门以及寺庙,已经出现了镌刻于木柱上的对联,后人雅称“楹联”。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了一道圣旨,使春联遍布金陵各地。――“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金陵,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清・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自此,春节张贴春联,取代了题桃符之习俗。在楹联发展史上,朱元璋这个封建帝王是有大贡献的。

清代康乾盛世,对联艺术日臻完美,不仅内容涉及面广,口对笔题,俯拾皆是,而且名流云集,高手不穷。

时至今日,对联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仍焕发着艺术青春,深受人们喜爱。人们不仅用对联装饰和美化生活环境,而且茶余饭后乐意欣赏独具中国特色的对联,感受其古朴典雅的高品位艺术。

对联,历千年而不衰,颇富雅俗共赏的艺术性,同时,书法艺术也给对联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对仗工整、格律协调的对联,与书法交映生辉,亦昭示出对联的旺盛生命力。

(选自作者散文集《心河泛舟》)

练习设计

1、桃符最初的用意是什么?

2、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是什么朝代谁书写的?其内容是什么?

3、王安石《元日》的前两句是什么?

相关期刊更多

中华医学超声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超声影像学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