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绩不好的原因

成绩不好的原因

成绩不好的原因

成绩不好的原因范文第1篇

首先,主要原因在于学习的主体――学生。学生学习动力小,学习目标很盲目,对于学习知识的意义认识浅薄等等。当然学生这种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形成的原因也很多。

现在高中生的家长基本上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期,当时国家经济落后,家庭生活条件差。这种背景下长大的人自己有孩子后,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孩子生活在温暖的襁褓中,再苦再难自己扛,孩子要什么买什么。殊不知这样导致孩子认为:不学习本领我想要的都有,学习又那么难,何必费心呢!孩子缺乏通过努力争取而得到的快乐体验,形成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没路就去找父母”的思维惯性。现在的高中生独生子女较多,物以稀为贵,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人就一个孩子,享受的条件一大堆,吃苦的阻力一大堆。这样的高中生学习的动力从何而来呢?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人生最大的快乐是经常学习然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生对学习没兴趣也和学校教育有关,高中生学习理论几乎没有社会实践,让学生看不到知识和生存的关系。为什么有的学生到企业打工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学校对学习的兴趣明显增加了呢?知识是人类宝贵经验的总结,把前人的好经验传给后人是为了让后来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为什么还会让后人这么反感呢?让后人觉得这么无聊呢?孔子没有强迫任何一个学生,可是在他周游列国条件那么艰苦几乎师生共赴黄泉的情况下,他的学生还依然恭敬地自愿追随。凡是以生活实践为主的学习学生就愿意主动,这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去认识知识、掌握知识。这些都需要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和氛围,这也可能就是新课改的应有之义吧。

其次,学习的主导者――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年轻教师看重教师行业的稳定但又不安于清贫、辛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心钻研业务。有经验和资历的教师固守习惯性的教学方法不愿意转变教学理念,甚至因为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形式化、表面化现象而全盘否定新课改。在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甚至荒唐化的地方,许多观摩课、评比课,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手段”;动不动让学生表演,称之“凸现主体地位”;无关教学内容的插科打诨,称为“走向综合”;不论什么问题一律采用合作学习。这些在新事物成熟过程中伴有的幼稚现象导致一些教师看不到新课改的积极因素,嘲笑、讽刺甚至开涮,在学校中形成一股歪风邪气,形成新课改的阻力。教学理念影响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最后形成恶性循环,师生相互抱怨,教师常说:“现在的学生这么笨,同样的教法就是教不会。”学生常抱怨:“什么水平的老师,天天教的没意思。”学生是新的社会背景下的学生,教学方法还是老一套肯定不适应。这些都导致学生自卑、厌学。

第三,学习的大环境――社会也有一定的影响。社会倡导素质教育,却没把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贯穿给学生和家长。一些学生给自己不愿意学习找一个光明堂煌的理由:我不是书呆子,我重视综合素质。家长不懂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教育孩子时显得软弱无力。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锻炼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过程,学习达到一定高度的学生,至少锻炼了毅力、迎难而上、沉着冷静、合作、既懂得抓大放小、又懂得统筹兼顾等。

成绩不好的原因范文第2篇

老师:

您好!

我常听人们说,智商高学习成绩就好。我学习很刻苦,可成绩就是提高不快,是不是我智商偏低的原因?我很苦恼,想请您谈谈智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江苏王晓明

【专家分析】

王晓明同学,你好,一个人的智商与学习成绩不一定成正比。美国心理学家推孟说:“成就最大与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的差别,而在于他是否有自信心、进取心、坚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不自卑等良好的品质。”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智力与他的学习成绩的确有关,但智力并不是决定其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智商高的同学学习成绩就一定好,智商中等或下等的同学学习成绩就一定不好。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除了和智力因素有关,还会受到许多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的,是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在学习中非智力因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此外,还与同学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老师的教学水平、班级的风气、家庭的学习气氛等因素有关。

据研究,智商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着四种对应关系。A型:智商高――学习成绩好。其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发展得都很好,各方面能力很强。B型:智商中等――学习成绩好。虽然智力水平不太高,但学习刻苦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绩。C型:智商高――学习成绩差。其智力水平虽高,但由于非智力品质存在问题,所以学习成绩不够理想。D型:智商较低――学习成绩差。其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发展都不好。好动,厌学,自制力差。

对A型同学来说,他们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应适当扩充其学习内容,增加学习难度,并促进积极思考,拓展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对B型同学来说,他们具有超凡的毅力和努力向上的精神。他们应当避免在学习过程中死记硬背,而注重思考,学会把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C型同学要端正学习态度,查找学习不好的原因,树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注意激发学习的动机和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D型同学,首先要树立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认清自己所欠缺的,分阶段制定学习目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成绩不好的原因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原现象

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停滞不前的现象,虽然他学习也很努力,但是成绩一直是不好不坏,停留在某个固定的水平上而不上升,有的甚至还下降。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呢?某知名教育学家说:从心理学上来说,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其特点表现为:在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在熟练练习的中后期,技能的发展并不是像刚开始训练时逐步提高,而是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暂停”之后,成绩又逐步上升。高原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总括起来,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生理因素。如身体状况欠佳,较为疲劳,或者生病,常常使人精力不支,从而造成心智技能提高缓慢或者下降。

第二,心理因素。学习兴趣的下降,学习动机的减弱,厌倦学习,或者缺乏顽强的毅力,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者急于求成,一旦遇到成绩不如意就自怨自艾、心情急躁等,这些心理因素都可造成成绩的停滞不前。

第三,学习方法的原因。学习是一种特殊的心智活动,成绩的提高需要改变旧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而代之以建立新的活动结构和完成活动的方式方法。在人们没有完成这个改造之前,成绩就常常会处于停滞状态。这是由于活动结构的改造往往是不容易的,采用新的方法也会遇到新困难,所以在改造之初,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可能会有所下降,因而练习曲线停留在固定的水平上或暂时下降。当经过练习、完成了改造过程后,成绩又会提高。

第四,学习内容增加。随着学习的逐步加深,学习内容也在发生变化,从范围上来看知识的容量在增加,从程度上来看难度在加深。这就更需要对所学的知识掌握扎实,理解透彻,运用熟练,而且要把握知识各部分之间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如果前面所学的某些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透,运用不熟,那么就很难形成准确、严密、清晰、连贯的知识网络,因而在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其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就很难继续提高了。

那么,如何克服“高原现象”,使孩子的智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取得更好的成绩呢?

第一,强化学习动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驱动力,是一种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孩子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形式,对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在学习动机中,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其最重要的部分,对推动学习、克服“高原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高原现象”的产生,是和孩子求知欲望的减弱、焦虑急躁、急于求成等相联系的。

第二,辅导孩子改进学习方法。孩子以往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影响和制约着学习的成绩,因此,要提高成绩,就必须冷静反思在学习中哪些习惯、哪些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继续保持的;哪些习惯和方法是有害的,必须克服和改进的。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学习上的盲目性、被动性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某些不良习惯和方法,恰恰是导致学习成绩徘徊不前、难以继续提高的重要原因。要想提高成绩、改变现状,就必须改掉这些毛病,加强学习的计划性、自主性。再如,有的孩子不是先复习所学内容而是急急忙忙地做作业,遇到问题不是先独立思考而是急于问别人,遇到阅读理解题不是自己认真去做而是等着老师讲解时记答案,对做过的练习不注意分析和总结,等等,这些做法都是非常有害的,是不利于学习的,必须认真改正。

第三,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经常与孩子进行学习和生活上的交流。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对其学习行为中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错误则也不应多加指责,而是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父母应多尊重和理解孩子,时常让孩子体会到努力后的成就感,增强孩子学习的信心,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加强锻炼,增强营养,保持充沛的精力,这也是克服“高原现象”的一个重要条件。有的家长在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成绩上会选择学习成绩,认为现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便是搞好学习成绩,虽然营养跟得上,但是时间的分配不那么合理,所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生活与学习同样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

2.陈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关于建构主义理论.中国远程教育,1999(2):40-43.

成绩不好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供电企业 绩效管理 水平提高 分析探讨

电力企业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也是世界各个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重要经济能源企业,为国民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成效。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力资源管理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绩效管理始终是最重要和难度最大的模块,其运作的好坏意味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供电企业经营绩效水平呢?下面,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一、绩效管理情况

电力企业的绩效管理可以说实施有几年了,其目的旨在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企业管理体系,客观、公正、准确地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帮助员工进行工作改善,提高工作业绩,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目的。其遵循的原则有“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公开”、“分级管理,逐级考核”、“责、权、利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等。其日常工作由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结果应用五个环节组成。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实施以来,绩效管理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励和约束员工行为、提高工作质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管理目的不明确、考核不严走形式、考核机制不合理、考核结果应用不到位等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明确。很多企业都将绩效考核与一些员工的薪水相互结合在了一起,工资和绩效相互结合,这是绩效考核的副产品,也能保证绩效管理在最后有最大价值,但工资和绩效相结合并不是绩效管理实施的最终目标。确切地说,绩效管理是有效帮助企业员工提升业绩的最好方法,每个员工业绩的提升使得企业整体业绩得到提升,然而很多员工对绩效管理工作并不是十分理解,导致绩效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琐碎的问题。供电企业大部分员工一直认为绩效管理目的就是进行考核打分,对这种目的很多员工都比较厌倦,很多人认为企业实施绩效考核无非就是给员工施加压力。

(2)考核主观性比较强。由于供电企业在生产经营任务繁重,管理经营的方面也是比较多样化。绩效管理的基础在于绩效指标的提炼与构建,重点在于绩效考核。目前,供电企业绩效考核周期比较固定。按照常规来说,比较固定的周期考核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实际上不同的绩效指标是需要不同时间进行考核的,不需要对员工评价分数,但是需要对考核的结果评价优秀、良好、合格、不及格。如何可以让大部分工作人员对这种方案能够表示情愿,这是供电企业一直没有制定的一个标准,企业内部的考核者评判时,有时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印象进行评判,这使得很多评判的结果都有了偏差和错误。

(3)考核机制不够合理。大部分供电企业都会建立一些考核小组,考核小组进行考核具有统一性,这种方式可以有效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可是也有不太好的方面。比如供电企业生产管理有很大的特殊性,而且每个小组之间的差别也很大,这导致各个小组评价并不是很准确,另外对考核的结果大部分员工都不太重视,一旦结束后都没有进行自我改正。

(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导致供电企业绩效管理出现问题原因主要存在主观性和客观性,具体分析如下:

(1)对绩效管理的作用理解欠缺。存在内部对绩效管理都不太重视,并没有完全将绩效管理的主要任务把握好,在实施的过程中经常应付。而考核者经常将绩效管理与工资挂钩,并没有放眼于员工业绩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所以,要全面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员工对绩效管理目标的认识,使得绩效管理能更好地实施。

(2)现行的考核方法不科学。供电企业考核指标并不是十分科学,有很多绩效指标都是需要与组织战略目标相关的,但是有的企业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对于绩效考核的管理依然将目标停留在一个人嘉奖方面。比如会发生考核者因个人偏见而随意打分,或者由于考核人员的年龄差异也影响了考核的评价,这导致很多供电企业考核不具有公正特性,也影响了供电企业绩效管理真正的意义。

(3)在绩效管理上投入的精力不足。就目前情况来看,由于供电企业安全生产、电网建设、经营管理任务繁重,工作节奏是非常快、劳动强度是非常高,导致企业在绩效管理的精力方面投入不足,并没有加大力度对绩效管理进行投入,也没有足够去重视,这导致绩效管理各环节做得不是很完善。

三、改进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绩效管理的认识,做到全员掺入

一般来说,人力资源专业的人员大部分都是做说服工作的,这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同时也要对绩效管理非常重视,另外不要简单地把绩效管理当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无关紧要的工作,我们应该从一些企业战略角度出发,考虑怎么样才可以借助绩效管理力量来提升企业绩效水准,让管理者真正重视,全员真正参与,从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二)结合战略目标,掌握绩效管理的原则

制定绩效管理的原则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这需要让绩效管理工作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推动,而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将这项工作踏实地融入战略目标当中来,这是我们首要的目的。要掌握“关键性和全面性相结合”原则,突出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业务目标,落实重点工作;要掌握“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原则,设置关键指标考核要体现企业整体工作目标,同时结合企业各单位特点设置分类指标考核;要掌握“简洁性和实效性相结合”原则,考核指标设置力求少而精,考核方式要简单易行,明确引导企业主营业务和战略重点的有效落实。

(三)创新绩效激励体系,正确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要培训一些绩效管理人员,培养其管理技能,主要包括一些制订绩效计划,如何和下属沟通,如何进行绩效反馈,如何改进绩效等等,将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做好,才可以使绩效管理工作得到顺利完成。做好绩效最基本的工作和反馈工作,经常和员工探讨工作内容,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进行考核、面谈反馈,对于一些表现良好的员工要给予表扬,对于一些表现不好的员工要多加鼓励,弥补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将绩效结果真正运用于薪酬分配、评先表优、专家考核、职务晋升等。

(四)有效支撑,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成绩不好的原因范文第5篇

摘要:我国的企业在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物流发展。文章阐述了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和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原则,分析了我国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正确构建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关键词: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引言

我国的企业物流管理随着物流行业的兴起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的物流发展并不成熟,在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内容不全面等问题。构建一套完善的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的物流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兴起,物流企业成为发展势头非常好的企业,各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的效益来增强竞争力已经成为能否占领市场的一个关键。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一套完善的物流绩效评价体系必不可少。物流企业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对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它是物流企业效益衡量的重要指标,企业能够通过物流管理绩效评价来了解企业的物流发展情况,并能够及时地对出现的问题作出有效的反应[1]。

相比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意识到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对于绩效评价体系的认识不足,还有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对于我国的物流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2.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原则

企业在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物流企业不仅仅是对企业的某个部门某个人进行单独的绩效评价,而是要将整个企业的所有管理部门所有领导和员工都进行绩效评价。整体性原则是制定合理客观的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前提。企业是一个整体,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需要从整体上来看,才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发展状况。在进行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将物流企业的各个管理部门统筹起来进行考核,将企业各个环节的物流运行情况进行有效整合后进行绩效评价。哲学上说事物的发展都要考虑其整体性,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因此,在企业管理中,也需要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待企业的发展。

2.2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就是指在进行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考虑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成本等经济因素[2]。绩效评价的工作量和企业的规模成正比,而巨大的绩效评价工作量会为企业带来高昂的成本。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将评价指标进行有效地控制,不宜过多或过少,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绩效评价指标,并且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工作。在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要时刻考虑经济性原则,绩效评价成本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宜造成过多的浪费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2.3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也是在构建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在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多应用客观数据和事实来作为绩效评价的依据,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客观性能够保证绩效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为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3]。

2.4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能够保证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全面性。由于物流企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企业,物流运行的结构和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对于企业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客观数据进行显示,比如企业的收益、成本等。但有的则无法通过客观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比如企业在客户心中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企业文化建设等,这就需要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更全面的绩效评价。

2.5可比性原则

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可比性的原则。可比性原则是指绩效评价数据需要能够通过和其他数据的比较来进行更好地评价,这方面不仅包括需要横向比较,也包括纵向比较[4]。横向比较是指将物流企业和其他国内或者国外的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数据进行比较。通过横向比较可以发现自己企业和别的先进企业尤其是国外发达国家的企业之间的差距,并且能够借鉴到更好的经验和方法。纵向比较是指将物流企业此时的绩效和以前同期的绩效数据进行比较。通过纵向比较能够让企业了解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可比性原则中的横向可比性和纵向可比性能够让企业更加清楚地认识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6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决定着物流管理绩效评价工作能否顺利实现。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理论和数据,因此实际的绩效评价对操作性的要求比较高。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包含非常多的指标,而每一个指标都需要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进行各项实践调查,才能获得更多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因此在进行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之前,一定要保证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性,操作难度一定要符合实际情况。

3.我国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在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3.1制定的绩效评价标准不统一

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在绩效评价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使得各个部门的绩效评价无法进行整体性的评估和参考。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必须拥有一套完整而统一的评价标准。很多企业在不同的部门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这虽然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内容和业务不同有关,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没有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所致。不管任何部门,对于绩效评价的标准需要立足于物流绩效,因此没有统一的绩效评价标准将会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绩效评价带来很大的困难。

3.2绩效评价的内容不全面

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体系构建过程中,没有全面的绩效评价内容。随着企业的发展,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无形资产也成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的无形资产包括企业的物流文化价值观、企业的物流形象等。但是很多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的数据统计中,常常会忽略了将企业物流方面的无形资产计入到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中去,这些物流方面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物流管理和发展影响非常大,如果忽略了对这些无形资产的绩效评价,就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物流管理发展情况。

3.3历史成本的编制不合理

对于历史成本的编制不合理也是我国很多物流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历史成本编制不合理指的是企业在对以往的物流管理绩效评价数据的编制没有做到前后兼顾的问题。所谓前后兼顾就是既要能够反映企业在过往的经济活动情况,也能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有效的分析和预测。但是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时候,对历史成本的编制没有充分考虑到它的作用,以至于在编制出来的历史成本数据仅仅只是提供了企业在以往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运作情况,而无法起到对未来发展趋势提供分析和预测的作用。

3.4权重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权重设置上不合理,权数具有非常大的主观性,这就会导致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大打折扣。由于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主体都是企业的领导层和管理人员,他们之间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利益分配关系,因此在绩效评价的过程中难度非常大。固定权重的设置也未能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环境,无法满足企业的绩效评价的真实需要。由于不同部门的经营状况并不一致,盈亏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他们的绩效评价无法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固定的权重值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企业绩效评价需求了。

4.如何正确构建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4.1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针对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标准不统一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绩效评价的对象。物流管理的绩效评价对象涉及范围非常广,主要是企业物流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环节,比如生产、包装、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等不同部门。对于这些不同的物流部门,要按照实际的需要来进行物流管理绩效评价。这些不同的部门之间需要针对各自部门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还需要从中找出这些不同部门的共同点,比如货物的储存环境、费用控制、售后服务、客户的认可度等进行统一的评价标准。这样能够促进对于不同部门之间的物流管理。

4.2完善绩效评价的指标内容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绩效评价的时候,不能只是注重对企业有形资产进行绩效评价,还要对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定性的评价。企业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要扩大评价指标内容,将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进行同等对待,否则企业如果只注重有形资产的绩效评价,就会忽略对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投入和建设,最后会严重危及到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要扩大绩效评价的指标内容,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绩效进行全面真实地评价。

4.3合理地进行历史成本编制

企业在进行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历史成本的编制。历史成本为企业的未来发展预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判断依据,在进行绩效评价时要对历史成本进行有效利用。企业物流管理的历史成本包括生产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成本、加工成本等等,这些历史成本涉及到整个物流管理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到企业的物流成本[5]。因此,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对历史成本进行合理地编制,让历史成本既能够反映出企业在以往的经济活动情况,又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分析和预测的作用。

4.4建立多重权重评价体系

企业的绩效评价主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建立多层次多方面的评价体系,这样既能够有利于管理人员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也能够促进企业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相对于之前的固定权重值评价法,需要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建立多重权重评价体系,设计多权数来对企业的各方利益群体进行多元化的绩效评价,以满足不同的利益人群需要。

5.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物流行业的兴起,在企业物流管理方面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也影响着我国的企业物流发展。为了企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需要对企业物流管理进行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只有科学高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才能够促进企业取得更好的效益。(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崔鹏飞. 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探讨[J]. 新会计,2011,04:37-38.

[2]张哲. 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 物流科技,2009,10:71-72.

[3]吴克强. 第三方物流企业绩效评估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3,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