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增广贤文全文

增广贤文全文

增广贤文全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域文化;城市广场;使用后评价;纪念性空间

1 三贤广场概况

三贤广场位于山西省介休市旧城区东北部,2013年10月投入使用。东临三贤大道,西对祆神楼,南临朝阳路以北社区,北临郭家村。总用地面积为47840平方米,内有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祆神楼、文公祠、介子祠和康熙年城墙遗址。

广场分两个区域――博物馆前广场和祆神楼前广场,其中祆神楼前广场为下沉式,两部分区域以城墙遗址为界,高差约有2.8米,中间以阶梯过渡,伴有城墙绿化带。在博物馆前广场区中心,立有琉璃制雕塑,是广场焦点,该区域下沉约30厘米,周围设有喷泉带,北边是主建筑介休市博物馆。整个广场以步行为主,设有自行车停放标志,出入口均设路障阻止机动车进入。

2 研究方法

研究包括POE[1]调查分析法、要素分析法、数据分析法三部分,其中POE调查分析法是运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三贤广场的满意度和使用方式进行评价,要素分析法是针对三贤广场的地域文化载体要素进行分析,数据分析法是利用SPSS社会科学统计软件[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分析。

3 调研结果分析

3.1 三贤广场的定位分析

3.1.1 三贤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广场位于介休古城东北部,东瞻汉郭林宗之巨V,西瞩唐助国圣母之神祠、宋文潞公之墓道,南观绵峰麓晋介之推之茂木,北望汾水之,处于四合的环境中,使得“介休三贤”可以并排于此处进行文化交流,地域性文化也可以得到最合适的展现。

3.1.2 介休古城的东门户

广场紧邻介休火车站和高速路出口,处在介休古城的东门户地带,虽然昔日的古城城墙如今只残存了部分遗迹,但广场将现有的遗迹和介子祠、文公祠、祆神楼三大历史建筑囊括进来,对介休的历史文化进行重现,是介休古城的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扮演着古城东门户的重要角色。

3.1.3 城市轴线的节点展示区

介休城市轴线主要分为三条:东西轴线为后土庙至祆神楼,东西副轴线为当今介休的东西大街,南北轴线由段家巷至顺城关,整体形成了“干”字型城市框架。其中,顺城关西接后土庙,东连林宗书院、祆神楼、介子祠、文公祠,该地段集中了历史遗迹,是彰显城市文化特色的关键地段,而广场正处于顺城关街的尽头,是城市轴线的东节点,可谓是介休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区。

3.2 三贤广场地域文化载体分析

广场设计中地域文化性的表现往往通过文化载体来实现,文化载体大致分为显性和隐形载体。显性载体包括空间形态、建筑物等可以直观表现地方历史、材料的要素,隐性载体包括、风俗习惯等。

3.2.1 地域文化载体显性构成要素分析

(1)空间形态分析。三贤广场是按照东西、南北轴线布局的,东西轴线依次串联了东侧主入口处的牌坊、博物馆前广场的中心雕塑、祆神楼的过街楼、林宗书院,将重要的历史建筑进行逐一串联。东侧的南北轴线上,博物馆以雕塑为中心左右对称,西侧的南北轴线以祆神楼为中轴,左右对称分布着介公祠和文公祠。这种轴线的建立符合中国传统“轴线”和“中轴对称”的空间观,使得广场具有传统的空间形态,营造了肃穆、庄严的空间气氛,人们来到广场会对空间产生敬意。由于广场纪念性轴线的建立,其人流组织也具有轴线性,颇具意义。

(2)建筑分析。建筑形式及材料:博物馆采用现代结合传统的建筑形式,造型简洁,东西对称。屋顶遵循了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形式,敦实厚重,南侧正门大开口,采用大立柱,减轻空间笨重感,外墙采用深色钢板、白色系花岗岩,建筑色彩明快。祆神楼建筑是中国唯一一座现存的祆教文化胜迹,其建筑造型、材料无不体现出地方性特征。城墙遗址处于博物馆与祆神楼之间,更是介休古城东侧唯一残留的内容,可见其独特的地方性特征,遗址被大量的花岗岩石板保护起来,并对遗址墙面进行分割,造型简洁。

视距与建筑物高之比:博物馆的最佳观赏距离大约为40m,祆神楼的最佳观赏距离大约为55m,符合建筑界普遍认为“建筑最理想的观赏距离应为视物与物高比呈2∶1,即视平角为27°”的观点。可见,广场中视距与建筑物的高比是合理的。

建筑空间尺度决定交往距离:博物馆前广场的纵向距离约106m,横向距离约85m,祆神楼广场的纵向距离约44m,横向距离约83m,符合“宏伟都市空间的24 ~ 137m的水平距离”。人群活动主要发生在广场的雕塑区域、博物馆东南角的水景游憩区和城墙遗址的台阶区,这些区域的尺度分别为22m、32m、18m,均在标准的亲密空间24m内,可认清人的身份并区别面部表情或者谈话交流。

(3)植物配置分析。广场的植物配置可基本塑造纪念性空间,例如在博物馆周围种植白皮松、油松、云杉等松科植物,配以国槐、石楠等,象征着介休三贤淡薄名利、不计得失、孝爱敬亲的精神,初步营造了广场的纪念性空间,但地域文化性有所欠缺,例如松科树种种植没有规律性,仅在东入口牌坊前列植,其余零散分布,庄严肃穆感体现不强,树种稀少。整个广场的植物种类有30余种,除了国槐和松科类植物生长正常外,其余苗木的长势均欠佳,苗木质量一般,规格太小,没有在广场上形成气候,植物种植方式没有进行深入考究,未形成开合有致的空间;广场上无常绿阔叶乔木,观花、观叶树种少,不能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对于塑造广场气氛有一定影响。

(4)雕塑分析。三贤广场作为纪念性城市广场,其雕塑需以纪念性雕塑为主。在博物馆前广场的中心,立有“四狮抬瓶”的琉璃雕塑,并以较高的基座衬托,寓意世世太平,形成了控制广场空间的主要焦点,使广场成为一个核心突出、脉络鲜明的空间体。琉璃作为介休艺术文化的代表,将琉璃工艺的精华融合于雕塑,应用在广场上,活跃了气氛,与不远处的祆神楼琉璃制建筑细部相互呼应,对整个三贤广场起到了烘托作用。

(5)水体分析。广场的水体设计做到了动静结合。静水布置在博物馆东南角的游憩区内,以自然式水塘作为展现形式,给人轻松恬静的感觉,配以凉亭、假山,使人在情绪上得到宁静和安详,塑造静谧的氛围;动水布置在博物馆前广场的中心雕塑处,围绕雕塑设置了喷泉,打破了广场的严肃气氛。从实用性上来分析,介休地处北方,属于缺水地带,静水区没有安设水循环系统,时间一长水体会变质,喷泉水的循环系统不够节水,易导致水体的浪费。

(6)铺装分析。三贤广场的铺装与广场气氛相协调,但缺乏个性。广场的铺地材料花岗岩取自介休绵山,乡土材料的使用体现了地方性,井盖上印有祆神楼图案和三贤故里的字体,但趣味性不强,广场的功能分区不明显,所用铺装颜色很近似,路沿和路易混淆,加上路沿高度只有7厘米,行人常忽略其高差而绊倒。

(7)公共服务设施分析。广场中没有设立公共卫生间,座椅稀少,只有博物馆东南角的游憩区凉亭有座椅,行道树树池可作座椅,但石材冰冷,不宜久坐。公共服务设施的缺失影响了广场地域文化性的体现,座椅、垃圾箱造型全国比比皆是,没有融入地域特色。

3.2.2 地域文化载体隐性构成要素分析

(1)介休风俗习惯。介休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古圣先贤,群星灿烂。最出名的就是清明寒食习俗,介休是清明节的发源地,完好地保存和流传着清明民俗活动。寒食节是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的节日。为了保护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介休每年的清明都会在绵山举行祭祀活动来祭奠介子推。

(2)文化活动的举办。三贤广场作为介休的城市客厅,是介休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举办、宣传文化活动便成了必然,而广场人文精神的传承绝大部分便是通过文化活动来表现。经汇总,三贤广场举办的文化活动有:“汽车品牌文化节”“博物馆里过大年,核心价值中国节”“全国收藏品和旅游纪念品交流会”等,博物馆还推出义务讲解,活动期间广场客流量激增,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介休文化的印象,还宣传了三贤广场的知名度。

3.3 三贤广场使用后评价分析

3.3.1 气候评价分析

从影响气候的各因素分析:温度方面,广场全年适合户外活动;湿度方面,广场处在北方干燥地区,建筑、绿化等可以阻止空气快速流通,喷泉可增加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环境的湿度,促进人群户外活动;风速方面,全年风速低于3m/s,适合户外活动;阳光方面,广场全年阳光充足,向阳空间很多,在阳光和煦的冬季对人群户外活动很有裨益,但背阴空间很少,在夏季使用时就显出了诸多不足。

3.3.2 交通组织系统分析

交通组织系统不完善,人车混行:广场上主要活动人群是青年人及中老年人,他们会携带自家小孩在广场中活动,电动车、自行车的进入增加了小孩的危险。

无障碍设计不完善:无障碍坡道的设立只有博物馆东、西两侧的入口处和城墙遗址北段的博物馆地下室入口处这三处,其余地方均无,步行道上也没有设置残疾人步道,未充分考虑残疾人的需求,限制了其活动。

3.3.3 使用满意度评价分析

针对广场使用后评价,运用使用状况评价(POE)的方法,通过对各类使用者的访谈、发放问卷,了解广场的行为主体、交通构成等情况,以及广场现阶段存在问题。

首先,从行为主体来看,广场的使用者主要为附近居民和管理处工作者,以青年、中老年居多,且受教育程度偏高,其中企事业单位工作者居多,多数人和亲朋好友来广场活动。其次,从广场的交通构成因素来看,步行、电动车、私家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出行时间平均在20分钟,绝大多数是步行到达的使用者,即附近居民,环境可达性强,服务半径范围为1260-4000米,使用者基本每天来广场一次,每次活动时间在21分钟-1小时以上。再次,从活力因素来看,广场的行为活动方式主要是锻炼身体和休闲散步,夏秋季节使用频率更高。最后,从总体满意度来看,广场的不满意因素有“树木遮阴性、座椅数量、上厕所便捷度、购买食品便捷度”,很满意因素有“环境卫生情况、阳光充足性、铺装美观度、垃圾箱数量、入口便捷度、景观小品美观度、活动场地充足性、交通便捷性”,较满意因素有“空间尺度舒适度、空气质量满意、绿化丰富度、无障碍设计优劣、指示牌易懂度、噪音情况、文化渗透强度、设施维护及时性”。通过对广场使用者的访谈,可知三贤广场的文化气氛不够浓郁,多数人都不清楚广场名称,不明白雕塑的立意。可见三贤广场在其地域文化的推广上有所欠缺。

4 结论与优化建议

4.1 结论

在对广场进行定位后,通过对地域文化载体的显性构成要素、隐性构成要素和使用后评价三方面对介休三贤广场进行调研分析,得出三贤广场的地域文化性已基本得到体现,即对广场纪念性空间的塑造和介休人文精神的传承,但是在细节处理上还不够完善。在以后的二期建设中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改善,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广场。

4.2 三贤广场后期建设的优化建议

4.2.1 完善区域景观,丰富广场文化内涵

针对博物馆前广场,需要加大对三贤文化的展现,例如加设郭林宗、介子推、文彦博三贤的雕像。针对祆神楼前广场,需要丰富和完善此处的景观,增加参与性景观以平衡下沉区域的劣势,例如设计地面浮雕增加使用者的触觉感受,竖立纪念碑、亭宣传祆教精神,设立文化雕塑与博物馆前广场相互呼应。

4.2.2 完善交通组织系统,明确广场的仪式性空间序列

提倡步行交通,规范人流活动――在广场出入口设立禁车标志并制定一系列限行规则。增加停车位,缓解交通乱象――尽快建立停车场,解决汽车乱停乱放现象。增加无障碍设计,[3]关爱老年人和弱势群体――提高台阶高度,标出台阶边界,以便老年人区分台阶和地面,针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需增设无障碍设计。

4.2.3 增加植物配置,提高广场纪念意义

增加种植种类和数量,可选用介休当地白蜡、臭椿、楸树等乡土树种,增加黑松、龙柏、银杏等具有文化寓意的树种,通过植物配置与纪念主体的有机结合来营造氛围,达到传承三贤文化、祆教文化的目的;增加常绿阔叶乔木和观花、观叶的树种,如桂花、大叶女贞等,这样可以做到四季有景,在水塘边加种红枫、南天竹、迎春等石岸植物,在石缝中加种鸢尾,丰富水岸景观。同时提高选苗的质量和规格。

4.2.4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场人文空间活动使用率

增加座椅数量,座椅的形式、朝向多样化,多选用木质座椅。设立公共卫生间,缓解附近的公厕压力,尤其为老年人提供便利。最后,建立导视系统,加强广场的标识宣传。

4.2.5 融入文化符号,细处展现地域文化

在三贤广场的构景要素中融入介休的文化,可以提升广场的地域文化性。例如增加记录三贤事迹的文化墙。在步道设计上做到捷径化,根据人群游览路线改进步道的布局。在道路上加设介休文化元素,如地面浮雕,不仅可以增加铺装趣味性,还能增加铺装的文化性。

参考文献:

[1]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增广贤文全文范文第2篇

从乡村走出去的精英,或致仕,或求学,或经商,而回乡的乡贤,以自己的经验、学识、专长、技艺、财富以及文化修养参与新农村建设和治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文化道德力量可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暖故土,对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乡贤是凝聚中国海内外人士纽带。乡贤是一个地域的精神文化标记,是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是探寻文化血脉、张扬固有文化传统的精神原动力。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现在,涌现出一批批在当代乡村一些曾为官在外而告老还乡,或在外为教而返归乡里,或长期扎根乡间而以自己的知识才能服务乡间的一些有爱乡情怀的人。这些人不仅具有传统乡贤的一般特征,如乡土情怀、道德品行、伦理情操等,还有现代的知识、技能和新的文化视野,既可以起到道德指引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新文化、新观念、新思想、新技能传播者的作用;不仅可以协调和化解乡村邻里之间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引导舆论、明辨是非、凝聚人心、端正风气。这些既具有传统乡贤特征,又有现在知识技能拥有新观念,新思想的人,又愿意回到乡村,服务乡村,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人被定义为“新乡贤”。

“新乡贤”这一概念是在第十三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在丰顺定义的。新乡贤是心系乡土、有公益心的社会贤达,一般包括乡籍的经济能人、社会名流和文化名人,财富、权力、声望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公益性是其精神内心。相较于普通群众,这一群体主要具有三个特征,一是“新乡贤”能够掌握或利用更丰富的资源,在传承乡村文化、资助乡村教育、带领脱贫致富、调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新乡贤”区别于传统的“宗族家长”,具有民主作风,通过村民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协商,与村民共同推动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现代化。三是“新乡贤”在当地具有较高的声望,能够赢得村民的广泛认同,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

一、新乡贤培育

(一)积极探索四海求贤,把新乡贤“聚起来”。在寻找挖掘身边生活在乡村的贤达人士、文人学者、企业家、服务群众的优秀基层乡村干部、留在农村的各种“能人”以及坚守正道的道德模范基础上,积极联系在外地的贤能人士,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成功人士,把从乡村走出的各界精英再次请回农村,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技能技艺反哺桑梓,支援建设美丽乡村。基层组织要把“加强乡贤工作”当作探索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就如何广聚新乡贤作出积极探索。采取登门拜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建立新乡贤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引导新乡贤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进一步关注、支持家乡发展。同时,注重加强宣传激励,以送牌匾、赠锦旗、项目冠名等形式,让真诚为家乡服务的新乡贤获得更多荣誉感,吸引和发现新乡贤,形成推动新乡贤团队发展的良性循环。积极做好新乡贤摸底物色工作,通过党组织推荐、群众推荐、个人自荐等方式,动员品行好、有威望、有影响、有能力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企业家、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或文化精英,以及名望较高、群众基础扎实的贤达人士加入新乡贤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亲缘、人缘、地缘优势,为家乡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

(二)引导推动,搭建平台,让新乡贤“动起来”。在发挥新乡贤服务农村工作上下功夫。发挥新乡贤队伍在农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为广大新乡贤群体搭建服务农民的有效途径,如各种公益平台等,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以服务团结群众,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传统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有效衔接机制,将公共服务普及、基层民主建设、乡土文化的延续与公序良俗的形成有机结合,实现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新乡贤在各级党组织的指导下,坚持民事民议、补位辅助、规范管理,积极履行职责,形成了凝聚新乡贤智慧,推进乡村治理的强大力量。一是做好村居建设的“智囊团”。借助新乡贤眼界宽、思维活、资源广的优势,对家乡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二是做好群众利益的“公道杯”。发挥新乡贤桥梁作用,更好地促进村“两委”与村民间的沟通联系。将新乡贤和村调解委员会有效对接,充分发挥新乡贤的威望、经验等优势,为村民调解家庭纠纷、化解邻里冲突、排解群众心结、融洽干群关系,将成为矛盾纠纷化解常态化的有效载体。三是做好村政事务的“宣传员”。广大新乡贤充分利用回家探亲、节日走访等契机,协助村“两委”向群众宣传党的精神,以及党在农村的新政策、新法规和村党组织的新决策,当好党和群众的“传声筒”“小广播”。四是做好公益事业的“助推器”。广大乡贤通过倾听工作汇报、征询干群意见等形式,了解家乡民生建设方面的迫切需要,聚集民资民力,积极为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三)凝心聚力,德行乡里,使新乡贤“亮起来”。各地新乡贤凝心聚心,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信息和资金支撑,推动新乡贤工作有序高效开展,新乡贤也逐步成为了群众心目中“春风化雨”的代言人。积极创作反映新乡贤文化的文艺作品,鼓励基层编排小戏、小品、小曲、小故事,结合新乡贤诞辰或纪念日、重要传统节日、民间重要节庆,组织多种形式的新乡贤主题文艺演出、文化活动,生动活泼地传播新乡贤文化。加强新闻宣传,多在新闻媒体推出新乡贤文化宣传专题专栏专页,讲述新乡贤故事,传播新乡贤文化,展示新乡贤精神。适应互联网传播特点,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和手机客户端等方式,拓展新乡贤文化传播平台。开展新乡贤公益广告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在增强吸引力与感染力上做文章,推出特色品牌项目,使新乡贤文化建设成为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在农村文化广场中规范设置“文化长廊”、“乡贤榜”等展陈载体,展示新乡贤先进事迹。注意将新乡贤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在公共建设、文化景观中以碑刻、雕塑、楹联等各种形式体现新乡贤文化主题;要运用好村、社区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市民学校等载体,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讲好具有地域特色的新乡贤故事,彰显新乡贤道德精神,引导居民见贤思齐;要将新乡贤文化与学校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发挥城乡档案馆、展览馆、名人馆、乡贤纪念馆以及乡贤主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第二课堂”作用,面向中小学和广大青少年开展主题教育。

(四)加强培训,提升技能,使新乡贤“强起来”。在提升新乡贤队伍素质上做文章。建立新乡贤队伍台账,稳定新乡贤队伍,将他们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同时,建立新乡贤队伍定期培训机制,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等方面的解读讲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们的思想行动跟上跟上时代步伐。并实施组织新乡贤队伍举办现场学习交流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针对性的对新乡贤进行培训,通过培训熟悉脱贫致富门路、美丽乡村建设步骤、解决问题办法、化解矛盾方法、提升能力水平,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对新乡贤队伍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新乡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新乡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多元参与作用。创新基层民主的管理方式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新乡贤是乡村治理精英的代表。依靠新乡贤作为村两委班子的补充力量是创新乡村基层民主管理方式的重要途径。新乡贤志愿者工作站、乡贤文化馆等组织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开展相关活动,新乡贤主要起到为村两委班子出谋划策、协助联络和信息沟通等作用。为美丽乡村建设建言献策。新乡贤的选拔程序按照品行优良、德高望重、群众认可等标准,经群众推荐或个人申请后,交由支部审查,最后群众代表大会表决。新乡贤正是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脱颖而岀的,同时对选举出来的新乡贤做好登记,报所属乡镇备案,并经乡镇统一组织培训之后由村两委发放聘书和上岗证。较好地破解了在城镇化大背景下的乡村该如何治理,广大农民群众的权益该如何维护的现实问题。

(二)新乡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示范作用。凝聚正能量培育文明乡风乡贤志愿者依托乡贤志愿者工作站、乡贤文化馆等载体,发挥自身地缘、人缘、亲缘优势,利用自身模范榜样作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乡村正能量,培育新时代下的文明乡风。通过建设并开放乡贤文化馆,宣传新乡贤自身的优秀事迹,号召村民学习新乡贤的优秀品质,凝聚正能量。新乡贤用自身的品质发挥示范功能,在凝聚正能量培育文明乡风方面起到了带头作用。新乡贤的道德水平,体现的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但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新乡贤的先进事迹感召群众,对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道德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利用新乡贤的模范示范作用,弘扬良好道德风尚,是一个社会健康向上的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通过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在基层涌现的"凡人善举",能够有力地引导人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争先创优,使新乡贤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新乡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提供智力信息资金支撑。新乡贤是乡村振兴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新乡贤在引导乡村力量有序参与乡村治理,为村内事务出谋划策,打造乡村建设“智囊团”,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营造农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乡贤在宣传发动、鼓励引导海内外新乡贤捐赠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中,成为新农村打造“新引擎”、增添“新动力”的重要助推力量,是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保障。

三、新乡贤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

(一)充分认识新乡贤的核心内涵,推进新乡贤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

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发展,是深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抓手。原因在于新乡贤文化一方面学习、借鉴、传承了古代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乡村的守护者和传承者;另一方面,它积极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经济社会的革新变化,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演变、发展和创新,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新农村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这方面,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可以说,积极发挥新乡贤文化的作用,对于推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充分体现出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执政理念,不仅符合我国现实国情,也切中了当前乡村发展的要害。毫无疑问,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我国乡村发展的方向,是促进乡村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性调整。乡贤文化自古以来作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乡村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促进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新乡贤文化建设,尤其是要把新乡贤文化建设加快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用新乡贤文化促进乡村文明、推动乡村发展,作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二)高度重视新乡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发挥新乡贤文化的综合效用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决胜阶段、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面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乡贤文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新乡贤群体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报告对乡村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总要求,实现这一目标要求,离不开新乡贤文化在推动乡村精神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的积极作用。

众所周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前我国乡村面临着人才流失、文化遗忘、产业薄弱等诸多难题。搬开这些“路障”,疏通这些“梗阻”,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刻把握新乡贤文化的内涵,不断挖掘和发挥新乡贤文化的巨大潜力与积极作用。

新乡贤是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人口外流、人才紧缺问题的“输血车”。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转移,导致农村人才外流的现象日益严重,并逐渐演变为土地、技术、产业、文化等一系列空心化问题,特别是在一些边远穷困地区农村,这类问题更加严重和突出。大力加强新乡贤文化建设,激发和带动一大批新乡贤回归农村、反哺农村,可以有效缓解制约乡村发展“人”这个最基础、最关键的因素,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牢固的人才保障。

新乡贤是破解美丽乡村建设中产业空心、脱贫致富难题的“金钥匙”。俗话说,一旺百旺,只有产业兴旺起来,乡村才能同步兴旺美丽。产业兴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支撑,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所以,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经济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命题。新乡贤群体有思想、有作为,本身大多是各行业的精英人士,拥有资本、知识、信息、文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新乡贤把先进的发展理念和优秀的项目带回家乡、建设家乡,有助于破解农村经济发展瓶颈,带动乡村产业兴旺繁荣,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新乡贤是承载乡村振兴中社会治理、矛盾纠纷热点的“减压阀”。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社会转型时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有效破解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水平。新乡贤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参与乡村治理中,在调节纠纷,缓和矛盾,有效“减压”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构建公平公正的乡村治理秩序,成为社会基层矛盾的缓冲地带,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了独特而有效的作用。

新乡贤是防止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文化凋零、乡风失调的“防护林”。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随着城镇化加快,当前在一些地方农村,传统乡村文化遭到忽视、破坏甚至被取代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方农村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乡风社情正在遭受危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日渐凋零。新乡贤既传承了传统文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情怀,也贯穿着文明、和谐、友善的核心价值观,这一群体身上蕴含的精神品格和道德模范力量,无疑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优良家风、传承传统乡土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三)注重发挥主导作用,让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新乡贤培育的温床

新乡贤既是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也是一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新乡贤文化彰显的人文道德价值以及经济社会效益,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新乡贤文化发展,既不能违背文化发展的固有规律,也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引导,最大限度地扩展新乡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上的优势,充分培育好、利用好新乡贤这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践行的群体,推动新乡贤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在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概况起来,重点要积极推进“四个工程”。

一是积极开展“回归工程”促发展。坚持把推动在外各类成功人士回归创业,作为推进新乡贤工作的重要举措,加强制度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新乡贤“回归”政策体系,积极构建新乡贤培育引进使用机制、鼓励引导机制、履职激励机制、权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工作专班和机构,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工作,大力宣传回归创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出台保障有力的政策措施,重点在居住、教育、医养等方面有所创新突破,尤其是对有困难的新乡贤群体,实现扶危解困常态化,为新乡贤群体排除后顾之忧。

二是创新农村“人才工程”强筋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立足农村现状,重视培育本地本土精英人才,坚持把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等作为新乡贤主体和发展新乡贤文化的宝贵资源,以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人正派、处事公正、群众公认为基本标准,大力发动群众寻贤、举贤、评贤,把群众身边的“能人、好人、热心人”充分挖掘出来,不断壮大新乡贤队伍。

增广贤文全文范文第3篇

在这春回大地、冰消雪融的美好季节,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召开了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1周年暨妇女工作总结表彰大会。首先,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今天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在座的各位女同胞们,并通过你们向

全县妇女姐妹致以节日的慰问!

过去的一年,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双学双比”、“巾帼建功”活动不断深化,城乡妇女工作统筹推进,家庭文明创建活动常抓常新,妇女儿童工作有新突破,两个规划实施工作逐步推进,妇女维权工作向纵深拓展,开创了全县妇女工作的良好局面。刚才,爱吾同志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具体的安排,我完全同意,希望各乡镇、各部门认真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妇女工作再强调以下几点: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增强做好妇女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全面振兴集贤的开局之年。建设和谐集贤,促进三大文明协调进步,离不开妇女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切实把妇女工作抓实抓好。

一是抓好妇女工作是建设富裕集贤的需要。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广大妇女的真心付出和倾情奉献。客观地说,近年来,集贤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通过采取招商引资、政策服务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广大妇女提供了宽松的就业发展环境,全县广大妇女在集贤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很大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振兴集贤经济的妇女致富典型。但我们也仍然清醒地看到,与经济发展要求相比,与先进妇女典型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些差距,主要表现在“三多三少”,就是不思进取的多,甘于进取的少;看摊守业的多,开拓创新的少;弱势妇女多,巾帼带头人少。因此,我们要以振兴集贤经济为已任,以自强自立为重点,创造新岗位,创造新业绩,创造新生活,为建设富裕集贤再立新功。

二是抓好妇女工作是建设文化集贤的需要。

先进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集贤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广大妇女在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涌现出了学习之家、净美之家、美德之家、文明之家等各类先进典型,为推进文化集贤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广大妇女与建设先进文化要求相比,与集贤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重男轻女的多,重女轻男的少;女童辍学的多,升入高中的少;半文盲的多,受过专业教育的少;现用现学的多,终身学习的少。因此,我们要弘扬主旋律,打造乡村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提高广大妇女的文化素养,努力塑造健康、文明、向上的集贤新女性。

三是抓好妇女工作是建设平安集贤的需要。

平安工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我们通过采取维护妇女权益,保障妇女福利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妇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平安集贤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还要看到,与建设和谐社会要求相比,与建设平安集贤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些妇女受家庭虐待的现象时有发生,妇女的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一些妇女因法制观念淡薄引发犯罪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因此,我们要以教育为主导,加快依法治县进程,让广大妇女做到知法、守法,努力营造广大妇女安居乐业的法治环境。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团结带领广大妇女为集贤迅速掘起和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推进和谐集贤建设,需要调动包括广大妇女在内的全县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级妇女组织要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构建和谐集贤这个目标,通过开展独具特色的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妇女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来。

一要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共谋经济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各级妇女组织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协调发展。要继续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巾帼文明岗”活动,为城乡妇女参与经济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要引导农村妇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加快农村妇女向非农产业有序转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引导企业女职工立足本职,岗位成才,岗位建功,要引导下岗女职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长创业本领,提高职业技能,走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道路。

二要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共促社会

稳定。

社会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各级妇女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多做协调关系、凝聚人心、促进公平、维护稳定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主动协助政府解决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重点难点问题。要以《黑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在全社会掀起保护妇女儿童权益法律法规宣传的热潮,引导广大妇女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要多关注下岗失业妇女、城乡低收入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妇女儿童、老龄妇女、留守儿童等妇女儿童的权益保障问题,倾听她们的呼声,了解她们的愿望,多办实事、好事,让妇女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三要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共建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共同的道德理想作支撑,需要和谐文化作保证。各级妇女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家庭领域的工作优势,将和谐的理念融入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之中,不断深化和谐家庭的创新实践,丰富和谐家庭的内涵。采取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吸引更多的家庭参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用家庭和谐、乡镇和谐、社区和谐推动社会和谐。要全面提高妇女素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阵地优势和各种工作载体优势,充分利用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资源,为广大妇女提供学习各种知识的平台,提高科技文化素质服务。

三、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切实加强党对妇女工作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妇女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妇女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进一步认识做好新时期妇女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共产主义妇女观,认真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定期听取妇女工作汇报,对妇女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和指导。支持妇女组织依照法律和章程,独立自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促进妇女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这方面,教育局、交通局、劳动局和兴安乡等党委做得就很好,工作开展得全面深入,发挥了组织妇女、宣传妇女、教育妇女、服务妇女的作用。但也有个别党委,对妇女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可有可无,不能保证妇女干部参政议政的比例,不能保障妇女干部应有的工资待遇和开展活动必需的经费,这些都阻碍了妇女干部和妇女事业的发展。各级党委和部门要认真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保证女性参政议政比例,要关心妇女干部的成长进步,提供一切有利于发展的条件,把妇女组织建设成女干部成长的摇篮和基地。

各级妇女干部是妇女组织自身建设的关键。因此,重点要在政治思想好、创新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工作作风实等几个方面下功夫,努力使思想观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更加适应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增强团结动员妇女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妇女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来源于基层妇女组织,要进一步推动基层妇女组织建设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局,做到一起规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要灵活设置基层妇女组织,不断扩大妇女工作的覆盖面,创新基层妇女组织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切实增强基层妇女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增广贤文全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贤文化;身体练习体验;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32

“希贤小学”源于邓小平同志的学名“邓希贤”而成,为践行邓小平教育思想,构建尚贤教育模式,希贤小学以贤立校,以贤治学,进而构成“贤文化”。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活跃学生思维等方面有突出贡献。为更好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我校以“贤文化”为引领方向,以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为依据,以学校环境为特色,构想建立一套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通过建立保障机制的实施策略,形成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探索与创新、发展和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1 以“贤文化”的内涵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的方向

大课间体育活动保障机制的建立往往需要结合学校的文化,没有文化底蕴的制度难以持续发展。因此,我校在建立保障机制时,结合学校文化,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最终决定以“贤文化”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方向。

首先教师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以贤启智。在教学工作中渗透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先贤的贤德、贤能,启发学生的智慧,使学生自尊,顽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然后学生也要树立起争当贤人的意识,见贤思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增进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贤德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遵守竞赛规则,尊重对手,团结队友,胜不骄败不馁,顽强进取,永不言弃。成就贤能就要增强运动能力,改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

2 以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的依据

2.1 更新教师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很多教师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不重要,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玩和娱乐,认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作秀,从而导致许多教师不积极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因此,我们决定要改变这种思维,更新教师的观念。知识决定态度,态度转变行为,我们从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开始学习,让教师们知道体育是发展和完善身体的教育,让教师们知道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更新教师的知识,形成良好的体育思维,转变教师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行为。

2.2 激发学生动因,提高体育学习的认知能力

激发学习动因,首先要做到满足学生本能需求。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是满足学生本能需求的重要途径,只有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才能强化学生学习的动因,大课间体育活动才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激发学习动因,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运动经验。在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时,活动内容的选取很重要,一方面需要有趣味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运动的乐趣,另一方要实用性,学生能在这项运动中获得强身健体的效果。激发学习动因,还要合理激励机制。大课间体育活动容易陷进呆板化,固定化,学生常年累月重复地做同一项运动,得不到任何的反馈,做得好与不好缺乏一定的评价。因此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用制度来监督和评价学生的行为,使得学生内心倾向和外在行为得到加强,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身体练习体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因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2.3 选择合适内容,形成良好的运动技能

目前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各地方,各学校,各体育教师都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学校体育在教学内容的混乱,在什么学段,教什么内容存在问题。我校将运动技能划分为动作符号学习层次,逻辑学习层次,应用意义学习层次。以我校跳绳项目为例,对跳绳进行运动技能的层次划分,水平一的学生进行的是跳绳动作符号的学习,包括基本的握绳、摇绳、停绳等单个技术动作。水平二的学生进行的是跳绳运动逻辑的学习,从单个跳绳动作过渡到完成跳绳动作,包括连续的单摇、双摇、交叉、连续的八字跳、同步跳等。水平三的学生进行的是跳绳应用意义的学习,从已有的跳绳技能中,创编出更多的跳绳技能,通过不同动作的改编整合,形成新的运动技能。

3 以学校自身环境条件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的特色

3.1 建立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各司其职

为推进大课间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校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亲自挂帅任组长,分管领导、体艺组教师和正副班主任为成员,形成了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协调指挥,体艺组教师和正副班主任具体实施的组织管理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责任落实。要求各成员管理到位,责任落实,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创造大课间活动氛围浓厚、士气高昂的崭新局面。

3.2 形成奖励机制,激发师生参与的积极性

根据人的价值理论,人除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社会做出贡献外,还有索取的需要,贡献是付出、索取是获得,因此,我校也没有忽视对教师、学生进行物质奖励,对杰出贡献的教师、学生实行奖励。根据学校的实际及教师精神需要优先发展的特点,设立了优秀大课间正、副班主任奖、优秀大课间领操员奖。

3.3 设立监督机制,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监督机制是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监督运行机制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活动开展的重要措施。因此,我校设立了三级监督机制,第一是邀请上级教育部门对我校的检测检查;第二是组织社会监督小组和家长委员会成员不定时到校内进行现场视察和检查;第三是学校的师生共同检查,每天安排一定的教师与学生,对各年级各班进行评比打分,促使全校师生认真积极对待大课间体育活动。

3.4 明确评价机制,检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成效

依据教育部制定的《“体育艺术2+1项目”项目技能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达标评定标准,成立达标评定小组,每学期结束前进行汇总达标评定,评定结果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单和学生成长记录册。

4 结语

经过多年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建立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保障机制,其质量保障机制运行的基本框架是:以“贤文化”的内涵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的方向,以身体练习体验理论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的依据,以学校自身环境条件作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质量保障机制的特色。本研究虽然只是我校情况的个案,但其质量保障机制运行的基本框架仍然反映了中小学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很多共性。建议广大同仁进行推广应用和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增广贤文全文范文第5篇

2004年的五华县,教育还相当落后,全县初中毕业生升普通高中率仅26.1%,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8月,谢钦文从工作了9年多的县委办公室调至县教育局任局长。如何转变群众观念,大力发展高中教育,成为当时最迫切解决的教育难题。

为了转变群众的落后观念,谢钦文带领班子成员下足功夫宣传高中教育。县教育局向社会各界广征高中教育宣传标语,制成各种宣传牌,“打工也要读高中,不读高中做苦工”“要想成才上大学,不读大学难成才”等通俗易懂的宣传口号逐渐深入人心。从2005年开始,全县便扩招了近3000名高中生;至2007年,该县高中在校生便突破了3万大关,比3年前翻了一番。

随着高中教育的日臻完善,五华县高考成绩也实现了新突破。2005年,县高考上三A线的考生达到2000多人,2007年更是突破3000大关,实现了五华高考史上的最大跨越,比上年增长了22.1%,占梅州全市增幅的62%。

3年多来,谢钦文集思广益,不断推出新举措,有力地推动该县教育发展。为留住代课教师,刚上任的谢钦文便着力主张调高代课教师工资,稳定教师队伍。为给中小学校注入新鲜血液,该县将年龄达57岁和在一个单位连续任职8年的校长进行改任或轮岗,一次性顺利更换了几十个中小学校长。

改善山村落后的教育水平是谢钦文任职后的又一大举措。“下基层支教”“送教下乡”深受乡村教师和学生欢迎。三年来,全县共有300多人(次)到各乡镇支持当地教育。从2005年开始,该县组织40名县城优秀的小学教师利用双休日“送教下乡”,为当地教师和学生讲学授课。

为发展五华教育,谢钦文积极发动乡贤捐资助教。每逢外出乡贤回家,谢钦文总要亲自登门拜访,希望乡贤能为家乡教育出一份力;每次去广州、深圳等地出差,谢钦文也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会会老朋友,而是将所有的空余时间用来拜访曾经为五华教育出力的乡贤们。在全县上下的一致努力下,该县教育实现了“村村学校有人关心,间间学校有人帮扶”。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县内外乡贤捐资助教达5500多万元。

相关期刊更多

自动化与仪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医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