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增广贤文读后感

增广贤文读后感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试论 《增广贤文》 文化价值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是一本新颖独特、从清末至解放前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启蒙读本,它在传统启蒙读物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6290字,记录了许多反映生活哲理的格言,这些内容不仅儿童喜欢,就连成年人也乐于阅读,以致于其中许多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旧时代有这样的一句口头禅:“读了《增广》会说话。”这是民间对《增广贤文》的评价。《增广贤文》曾被人们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交际的妙术,治家的秘诀”。

过去,人们对《增广贤文》评价这么高,现在学习研究《增广贤文》还有没有价值,还有没有现实意义?1985年,周谷城先生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写的《序》中,曾充分肯定了蒙学读物对于中国文化史和教育史的研究价值。他说:“有的蒙学书能够长久流行,为社会长期接受,在传授基本知识,进行道德教育,采取易于上口、易于记忆的形式等方面,确实有其长处和优势,是不能也不应一笔抹杀的,仅仅在这一点上,即自有其文化史和教育史的价值。”我认为:《增广贤文》等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独具特色,编写经验极其丰富,认真地进行研究并科学地加以总结,对当今儿童读物和社会普及性通俗读物的编写有着极其重要借鉴意义。现就《增广贤文》的文化价值问题作一些探讨。

首先是句式创新、灵活多变。

传统的蒙学读物为方便儿童阅读,一般采用韵文和短句式,如宋代出现的《三字经》、《百家姓》,明代出现的《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就是如此,这无疑对儿童的学习是有好处的。但这些读物多数存在着句式整齐单一刻板的问题,这就使蒙学读物模式化倾向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容的生动表达。《增广贤文》打破了三言四言五言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限制,采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长句和短句交错的杂言句式排列,灵活多变,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只求对偶成句,不强求整齐划一。都押韵但换韵自由,视情况而定,不必如作诗般严谨,取其易于记诵即可,处处体现了自由活泼的特征。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从而突破了传统蒙学读物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基本格式,使语句更接近于口语,更易于为人们接受。可以说,这是《增广贤文》深入民间的原因之一。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言而无信,百事皆虚”,句式是三言四言,告诉我们要谦虚谨慎、诚实守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句式是四言七言,但都表达了时间过得很快,使用再多的金钱也买不到的,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则是五言七言,告诉我们从小就要努力学习,不要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以免将来后悔莫及;“孝当竭力,非徒养身”,“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则是四言六言七言,告诉我们要孝顺父母和珍惜亲情。

其次是形式创新、格言警世。

《增广贤文》以格言的形式,荟萃成书,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宣讲了人生哲学,并希望能进一步治世育人、敦伦劝孝、美化风俗。它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实际上是一部格言集。从《增广贤文》所录格言的来源看,这些格言都经过千锤百炼,有着广泛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增广贤文》代表了许多人的思想,凝聚了前人的智慧,这与其他蒙学读物只代表作者一家之言有极大的不同,是本书价值的又一表现。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深”、“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等。这就使得这本书如同今天的《格言警句大全》之类,雅俗共赏,切近实用。

其三,兼容百家,普及经典。

传统的蒙学读物,绝大多数是反映儒家的观点、代表儒家的思想,《增广贤文》则不是这样,书中虽然也有儒家的说教,但其主要反映的是道家的思想,这在蒙学读物中是很少见的,这也正是它的独特之处。书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其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增广贤文》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增广贤文》绝大多数句子都来自经史子集、诗词曲赋、戏剧小说以及文人杂记,其思想观念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儒释道各家经典。从广义上来说,它是雅俗共赏的“经”的普及本,不需讲解就能读懂,通过读《增广贤文》同样能领会到经文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智慧。有的格言警句来自经史诸子,如“知足常足,终身不辱”是从《老子》中的“知足不辱”化出;“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是《论语》中的句子;还有“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荀子》),“鹪鹩栖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止于满腹”(《庄子》)等。

有的格言出自历代著名的诗句,如“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李白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变化而来”;还有“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等。有的格言警句出自著名的小说、杂记,例如,“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喻世明言》第11卷作“着意种花花不活,无心栽柳柳成荫”;“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在《西游记》第5回出现过;“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见于《西游记》第37回;还有“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地;露冷黄花,烟迷津渡,悉为旧日争战场”,简直就是《红楼梦》第一回中《好了歌注解》的改写本。有的格言警句来自民间通俗文学,例如“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即是出自于宋话本《碾玉观音》。

《增广贤文》还采用了一些蒙学读物中的句子,例如,“志从肥甘丧,心以淡泊明”,《菜根谭》原文作“志以澹泊明,节从肥甘丧”;“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这句在《神童诗》中作“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出自《名贤集》;“洒扫庭除,须内外整洁;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则出自《治家格言》。正是因为出处不同,所以全书正如清代周希陶在《重订增广·序》中所说:“有文言,有俗言,有直言,有婉言,有恶善言,有勉戒言,有在家出家言,复有仕宦治世言,有隐逸出世言,士农工商,无一不备。”不拘一格,广泛采录,正是其特点所在。

其四,少用典故,通俗易懂。

以往的蒙学读物都存着用典过多、深奥难懂的问题。《增广贤文》在这些方面就有了突破,不仅用典少,而且不强求以骈句行文,这就使《增广贤文》有了一个不同于其他蒙学读物的新面貌。文中只有“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二句是明显用典。前一句讲的是唐朝王勃去南昌时,得到马当地方的风神相助,路途虽远,但一夜即到南昌,在滕王阁的聚会上写出了名篇《滕王阁序》。后一句说的是宋代一个书生十分潦倒,在饶州作官的范仲淹十分同情他,就叫随从拿出纸墨,陪同穷书生前往饶州城东荐福寺,拓欧阳询的碑帖,去京师售买,每本可获千钱。但途中遇雷雨,巨雷将石碑击得粉碎,穷书生只怨自己命运不佳。这两句的主要意思是:“时来”的时候,是天意在帮助,你就好好地珍惜;“运去”的时候,也是天意在为难,切莫乱强求。除以上两句外,《增广贤文》基本无须讲解就可明了。在“言必引经,文必四六”用典之风盛行的明代,作者敢于打破常规,不用典故,而采用接近现代白话文的写法,确实难能可贵,确实有胆量、有创建、有先见之明。难怪乎诸如“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等等不藏典故、明白晓畅、易读易记的俗语谚语至今还流传在群众口头上,这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其五,内容广泛,论述精辟。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从表面上看,《增广贤文》似乎杂乱无章,但只要认真通读全书,不难发现有其内在的逻辑。全书重点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及人际关系,如“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二是命运,如“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三是如何处世,如“知己知彼,将心比心”、“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如“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性本恶”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亲情被金钱污染,“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友情只是一句谎言,“有酒有肉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尊卑由金钱来决定,“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敬有钱人”;法律和正义为金钱所操纵,“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人性被利益扭曲,“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世故导致人心叵测,“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言善恶难辨,“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增广贤文》把社会诸多方面的阴暗现象高度概括,冷冰冰地陈列在读者面前。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书中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人们既然不能真诚相待,那么他们追求的必然是真情以外的东西,这就是金钱:“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这种恶劣的世俗现象,使作者发出感慨:“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其实,书中并不是一味崇拜金钱,也不是片面地反对金钱。作者是深知金钱的重要:“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上接第4页)“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富有呢?书中有两种说法,一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二是“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增广贤文》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书中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人们应该行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那些做恶的,迟早会受到报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书中的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增广贤文》也不例外。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必然打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必须注意到它有不少反映封建伦理和道德观念甚至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宿命论色彩的内容,如“君子安贫,达人知命”等;有的内容以个人为中心,反映了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例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有的反映了在当时社会制度下小市民阶层得过且过、畏缩苟安的心理和避祸厌世的消极人生哲学,例如“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等;有的在当时社会不失为对社会现象的正确反映,但在今天来讲,却是我们应该摈弃的,例如安分守命、明哲保身、息事宁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等等即是。此外书中那些表达及时行乐思想的内容也是不可取的,如“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能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这些带有时代局限的糟粕,影响了全书价值的高品位。我们在阅读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明察扬弃,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古为今用。

参考文献

1、清·周希陶《重订增广·序》.岳麓书社,1987第一版。

2、《名贤集》。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华阳国志译注》 移录 失误

《华阳国志译注》(以下简称《译注》)是西晋常璩所著《华阳国志》的第一个全译本,其“后记”称:“本书原文以任乃强先生校注本为准,个别地方参考刘琳先生校注本。”任书系繁体字排版,其校记以单行小字夹注于《华阳国志》原文之中,文中增删内容众多,删除的以鱼尾括号【】表示,增补的以下加符号表示。《译注》改用简体字排版,删除内容仍以【】表示,增补内容则改用方括号。这样繁复的形式稍不留意就会造成移录的失误,而《译注》在这方面的失误确实相当突出。下面试从文字的讹误、符号的错误和综合性失误三个方面,对其略做讨论。

一、文字的讹误

《译注》在移录原文时存在“讹”、“脱”、“衍”、“倒”、“移”等几种情况,尤以前三种为多,分别举例如下:

(一)讹,即文字错误。

多因形近而致误,也有因音同音近、繁简字转换或其他原因而致误的情况。

1.因形近而致误

如《南中志》“民夷困饿,米一斛千钱”,“后米一斛八钱”154,①两“斛”字,刘书作“斗”,任书虽于校记中说各本有作“升”、“斗”、“斛”等不同情况,然正文取“斗”之俗体(字作左豆右斗),《译注》将其误识为与之形近的“斛”字。

《大同志》“汶山守兵吕【臣】[臣]等杀其督将以叛”309,前“臣”字本作“匡”,体现出任书对旧本异文的取舍,《译注》误“匡”为“臣”后,让人不明所以。

《先贤士女总赞论》“师亡,身病,斋棺赴之”429,“斋”本作“齎”,为“赍”的繁体,其形与“斋”之繁体“齋”相近,《译注》误识。观其注释“斋:古人在祭祀或举行其他典礼前清心寡欲,净身洁食,以示庄敬”,译文“老师去世,他自己带着病,还洁身带着棺材去老师家办理丧事”,可知其误并非偶然。实则“赍”为携带,“赍棺”即携带棺材,何来洁身之说?

《广汉士女》“载小石,【活】[沈]之”500,“活”本作“治”,任书以为此当作“沈”,故删改之,《译注》误“治”为形近之“活”(按“沈”字,简体排版时一般作“沉”)。

此外,《南中志》“东南有盘町山”196,“盘”当作“盢”。《刘后主志》“景升、季王父子”288,“王”当作“玉”。《李特雄期寿势志》“[晋]监军毋丘奥退保宜都”377,“毋”当作“毌”。《先贤士女总赞论》“汜乡忠贞”,“封汜乡侯”405,二“汜”字并当作“氾”;“乡人冷丰赍酒侯之”415,“侯”当作“候”。《广汉士女》“茂梦坐【太极】[太]殿[极]上”466,后“太”字当作“大”。

2.因音近音同而致误

此类错误较少。如《先贤士女总赞论》“二姚显灵”444,“显”当作“见”(“现”之古字)。《广汉士女》“赵旗,字子鸾”503,“旗”当作“旂”。《序志》“蒙蒙后主”666,“蒙蒙”当作“濛濛”。

3.因繁简字转换而致误

如《南中志》“皆着勋烈”174,“着”当作“著”。“著勋烈”即以功业著称,在此意义上,“著”不能简化为“着”。《后贤志》“祗慎着闻”617,“博学着闻”623,二“着”字同误。

《刘先主志》“北海孙干”237,“干”当作“乾”。古书中“乾”读qián时不简化。孙乾字公佑,其字与“干”无关,此当作“乾”。《李特雄期寿势志》“李奕从兄干”381,《广汉士女》“汝南太守梁干”,“天子以干梁冀叔父”509,诸“干”字同误。

《后贤志》“于戏”631,“于”为“於”之误。“於戏”表感叹,字或作“呜呼”。在这一意义上,“於”不能简化。

另外,因为任书为繁体排版,原本有区别的字形在简体字中已经混同,致使《译注》中出现了一些容易让人莫名其妙的现象。如《蜀志》“以行舟【船】船”92,《先贤士女总赞论》“牧【后】[后]寤机”417,《后贤志》“通星[历]历”600,任书前“船”作“舩”,前“后”字作“後”,前“历”字作“歷”,后“历”字作“曆”。从将繁体文本转换为规范简体字的角度来说,《译注》的处理方式并无问题,但容易让读者感到困惑。《译注》的原文虽以任书为主,然亦有参考刘书之处。上述句子若依刘书作“以行舟船”、“牧后寤机”、“通星历”,显然要清楚得多。

4.因其他原因而致误

如《刘后主志》“上计断魏军后道,中计与魏军持久”276,本为“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后贤志》“晋统一后”604本为“大同后”,此二例系将译文误作正文。而《汉中士女》“赵瑶,字符珪”539,“程苞,字符道”547,二“符”字并为“元”之误。

(二)脱,即文字有脱漏。

如《蜀志》“不知【饥】馑”92,原作“不知飢饉”,任书以为“飢”、“饑”意义有别,此处当作“饑”,因而删“飢”改“饑”。《译注》脱去后一“饑”字,造成句子的不完整。实际上,汉字简化后,“飢”、“饑”统一用“饥”这个字形,无须进行区分。刘书径作“不知饥馑”,这种处理是恰当的,可从之。

又如《汉中志》“梓【橦】[潼]郡治”68,“潼”后脱“县”字。《蜀志》“东过资中”93,“东”后脱“流”字;“林翁训诰玄远”97,“翁”后脱“孺”字;“西接凉州【酒泉】[羌]”122,方括号中,“羌”前脱“生”字。《南中志》“既感邛竹,又蒟酱”147,“又”后脱“甘”字;“因名曰元隆”186后脱“犹汉言【陪】[倍]坐也”一句。《李特雄期寿势传》“蜀土无獠,是始从山出”389-390,“是”前脱“至”字。《广汉士女》“涣【恳】[愍],告郡县”518,方括号中,“愍”后脱“之”字。《后贤志》“有屠牵猪过随门”600,“有”前脱“尝”字。

此外,任书以为当删之处并不直接删去,而是以“【】”注明,以存原貌。《译注》亦仿此例,但实际排版中却有不少径删之处,虽不妨害文意的理解,但与全书体例不合,亦属脱文之类,此不赘举。

(三)衍,即文字误增。

如《蜀志》“丛帝生了卢帝”84,衍“了”字;“被杀死于白鹿山”88,衍“被杀”二字;“旧属县八,有六户二十五万”122,衍“有六”二字。同卷“民欲其火【先】[光],先以家火投之”107,此句刘书作“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而任书以为“先”乃“光”之误,故删“先”补“光”。《译注》译文作“老百姓想要取火,先用家里的炭火投进去”,则是选用的刘的说法。而正文两存之,让人不知所云。若按译文,则“【先】[光]”为衍文;若按任说,则后一“先”字衍。

又如《南中志》“又有罽、旄、帛、迭、水精靃”190,衍“靃”字(另,“迭”为“叠”之误)。《刘先主志》“士大夫各归归【其】(求)主”255,衍一“归”字;“先主将东征孙权”257,衍“孙权”二字;“冬天十月”260,衍“天”字。《刘后主志》“建兴三年春”268,衍“建兴”二字;“建兴七年春,丞相亮遣护军陈式攻武都郡、阴平郡”273,衍“建兴”及二“郡”字;“刘后主立皇后张氏”281,衍“刘后主”三字;“率军自成都赴汉中抵御魏军”285衍“抵御魏军”四字;“延熙十九年”294,衍“延熙”二字。《大同志》“三府文武与巴东太守、官吏共囚重及妻子”353,衍“官”字。《先贤士女总赞论》“又上《甘泉赋》、《洞箫赋》”410,衍前一“赋”字;“汉以火德称王”431,衍“称”字;“去郡数年,以为广汉太守”436,衍“太守”二字。《后贤志》“【崇】[宗]宗武陵太守”592,衍括号外之“宗”字。《序志》“选贤与能,人远乎哉。后语终”669,“后语终”三字,刘任二书俱无。任校记谓“何、王本此下空两格,有‘后语终’三字”,盖本为前人之注,《译注》衍入正文。

(四)倒,即相邻二字位置颠倒。

《汉中士女》“杨敬雪雠”,“杨敬,涪郭孟妻”,“杨敬涕泣”,“杨敬以大杖打杀盛”577,诸“杨敬”本皆作“敬杨”。《华阳国志》中女性称谓常有名前姓后者,如《先贤士女总赞》中的敬司、助陈、元常、靡常、纪常、贡罗,《广汉士女》中的“进杨”等,此处的“敬杨”亦不例外,《译注》误倒。

(五)移,即多字的错位。

《南中志》“后西南夷数反,发运役,责甚多,相如知其不易也。乃假巴、蜀之地以讽帝,且以宣指使于百姓”147此三十六字,本在本段后文的“往喻义,皆听命”之后,错移至此(另,句中“责”为“费”之误,“地”为“论”之误)。

二、符号的错误

有删除号误作增补号、增补号误作删除号、删除号遗漏、增补号遗漏、增补号误植等几种情况。

删除号误作增补号的,如《南中志》“[是岁,咸和八年也。]”173《大同志》“共表巴郡太守张罗[字景治]行三府事”353两句中的增补号,刘任二书皆为删除号。《后贤志》“[五公][司空何武司空赵戒太尉赵谦司徒赵温司空张皓]”652二十二字,刘书虽未在正文中使用删除号,但在注释中阐明非原文所有,任书则加删除号,《译注》亦误作增补号。

又如《蜀志》“[南安、武阳皆出名茶,多陂池]”117十一字各本皆有,刘书仍之,任书以为“系常氏自注语。原当是双行小字,不害正文。兹加括弧”。任书所加为圆括号,《译注》改为方括号,而《译注》中这一符号皆表增补之义。这样任书所谓应从正文中剔除的十一字,成了原文无而应补入正文的十一字,实为谬误。此或从任书增加删除号,或从刘书去除方括号。

此外,《蜀志》“[而]多冰寒”,“[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122;《南中志》“编发、[左衽],随畜迁徙”144;《刘后主志》“降魏,魏必裂土封[后主]”300;《大同志》“[流以特、荡死而岱、阜并至],恐惧”341;《李特雄期寿势志》“又别遣任回子调由越巂[入]”371,“并[诛]班母罗”377;《广汉士女》“后为太守孙宝、蔡茂、[祋讽]功曹”477;《序志》“[梁、益及晋,分益为宁]”654诸句中的增补号,任书中皆为删除号。此外,《广汉士女》自“宿斄亭中”至“送涪令丧还乡里”475-476一百余字,《汉中士女》“迁[侍御史][太守、上计]”565中“太守、上计”四字外的增补号,任书亦皆为删除号。

增补号误作删除号,如《蜀志》“【顺帝】时,广汉冯颢为令”105一句,原作“时广汉冯颢为令”,任书于“时”前补“顺帝”二字,《译注》误标为删除号。

删除号遗漏的,如《南中志》“元[愍]帝建兴元年”181,原作“元帝建兴元年”,任书未改,刘书改“元”为“愍”,各有说。《译注》取刘说,而“元”字外的删除号遗漏。又如《公孙述刘二牧志》“县令懿诣军降”2260之“县令”二字,《后贤志》“膳饮汤药,必自[过目尝]口”609的“自”字,任书皆有删除号,《译注》遗漏。

增补号遗漏的,集中体现在《南中志》一卷,多为《华阳国志》原文所无,任书以为应当增补,《译注》取其说而漏掉增补号。如“蒙卒开僰门通南中”147中的“蒙”字,“方【亡】卒”155中的“卒”字,“【西】先零之役”155中的“先”字,“毅为刺史”168中的“毅”字,以及“朱提县”183下“山出好银”四字。此外,同卷“犹冀北断褒斜,东据永安”166中的“犹”字,各本俱无,刘任二书正文中亦无此字,但任书于“滨”下注曰:“此下当有犹字脱”,《译注》盖据补,但增补号遗漏。

增补号误植的,如《南中志》“楚【威】[顷襄王]遣将军庄蹻泝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144一句,刘任二书皆改“威”为“顷襄”,“王”字原有,非增补,后括号应在“王”前。同卷“[新定县]郡治。有大泽”181后括号应移置“泽”字之后。《后贤志》“尚书、三州[都]督费立建熙”586,“都”字原有,任书于其后补“督”字,刘书未补,《译注》用任说,但把本应标在“督”上的增补号误施于“都”上。另《后贤志》“宋未许,乃见羊[祜]”628,“祜”字各本皆有,《译注》亦误植增补号。

三、综合性失误

即有两种以上文字讹误的情况,或既有文字讹误,又有符号错误。

如《蜀志》“则【络】[狼]络垂耀”80,“则”后脱“井”字,并衍后一“络”字。《南中志》“帝使太中大夫蜀郡人张匡持节和解之”150,“太中大夫蜀郡人张匡”原作“太中大夫张匡”,任书据《汉书·王商传》补“蜀郡”二字,刘书未补,《译注》取任说,但衍“人”字,且遗漏“蜀郡”二字应加的增补号。

《先贤士女总赞论》“日阅认得百钱”398一句,原作“日阅人得百钱”。刘书于“阅”后补“数”字,作“日阅[数]人,得百钱”。任书删“人”字,作“日阅【人】得百钱”。《译注》盖取任说,但将“人”误作“认”,且遗漏字外的删除号。

《汉中士女》“拜[东]平相”542,“东”为原文所有,刘任皆据《后汉书》改为“安”。按《译注》体例,此句当作“拜【东】[安]平相”,但脱去“安”字,并误把“东”外之删除号录作增补号。

《后贤志》“太子(转徙)”606,原作“太子转从后”,任书改“转从”为“废徙”,刘书改“从”为“徙”,《译注》此处显然从刘说。但刘书用圆括号表示当删的内容,用方括号表示当补的内容,作“太子(转从)[转徙]后”。按照《译注》的体例,则此处当作“太子【转从】[转徙]后”,却有文字脱漏及符号误标。

此外,《后贤志》“蜀郡张峻绍茂,为监南中八【部】[郡][事]”637。“事”字为原文所有,刘书未删改,任书以为“军”之误,故删“事”补“军”。《译注》译文作“蜀郡人张峻(字绍茂),为监南中八郡军”,显然取任说,但脱去“军”字,且将本应施于“军”上的方括号误施于“事”字。按该书体例,后句当作“为监南中八【部】[郡]【事】[军]”。

总之,《译注》一书在原文移录上存在诸多失误,这些失误既使该书的价值受到影响,又给读者的阅读和使用带来不便,希望再版时能予以纠正。

注释:

①文中数字上标皆为《译注》原文所在页码。

参考文献:

[1]汪启明,赵静.华阳国志译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刘琳.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遵义九贤 传统文化 创作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无数圣贤生命情感的积淀,它所承载的人文价值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血管里流淌的血液。现代文明正是根植于这片沃土,才显得根深而叶茂。“遵义九贤”的人文精神是遵义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是美术的灵魂。在当今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广泛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可怕的冷漠感。

一、“遵义九贤”请进校园,请国画进课堂

历史人物不仅制造了历史事件,创造出了历史现象,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历史人物精神财富的核心即是他的人格魅力。因此,在《写意人物》的人物画创作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主题创作教学中开展以历史人物为主题的学习与探究需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系统性,活动的设计应以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及写意人物教学的内容为参照依据,这样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实践才能具有较大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国画教学应突出地方特色,彰显地方人文的优势。把地方历史名人、文人作家或地方文化特色中有价值的东西进行一一亮相,能够让学生了解地方艺术中的精华,关注身边的名人,这样就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乡爱国之情,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增强身边名人及作品对学生的榜样影响力,让学生树立理想,追求理想。

历史每个地方的名人都是那个时代的象征,多参观,多了解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认知度。老师需要正确的方法将地方历史名人请入课堂,将正气精神的底蕴流传下去,现在还有多少人了解国画、还有多少人知道传统的精华、作为国人这些都应是我们该了解的,以地方历史名人“遵义九贤”作为主题创作,实际是让我们更加了解正能量的内涵。

“遵义九贤”已经以浅浮雕的形式出现在我校的校园内,命名为“九贤园”,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国画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徜徉在一个随时随地都能学到新知识、新学问,能获得审美感受的校园中,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

二、立足课堂,利用名人题材创作酿造浓厚的传统艺术文化气息

1.激发兴趣,让学生在感受人格魅力时找到学习的方法。

在《写意人物》教学中,我常引用与“遵义九贤”相关的作品,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作兴趣。或者根据作品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或者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地方历史名人的人格魅力。

2.深入挖掘国画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历史题材创作是以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用现代人的语言、技法、艺术个性所表现出的意向物化。这一成果的形成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既要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料,又要分析透了历史文化名人和当时社会民众的心态,又要具有较好的表现力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先确定主题,构思剧情,然后用贴切的语言形成草图,最后分步骤创作。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了解遵义特有的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有关遵义的文选典籍,考察遵义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遵义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某些地名的由来,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组织学生为宣扬正能量开展实践创作活动。为了感受传统文化的社会美。教课时我们展开了一轴轴性格鲜明的人物画卷和一幅幅生动的社会画面。正义感,嫉恶如仇的精神,虚心好学的品质,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精神构成了社会美的主体。教师要准确传导出作品中的情感特征,让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传统文化的震撼,受到洗礼,从而陶冶其美好高尚的情操。

3.对于好的作品应该去欣赏去参透作者内心真实想表达思想感情,去阅读关于近代化现代画史,增加自己的底蕴。

对于艺术中的美术听着简单但是它的韵味和文学是一样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和文学作品一样,大多脍炙人口,这些艺术品里所体现出来的意境美,光靠老师的分析、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学生通过观察去体味。优秀的必是感人的,感人的必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学生肯定也会喜欢。因此,加强人文教学,使学生感受传统艺术文化中点线面的韵美,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及的。

三、在创作实践活动中,渗透、弘扬传统艺术文化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遵义九贤”的生平事迹,以吸引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兴趣。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迹,引出教材上的一系列问题,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一是格言短语。即把“遵义九贤”的名言名句摘录出来,然后仿其格式与其对话,活动示例就是展现的这种成果。

二是随笔图画。即在阅读“遵义九贤”名人传略和其他资料时,将自己的感想、体会、分析和鉴评写成随笔,或绘制成图画,这种成果更多地注入了自己的个人情感,体现了与历史文化名人的交流。

三是作品交流。这一成果是在前两个成果的基础上,将这些成果进行展示,请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上发表各自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探讨和交流。

总之,将传统文化和地方历史名人“请”进校园, “请”进课堂,让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来,让我们的学生在灵魂深处,夯实传统文化殿堂之基,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这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永远的责任和使命。历史文化名人之所以称为名人,是因为他们都有着励志向上、执著追求的积极人生态度,百折不回、寒岁松柏的宝贵品格,通达济世、变中求胜的卓越才华,借势造势、把握机遇的自主意识,报效国家、献身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泽被东西、影响深远的巨大成就。青年学生走近这些历史文化名人,与他们展开对话,就会在对话中增加亲近感、靠拢感,从中受到最有感召意义的人生启迪。

参考文献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第4篇

序言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它是古代先哲圣贤思想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立世之本。诵读经典,可以修养身心,丰富学识,使我们获得无限的智慧;诵读经典,可以引领我们去认识美、感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诵读经典,可以提升我们的境界,净化我们的心灵,锻造我们高尚的人格。“富润屋,德润身”。经典嘉言,是滋润心灵的甘泉,如丝丝春雨般不知不觉浸润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人生更充实、更丰富、更完美。

经典的育德价值自不待言,经典的文学魅力更是历久弥香。在当下网络文学、快餐文学大行于世的社会背景下,引领孩子们多读经典,不仅为孩子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提高文学修养奠定了基石,更可以让他们强根固本,趋正避邪,从而使典范的、权威的、意蕴深远的文学语言成为他们一生中最本真的语言。因此,传承中国经典文化,在小学生中开展经典诵读,是十分必要的。

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言简义丰、意蕴深远,加之年代久远,背景丰富,对于小学生来讲,要做到“求甚解”,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鉴于此,我们提倡,在记忆的黄金时期广泛撷取、海量诵读、积累沉淀,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与认知,成为自身文化与精神的一部分,就如同河流带来的种子,最终会在远处开出芬芳的花朵。

为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致力校本教材的开发应用,我们选编了这套《经典诵读》读本,作为校本教材,供师生使用。本书根据不同年段的年龄特点,在教材内容的组织编排上,层层深入、循序渐进;题材广泛,丰富多彩。每个年段的内容按类别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圣贤书”: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百家姓》;三年级《弟子规》;四年级《增广贤文》;五年级《论语》;六年级《诗经》。

第二部分“古诗词 ”: 一、二、三年级《小学生必背古诗75+80首》;四、五、六年级《毛泽东诗词》《宋词元曲》。

经典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因此在诵读经典时,我们要满怀敬仰,心无旁骛,不疾不徐,字正腔圆。熟读后能悟,悟而后能用,用而后生巧,巧而后出新。

增广贤文读后感范文第5篇

【关键词】海采 主题策划 创新性

2012年中秋、国庆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央视记者分赴各地采访了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数千名普通人,随机的提问和各种接地气、妙趣横生的回答,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兴趣。

一时间,“你幸福吗?”成了街头巷尾热议的热门话题,同时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新闻采访方式,引得众多媒体纷纷仿效。这就是海采。

近年来,辽宁日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新闻策划,创造性地将海采这一电视媒体的采访方式加以改造,运用到了传统纸媒上,成为辽宁日报大型主题策划的一个“保留栏目”。

作为辽宁日报多个主题策划的参与者,笔者承担了多次的海采任务,其中的一些心得值得与同行分享。

用海采让高大上的主题接地气

从《当今中国主流道德判断》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考》,从《诚信是金》到2015年的《望年》、《辽宁新乡贤完全调查》、《1895-1945 中国东北角》等,每次主题策划,记者都会围绕主题设计题目,在街头、乡村、高校等地进行海采,虽然回答五花八门,却是主题策划中的一大亮点,十分耐读。

辽宁日报的这些新闻策划,绝大多数都是围绕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题展开的。但是,精神家园、年文化、乡贤文化,这些文化内涵丰富的主题同时又有些“高高在上”,怎样把它们变成基层群众和读者看得懂、感兴趣的话题,海采就是一个极佳的桥梁。

例如,如果我们在海采中直接提问“您怎么理解精神家园”或“您觉得当前中国主流道德如何”,相信很多采访对象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或者完全不感兴趣、直接拒绝回答。这时,就要求记者在提问前根据不同群体设置通俗易懂的问题。

有一期关于主流道德话题的海采对象是农民工,采访初期,农民工们纷纷摇头,表示不懂主流道德是个啥。于是,记者换了一种问法――请你们说说在沈阳打工这几年,眼睛地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边发生的道德的和不道德的事都有啥。一下子,农民工们打开了话匣子,他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这几年在他乡感受的人间冷暖。大家热烈地讨论了将近3个小时,最后总结出一个结论――还是好人多,要不他们早就离开大城市了。这场海采中,大家没有提到“主流道德”这四个字,但对于善良的人们曾给予他们的帮助和关怀,他们在心里也能体会到人心向善就是主流道德。

2015年,本报推出《1895-1945 中国东北角》之文化抗战大型策划。以往,读者了解比较多的是经济抗战。对于文化抗战,读者大多涉猎不多。记者在海采中,将文化抗战转化成几个与文化侵略相关的问题――“听说过满铁吗?”“说到日本,最先想到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比怎么样?”“站在日本侵华遗址前,能想起日本侵华史吗?”“文化侵略算不算侵略?”对于这些问题,每个采访对象的理解都不相同。但通过循序渐进的提问,不少采访对象在回答中对文化侵略逐渐有了认识,并能分享自己的见解。

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海采

电视新闻中的海采一般都是采用记者与读者面对面随机提问的形式。作为纸媒,在视觉效果上优势并不明显,但形式上却可以有更多创新。

比如在《诚信是金》主题策划中,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街头海采,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更深刻、真实地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理解。在《“观”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报道》策划中,我们运用了“漂流瓶”这一QQ信箱的热门游戏,记者拟好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各种问题,放到瓶里,扔到“大海”,等待全国各地网友的随机回答。这个栏目非常生动,网友的回答精彩绝妙,为报道增色不少。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考》策划中,海采以留言互动形式呈现出来。铁岭开原市老城镇北关村村民纷纷在纸上描绘自己心中的精神家园。在他们的笔下,精神家园是美丽的村庄、是越来越富裕、是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孩子将来考大学有出息……

2015年7月《辽宁新乡贤完全调查》策划中,记者在铁岭银州区七里屯村进行乡贤海选。通过乡贤候选人自荐,村民匿名投票,并在选票上写出理由的形式,不但调动更广泛的群体参与到报道中来,记者也收集到村民对“新乡贤”的认识和理解。

如今,互联网的发达更增添了海采形式的多样性。每次策划,记者海采的同时,问题在辽宁日报官方微信、微博上同步抛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越来越多。

原汁原味呈现海采内容

海采,是记者针对一个话题,在采访对象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随机提问,受访对象在最真实的状态和场景下作答。采访对象的答案常常令人意外,因为海采的过程中,采访对象思索时间短,回答往往“原生态”。快速提问、即兴回答的海采形式,以新颖、真实而深受读者的喜欢。

海采之所以深受读者欢迎,主要魅力是它的未知性。在海采之前,记者并不知道对方会有怎样的回答。而将海采结果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既是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令人啼笑皆非的“神回答”也会给人留下更多思索。

比如在以往关于《中国梦》的海采中,有人以“莫谈国事”拒绝回答,在《诚信是金》的海采中,有人悲观地说,中国现在哪有什么诚信?在《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考》漂流瓶中,网友江上舟问:市场经济下,雷锋精神多少钱一斤?在《辽宁新乡贤完全调查》中,盘锦大洼县榆树镇曾家村村民认为“乡贤”就是“平事比村长还好使的人”。再以《1895-1945 中国东北角》为例,街头海采中,87%的采访对象没听说过满铁,54%的采访对象认为文化侵略不算侵略。问卷调查中,有人在“最敬佩的东北抗日英雄”中选择张学良,多数人没有听说过在团结爱国作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并最终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作家金剑啸。辽宁日报官方微博留言板中,有人说没有日本对东北的基础性开发就没有东北的今天,日本确实对东北的产业开发做了贡献。走进高校时,有大学生认为殖民遗迹的保留只能让人们永远沉陷在过去的耻辱中,很难向前发展。

虽然,这种消极的声音和错误的观点只占到海采群体的极少数,但记者仍会在稿件中把这样的内容适当地呈现出来,而不是一味地只挑选正面的声音。

相关期刊更多

自动化与仪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工程数学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医药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