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第1篇

2014年4月12日上午10点30分,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和而不同――戴顺智、范扬、韩敬伟、袁武四教授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品在美术馆13至17展厅展出,此次展览至4月22日闭幕。

开幕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主持。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冯远先生首先致辞,冯远对本次参展的四位画家作品及创作历程逐一做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他说:“这个展览集中了当今中国画坛具有卓越成就和影响力的四位画家的代表作一百余幅。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四教授在继承传统艺术精神和创新中国画表现方面的才华与功力;也可以看到四教授在积极吸纳先进文化理念和国际艺术的丰富资源为已所用上的智慧与胸襟。他们四位艺术家都是从传统走出,又有强烈的当代意识,因此他们在中国画本体语言研究与应用方面均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有力推进了中国水墨画的创作,为中国画繁荣发展做出有目共睹的贡献”。中国美术家协会党委副书记、秘书长徐里先生,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先生,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已故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之子李小可先生等先后致辞,代表各专业机构对本次展览表示了极大地关注和诚挚的祝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敬伟先生代表参展画家致答谢辞,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女士代表清华大学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戴顺智、范扬、韩敬伟、袁武四位教授分别来自清华大学、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在中国画创作和教学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四教授的人生与艺术历程有很多共同点:均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历过新中国美术风云变幻的发展演变过程;都是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之后进入美术院校,接受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训练;都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世纪末在中国画坛脱颖而出。新世纪以来他们又以各自独特的画风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他们都在大学和专业创作机构从事教学创作研究工作,对中国画学理探求和中国画的发展均有深入的理性思考……然而他们又在审美追求、艺术取向、创作路径、语言结构上互不相同、风格各异,成就了各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同属对传统文脉的认同和延续中,别开生面地拓展和实现着对中国画的创新与探索。四位画家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塑造民族之魂、提升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创造力所迸发出的创作激情,体现了他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使命担当。相信四位教授的作品将为中国画未来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学术价值参照和积极的启示意义。

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展出的主办单位以及各专业团体领导、艺术家有清华大学前校长、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科协主席顾秉林院士,文化部前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前副校长张凤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先生,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中国壁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学院院长袁运甫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邹欣,清华大学河北院院长朱赤,中国民族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殷会利,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满维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刘万鸣及当代著名艺术家刘泉义、张立松、史国良、郭钊、刘春华、王志纯、纪清远、张鸿飞、苗重安、王玉良、马海方、王铁牛、王宏剑、史习平、陈辉、刘临、李象群、王建中、王君瑞、刘北光、金纳、杨家永、朱凡、李乃宙、于水、唐辉、邹立颖、毕建勋、刘金贵、张立柱、雷甲寿、陈阳、孙晓东、李爱国、纪连彬、齐鸣、任茜、张金荣、郑艺、文中言、周爱民等数百人。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第2篇

深刻认识艺术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重要功能

1.艺术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积淀的优秀文化,往往以各种艺术作品的形式得以保留和呈现。艺术作品的形式多种多样,粗略地分为书画、建筑、雕塑、音像等。这些艺术作品中,往往因为凝聚了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情感意志等丰富的内容而得以长久流传后世,深入人心,形成了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人们以教育的方式培养后人认知、理解已有艺术作品,从而间接实现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因此,艺术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缺失和忽视艺术教育,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将会断流。

2.艺术教育是促进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

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而且更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求新求异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好的艺术教育,将有效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创新的内在动力将不仅促进艺术自身的创新,而且也将通过辐射促进受教育者的科学创新和人文创新,促使受教育者在了解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同时,通过文化交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创新本国本民族文化,并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

3.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渠道

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完整的教育至少应包括科学教育、人文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求真、人文达善、艺术合美,唯有完整的教育才能实现真善美在受教育者身上的有效统一,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渠道。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缺失了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必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伤及学生科学、人文素质的开发和培养。为此,必须对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中的这种独特作用给予充分的重视。

积极探索艺术教育规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1.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

艺术教育具有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特点。清华大学着力加强艺术教育通识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在本质上区别于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的设置,以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艺术素质、艺术技能、创新思维为目标,将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从2002年开始,学校将艺术类课程纳入全校人文素质核心课程建设,力求艺术学科门类完整,覆盖面宽,分层次、多类型,理论课与艺术实践课并重,重在发展学生能力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实现了公共艺术类课程系统化、学科化。目前,学校每学期开设50余门次,课容量达到7,000人/学年,教学效果良好,在全校教学评估中,公共艺术类课程连续5年获得全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管乐合奏与交响管乐合奏”连续两次获得校级精品课程称号。在课程教学之外,学校支持和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兴趣和特长,自发组织成立了各类艺术社团,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成为课内艺术教育的有机补充。例如,学校艺术教育中心组织的“文缘艺粹”系列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05年以来累计举办了40余场高水平演出,吸引了每年近2万人次的学生参与其中,给学生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成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平台。

2.坚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在艺术教育中提倡发散性思维模式,即多角度、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地展开,主动融入社会,借助外界力量和利用社区周边环境开展活动将成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学校积极联系校外高水平的艺术团体,将各种优秀的演出带进校园,包括音乐、戏剧、舞蹈、电影、文艺文化讲座等,融汇中外,贯通古今。中央芭蕾舞团来校演出、在校园举办“20世纪中国油画精品展”等高水平艺术活动,让学生能够多渠道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面对面、零距离地直接感受优秀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学生艺术团曾多次在人民大会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国人民汇报演出,反映老一辈清华人“两弹一星”精神的原创话剧《紫荆花开》等在校园里、在社会上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学校百年校庆期间,学生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了专场音乐会。李岚清同志特为音乐会题词:“艺术教育让清华学子更有智慧,更有创意,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3.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普及与提高都是学生的需要。学校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在发展中形成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覆盖了本科生、研究生、教职工、离退休人员,深受广大师生欢迎。每年新进校研究生和本科生都会参加“一二·九”歌咏活动和合唱比赛,该活动已经连续举办20多年,成为新生入学的最有效的以艺术形式为载体的爱国教育活动。院系学生节活动丰富多彩,有的将广为流传的古代故事,如《白蛇传》搬到现代,也有的将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搬进校园,通过融入现代元素,配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大学生活、青春故事、校园爱情,也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一种认识与反思。师生同台表演、同场竞技,也可以自娱自乐与锻炼提高并举,展现学生风采、加强师生沟通。校学生艺术团已有99年历史,曾走出了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清华学子,他们活跃在祖国的各条战线,成为清华人的骄傲。艺术团以“弘扬民族文化、倡导高雅艺术”为宗旨,以“反映时代精神、表现校园生活”为己任,目前设有交响乐、民乐等11支队伍,有近千名学生成员,在全国和北京市等各级艺术汇演、展演、比赛中屡获殊荣。艺术团学生在各个院系、各个班级的文化活动中均发挥着骨干作用,践行着“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原则,播撒着艺术的种子,让艺术之花绽放在清华园的每一寸土地上。

4.坚持专业与业余相结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是国内领先的专业艺术机构,具有设计艺术学和美术学两个学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一批著名的艺术教育家、艺术家和学者。学校新建了6万平方米的美术学院大楼,重视专业功能需求,空间处理层次多样。依托专业师资力量和完备教学设施,不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美术专业人才,也为全校学生提供欣赏和领会艺术作品的契机。美院不仅招收其他院系学生攻读双学位,而且支持教师定期为全校学生开设人文讲座,阐述美术创作中的审美观念。每年举办毕业生设计展览,表现了美院学生对社会的积极关注和对美的追求,表现了美院鲜明的专业特色。特别是近年来,美院加强艺术与科学和技术的交叉融合,在推进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着眼文化传承创新,不断提高艺术教育水平

1.更新观念,进一步贯彻艺术教育“两全”理念

学校长期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发展,早在蒋南翔任校长时,就提出了“文艺代表队”的教育思想,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新时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两全”教育理念,为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此,学校“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重要任务进行部署,进一步完善以艺术教育课程、学生艺术团因材施教、校园文化活动构成的艺术教育体系,着力提高全校学生的艺术修养,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与全面成长。

2.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艺术教育的体制机制

经过多年的摸索,学校目前形成了一套思想教育、组织管理、业务训练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艺术教育中心承担着全校师生文化艺术活动、艺术类学生社团的艺术指导工作,为全校学生开设了近40门艺术类课程。学生艺术团直属学校团委领导,团委派出由辅导员组成的工作组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指导艺术团成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校团委艺术团工作组与艺术教育中心的教师们相配合,组织各队的业务教学、节目排练、大小演出及各项活动,既保证了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人为本,切实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艺术教师骨干队伍,现有全职教师10人,其中教授3人,有两名教师获得学校教书育人优秀奖,多位教师分别在相应的学术团体担任重要工作。同时,学校聘请多位校外艺术家和学术水平高的文艺文化学者担任兼职教师,有效地拓展了人才培养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各院系还注重充分挖掘利用具有艺术特长和精深文化造诣的教师潜力,使他们成为参与艺术教育特别是指导学生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力量。

4.加大投入,努力改善艺术教育的硬件条件

高水平的艺术教育,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百年校庆期间,学校利用校友捐赠,新建了新清华学堂和蒙民伟音乐厅,能够举办高水平演出和大型会议,成为新百年的标志性建筑。新场馆的建成,将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基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对外交流的窗口,使学校有条件开展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活动。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第3篇

一、招生项目及计划

计划招收西洋乐、民乐、舞蹈、声乐等4个大类共76人(招生计划及要求详见附件)。

二、报名条件

1.符合2012年高考报名条件,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的高中毕业生;

2.考生须获得“北京大学2012年全国中学生艺术冬令营”或“清华大学2012年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以下简称北大、清华冬令营)一级及以上证书。对于我校艺术团急需的项目(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大管、圆号、长号、竖琴、中胡、柳琴、大阮、民乐贝司、笙、唢呐、木琴、民族打击乐、舞蹈、声乐),当一级及以上证书生源不足时可适当放宽至二级证书。

3.若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有相关规定,并组织艺术特长生资格认证测试,考生还须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三、报名办法

考生须于2012年2月24日12:00前通过武汉大学(招生办)招生就业信息网(网址:aoff.whu.edu.cn)进行网上报名。

报名成功后,考生须于2012年2月28日前(以收件日邮戳为准)将报名材料寄达武汉大学团委文化艺术办公室(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八一路299号,邮编:430072)。材料包括:

1.武汉大学艺术特长生报名表(网报成功后通过系统打印);

2.北大、清华冬令营获奖证书复印件;

3.能展示本人艺术特长的近期(一年内)代表作品的DVD光盘(格式为avi或wma)。

4.参加乐团活动或演出、比赛等相关经历证明。

未按要求报名、报名材料不全或未按时寄达者,视为无效报名。

四、志愿确认

考生于2012年2月20日9:00-2月28日12:00期间登录武汉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进行志愿确认。未按规定进行志愿确认者,视为自动放弃。

五、录取办法

1.学校组织专家对考生报名材料及代表作品DVD光盘进行评审。按照同一艺术项目中获得北大、清华冬令营证书等级高低的顺序,参考我校专家评审成绩择优选拔2012年艺术特长生备选生(以下简称“备选生”)。备选生分A、B两类,A类备选生高考文化成绩须达我校在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录取批次线(以下简称重点线),B类备选生高考文化成绩须达重点线上15分(文史类考生)或30分(理工类考生),A类备选生限北大、清华冬令营一级及以上证书获得者。备选生名单在武汉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上公示。

2.经公示无异议后,我校将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将备选生名单报送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及教育部审批。经审批合格者成为我校预备艺术特长生(以下简称“预备生”),我校将与其签订有关协议。教育部及有关省级招办审核不通过或公示不合格的学生将被自动取消艺术特长生资格,所签协议即行中止,空缺名额不递补。

3.若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其他规定,考生还须按照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执行。

六、招生录取及咨询

2012年艺术特长生的招生录取工作由招生就业工作处招生办公室负责,咨询工作由团委文化艺术办公室负责。北大、清华冬令营期间,学校将进行现场咨询。

七、其他事宜

1.填报高考志愿时,预备生最多可填报武汉大学2012年招生的同科类专业志愿6个,所报的专业尽可能且至少有一个为我校在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招生计划的专业。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须于2012年6月30日12:00前登录武汉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提交本人高考成绩、专业志愿等信息,以免影响录取。

当预备生在武汉大学招生就业信息网上提交的专业志愿与其高考专业志愿不一致时,以前者为准。如预备生未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或信息不实而影响录取,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2.录取进校的艺术特长生,报到前须经团委文化艺术办公室复查。复查中发现有弄虚作假等严重不诚信行为的,学校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3.艺术特长生必须按学校规定参加大学生艺术团的训练和演出,不得擅自退团,否则学校将取消入学资格或取消学籍。

4.若教育部及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2012年的相关规定有变化,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八、监督机制

武汉大学监察部全程参与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监督电话:027-68752637。

九、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7-68772387、68775318(团委文化艺术办公室)

027-68754231(招生办公室)

传真:027-68776752(团委文化艺术办公室)

E-mail:artwhu@126.com(团委文化艺术办公室)

武汉大学2012年艺术特长生(报名系统稍晚开通)

武汉大学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武汉大学2012年艺术特长生招生计划及要求

类别

项目名称

招生计划(人)

备注

西洋乐

(32人)

小提琴

6

1.有乐团演出经历者优先;

2.能用五线谱按固定唱名法顺畅识谱,懂得基本乐理;

3.个人演奏水平达到业余考级级;

4.中提琴、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大管、圆号、长号、竖琴为急需项目。

中提琴

5

大提琴

5

低音大提琴

3

双簧管

1

长笛

1

大管

1

单簧管

1

小号

1

圆号

2

长号

2

大号

1

竖琴

1

马林巴及定音鼓

2

民乐

(21人)

二胡

6

1.有乐团演出经历者优先;

2.能用简谱顺畅识谱,懂得五线谱基本乐理;

3.个人演奏水平达到业余考级级;

4.中胡、柳琴、大阮、民乐贝司、笙、唢呐、木琴、民族打击乐为乐团急需项目。

板胡

1

中胡

2

扬琴

1

琵琶

2

柳琴

1

阮类

2

古筝

1

民乐贝司

1

1

唢呐

1

木琴

1

民族打击乐

1

舞蹈

(20人)

女子舞蹈

10

1.原则上要求男生身高1.72米以上,女生身高1.62米以上;

2.有一定年限的舞蹈基础训练经历,舞感优良,五官端正,身材匀称,擅长表演;

3.舞蹈为急需项目。

男子舞蹈

8

戏曲表演

2

(男女不限)

声乐(3人)

声乐

3

(男女不限)

1.唱法不限,男女不限,原则上要求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女生身高1.60米以上;

2.五官端正,擅长表演,有舞台演出经历者优先;

3.能识谱,有良好的音准,乐感好,音色纯正;

4.声乐为急需项目。

总人数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第4篇

每年高考,80后作家、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主席蒋方舟都被各家媒体邀请模拟写高考作文。今年,这个18岁的“中国文坛天后级专栏美少女”终于真人上阵了。

2008年6月25日,蒋方舟在襄樊的家中查到了自己的高考分数:561分。这个分数只比她的估分多了一分。“还比较满意,应该属于正常发挥”,蒋方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过她的语文只考了117分,算是失误,因为这是她最拿手的一门学科,反倒是数学,意外地考了131分。

三年前,作为特长生的蒋方舟考入华中师大一附中,年级排1000多名,那时数学是她最怕的学科,甚至还考过不及格,于是她花了大量的时间打“题海战”,恶补数学。到今年4月调研考试,蒋方舟已跃升至文科年级第7名。

虽然高考让她很有压力,但蒋方舟从来都将高考看成一场得分游戏,认为只要掌握了游戏规则就能抓住更多的分。因为觉得“清华是个工科学校,那里的学生思维严谨、缜密,想去受受熏陶,锻炼一下思维能力”,一年前,她就将目标锁定清华。为此,她放弃了进复旦大学的机会。由于此前她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清华承诺降60分录取,于是,考了561分的她被录取了。对她而言,高考真正成了“打掉游戏最后的BOSS”。

最被误解的考生

2008年高考结束后,国内某报刊登了《一个“非尖子生”的“传奇”故事》。报道称,武汉东湖中学考生张孟苏在武大参加招生咨询会时,热心帮助某大学老师拆雨篷。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看到她如此乐于助人,于是请她参加自己学校的面试。在得知张孟苏综合素质非常全面,曾获“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后,该老师当即决定预录她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给她4年共20万元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这则报道的部分内容遭到了大家质疑,有很多记者在张孟苏家守着,等着核实内容,甚至还有人把提供新闻的何卫星老师比作“周老虎”。最终经过查证,张孟苏的确被新加坡圣杰管理学院录取。该学院承诺免去其4万元学费。同时提供每月400新币(相当人民币约2000元)的生活补助。张孟苏入学后参加政府理工学院预备班――剑桥“O”水准班培训学习,通过“O”水准考试并且达到理工学院要求就可申请就读新加坡最好的五所理工学院,每年可获得学费80%的政府助学金(4.8万元左右)。三年助学金和圣杰校方提供给张孟苏的费用加起来共计约20万元。

最牛的艺术考生

大连市开发区一中的张成不仅是2008年大连、辽宁乃至东北地区唯一被清华大学特招入校的舞蹈艺术类男考生,也是全国唯一被清华大学特招入校的舞蹈艺术类男考生。

清华大学艺术特长生范文第5篇

一、戏剧教育理念初探

众所周知,人们根据戏剧中的诸多元素在综合艺术中的组合状态及其地位来判断这些综合艺术各自相异的艺术特征。但是,就活生生的艺术生命而言,形式构成诸元素远远不是它的全部,只不过是它的最为直观、最易把握、最为外显的部分而已。在戏剧综合体中,形式诸元素不能脱离内容诸元、风格诸元、载体诸元而独立存在,这些戏剧的构成因素在创作、表演、欣赏的任何环节上总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英国艺术教育家罗斯曾指出:“美育的重要功能是意志和精神转向生命本身,转向作为具体内在价值的经验生命。”因此,戏剧教育的实施,完全有可能使学生从自然状态中提升出来,使学生的各种智慧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对生命意义的求索中,寻找到人生的趣味和价值,获得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二、构建双重戏剧教育模式

清华附中在百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尝试探索各种类型的艺术教育形式,开发出了适合全体学生和适合有特长、有个性需求的学生的戏剧课程,为学生和学校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

1.课堂戏剧教育

课堂戏剧教育是指把戏剧贯穿到学科教学中,借助戏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我校高中校本课程“音乐剧赏析与表演”为例,该课程2003年开始在高中开设,2011年又延伸至初中创新班开设。教学特色在于学生参与音乐剧表演与创作。每学年36课时,共计2学分,一学年学习结束时,推出一台音乐剧专场汇报演出。音乐剧社设有表演组、演奏组、舞台美术组及宣传策划组(均可兼职)。不同组别的设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发展需求参与到全部教学活动中,为热爱音乐剧,在这些方面有特长,有责任心和一定表演能力的同学提供了充分展现才华的舞台。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塑造舞台艺术形象,并体现团结互助、追求完美的艺术精神。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总体协调、指导。课程中从认识、鉴赏、模仿、体验、排练到演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艺术感受能力、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

2.活动性戏剧教育

活动性戏剧教育指的是戏剧形式的主题活动,通过各种戏剧活动达到全方位教育的目的。例如,我校每年开展的传统爱国教育活动――纪念“一二・九”运动革命短剧展演,由校团委策划,艺术教育中心教师团队进行全程指导,以班级为单位成立剧组,全班参与。整个短剧策划演出历时三个月,五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开展的工作有:确定演出剧目、召开启动会、各班抽签确定剧目并邀请老师作戏剧创作讲座。第二阶段的任务有:各班撰写剧本、准备道具、进行海报宣传、限定日期审核剧本等。第三阶段主要是各班组织排练与彩排、邀请艺术组老师担任艺术指导和比赛评委。第四阶段为展演,展演中不仅评出一、二、三等奖,同时评出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导演奖,最佳舞美奖等奖项。第五阶段为总结与成果展示。

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培养他们对艺术的学习兴趣。戏剧作品大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由于每一部戏剧作品都描绘了不同的情境、时代和文化,学生通过鉴赏、表演等活动可以认识各个时代的面貌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从而反思自我的存在,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其次,启迪学生的艺术思维,体验丰富人生。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化为有血有肉的舞台形象,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我,思考作品所反映的历史和现实问题,继而对角色的思想进行深切的体验。最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注重学科交叉,提升艺术审美情趣。戏剧课程实践包含了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灯光设计、服装和化装设计、音响师等人的共同努力,体现了团结协作精神在整个过程中的重要性。

三、学科交叉的戏剧教育实践

1.戏剧与音乐

“音乐剧赏析与表演”课程作为教育部重点课题“戏剧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实施模式研究”的主要艺术实践载体,坚持每届都成功推出完整剧目的音乐剧专场演出。2016年7月16日晚19:30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由来自清华附中、北达资源中学和美国爱达荷州尖峰舞蹈团的近200名学生联合出演的大型音乐剧《When I Grow Up ・成长的脚步》震撼上演。本课程学生创办的音乐剧社不仅是活跃在学校文化生活舞台中的一个特色艺术团队,还多次参加市区学生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11年和2012年音乐剧社获得 “海淀区十佳学生艺术社团”称号 。

2.戏剧与文学

“音乐剧赏析与表演”课程每年都推出完整的剧目演出,其中包括了法语版音乐剧《钟楼怪人》、英语版音乐剧《悲惨世界》《剧院魅影》《歌舞青春》。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我校的原创音乐剧《梦娃娃》和原创历史剧《万历十五年》的演出(首演时间分别为2012年和2016年),为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艺术精品开启了新的里程。

在面对初中学生开展的语文课本剧活动中,由学生编创的戏剧《四世同堂新编》剧本共计一万两千多字,全部由学生完成。这部剧作采用了“戏中戏”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当代学生在现实语境下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独到见解。与此同时,在面Ω咧醒生进行的纪念“一二・九”活动中演出的《虎门销烟》《红岩》《任长霞》《钱学森》,清韵话剧社的原创历史剧《万历十五年》这些剧目也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编创与排演。

3.戏剧与英语

英语短剧是清华附中“生态英语课程系统”中的拓展类课程之一。20多年来,学生共上演了100多部自己改编的英语短剧,其中包括根据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以及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名作改编的英语短剧。这些剧目的排演不仅锻炼学生用英语解决生活中一般问题的资质和能力,而且还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更加重视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进行判断和行动。在活动中产生的优秀剧目,多次荣获CCTV “希望中国”校园英文短剧比赛北京赛区特等奖。

相关期刊更多

清华法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清华金融评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清华法治论衡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清华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