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最后一课郑振铎

最后一课郑振铎

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第1篇

郑振铎殉难时才60岁,是文化人有大建树的年龄段,正在文化部副部长任上。对于他的离去,人们悲痛,人们惋惜。郑振铎对我国文化事业有多方面的贡献,涉及门类广,留下著作多。他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熟悉北京,爱北京。北京是他人生的起跑线和出发点:青年时期来京求学,步入社会,结交同道,积累资源,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中年应邀来京任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后来京从政,当官定居,新中国第一任文物局领导,为保护古都文物尽了心力。起跑点,也是句号。

青年才俊的成长

郑振铎字西谛,福建长乐人。1917年到北京,在铁路管理学校学习(北京交大前身,校址在府右街李阁老胡同,即今力学胡同)。参加过,经常到东四米市大街路西的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看书,结识了也常去的瞿秋白、耿济之、许地山等人。1919年,在青年会的资助下,他们办起以改造社会为宗旨的《新社会》旬刊,郑振铎和耿济之共同翻译了《国际歌》歌词。1920年,郑振铎和沈雁冰(茅盾)等在来今雨轩成立“文学研究会”。1921年毕业,郑振铎分配到上海铁路上,经沈雁冰介绍进了商务印书馆。他参与创办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报《文学旬刊》。1922年1月,主编中国第一个儿童文学刊物《儿童世界》,开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事业的先河。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与沈雁冰齐名。

五四期间,郑振铎被选为北京学生联合会的干事,是学生集会宣传鼓动的活跃分子。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学生王世瑛,福州人,也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在福建学生集会上,郑振铎和王世瑛先后登台演说,两人相识了。郑振铎常到学校找王世瑛,不久向她直白爱慕之情,并望订终身之约。王的父母不予认可,迫使二人分手。炽热的初恋,冰冷的结局。他写下了《枫叶》等诗篇,抒发内心的痛楚。他回忆说:“我那时心绪很恶劣,每每借酒浇愁,酒杯到手便干。”

但他没有为失去爱情而失去理智,愁云散去,满目阳光,蓝天无际。到商务印书馆工作的第二年,他在神州女中兼课。一位文静的女学生闯进他的心扉。长乐人,高君箴,商务印书馆元老高梦旦的。郑振铎托族祖郑贞文去提亲。高梦旦本就赏识他,来人做媒,父女欣然。1923年10月10日,两人在上海一品香饭店举行了婚礼。他们厮守一生。

抢救古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927年,“四一二”后,郑振铎领衔写信抗议当局的反动行径,被列入黑名单。抗日战争中,他参与组织了地下党支持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其间,郑振铎最大的功绩是抢救文献典籍。“八一三”战火毁掉了许多著名藏书楼,珍本典籍损失惨重。没被烧毁的藏家为维持生活,只得变卖。北方的书商南下收书,收来的古书堆得像小山,都卖到国外。报纸透露:“珍贵图书,现正源源流入美国……月以千计……即以国会图书馆而论,所藏中国图书,已有20万册。为数且与日俱增。”郑振铎对国宝级文物流失,非常焦急和忧虑。

保护大批古籍文献,个人势薄力单,难以办到。此前,郑振铎已经开始搜购古书,但毕竟有限,必须有依靠、有后盾。郑振铎找到商务印书馆元老张元济、光华大学校长张咏霓、暨南大学校长何柏丞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张凤举等人商讨办法。这几位都是著名的文献学者,正为古籍大量流失而心急如焚。他们和郑振铎一拍即合,都认为“抢救”工作必须立即着手。

郑振铎执笔,5人联名给教育部长陈立夫和长朱家骅发电报,要求拨给经费,抢救民族文献典籍。1940年1月5日,他们又联名拍去长电,陈述珍贵文献的危急情势,强烈要求拨款。1月10日回复:“歌(即5日)电敬悉。关心文献,无任钦佩,现正遵嘱筹商进行。谨此奉复。”

当时,南京中央图书馆有100万元扩建费闲置,教育部长陈立夫派馆长蒋复骢秘密去上海落实。1月19日,在张元济家商定,由张咏霓主持运作,对外严格保密。随后成立“文献保存同志会”,明确分工:郑振铎和张凤举负责采访;张元济负责鉴定宋元善本;张咏霓和何柏丞负责保管经费。制定了郑振铎起草的《文献保存同志会办事细则》。重庆当局特派文献学家徐森玉冒险潜赴上海,协助支持。郑振铎有了钱,又有眼力。北方书商争不过,反倒拿古书来卖。郑振铎当然“见好就收”,扭转了古籍散失的局面。之后,著名藏书楼散出的书籍,都被郑振铎他们收了。

用公家拨给的百万元经费,收购大量珍贵典籍。其中“善本”有4000种,是当时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几十年入藏善本书的总数。现今,台湾中央图书馆的善本书,几乎都是当年郑振铎他们收购来的。

担任文物局长,捐献古书文物

1949年初,党派人联络郑振铎,安排他绕道香港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联络员说:“党了解您,为编书买书,欠了很多债。我们可以代还。”而郑振铎说:“现在是解放战争的决胜关头,正急用钱。我怎么能占党的钱呢?”坚决谢绝。

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第2篇

教学就是要创设一个“超链接型课堂”,引导学生把薄薄的书读“厚”。“超链接型课堂”,就是利用因特网上“超级链接”的特性,立足文本,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引“活水”入“塘”,展开联想并迅速寻找与主题或课文相关联的知识(资料),进而在互文性背景下多角度地分析课文文体的一种阅读教学新形式。“活水”,即与文体有关联的课外阅读材料。“塘”,即有限的40分钟的课堂教学。那么,我们该如何“链接”,引入“活水”呢?

一、把握时机,引入“活水”

(一)链接在理解困难处

小学生的阅读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年龄、阅历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难以理解文本内容,难以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此时,需要新的外来知识做脚手架,搭建起帮助小学生顺利完成阅读的通道。例如在执教《一夜的工作》一课,引导学生从“一夜的工作”看总理“一生的工作”这一环节时,因为学生对总理的生活不了解,而文中也只是简略地写“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教师可趁机链接一段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所做的关于总理的工作记录:“1974年7月26日,下午三时起床,下午四时与尼雷尔会谈,晚上陪餐,晚十时政治局会议,晨二时半约民航局同志开会,晨七时办公,中午十二时去郊外迎接本哈努克亲王和王后,下午二时休息。”

阅读了这段简单的文字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发现:从这份文件中可以看出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第一句写“下午三时起床”,最后一句写“下午二时休息”,这中间仅仅隔了一个小时而已。从中可以看出从起床到休息的这段时间,都在开会或者接见外宾,他没有在中间休息过。

(二)链接在文本曲解处

如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中,学生往往会对蔺相如敬佩有加,而对廉颇产生曲解,认为廉颇很孤傲,瞧不起人,没有能耐。此时,教师可抛出问题:“廉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从文中找找相关的语句。”等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后,教师再指出:“同学们很会读书,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体会人物的特点,而且体会得很到位。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是这样介绍廉颇的:‘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闻于诸侯。’”有效引用原著中的语言,与课文对照阅读,能让学生更客观地认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

二、适度延伸,拓宽课堂信息

(一)链接原文

编者在将某些文章编为教材时,会对原文的字、句及段落结构进行一些增删改动。在教学中,将课文与原文、剧本及其他版本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明辨改动的原因及好坏,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燕子》时,教师可引领学生与燕子齐飞,领略美丽的春光后,进行了扩读延伸:先是了解作者郑振铎(出示作者相关资料);然后分发《燕子》的全文《海燕》,引领学生进行补充阅读;最后交流扩读后的燕子带来的新印象。《燕子》一课选自郑振铎旅游途中所写的散文《海燕》,作者看到勇敢的海燕时,想起了家乡活泼的燕子,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让学生去品味这一份情,更能加深学生对全文的理解,使学生的阅读跃上一个新的层次。在这样的学习中,郑振铎笔下的燕子伴随“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一直萦绕在学生的心间。学生阅读《别了,我爱的中国》一文时,作者那浓浓的爱国情一定会使学生再次回忆起那份幽幽的思乡情。

(二)链接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

阅读的目的在于获得意义,而意义的获得有赖于多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当时具体的自然或社会情景中,有助于学生较为深入、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周瑜、诸葛亮这两个人物多方面的性格特点,老师可在课文提供的信息的基础上,呈现出另一个信息,为学生提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课外材料。学生在阅读两篇相同主题的材料时,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对比和整合,使信息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顺利地归结出了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第3篇

陶继新:读书不仅仅有助于我们的人格与智慧的生成,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在听您讲课的时候,感觉您的语言非常自然,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同时,又很富有诗意,韵味悠长。您的这一语言特色,与您的读书是不是有着一定的关系呢?

王崧舟:确实如您所讲,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人和书的接触也是全方位的,所以中国古人常常将“读书”和“水”这个意象联系起来。比如说“虚心涵泳”“浸润”“耳濡目染”。这些词语通通说明一个现象,我们读书就像是投到水里面,它是全方位的浸润,全方位的感染,全方位的陶冶。它改变人的思想,人的灵魂,人的精神,人的内在心性。读书既改变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也改变那些形而下的东西。比如你的举手投足、气质,也包括你的语言、你的谈吐。所以黄庭坚说过:“士大夫一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三日不读书,对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乏味。”这说明书对一个人的影响和改变确实是全方位的。我当初读书,并没有刻意要通过它来提升自己的表达,改变自己的谈吐。但是不知不觉中,你的话语、你的谈吐、你的课堂语言、师生对话等等,就这么改变了。有时候我甚至会有这样一种体验,讲到酣畅处,不是你在说话,而是话在说你,好像话本身成了主人,带着你、推着你、拽着你一个劲儿地向前走。古人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讲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陶继新:您说的这番话,让我想到现代文学大师巴金老人。他在世的时候,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他:“巴老,您的语言那么好,那么符合语法规范。那么,您的语法是怎么学的呢?”巴老的回答完全出乎记者的意料:“我没学过语法。”记者说:“不可能啊,我认真研读了您的作品,几乎没有不符合语法规范的。”巴老说:“我真没学过,直到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叫语法呢!”这个记者很疑惑:“那么《家》《春》《秋》这些小说,您是怎么写出来的?”巴老说:“我把《古文观止》背诵过之后,就写出来了。”《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散文荟萃,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诸葛亮的《出师表》等等,都收入其中。

王崧舟:由此我还想到茅盾,他能把《红楼梦》全部背诵了,一开始还有人不相信。

陶继新:这个不相信的人就是郑振铎嘛。当年开明书店的主人章锡琛有一次对钱君匋和郑振铎说:“茅盾能背出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郑振铎不信。章锡琛说:“如不信,可以赌一桌酒,请君匋做证人。如果他能背出来,这桌酒由你出钱;背不出,由我出钱。是不是赌一下?”郑振铎被章锡琛如此一激,就说定赌一桌酒。席间章锡琛请茅盾背《红楼梦》,并由郑振铎指定其中一回,茅盾果然滔滔不绝地背起来,一背就是半个多小时,将近一个回目。郑振铎这才深信不疑。章锡琛于是哈哈大笑:“郑兄你输了,这桌酒你请客了。”

茅盾《子夜》的横空出世与其背诵《红楼梦》显然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红楼梦》以其个性化的语言与厚重的思想内涵构筑了中国小说史上一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丰碑。茅盾将它背诵下来之后,尽管并未刻意地追求语言美,可是,当经典文本一旦内化到心里以后,外化出绚丽的风景也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

这几年,我曾多次给记者培训,在给他们作报告的时候,总有记者问我一个问题:“陶老师,我们参加省内乃至全国的新闻写作方法技巧培训班,参加了一场又一场,但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写起文章来还是捉襟见肘,不能文采飞扬?”我跟他们这样说:“这些方法技巧是很重要的,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事情的核心、源头。你把《莎士比亚全集》读上3遍,看看你的语言有没有变化。”莎士比亚是世界语言大师,他的每一句话都是文采斐然。读过3遍之后,就会被其优美而深刻的语言所浸润。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把其他一些世界大师的作品认真地研读一下,语言的障碍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所以,当你读过大量经典且有一定的背诵之后,语言变成了一个魔方,任你摆弄,千奇百怪,何时需要,即可信手取来,瞬间生成妙笔生花之美,没有雕琢的感觉,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样。没有对经典文本的大量阅读与背诵,就不可能抵达语言运用的游刃有余境界。

王崧舟:这就是我一直在践行和倡导的一个核心的概念,就是一个语感的问题。语言表达它是不假思索的,是自然而然的。讲到这个语感的问题,我觉得现在我们的孩子就是书读得不熟,这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这个语感的产生,一定得熟读、烂读,烂熟于心。像唐彪所讲的“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只有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外在的语言图式才能内化成你的语言图式,这样你的谈吐你的举止,就很自然地会达到那样的高度。但是我觉得现在包括成年人也这样,读书就是浏览、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没有真正深入到自己生命的底层。所以真正要用的时候,脑子还是一片空白。什么原因?我觉得根本问题就是不熟。特别是那些经典名作,我觉得一定要熟,一定要烂熟。年纪越小的时候,越是孩子们记忆黄金期的时候,越是孩子们对语言特别敏感的时候,越是要让孩子们反复地读,熟读。

陶继新:您说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语感。我认为,优质语感远远大于语法。这个优质语感的形成就是刚才您说的,需要大量的经典文本的阅读、熟读,乃至于成诵。这样呢,大量的优质语感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巨大的语系网络,语言问题就简单了,语法问题也就简单了。为什么说语法问题也简单了呢?中国的语法,从《马氏文通》1898年传入中国,到现在才114年。也就是说100多年之前中国根本没有语法,2000多年前的老祖宗更是不懂语法。语法是一种外在规范,就像法律,而语感更像是内在习惯,就像品性。依语法而行也是可以的,但是有一种受约束的感觉,写起文章来往往陷于字斟句酌;而语感却是随性而发,自然天成,写起文章来自然可以一泻千里,下笔通神。尤其是优质语感一旦形成,你不管说什么话,根本不用考虑语法、逻辑、修辞,却完全可以符合规范。就像孔子说的,可以进入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现在好多教师,常常关注一种低层次的东西,却没有关注语感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学就出了大问题。如果把语感问题解决了,语文教学就相对简单了。

王崧舟:您刚才讲到《马氏文通》。我们现在学习的整体语法体系其实是西方的舶来品,是基于西方语言的学理研究。实际上套用在汉语上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我们语言的学习有两个基本的常识可能被我们遮蔽起来了。第一,我们学的是母语。学母语与学第二语言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第二,我们的母语是汉语,而汉语跟西方语言有很大的区别。王力先生说,西方语言(主要是英语),它讲规则,这个规则就是语法。而汉语是讲意会,所以汉语讲神通。所以老外学汉语,有时会觉得莫名其妙。我们现在可能就是把这两个常识遮蔽起来了。而学母语,学汉语的基本经验主要的就是一条,就是熟读成诵,最后产生语感,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么你的表达,你的言说,自然而然地就有那种生命的灵动气质在里面。

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第4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憎恨帝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同教学重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学课文,要求:1.出声地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课文。2.想一想,刚才老师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通过读书解决。

三、细读课文,分出段落。

1.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2.讨论明确。板书:离岸告别沿途所见心中所想3.提问:在记叙这些内容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请把这句话画下来。(画后明确这句话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小结:“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体会重点。

1.思考:“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找出来。明确: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2.结合课文说说“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3.讲读第一段。①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在离岸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从哪一句描写中最能看出?②明确:“我”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从描写“我”流泪一句话中最能看出。③思考讨论:把“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一句改成“我流泪了”,好不好?为什么?(打幻灯,将这两句话写在幻灯片上,供学生比较、讨论。)板书:润湿滴模糊依依惜别④此时,千言万语说不出,都倾吐在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中。可见,通过这句话作者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祖国的依依惜别之情。

4.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第二、三段,重点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第二、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体会重点。

导言:上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一段,我们知道,当船离岸的时刻,郑振铎——这个热血的爱国志士对祖国产生了深深的惜别之情。现在,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呢?

1.讲读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思考: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先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让学生讨论,并从中体会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与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无限留恋之情。板书:一草一木无限留恋

③此时,文中又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想想这句话在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④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四自然段。同学们,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分别的时刻,“我”是多么不忍离去啊!此时,船离祖国渐渐地远了,“我”思绪万千,“我”感到自己的离去是不负责任的,自己是一个罪人。同学们,你认为“我”是不是不负责任?是不是罪人?为什么?(联系第六自然段,理解上述问题:首先抓装终将”、“暂别”等词语,以及离国的目的去体会“我”不是罪人。其次,要讲清“更好的战斗的武器”不是指飞机大炮,而是指革命斗争的理论与经验。)既然“我”不是不负责任的,不是罪人,“我”为什么还这样说呢?

教师小结:这是一种内疚的心情,是对祖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深深热爱之情的表现。

⑤一想到离国的目的,“我”的感情还只是停留于对祖国的惜别之情上吗?请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从中感到“我”对祖国怀有怎样的感情呢?(教师范读,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情感。

⑥讨论,从希望和誓言中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盼望建立新中国的感情,以及为了祖国而献身的战斗豪情。板书:希望誓言战斗豪情。

⑦此时,文中再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七——九三个自然段。

二、整体回归,总结中心。

1.这篇课文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每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全文强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板书:热爱祖国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简评]本份教案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通过本课书的教学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述目标全面、准确,符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

特别应指出的是:在教学目标中确定了对学生理解能力及朗读能力的训练,这正体现了语文教学由以理解内容为核心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线的转化。教案设计了学生自学的环节,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与讨论,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后一课郑振铎范文第5篇

一、资料助读法

如,《春酒》一文,领会文章中所含的思念故乡、追思亲人的情感是难点。教师只需一问:“如此美好的春酒作者现在还喝得到吗?”再顺势进行资料分享:“自去台湾以后,琦君50多年没有回过故乡。2006年,90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的妙笔。临终前,她还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啊……’”如此,难点不攻自破。

资料助读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语文外延,更可以轻松实现理解难点的突破。

二、类文比较法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应当在学生制订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界限,适当将思维引向文外空间,有时只需进行类文阅读比较,就能突破教学难点。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领会小说的爱国思想内涵是重点也是难点。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时代,很难让学生“透过故事看内涵”。教师可在带领学生达到基础教学目标后,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第一堂课》和郑振铎的《最后一课》。用中国作家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利用中国国情跨越“难点”鸿沟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增删替换法

《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理解写景的白描手法是重难点。“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尤其精彩,但是学生往往“只能意会”。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对许多课文的内容不了解,这就为学生准确理解文章主旨造成了重重障碍。所以,教师首先应为学生创设故事发生的背景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为其由现实角色进入文章角色提供言传。这时,老师让学生将“痕、点、芥、粒”换成正常的“条、点、艘、个”,学生自然能够体会出白描的妙处了。

四、换位思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