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总结

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总结

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总结

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根据《平安区教育局关于印发<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宣传月活动方案的通知》(平教党组字[2020]112号),现将石灰窑回族乡中心学校2020年移风易俗工作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制度建设

成立由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祁占梅为组长,副书记祁先章为副组长,中心学校下属各学校负责人为成员的石灰窑回族乡中心学校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石灰窑中心学校,由祁先章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一组织协调系统移风易俗工作。制定移风易俗规章制度明确红白事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等事项,初步实现了红白事有人管、有人办、按章按规办的工作格局。

二、宣传氛围

中心学校党支部高度重视,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中心学校年度重要工作之一,及时召开移风易俗专题工作推进会,研究部署系统移风易俗工作。会上,学习传达上级有关领导关于移风易俗的工作文件和会议精神,中心学校副书记祁先章作了关于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的部署及强调讲话,全体干部职工签订了“移风易俗承诺书”。

三、工作实绩

石灰窑中心学校移风易俗全年工作作了部署、对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提出了要求并确定移风易俗工作开展的方法和步骤、明确了职责和责任。在中心学校范围内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制作公益宣传栏,倡导移风易俗、遏制陈规陋习的经验做法。通报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典型,让广大干部职工逐步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

四、监督检查

中心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在中心学校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组成检查小组,深入各学校开展不定期检查。对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行为将按照相关文件规定严肃予以处理。

2020年石灰窑中心学校移风易俗工作有成绩但也有不足,下一步,石灰窑中心学校将本着提前部署、超前谋划原则,坚持“四个突出”,全面形成文明、节俭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而继续努力。

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移风易俗 历史进程 基本经验

风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方长期形成并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制约着社会成员的行为。中国传统风俗内容极其丰富复杂,精华与糟粕并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生活。良风美俗对社会生活发挥着规范、教化和调节的作用,陈规陋习则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党自1921年成立后,就把移风易俗作为奋斗目标之一,始终领导人民进行移风易俗,取得了巨大成就。回顾移风易俗的历史进程,总结基本经验,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移风易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为目标,不但要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要有新文化,“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1]P663,给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带来了深刻的革命。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风俗,其中的陈规陋习就成为党领导革命的直接目标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同时,坚持不懈地改造旧风俗,以革命性的内容完全代替或部分代替了旧风俗。

(一)实行妇女解放,确立男女平等原则。深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束缚的妇女解放,是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没有占人口半数的妇女解放,革命就不会取得成功。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妇女彻底解放与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废除一切束缚女子的法律,女子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一律享受平等的权利”[2]P78,因此,“打破旧社会一切礼教习俗的束缚”[2]P57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时期,妇女方面移风易俗的重要成果有三项:一是废除了包括缠足、束胸、穿耳在内的损害妇女身体的陋俗。缠足在中国盛行千年,尽管自清末以来持续不断地开展不缠足运动,但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的乡村依然盛行,严重限制了妇女的行动。所以,从大革命时期开始一直至解放战争时期,党始终把禁止妇女缠足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持续开展,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完全禁除了农村地区的缠足陋习,彻底实现了妇女形体上的解放。束胸、穿耳虽然对妇女身体伤害较轻,但同样被严厉禁止。二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1年11月)确立了男女一律平等的原则,妇女与男子一样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教育上享受平等的权利,妇女参政、参战、参加生产、接受教育、参加社会活动成为根据地社会的主流,成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三是革除妇女传统的服饰发式,以应对险恶的战争环境。大力倡导剪发运动,短发或简单的发式替代了传统的“结髻”;不戴首饰、不打扮,服饰款式删繁就简,使简单成为时尚,节约物资和时间,体现了妇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昂扬的革命斗志。

(二)废除封建婚姻制定,实行一夫一妻制。1934年4月8日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确立了男女平等、结婚离婚自由、禁止童养媳、废除一切包办强迫和买卖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婚配、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等原则,废除了一切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在法律上确定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和权利,成为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改革的开端。同时,取缔娼妓、废除蓄婢纳妾以及寡妇守节等习俗。与婚姻相关的聘礼、聘金、嫁妆、送亲、送礼、吃酒等陋习也一并废除。“爱人”成为配偶之间的新称谓,体现了男女在婚姻中的平等关系。这些法律和政策体现了党在婚姻领域的基本主张,在各根据地都得到普遍贯彻执行。

(三)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文化。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落后,农村地区迷信盛行,信神信鬼、求神拜佛、占卜堪舆、烧香磕头、还愿打蘸现象非常普遍。庙宇祠堂充斥乡间,僧道、巫神、风水先生等肆意诈骗百姓钱财。农民迷信天命,甘于贫困,不敢反抗。土豪劣绅、地主以及其他反革命分子则常常利用农民对迷信和神权的盲从进行反革命活动,对革命造成严重危害,影响根据地的社会安定。为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革命,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各地普遍开展破除迷信、反对神权运动,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提倡科学文化,反对神权,破除迷信,取缔一切宗教迷信组织和活动,没收或销毁其财产及工具。通过发展包括从儿童到青壮年在内的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内容的教育体系,开展全民教育,推动了根据地群众精神面貌和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形成一种具有崇高革命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的新社会。

(四)反对铺张浪费,倡导艰苦奋斗。党在极度艰苦的条件下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始终坚持艰苦奋斗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反对享乐主义。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官兵每天五分钱的伙食到长征中的草根树皮,从土地革命时期实行的财政节省方针到抗日战争时期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战胜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克敌制胜。1938年3月,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确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艰苦奋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针对党内可能因胜利而生长的骄傲和贪图享乐等情绪,要求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3]P1438—1439。正是依靠艰苦奋斗这一强大的政治优势,党领导人民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的胜利。艰苦奋斗也由此成为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

(五)革除社会陋习,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这一时期社会生活方面的移风易俗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禁赌、禁毒,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类运动丰富军民的精神生活。从大革命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一律禁止、禁止吸食鸦片,同时开展政治、生产、军事、文化、体育等各种主题与形式的运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例如,中央苏区广泛开展选举运动、扩红运动、反帝运动、反贪污浪费运动、卫生运动、轻骑队运动、节省运动、红五月运动、五卅竞赛运动、革命竞赛运动、妇女冲锋季,等等;陕甘宁边区常举行晚会、舞会、新秧歌运动、新歌剧运动和体育运动,等等。各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利于激发群众革命斗志。二是改良卫生。各根据地通过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改变农民不刷牙漱口、不沐浴,随地吐痰、便溺、倒垃圾,人畜共居,喝生水等坏习惯,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根据地的稳定与发展。例如,陕甘宁边区政府把卫生运动列为施政纲领,开展以灭蝇、灭鼠,防止鼠疫、霍乱为中心的军民卫生运动。三是改造游民(陕甘宁边区称之为“二流子”)。游民多为破产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不务正业、不事生产、游手好闲,名声坏、社会地位低。各根据地通过宣传教育、分配土地和工作等措施改造游民,纠正社会对游民的歧视,使之成为对革命有用之人。最著名的延安时期改造“二流子”运动,仅用两年多时间就成功地把边区4万多“二流子”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此外,“同志”称谓的流行也改变了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曾自豪地称赞边区“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1]P718,形象具体地反映了边区社会政通人和,稳定和谐,井然有序,朝气蓬勃的新气象。

总之,持续不断的移风易俗使革命的新文化和新思想得到了传播,不仅把广大妇女和农民从封建礼教与陈规陋习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保证了革命所需的力量,而且改变了根据地的社会风气,广大军民面貌焕然一新,加速了革命胜利的进程。

1949年,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巨变,它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移风易俗,改造国家”的号召下,全国开展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伟大实践。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之后,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和国家更加重视移风易俗,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移风易俗的新途径、新方法,成效同样显著。

(一)实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对妇女方面的陈规陋习实行移风易俗,主要成果有三项:一是经过50多年的立法实践,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诸多专门法律以及地方法规在内的法律体系,全面保障了妇女的合法权益。二是1995年把男女平等列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将妇女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于1995年和2001年分别颁布了5年和10年期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在实践中实现了促进男女平等的重大突破和飞跃。三是建立妇女组织和妇女机构。一方面建立妇女联合会,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从上到下、纵横交错、功能健全的组织网络,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另一方面在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全国政协先后成立妇女工作机构,支持和保障妇女的权益。这些举措对革除妇女方面的陈规陋习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使妇女成为支撑共和国大厦的名副其实的“半边天”,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

(二)改革婚姻制度,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婚育方面移风易俗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继续改革旧有的婚姻制度。《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充分体现了党关于妇女婚姻领域中的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基本主张。为保证《婚姻法》的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先后一系列指示,广泛开展学习、贯彻、执行《婚姻法》运动。短短几年时间,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摧毁了封建婚姻制度,形成婚姻自由、婚礼简化、男女平等的社会新风气,民主和睦的新家庭大量涌现,逐步建立起了新型的婚姻家庭关系。2001年再次修改的《婚姻法》,继续体现了维护妇女权益、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以爱情为基础的自主婚姻、男女平等的家庭关系已成为中国婚姻家庭生活的主流。二是计划生育。20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曾酝酿计划生育。随着人口的增长,70年代开始提倡晚婚晚育和少生优生,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并列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成立自上而下的组织机构推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这项被党中央称为是一场移风易俗的大事,一方面通过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和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活动,破除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政策和施行《计划生育法》,照顾独生子女、计划生育夫妻及其家庭,使计划生育深入人心,蔚然成风。30多年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三)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化。为持久有效地教育群众破除迷信,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科普组织,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推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破除迷信的能力。在这方面有两项成果值得特别记述:一是取缔会道门,反对迷信。新中国成立初期,会道门常常打着宗教旗号,传播迷信,蛊惑群众,进行反革命活动,危害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一严峻现实,党和国家结合、减租、剿匪、文化教育、卫生、救灾、生产、时事教育等社会民主改革运动,开展了一场以反对封建迷信为中心的取缔会道门的运动。同时,大张旗鼓地开展禁烟、禁毒、禁赌、禁娼活动,废除封建把头制度,给游民分配土地和工作,铲除会道门生存的社会土壤,在短短3年时间里就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二是取缔“”组织,反对迷信。20世纪末及其操纵的“”组织活动猖獗,冒用宗教、气功或者其他名义进行、反人类、反科学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发展。国家在坚决取缔“”组织、打击其犯罪活动的同时,广泛开展以崇尚科学、反对愚昧为主题的唯物论、无神论教育活动,揭批“”组织妄图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反动本质,教育了群众,也成功教育转化了“”痴迷者,取得反斗争的胜利。

(四)革除社会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社会生活方面移风易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春,党和国家组织了全民卫生防病的伟大爱国卫生运动,成功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发动的细菌战争,城乡卫生面貌也得以改观。此后,《宪法》作出“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保护人民健康”的规定,使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改革开放后,爱国卫生运动纳入了社会发展规划。1990年开始对城市进行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开展创建卫生城镇活动;农村则着眼于解决水和粪管理这两个基本问题,推动了城乡卫生状况的改善,达到了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目的。二是殡葬改革。土葬是中国殡葬的主要形式,重殓厚葬、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1956年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时,为增加土地,倡导殡葬改革,推行火葬。同年4月27日,第一个在《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签字,、、康生、刘少奇、、彭真、董必武、邓小平等党内外136人随后也在倡议书上签字。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的倡导社会习俗改革的签名活动,对殡葬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1997年7月颁布的《殡葬管理条例》,确定了“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殡葬改革方针,到2005年全国平均火化率达到53%[4],网络祭奠、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撒散、海葬等绿色殡葬也在各地推行。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曾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同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新农村建设由此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起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两项要求就是引导农民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逐渐消除许多农村存在的打牌、封建迷信、不赡养老人、言行不文明、红白喜事铺张浪费、不讲卫生乱扔垃圾等陋习。

(五)反对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始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持续不断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英模人物、普法、“五讲四美三热爱”、“三观”和“三讲”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确立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方针,开展“三反”“五反”和增产节约运动,倡导勤俭持家、艰苦奋斗作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公民的道德建设,注重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进入21世纪后,全国各地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广泛开展覆盖全社会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了全民自身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被中央誉为“是人民群众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伟大创造”[5]P18。针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见利忘义、损公肥私、不讲信用、欺骗欺诈等消极现象和社会公害现象,在2006年3月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战略任务,将它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教育人民,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支持。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在要求全社会“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的同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此后,中央先后出台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2013年1月22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省市区按照中央的规定和要求及时下达了明确的实施意见,切实做到精简会议活动、简化接待活动、禁止公款请客送礼,相关支出明显减少。由于政府机关和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带动了社会消费氛围的转变,不仅企业纷纷取消了奢华年会和宴请等商务活动,寻常百姓也开始崇尚节俭之风,勤俭节约。党风政风的改变带动了民风的转变,开始树立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2014年2月12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公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总之,在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活动过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社会建设,不断开展移风易俗,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演绎着“移风易俗,改造国家”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但不能否认,移风易俗也经历了不少挫折,“”这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移风易俗的伟大事业”[6],在“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口号下,包括良风美俗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也遭受了巨大的劫难。

回顾中国共产党移风易俗全部历程,尽管其间有过曲折、失误甚至错误,但她不仅成功地进行了空前伟大的移风易俗实践,形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新风俗、新风尚,而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继续推动移风易俗有着重要的启示。

第一,移风易俗是党在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主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战略地位。风俗事关社会的精神面貌和国家民族的兴衰,“广教化,美风俗”是自古迄今的政治目标,“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重大胜利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都离不开移风易俗。当今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但远没有完成,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务异常艰巨。但许多人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却又保守着旧有的思维与习惯,甚至热衷于陈规陋习,严重影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继续进行移风易俗,这对于保持社会和谐、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防止社会肌体腐败至关重要,不容懈怠。

第二,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立足长远,常抓不懈。“倘不深入民众的大层中,于他们的风俗习惯,加以研究,解剖,分别好坏,立存废的标准,而于存于废,都慎选施行的方法,则无论怎样的改革,都将为习惯的岩石所压碎,或者只在表面上浮游一些时。”[7]P224中国的传统风俗是在长期的农业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不会在一朝一夕消亡,它经常会以更新变化的形式重新回到现实生活之中。风俗这种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稳固性和变异性特征决定了移风易俗的艰巨性、复杂性、广泛性和长期性,要实现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目的,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风俗的传承与演变规律,区分优劣,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革除陈规陋习,推陈出新,使民俗中许多事象逐渐从落后变为进步,从愚昧变为文明,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三,移风易俗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风俗尽管难以改变,但还是能够移易的。天下无不可变之风俗。我们党移风易俗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移风易俗是切实可行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各级领导要移风易俗,自觉转变思想作风,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冲破各种落后的条条框框和旧的思想观念的藩篱,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和汲取群众创造的移风易俗新鲜经验,开拓移风易俗新天地,不断赋予风俗以时代的新内涵,淘汰与时代相背的陈规陋习。

第四,移风易俗要循序渐进,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由于风俗直接产生于生活并存在于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中,习惯成自然,人们尊重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并自觉遵守。无论是良风美俗,还是陈规陋习,都不会也难以轻易改变。对于那些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求的传统良风美俗,要大力继承与弘扬;对于那些的确不合时宜,消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的陈规陋习要因势改易,坚持用启发、说服、教育、疏导、示范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加以改变;对于洋风洋俗要因势利导,防止和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洋风洋俗实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对于一些落后、愚昧和腐朽的恶俗,要坚决予以革除;对于“黄赌毒”和黑恶势力,要坚决打击,净化社会风气。

第五,移风易俗要以思想道德领域和广大农村地区为重点,开展持久的风俗移易活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防止和遏制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的滋生蔓延,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三农”问题是我国走向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能否革除农村地区的陈规陋习,将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所以,思想道德和农村是移风易俗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地区,必须有针对性、持久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革除思想道德领域和农村地区至今仍然存在的陈规陋习,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注释:

[1]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3]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李学举部长在纪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五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门户网站http://.

[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6]横扫一切牛鬼蛇神[N].人民日报,1966-6-1.

[7]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

[3]郑师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4]张玉龙,何友良.中央苏区政权形态与苏区社会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5]徐文杰.早期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

[6]徐永新,赵传梅.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理论与实践[J].江南社会科学院学报,2002(4),增刊.

[7]刘果元,李国忠.苏维埃时期移风易俗工作述论[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

[8]江沛.华北根据地的社会变迁评析[J].抗日战争研究,2000(2).

[9]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镇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幸福家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村”这一目标,始终把“抵制高价彩礼”作为移风易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坚持常抓不懈,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到实处,深入扎实地开展了各种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一些不良习俗和男女比例失调因素的影响,婚嫁彩礼越涨越高。给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因婚致贫、因婚矛盾纠纷突出。为此,镇党委、政府以减轻农民的潜在负担、保持社会稳定为出发点,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把“抵制高价彩礼”工作作为移风易俗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了“反对高价彩礼,倡树婚嫁新风;反对大操大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科学进步”的号召,在全镇掀起了一股破旧俗、除陋习、树新风的高潮。

二、强化措施,突出重点。

一是健全组织,强化宣传。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抵制高价彩礼、倡导移风易俗、树立分明新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抵制高价彩礼、倡导移风易俗、树立分明新风”活动实施方案》。发放倡议书3000份,悬挂横幅6条,利用农村红白理事会、农村大喇叭、宣传栏等多种方式深入宣传。同时,成立了“单身情阁”婚介所,登记单身男女30余人,目前,介绍登记结婚2对,建立了“单身男女联谊”微信群,吸纳适婚男女120余人。我们通过组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号召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带头抵制高价彩礼,红白理事会及时对婚嫁对象家庭成员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在各村的道德讲堂上,将高价彩礼的危害作为必讲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嫁观念,形成良好社会舆论氛围。二是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在各村成立“四会”组织(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制定规章制度,由村支部书记任理事长,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为成员。通过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采取“一村一策”制定村规民约,对“彩礼”高限、宴席标准、参加人数等都做出了明确要求。同时,由理事会对婚前、婚中、婚后进行全程监控,加强职业媒婆管理,杜绝媒婆在彩礼中的推波助澜作用和收取高额回扣的不良行为。三是加大投入,改善条件。针对“高价彩礼”主要出现在“边”、“穷”、“陋”地区的问题,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夯实破除“高价彩礼”的物质基础。实施了中巷村省级、下沟村省级、石家村县级、乐兴村县级美丽乡村建设,全镇通村水泥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网络达到全覆盖。开展全域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栽植彩叶行道树6500棵,种植金鸡菊、二月兰等花卉1.5万平米,建成垃圾填埋点12个,发放垃圾箱7216个,聘用保洁员44人,投入垃圾转运车6辆,清运积存垃圾80吨、三堆890处,拆除残垣断壁115处。全镇12个村乡村舞台、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全覆盖,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开展。四是优化载体,强化创评。针对出现“高价彩礼”的思想根源,努力提高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扶贫与治愚并重,切实筑牢破除“高价彩礼”的思想基础,广泛组织开展了“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媳”、“好妯娌”等创评活动。表彰奖励“好媳妇”12人,婚嫁新风文明标兵1人,评选最美庭院15户,最美家庭5户,树立婚嫁新风典型2人。组织承办了榆林子镇“抵制高价彩礼、倡树婚嫁新风”主题联谊会,和榆林子镇首届“踏春舞飞扬 美丽榆林子”广场舞大赛引起了积极反响,有效激发了农民群众追求新风尚的积极性。

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间文学;谚语;闽台谚语;文缘

中图分类号:H1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206-03

福建闽南地区与台湾同源同宗,几百年来,闽南移民迁徙台湾,在台湾奋斗发展的同时,也传承拓展了闽南文化。在民间文学方面,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演进交融,形成了具有乡土区域特点的民间口头文学创作,其中民间谚语的发展与互动极有特色。

谚语是来自民间口头创作并且流传甚广的通俗大众文学艺术形式,是一种定型化的颇具哲理、洗练俗白的语言。谚语既有风土人情、、生活经历中提炼出的,赋予了训诫意义的短小韵文,也有在长期时代演进中广为流传的民间俗语和大量的歇后语。传承至今,各类闽台谚语依然在社会生活中产生影响与作用。

一、闽台谚语的类型

(一)人生箴言类谚语

在闽南与台湾,有很多关于衣食住行、婚姻家庭、勤俭等人生箴言类谚语,这类俗谚形成于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与闽台两地特有的乡土习俗、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富有浓郁的当地乡村色彩。

“大石也要小石擎,红花也要绿叶扶。”讲的是乡村文化中人们的互相帮衬,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味。

“做田要有好田边,住厝要有好厝边(邻居)。”意指农耕环境中邻里关系的重要,好邻居可以互相成就对方。

“早吃饱,午吃巧,暗顿(晚餐)半饿饱。”这是闽台地区人民几百年来演绎推导出的关于饮食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谚语,主张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的科学养生理念。

“冬吃菜头夏吃姜,免请医生免烧香。”民间素有推崇冬天吃萝卜、夏天吃生姜的习俗,认为这是最朴素的食补方式。

“一瞑无眠,三瞑补勿会过。”讲的是通宵熬夜对身体的伤害,一宿无眠,三个晚上也补不上,告诫人们要起居有序。

“勿吃过量酒,毋喝隔瞑(隔夜)茶。”过量酒与隔夜茶都会对身体造成不良伤害,这是民间生活智慧的结晶。

“逢桥要下马,过渡莫争船。”这是人生智慧类箴言,是人生经验的总结。过小桥下马,是为了安全。渡口不争船,以免义气用事引发争执落水。

“有情毋惊千里远,无情哪怕门对门。”这里表述的是人类情感的神奇与非理性,正因为这有情与无情,爱情才成其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

“不当家勿知柴米贵,不生囝毋知父母恩。”这是祖祖辈辈的生活经验,养儿方知父母恩,开始当家方知当家的不易。

“兄弟若同心,田涂(泥巴)变黄金。”此类训诫是教育兄弟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形成凝聚力。

“教囝泅溪(游泳),毋通教儿爬树。”这句谚语的本意是,为人父母要教会孩子游泳,为了成年以后的自救与救人。但不需要教孩子爬树,因为爬树有可能导致失足摔下的危险。此类俗谚的引申意思是,父母应教会孩子应对生活问题的技巧与能力,教子有方的家长才是合格的父母。

“毋惊山高,只惊脚软,毋惊事难,只惊人懒。”这类箴言引申出人生须勤勉,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二)气象、环境和生活习俗类谚语

闽台两地人民在长期的劳作中,对气象与农作物的生长关系有着大量的认知积累,在此基础上民间口头文学传承了许多关于气象与节气的俗谚。这些谚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使得祖祖辈辈生活在温润、富饶、资源丰富的沿海地区人民代代受益。比事:

春谚,“‘立春’在腊月(十二月)间,明春无倒春寒。”倒春寒对作物的影响很大,尽早判断气象发展,在农耕时代意义重大,这是长期观察气象与农作关系的经验所获。

“二月初二霆雷,稻尾较重秤锤。”土地公生日传说是二月初二,这句话的表述意为二月初二天打雷,早稻的收成将是一个大丰收。

“春蒙曝死鬼,夏蒙做大水。”这句谚语意指春天大地大雾连绵弥漫,带来的将是夏日晴空,干旱少雨的气候让鬼都暴晒致死;如果夏天雾蒙蔽日,则是洪水泛滥的预警。

“麦惊清明尖叶雨,稻惊秋来白日风。”早季成熟的麦穗清明收成时最担忧突降春雨,秋天金黄的稻穗白露时节收成时最担心突然刮风。

夏谚,“‘夏至’刮西南(风),大雨水涨潭。‘夏至’大晴天,无雨到秋边。”这里说的是夏至刮西南风,会带来连绵不断的雨水,形成涝灾;夏至如果是大晴天,可能昭示一直到秋天都匮乏雨水,导致旱情。

“‘小暑’东北风,不久有台风。”台风与小暑东北风的关系揭示得一目了然,小暑时节刮东北风,是台风将至的预警。

“好上元,好早冬。”这句话是说上元节前后如果连续都是阳光灿烂的好天气,早冬的收成也将大好。

“无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意指端午节吃过粽子后,才是真正的夏天来临,可以换季收起厚重的衣被。

“六一,一雷压九台;七一,一雷九台来。”这句是说六月初一打雷,夏天的台风会很少。七月初一打雷,随后就是很多个台风相随到来。

“七月半,减一条线。”意指“中元节”过了,“昼渐短,夜渐长”。

秋谚,“霜降,风台走去藏。”意指秋天末尾节气“霜降”一过,闽台海洋性气候中最常见的夏季台风也将远去不见踪影。

“秋前北风多阴雨,秋后北风旱到底。”也说的是风雨、季节与旱涝的关系。

“‘秋分’露重,冬季多霜。”阐述了霜冻与秋分露水的关系,这是常年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

冬谚,“‘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有雨春少晴。”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是否下雨,与冬天的晴朗、春天的雨水有着密切的关联。

“‘大雪’刮北风,冬季多霜冻。”大雪节气的北风与冬季霜冻的密切联系在这里得以体现。

“‘冬至’少雨,来春厚(多)寒。”这句谚语也是形象描述了冬至节气时少雨,来年春天多寒天的民间气象经验。

“‘小寒’暖,春多寒‘小寒’寒,六畜安。‘小寒’、‘大寒’多南风,明年六月早台风。‘小寒’冷勿会透,‘小暑’台风到。‘大寒’寒勿会死,‘立春’踔踔跳。”这几句关于大寒、小寒的谚语,讲的是小寒、大寒节气的气候现象与整年的气象关系。小寒、大寒如果暖和,来年开春的春冻则让人跺脚跳;小寒、大寒刮南风,来年六月台风就早早到。

“冬至在月头,欲寒在年兜”,“冬至月中央,无雪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寒冻正二月”。这几句说的是关于冬天是否寒冷的判断。冬至在月初,年关时节寒冷;冬至在月中,当年的冬天不见雪与霜;冬至在月末,开春的正月、二月则暴冷。

二十四节气是千百年间人民智慧的结晶,闽南一带关于节气与气象的谚语随着移民的迁徙,对台湾当地此类谚语的产生构成了影响。谚语不仅是生活现象的总结与提炼记录,更是农民、渔民赖以谋生的风向标。在长期的海上捕鱼、陆地耕作和生产实践中,闽台两地的农民渔民学会了对天察言观色,把握气候与节气的种种关联,再用以指导日常劳作。这些在民间口头传承数百年的谚语集成了两地人民的智慧与见识,成为了民间文学的精髓构成。

二、闽台谚语的特点

(一)闽台谚语的内容表达

从内容上看,闽台谚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由生活常识、思想趣味、人生哲理和日常科学集合而成。

闽南地区的民间传统俗谚,题材相当广泛,涉猎社会人生、道德伦理、家庭生活、天文气象、地域地理、人神鬼仙等领域,呈现出丰富多元的万千形态。这些或劝诫或诙谐的谚语,亲切平和地表达了普通百姓的喜怒哀乐,既是祖先智慧经验的结晶,也是海峡东西两岸民风民俗、道德信仰的缩影。谚语中传递的乐天知命的生活哲学,至今仍对两岸百姓的生活起着指导意义。

闽南与台湾两地由于历史移民的缘故,语言、习俗、文化皆相近。长期的两岸历史渊源关系,闽南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随着移民进入到台湾,在台湾地区落地生根,并随着移民生活的拓展而演进和衍生。这些新旧杂陈的台湾谚语也会对海峡对岸的闽南地区谚语的表达与运用产生影响,海峡东西两岸的民间文化相通相吸,互为观照,互相传动与影响。

(二)闽台谚语的形式构成

闽台谚语形式短小精炼,句式整齐紧凑,往往将抽象的概念寓于具体形象之中,言简而意赅,富有丰富意味。

谚语来自民间,因此大量的闽台谚语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事例予以描述,通俗并带有口语特点。讲究节奏和韵律,均匀齐整,注意押韵,说来琅琅上口。同时还大量使用借代、夸张、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使谚语具体可感,意蕴深长,由表及里。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闽台谚语,容易上口、便于记忆、方便使用,在海峡东西两岸源源不断地互为影响、渗透。这些基本定型的俗谚,有不少像民间流行的诗歌,以艺术美感的方式传承。

闽台两地位处海峡的东西两岸,血缘互亲,地缘邻近,商缘连接,文缘深厚,法缘相循。福建和台湾人的祖先都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年福建人迁徙至台湾,闽台两地有着共同的血缘关系。远古时代福建沿海岛屿与台湾岛屿浑然一体,海平面使得今天的福建与台湾相隔一条海峡,两岸有着地缘相近的特点。商、周时期台湾与福建的生产技术即有交流,后来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日趋繁荣,两地人员间的商业往来活动颇多,始终有着密切互动的商缘。历史上福建人移居台湾时,不仅带去了方言,也保留了家乡的许多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至今台湾的主要方言为闽南话,闽南地区的高甲戏、南音、木偶戏等在台湾也广为流传,妈祖、保生大帝是两岸百姓共同的民间信仰,闽台两地的文化源远流长。清朝光绪时期,台湾开始独立建省,之前台湾一直隶属福建管辖,法缘相循是两地关系的一大特点。

闽台两地谚语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两岸民间的喜爱,作为百姓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艺类型,它充满丰富的情感,具有节奏韵律感,上口易记,是民间智慧的广泛集成,生活实践经验的高度提炼。很多的谚语因其具有的高度凝练性、概括性,而成为了人们日常起居中的具有教育、指导意义的警句名言。这些涉猎生产过程、工作技能、生活方式、处世之道的俗谚,寓意深刻,形式灵巧活泼,以其富有趣味的形态,传递严肃醒世的人生教导,便于理解模仿,也极富有生命力。闽台谚语形象生动、内容丰富,内涵蕴藉、指向明确,成为了闽台两岸极具特色的民间文学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与意义。

――――――――――

参考文献:

〔1〕吴同端,王文宝,段宝林.中国俗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武占坤.中华谣谚研究[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

〔3〕陈保亚.语言文化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4〕何绵山.闽台区域文化[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5〕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闽台区域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陈建民.语言社会文化新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移风易俗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2020年,XX镇团委在镇党委、政府和团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精神为指引,坚持主动引导青年、培养青年、服务青年,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推动高质量高水平建成世界“小商品之都”贡献力量。现将2020年度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总结

(一)强化思想引领,团结全市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紧紧围绕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引导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努力。巩固思想阵地。利用主题团日,在中学、机关企事业集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注重共同参与。组织近百名农村、学校青年参加镇团委组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之“承百年青春梦,谱文明新华章”暨XX镇移风易俗主题活动;组织机关青年集中观看,近百名农村、企业青年通过电视、电脑、手机等方式在各自岗位上收看新中国成立71周年典礼直播。

(二)弘扬青春建功,争当建设XX的生力军

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共青团重点工作品牌,引导团员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立足岗位、力求作为。切实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者人数稳步攀升,全镇注册志愿者达4651人,今年新增326人,依托“志愿汇”参与活动人次 536人次,志愿服务时长1021.9小时。组建文化志愿服务队全年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依托XX小学组建“小小解说员”服务队结合XX村开展解说工作。主动服务中心工作。协同综治办在全镇组织成立民情民访代办点43个,“跑小青”代办员112名,代办各类事项308件,有效推动了“最多跑一次”改革;3月承办由团市委主办的公益植树亲子活动,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爱绿植绿护绿,同时也能给青少年传递环保的概念,让公益环保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5月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之XX暨XX镇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号召广大青少年积极带动越来越多的身边人参与到文明新风尚的自觉养成中,做到文明志愿人人带头,文明新风随处可见;6月承办“文明实践在XX”移风易俗进农村暨“千年古镇 文明新风”XX镇首届乡村婚博会活动,引导广大青年接受并认可移风易俗工作;12月与工会合办XX镇第三届劳动技能大赛,借技艺的切磋,检验青年员工在日常生产中的安全操作,加强了安全知识的宣传。

(三)持续凝聚心力,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

精准对接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需求,分类施策、对症下药,为全镇青少年的健康的成长搭起“阳光房”。关爱行动形式丰富。在辖区内各所中小学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消防安全进校园活动、安全知识讲座、防溺水专题教育等各类活动10余场,累计组织2000余人次,努力营造文明和谐,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互动交流内容多样。举办“青年交友会”、“金婚老人婚礼”、婚庆展等活动大力宣扬移风易俗新风尚。

(四)主动扎根基层,夯实共青团组织工作基础

坚持从严治团,抓实抓好团组织、团干部、团员三条工作主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夯实团组织基层基础。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及时收缴、上交2018年度团费,促进基层团组织规范组织生活,规范收缴和使用团费。开展团建攻坚,对特色小镇、规上企业团组织进行有效覆盖。严格团干部队伍建设。做好XX集团团委换届选举工作,XX集团团委自成立起从未换届,借团改契机,在12月底召开集团团员大会,对XX集团团委进行换届,选举产生第二届团委班子。从严格团员管理。制定发展规划,规范入团程序,从源头抓好团员发展质量,特别是抓好中学发展团员工作,有序降低团青比例。根据团市委文件,按照“坚持标准、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全年共发展团员62人。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团组织覆盖有待进一步提升。基层团组织空转情况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青年外流情况普遍,村级团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新兴领域、新兴群体团建覆盖率不足,大量新兴领域青年群体游离于团组织之外。

(二)团员青年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当前团员青年思想趋于多元化,自我意识逐渐加强,组织意识逐渐淡化,有的基层团组织工作思路转变较慢,工作抓手欠缺,相关活动缺乏创造力和吸引力,组织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工作创新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工作思路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对新兴群体的新需求、新兴趣点把握不全面、不深入,部分工作载体设计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的指示要求,没有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尝试和探索。各种重点工作能够根据文件规定的时限按部就班地推动部署,自选动作不多,缺乏有XX特色的工作载体。

三、2021年工作重点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开启共青团工作新征程。大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在广大青年中入耳入心。

(二)积极深化共青团改革试点工作,不断提高服务青年水平。加强统筹,协同推进共青团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效。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共筑“中国梦”。广泛动员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贡献智慧力量。

相关期刊更多

贸易风险预警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所

颂雅风艺术月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电气传动自动化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甘肃省机械工业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