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父亲的病读后感

父亲的病读后感

父亲的病读后感

父亲的病读后感范文第1篇

《父亲的病》主要讲述了父亲生病后,鲁迅先生请来城中“最好”的医生为父亲治病,可治了没多久,这位医生便把事情推到了另一位“名医”身上。他们治病的方法同样新奇,治病的药引同样奇特,可是他们治病的的结果却同样失败。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父亲的病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1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故事发生在鲁迅年轻时的绍兴城,鲁迅的父亲患水肿,长年无法康复,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神医”的来看。开了不少方、用了不少奇特的药,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骄子,生活好得很。

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体现了当时就社会庸医的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使用障眼法,对病是没有一点疗效,搞得家人东奔西走到头来还是白忙活一场,给人看病都只为的是那些身外之物——金钱。

那时的社会就像鲁迅的父亲一样病重了。鲁迅似乎就是在呐喊着,对当时封建、腐败的社会的批判。

对于当前社会上坑蒙拐骗的游医,我们要与他们斗争到底。辨明是非,广泛宣传、共同促进精神文明的时代进步!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2《父亲的病》这篇散文我读过几遍,在不同时刻总有不同的见解。

因为庸医的误诊,父亲的病越来越重,最后不治身亡。在《朝花夕拾》里读到了青年的鲁迅有份深藏不露的志气。《父亲的病》里写到,在父亲因庸医愚昧而去世后,为避开那无聊的流言,也为了母亲,鲁迅毅然到陌生的他乡求学。在日本留学时,为了救国图存,毅然谢绝了藤野先生的极力挽留,又放弃自己的专业,孤独地投入艰难的文艺运动

虽然这一切在文中都只是轻描淡写,但是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股无形的爱国热情,把每一位读者的心都点燃了,这是在许多作家作品中都找不到的感觉。

而鲁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表明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

在现代,虽没有了那时封建的中医思想及怪异的“药”来故弄玄虚,但庸医和名医的字眼不断出现在我们眼前,“以药养医”的故事仍然不断在上演。

以药养医是医院将药品加价后卖给消费者,在医疗服务价格受物价局制约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药品销售维持医院运行。而虽说要在20_年前解决这问题,但直到现在,也有一群人付不起医疗费而“停诊”。

去看病,天价的药费、检测费,名医,我们不是李嘉诚。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3我素不知道庸医与良医的区别何在——现在以为是医术不济者便是庸医,反之则是良医。我想,如果旧社会的人能早点明白,那么当时就不会有那么多冤魂了。

故事发生在绍兴。鲁迅的父亲患水肿,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神医”诊治,开了不少药方,用了不少灵药,鲁迅的父亲却还是死了。

这篇文章以辛辣的文笔再现了旧社会庸医无能。他们明明知道病人已经无药可救还故意乱开贵药,坐收诊金,为的只是身外之物——钱!我觉得就社会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并重——无药可救咯!不过,如今的文明社会就不一样了。

这几周我颌下脉肿痛发炎,吃了好几天的消炎药都压不下去,无奈之下只好到医院就诊。经过诊断,我是颌下脉发炎和淋巴结的可能性十分大,于是立刻让我吊盐水,吊青霉素……这样吊了一周后我的肿已经消了一大半,我真要谢谢医生们!

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给人民打了一个预防针——不要相信庸医,盲目地听从庸医滥竽充数的药方和“忠告”。鲁迅先生用他父亲的教训告诫我们——良医也难医愚心啊!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4在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等文章后,我对鲁迅先生的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被他它们深厚的寓意所折服。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篇《父亲的病》。

文章主要讲述了父亲生病后,鲁迅先生请来城中“最好”的医生为父亲治病,可治了没多久,这位医生便把事情推到了另一位“名医”身上。他们治病的方法同样新奇,治病的药引同样奇特,可是他们治病的的结果却同样失败。这不仅让先生对医生的情感从敬佩变为厌恶,也让先生的父亲经过几年的折腾后,还是离去了。读完文章后,我对医生的看法也发生了改变。医生原本是救死扶伤的职业,可有些人就以医生为名,坑蒙拐骗。不仅治不了人,严重的,还让他人丢失了生命,就像文中的两位庸医一样。他们是没有职业道德的(或许这根本就不是他们的职业),也是没有思想道德的。他们不尊重生命,通过他人的生命获得财富,真算得上是“谋财害命”!之所以感触很深,是因为我的父亲最近也在生病,可我父亲受到的待遇与文章中,先生的父亲的遭遇完全不同。父亲的胃病已经是老毛病了,可那天痛得厉害就去了医院。医院立刻安排了床位,连夜把正在休假的专科医生联系来给父亲急诊。那位老中医老练地望、闻、问、切,不一会儿找到了原因,就下了医嘱。这这那那总共只用了半小时。当父亲躺到病床上时,脸上早已没了前些时候的痛苦,很快就沉沉的睡了过去。日后医院的照顾更是十分周到,早晨七点半准时查房,中午可口的佳肴端到床前,深夜无论几时医生护士都能随叫随到。这样贴心的服务让我们感动不已。

晚上陪父亲散步时,突然想到,若先生的父亲处在我们这个时代,如果那时就有这样好的惠民政策,和这样健全的医疗体系,这样成熟的党,说不定老人家还能多享几十年的天伦之乐呢!新时期的我们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着,不仅要把自己发展好,也要励志感谢社会,报效祖国,成为一名好公民,亲近社会,服务国家!

父亲的病读书心得5重新翻开《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寻着之前读到的文章内容,在一张精致的书签停留的地方,开始了今天要读的这篇文章:《父亲的病》。这篇文章确实先生杂文中的典型代表,读过这篇文章,便能更好的理解先生当初为何选择弃医从文,能感觉到先生那种以笔作枪的犀利!

文章着实具有鲁迅先生的特点。文章的开头先从各路“神医”说起,那些神医的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给先生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但是这些回忆总归和先生自己关系不大的,但是先生的父亲得了胀气病后,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这便是真情实感的流露了。先生以其父亲的病穿线其中,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的过程,从他们的治病救人的态度,以及那些故弄玄虚的药引。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文中便讲述了鲁迅先生在年轻时,父亲患了水肿,长年无法康复,于是请了两位诊金高昂的人称的“神医”来诊断。开了不少方,甚至提出许多令人无法想象的药引,如:一对原配的蚂蚱、经霜3年的甘蔗等。有了这些本该出奇效的药引却无一见效,最终父亲还是死了。而听说那神医还天天坐着轿子,生活得很滋润。这篇文章十分生动地刻画了当时那个年代庸医的无能以及社会的黑暗。他们明明知道病已经没法治了还故意蒙骗,骗取他人金钱。看似开的是神丹妙药,其实就是故弄玄虚,另大家满怀希望却有毫无作用。给人医病只为钱财而不顾医德。

父亲的病读后感范文第2篇

这本书给我们讲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即“八德”故事汇编。这些故事篇篇发人深省,读后令人难以忘怀。比如书中的《说黔娄尝粪》:“黔娄为令,父病弃官,礼斗祈代,尝粪心寒”。黔娄当县令的时候,因为父亲得病就弃官不做了,天天向北斗星乞求父亲的病能好,并回家专门侍候父亲,但父亲的病并没有好转,在尝过父亲的粪便后,他知道父亲病得很严重,心里非常痛苦……再如《董永卖身》:“董永家贫,卖身葬亲,天谴仙女,织缣完缗。”,董永家很穷,用卖自己的钱葬双亲,感动上天安排仙女嫁给他为他织布。这些故事在今天读来仍然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

为了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书中的一些文言词句,这本书还对孝、悌、忠等“八德”进行了注释。如:孝:百善孝为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等等。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为教育应以德为先,这本书里的故事就很值得我们好好阅读和学习。高尔基曾说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启迪心灵的钥匙》这本书就是我们最好不过的成长的阶梯了。

父亲的病读后感范文第3篇

散文的“形”主要指的是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散文的“神”主要指的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即以作者的社会实践为基点,在作品中所反映出的思想倾向、创作意图和思路趋向。

“形散而神不散”是现代散文的基本特点。所谓“形散”指的是散文在选材和行文方式上十分灵活、自由、多样,且富于变化。散文选材自由,大到宇宙星球,小到一枝一叶,都可以成为它的内容。散文行文灵活,可以像电影一样用蒙太奇手法组合一个个片段,也可以有特定的中心人物或中心事件。散文如此散漫,如果不加以约束,它就会像一匹没有驯服的野马,而约束散文这匹野马的缰绳就是散文的“神”。所谓“神不散”,就是指文章表述的中心思想要明确而集中。如朱自清的《背影》,文章虽然内容很广,从交代家庭内部琐事到南京出游,再到父亲叮嘱别人送行,最后父亲亲自送行买橘等,这么多的事件都记叙在内,看似很散,但仔细分析这些事件的内在关系你会发现,所有的事件都是围绕表现父亲对“我”的关爱而安排的。父亲对“我”的关爱,以及后文表现出来的“我”对父亲的思念,便是这篇文章的“神”。

一般来说,阅读散文或解答散文阅读类的题目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握文章的“形”与“神”:

1.关注题目、作者、注释,逐段快速阅读文章,做到句清段结,把握内容之“形”。

2.圈点勾画文中的重点语句,理清文章的线索,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即散文的“神”。散文的重点语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开头、结尾的语句。(2)承上启下的过渡句。(3)抒情句或议论性的句子。其中,我们尤其要关注抒情句或议论性的句子,因为它们往往直接体现着作者的情感。

3.由“神”反观“形”,品味作者的构思立意,分析写法、语言等“神”所赖以生存的“形”的巧妙之处。文章中的一切材料都是为主题而服务的,采用的各种表现手法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在把握了文章主旨后,再反过来看文章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我们就能更准确地领会作者选材立意、布局谋篇的巧妙了。

4.唤醒个性体验,进行个性化阅读。散文阅读的重点是引领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要求对其中的感情和观点进行评说和鉴别。写心得往往是考查的主要形式,它主要是从内容、语言、写法、作用等方面发表意见,力求答案观点明晰,紧扣散文的主旨内容。

【阅读训练】

欠爹一场电影

阎连科

1982年冬,父亲的病愈发严重。那时,我已经是个有四年服役期的老兵,是师图书馆的管理员。家里窘到极处了,父母想到了我,想到了部队的医院。于是,我请假回家去接父亲。

不消说,父亲是抱着治愈的期望来住院的。在最初的半个月,因为医院病房比较暖和,他的精神也好,病似乎轻了。那半个月的时光,是我这一生回忆起来最感安慰、最感温馨的短暂而美好的日子。那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次侍候父亲于床头的两周。每天,我顶着北风,走四五里路去给父亲送饭,一路上都哼着戏词或歌曲。

有一回,我去送夜饭时,父亲母亲不在病房。我在露天电影场找到他们时,他们正在寒风中聚精会神地看着电影。我的心里便漫溢过许多欢乐和幸福,以为父亲的病果然轻了,连忙给哥姐们挂了长途电话,把这一喜讯告诉他们。父亲也以为他的病有望痊愈,看完电影回来之后,他既激动又兴奋,说他已经多少年没有看过电影了,没想到在冬天的野外看了一场电影。

然而,三天后下了一场大雪,天气酷寒,父亲不肯吃药,不打针就不能呼吸,而打针、输液后,呼吸就更加困难,到了离不开氧气的地步。于是,医生就催我们父子尽快出院,他害怕父亲在医院的床上停止呼吸。父亲也说:“不抓紧回家,怕老(死)在外边。”这就结束了我一生中不足一个月的床头尽孝的日子。

回到家,农村正流行用16毫米的电影机到各家放电影的习俗,每放一场10元钱。电影是当年火遍天下的《少林寺》。我们一家都主张把放映员请到家里,让父亲躺在床上看一场真人能飞檐走壁的《少林寺》。看得出来,父亲也渴望这样。可把放映员请到家里时,母亲又说:“算了吧,有这10元钱,也能让你父亲维持着多活一天。”我们兄弟姐妹面面相觑,只好目送着那个放映员走出我家大门。这件事情,成为我对父亲懊悔不迭的失孝之一。每每想起,我的心里都有几分疼痛。

给父亲送葬的时候,大姐、二姐都痛哭着说,父亲在世时,没能让他看上一场(仅一场)他想看的电影。哥哥听了这话,本已平静的脸上,变得惨白而扭曲,泪像雨水一样流下来。于是,我就知道,这件事情在我哥哥和大姐、二姐心里,留下的阴影也许比我的更深。

现在,可以清算一下我所欠的父亲的债务了。

先说一下,我没有花那10元钱让父亲看一场他想要的电影《少林寺》。当时,我身上是一定有钱的,记得回到豫东军营以后,我身上还有17元钱。也就是说,我完全有能力挤出10元钱包一场电影,让父亲目睹一下,他一生都津津乐道的“飞檐走壁”的那种传说。

为什么没有舍得花那10元钱呢?当然是小气节俭和当时的拮据所致。可是,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不是从小就没有养成那种对父亲的体贴和孝敬?是不是因为在三岁五岁,或者十几岁时,父亲倘若从山上或田里收工回来,给我捎一把他自己舍不得吃的红枣或别的什么野果,我都会蹲在某个角落,独自下肚,而不知道让父亲也吃上一颗两颗呢?

我想是的。至今我都认为,一个人可以对他人在任何方面缩手退步,而绝不能在自己的父母面前退步缩手。

(选自《文苑》2013年2期,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文章第一自然段中介绍“我”已经是个有四年服役期的老兵,还是个图书管理员,这样写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场电影”在文中有何含义和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孝”字在文章中共出现了4次,请分别找出并结合文意分析其中所蕴涵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概括文中“我”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的病读后感范文第4篇

其实在见到薛舒之前,我以为我会见到一个憔悴的女儿,毕竟我已经从她的文字上读到了父亲病发时那些让她疲于奔命甚至几近奔溃的日日夜夜;但当我们在巨鹿路上、作协门口那间熟悉的咖啡馆里见面时,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有着圆圆脸、齐刘海、一笑起来就喜气洋洋的女子。而当我们面对面端着咖啡杯聊起她父亲的时候,我渐渐了解了这种被她简称为AD的病症的全过程――它的开始不知不觉,你以为那只是老人的坏脾气;可它的破坏却惊天动地,那种每天醒来都面对一个陌生世界的惊恐会让病人歇斯底里地抓狂,继而肆无忌惮地折磨着亲人――在他眼里却是陌生人;然而它的结局却又充满禅意:当病人最终失去全部记忆,对世界关上门窗的时候,他就像初初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打开门窗时一样。父亲最终变成了一个宁静的婴儿,躺在床上等着女儿喂苹果,当嘴里的苹果吃完没有等来下一口时,他就把自己的手握成拳头放到嘴边吧嗒吧嗒地吮吸,“再也没有吵闹,再也没有伤害,我看着这样的父亲,忽然觉得很幸福”。薛舒的刘海齐齐地压在眉上,这使得她一双眼睛笑起来就弯弯的尤为喜悦,当她用这样一张笑脸说出“偶尔我会难过他的世界里已经没有我,但更多的是为他得到安宁而感到欣慰”这样的话时,我忽然就有点难过了。

在薛舒的记忆里,一切都开始于2012年6月的某一天,那一天是父亲的七十岁生日,他终于等到可以使用免费乘车卡的日子了,于是迫不及待地去领卡。“这个刚满七十岁的双子座老人,一大早就骑着自行车喜滋滋、羞答答地去居委会领乘车卡,那是他一直期盼的事情,好像终于可以到达人生的某个节点了,觉得特别有意义。”在《远去的人》里,薛舒这样打趣地记录。可是,那一天父亲最终空着手回了家,问他原因,父亲有点喏喏:“今天是周日吧?居委会大概休息,弄堂里所有的门都紧闭着,所以,没领到……”这理由听起来很正常,女儿薛舒因此没有多想,然而第二天父亲再次欣然前去领卡时,一小时后竟还是空手而归,情绪却虚弱而委顿:“我怎么寻不着居委会了,明明去过很多次……”居委会就在小区隔壁的弄堂里,骑自行车只需要五分钟,可是薛舒的父亲就在那条熟悉地走了十八年的弄堂里,迷失了方向,弄丢了自己。最终,还是薛舒的母亲去把免费乘车卡领回了家,可是那张卡至今一次都没有使用过――在领到卡之后的第四个月,父亲就失去了独自出门的能力,“阿尔茨海默病”――中国民间粗暴地称之为“老年痴呆症”的病症悄然侵袭了他的头脑,全家为此陷入“密集而又压抑的情绪环境中”。作为女儿,薛舒的生活重心不得不偏向父亲。作为一名作家,她内心焦灼,无法安静写小说。

“那一段时光真的是暗无天日”,薛舒的住所距离父母家有七十多公里。很多个深夜,母亲哭泣着打来电话,父亲又发病了,他捏造了很多故事安在妻子头上,“把她塑造成为一个道德败坏的女人,勾搭她的男人就是他所认识的所有男人中印象比较差的那一类,包括隔壁种花老头、饭店里的大厨、装潢公司的老板……”父亲沉浸在疾病造成的幻想中,不让母亲睡觉,逼她交代。接到电话的薛舒只有马上停下写作,即刻飞车前往,然而每次赶到父母家门口,她都必须停下车在驾驶座上坐一会儿――因为不想进家门,不想面对患病的父亲,不想面对伤心气恼的母亲,那段日子薛舒常常觉得自己已经踩在了临界点,也许下一秒就会奔溃。“当然,我没有把自己长久地关在车里不出来,我知道那是逃避不掉的,所以每次我都只是喘口气,然后挺一挺酸麻的脊梁,脸上堆起笑容,走进那所充满迟暮气息的房子。那个自私的老男人,从不意外地以三岁幼儿的头脑和七十多岁老年男性的躯体呈现在我面前:他正把一只板凳从客厅拖到厨房,又从厨房拖到卧室;他为不肯洗澡而站在卫生间门口与他的老妻怒目对峙;他摊开手掌冲着走进家门的我讨要零食,但当我举着香蕉问他我是谁时,他的视线投向香蕉:对不住,不知道……”一次又一次面对这样的父亲,薛舒终于意识到,父亲是真的把母亲和自己忘了,可他曾经是怎样记得自己的?是不是,不久以后,自己也将忘了那个认得女儿的父亲?

在这样的自我追问下,薛舒惊觉遗忘是那么容易,她开始急切地想要写下这个已然不认得女儿的父亲,这个生养了自己的至亲之人。“我没想要写一个作品,就只想记录下正在经历的事情,也是为了给自己的情绪找一个出口――《远去的人》中的那些故事,那些遭遇,有关父亲的,有关我们家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没有一处虚构的千真万确的事实。小说的虚构已经无法承担我的焦躁,我必须毫不隐藏地袒露,以及宣泄。” 就这样,薛舒停下手头已向作协报批了选题的小说创作,开始着手记录父亲患病后那些鸡犬不宁的生活。三年之后,这份关于失智患者的生存记录以《远去的人》为题先发表在了《收获》杂志,后又出版成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相当的社会影响。“用我的记忆,挽留你的记忆。”作家王安忆这样评价。

其实,这并不是父亲第一次出现在薛舒的作品里。2009年,薛舒就曾以父亲为原型创作了一部近12万字的长篇小说:主人公苏金富十六岁,只身去往上海,“以冲天的干劲成为了工人阶级中的一员”。那是一个青春而充满活力的形象。“蚊子在苏金富年轻而饱满的脸颊上亲吻出层层叠叠的肿包,与他青春的痘痘们拥挤在一起,不分彼此。少年苏金富在上海的第一个夏季里,便表现出了过于激烈的走进青春期的征兆。”在那部“虚构”的小说里,薛舒这样写过父亲,而除了这部长篇,父亲给薛舒的写作也提供过不少素材和资源。“小时候他会给我们讲故事,讲他小时候的事,年轻时候的事,那些事基本上都进了我的小说。”但是,连她自己也没有料到,父亲有一天会以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身份出现在自己这部“非虚构”的作品里。而这一次的“非虚构”写作更是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艰难:“记录刚开了个头,我就感觉到了叙述的困难。显然,我正在揭父母的短,或者说,我正在外扬家丑。我终于体会到真正的坦白有时候实在令人难堪,不知道继续坦白还需要拿出多大的勇气。”比如,在疾病孕育而未被发现的初期,父亲变得心胸狭隘,不信任妻子。当老夫妻去桂林旅游时,就因为要模仿拉手的动作,同团的一个老头“摸”了一下母亲的手,父亲因此认定妻子“背叛”了他,足足生了半个多月气……在薛舒看来,虽然自己以父亲为题已经写过不少作品,但要以“非虚构”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剖析和内心挖掘,自己却始终不敢轻易触碰,“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我有一种挖自己心肝的疼痛。”

然而,父亲病后,薛舒却愈发感到记录他们的真实人生是多么迫切,哪怕有瑕疵、裂缝、缺陷,“但最为真实的呈现,最为坦然的记录,恰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我想,每一次我意欲寻找父母的人生缺憾,那就是一次满怀敬重的追忆,以及一次自我的完善”。也许正因为这份勇敢的正视所凝聚的真实的力量,作品问世后,不断有阿尔茨海默病家属找到薛舒,流着泪说这简直就是他们家的写照。薛舒也应邀加入了阿尔茨海默病家属的一个QQ群,里面的800多位群友每天面对着与她极其类似的问题――病人独自在家,万一开了煤气怎么办?烫了手脚怎么办?为了照顾病人,拖垮了家人怎么办?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让薛舒无暇考虑文学在这部作品中的意义。“文学是否必须要有一种责任感?这本书中我很难这样说。只是在这个作品中,虚构的形式已经无法承载我的情感,我沉浸在眼前密集的情感中无法脱身,只是如实地宣泄和记录。”

而事实证明薛舒选择的这种“非虚构”的记录式写作是正确的,在记录的过程中,薛舒常常跳开一步,仿佛站在远处旁观自己和父亲,这使她随即发现一个问题:当父亲“倒退”成为一个孩子时,却没有人把他当孩子看待。“因为对家和身边的人都充满陌生感,父亲常常睡不着,要我给他讲故事,这个七十岁的老头躺在床上,睁着眼睛看着我,目光充满期待,我心里真的很复杂。”于是,薛舒给父亲讲起了他自己小时候的事儿,那都是从奶奶、姑妈或者父亲自己口中听来的,比如父亲当年六岁了还没断奶,独自撑船过河,去田里找妈妈吃奶……听到激动处,父亲几乎扑上来要拥抱她,这让薛舒不知所措,近乎本能地挡住父亲的双臂。“我做不到,他是我的父亲,我拒绝把他当作一个孩子,骨子里拒绝。不过当我事后记录下这些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如果当时听故事的是我儿子,我会毫不犹豫地接受他的拥抱――是不是,我们生来就这么羞于表达对父母的爱?可是我该用什么样的方式给他抚慰?”而母亲亦是薛舒反思的镜鉴。生活中,父亲曾是母亲的坚实的后盾,但他患病后,支柱倒塌,母亲开始越发的怨天尤人,一开口便流泪控诉。当记录下这些时,薛舒心里和笔下难免有些责怪母亲,但很快,她就“感到严重的不安”――母亲是在用倾诉的声音抱怨,自己又何尝不是在用五号宋体字抱怨呢?“人性的确很顽固,但反省还是有用的。我们不能要求在反思后的短时间内立即看到效果。”薛舒说,“但是在写完这本书后,我已经能做到拥抱父亲了,而母亲也已完全接受了父亲的状况,把他当婴儿一样照顾。”

“你有没有尝试过用你的这些文字帮助父亲找回记忆?”这个问题是我看到腰封上的那句话时就想要问薛舒的,对此薛舒说这也是她的一个无解的遗憾――几年前,她为父亲写过一个长篇小说《我青春的父亲》,以他为原型的男主角生存得有活力而始终努力,那是2009年春天的故事。六年后的今天,父亲却在薛舒的另一个长篇里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身份渐渐远去。“他没有读过《我青春的父亲》,因为那篇小说是虚构的,我不敢让他读。如今,他已经不再有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当然也无法读这本《远去的人》――然而倘若他能读,我亦是不敢给他读的,因为这本书里的一切都并非虚构。

虚构与非虚构,都让薛舒羞怯于把自己的作品坦陈在父亲面前。“原因是唯一的,那就是我一直回避的、现在不得不说出来的一个字――爱。”

记者:如今父亲是完全不认识你了么?

薛舒:他不认识我已经将近一年。这一年里,每次去探望他我都会对着他大声呼唤:爸爸!大多时候他会爽快地回答:哎!女儿。可他并没有注视我,而是眼神涣散飘忽地看着某一处虚空。如果我拍拍他的肩,再问他我是谁,他就会抱歉地一笑:对不住,想不起来了。所以,就算他脱口呼唤我“女儿”,也只是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机械动作,与记忆毫无关系,他是不认识我的。

记者:所以在你眼里,他是个“远去的人”。

薛舒: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平均寿命是五到六年,那几乎是咫尺的距离,很近,很快,我是眼看着父亲用两年时间,从一个相对健康的人,一步步走向失忆、失智,现在是他患病的第三年,他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他还在继续远去,毋庸置疑。我无法让他知道,我用一个小小的长篇记录了他患上阿尔兹海默病的两年时光。他当然可以不记得一切与他有关的荣耀和遗憾,可我不能不记得。而文字,帮助我记住更多有关他的过往岁月。

记者:我们一直在说“非虚构”,你如何定义这种文体?

薛舒:其实我觉得“非虚构”一直存在,以往我们的散文、纪实文学什么的其实都是非虚构。但在抒情散文里有些虚假抒情或者过度抒情,有些东西不是真正贴近人的内心深处的,这也是现在很多“鸡汤散文”不受待见的原因。就写作而言,非虚构的叙事力量更强,能够表达和承载的更丰富。

记者:那么“非虚构”和“纪实文学”或者“报告文学”有什么区别?

薛舒:我觉得从题材来说,“非虚构”可能更加偏向于个人视角,而后者可能比较多的着眼于公共领域。另外,《收获》的钟红明老师有一次在《远去的人》读书会上提过一个看法,“在非虚构创作中,有一个特质很重要――不是简单的忍耐,不是浅层的再现,而是追问。有了追问,内里和肌理都会浮现出来”,我很赞同。

父亲的病读后感范文第5篇

1.认识本课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受到伟大母爱的熏陶感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听配乐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怀念的对象有很多,这篇课文是怀念谁呢?(母亲),为什么怀念母亲呢?下面我们来学习《秋天的怀念》一课,来体会一下伟大的母爱。(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分小组自学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想想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体会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

3.联系实际(可以是亲身体会到的,也可以是收听、收看到的)说说自己的收获。

三、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交流讨论:

1.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2.母亲是怎样关心“我”的?(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又想方设法帮我去北海;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3.作者是怎样透过这些小事,来表达对母亲的一片深情的?(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子深情。

四、课文内容的拓展

1.平时生活中父母是如何关怀我们的?我们又是如何回报父母的?

2.教师归纳小结,教育学生父母抚养我们不容易,应报答父母的恩情。

五、总结全文

让学生说说学完这篇课文后的感受,说说作者想对母亲说的话。

附:板书设计

10秋天的怀念

我母亲

暴怒安慰

思念去逝

教案点评: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爱,在有生之年爱我们的母亲吧,这才是美的开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弄清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共同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母子之情。并由此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受到爱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父母的教育。